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个月牛奶蛋白过敏婴儿26例临床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婴儿期牛奶蛋白过敏首发症状,以指导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和早
期治疗。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玉溪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6
例对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26例婴儿的基本情况、
家族过敏史、喂养的情况、过敏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
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临床特点。结果:2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呕吐、
腹泻或伴便中带血丝、肠绞痛、湿疹、特异性皮炎、咳嗽、喘息及营养不良等。
部分患儿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及营养不良。母乳喂养者继续喂母乳,母亲回避牛
奶、鸡蛋、奶制品及蛋制品。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患儿均给予氨基酸配方奶粉或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及对症处理后临床症状缓解。结论牛奶蛋白过敏临
床表现多样,易误诊,牛奶回避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减少过敏
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牛奶蛋白过敏首发症状水解蛋白奶粉婴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敏性疾病患儿逐渐增多,在婴儿期最常见的过
敏性疾病是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蛋白过敏。在欧美发达国家,婴儿牛奶蛋白过
敏发生率达2.0%~7.5%[1]。而我音符的画法 国0~1岁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发病率为3.8%
[2]。由于不同医疗机构对该病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
对牛奶蛋白过敏首发症状的认识,在临床实践中发生误诊误治率高,本文对近两
年来我院住院及门诊诊治的26例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旨在为临床医师早期认知牛奶蛋白过敏早期症状提供参考。
1.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26例
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1.6∶1,年龄15
天-6个月,平均年龄73天(2.4月龄)。
2.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免疫学组制定的专家共识:即通
过病史及相关临床表现并进行特异性实验,最后根据牛奶蛋白回避及开放激发试
验结果确诊。此26例均采用饮食回避的方法进行诊断及治疗:①人工喂养及混
合喂养的婴儿给予氨基酸配方奶粉或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喂养;②纯母乳喂养的婴
儿继续母乳喂养;③哺乳期间母亲禁食鸡蛋,牛奶,奶制品及蛋制品;④症状
缓解后,部分患儿换回原喂养方式;⑤症状复发,饮食回避后症状缓解。
3.家族过敏史及喂养史26例中其父或母有过敏史者11例,其父母均有过敏史
者2例。患儿生后母乳喂养6例,普通配方奶粉喂养12例,混合喂养8例。
4.临床表现:发病时临床表现一般状况均良好,症状以消化道受累占多数。消化
道症状者16例占62%:其中5例呕吐,6例腹泻,5例便中带血丝;夜间哭闹
2例占8%;皮肤症状者5例占19%:其中湿疹4例,特异性皮炎1例;呼吸
道症状者3例占11%:主要表现为咳嗽、喉鸣,气喘。26例中有3例有消化道
症状伴湿疹;26例中新生儿有5例,均表现为大便中带血丝。26例中有3例出
现营养不良。
5.辅助检查:26例患儿血常规白细胞正常22例,有4例白细胞升高,WBC在
12-14109/L,有8例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5-15%;有
贫血者5例,血红蛋白波动于85~108g/L。粪常规检查10例:白细胞0~3
个/HPF7例,5~15个/HPF3例,红细胞2~10个/HPF5例,脂肪球阳性8
例,便潜血阳性7例;其中4例行便培养均未见致病菌生长。呕吐的5例患儿
均行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彩超检查,其中3例提示胃食管反流,2例正常。10
例患儿行血清中总IgE检测,6例升高。
6.治疗及转归12例普通配方奶粉喂养儿及8例混合喂养儿均采用氨基酸配方
奶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并停用原配方奶;6例母乳喂养儿,继续母
乳喂养,哺乳期间母亲禁食鸡蛋、牛奶、奶制品及蛋制品2周。所有患儿治疗期
间辅以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腹泻重者加用蒙脱石散治疗。12例普通配方奶粉
喂养儿及8例混合喂养儿腹泻及便血症状1~初一数学目录 3d明显好转或消失,呕吐、夜间
哭闹症状5~7d好转,湿疹10~14d好转或消失,咳嗽次数减少,喘息减轻。
8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患儿2周后复查血常规五分类,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
至正常5例,3例较前下降,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6-8%。10例患儿临床随访3
个月以上,6例患儿坚持氨基酸配方奶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症状无复
发;母乳喂养儿,2例母亲回避牛奶、鸡蛋、奶制品及蛋制品2周后,大便中仍
带血丝,改为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后症状好转;2例患儿母亲回避牛奶、鸡蛋、
奶制品及蛋制品2周后,呕吐减少,便中带血丝好转。3例营养不良患儿随访2
个月以上,2例营养状况得到改善,1例患儿营养不良状况无改善。
