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是个好女儿,但她在恋爱市场上却给人家估低了价.原因是她离过婚,再醮的对象一般都以为无非象那个姓徐的——在海关里做事,新丧的太太,丢下了五个孩子,他急等着续弦——罢了。不料柳原却看中了她,更不料其时香港适起变乱,幸运竟使她正式成了他的妻子.从“婚姻的保障”而得到“经济上的安全”,流苏从此便可“笑吟吟”的暂时把生命告个段落了.
可怜的女人呀!
其实象范柳原般的男人,又有些什么价值呢?一个华侨的少爷,嫖赌吃喝样样都来,偶思螺蛤,垂怜到流苏身上,当初还是打算自己出洋去,把她自在香港当情妇的,后来经过困难,总算良心发现扶她为妻了,读到这里我真要替流苏舒一口气、假如柳原真的出国去了,一月二月而至于一年半载不回来,那时生活程度更高涨了,也许柳原留下的钱已不够用,写信去催又迟迟不见寄来;男人的心是靠不住的,那时她欲留在香港既不可,回到上海白公馆去又吃不住哥嫂们笑话,势非另找户头不可.这样三番四次以后,她便成为荡妇身分,要想归正也不可期了.我知道一个离过婚的女人,求归宿的心态总比求爱情的心来得更切.这次柳原娶了她,她总算可以安心的了,所以,虽然知道“取悦于柳原是太吃力的事”,但她还是“笑吟吟”的.
作者把这些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人物描写得如此动人,便是不平凡的笔法,料想改编为剧本后也仍旧很动人的。我曾急切地打听这个女主角是谁,据说是罗兰,这便觉得最合适不过的了。柳原的个性有些好《飘》里的白瑞德,这类男人也可以说是“坏的”,但是他们真正谈起恋爱来,却能给女人以“美妙的刺激”.
尤其要紧的.这篇文章里充满了苍凉,抑郁而衰切的情调,我希望在戏剧演出时仍不会失掉它,而且更加强。这是一个懦怯的女儿,给家人逼急了才干出来的一件冒险的爱情故事,她不会燃起火把泄尽自己胸中的热情。只会跟着生命的胡琴咿咿哑哑如泣如诉的响着,使人倍觉凄凉,然而也更会激起观众的怜爱之心。
1、一般的男人,喜欢把好女人教坏了,又喜欢感化坏的女人,使她变为好女人。
2、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
3、生死契阔——教师节鲜花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
5.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
6、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7、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一点贱。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
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
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
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
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
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精神恋爱只有一个毛病:在恋爱过程中,女人往往听不懂男人的话。
2.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青春是不稀罕的。3.无用的女人是最最厉害的女人。
4.范柳原在细雨迷蒙的码头上迎接她。他说她的绿色玻璃雨衣像一只瓶,又注了一句:“药瓶。”
她以为他在那里讽嘲她的孱弱,然而他又附耳加了一句:“你是医我的药。”5.“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流苏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264653436也怆然,半晌方道:“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
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6.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港台警匪电视剧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7.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8.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9.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10.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
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11.流苏道:”那怕不行,我这一辈子早完了。
“徐太太道:”这句话,只有有钱的人,不愁吃,不愁穿,才有资格说。没钱的人,要完也完不了哇!你就剃了头发当姑子去,化个缘罢,也还是尘缘──离不了人!”12.她知道宝络恨虽恨她,同时也对她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点贱13.中国化的外国人,顽固起来,比任何老秀才都要顽固14.真正的中国女人是世界上最美的,永远不会过了时。
15.一般的男人,喜欢把女人教坏了,又喜欢去感化坏女人,使她变为好女人就找了这么15句。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了《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结尾。
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 白流苏,一个离过婚的女人。
在那个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是要受道德谴责的。而白公馆无疑属于守旧的那一派,“他们家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应钱财盘剥净尽之后,她的存在无疑成了拖累和多余。
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恐怕再无其他了。 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
