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253页)
费不足、征地困难等现实问题。
3.2企业发挥纽带作用
在德国等发达国家,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发动者,政府、
教育行政部门是职业教育的推动者,学校是助理调研员 职业教育的联
动者。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占有较大比重。
但在我国,
学
校是发动者,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推动者,企业是联动
者。这使得学校在校企合作、
实习、就业等方面都处于被动
地位。企业是职业教育的最终受益者,企业应发挥纽带作
用,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支持并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过
程中来。
3.3学校积极创新办学体制、
机制
职业学校要积极创新办学体制、
机制,
探索中等职业
教育与高等职业同举,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办学体
制;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既
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
打好基础,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提供多种渠道;
要坚持和深化校企合作,在各自层面办出特色,为构建现
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在理论研究上
尚不完善,在实践上还没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在今后的实
践过程中也会存在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但在任何情况
下,都要把握遵循人才培养规律、
遵循教育规律、满足市场
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原则,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实现中
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院
[1]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
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2]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的指导意见.
[3]罗长春.近三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研究回顾[J].职教通
讯,2011,15:9-14.
[4]张作功.略论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湖
南发展职教的经验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如何聊天 011,1:51-52.
[5]王辉.中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比较研究[J].中国成
人教育,2011,7:126-129.
[6]高建新,高玉华.浅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8:83-85.
[7]耿金岭.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M].北京:
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8]毛时亮.中美高等职业教育之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05,4:
63-64.
摘要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当今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
问题。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心理自卑形
成的原因和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
抑郁等各种心理症状进行分析,可
以帮助大学生群体走出自卑心理泥潭,充分发挥自己的原有能力和
智慧,令大学生们可以健康积极幸福快乐地生活。
关键词院大学生自卑心理原因对策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
一个自卑的
人往往过低地评价自己的形象、
能力和品质,总拿自己的
弱点和别人的强处比,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从而丧失自
信,悲观失望,不思进取,甚至沉沦,
一个人一桃胶价格 旦被自责情
绪所俘虏,他的才智和创造力就会被扼杀,
最终变成一个
平庸的人。而自卑心理是一种因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
一种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其实,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
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
才
能被归之为心理疾病。
一般说来,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
现:一是过低评价自我。这也是自卑的根本问题所在,
表现
为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都很低,
认为自己不行,不如别人。
二是自卑情绪的迁移。即由于某一方面因素造成的自卑情
绪迁移到其他方面,产生某些以偏概全、
消极的、不合理的
评价。三是多疑敏感。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
的不足和别人对此的评价很敏感,常把别人与自己特点有
关的言行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
四是封闭自我。自卑常与
人的自尊相联系,当大学生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时,
又
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从而处于自信而又自卑的矛盾
之中,担心自己的缺陷、不足被人知道,因而掩饰和否认自
己,甚至采用回避与别人交往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的不足,
把自己禁锢起来,
形成闭锁人格。
1造成心理自卑的因素
1.1主观因素
①地位变化导致自卑心理。大学校园是人才济济的地
方,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期都是班级上的佼佼者、
资优生,
进入大学校园后忽然变成了
“平庸之辈”
,难免出现心理落
差,加之不懂如何自我调节,久而久之便形成自卑心理。②
人际关系适应性差。有的大学生进入陌生的大学校园以
后,因为地域、方言、生活水平、个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无
法快速适应集体生活,不懂得人际交往,
加之部分学生性
格过于内向,时间久了性格越来越孤僻,
形成自卑心理。
③
缺少个人专长。多才多艺的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往往更加耀
眼,相比之下,成绩一般,没有特殊才艺的学生更容易产生
自卑感。④失恋或单相思。恋爱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当
普遍。但是大学生心智尚不健全,
极易将恋爱问题与学业
混为一谈,长此以往势必扰乱心绪,
严重者产生心理危机
或徒生自卑感。⑤自我评价不当。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且
习惯将自我概念分化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如果现实自
我与理想自我差距过大,就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
自信
心受挫,继而产生自卑的情绪体验。
1.2客观因素
①学校、专业不如意。高校有普通和重点之分,专业也
有“冷门”和“热门”之分。两种差异容易使学生相互比较,
普通高校、“冷门”专业的学生难免产生自卑感。②个人先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及对策
宋雯燕(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职业教育
254
.htsRerved.
