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焖大虾窍门“西瓜打针”“螃蟹注胶”“蔬果染色”……夏日炎炎,生鲜美食广受欢迎,但朋友圈里的生鲜食品谣言却开始新一轮传播,不但使青年节快乐行业损失惨重,也造成消费者“舌尖上的焦虑”。那么西瓜打针变甜是谣言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对此,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相关实验:一手按住一个西瓜,一手拿着吸满蓝色墨水的针筒,用力往西瓜里推墨水。但当针筒里的墨水刚刚被推进西瓜里时,蓝色墨水竟顺着针眼流了出来。
“通过打针让西瓜变甜,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负责人在实验后指出,有时候我们看到在西瓜中有一些纤维状物质,这实际上是由于授粉、自然发育等原因产生的正常现象,并不是西瓜中被注入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首先,西瓜皮虽然较硬,但是西瓜瓤是很脆弱的,瓜内部又是一个封闭的环境。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向西瓜内部用针筒注水,不仅要用很大劲,水也马上就会冒出来。注水的压力还会把瓜瓤压碎。同时,针眼会让细菌进入西瓜内部,这样的瓜存放不了一天就坏了。商家注了水卖不出去,岂不是得不偿失。”
同时,我们经常会听说,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被染了色的谣言,实际是果蔬中富含的花青素使其呈现出颜色;它是多酚类物质应有尽有的反义词,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陈君石说。
谣言“猛于虎”: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近年来,我国生鲜食品业几成谣言袭扰的“重灾区”。2016年以来,从“樱桃核仁含氰化物”“胶水拼接牛排”到“浑身是虫的皮皮虾”,生鲜食品谣言借助视频剪辑病毒式疯转,令生鲜企业,还有大批农户、养殖户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业内人士指出,有些生鲜谣言毫无事实依据和基本的科学逻辑,有些看似基于一定的事实基础,但却对事实“移花接木”,或把个体问题演绎成普遍性问题。看似不起眼的谣言,经过社交网络平台四处传播,对整个生鲜产业造成损害,让生鲜产业陷入“谣言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的尴尬境地。
“我认为,谣言给消费者心理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行业的经济损失。消费者的信心一旦丧失,受影响的是对行业的信任和政府的公信力,这个损失不可估量。”陈君石表示。
我国食品安全美女名状况一路向好,但是很多老百姓还会有“这个不敢吃,那个不敢吃”的感觉,这就是来自谣言泛滥造成的误解。谣言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政府公信力的损失,经过连锁效应,最终成本又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舌尖焦虑”不再来?辟谣、科普、共治一个不能少
如何让老百姓告别“舌尖上的焦虑”?专家指出,从根本上减少谣言,不能仅靠不断的辟谣,也要寄希望于老百姓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
同时,食药监总局加大了对食品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惩处力度,此前“塑料紫菜”等涉谣者已得到严惩。她表示,食药监总局将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河北师范学院体”击碎谣言,共同织密甄别、抵制谣言的免疫网。
以上就是“西瓜打针变甜是谣言吗”的内容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吃打针西瓜会怎么样等有关生活谣言安全小知识,请继续关注食品加工谣言常识栏目吧。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0:1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817c049bd522ed645baf9ebaa019e16e.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瓜打针变甜是谣言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瓜打针变甜是谣言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