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爱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
但他内心深处是渴望安稳的。 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
就这样,两个各怀鬼胎的人遇到一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希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
一个男人。而柳指望的是那个安稳于是两人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不妥协。
当终于有一天,精神上追求再寻不到现实的依托时,两个人方始彼此亲近。 在连续的试探之后,流苏没有寻到半点进展,索性有些气急败坏,遂恼了起来:“你干脆说不结婚,完了!还绕得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接着更是赌气狠下心来从香港辗转回到上海。
家里是早容不下她的,这次又加上了“淫荡”的恶名。可见她不惜为争取婚姻冒了极大的险。
此时,心迹更是表露无疑,思忖再寻个职业,也怕自贬了身价,被柳原瞧不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
权衡的结果是:“无论如何得忍些时”。这是在和自己打赌。
她并不见得有多大胜算的把握。如果柳原还再来找她,就算赢了一步,这是她此时的底线。
果然,过了些时日,香港来了电报。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许多,也将自己放开了些,同他上了床,虽然不见得是主动,但也并没有拒绝。
然而,此时,“他们还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两个世界的人”。 人说“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个女人,心里必定会沉潜下来很多东西”,也许这就是白流苏期翼的那一点点“真”。
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只是一个生长在大家庭中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她离了婚,在一个特定的机会下结识了范柳原。
我一直很喜欢这段话:“在日常世界里,他们间存在一场征服的战争,他们内心明争暗斗。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她只喜欢他用更优厚的条件前来议和。
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是什么因,什么果?谁知道呢,也许就是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也许流苏是幸运的,一场陷落让她等到了一个男人,一段婚姻。
然而这终究是偶然的,正如张爱玲所说“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一个女人,把命运当作赌注,想来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了。
也有人说,范柳原同白流苏调情不过是为了男人的征服欲,因为她善于低头,容易掌控。这种说法是立不住脚的。
凭范柳原的经验,玩弄女人于掌骨之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他从来不缺少女人。萨黑荑妮就是一例。
他并不满足于这些,他在长久的游戏中早将生活堪破。烟花虽然极尽绚烂,总是稍纵即逝的,随后是更广阔的岑寂。
他渴望安稳,渴望实在的温暖。这是他的理想,尽管此时并不切近。
因此,他可以不在乎流苏的过去,不在乎她是否完美,单只看到她“善于低头”。 后来战争爆发,打破了浮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的东西,成就了他们的感情。
那场战事催化了结果的到来。“流苏拥被坐着,听着那悲凉的风。
她确实知道浅水湾附近,灰砖砌的那一面墙,一定还屹然站在那里。风停了下来,像三条灰色的龙,蟠在墙头,月光中闪着银鳞。
她仿佛做梦似的,又来到墙根下,迎面来了柳原。她终于遇见了柳原。”
“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
此时,她终于真正的靠近他,有些懂得他了。一瞬间,他们达到了某种契合。
“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最感动的是最后他们默默握着彼此的手的那夜,刹那间的了解和感动也够他们一起生活十年八年。
这样的结局,即便是合,温暖之外更多的是荒凉。 末一段中张爱玲说:他收起了他的甜言蜜语把它们留给别的女人,这是好现象,说明在他眼里已经把她当作自己人,名正言顺的妻子。
如此怅然的结局不无对爱情的挪揄嘲讽。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是这样的选择。
范柳原到最后一刻也还是清醒的,“现在你可该相信了:‘死生契阔’,我们自己哪做得了主?……”一个善于低头的女人,也许终会成为一个安分的妻。
〖精彩书摘〗
柳原静了半晌,叹了口气。流苏道:“你有什么不称心的事?”柳原道:“多着呢。”流苏叹道:“若是像你这样自由自在的人,也要怨命,像我这样的,早就该上吊了。”柳原道:“我知道你是不快乐的。我们四周的那些坏事,坏人,你一定是看够了。可是,如果你这是第一次看见他们,你一定更看不惯,更难受。我就是这样。我回中国来的时候,已经二十四了。关于我的家乡,我做了好些梦。你可以想象到我是多么的失望。我受不了这个打击,不由自主的就往下溜。你……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流苏试着想象她是第一次看见她四嫂。她猛然叫道:“还是那样的好,初次瞧见,再坏些,再脏些,是你外面伪人,你外面的东西。你若是混在那里头长大了,你怎么分得清,哪一部份是他们,哪一部份是你自己?”柳原默然,隔了一会方道:“也许你是对的。也许我这些话无非是借口,自己糊弄自己。”他突然笑了起来道:“其实我用不着什么借口呀!我爱玩——我有这个钱,有这个时间,还得去找别的理由?”他思索了一会,又烦躁起来,向她说道:“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他嘴里这么说着,心里早已绝望了,然而他还是固执地,哀恳似的说着:“我要你懂得我!”
