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掖门

更新时间:2023-03-25 07:19:13 阅读: 评论:0

学校财务管理-婴儿鼻塞

掖门
2023年3月25日发(作者:强化地板)

《唐两京城坊考》记载“通济渠”命名及方位质疑

张志云

【摘要】唐代洛阳城西南隅的通济坊南确有人工渠道,此渠自西苑支分洛水,往东北

方向流经诸多里坊,最终注入洛水.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将其命名为通济渠,认为是

因通济坊得名.其实此坊在隋代名称为怀义坊,故“因坊得名”一说不成立.而且通济

坊南的分渠与其他隋唐文献记载隋代开凿的通济渠洛阳段流经路线并非一致.因此,

隋开凿的通济渠洛阳城段并非徐松记载的“通济渠”.

【期刊名称】《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9(000)003

【总页数】5页(P62-66)

【关键词】《唐两京城坊考》;通济渠;通济坊

【作者】张志云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历史系,陕西延安7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

隋炀帝大业元年营建东都,开凿大运河通济渠。由于相关文献记载比较简略或者相

互抵牾,加之隋代距今年代久远,人工运河历经改道和荒废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界

有关隋代通济渠很多问题存在争议,诸如通济渠的命名由来,洛阳城内通济渠与通

津渠、漕渠和洛河的关系,通济渠在东都洛阳的具体方位,通济渠东段流经路线等

等。关于通济渠的命名以及洛阳城内通济渠的地理方位,清人徐松《唐两京城坊考》

做了相关记载,所附《东都外郭城图》亦标注了“通济渠”方位,常常被学界认可

并引用①滕汉洋尽管指出徐松关于通济渠的命名不成立,但对徐松关于通济渠方位

问题并未提出异议。参见滕汉洋:《隋唐运河异名辨证》,《史志学刊》2017年

第6期。马依莎在分析隋唐东都洛阳水系时,就依照徐松的记载。参见马依莎:

《隋唐东都洛阳水系浅析》,《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表白英文 社请示公文 会科学版)2011年第2

期。。然而,笔者比对相关文献,认为徐氏记载存在疑点,故不揣浅陋,提出质疑,

敬请方家不吝指教。

一、通济渠是否因“通济坊”命名

隋大业元年三月始开凿大运河,为何取名“通济渠”,在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之

前的文献中并未明确记载②关于通济渠的命名,朱学西认为通济渠可分西、中、

东三段。西段以东都洛阳为起点,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为水源,在旧有渠道阳渠和

自然水道洛水的基础上扩展而成,到洛口与黄河会合。由于古阳渠又称通济渠,人

们就把这一名称由西段扩大到了中段和东段。然而笔者查阅资料,未发现有东汉所

修阳渠又称通济渠的记载。不知朱氏观点源于何处。参见朱学西:《中国古代著名

水利工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换言之,仅见徐氏对“通济渠”取

名作了如下解释:

通济渠,自苑内支分谷、洛水,流经都城通济坊之南,故以名渠焉。③[清]徐松撰,

[清]张穆校补,方严点校:《唐两京城坊考》卷5《东京通济渠》,北京:中华书

局,1985年,第179页。

可见,徐松认为洛阳有通济坊,坊南有渠,以坊命名,故称通济渠。看似徐松很有

道理,以至当今有学者沿用此观点④顾建国沿用徐松观点。参见顾建国:《运河名

物与区域文化考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第5页。。

当然,也有学者发现了徐松的说法存在问题,如滕汉洋就指出徐氏之说大可推敲。

其理由有两点,其一,通济渠是大业元年三月动工,八月开通;隋营建东都洛阳是

大业元年三月,大业二年春建成。通济渠之名先于通济坊,不可能渠因坊得名。其

二,据元人撰《河南志》,洛阳之通济坊是唐代名称,隋代尚无。唐代通济坊在隋

代叫怀义坊。因此,隋代洛阳尚无通济坊之名。①滕汉洋:《隋唐运河异名辨证》,

《史志学刊》2017年第6期。

关于通济渠开凿时间,《隋书炀帝纪》记载:“大业元年三月辛亥,发河南诸郡

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八月壬

寅,上御龙舟,幸江都。”②[唐]魏征等:《隋书》卷3《炀帝纪上》,北京:中

华书局,1973年,第63-64页,第63-64页。关于东都营建时间,同一文献记

载:“大业元年三月丁未,诏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

京……二年春正月辛酉,东京成,赐监督者各有差。”③[唐]魏征等:《隋书》卷

3《炀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3-64页,第63-64页。可见,

营建东都与修通济渠几乎是同时,但是后者比前者要早四个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此处通济渠应是包括洛阳段以及引黄河通于淮河的东段。换言之,整个通济渠的开

