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
一、传统成本法的概述.....................................................................3
1、品种法.........................奇异的近义词 .........................3
2、分批法..................................................3
3、分步法..................................................4
4、分类法..................................................4
5、定额法..................................................5
二、作业成本法的概述.....................................................................5
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5
2、作业成本法的产生的背景..................................5
3、作业成本法特点..........................................6
4、作业成本法局限..........................................7
三、作业成本与传统成本法比较.....................................................7
1、成本内涵不同............................................7
2、成本核算范围不同........................................8
3、成本计算基本原理不同....................................8
4、成本计算对象不同........................................8
5、成本计算程序不同........................................8
6、费用分配标准不同........................................9
四、结论..............................................9
五、谢辞.............................................10
六、参考文献.........................................10
-2-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的差异
摘要:
作业成本法是适应现代企业制造环境的一种更为科学的成本管理模式,它在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成本法的不足。本文依据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
原理,较系统地对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和比较。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传统成本法
一、传统成本法的概述
依据现行会计制度,我国1993年开始实施制造成本法。制造成本法的产品
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制造
费用等),不包括期间费用,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所以说产品成本是专指生
产费用。所以传统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产品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
其余的都归入制造费用,然后采用单位水准作业成本动因来分配成本。单位水准
作业动因是指产量发生变化时导致成本发生变化的一系列因素。采用单位水准作
业动因来分配产品的制造费用,实际上是假定产品所耗用的制造费用与产品高度
相关。经常用来分配制造费用的单位水准动因有:产品产量,直接人工小时,直
接人工金额,机器小时,直接材料。目前,我国工业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有
五种,分别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由于分类法、定额法
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和加强定额管理而采用的两种辅助方法,所以我们把品
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称为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下面就每种方法逐一介绍:
1、品种法
该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直接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
费用,计算产品成本,较之其他方法没有特别之处。
(1)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
归集生产费用。
(2)产品计算定期按月进行。
-3-
(3)月末在产品费用的处理。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没有在产品或在
产品数量很少时,就不需要计算在产品成本,成本明细账和计算单上所登记的全
部生产费用,就是该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如果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则需将
成本明细账和计算单上所归集的生产费用,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完工产品与在完工
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分批法
分批法也称定单法,它是以产品的批别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成本费
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除了一般的分批法外,该种方法还存在一种简化
的分批法,即在投产批数繁多,而且月末未完工批数较多的企业中采用的。这种
方法要求必须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以便把每月发生的间接费用,在基本生
产二级帐中累计起来,在有完工产品的那个月份,再按照累计工时的比例,分配
间接计入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按照产品的生产类型和投入产品的批次多少,可将分批法分为一般分批法和简化
的分批法,分批法的特点:
(1)分批法以产品批次或者品种作为成本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
本计算单,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2)分批法以产品批次或者品种作为成本对象,一般是在一批产品全部完
工后才能通过基本生产明细账将生产费用汇集完整,计算成本,所以,成本核算
期与会计报表期不一致,而与生产周期一致。
(3)月末在产品费用的处理。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
品的周期一致,因而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
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3、分步法
分步法是以产品的品种及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
费用,计算各种产品成本及其各步骤成本的一种方法。
由于在逐步结转的综合结转分步法中,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
本,综合计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在完工产品的成本项目中,还包
含着半成品的成本,所以,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月末还要进行
成本还原。
(1)成本计算对象就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不过,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
-4-
生产步骤与生产过程中实际的生产步骤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
来灵活分解或合并实际生产步骤并以此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2)成本计算期是以月为基础的会计报告期。
(3)一般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生产费用分配问题。在大量大批多
步骤生产中,由于生产过程较长。可以间断,而且往往都是跨越陆续完工。以至
于生产周期与成本计算期难以一致,从而在月末就有在产品成本计算的问题。
(4)每一生产步骤是用品种来计算成本的,并且上一步骤的成本要结转到
