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虚假同感偏差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
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
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
叫做“虚假同感偏差(falconnsusbias)”。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
(1)当外部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
(2)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
(3)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4)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
(5)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
(6)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时。
42.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即两极分化现象。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这个术
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万圣节的活动 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
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
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
完成的。”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
的现象。
43.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他们相爱很深,但
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里其它成员的认可,双方的家长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
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在现实生活排放英语
中,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们之间的爱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
强。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密欧
与朱丽叶效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
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意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越厨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选择,
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
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复杂的心 导致了罗密
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一代代的不断上演。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
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政治表现评语 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
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视。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两位学生由于相互吸引而走到了一起,
一开始,老师和家长都竭尽全力干涉,然而,这种干涉反而为两个孩子增加了共同语言,他
们更加接近,俨然一对棒打不散的鸳鸯。后来,校长改变了策略,他将孩子和老师都叫去,
没有批评孩子们,反而说老师误会了他们,把纯洁的感情玷污了。过后,这两个孩子还是照
样来往,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因为缺乏共同点而渐渐疏远,最终由于发现对方与自己理想
中的王子和公主相差太远而分道扬镳。
44.定势效应
请看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
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
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
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
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定势效应:按照成人的
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
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
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
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
来一些消极影响,文章开头的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效应,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
的影响。
45.贝尔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估计过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
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
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这一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绿地精神,
在人才培养中,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重,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
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46.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此乃
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
生。依据这一效应,作为国家,要加大对人才的宣传力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
风气。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节对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
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
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47.赫洛克效应
心理学家赫洛克(k)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
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
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
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结果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制组,受
表扬组和受训斥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工
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