流苏愿意试试看。在某种范围内,她什么都愿意,她侧过脸去向着他,小声答应着:“我懂得,我懂得。”她安慰着他,然而她不由得想到了她自己的月光中的脸,那娇脆的轮廓,眉与眼,美得不近情理,美得渺茫。她缓缓垂下头去。柳原格格地笑了起来。他换了一副声调,笑道:“是的,别忘了,你的特长是低头。可是也有人说,只有十来岁的女孩子们适宜于低头。适宜于低头的人往往一来就喜欢低头。低了多年的头,颈子上也许要起皱纹的。”流苏变了脸,不禁抬起手来抚摸她的脖子。柳原笑道:“别着急,你决不会有的。待会儿回到房里去,没有人的时候,你再解开衣袖上的钮子,看个明白。”流苏不答,掉转身就走。柳原追了上去,笑道:“我告诉你为什么你保得住你的美。萨黑荑妮上次说:她不敢结婚,因为印度女人一闲下来,呆在家里,整天坐着,就发胖了。我就说:中国女人呢。光是坐着,连发胖都不肯发胖——因为发胖至少还需要一点精力。懒倒也有懒的好处!”
流苏只是不理他。他一路赔着小心,低声下气,说说笑笑,她到了旅馆里,面色方才和缓下来,两人也就各自归房安置。流苏自己忖量着,原来范柳原是讲究精神恋爱的。她倒也赞成,因为精神恋爱的结果永远是 ……
赏析
/subject/1298199/reviews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1694407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这句典型的张爱玲式深刻而又苍凉的语录,听起来略微有些夸张,但对于有足够阅历的人来说,却也是实情。
张爱玲是堪破了世间人情冷暖的起伏变异的,写感情生活,在现代中国作家里,达到她那种深度的,没几个。当然,张爱玲是冷的。
这冷,在她的文字里,就是冷眼的冷,而并不是无情的心冷。因为有了这旁观的冷眼,她才能把这感情世界看得如此通透,也正因为心不冷,才能将这种通透转化为饱满的文字。
当然,在这里不是要讨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而是要把她的小说作为引子,探讨一下作为现实的一种,小说的戏剧化走向是常常会影响到现实中人的判断与抉择的,这其中有许多话题值得探讨。 现实世界有其自身的规律,小说世界也有其自身的规律,而小说的世界从某种意义说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存在了,也就意味着要与同样存在的人与事发生某种关系,它的规律与现实世界的规律,有时候是相映成趣甚至相互碰撞的,有时则又毫无干系访谈提纲怎么写,各有各的归宿,不管怎么说,原因都不在写它的人那里,而是在读它的人那里。
因为说到底,一个读者是不会从现实中创造出小说来的,但却完全有可能把小说中的情境套路搬到现实中。中国古时候的很多普通百姓是比较喜欢大团圆结局的。
这常常被后人所不屑,视之为天真的需要产生的俗套,并不符合艺术真实的需要。事实上也是这样,人们对喜剧的重视永远不如对悲剧的,因为喜剧的慰藉容易被忘却,而悲痛的记忆却是长久的。
喜剧的圆满,从另外的角度看去无异于一种归零方式,而悲剧的残缺,则预示着某种情感的无法终结、永无宁日。中国是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悲剧传统的,中国式的悲剧往往会在剧中设置造成悲剧事件的元凶,让人可以恨之、斥之、骂之、唾弃之,结局悲则悲矣,无可更改,但观众仍旧可以通过对恶的憎恨而获得另外的某种类似于自身向善式的精神满足。
而西方自古希腊开始的悲剧传统常常是基于命运的捉弄,面对不可逆转的悲剧走向,人是无能为力的,除了面对、承受、理解,别无它法,毕竟恨斥或诅咒命运是毫无意义的,观众从中所能得到的,是对命运残酷的默认。所以中国人在认命的同时,喜欢认同轮回转世的说法,觉得遗憾有可能在下辈子补偿,而西方人则在认命的同时更喜欢寄托于宗教意义上的最后审判来解决此世的问题,并把最后的希望留给所谓的天堂。
这两种非常世俗化的选择,似乎都来自于一种企图一劳永逸的颇为功利的思维,经过十九世纪中后期直到上个世纪这漫长的时段里似乎已被那些敢于直面残酷现实的伟大作家们消解得差不多干干净净了。但在普通读者或者观众那里,却并不如此。
在任何一个国度你都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那些设计精巧的煽情老套路在老百姓那里至今仍旧是屡试不爽。原因无它,只不过是普通人对情感宣泄与寄托的需要,要远远胜过对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的需要。
面对情感的事件,人们更倾向于需要宣泄而不需要深刻。有需要,就会有影响。