凿才花费五个多月时间,而且东都洛阳城内的通济渠仅仅是其中很短的一部分,故

其开凿时间应该更短,而营建东都前后花了九个月的时间。因此,应该是先有渠,

再有坊,而不是相反。

通济坊位于唐洛阳城西南隅,唐玄宗时期史官韦述对通济坊记载如下:

厚载门第一街,街西本固本坊,又改西市。次北广利坊。第二街,街西从南第一曰

通济坊。次北淳和坊,南里、北里。④[唐]韦述撰,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

卷5《都城》,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因韦述《两京新记》早已亡佚,上引文字源自残卷,故而不全。元人撰《河南志》

时引用韦氏《两京新记》,对于唐洛阳城“通济坊”描述如下:

通济坊按韦述记:厚载门第一街,街西本固本坊,又改西市。次北广利坊,其北

抵苑。第二街街西从南第一曰通济坊。今乃与西巿相通。其西南即京城西南隅也。

坊内隋有姚辨宅、甲弩坊、天经宫乃文帝寝庙。唐有望仙桥,南对厚载门,北对右

掖门,今废。

怀义坊按韦述记:唐通济坊即隋怀义坊。今通济外更增怀义,盖唐广利坊之地。

广利即隋富义坊,隋有陈叔宝宅。⑤[元]佚名撰,[清]徐松辑,高敏点校:《河南

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6-27页,第2页。

隋唐时期洛阳城南面罗敬宇 有三门,正南方隋代称建国门,唐武德四年,平定王世充后改

称定鼎门。其东面五里称长夏门,西面二里隋代称白虎门,唐初避庙讳改称厚载门。

⑥[元]佚名撰,[清]徐松辑,高敏点校:《河南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第26-27页,第2页。从《河南志》记载可知,隋代白虎门以西为富义、固本、

怀义、淳和四坊和北里、南里,唐代则把前面三坊改称广利、西市、通济。隋代怀

义坊在唐代何时改称通济坊已不得而知,然而,史载:“开元十二年,废西市,取

厚载门之西一坊地及西市入苑。”⑦[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

七《工部尚书》,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20页。唐洛阳城西市北面是广

利坊,西面便是通济坊。开元十二年与西市划入西苑的很有可能就是通济坊⑧如果

开元十二年是将西市与广利坊划入西苑,那西面的通济坊、淳和坊、北里、南里则

被西苑与厚载门第一街分隔开了,参见[清]徐松撰:《唐两京城坊考》所附《东都

外郭城图》。。

综上,通济坊是唐洛阳城最西南角的城坊,隋代则称怀义坊。此坊南边有人工河渠,

其开凿于隋代还是唐代,现已不得而知。即便此河渠就是隋大业元年开凿的通济渠,

隋代此坊也是怀义坊,因此此渠不可能是因坊得名。

二、通济坊南的分渠是否就是通济渠

徐松在《唐两京城坊考》“通济渠”条记载了其流经路线,实参照了元人撰修《河

南志》中关于“通济坊南有分渠”的记载,现将两文献比对如下:

①[元]佚名撰,[清]徐松辑,高敏点校:健脾养胃吃什么 《河南志》,第143页,第15页。

②下有按语:按渠至通利、慈惠之北,有浮桥。《通鉴》云:洛水迳端门、左右掖

门前,有天津、永济、中记忆力变差 桥三桥。按桥无名永济者,疑即通济之浮桥“通”误作

“永”耳。

③[清]徐松撰,[清]张穆校补,方严点校:《唐两京城坊考》卷5《东京通济渠》,

第179页。

《河南志》只是指出通济坊南有分渠,而《唐两京城坊考》直接认定为通济渠。至

于此渠流经路线,《河南志》中的“乐成”坊,在唐代是南市与通利坊之地④[元]

佚名撰,[清]徐松辑,高敏点校:《河南志》,第143页,第15页。。因此,徐

松记载唐代城坊时做出如此改动是正确的。只是,徐氏将《河南志》中“自苑内支

分洛水”改为“自苑内支分谷、洛水”,多增加一个“谷”水。笔者认为这是徐松

特意如此处理的,因为大多数隋唐文献关于通济渠的记载,正是他改动后的表述。

现将相关隋唐文献记载排列如下:

1.《隋书炀帝纪》载:“大业元年三月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

自西苑观察黄豆作文 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⑤[唐]魏征等:《隋书》卷3

《炀帝纪上》,第63-64页。2.《隋书食货志》载:“炀帝即位……开渠,引

谷、中秋送什么 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又自板渚引河,达于淮海,谓之御

河。”⑥[唐]魏征等:《隋书》卷24《食货志》,第686页。3.《资治通鉴》

载:“(大业元年三月)辛亥,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

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土豆怎么做才好吃 、洛水达于河;复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又自大梁之