下一步骤,即各步骤之间存在成本结转问题。
4、分类法
分类法是以产品的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
实际成本,再在类内产品之间进行成本分配,计算出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
该种方法要求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成本后,还要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计算出各
种产品的系数,然后在每类产品的各种产品之间分配,所以这种方法也叫“系数
法”。
5、定额法
定额法是以产品定额成本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脱离定额的差异、材料成本差
异和定额变动差异,来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方法。该种方法主要是为了加强定额
管理而采用的,先计算某产品零部件的定额成本,再进一步计算整个产品的定额
成本,然后再计算脱离定额的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最后计算出
产品的实际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的概述
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
环境等的集合体。换言之,作业是指某个组织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消耗
资源的活动事项。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应,计
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
法。它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
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
-5-
2、作业成本法的产生的背景
(1)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实施,为作业成本会计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应用条
件。适时制使传统的“交易成本计算”或“数量基本成本计算”受到强烈冲击,
并直接导致作业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作业成本会计因适时制的产生而产生,
又因适时制的发展而发展。
(2)由于变动成本法在实际中运用的不理想,所以企业家目前更注重的是
完全成本法。实务工作者认为短期变动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一种不充分的计量尺
度。他们倾向于把固定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之中,以全部成本作为产品的长期制造
成本,实务工作者对完全成本法的这种浓厚兴趣,就成了作业成本会计产生的现
实土壤。
(3)在高兴科技条件下,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
真。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许多制没有鼠标怎么用键盘控制电脑 造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
企业更加需要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进而更加关注成本计算方法。过去看起来是
合理的计算方法,在新的环境下,却出现了扭曲成本信息,不能满足决策及管理
需要的现象。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要求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全部
追溯到产品中去,直接成本由于归属对象明确,可以做到准确分配,而间接成本
的发生动因却比较多,笼统以单位水平动因来分配,在制造费用较多的情况下,
将严重扭曲产品成本。时代的变革导致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企
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努力改进和完善管理技术和方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
效益。随着企业对成本计算的准确度要求,作业成本法慢慢的走进了企业成本管
理者的视线中。
3、作业成本法特点
作业成本法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指导思想对成本计算法
做了根本性变革。它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首先依据作业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
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依据作业对最终产品的贡献方式将作业成本跟踪到产品,
由此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作业成本法不再直接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而将
他们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所付出的代价同等对待。对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
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并无差别,他们的差异是在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环
节。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要求按环节归集间接费用,并按人工成本或机器制造小时
来分配,作业成本计算则要求按作业归集间接费用,对其分配则不局限于单一的
工时或机器工时分配标准。而是依据作业成本动因,采用多样化的分配标准,从
-6-
而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所得出的产品成本信息也更为客观、真实,更有
利于企业的业绩评价。作业成本法不仅仅是一个成本分配、计算的过程,更重要
的是依据因果关系分析资源流动的过程,它融合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如作业
管理、过程管理等。作业成本法首先要根据市场发出的信息决定该生产哪些产品、
生产多少,接着分析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哪些作业及数量,然后再分析完成这些作
业需要哪些资源。这一系列的分析不仅提供了分配资源成本和作业成本的依据,
而且也为管理者进行成本预测、家常粉丝 决策和控制提供了详实、准确的资料。
作业成本计算法大大提高了成本的客观性。它通过分别设置多样化的成本
库,并按多样化的成本动因进行制造费用分配,使成本计算特别使比重日趋增长
的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化的过程大大明细化了,提高了成本的可贵属性:即使产
品成本中有技术经济依据,能直接归属于有关产品的成本比重大大增加,而按照
人为的标准间接地分配于有关的成本比重缩到最低限度。
作业成本法更清晰的鉴别了企业中进行的各种不同作业的成本,并且运用能
够体现个别产品或服务对作业需要的计量标准,将那些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出的成
本对象中。因此,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更真实、丰富的产品成本信息,由此而得到
更真实的产品盈利能力信息和与定价、产品线、顾客市场及资本支出等战略决策
相关的信息,提供了更真实的作业驱动成本的计量信息,从而有助于管理者做出
更好的产品设计决策、更好的控制成本并促进各种增值项目,同时,作业成本法
也使管理者更容易利用相关成本以进行经营决策。
4、作业成本法局限
实施作业成本法,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较长期的经济效益,短期内实施效果不
明显,并且实施成本较大。作业成本法需要对大量作业进行分类,确认,记录,
计量,需要确定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上。此外,还
要建立一套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制度,大量运用计算机技术。所有这些配套工作,
需要花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有可能影响作业成本法实施效果。
作业成本法虽然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法,但未获得我国有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
认可,因此,企业要实施作业成本法,将作业成本信息用于财务披露和税收目的
还存在法律障碍。由于作业基本成本法的基本成本资料仍然来自传统的应计制成
本计算,因而应计制方法固有的随意性和可选择性,如折旧方法的选择,所带来