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
48.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有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
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
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的选择和判断中产生的,只有拟定
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选择和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选择和判断只需要说“是”
或“非”的话,这能算是选择和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
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和判断,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选择和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和
“判断”,就等于无法选择和判断,就等于扼杀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去,我们教师在向学生出示各类作业或考试题目时,其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这其实既不符
合实际也无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业或考试题目的答案允许有一定的模糊
度,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大的选择和判断余地,还可以激发创新的兴趣。毫
无疑问,我们教师如果都像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那样,不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判断余
地,学生将来能够有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吗?
49.流言效应
曾参是古代有名的贤人,他十分重品德修养,每天都要三番五次地反省自己。其母对他十分
了解,相信自己儿子不会干出杀人之事,但经不起众口一词再三告以“曾参杀人”,便再也坐
不住,放下织布的梭子翻墙逃走了。后以曾参杀人一词喻流言可畏。
社会上的流言蜚语常常以讹传讹,有些人出于某种目的,蓄意编造谣言,一经传播,便会成
为一种精神上的“传染”,一传十,十传百,若有人从中推波助澜,则会影响更多的人。
西方野心家有句名言叫作“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这是一切骗子惯用的手法。推而
广之,邪教头目就是这样把荒唐绝伦的观念灌输给信徒,让他们顶礼膜拜,为之献身送命的。
精神医学上还有一种更为荒唐的妄想传递现象,称为“感应性精神病”。在一个关系密切的群
体中,一个有影响的成员患精神病产生妄想,可把妄想观念传给周围的正常人,使大家对他
歪曲现实的观念信以为真,甚至跟着他一块儿“发疯”。这样的病例在精神科十分常见。
有一个家庭主妇,怀疑邻居在她家的饭菜中放毒,以后其丈夫及子女共八口人都先后出现了
“中毒”症状,并咬定是邻居放毒而诉诸法律。经查,这位主妇患的是“偏执型精神病”,她的
“被毒妄想”感染了全家人。所谓妄想,是有悖常理、不合逻辑的想法,按照常理,家人应能
识别,但被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所“传染”,这就是“精神感应”的巨大作用。
50.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
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
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
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1.过度关心。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有些家长过度关心、呵护、疼爱孩子,生怕孩子冻着、饿着、跌着、碰着、苦着或有
什么闪失。家长如此关心孩子,除了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自私、自负、自傲等不良个性外,
还容易产生另一种超限效应,那就是逆反心理和不良情绪。
2.过度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误认为惟一的途径就是考上大学。为了使孩子能
考上大学,死死抓梦见捡假钱 住孩子的学习不放。在过度的学习压力下,孩子健康的心灵被扭曲了,往
往会越学越怕学,越学越厌学,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极端行为或人间悲剧。
3.过度期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就更高。有些家长把子女
的成功与否同自己的荣辱甚至家庭的显赫与衰败系于一身,寄厚望于孩子。这种过度的期望、
苛刻的教育要求,对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许多心理障碍。
4.过度批评。有些家长“恨铁不成钢”,孩子五指毛桃煲鸡汤的做法 犯了错误或没有达到家长的教育要求,就狠狠批
评。过了一会儿,仍觉得意犹未尽,再重复批评一次,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就
会使批评的累加效应更大,就会越来越厌烦,使得孩子对家长极不耐烦,讨厌至极就会演变
成敌对心理。
5.过度表扬,有些家长认为,多批评不好,多表扬就好了。家长对孩子的表扬越来越多,而
且有些是有意拔高。这样,会使孩子认为家长在哄自己,甚至认为家长不信任他,不尊重他。
51.跳蚤效应
心理学家将一只跳蚤放进没有盖子的杯子内,结果,跳蚤轻而易举地跳出杯子。紧接着,心
理学家用一块玻璃盖住杯子,于是,跳蚤每次往上跳时,都因撞到这块玻璃而跳不出去。不
久,心理学家把这块玻璃拿掉,结果,跳蚤再也不愿意跳了。
这个“跳蚤实验”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人也和跳蚤一样:经过一段时
间的努力而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时,便灰心丧气,认为这件事自己永远都办不到,并忽视自身
力量的壮大和外界条件的改变,放弃实现目标的努力。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陷在失败
的经验中爬不出来,一次次丧失唾手可得的机会,最终一事无成,白白耗费一生。
52.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走钢丝表演者,却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事后,他的
妻子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这样不断的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
失败’。在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事的本身,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
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心去做某事,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这种心态,叫
做“瓦伦达心态”。
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有时我们不必去思虑的太多。不去多想,马上去做,打断反复
去思维的逻辑和习惯,走出一步,往往做事情的勇气就随之产生了。这就是由“瓦伦达心态”
产生的效应。
53.幽默效应
幽默是人迹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者,喜欢听幽默的话语。具
有幽默感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们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顺畅了。教师的幽默感,
主要通过警句、格言、妙语和急智之言等形式予以表达,其共同的特点是:简明扼要地表达
思想或说明事实。
有个心理学家曾组织一批学生听二位教师讲课。一位教师满堂诙谐;另一们教师“亦庄亦谐”。
听课后,要求学生指出二位教师的突出优点。大多数对前者的评价是“有趣”,而对后者的评
价是“有水平”。
54.增减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总是不喜欢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然而,
