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琛航岛

更新时间:2023-03-23 12:54:19 阅读: 评论:0

委托书范本-科幻电影排行榜

琛航岛
2023年3月23日发(作者:山茶花几月开花)

中国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历史与现状.txt41滴水能穿石,只因为它永远打击同一点。42

火柴如果躲避燃烧的痛苦,它的一生都将黯淡无光。中国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历史与现

状(图文)2008年03月10日19:43【大中小】【打印】一、历史沿革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我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

部分,习惯上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

西南中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事实证明,我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

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

开发和经营,我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西南中沙群岛历来在我国

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之下,1988年海南建省,即时,将这些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

西沙考古发现宋代瓷器

(一)我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这些岛屿礁滩

据古藉记载,远在泰汉时代,我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

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从此,我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

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东汉班固(公元32—92)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海外各国

的记载。书中完整描述了自广东徐闻出发,经南海,历数国,远至今日印度东南部的康那弗

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航行路线。

公元226年,三国时的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

柬埔寨)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康泰回国后根据经历所写成的《扶南传》,对

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增多,特别是宋初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以后,在南海的航

行和生产更趋频繁。当时对南海的航路以及岛屿的位置、名称等都已有较详细的考察和记载。

南宋周去非在《岭南代答》(1178年成书)中载:“„东大洋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此

中的“长沙”、石塘”指的就是南海诸岛。长沙是以沙岛为主的珊瑚岛,石塘是以环礁为主的

珊瑚礁。赵汝适在多方调查询问并参考《岭南代答》的基础上撰写的《诸蕃志》(1225年成

书)中指出:“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以琼为督府,今因之。„至吉阳(今三亚市),乃海

之极,亡复陆涂。外有州,曰乌里,曰苏吉浪,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

石床,渺茫元际,天水一色”,这里不但指出了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是我国的南海诸岛,而且

也说明,早在唐代已经将西南中沙群岛划归海南岛的振州(宋时改为吉阳军)管辖。

明清时期,我国许多图、藉、方志对南海诸岛的记载已经不胜枚举。从地图方面来说,明代

郑和“七下西洋”长期航行南海,绘有《郑和航海图》,后载入茅元仪《武备志》。该图标出

了石星石塘、万生石塘屿、石塘等岛群名称和相对位置。及至清代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

的附图《四海总图》,已经明确标绘有四大群岛的地名和位置。当时称东沙群岛为“气沙头”,

西沙群岛为“七洲洋”,南沙群岛为“石塘”,中沙群岛为“长沙”。后来,清政府在开展大规

模全国地图测量的基础上,编绘了多种地图。在1716年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图》、1724年的

《清直省分图》、1767年的在《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00年的《清绘府州县厅总图》和

1818年的《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等这些官方舆图中,都在海南岛的东南方绘有南海诸岛,

列入中国疆域版图。

从古藉方面来说,郑和“七下西洋”的随从人员费信著《星槎星览》、马次著《瀛涯胜览》、

巩珍著《西洋番国志》等书,其中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当时

出现的航海著作,如1527年顾蚧的《海槎余录》、黄衷的《海语》等书,对南海航行、岛礁

分布及地理特征都有详细的描述。当时出现的海防著作,无不把南海诸岛作为我国海防的“门

户”和“天堑”。如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海防辑要》一书,就把西沙群岛等岛屿列为我国的

海防区域。

从方志方面来说,明清两代是方志鼎盛的时代,由官方修纂的《广东通志》、《琼州府志》、《万

州志》等等许多地方志书,都辑录有西南中沙群岛的资料,列为海南岛的附属岛屿。其《广

东通志》中就有: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立海防营于万州”的记载。还可以正德《琼

台志》中看出当时已把西沙、南沙群岛作为我国的海防区域。

我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历史渊源流长。据考古发现,在西沙群岛的甘泉岛有一处唐宋

遗址,出土一批唐宋瓷器、铁锅残片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这无可辩驳地证明,至少从

唐宋时期开始,我国人民就已经在西沙群岛居住和生产,早已经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人。及

至明清时代,我国人民在各岛屿上保留了大量遗迹。包括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金银岛、珊

瑚岛、东岛、北岛等岛礁相继出土一大批明代和清代的铜钱、瓷器及其他生活用品;还包括

在西沙群岛的各主要岛屿上都发现我国渔民所建的古庙遗存。仅赵述岛、北岛、南岛、永兴

岛、东岛、琛航岛、广金岛、珊瑚岛、甘泉岛就有古庙十四座。在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中业

岛、南威岛、南钥岛、西月岛等也都发现有古庙遗存。这些庙字有些是明代建造的,大部分

是清代所建。同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上,还挖掘有多块清代和民国时期的

石碑。这些石碑多为当时莅岛视察的政府或军队要员所立的纪念碑。

我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历史还可以从世代传抄的《更路薄》中得到有力的证明。《更路

薄》是我国沿海渔民的航海针经书。据考证,现存的手抄本《更路薄》产生于清康熙未年,

可追溯至明代。它详细地记录了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准确位置和航行针位(航向)、更

数(距离)。如琼海渔民苏德柳、卢烘兰等等的手抄本《更路薄》,具体标明了航行到西沙、

南沙、中沙各岛屿的主要航线和岛礁特征,这是我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最直接的历史

