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ds3水准仪

更新时间:2023-03-21 18:54:14 阅读: 评论:0

明中-昆明景区

ds3水准仪
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cf徽章)

篇一:水准仪实验报告

ds3水准仪的认识及使用

1.目的

(1)认识ds3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使用方法。

(2)掌握ds3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方法。

(3)练习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的测量、记录和计算。

(4)认识自动安平水准仪。

2.组织

每组4人。

3.学时

课内2学时。

4.仪器及用具

每组借ds3微倾式水准仪l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记录板1块,测伞1把。

5.实验步骤提要

1)认识ds3微倾式水准仪

了解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使用方法。

2)水准仪的使用

水谁仪在一个测站上的操作顺序为: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淮尺--精确置平--读数。

(1)安置仪器

在测站上打开三脚架,按观测者的身高调节三脚架腿的高度,使三脚架架头大致水平,如果

地面比较松软则应将三脚架的三个脚尖踩实,使脚架稳定。然后将水准仪从箱中取出平稳地

安放在三脚架头上,一手握住仪器,一手立即用连接螺旋将仪器固连在三脚架头上。

(2)粗平

粗平即初步地整平仪器,通过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的竖轴大致

铅垂。在整平的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转动脚螺旋时的移动方向一致。如果

地面较坚实,可先练习固定三脚架两条腿,移动第三条腿使圆水准器气泡大致居中,然后再

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瞄准水准尺

①目镜调焦将望远镜对着明亮的背景(如天空或白色明亮物体),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望远

镜内的十字丝像十分清晰。

②初步瞄准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筒上方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大致进

行物镜调焦使在望远镜内看到水准尺像,此时立即拧紧制动螺旋;③物镜调焦和精确瞄准转

动物镜调焦螺旋进行仔细调焦,使水准尺的分划像十分清晰,并注意消除视差。再转动水平

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对准水准尺或靠近水准尺的一侧。

(4)精平

转动微倾螺旋,从气泡观察窗内看到符合水准器气泡两端影象严密吻合(气泡居中),此时视

线即为水平视线。注意微倾螺旋转动方向与符合水准器气泡左侧影象移动的规律。(5)读数

仪器精平后,应立即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观测者应先估读水准尺上毫米数(小于

一格的估值),然后再将全部读数报出,一般应读出四位数,即米、分米、厘米及毫米数,且

以毫米为单位。如1.568m应读记为151568;0.860m应读记为0860。

读数应迅速、果断、准确,读数后应立即重新检视符合水准器气泡是否仍旧居中,如仍居中,

则读数有效,否则应重新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后再读数。

3)一测站水准测量练习

在地面选定两点分别作为后视点和前视点,放上尺垫并立尺,在距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安置

水准仪,粗平,瞄准后视尺,精平后读数;再瞄准前视尺,精平后读数。

变换仪器高再进行观测,两次所测高差之差不得超过6mm。

4)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认识及使用

自动安平水准仪没有水准管和微倾螺旋。利用圆水准器粗平后,借助自动补偿器的作用可迅

速获得水平视线的读数。操作简便,可防止微倾式水准仪在操作中忘记精平的失误。

自动安平水准仪无制动螺旋,靠摩擦制动,操作过程与ds3微倾式水准仪大致相同,无需精

平。

6.注意事项

(1)水准仪安放到三脚架上必须立即将中心连接螺旋旋紧,严防仪器从脚架上掉下摔坏。

(2)在读数前,注意消除视差;必须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微倾式水准仪水准管气泡两端

影象符合)。

(3)注意倒像望远镜中水准尺图形与实际图形的变化。

(4)“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认识及使用”可放在课后,由学生到实验中心借用自动安平水准仪,

进行操作练习。

7.上交资料

各组读数练习记录手簿一份。篇二: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s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2.练习水准仪

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

计算的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小组由8人组成:4人操作,2人记簿,2人扶尺。

2.实验设备: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

三角架1个;铅笔1根。

三、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2.调整手轮3.圆水准器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6.管水准器7.水平微调手轮8.脚架

四、方法与步骤

(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

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

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练习并体

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

4.水准仪的操作:

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

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

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

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

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5.观测练习:

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不动水

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或不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检查是否超限。

(二)普通水准测量

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

方向。

2.在起始点和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分别观测

黑面水准尺,得到后视读数a黑和前视读数b黑;然后再观测前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b

红,旋转水准仪瞄准后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a红;检查所测数据是否超限,如超限重测,

不超限

则计算平均高差h1,然后进行下一站观测,依次推进测出h、h3、h4?。

3.根据巳知点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对

闭合差进行配赋,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注意事项

1.测量前,水准仪要进行检验与校正。??2.仪器的安置位置应保持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每次观测读数前,应使

符合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并消除望远镜视差。

3.立尺员要思想集中,立直水准尺。注意巳知水准点和待定水准点上不

放尺垫。仪器未搬迁,后视点尺垫不能移动,仪器搬迁时,前视点尺垫不能移动。迁站时应

防止摔碰仪器或丢失工具。

4.限差要求:黑、红面水准尺读数之差(黑+k-红)小于3mm;同一测

站黑、红缩泉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面(两次仪器高)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5mm;路线高差闭合