人是复杂的,其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对方对我们的态度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转变时,我
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为此,心理学家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有这么一个实验:被试
的八十名大学生,将他们分成四组,每组被试都有七次机会听到某一同学(心理学家预先安
排的)谈有关对他们的评价。其方式是:第一组为贬抑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试缺点不说优
点,第二组为褒扬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试优点不说缺点;第三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四次
评价专门说被试缺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优点;第四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四次评价
专门说被试优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缺点。当这四组被试都听完该同学对自己的评价
后,心理学家要求被试们各自说出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最喜欢该同学的竟是先
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这组的被试普遍觉得该同学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虚
伪,只是贬抑显得不客观,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与有诚心。
实验的结果,使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即我们最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
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我们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我们的喜欢逐渐
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我们的人更令我们喜欢他。当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机械地照搬
“增减效应”。因为我们在评价人时,所涉及的具体因素很多,仅靠褒与贬的顺序变化不能说
明一切问题。倘若我们评价人时不根据具体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都采取先贬后褒的方法,
往往会弄巧成拙。尽管如此,这种“增减效应”仍然有其合理的心理依据:任何人都希望对方
对自己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不是吗,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
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
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老师在评价学生时难免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要诉说一番,可往往是采用“先褒后贬”的
方法,其实这是很不理想的评价的方法。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这或许会增强评价的效
果:当你评价学生时可以先说学生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55.潘多拉效应
古希腊神话中的大神宙斯,一次派侍女潘多拉传递魔戒酒方法 盒。在给潘多拉魔盒时,宙斯叮嘱她万
万不能打开。然而,宙斯的告诫,反倒激起潘多拉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欲望,于是她不顾
一切地打开魔盒。结果,所有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人们往往有一种心理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
因,那么,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发人们的好奇心理并引起探究反射,
形成与禁止相背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心理学把潘多拉打开魔盒的神话,称之为“潘多
拉效应”
好奇、探究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例如,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对一些有害或不良的书刊以及活动下禁令,若未作充分的说明,而只是简单下禁令,
那么,这样做只会增加被禁止的书刊、活动的神秘色彩。学生,尤其是那些非顺从型人格的
学生,往往会因此而去尝试,大大违背了教师的初衷。所以,老师在作出某项禁令前,必须
认真疏导,充分说理,晓以利害,这样才能防止可能出现的禁果逆反心理,减低潘多拉效应
的强度,达到预期目的。
56.磁化效应
一般普通的铁都具有磁性,但通常情况下其磁性不能像磁石、磁铁那样显示出来,因为其内
部分子结构凌乱,正负两极磁性互相抵消了,而用磁石加以引导后,铁分子井然有序,从而
就具有了磁性,具有了吸引力。
一个优秀集体的形成,同样也需要一种良性的外力作用加以引导。校长有人格魅力,才会有
一个团结上进的教师集体;班主任有人格魅力,才会有一个和谐奋进的班级;老师有人格魅
力,才会有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的喜爱。“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亲其师,信其道”,
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57.安泰效应
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是海神波塞冬与地神盖娅所生。他力大无穷,无往不胜。因
为他在战斗无力时,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无穷的力量而继续作战,直
至打败对手。敌人发现了他的秘密,诱使他离开地面,在空中杀死了他。
学生失去了班集体,生活学习因孤立无助而事倍功半;老师失去了学生的拥护和支持,能力
再强也会马上变的软弱无力;校长失去了老师集体的拥护和爱戴,只能是孤掌难鸣。因此,
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我为人人”才有可能“人人为我”。失去了力量的源泉,能力再
强,也终有失败的时候。
58.80/20效应
公司80%的利润是20%的人创造的,对20%的人的管理却要花费80%的时间和精力。有些20%
的付出可能给你带来80%的业绩,而付出80%的劳动可能只有20%的回报。
班级管理中,80%的学生可能只要花费20%的时间,而还有20%的学生却要投入80%的精力;
学习上,有时候80%的知识只要花费20%的时间,而某些20%的知识点却需要80%的投入。
80/20法则告诉我们,工作学习要善于抓重点,一些小的失误可能给你带来较大的影响。实
施素质教育中,既要培优,又要转差,“一个都不能少”。
59.拍球效应
拍篮球时,用的力越大,篮球就跳得越高。
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潜能的发挥就越充分,学生取得的成绩也就越高;然而批评学生
的路由器的ip地址 不良行为时,教师的火气越大,学生的抵触情绪也越强烈。优秀的老师相信“好孩子是夸
出来的”,因此总是尽可能信任学生,不断鼓励学生;而批评则尽可能委婉,不使矛盾激化。
60.食盐效应
做菜时缺了其它任何调料都勉强可以吃,惟独缺了盐,手艺再高的厨师任其怎么调和其它调
料都没法食用——盐,不可或缺;但是放得太多,更没法吃;舀一勺往人嘴里送,只能使人
反胃呕吐;想吃甜食端来咸菜,同样让人皱眉。所以,好东西也应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
最好的”。教育实践中,经常有老师批评学生之后说:“我是为了你好!”但学生并不怎么领情,
原因在此。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20:14: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81eecb7218d55752e27eb161234b6bfc.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