见证。

石碑上刻有“视察纪念大清光绪二十八年”

(二)我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礁进行管辖、行使主权

我国政府对西南中沙群岛行政管辖和行使主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至迟在唐宋时期,

南海诸岛就在我国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

两汉时,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110年),海南始置珠崖、儋耳郡,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

岛及南海诸岛直接统治的开始。此后,随着生产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我国人民经常航行

于南海之上,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带居住和生产。南海诸岛与祖国大陆的关系越来越

密切,历代统治者对南海和南海诸岛的认识不断加深。

至唐初,海南岛环岛已建置有北部的崖州、西部的儋州、南部的振州(今三亚市),振州,前

身为临振县,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增设临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

郡为州,时号振州。《旧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振州)中已有振州管辖海南岛南部海域的记载。

自此以后大陆中原王朝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从未中断过。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由

僧一行等人主持的子午线测量,南至范围达南海及南海诸岛,并曾在南海上观测有关星座进

行测理。这是行使主权之举。

宋代,唐时位于岛北的崖州南移,改振州为崖州,后易名为朱崖军,继后又改为吉阳军。由

吉阳军直接管辖南海诸岛。当时,北宋朝廷首命水师出巡至“九乳螺州”(即今西沙群岛),

这是我海军最早的巡海活动。

元朝,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将海南的琼州改为琼州路。仍由吉阳军管辖南海

诸岛。是时,宋代的军制多已改州,唯四川行省的长宁军和湖广行省的南宁(今儋州市哭泣英语 )、万

安(今万宁县)、吉阳(今三亚市)三军未改,是以特殊行政制度管理边疆的方法,可见其统

治者对海防边疆的重视。元世祖忽必烈还亲派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到西沙群岛进行天文测,

表明主权归属元代王朝而无疑。

明初,海南设立统一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琼州府,隶属广东。恢复崖州、儋州、万州。

将南海诸岛划归琼州府领属的万州管辖。并明确区分为“南澳气”、“七洲洋”、“万里长沙”、

“万里石塘”等四大岛群(即今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

清朝,前期和中期基本沿袭明制不变。至清明后期,东沙群岛归属惠州管辖。西沙群岛、南

沙群岛、中沙群岛仍由海南的万州管辖。自此南海诸岛分属于不同的两个州级地方行政机构

管辖。

民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后,广东省政府宣布把西沙群岛划归海南崖县(今三亚市)管辖。

1921年,南方军政府又重申了这一政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1947年中英美三国

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政府指派高级专员,前往西沙群

岛进行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重竖主权碑;并在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太平岛驻

军队和设立渔民服务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继续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行使主权。1959年3月24

日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设置“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自此政府行政机构开

始驻岛行使主权,组织开发建设工作,加强对西南中沙群岛岛礁及其附近海域和行政管辖。

1969年3月4日改称“广东省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22日经国

务院批准在永兴岛设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派

出相当于县级的办事机构,由海南行政区公署直接领导。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管辖范围

包括海南岛内19个市、县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988年9月

19日更名为“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目前,仍沿袭相当于县一级

派出机构的行政设置体制,办事处仍驻西沙群岛永兴岛。

二、地理和自然资源

我国大陆濒临四大边缘海,自北往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南海因其位于

我国大陆的南方,故名,亦称南中国海。在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散布着大小200名多个岛屿

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热带自然风光十分绮丽,资源

蕴藏量巨大,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面积辽阔,水体巨大,水域深渊,南海,以闽粤沿

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

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北面是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大陆和台湾、海南两大岛屿,东

面是菲律宾群岛,西面是中南半岛,南面是力里曼岛与苏门答腊岛等。南海位于北起纬23

37;南迄北纬300;西自东经9910;东至东经12210。南北横越约2000公里,

东西纵跨约1000公里。整个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平均水深为1212米,最深处为

5559米。

南海海域属于海南省管辖的范围,总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

是我国的海疆边防。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派员巡视管理,我国人民曾屡次在南海与南海诸岛上

抗击形形式式的侵略者。在当今人类为开发海洋、拥有海洋而展开的激烈竞争中,南海与南

海诸岛的战略地位更为重要,南海与南海诸岛介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特别是南沙群岛及

附近海域,与号称亚洲门户的马六甲海峡仅一水之隔,扼居太平洋、印度洋要冲。在国际航

海交通上,我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以及欧洲等地来往的航线往往都经过南海诸岛

海域;在国际航空交通上,我国、朝鲜、日本与东南亚各地的航线,菲律宾与中南半岛各地

来往的航线等都经过南海上空。

南海海底地形复杂,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中央海盆位于

南海中部偏东,大体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陆架沿大陆边缘和岛弧分别

以不同的坡度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积最广。在中央海盆和周围大陆架之间是陡峭

的大陆坡,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南海海盆在长期的地壳变化过程中,造成深海海盆,

南海诸岛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阶上形成的。其东沙群岛位于北部陆坡区的东沙台阶上;西沙

群岛和中沙群岛则扎根于西陆坡区的西沙台阶和中沙台阶上;南沙群岛形成于南陆坡区的南

沙台阶上。

西南中沙群岛共有大小岛礁200多个,一般按照它们在海面上下的位置分为五类:

