..
1/5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产生在20世纪初,当时国际上曾经掀起蒙台梭利运动
的热潮,后又一度消沉下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注重智力开发,强调早
期教育,加之不少心理学家以实验证实了蒙台梭利的若干观点,因而蒙台梭利法
又流行起来。前联在50年代还对蒙台梭利大加批判,斥之为反动理论,而现在
已给予某些肯定,认为她“实行了独创的教育体系”,并在幼儿教育方面吸取了
她的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作为资产阶级教育家和天主教信徒,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明显地打上了资产阶级
的烙印并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但是,从教育科学和教育史的角度看,由于蒙台梭
利的教育理论主要来自她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又以当时的心理学、教育学、物
理学、生物学、医学等科学的成就为基础,因而又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并有所创
新。蒙台梭利初步看到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教育协同作用的结果,尊
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点以与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与早对儿童进行体育和生活
训练,强调从感觉训练开始进行早期智育,要求教员观察儿童、研究儿童、善为
人师,这些显然都有可取之处。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它把遗传作为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夸大儿童自我教育的作用,从而使教师的主要职责变
成消极的、被动的。她的感官教育,由于教具机械死板,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特征,
只适用于单一感官的训练,因而未能很好地发展儿童的想象、思维和创造力,也
影响了儿童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
季娟、袁锐锷编著《外国教育史纲》,高等教育,2002年5月修订版:
第二十三章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是本世纪初在欧洲教
育界享有盛名的意大利女教育家。她在幼儿教育、变态儿童教育方面卓有成就,
被誉为在世界“幼儿教育史上,自福禄培尔以来影响最大的一人”。蒙台梭利不
仅在教育史上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当今幼儿教育中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一、蒙台梭利的生平和著作
1870年,蒙台梭利诞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城,父亲是位牧师。家庭里的气氛
深深影响了蒙台梭利,她笃信天主教。蒙台梭利青年时代适逢意大利资产阶级革
命,她积极参加妇女解放运动等社会改革运动,成为意大利当时最早上大学的女
子。1896年,蒙台梭利以罗马大学第一个女医学博士身份毕业,并在该校附属
精神病诊所工作,逐渐对于儿童教育发生兴趣。1900年前后,她到伦敦、巴黎
旅行并对那里的病态儿童进行研究。在法国,她曾经向医学家兼心理学家的伊塔
德(Itard)和塞根(Seguin)学习,受到很大影响。蒙台梭利对塞根所著《白痴与
其生理诊断法》尤为赞赏,译之为意大利文,并把他们教育低能儿童的方法运用
到自己的工作中来。她坚信:人的“每种特性上的缺陷都是由于早期受到错误的
对待,是教育上的问题”(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方法》,1912年英文版,第
31页)。后来,她重返罗马大学,研究哲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在
这期间,蒙台梭利受柏格森直觉主义的影响,在理论观点上表现出神秘主义色彩;
她也深受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主用自然科学实验方法建立“科学教育学”。
1907年,罗马住宅改善协会为保护房屋,愿提供资金,把由于父母外出工作而
无人照管的儿童组织起来,蒙台梭利应邀办起了“儿童之家”。她把教育低能儿
童的方法适当修改后运用于正常儿童的教育,结果也取得极大成功。由此,引起
意大利以至国际上人们的极大注意。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儿童之家”的经
验,出版了《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英文译为《蒙台梭
..
2/5
利方法》)。该书很快就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此后,蒙台梭
利不但开办国际教师训练班,而且亲自到美国、西班牙、法国、丹麦、芬兰、印
度、锡兰(斯里兰卡)、荷兰等国宣传她的教育主。从1925年到1951年,她一直
任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召开的九届大会主席。
除《蒙台梭利方法》外,蒙台梭利的主要著作有:《人类教育学》、《蒙
台梭利私人手册》、《高级蒙台梭利教学法》、《童年的秘密》、《幼儿之成长》
等。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
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学说的基础。过去许多
人批评她在这个问题上纯属遗传决定论,其实并不尽然。纵观蒙台梭利的全部学
说,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
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而实现的”(蒙台梭利:
《有承受力的头脑》,1949年英文版,第97页)。蒙台梭利肯定,创造良好的
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与早进行教育,丰富儿童的经验,可以消除和防止
智力落后的现象。
具体地说,蒙台梭利首先强调的是人和遗传素质和在的生命力。她说:儿
童的“生长是由于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他的生命就是根据
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发展起来的”。对儿童来讲,生命力表现为自发冲动,因
此她把对儿童的自发冲动是压制还是引发作为区分好坏教育的分水岭,对旧学校
压抑学生自发冲动的做法予以猛烈抨击。她说:“在这样的学校里,儿童像被钉
子固定的蝴蝶标本,每人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桌子边”,这对儿童的发展是不