天条件差。如残疾、身高、长相、
体形、肤色等缺陷极易造成
自卑心理。③家庭方面。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在
攀比之风盛行的校园环境中,
家庭条件稍差的大学生变更申请 容易
自卑。还有些大学生因父母离异或父母感情不好,面对家
庭幸福的同学会感到自卑。
2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刚步入大学校门,大学生便开始在学习认知、
探索自
己、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过程中,
不断地成长和
成熟。而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首先要自我认识,这
样才能为将来更好地规划、发展自己。正确认识自我就是
对自我的认知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由心理学可以知道,
人不但能认识到外界的客观事物,
而且对自己的心理和行
为也能认识,并能把自己的意图、思想、感觉、体验传达给
自己,从而调节自我,控制和完善自我,
一个人能不能成
功,不在于他拥有多少优越的条件,
而在于他如何认识自
我。认识自我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它需要不断探索和反
思。青年时代,大学生开始走向独立生活,
开始认识到自己
和他人的区别,了解到世界上还有好多事情是自己不能驾
驭的,这就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大学生既要认识自己的外
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
和社会阅历的增加,人总是不断的发展变化。在这变化中
大学生需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
这样才
能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袁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和互
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面向全体学生,
而不是面
向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些人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窄
化为心理咨询,而众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早已证
明,“守株待兔”式的心理咨询并不能为很好地为学生提供
优质的心理服务。如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在减少大学生
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上下工夫,
而仅仅关注终端的心理
咨询,无异于缘木求鱼。同时,
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力量,对
高校教育并不了解,对大学生的状况也不清楚,
直接介入
并不一定有多大的效果。
从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服务的角度来讲,
需要提
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减少由教师自身原因引发大学
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而学校的专业心理教师,主要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培训,主持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
开
设心理讲座和心理辅导活动课,
指导带班导员开展心理辅
导活动课。对高校而言,只有建立梯队化的心理教师队伍,
尽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
才能更好地促进
学生的心理健康。
4教育对策
4.1学生自我调适
①建立正确对待自卑的态度。自卑心理多是后天形
成,与个人性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格特征和精神因素有关,
其特征为过度拘谨、
犹豫,过分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完美,但又过于刻板和
缺乏灵活性等。自卑性格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
在儿童期
和青少年期就要及早识别或纠治,
防患于未然。发现自己
有自卑心理时,应该进行心理自我调节。首先不要过分在
乎自我形象,过于追求完美,不要老是问自己做得好吗,别
人会怎么看我等问题。其次,要学会顺其自然,
不要钻牛角
尖瞎琢磨,一件芝麻大的事情往往会想出天大的事来,
学
会适应环境而不要刻意改变环境。再者是多参加集体活
动,多与外界接触,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从而建立自信
心。②要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雅典有一座戴尔菲神
殿,上面刻了两句话,其中一句广为人知,
就是「认识你自
己」。苏格拉底经常以此自省,
同时也藉此刺激别人。两千
多年以来,这句话依然闪着耀眼的光芒,
让人有所沉思。许
多人不满意自己的现状,但是又不知如何着手去努力,徒
生挫败感,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这里需要的是
自我剖析。首先找出不满意之处,
看看它是由于与人比较
而来的,还是由于远离了梦想。
若是前者,则须同时注意另
一型态的比较,因为世间总有不如自己的人或比自己更委
屈的人。若是后者,则须进而思索何以无法实践梦想。其
次,自卑的心理不仅不能流入情绪中,
造成怨天尤人的习
性,反而要正向的反省,正式自我,
悦纳自我,这样才能向
好的方向改变。③要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
改变以往说话
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不良习惯。
从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
势入手逐渐改变心态。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
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
活中要特别注意改变自己的形象:穿着整洁大方的服装,
主动与人交流,讲话爽快,走路昂首阔步,通过形象的提升
和自我鼓励逐渐走出自卑的阴霾。④主动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具有教育、保健与治疗以及克服消极心理,实现
心理平衡的功能。通过咨询可以求得帮助、
指点迷津、宣泄
情绪、缓解压力、排除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提高
心理素质。
4.2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克蚝油双菇 服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不仅仅需要学生个体方面的
努力,还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大学生培养目标及学生各方
面的特点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首先运用语言暗示法增
强其自信心。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
改变消
极的心态,因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用
“你聪明”“你一定行”
之类的语言为孩子打气,或是在此基础上,
让孩子根据自
己的实际情况,每天上学之前都念上几遍,在语言暗示之
后再满怀信心地去上学。失败的阴影是产生自卑的温床。
高校还应该帮助大学生将失败当做学习的机遇,
认真分析
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学习和吸取教训,
总结经验,通过
洗刷阴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其勇敢面对未来的道
路。
参考文献院
[1]拿破仑希尔,NV皮尔.积极心态的力量[M].成都:四川人民
出版社,2000.
[2](美)伯纳德派里斯.一位精神分析家的自我探索[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3]张掌然.心灵之窗———心理学启示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
社,1999.
[4]孤草.逆境心理学[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
职业教育
255
.hts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20:3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65afb6a30647bebca06327af2e08e91d.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自卑的原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自卑的原因.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