是露出海面、地势较高、四面环水的陆地。岛的形成时间较长,陆地形状不易受台风吹袭而

变形,面积相对较大,一般有植物生长。我国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属于海洋岛,有珊瑚岛(沙

岛、岩岛)、火山岛之分。沙岛是由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沙粒堆积在珊瑚礁礁盘上,日

积月累而形成的珊瑚沙岛,西南中沙群岛绝大部分是这一类岛屿,岩岛是由珊瑚沙岩和珊瑚

石灰岩结成的坚固的珊瑚岩岛,西沙群岛中的石岛就是一个典型的岩岛。火山岛是由海底火

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屿西沙群岛中的高尖石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的火山岛,上述的岛屿在

我国渔民中称之为“峙”、“峙仔”。

沙洲

是已经露出海面的陆地,一般不被海潮淹没,只是台风和大潮时才被淹没。沙洲的外形不稳

定,面积较小,由于受潮水冲刷,植物很少生长。沙洲和沙岛一样,是由大量松散的珊瑚碎

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泥沙堆积在礁盘上而形成的。沙洲和沙岛的区别在于:形状稳定与否,离

海面高低,面积大小,植物多寡等。我国渔民一般把两者都称为“峙”“峙仔”或“沙帽”,

亦称沙洲为“沙仔”。

暗礁

也称礁,是接近海面的珊瑚礁体。涨潮时多数被淹没,退潮时多数可露出水面。有巨大礁盘

的暗礁,经过地壳上升的作用,或者经过海浪的冲积,是形成沙洲的良好地点。我国渔民称

之为“线”、“沙”、“铲”等等。

暗沙

是淹没在水下的较浅的珊瑚沙层或珊瑚礁滩,海水最低潮时也露出水面,也可以说它是水下

的珊瑚沙洲。我国最南的领土曾母暗沙就是这一类的沙洲,它的面积有2.12平方公里,最

浅处仅有17.5米。我国渔民把暗沙称为“线排”、“沙排”。

暗滩

也称滩,是隐伏在水面以下较深处的珊瑚礁滩地。暗滩由海底突起,滩面呈广阔平坦的台状,

偶有礁墩向上隆起,甚至上升到海面附近。我国渔民称之为“廓”。

(二)气候条件

南海和南海诸岛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接近赤道,属赤道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气候

特征是:

(1)终年高温。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

25—28℃。最冷的月份平均温度在20℃以上,最热时极端达33℃左右。气温虽高,但有广阔

的海洋及强劲的海风调节,并无酷热。一年中气温变化不大,温差较小。冬季来自蒙古高原

的冷空气进入南海时,势力已大大减弱,对南海诸岛的气候的影响不大,冬季仍似初夏,正

所谓“四时皆夏”,同时,南海表层海水温度也较高。北部23—25℃,中部26—27℃,南部

27—28℃;且季节的变化也不大。

(2)雨量充沛。广阔的南海和西太平洋有丰富的水汽来源,大量水汽受各种各样条件的作用

形成丰沛的降水。其中台风雨约占三分之一。南海诸岛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但是

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具有集中于夏半年的特点。如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年降雨量1392毫米,

而在6—10月的降雨量却达104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七成多。

(3)季风明显。南海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非常明显,每年10月以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

原吹来的冬季气流不断奔向我国南方海洋。所以南海与南海诸岛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

北季风;每年4月开始,南海与南海诸岛转而受热带与赤道海洋气团的影响,5月至9月盛

行西南季风;4月和10月是季风转换时期。受其影响,南海的海流也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夏

天流向东北,冬天流向西南。

(4)受台风影响。南海诸岛在夏秋两季还常受台风影响。这些台风七成来自菲律宾以东的西

太平洋面和加罗林群岛附近洋面,三成源自南海的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附近海面。进入南海

的台风对南海诸岛的影响非常巨大。台风风力狂虐,裹挟暴雨,掀起巨浪,往往对海上航运、

海上生产和海岛建设财务规划师 造成一定的灾害。但是,台风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它使南海诸岛、海南

岛以及我国东南大部分地区上空形成丰沛的降水过程,对解除干旱或缓解旱象起很大作用。

(三)自然资源

1.丰富的水产资源

鱼类鱼类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资源。我国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

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主要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

鱼、宝刀鱼、海鳗、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金枪鱼、鲨鱼等。特别是

马鲅鱼、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西南中

沙群岛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品质十分优良,而且盛产我国其他海区罕见的大洋性鱼类。如:

金枪鱼、鲨鱼等。鱼类是人类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现在世界人口消费的动物

蛋白质,15%来自海洋。鱼类还是医药、化工及特殊工艺品的重要原料。

海龟

海龟是海洋中少有的几种爬行动物之一。海龟有不同种类,一般指的是“绿蠵龟”。分布在热

带、亚热带海域,我国西南中沙群岛是海龟的“故乡”。每当4—8月,大量的海龟随着暖流

从领近海域进入南海,在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礁滩交配,爬上沙滩产卵。龟卵靠沙滩的温度

自然孵化出小海龟。成年海龟体长一米左右,重约100—200公斤。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肉和

蛋都可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龟板可制成龟板胶,是较高级的营养补品。龟掌、龟血、

