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佳作,尤其是后两句,即使对于不读诗的人来说,在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面对绝美壮阔的夕阳落日时,也往往会首先想到用这两句来表达内心的感受。的确,后两句诗的美感,既在于夕阳本身所具有的震撼和壮美,又在于它将人们看到这样“无限好”的景色时所普遍具有的一种情绪表达了出来。
我本人很喜欢这首诗,每次读到时,我内心里读诗的声音都会不自觉低沉下来,在心里读诗的节奏也会不自觉放慢下来,好像就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里,便读出了一个悲凉的时代(这既得益于诗句本身内涵深刻,又得益于五言诗独特的节奏)。
大多数后世文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大概都能品味出其中所独有的“三悲契合”之美,即诗人此刻极目所见景观的壮美悲凉,诗人一生身世际遇的坎坷悲凉,以及晚唐国势飘摇欲坠的时代悲凉。因为在诗歌史上也的确没有哪三样事物能有如此契合的特点了:一个想要有所作为而被黑暗政局摧折的诗人,一个深陷内忧外患、即将灭亡的国家,一轮即将落下却还在展示着最后辉煌的落日,这三种事物放在一起,很难不产生一首名震千古的诗篇吧。今天我们就来细读李商隐这首《登乐游原》,看看它到底美在哪儿,短短四句诗中又蕴含着哪些情感变化。
乐游原,其实是一所汉代宫苑,地理位置上其实就在长安城内,在曲江以北,离皇城也不远,而不是我们直觉上地以为好像远在郊外。《关中记》中记载:“(汉)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庙以秦时宜春苑为基,故因苑为名”。所以现在西安市地铁3号线乐游原旁边的地铁站就叫北池头站。乐游原地理位置较高,登上可览长安全城,于是此地便成了长安豪贵春天时的踏青之地,也是文人骚客们登临送目之处,李白就有词《忆秦娥》曰“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唐代诸多大诗人也都在乐游原上留下过诗作,而李商隐大约是喜欢常常来这里的,他还有好几首关于乐游原的诗篇。
而这一日不知具体什么原因,诗人心绪不佳,便又想到了这个可以极目骋怀、排解忧愁的爱的祝福语简短地方。趁着日落,诗人驱车登上古原,而这古原,没有让他失望,那壮阔的夕阳晚景,令他震撼了。欣赏过山介这种辽阔景致的人大概都会产生这样一种心理,就是无论自己有着怎样的情绪,怎样无法排遣的个人感伤,当看到这种景色时,都变的渺小了,那些坏的情绪变得微不足道,个人的人生、境遇也变得渺小,仿佛整个儿人都被这壮美景象一下子震清醒了一般。这或许也是文人骚客们在登临送目时往往能作出好诗篇的原因吧。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吟诵出了这联千古名句。但是呢,后世之人在品读这两句诗时,往往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误区,就是只把重点放在后一句所生发出的巨大悲凉中,认为整首诗只表现了这一种感受,而并没有什么情绪变化!这种“不细腻”的概括式读法其实是不应该的。
整首诗的情感脉络是动态变化的,诗人从一开始的“意不适”,然后独自驱车登上这古原,到他看见壮美落日的那一刹那,“意不适”的情绪得柬埔寨监狱博物馆到了极大的慰藉,他是心满意足的,他沉浸在这辽阔的景致当中,颇有一种被“治愈”的心境。但世间美好事物在接近尾声时所生发出的这种既绚烂又无法挽留的哀美绝望感,是相辅相成、摆脱不掉的。李商隐此时或许就是如此。他面对着如血残阳,既有看到美景的满足感,又顿时生出这种景色很快就要消逝的绝望感,并且是他眼睁睁地看着其消逝而完全无法挽留的,这种无能为力以及内心的矛我的美丽日记和我的美丽日志盾,才是最悲凉的。所以一定要读出这种既欣喜又绝望、既满足又哀伤的“矛盾感”,只有内心有冲突,迸发出来的无奈和悲凉才更真挚、更打动人。
绝美的东西,都是事物渐进尾声时才产生的。那是糅合了观者心态变化和客观景物本身美感的一种复杂而难以言说的感受。就客观景物本身而言,“高潮而渐进尾声”的那一小小时段内,的确往往能迸发出最绚烂最璀璨最令人陶醉的一面,更何况是夕阳落日这样壮阔的景观。而就观者心态变化来说,在“高潮而渐进尾声”之时,也往往会产生一种极其悲喜交织的心理,因为那是一种以“生命”消逝为前提而迸发出来的美,越绚烂越能让人想到死亡,美到极致了也就是它结束的时刻,所以往往能令观者想到自己,想到命运,想到人的无能为力,所以这种美,是既炫目又令人悲哀的。
其实人们天生就有一种潜藏在灵魂深处的“物哀”心理,就像川端康成笔下的那句,“见万物而生悲,缭绕左右的物哀之情”,而这种“见万物而生悲”的心理“冲突”,则在事物“高潮而渐进尾声”时表现的最为强烈、最为剧烈,所以你往往能看到一些人在某种极致美的时刻却表现得很怅然、很失落,当别人都在惊叹于眼前的美景时,他却已经很哀伤了。这就如同我国古典诗歌中所讲的“以乐景写哀愁,其情愈哀”。而这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庶几就是如此,以乐景诱发哀情,以最壮美最短暂的乐景,写出了最失落最无法排遣的哀情。所以李商隐这两句,便被世人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涵义,有政治意义,有人生意义,有哲学意义,还有美学意义,这都说明了,这两句诗的确是包孕着无限的内涵的。这也是它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原因。
因为这两句太过有名,因而对它的解读也就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最主流的看法就认为它是以乐景写哀愁,但在近代有学者产生不同意见了,说“只是近黄昏”句中的“只是”在古代并没有转折的意义,写法如“祗是”,含有一种递进或强调的意义。那么这两句诗就可以翻译成这样:夕阳无限美好,“正在于”它接近黄昏。这样解读之后,这两句诗的含义就简单了许多,而整首诗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衍生出来的涵义了。于是就这个“祗是”便产生了大讨论、大辩论,对诗的欣赏也就各有各的说法儿了。
我个人觉得,即便是这个“祗是”,也无大碍,作为读者,我们仍然可以读出“诗歌结束后的诗情”。假如“夕阳无限好,祗是近黄昏”只表达了诗人对夕阳的赞美,没有直白表明自己任何的悲凉之意,那么在这种炫目且短暂的景致面前,你能保证一个多情且坎坷的诗人,能持续沉浸在这种正面感受中吗?恐怕写完这两句之后,他还是会骤然生发出一种悲哀绝望感吧,这就是“诗歌结束后的诗情”,也可称为“诗歌之余韵”!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22:16: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8323aba504e173d4da88230aded332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赞美夕阳的诗句有哪些(赞美夕阳西下美景的句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赞美夕阳的诗句有哪些(赞美夕阳西下美景的句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