差应在20l或6n(mm)之内,l为公里数,n为测站数。超限应重测。

5.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水准仪的使用与水准测量”报告一份(附普通

水准测量记录).六、实验报告数据

七、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巩固了之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的基本操作,从而积累了许多

经验。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

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

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

利于作图而且更有联想电脑截图 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

否.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前程似锦书法 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

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

系到整个丑桔 组的进度。

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

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

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篇三:水准

仪测量报告

测量实验与实习须知

一、一般规定

1.测量实验与实习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是熟悉测

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测量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

密结合。

2.在实验或实习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实验或实习指导书,明

确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和实习任务。

3.实验或实习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每人都必须认真、仔细地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互相协作

精神。

实验或实习应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

开现场。

在实验或实习过程中或结束时,发现仪器工具有遗失、损坏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同

时要查明原因,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适当赔偿和处理。4.实验或实习结束时,应提交书写

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或实习记录,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才可交还仪器工具,结束工作。

二、使用仪器、工具注意事项

以小组为单位到指定地点领取仪器、工具,领借时应当场清点检查,如有缺损,可以报告实

验室管理员给予补领或更换。

1.携带仪器时,注意检查仪器箱是否扣紧、锁好,拉手和背带是否牢固,并注意轻拿轻放。

开箱时,应将仪器箱放置平稳。开箱后帮助什么 ,记清仪器在箱内安放的位置,以便用后按原样放回。

提取仪器时,应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

拧连接螺旋,使仪银鱼炒鸡蛋 器与三脚架牢固连接。仪器取出后,应关好仪器箱,严禁在箱上坐人。

2.不允许置仪器于一旁而无人看管。严防仪器雨淋。

3.若发现透镜表面有灰尘或其它污物,须用软毛刷或擦镜头纸拂去,严禁用手帕、粗布或其

它纸张擦拭,以免磨坏镜面。4.各制动螺旋勿拧过紧,以免损伤,各微动螺旋勿转至尽头,

防止失灵。5.近距离搬站,应放松制动螺旋,一手握住三脚架放在肋下,一手托住仪器,

放置胸前稳步行走。不准将仪器斜扛肩上,以免碰伤仪器。若距离较远,必须装箱搬站。

6.仪器装箱时,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按原样放回后先试关一次,确认放妥后,再拧紧各制动

螺旋,以免仪器在箱内晃动,最后关箱上锁。7.水准尺,标杆不准用作担抬工具,以防弯

曲变形或折断。

8.使用钢尺时,应防止扭曲,打结和折断,防止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尽量避免尺身着水。

携尺前进时,应将尺身提起,不得沿地面拖行,以防损坏刻划。用完钢尺,应擦净、涂油,

以防生锈。

三、记录与计算规则

1实验所得各项数据的记录和计算,必须按记录格式认真填写。字迹应清楚并随观测随记录。

不准先记在草稿纸上,然后誊入记录表中,更不准伪造数据。观测者读出数字后,记录者应

将所记数字复诵一遍,以防听错,记错。2.记录错误时,不准用橡皮擦去,不准在原数字

上涂改,应将错误的数字划去,并把正确的数字记在原数字上方。记录数据修改后或观测成

果废去后,都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如测错,记错或超限等)。

3.禁止连续更改数字。例如:水准测量中的黑、红面读数,角度测量中的盘左、盘右读数,

距离丈量中的往测与返测结果等,均不能同时更改,否则作文五年级 ,必须重测。

简单的计算与必要的检核,应在测量现场及时完成,确认无误后方可迁站。

4.数据运算应根据所取位数,按“四舍六入、五前单进,双舍”的规则进行数字约整。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ds3级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

瞄准与读数;3.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二、仪器和工具

ds3级水准仪1,脚架1,双面水准尺一对,尺垫一对,记录本1。三、方法和步骤

1、安置仪器

将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支腿尖踩入土中。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

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认识水准尺的分划与注记。

3.粗略整平

先用双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

螺旋使圆气泡居中,通常须反复进行。注意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或右手食指运动的

方向一致。

4.瞄准水准尺、精平与读数(1)瞄准

甲立水准尺于某地面点上,乙松开水准仪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准星和照门粗略瞄准水准

尺,固定制动螺旋;用tries怎么读 微动螺旋使水准尺大致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目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

使十字丝分划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看清水准尺影像。

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丝靠近水准尺一侧,若存在视差,则应仔细进行物镜对光予

以消除。(2)精平

5.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

(1)在地面选定a,b两个较坚固的点;

(2)在a、b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使仪器至a、b两点的距离大致相等;

(3)竖立水准尺于点a上。瞄准点a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数,此为后视读数,记入观测手薄。

(4)竖立水准尺于点b上。瞄准点b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数,此为前视读数,记入观测手薄。

(4)计算两点间高差:hab

ab,填写有关表格。实验一、认识水准仪实验手薄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18:54: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6833559b7ebec0a3677d01a50039d5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ds3水准仪.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ds3水准仪.pdf

标签:ds3水准仪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