龟油及龟脏都可入药,对肾亏、肺药、胃出血、肝硬化等多种疾病均有一定疗效。长期以来,

海龟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要特产之一,年产量可达2000多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把海龟列

为重点保护的海洋动物,禁止捕捉。使海龟得到很好的保护,繁殖和回游的数量急剧增多。

有许多海龟还滞留在岛屿礁盘的越冬。

海龟中还有一种很珍贵的品种,即玳瑁。外形与“绿蠵龟”相似,因其背甲鳞共有十三块,

俗称“十三鳞”。鳞片质地优良,花纹美丽。光泽透亮,最是适宜制作珍贵的装饰品。

海参

海参属热带海洋中的刺皮动物。其营养价值与鱼翅、燕窝齐名。是一种名贵的海产品。海参

种类很多,全世界约40种海参可供食用,而西沙群岛出产20种,西南中沙群岛素以其种类

多、分布广、参体大、品质优良著名于世。其中以白乳参,乌乳参和梅花参最为珍贵。梅花

参“参中之王”,为著名的大形食用海参。大者体长一米有余,重二、三十斤。加工成干品后

肉厚脆嫩,炖食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滋补性非常显著。

海贝

海贝属软体动物,种类繁多。西南中沙群岛分布约有250多种。按照用途可分为食用贝和观

赏贝两大类。食用贝产量较大的有大马蹄螺、篱凤螺、历来磲等。大马蹄螺也称“公螺”,分

布广阔,较易捕捞,产量很高,肉肥鲜美,是重要的经济贝类。篱凤螺产量也很可观,分布

在浅水礁滩上,人们垂手可得,制成干品,肉味与营养均属上乘。“海贝之最”要数砗磲,也

作“车磲”,俗称“蚵”、“大蚵”,大者如盆,重达数百斤。以大者为佳,肉质鲜美,已属佳

品,其闭壳肌(俗称“蚵筋”)更是海产天然食品中的极品,食吃时撕成细条丝状,一丝入口,

久嚼不烂其味的尤鲜。每公斤售价至近千元。

观赏贝类是西南中沙群岛又一重要的“土特产”。品种繁多,形状各异,色泽鲜艳,光彩夺目,

不仅供观赏,也是制作名贵工艺品的重要原料。虎斑贝、唐冠螺、眼球贝、蜘珠螺等是其中

珍品。海贝中很多是珍稀动物,已被列为自然资源保护对象。

其他海产

主要有软体类动物、甲壳类动物和藻类。软体类除了上面介绍的贝类以外,还有弛名的鱿鱼、

墨鱼、章鱼等等;甲壳类的螃蟹、龙虾等等。这些都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要海产。热带海藻

类资源也极其丰富,是我国主要的产区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石花菜、麒麟菜、马尾藻、

紫菜等等。

2.奇异的海岛资源

在西南中沙群岛大部分岛屿上,林木茂盛,花草遍地,四时如夏,岛屿周围广阔的海面上有

丰富的海洋食料,吸引着大批的岛类在这里繁衍生长。分布在各个岛屿上的鸟类共计有六十

多种。比较常见的有白鲣鸟、军舰鸟、海鸥、蓝翡翠鸟、锈眼鸟等等。

白鲣鸟,体形以鸭,成鸟重约二、三斤,周身洁白,当地人称为“鸟白”;两翼较长,颇善飞

行,在海上觅食早出晚归,飞行很有规律,渔民们根据其飞行方向可确定航行路线和岛屿父与子的读后感 位

置,故把这种鸟称为“导航鸟”。它们大部分聚集在西沙群岛的东岛(也称“鸟岛”),与麻枫

桐树相互依存。1981年东岛被划为白鲣鸟自然保护区,使鸟类及其生长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

据估计,现在东岛有白鲣鸟约三万只。每逢鸟类早出晚归之时,东岛上空成千上万只白鲣鸟

穿梭飞行,白茫茫一片,遮天蔽日,煞是壮观。

海鸟可供食用、药用,还可以制成标本工艺品供观赏,是一种可观的资源。大量的海鸟在各

岛屿上留下丰富的鸟粪,千百年来堆积成厚厚的鸟粪层,有的岛屿竟厚达一米以上,储量十

分丰富。鸟粪土富含有机质、氮、磷、钙质等,是一种很好的天然肥料。

3.典型的热带植物资源

西南中沙群岛岛礁陆地总面积不过10多平方公里,但是由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

2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人工栽培的植物近50种。岛上植物具有耐盐、耐高温、耐旱、喜钙、

嗜肥的特征。

在形成时间较长和面五行养生 积较大的几个主要岛屿上,都生长有茂密的树林。一般以麻枫桐树组成

的纯林为主,称为“热带海岛型常绿林”。麻枫桐树,树高10米左右,胸径30—50厘米;树

枝横生,粗大短壮,从根部到树顶都可生长叶子,叶色淡绿带白,故又名“白避霜花”,麻枫

桐树往往丛生在一起,长成森林。对海鸟来说,枝权较多,易于筑巢,且树要茂密可抵御风

雨。是白鲣鸟和其它海鸟的主要栖息场所。

在岛屿上,到处可见一种长成一簇簇、密不透风、葱绿欲滴的灌林丛林,这就是草海桐。也

称“羊角树”。属热带常绿灌木。草海桐多生长的珊瑚石沙地或瘦脊的沙滩上。有些岛屿上,

拆枝插地就能生长,密密麻麻,几乎覆盖整个岛屿。草海桐的生长对保护岛屿的沙滩、改善

岛屿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人工栽培的植物也不少,树木类都与海南岛的树种有关。典型的有椰子树和木麻黄。椰子树,