考查现实中的人们在感情上的抉择,我们常常会雅思听力评分发现戏剧化情结的影响,而这里面的天真而又功利的心理与盲目精神,倒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我们回到张爱玲那里,冷眼如她,有时候也会忍不住热心一下,比如在《十八春》里,她给了两位主人公团圆的结局,后来,作为作家的她自然不能满意这样的状态,重写那了那本书,变成了《半生缘》,结局也从大团圆变成了一个“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实际上,曼祯与世钧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还能再遇上,已属不易了,彼此的改变之大,也出乎彼此的预料,虽然那个情结还在心里搁着,但也没有心思再续前缘了。所以在张爱玲最初的思考里,似乎只有团圆才能解开这个结。
这种变化并不是出于技术上的需要,也并不是她有可能意识到人会变感情自然也会变,而是揭示了这样的一种现实:曼祯的问题在于她把过去当成了理想状态,而回到过去当然是不可能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为了过去的完美感觉她宁愿不要大团圆的结局,从现实的意义上讲,她陷入的另外一个误区。当然这是曼祯的性格,也是她的命运。
她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到了最后也还是错位的一种思维状态。如果再多解释一些的话,也可以说是感情是一种能量,它终有耗尽的时候。
有情人不成眷属,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这感情的能量耗尽了。再归结到一句老话上,就是时间能改变一切,没有人是时间的对手。
受了这样的道理的启示,是不是芸芸众生们就会由此恍然彻悟了呢?什么样的感情生活才是理想的状态?是要戏剧化的过程,还是要团圆的结果?还是贪婪地想要二者兼顾呢? 在那篇不长的小说《倾城之恋》里,张爱玲给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一个糟糕的青春时代和失败的感情生活,却又转而给了他们一段有点刺激的恋爱过程和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对于这个团圆的结局,其实张爱玲自己倒并不是真的很踏实,所以她在结尾处特意这样写了一笔:“到处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她是想轻描淡写的一笔把这个故事说成是那些传奇中的一个特例。后来在写关于这篇小说的短文里,她进一步坚定地。
张爱玲,这一廓在我心中没有多少月光的月亮,读她的作品,就如在原本漆黑的夜里更品其平添的一份凄凉。
她在苍凉的基调中刻画一个个悲哀的女性。她极度不满“过渡阶段新时代”女性的生存状况,于是,基于对文化败落命运的思考,把笔下的女性推向绝望。
别人评价她做为一个职业女性,思想尚停留在“旧制度”间,认为结婚找个安乐窝比在社会上打拼更适合女性。而我认为,是当时的社会逼她这么想的,于是,她逼笔下的女主角一个一个看似自愿其实无可奈何地往火坑里跳。
很多人以为《倾城之恋》中白流苏想依靠范柳原的婚姻关系摆脱白公馆的时间。甚至有些人取笑白的弥顽不灵。
我认为她是迫不得已的,她除此出路外无从选择。 白流苏已经结过一次婚,已经从白公馆逃出过一次。
张爱玲虽然没有直接描述白流苏与前夫的生活状况,但从众人口中旁敲侧击。当得知前夫逝世时,大家劝她回去,白先是淡淡道:“离过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妇,让人家笑掉了牙齿!”三爷劝说:“六妹,话不是这么说。
他当初有许多对不起你的地方,我们全知道……”从着里可以看出,白在前夫家是不幸的,这中不幸不仅仅自己感受到,而是“大家都知道”的。在三爷的另一段话中加以追究:“想当初你哭哭啼啼回家来,闹着要离婚,怪只怪我是个血性汉子,眼见你给他打成那个样子,心有不忍……”中更证实了所谓的婚姻安乐窝实际上鸡犬不宁。
我们暂且不追究白在夫家为人处事如何,从“她一嫁到婆家,丈夫就变成了败家子。回到娘家来,眼见得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星!”可以看出前夫的品性恶劣。
那么,这段婚姻的失败不是不幸,而是脱离虎口。回娘家也是理所当然的依靠。
但亲人并没有给她多少安慰,甚至把她当作耻辱的典范,把她捻出去都嫌浪费工夫。文中道:“白公馆里对于流苏的再嫁,根本就拿它当一个笑话,只是为了要打发她出门,没奈何,只索不闻不问,由着徐太太闹去。”
可见,她在娘家中已经丝毫没有地位,这些亲人比陌生人还要可怕。女人最苦莫过于在外面受了伤害投靠最亲的人却遭到抛弃,而且把她当作笑料。
其实娘家人也有苦恼:既想着把她轰出去,又苦于没地方着落。好在,出现了性格怪癖的范柳原。
张爱玲非常戏剧性地刻意让范阴错阳差闪亮登场。自家的女性不都是“窈窕淑女、大家闺秀”么?自家人不正盼着符合自家标准的宝络许与柳原么?偏偏这柳原怪癖到看不上标准女人,倒让残花败柳坏了好事。
表明了白流苏无意之举的杀伤力。张在这里狠狠敲了“新时代里的旧制服思想”一当头棒。
“今天的事,她不是有意的,但是无论如何,她给了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们以为她这一辈子已经完了么怎样做草莓酱?早哩!她微笑着。