利的。在身体方面,导致骨骼畸形;在心理方面,教师为了把零碎干瘪的知识塞
进儿童的头脑,用奖励和惩罚诱逼儿童集中注意和缄默不动。蒙台梭利否定奖励、
惩罚等强化的作用,强调儿童的在力量、主观能动性;要求环境(刺激)要适合儿
童的在需要和兴趣,认为儿童不是消极被动地承受外界刺激,他们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部结构、变化和发展。
蒙台梭利又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
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通过活动得
到表现、满足和发展,就必须创造适桥牌规则 宜的环境。蒙台梭利为“儿童之家”设置了
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学生可自由进出;轻巧的桌椅,4岁儿童
便能随意搬动;教室里放有长排矮柜,儿童可任意取用放在里面的各种教具。这
样的环境设置明显地是服务于儿童的自由活动的。
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来看,蒙台梭利强调通过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力
发展呈现一种节律(阶段):童年是个性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没有比这个时期藤三七 更
需要智力方面的帮助”了(蒙台梭利:《有承受力的头脑》,第27页)。而在
童年期,儿童的各种心理机能也存在不同的发展关键期,例如,2~6岁是对良
好的行为规的敏感期,2~4岁是对色、声、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某种感觉能
力在相应时期出现、消失,当它们出现时,能最有效地学习;忽视了敏感期的训
练,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正是很多低能儿童之所以低能的主要原因。因
此,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又是举足轻重的。蒙台梭利说,环境问题在她
的教育方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蒙台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
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
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
3/5
应该如何看待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我们认为,蒙台梭利由于缺乏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未能正确说明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
系,她的全部学说的基点是儿童在生命力的自发冲动,把教育看作仅仅是儿童潜
能(本能)的展现,虽然她也注意到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但总的说来只把它们放
在从属于遗传的地位,因而夸大了儿童的自发冲动和自由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
性。尽管如此,蒙台梭利多少看到了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教育协同作用的结
果,证明了教育可以纠正智力落后,更能使正常儿童智力发展,提倡早期教育,
这比当时那种认为“智力固定不变”,否认儿童早期认识发展必要性的流行看法
要接近真理。她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反对用成人的思想不适当地妨碍幼儿
的心理发展,注意到儿童活动的智力生物地理 价值和新年手抄报大全 部动机在学习上的意义,这些都有合
理之外。至于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的思想更已被心理学家
广泛承认。蒙台梭利的教育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功,是与她对儿童心理有一
定的正确理解分不开的。
三、蒙台梭利(教学)法(一)初级教学法
蒙台梭利的初级教学法适用于3~6岁的儿童,分四个方面:
1.体育(筋肉练习)
为了促使幼儿生理的正常发展,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动作熟练化,蒙台梭利
十分重视幼儿的肌肉练习,她除了顺其自然,让幼儿通过坐、起、走、穿衣、脱
衣、取物、照料动植物等行为得到良好的体育练习外,还发明了种种器具,如螺
旋梯、摇椅等等,帮助幼儿进行训练,还编制了体操乃至于呼吸、唇、舌、牙等
方面的特别练习。
2.感官教育
这是蒙台梭利方法中的中心环节,下文将予重点述评。蒙台梭利认为,感
官训练既为儿童将来的实际生活作准备,又是儿童承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础。
3.知识教育
结合感官训练,提早定时说说 让儿童承受读、写、算、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同时,
通过谈话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4.实际生活练习
如穿衣、个人卫生、室整理等,使儿童不需别人帮助而能自己处理日常生
活上的事项,培养其独立性。
不难看出,蒙台梭利上述做法对山药种植方法 于幼儿教育来说有许多可取之处。至于蒙
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还须作进一步的分析。
(二)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感觉训练)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也是她的
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蒙台梭利方法》一书用1/4的篇幅来论述感官教育。
1.关于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认为,对于幼儿来说,是“刺激,而不是对事物的思维,吸引着
他的注意”,因此感官教育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是重要的;蒙台梭利还认
为,“智能的培养首先依靠感觉……感觉练习是初步的基本的智力活动。通过感
觉的练习使儿童能辨认、分类、排列顺序,这就是智能和文化学习”(蒙台梭利:
《高级蒙台梭利教学法》,第1卷“教育上的自发活动”,1917年英文版,第
198~205页)。算术、书写、言语,甚至实际生活能力、良好秩序的规都由感
官教育引出。还有,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儿童在感觉机能的某方面所
存在的欠缺,以便与时治疗和纠正。
..