树高20—30米,挺拔秀丽,不怕烈日,喜沐海风,非常适合在各岛屿种植。海南岛的渔民在

很早以前就将椰子树移植到过往的岛屿上。高耸的树冠可作为海上航行的标志,长成的椰子

果又可作为果实收获。现在,在有植被的每个岛屿上都有椰子树生长,有人群居住和渔民们

经常过往的岛屿上更是蔚然成林,郁郁葱葱,硕果累累。木麻黄,树高10多米,由于易于栽

培,生长迅速,是各岛屿主要的海岸防风林,栽培较多的树木还有苦楝、土批把、南洋杉、

按树等等。另外,各岛屿还种植有各种热带水果、部分粮食作物和多种蔬菜。

4.大有希望的海底资源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我国地质学家

认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盆地是南海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最好的地区之一。蕴藏量约200亿

吨,有“第二波斯湾”之称。同样,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

积物披复,这些沉积物与我国北部湾、海南岛的新生代沉积物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是大有

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

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

除了上述之外,西南中沙群岛岛礁上绩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海域中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开发

海洋旅游的潜在资源。现代科学还发现海洋蕴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

压力差能等海洋动力资源,若能科学地加以利用,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

永兴岛上的西沙工委办公大楼

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概况

西南中沙群岛有史以来的开发建设,由于受到各种历史原因的影响和特殊地理位置的限制,

经济开发仅仅限于渔业捕捞生产和少量的农业种植生产。只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西南中沙群岛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才有了较快的发展。

(一)有限的人口

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西南中沙群岛总人口为1245人。这个数字记录的是在1990

年6月31日24日时居住在西南中沙群岛各岛屿上的人口(不包括台湾省驻守的太平岛等岛

屿的人口数),基本上是户藉管理中行政登记的人口,其中,汉族人口占99.5%,少数民族

只有黎族6人;年龄在15岁以上人口占98.55%,0—14岁仅有18人。

西南中沙群岛的人口有其特殊的活动规律。其一,各群岛藉地居民人口较少。西南中沙群岛

海域面积广阔,但是岛屿陆地狭窄,几十个岛屿面积相加仅有约10平方公里;又由于远离大

陆、交通不便、岛上缺乏食用淡水,粮食肉莱及日用品依靠岛外供应等原因,使岛上世居和

长期居住的居民人口数量增长受限制。人口普查数字反映的就是这部分居民的人口总数。其

二,人口居住分散。西南中沙群岛有可居住的岛礁约有40多个,常年有居民居住和生产的岛

屿有20个以上。据考证,我国渔民至迟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在西沙群岛一带居住和生产,

而且世代相传连绵不绝。以前的驻岛方式是,自己没有渔船的渔民结伙搭乘别人或庄家的渔

船到目的岛屿上居住下来,进行浅海捕捞和捕捉海龟,同时从事一些农业种养。向庄家或过

往的渔船交售渔货,购买生活用品,一年或几年后再返回海南岛或大陆。这种生产、交换方

式现在仍然沿用。其三,人口的季节性变动非常明显。每逢春、夏、冬三季,海上风浪不大,

海水温度适宜,海产异常丰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渔民到来进行渔捞生产,许多海洋科学工

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也纷至沓来。这时的西南中沙群岛景象万千,只见海上千帆穿梭,各岛

人头涌动,一派繁忙。

根据西南中沙群岛人口的活动情况,一般认为,西南中沙群岛每年中人口活动高峰期的人口

总数当在25000人以上。主要包括户藉人口、渔民、工程技术人员和海洋科学工作者等。这

些人口散居在二十多个岛屿之上。

(二)繁忙的渔业主产

南海是我国四大渔区之一,渔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地处赤道带、热带,海水温度适宜,

水质肥沃,饲料充足,是经济鱼类的索饵场和越冬场,渔产资料丰富。已经鉴定的鱼类有1500

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约200多种,主要有石斑鱼、马鲅鱼、乌鲳鱼、银鲳鱼、红鱼、鱿鱼、

鲨鱼等等。还有很多珍贵的海产品种,如海龟、海参、海蜇、海蟹、海马、龙虾等等。

西南中沙群岛众多的岛屿礁滩是海洋渔业的优良基地。渔汛季节一般从每年的10月开始,此

时海南岛、广东、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渔民,纷纷扬帆南下到西南中沙群岛海区

进行渔业生产。据报道,1996年仅琼海市潭门一地就有170多艘渔船前往西沙、南沙作业。

高峰时,该海区云集大小渔船约有500艘之多,捕捞到大量的渔货产品。渔汛季节一般延续

到次年台风到来之前的5月,世界最高的人是谁 这时大多数渔船返回海南岛或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也有一部分