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⑦[宋]司马光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

180,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618页,第5618页。4.《元和郡县图志》

载:“汴渠,在县南(笔者注:唐河阴县)二百五十步,亦名蒗荡渠。禹塞荥阳,

开渠以通淮、泗。后汉初,汴河决坏,明帝永平中命王景修渠筑堤,十里立一水门,

令更相注,洄无复溃漏之患。自宋武北征之后,复皆堙塞。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

导,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

引汴水入于泗,达於淮,自江都宫入於海。”⑧[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

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7页。

以上有关通济渠的四条史料,均记载通济渠是从洛阳城西苑引谷水和洛水,因此,

我们可以想见,徐松之所以把《河南志》中通济渠南的分渠“自苑内支分洛水”改

为“自苑内支分谷、洛水”,只是为了与隋唐文献相吻合。换言之,徐松在《唐两

京城坊考》中对“通济渠”的描述是糅合了《河南志》与隋唐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对于洛阳西苑的谷水与洛水方位,《唐六典》记载:“禁苑在皇都之西,北拒北邙,

西至孝水,南带洛水支渠,谷、洛二水会于其间。”⑨[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

校:《唐六典》卷七《工部尚书》,第222页。《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则为:

“城西面连苑,距上阳宫七里。苑墙周回一百二十六里,北拒北邙,西至孝水,南

带洛水支渠,谷、洛二水会于其间,故自苑引之为渠,以达于河。”⑩[宋]司马光

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80,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

5618页,第5618页。尽管两条文献并未明确指出谷、洛二水在西苑的具体方位,

但是西苑“南带洛水支渠”与前引《河南志》中记载“通济坊南,有分渠。自苑内

支分洛水,经此坊之南”比较吻合,流经唐通济坊南的分渠很可能就是西苑南的洛

水支渠。

综上,《河南志》所载通济坊南的分渠,其从洛阳城西南隅东北流经多个里坊,最

终注入洛水。其名称在《河南志》中未有明确记载,但既然与隋唐文献中记载通济

渠“自苑内支分谷、洛水”不符,《唐两京城坊考》便认定此渠就是通济渠,是不

成立的。

三、隋洛阳城通济渠方位推测

关于隋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之后的线路,《隋书炀帝纪》、《资治通鉴》、

《元和郡县图志》均记载为到达黄河,唯《隋书食货志》记载为“东注于洛”。

我们先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来了解洛水及谷水方位。相关文献对隋唐洛阳城内洛

水方位记载如下:

1.《元和郡县图志》载:“其宫(注:隋东都)北据邙山,南直伊阙之口,洛水

贯都,有河汉之象,东去故城一十八里。”①[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

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第130页。2.《唐两京城坊考外郭城》载:“东

京城,隋大业元年筑……前直伊阙,后倚邙山,东出瀍水之东,西出涧水之西,洛

水贯都,有河汉之象焉。”②[清]徐松撰,[清]张穆校补,方严点校:《唐两京城

坊考》卷5《东京外郭城》,第145页。3.《唐两京城坊考洛渠》载:“洛水西

自苑内上阳宫之南,流入外郭城。东流经积善坊之北,分三道,当端门之南立桥。

过桥,又合而东流,经尚善、旌善二坊之北,南溢为魏王池。又东北流,经惠训坊之

西,分为漕渠。斗门之西旧中桥,过斗门又东,又东流经新中桥。又东经安众、慈

惠二坊之北,有浮桥。又东流经询善、嘉猷、延庆三坊之北,出郭城。”③[清]徐

松撰,[清]张穆校补,方严点校:《唐两京城坊考》卷5《东京洛渠》,第178

页。以上文献表明,洛水自东而西贯穿洛阳都城,将郭城南北分隔,上有多座桥梁

连接都城南北。关于谷水,相关文献记载:

1.《大业杂记》载:“东都大城,周回七十三里一百五十步,西拒王城,东越瀍涧,

南跨洛川,北逾谷水。”④[唐]杜宝撰,辛德勇辑校:《大业杂记辑校》,西安,

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3页。2.《唐六典》载:“上阳宫在皇城之西南。注:

苑之东垂也。南临洛水,西拒谷水,东面即皇城右掖门之南……其西则有西上阳宫。

注:两宫夹谷水,虹桥以通往来。”⑤[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

卷七《工部尚书》,第221页。3.《唐两京城坊考谷渠》记载:“渠在洛水之北,

自苑内分谷水东流,至城之西南隅入洛水。渠南隋有石泻,后入上阳宫。”⑥[清]