7.讨论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icow’smilkproteinallergy,ICMPA)是婴儿进食牛奶
蛋白后引起的过强或异常的机体免疫反应,可由IgE、非IgE或两者混合介导
发生[3]。婴儿期食物过敏以牛奶蛋白过敏最为常见[4],主要原因是牛奶蛋
白是婴儿期最主要的食物蛋白来源。牛奶蛋白过敏可发生在全身各个系统,多个
器官,临床上多以消化道症状和皮肤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见临床表现有呕吐,腹
泻,便秘,便血,腹痛,湿疹,急性荨麻疹,面部浮肿等。因为婴儿由于消化道
屏障功能不成熟,肠壁结构松弛,黏膜通透性较高,小肠获得性免疫系统处理抗
原的能力有限,接触过多的抗原或不适当的抗原破坏了肠黏膜的自身稳定,加之
婴儿肠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易使胃肠黏膜形成免疫炎症反应,出现相应的胃肠
道症状。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严格回避牛奶蛋白的摄入是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唯
一有效的方法[5]。本组患儿均采用此方法确诊,通过回避牛奶所有患儿消化道
症状及湿疹均改善,咳喘减轻。母乳喂养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建议继续母乳喂
养,但母亲应回避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包括鸡蛋、牛奶、奶制品及蛋制品)。非
母乳喂养的牛奶过敏婴儿,可选用低敏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五花肉怎么做好吃 配方或氨基酸
配方)。根据婴儿牛奶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婴儿配方奶粉。在我院,
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新生儿及月龄小(<4个月)的婴儿我们一般主张直
接转换为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待症状缓解后2~4周逐渐过渡为深度水解蛋
白配方奶粉喂养;月龄大(≥4个月)的婴儿一般临床表现轻者予深度水解配方
奶粉喂养,3~6个月再逐渐过渡为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及普通配方
奶粉喂养。婴儿在饮食治疗时,需密切监视生长指标,否则易引起营养不良。
药物治疗仅用于出现严重喘息发作、严重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全身过敏
反应者,可用糖皮质激素,而抗组胺药物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在6个月以内
婴儿应慎用。另外,益生菌能促进婴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有利于菌群平衡的
建立和免疫功能的成熟,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并能促进胃肠动力,适当使用功能
明确的益生菌株对婴儿期过敏的预防有一定作用[6],但应当选择不含牛奶成分
的益生菌,因为可能对益生菌制剂内所含牛奶过敏。本组患儿在牛奶蛋白回避同
时辅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口服,可能对疾病恢复有效。
由于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基层医师缺乏对牛奶蛋白症状的认
识,在临床工作中容易误诊,其中又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肠炎最为常见,临床声音的四字词语
医师往往局限于单一症状而反复给予抗生素治疗,造成抗生素的滥用。而另一方
面肠道的慢性炎症和缺乏合理的饮食管理容易引起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如
何提高临床医师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对婴儿牛奶蛋白过敏首发症状的识别非常
重要。早期对其进行预防和干预,可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儿
童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VandenplasY,KoletzKoS,IsolauriE,inesforthediagnosisand
managementofcow’smilkproteinallergyinin⁃fants[日记大全600字 J].ArchDisChild,
2007,92(10):902-908.
[2]JingChenYH,valenc门庭若市的意思 eoffoodallergyininfantsin
Chongqing,China[J].PediatricAllergyandImmunology,2011,22(4):
356-360.
[3]FiocchiA,BrozekJ,SchnemannH,llergyOrganization(WAO)
DiagnosisandRationaleforActionagainstCow'sMilkAllergy(DRACMA)
Guidelines[M].Reflectionsonworldcivilization:HarperCollinsPublishers,
2010:57-161.
[4]李在玲.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J].临床儿科学,2014,7(32):699-700.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
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等.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2013(3)颐183-186.
[6]向建文,杨琳琳,杨杰.口服益生菌对早产儿胃肠动力影响的临床研究[J].儿科
药学杂志,2009,15(5):19-21.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12:59: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6ebcea710dcf11c3a7e3644f620baebe.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生儿过敏症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生儿过敏症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