宝络心里一定也在骂她,同时也对她刮目相看,肃然起敬。”白流苏甚是得意地报复了大家,以她被视为不入流的跳舞之举,反击了大家,虽建立在范柳原身上,却也是得意之举。
应该说,恰恰是建立在范柳原身上才让她如此得意。以至于宝络这一标准叔女闺秀也暗地里对她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张为这段插曲做了一个总结,也给女性的社会地位下了定义:“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一点贱”。
女人的贱在于把自己的尊严建立在男人身上,把男人当作战利品,并且(在那样的环境下)仅仅能如此——公认的。 写到这里,白更加无法摆脱找一个男人来避窘境的打算。
进一步深悟:男人是女人的天下。“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
如果她输了,她声名扫地,没有资格做五个孩子的后母。如果赌赢了,她可以得到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的这一口恶气。”
她开始下定决心,虽然没有胜算。 从当时的社会角度看,女的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当女结婚员是唯一出路。
而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本来就和娘家再无任何关系。流苏是被泼出去了,只是被踢回来而已。
显然,她带了不少钱回来,要不,她的哥哥们也不会收留她。谁愿意让她回来丢大家的脸呢?当有价值的东西用完了,她又得被踢出去,连她的母亲都说:“倒是回去是正经。
领个孩子过活,熬个十几年,总有你出头之日。”只要是肯在一个男人的家里熬下去,总会有出头之日的。
即使是虎口也罢。 她从一个火坑跳出来,又被避着跳进另一个火坑。
流苏的状况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的代表,流苏算是有点觉悟的女性。她意识到这家不能呆下去了,意识到再也不能靠任何人了——包括不能靠柳原,“范柳原真心喜欢她么?那倒也不见得。
他对她说的那些话,她一句也不相信。她看得出他是对女人说惯了谎的。
她不能不当心——她是个六亲无靠的人。她只有她自己了”。
她也想去找点事做,凭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为自己撑一边天。但是“了个低三下四的职业,就失去了淑女的身份。
那身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尤其是现在,她对范柳原还没有绝望,她不能先自贬身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
因此她无论如何得忍些时”。她是个有点觉悟的女性,只是觉悟得不够彻底。
她有了独立的思想,却没有行动的勇气。只敢想想而已,而不敢行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在。
张爱玲的自传中说到自己创作的《倾城之恋》拍成电影后,好多女人喜欢。
原因:人都说二八年华,而《倾》中的女主人翁白流苏年近三十还能找到一个有钱又帅气又风流倜傥的男人范柳原,这给了很多女人一个梦。而流苏也在看不起自己的家人面前出了口气,又给大龄单身或离婚过的女人们“争一口气”。
但张爱玲自己说,《倾》并不是个好的圆满结局。流苏的家人嫌流苏是个离婚大龄女人,处处刁难流苏。
家里一片的女儿,把小的宝络嫁给从国外回来年轻有为的富豪范柳原成了家人的首要事情。而最后范看上的居然是流苏。
窥见上海这家子的生存法则后,从故事一开始到结束这就是个悲剧。柳原不想让任何女人束缚住自己,包括他爱的流苏。
柳原不要婚姻,他惧怕婚姻。而流苏有脑子,她要的就是名份。
但流苏也不想成为其他那些太太那样无所事事,整日吸食大麻。在男女主人翁斗智斗勇几回合后,发生了香港沦陷,身处在战争的爱情,在历经考验后,柳原终于在危难之际害怕失去真情,害怕失去流苏,也怕自己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终于娶白流苏当了正式的太太。要是没有了香港沦陷,也就没有这“圆满”的结局。
本文发布于:2023-04-11 12:2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67c9f1ecd891dc2233cb73ca8314ea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倾城之恋佳句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倾城之恋佳句赏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