会计处理的不同结果,必然会影响到作业基础成本法,而且,作业基础成本法在
确定作业中心和成本动因时,也具有人为性。如果资源的发生与作业中心成本库
-7-
有明显的变动关系,那么作业中心的确定也比较容易,所分配的成本也比较准确。
然而,由于企业生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些资源的发生是固定的,很难与特定
作业相联系,如折旧、动力费、保险费等。如果将这些资源也硬性追溯到某作业,
那么,将会影响到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如果这种资源的消耗在企业成本费用中所
占比重较少,那么,问题不大,然而,如果这样的资源消耗所占比重较大,作业
中心的同质性就会受到怀疑,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将不明显。
三、作业成本与传统成本法比较
1、成本内涵不同
传统成本观认为: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费的资金总和。此观点揭
示的仅仅是成本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内涵。成本只包括与产品成本有关的费用,而
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而在作业成本观则认为企业的生产
经营过程是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其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作为产品所耗作业的
成本同样对待,其拓展了传统成本观的成本内涵。
2、成本核算范围不同
在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成本的核算范围是产品成本,在作业成本制度下,
成本核算范围有所拓宽,建立了三维成本模式:第一维是产品成本,第二维是作
业成本,第三维是动因成本。作业成本产品的这三维成本信息,消除了传统成本
核算制度扭曲的成本信息缺陷。
3、成本计算基本原理不同
传统的成本计算原理主要有直接受益直接分配原理,共同受益间接分配原
理,重要性原理,其强调的重点是如果当期所支付的费用可以直接确认受益对象
时,应将发生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受益对象的成本。作业成本法是通过对作业进
行动态的追踪反应,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13用英语怎么说 ,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
根据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配,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
本分配到作业,再按照成本对象对作业的使用情况将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
象,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
再有作业依据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而得出最终产品
成本。
-8-
4、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在传统的成本论下,人们较为关注产品结果本身,其集中表现在成本计算的
单一性上。即传统的成本计算对象仅仅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而且一般为最
终产品。而在作业观念下,人们不仅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更关注产品成本形
成过程和成本的形成原因,从而它要求成本计算对象是多层次的,即不仅把最终
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而且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均作为成本计算
对象。
5、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两种成本计算程序都经过一下两步:首先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再把归集的
制造费用按某一标准分配到产品上,两者成本计算的主要区别也恰在这两个方
面,即归集到何处和按什么标准把归集的成本进行再分配。传统的成本计算法首
先是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制造费用按数量基准分配到生产部门,按生产部门归集
制造费用,然后生产部门再按数量基数分配率把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产品线上,最
后计入直接成本,得出产品成本。而作业成本计算程序分为两个阶段五步骤。第
一阶段是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同质的作业成本库而非生产部门,并计算每一个成本
库的配率,第二阶段是利用作业成本库分配率把制造费用分摊给产品,并把直接
成本计入产品得出产品成本。
6、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在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分配标准是工时或机器台
时,在作业成本核算制度下,首先要确认费用单位从事了什么作业,计算每种作
业所发生的成本。然后,以产品对这种作业的需求为基础,经过原材料、燃料和
人力资源转换成产成品的过程,将成本追踪到产品,因而作业成本采用的分配基
础是作业的数量化,是成本动因。
四、结论:
作业成本计算应该说是在解决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
的,是对传统成本法的发展。作业成本法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
不仅能克服传统成本法的许多固有缺陷,提供比较客观真实的成本信息,更为重
要的是,作业成本法把重点放在成本生的前因和后果上,以作业为核心、以成本
-9-
动因为媒介,通过对所以成本动因进行追踪动态反应,对最终产品的形成过程中
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当然,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作业的
区分存在困难、成本童年高尔基读后感 动因的确认存在困难、投入的成本较大等。实际应用中,作
业成本法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成本计算法。应该说,它们各有自己所适应的领域。
五、谢辞:
本文是在高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及
高尚的做人原则,都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高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
作风一直是我学习中的榜样,所有这一切都将成为我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父亲和母亲 !在此,
学生谨向高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
敬的师长、同学和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六、参考文献:
-10-
1.李定安、孟祥霞.《成本会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乐艳芬.《成本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汪祥耀.《现代成本会计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肖序.《成本会计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贺颖奇.《管理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黄正健、龚凯颂.《管理会计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7.潘飞.《管理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8.余绪缨.《管理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9.李宏健.《现代管理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0.欧阳清、杨雄胜.《成本会计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10:1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79f2f629c608aa1c8a325239749b50b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制造成本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制造成本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