4/5
2.关于感官教育的实施
首先,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对不同的感官刺激存在不同敏感期的原理,将感
官训练细分为触觉、视觉、听觉等的训练,每种训练单独进行,并创制了一套教
具,共26种,供除嗅觉外的感官练习之用。例如,供视觉练习用的一种教具是:
三组圆柱,第一组高相等而直径不同,第二组直径相同而高不等,第三组高与直
径均不同,要求儿童分别将其嵌入钻在木盘上的相应孔中。
其次,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要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成人尽量不予干
涉,让儿童各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进度选择(按等级顺序排列的)教材、教具,并
自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儿童的在动机,同时使教具与儿童的敏感期相配
合,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蒙台梭利创制的教具能控制错误,她主要是通过这套
教具让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例如,上面讲到的视觉教具,如果儿童把一个圆柱体
放进一个比它小的孔,则放不进;若放进一个比它大的孔,则到最后,终将至少
有一个圆柱体放不进孔中,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错误,就需重新调整。所以说:
“这套教具控制了每一个错误,要求儿童能进行自我纠正”。
再次,根据生命力活动服从一定节律的原理设计的整套感官训练教具,试图按儿
童的水平和兴趣,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声音……)提供有等
级的顺序的系统刺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以引起儿童的自由反
应和自导学习。
3.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评价
近年来有不少实验证明认识能力的培养应从感觉训练开始,感觉发展得越
好,带来的外界信息越多,认知能力就越能得到发展,因此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
家认为蒙台梭利强调儿童的感觉训练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有些实验研究
还证明蒙台梭利学校的儿童经过“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智力一般有所提
高,在知觉方面尤佳。从教育史角度讲,蒙台梭利方法确有创见。例如,卢梭的
自然教育论以自然后果作为道德自我教育的方法,蒙台梭利将其从德育扩大到智
育,主让儿童在自我操作和摸索中,通过“教具的控制错误”,达到智慧的自我
教育,这对以后的个体化教学是一个启发。又如文字书写的学习,裴斯塔洛齐主
通过绘画对形的掌握过渡到文字的书写,蒙台梭利则让幼儿从进入“儿童之家”
的第一天起,就通过有计划的感官训练,在不知不觉之中“爆发式”地学会书写,
效果比常规的要好得多。
当然,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主要是“感官的单独
刺激,对特定材料的有关刺激果然敏锐了。但由于强调单一的器官的孤立训练,
必然使个体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离,影响儿童全面地认识世界,从
而也就影响儿童的认识发展,因为知觉的整体并不是色、形、声等感觉的简单总
合。其次,蒙台梭利进行感觉训练所用的教材、教具过于死板划一,都是按严格
的分类、等级的排列、固定的方法进行的,每种教具只有一个目的,不能变化,
不能用来做游戏、发展语言或进行其他创造性的独立活动,这必然不利于发展儿
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情感和语言等。此外,单纯掌握物体的外形特征以与大小、
长短高低等的顺序,并不一定能促进概念的形成,因而未能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思
维。
四、蒙台梭利论儿童的自我教育与教师作用
我们在上面已经讲到,蒙台梭利崇拜儿童的自发冲动,要求给儿童以极大
的自由活动权。因此,她试图让儿童通过作业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所谓作业,
就是儿童根据个体发展的在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的一些活动,或者是
..
5/5
感官练习,或者是算术练习,或者摆弄字母卡片,或者练习穿衣和脱衣动作等等。
蒙台梭利认为:通过作业,儿童自然就“学会谨慎,学会自觉,学会指挥
身体的行动”;通过作业这种自由选择的个体活动方式,学会依靠自己、学会尊
重他人,使“儿童之间没有妒忌,没有争吵”,从而培养“绝对平静”的气氛,
良好的秩序由此而来;通过作业,让儿童学会自我约束,为意志力形成作准备,
推动儿童服从。可见,蒙台梭利所主的是从自由经过作业到自觉秩序和服从,从
而实现让儿童自我教育的目的。
既然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儿童的自我教育是主要教育方式,那么教师起
什么作用呢?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式去观
察胳膊有痣 、研究“自然的儿童”,真正了解儿童的本来面目,从而揭开生命发展的“秘
密面纱”,探讨生命的“深刻真理”。其次,在真正了解和认识儿童的前提下,
教师应成为儿童自我发展的“援助者”、优异环境的“创造者”。也就是说,教
师的工作除了消极的观察,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儿童,但这种引导并不是那种直接
教给儿童方法和观念的传统做法,而是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和作业的教具,使
儿童通过自己的作业达到自我发现和发展,同时,教师应该阻止儿童的不良行为,
免得危与儿童本人和其他儿童的发展。再次,教师应无限热爱儿童,献身教育事
业,不断完善自己,以自己的完美形象作为儿童自我教育的榜样。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蒙台梭利通过作业把自由与纪律、活动与教育
协调起来的做法是一年丰 个有意义的尝试,她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研究儿童、引导儿
童,这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也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蒙台梭利把儿童的天性理想
化,夸大了儿童的自发冲动和自由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因而也就夸大了儿童
自我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这就决定了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主要职能
是被动、消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直接传授知识和说理方面的作用就不
能充分发挥。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15:2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85074ee0ea883e74f55a76ce189658c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蒙台梭利儿童之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蒙台梭利儿童之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