徐松撰,[清]张穆校补,方严点校:《唐两京城坊考》卷5《东京谷渠》,第181

页。

可以看出,以上三条文献对隋唐洛阳城洛水方位的记载并非完全一致。《大业杂记》

载隋东都南面跨越洛水,北面越过谷水。《唐六典》则记载西苑东部有上阳宫,其

西面有西上阳宫、东面是皇城右掖门南。谷水穿过上阳宫与西上阳宫之间,上阳宫

南面是洛水。《唐两京城坊考》记载谷水在洛水北边,其支流从皇城西南角流入洛

水。但是,从三条文献可以看出,在隋东都洛阳城,洛水从西苑自西而东贯穿都城,

谷水则在洛水北面,其自北而南注入洛水。文献记载尚且不一致,又因隋代距今年

代久远,当年的洛水、谷水河道至今也发生了变迁,这给我们确定隋唐洛阳城洛水

与谷水的确切位置带来困难。

近年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专家对隋唐洛阳城水系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

其中在市区隋唐洛阳城遗址范围内洛河南北两岸,发掘出唐宋时期洛河石堤堰和天

津桥桥墩遗址。又在洛阳市区环城北路、九龙台等节点发现有谷水河道遗迹,从而

证明谷水河道在东西方向贯穿了隋唐城区北部。⑦参见俞凉亘:《隋唐东嘴唇暗红 都天津桥

的初步探讨》,《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

长江上游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洛阳市文物

考古研究院:《金元明清洛阳城东南隅2014年度发掘简报》,《洛阳考古》

2015年第3期;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隋唐洛阳城西苑水利设施勘探发掘简

报》,《洛阳考古》2016年第1期;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近年来隋唐洛阳

城水系考古勘探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6年第3期。非常巧合的是,洛阳

考古工作者对隋唐洛阳城水系中的洛水、谷水、九州池、漕渠、新潭、运渠、伊水

正支、伊水东支、西苑水利设施及渠道等均做了勘探调查,但是并未涉及到通济渠

和瀍水。通济渠方位到底在隋唐洛阳城何处,未有考古新发现给予证实。

另外,文献还记载了大业年间开凿漕渠。《河南志》记载:“漕渠,大业二年,土

工监丞任洪则开,名通远渠。自宫城南承福门外分洛水,东至偃师入洛,又迮洛水

湍浅之处,名千步、陂渚两碛,东至洛口,通大船入通远市。”①[元]佚名撰,

[清]徐松辑,高敏点校:《河南志》,第116页。有学者认为隋通济渠的源头就在

东城南门承福门外,向西与皇城南城前的黄道渠相接,也就是说西苑内的谷水和洛

水是通过黄道渠进入通济渠。而且通济渠、漕渠、洛河(水)是同一河道的不同名

称。②参见方孝廉:《隋开通济渠与洛河改道》,《考古》1999年第1期;方孝

廉《隋通济渠与洛阳东都布局》,《华夏考古》2009年第3期。也有人提出不同

看法,认为大业二年开凿漕渠是可信的,通济渠上端最初走向基本上用的是洛河水

道,此线路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到大业二年使用漕渠水道。③参见李永强:《隋唐

大运河洛阳段相关问题试析》,《四川文物》2011年第家人群名称 4期。从开凿时间看,漕

渠要比通济渠晚一年,二者不大可能是同一条河道。

综上,隋唐洛阳城洛水自西而东贯穿都城,谷水则在洛水北面,并向南注入洛水。

那么文献中记载“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或者“自西苑引谷、洛

水达于河”的通济渠也应该在都城北边(洛北)而非南边(洛南)。因此,它不可

能是洛阳城西南隅通济坊南的分渠。就目前所掌握的史料来看,它大致流向应该是

从洛阳西苑分谷水和洛水,向东延伸,后又流入洛水,最终在洛口(隋巩县北)到

达黄河。

结论

隋大业元年兴建东都、开凿通济渠,都城西南隅有怀义坊,坊南有分渠,此渠东北

流经诸多里坊,注入洛水。唐代改怀义坊为通济坊,因此,《唐两京城坊考》认为

隋代开凿的通济渠因通济坊而得名不成立。隋唐文献均记载通济渠“引谷、洛水,

自苑西入”,《唐两京城坊考》在《河南志》基础上,对唐通济坊南之分渠的记载

由“自苑内支分洛水”改为“自苑内支分谷、洛水”,目的就是为了与隋唐文献记

载一致,从而把唐通济坊南的分渠认定为通济渠,这是不正确的。其实通济渠应该

在洛阳都城北部,其大致地理方位是从洛阳西苑分谷水和洛水,向东延伸,后又流

入洛水,最终在洛口与黄河汇合。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07:19: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7a4a943f871bb23b58880e2abe031c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掖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掖门.pdf

标签:掖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