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三峡》拓展阅读
《水经注孟门山》北魏郦道元
【原文】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山海经》曰:“孟
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
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
孟门九河之隥。”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
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
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
非驷马之追也”。
【译文】
河水南面经过北屈县旧城西,西面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面四十里,是河南孟门山。《山海经》
记载:孟门山,山上多金玉,山下多黄沙土和涅石。《淮南子》记载:龙门未开辟,吕梁未凿出,
河水从孟门之上流出,慢慢地溢出,逆流而上,没有丘陵、高阜阻挡,称之为洪水。大禹疏通河道,
称之为孟门。所以《穆天子传》记载:北登孟门,是九河的斜坡。孟门,就是龙门的入口。实在是
河中的巨大隘口,又被称作“孟门津”。
传说中龙门是大禹所凿出,河道因被水冲击而非常宽阔,水被山所夹很长的一段,两边都是悬
崖,高处的巨石好像靠在悬崖上就要掉下来似的。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
头中。”果然不错!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
被雾气励志的作文 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
好像愤怒的赑,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
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水经注拒马河》北魏郦道元
【原文】巨马水又东,郦亭沟水注之。水上承督亢沟水于逎县东,东南流,历紫渊东。余六世
祖乐浪府君,自涿之先贤乡爰宅其阴,西带巨川,东翼兹水,枝流津通,缠络墟圃,匪直田渔之赡
可怀,信为游神之胜处也。其水东南流,又名之为郦亭沟。
【译文】巨马水又东流,有郦亭沟水注入。郦亭沟水上口在逎县东边,承接督亢沟水,向东南
流,经紫渊东面。我的六世祖是乐浪郡的太守,从涿郡的先贤乡迁居到这里,于是就住在水南,西
面环绕着巨马大河,东面分列着这沟水,支流贯通,缠绕田园,不仅有丰富的农产品和水产品令人
怀恋,实在也是遨游嬉娱的佳境。这门英语怎么读 支水东南流,又名为郦亭沟。
《水经注黄牛滩》北魏郦道元
【原文】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
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
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江水又东,经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俊俏,南岸有青石,夏
没冬出,其石嵌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译文】
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黄牛山,山下有一座滩,名叫黄牛滩。南岸层层的山岭耸立着,最远的
高山上有一块岩石,像是人拿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较为分明;这个地方人
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本来已经很高了,再加上江水迂回曲折,即使路上过了两夜,
还能望见这东西。所以过路人的歌谣说:"早晨从黄牛山动身,晚上还在黄牛山过夜。过了几天几夜,
黄牛山看起来还是原来一样。"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
人滩,江水非常湍急。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有好几
十步(步:古时长度单位)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
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水经注西陵峡》北魏郦道元
【原文】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
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盐酸川芎嗪注射功效与作用 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
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
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迭
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
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译文】
江水又东流,经过西陵峡。《宜都记》说:从黄牛滩往东进入西陵境内,到峡口的百里左右航
程中,山水环绕曲折。两岸高山峻岭层层叠叠,不到正午或夜半,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绝壁有的高
达千丈,岩石色彩缤纷,形状常常很像某种事物。树高林密,经冬常绿不凋。猿鸣声极其清越,山
谷里回声荡漾,久久不绝。所谓三恢复英语 峡,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说:常听人们说,峡中水流险急,
书中的记载和口头的传闻,都是讲述身临险境时的可怕情景,以此来相告诫,却没有人谈到这里山
水之美的。待到我亲身踏上这片土地,一到这里就满怀欣喜,这才相信耳闻总不如亲见了。那层叠
的崖壁、秀丽的峰峦,奇形怪状,姿态万千,实在难以用笔墨形容;林木参差,郁郁葱葱,高与云
霞相接,仰观山色,俯视倒影,愈看愈感美妙,流连游赏了两天,不觉乐而忘返;平生亲眼所见的
景物,没有像这样壮丽的了。我一边为自己能一睹这样的奇观而高兴,一边又想,山水如果有灵,
那么千秋万代之中能够得到一个知己,也该感到惊喜了!