渔民在西南中沙群岛屿上居住下来,坚持长期生产,他们将较大的渔船作为母船,从母船上

分乘小舢板分散到各个岛屿上,筑屋或搭蓬居住,常年从事浅海捕捞或据岛进行一些农业生

产,母船则定期来岛供给生活用品和收集渔货。

渔民习惯上将西南中沙群岛广阔的海域划分为西沙、南沙、中沙三大渔场。各渔场水产资源

分布无显著特点,但略有差别。除了普遍盛产鱼类以外,西沙渔场盛产大马啼螺、篱凤螺及

观赏贝类,南沙渔场盛产大马蹄螺和砗磲等,中沙渔场盛产各种海参。渔民根据来岛作业的

目的,分别到选定的渔场进行捕捞甜蜜情话 ,每趟必定满载而归。

目前,来岛的渔船因其吨位小,设备相对简陋,仍以分散作业居多。我国远海捕捞业还比较

落后,缺少远海作业必需的大吨位渔船,和先进的航海技术、海上通讯技术、鱼群跟踪探测

技术、深海围网作业以及渔产品加工设备等等。因此,西南中沙群岛深水鱼场开发的潜力非

常诱人。

(三)门类齐全的商业服务业

西南中沙群岛的商业、社会事业、居民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初次踏上永兴

岛这块神奇热上的人,无不对岛上繁荣的商业、发达的服务业表示由衷的赞叹。

在永兴岛,宽敞的街道象一个巨大的“兀”字,从繁忙的港口码头延伸到茂密的椰林深处。

街道两旁绿树婆婆,商业楼房整齐排列,人群穿梭流动,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商业购销活跃。岛上设有水产供销站,站内渔需供应充裕,渔用机械及油品、渔网渔具、水

产加工等用品一应俱全,很好地保证渔业生产的需要。水产品购销两旺。来岛作业的各地渔

民踊跃交售各种水产品;著名于世的西沙海产源源不绝地运销各地。岛上设有百货公司,经

营的日用商品琳琅满目,纺织品类、文化用品类、家用电器类、日用百货类等等各种生活必

需品应有尽有。岛上还设有粮油供应站,建有大型的现代化的粮油储备仓库,即使是战时或

荒时也可满足供应。岛上还设有粮烟酒商店、副食品商品、书店等等,各类商店货源充裕,

品种丰富。由于岛上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流动人员的增加,随之也出现了零散的农渔产品交易

市场,地产的蔬菜、瓜果、肉蛋、副食加工品和小桩渔货等,人们互通有无,交易甚旺。

社会文化事业和居民服务业发展很快。岛上建有电视台,每天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站长时间转

播多套电视节目,周围岛屿与邻近海上都能收看得到。岛上建有银行,金融业务繁忙,秩序

井然,每年周转资金达4000多万元。岛上建有邮政电讯所,每年向各岛屿收订和发送各类报

纸杂志2万多份(册),传递邮件包裹12万多件,通过卫星接驳的程控电话日夜为驻岛军民

提供优质服务。岛上建有医院,医疗设备先进,医术精湛,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及时治疗,

保障驻岛人员的健康。岛上的电影放映队每年放映电视近100场次。岛上的图书馆有藏书5000

多册。岛上还有各类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经常开展诸多项目的文化娱乐活动、体育竞赛等。

不仅如此,内地城镇街头常见的歌舞厅、美容厅等等在这里也是应时而兴,丰富和美化驻岛

军民的生活。

(四)联接天涯的交通运输线

散布在浩翰南海上的西南中沙群岛,因其岛屿面积狭小,岛屿数量多,岛上缺乏淡水等条件

限制,各岛屿所需的生产物资、驻岛军民的生活用品以致于食用淡水都必须从遥远的海南岛

或祖国大陆供应;同时,西南中沙群岛出产的大量水产品也必须及时运往各地。所以,海上

运输任务十分艰巨。

运输量最大的是食用淡水和建设物资。西南中沙群岛各岛屿虽然都可掘井汲取淡水,但是所

含矿物质过高,大多只能用于洗涤而不能供人饮用。随着驻岛居民和来岛人员不断增多,使

得淡水需求量越来越大。“(淡)水比油贵”在西南中沙群岛是完全的事实。海岛上经济建设

的发展,各种建设物资的运输量也急剧增加。就拿一幢大楼的建设来说,包括水泥、钢材、

石砖、木材等等,甚至连建筑用的河沙和淡水(两者岛虽有但盐分高)也要从岛外运进来。

可以毫不夸张他说,西沙群岛的楼房是从海南岛用轮船“散装”驳运过来的。

西南中沙群岛的人们把海上运输线视为“生命线”。当地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海上运输。目