《宜都记》晋袁山松
【原文】
宜都李香君 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
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
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叁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
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秀峰,奇
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
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
【译文】
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
重七夕蛋糕 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
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林木高下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鸣
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
一。
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
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
所见。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
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
到美好。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已从中高
兴地欣赏屋顶上的小孩 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荆州记》晋盛弘之
【原文】衡山有三峰极秀。一峰名芙蓉峰,最为竦桀,自非清霁素朝,不可望见。峰上有泉飞
流。如一幅绢,分映青林,直注山下。
巴陵南有青草湖,周回百里,曰月出没其中。湖南有青草山,故因为名。
宜都西陵峡中有黄牛山,江湍纡回,途经信宿,犹望见之。行者语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绿城边堤,悉植细柳。绿条散风,青阴交陌。
雁塞,北接梁州汶阳郡。其间东西岭,属天无际,雁飞翥,至此即回翼。唯一处稍下,每雁飞
达,则矫翮裁度,下处而过,故名雁塞。
武陵武阳县有石帆山,若数百幅幌。
随郡北界有九井,相传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浚一井,则众井水皆动。
巴东有一折柱,孤直,高三丈,大十围。传云是公孙述楼柱破之,血出枯而不朽。
湖阳县,春秋蓼国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为石室避之,悉以文石为阶砌,今犹存。
狠山县有一山,独立峻绝。西北有石穴,以独行百步许二大石,其门相去一丈许。俗名其一为
阳石,一为阴石。水旱为灾,鞭阳石则雨,鞭阴石则晴。
湘东有雨母山,山有祠坛。每祈祷无不降泽,以是名之。
末阳县有雨濑。此县时旱,百姓共壅塞之,甘雨普降。若一乡独壅,雨亦偏降,应随方所,其
信若符刻。
小酉山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於此而学,因留故梁湘东王云访酉阳之逸典,是也。
南阳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又中有三十家,不复全面复工复产 穿井,即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
十,中寿百馀,七十犹以为夭。汉司空王畅、太傅袁隗,为南阳令,县月送三十馀石,饮食澡浴悉
用之。太尉胡广父患风羸,南阳恒汲饮水,此疾遂瘳。此菊短,葩大,食之甘美,异於馀菊。广又
收其实,种之,京师遂处处传置之。
筑阳县粉水,源出房陵。取其水为粉,鲜洁异於馀水矣。
枝江县,西至上明,东及江津,其中有九十九洲。楚谚曰:“洲不满百,故不出王者。”桓玄
有问鼎之志,乃增一为两,以克百数。僭号旬时,身屠宗灭,及其倾覆,洲亦消毁。至宋文帝在藩,
忽生一洲,果龙飞江表。元凶之祸,此洲还没。
新阳县惠泽中有温泉,冬月未至,数里遥望,白气浮蒸如烟,上下采映,壮若绮疏。又有车轮
双辕形,世传昔有玉女,乘车自投此泉。今人时见女子,姿仪光丽,往来倏忽。
沌阳县至沔口,水北有却月黎明的家世 城,西一里有马骑城,周回五里,高一丈。
富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
富阳东南七十里,有楚昭王墓。登楼则见所谓昭丘。郡西溯江六十里,南岸有山,名曰虎牙,
二山相对,楚之西塞也。荆门上合下开,开达山南,有门之形,故曰荆门。
江陵有潜室,人时见之,辄有兵寇。
三峡典故
《世说新语桓公入蜀》南朝宋刘义庆
(原文)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
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译)桓公(桓温)进入四川,经过三峡时,队伍里有人捉住一只幼猴,幼猴的妈妈沿岸一直
跟着,哀鸣哭号,走了一百多里都不肯离去。最后母猴跳到船上,刚落甲板就气绝身亡。有人剖开
母猴的肚子,看到肠子全断成一寸一寸的。桓温听到此事后大怒,下令把那个捉猴的人从军中开除。
巫山云雨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
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
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
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
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3]
巫山由来
“巫山”之名源出中国宗教民俗“巫文化”中的“巫咸”。杨慎《艺林伐山》卷四引郭璞《巫
咸山赋》:“巫咸以鸿术为帝尧医师,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封于是山,因以为名”。“巫山文化”
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概念,其“巫山”的定义是指“巫咸山”,而非“巫山县的山”!实际上,上古
传说“巫(咸)山”神话时,根本都还没有三峡地区的巫山县。
《山海经》:“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
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安邑”条:“巫咸山在南。”
《水经注涑水》:“涑水西南迳监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水出东南薄山,西北流迳
巫咸山北。《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经北魏郦道元考证,“灵山”、“巫咸国”、“巫咸
山”等均在今山西夏县境内。
《太平寰宇记》“陕州夏县”:“巫咸山又名覆奥山……巫咸山祠在县东五里巫咸山下。”乾
隆二十八年立《白沙河南北岸改建石堰记》:“解州夏县白沙河,一名巫咸河,发源中条山,出巫
咸谷。”正因诸多早期地理权威文献的确凿记载,近代研究中国上古神话的徐旭生、以及历史地理
大师谭其骧等,也都确认《山海经》所载巫咸国、巫咸山之地望,在今山西省夏县境内,山西省的
“晋巫文化”由此被公认为是中国“巫文化”的源流。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14:3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818257958f61a57d3c6354c8203edeff.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雨母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雨母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