前担负主要运输任务的是两艘大型客货轮,即“琼沙轮”和“琼沙2号轮”。两艘轮船穿梭往

返,把大批物资源源不绝地运往各岛屿。当地政府还鼓励来岛作业的大小渔船担负一些零散

物资,特别是岛屿与岛屿之间运输任务。

港口码头的建设速度很快。在海南岛的清澜和榆林港建有西南中沙群岛的专用码头;位居各

岛屿交通枢纽的永兴岛,其码头建有多个可停泊5000吨级以人轮船的舶位。主要岛屿都辟有

渔港和建有中小码头,以适应生产和开发建设的需要。

八十年代未,为了发展西南中沙群岛经济,国家投资在永兴岛建设了大型机场。可起降737

型等大型客机。飞往西沙的航班采取不定期或包机的形式,经常有班往返于西沙,解决了部

分来看手相知健康 岛人员和邮政信件的运输任务。

(五)卓有成效的政府管辖

我国政府对西南中沙群岛的行政管理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岛上设立了独立

的行政机构,实行更加直接、卓有成效的政府管辖。一直以来,西南中沙群岛驻岛机构代表

我国政府履行维护主权、加强海洋管理、加速发展海岛经济等方面的职能,做出不懈的努力。

捍卫领土完整,维护海洋权益,履行主权义务。西南中沙群岛当地政府派员长期驻守众多的

岛屿礁滩和经常巡视广阔的海域,不断加强海上公安警察队伍建设,维护海岛及海域治安,

捍卫我国神圣的领土;完善海上航道和海域渔政管理,保证海上航行安全和海上渔业生产秩

序,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在行使主权管辖的同时,履行主权义务。在海上航道和空中航线经

过的附近岛礁上设立航标航灯和航空导航系统,保证过往船只、民用飞机的航行安全;在海

上救助遇难船只和难民,特别是越南南北战争前后,大批飘流到我国西南中沙群岛附近海面

的越南难民,无不得到我国驻岛军民的人道主义的救援;在岛上建立庞大的气象测报系统,

建立先进的海洋观测机构,每天向各岛屿和海上船只发布海域气象预报及海流、潮汐报告,

特别应提起的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我国于1988年8月,在南沙群岛永暑礁建

成中国南沙海洋站,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气象水文资料,填补了世界和我国在这一海区

海洋和气象要素的空白。

大力开展海洋研究和海洋保护。西南中沙群岛当地政府除了大力扶持驻岛的海洋气象、海洋

水文、海洋渔业、海洋环境等机构开展海洋研究之外。每年还邀请和接纳大批海洋科学研究

工作者来岛开展多学科多项目的海洋研究,为他们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促进我国南海海洋

研究事业快速发展。当地政府还不遗余力地加强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保护。每年投入大量的

人力、物力在各岛屿植树造林,放养各种陆生动物,营造海岛新的生态环境。设立白鲣鸟自

然保护区保护海鸟,先后设立保护造礁珊瑚、保护渔场鱼类资源、保护海龟、防止海域污染

等环境和资源保护项目,使西南中沙群岛的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

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西南中沙群岛当地政府致力于发展当地经济,兴办各种社会文化

事业,促进海岛建设日新月异:西南中沙群岛的产业结构以海洋捕捞业为主。对此采取扶持生

产、保证供给、重视运销、促激渔业生产的有力措施,使得连年来岛作业的各地渔民不断增

加,渔业生产直线上升。大力发展海上交通运输业,保证供应。兴建港口码头、兴建机场、

建造大型运输船只,保证海上运输线场通,促进经济发展。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西南中沙群

岛的社会事业发展很快。建立了电影放映队、卫星电视收转台,极大地丰富了驻岛军民的文

化生活,建立了海洋博物馆,展示奇异的海洋资源,开展爱国爱岛教育。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运动,海岛上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桌球室、歌舞厅以及其他文化娱乐体

育设施在各个岛屿迅速配套起来。现在的西南中沙群岛不再是孤寂荒凉的海岛,每个有居民

居住的岛屿都生机盎然、充满欢乐。

(六)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保护

西南中沙群岛开发的历史极其漫长。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懂得在经营、开发岛屿和利用海

洋资源时,加以相应保护。例如,在诸多岛屿礁滩上种植的林木、放养繁殖的各种陆生动物,

给海岛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新中国成立后,西南中

沙群岛的海洋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就目前来说,

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礁滩及其海域的环境就得到很好的保护。但不容忽视的是,海洋捕捞和

海岛开发出现的一些不端行为,给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海洋污染从

滨海向深海蔓延的趋势;同时,远海航运、深海开发产生的废弃物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海

洋的自然环境。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我国政府及广大海洋工作者不断加强海

洋的研究与保护,不断强化海洋保护措施。在西南中沙群岛,现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和设立的

保护项目主要有:

1.东岛白鲣岛自然保护区。白鲣鸟,全身洁白,渔民们称为“鸟白”。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

要鸟类。主要集中在西沙群岛的东岛。白鲣鸟颇善飞行,早出晚归,飞行方向随季风变化很

有规律,被渔民亲切地称为“导航鸟”。即可根据鲣鸟的飞行规律确定航行方向和岛屿位置。

自古以来,在渔民中是禁止捕杀鲣鸟的1981年我国政府划定东岛为白鲤鸟自然保护区。西南

中沙群岛办事处派出专人上岛管理。驻岛人员大量植树造林,为鸟类提供栖场所,适风季或

雨天,救助幼雏小鸟;并教育过往人员,保护鸟上生态环境和保护鸟类资源。

现在,东岛白鲣鸟自然保护区环境优良,鸟类生长繁衍如常。全岛已有鸟类50多种,白鲣鸟

达约3万只,成为名符其实的海鸟的天堂。

2.保护造礁珊瑚。人们通常所说的珊瑚,是海洋生物中一种低等动物——珊瑚虫,属于腔肠

动物,它生长在盐度正常、透明度好、水温18℃以上、离水面较浅的热带海洋中。西南中沙

群岛海域有非常适宜珊瑚生长的环境,共有造礁珊瑚40属,134种和亚种。珊瑚从海中猎取

浮游动物、吸收营养、不断地生长繁殖,并从身上分泌出一种石灰质,死亡留下它的石灰质

外骨骼。珊瑚礁就是由这些细小的珊瑚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沉积而形成岛礁的。保护珊瑚,

就是为珊瑚生长提供有利的繁殖环境和条件,促进各岛礁环礁地形的发育。

在西南中沙群岛居民和流动渔民当中,保护造礁珊瑚已经形成长期的自觉行动。不向珊瑚礁

盘上排放生产和生活废水,保护海水清净;不在珊瑚环礁的礁盘上践踏或采集珊瑚。一直以

来,西南中沙群岛各岛屿礁滩的造礁珊瑚得到良好的保护。

3.保护渔场鱼类资源。捕捞业是西南中沙群岛经济发展主要产业,广阔的海场和丰富的鱼类,

每年吸引大批各在渔民来岛作业,由于我国远海捕捞技术还比较落后,在西南中沙群岛的渔

场的浦捞量远未超过鱼类资源的再生能力。但是,大量的捕捞特别是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

类的集中捕捞,已经使鱼类资源有了减少的趋势,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西南中沙群岛水

产渔政部门不断加强对来岛作业渔民的教育,不断加强对渔场的行政管理,严禁滥捕滥杀,

严禁在渔场炸杀、毒鱼、电鱼。

4.保护海龟。海龟是少数几种海洋爬行动物之一,是世界性保护的海洋动物。多年以来,我

国政府就把海龟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加以保护。严禁捕捉海龟,严禁买卖海龟,严禁拾取

龟蛋,严禁破坏海龟长生海域和海岛的生态环境。现在每当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随西南暖

流从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附近海区进入西南中沙群岛的海龟愈来愈多,它们在

各岛屿礁盘上交配,爬上沙滩产卵,许多还滞留在岛屿礁盘上越冬。

5.保护几种国家珍稀的海洋动物。在西南中沙群岛,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上几种:

红珊瑚,属腔肠动物类。同其他珊瑚一样,终生水媳型,红珊瑚由中胶层形成骨骼,骨质坚

硬,颜色艳美,状如繁枝之树,出产极其稀少。可作高级装饰品。

库氏砗磲,属软体动物类。壳大而厚,略呈三角形;壳面有高垄,垄上有重迭的鳞片。壳内

光泽平滑。砗硬壳是古称七宝之一,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琥珀、珍珠齐名。其肉可

共食用,是为稀品。

鹦鹉螺,属软体动物类。其壳甚大,平旋而无顶。表面灰白,内面具极美丽的珍珠光泽。栖

息海底,夜间群游海中。现为珍稀动物之一,己很难捕获。

(七)迎接海洋开发的美好明天

海洋被称为“二十一世纪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类认识海洋、利用海洋能力的提高,

海洋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

海洋覆盖着地球面积的71%,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海水总量占全球总水量的97%,海水

资源可谓取之不尽。鱼类产品与肉类、豆类并列构成人类三大蛋白质供应源。海底蕴藏着全

球1/3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蕴藏着上万亿吨含锰、镍、铜、钴等多金属的锰结核矿。海洋

还有可再生的动力资源。如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等。总之,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它已

成为人类开发的新目标,也是各国展开竞争的新领域。

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之一,海域广阔,资源总量可观。其中南海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领域。

最近,我国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指出

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方针是: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开发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环境。由此可见,

加速发展的海洋经济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

保护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海南省管辖的海域约占我同海洋面积三分之二,资源十分丰富,在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具

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就目前来说,大规模开发海洋资源尚受到我省经济基础和海洋开发

能力的限制。但是,加快开发南海、建设海洋大省,已经成为我省700万人民的共识,我省

规划在近期要使海洋经济产值达150亿元,远期达1200亿元。到2010年建成多元化、大规

模、高科技的海洋经济体系。这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

南海,特别是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海洋资料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也是当今世

界关注的热点。我们要继续坚持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的基本原则,开发南海、建设海洋大省,

一方面要强化海洋意识,实行有计划、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海洋;另一方面要加强海洋保护措

施。包括扩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设立新的保护项目,按照国际公约、协议,保护海洋环境和

海洋生物。还包括加强与国际组织、民间组织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寻求保护海洋和合理开发

海洋的科学方法。

我国一贯奉行和平利用海洋的基本原则。南海是半封闭海,面临与周边邻国划分海洋边界,

特别是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划界问题。我国政府一贯主张,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

包括从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

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争端。争端各方都应遵守国际法有关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和有关

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不使问题复杂化、扩大化。在争端未解决之前,我国政府提出了“搁

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

我们高兴地看到,伴随着人类二十一世纪的曙光,西南中沙群岛将迎来海洋事业兴旺发达的

美好明天。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12:54: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71dc7ab19b7e2fa94a1345bf8120e4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琛航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琛航岛.pdf

标签:琛航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