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方法介绍
从鳅苗孵化,大约60天的时间,泥鳅就长到了5至8厘米,这时的鳅苗便可以放入
大池塘养殖了。鳅苗入池之前,池塘需要经过精细的处理。
1、池塘曝晒和消毒
①池塘曝晒:对于多年使用的池塘,阳光的曝晒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在鳅苗入池前30
天就要曝晒,将池塘的底部晒成龟背状,这样对于消灭池塘的微生物有很大的好处。
②挖出底层淤泥:由于池塘的底层淤积了很多粪便和剩余的饲料,所以池底的淤泥是
病菌微生物生存的栖息地,而泥鳅又有钻泥的习惯,喜欢在池塘的底部活动,所以对于泥
鳅养殖池来说,鳅苗入池之前,必须要清除底层的淤泥。一般情况下,用铁锨挖起底部40
厘米的淤泥,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小车推到远离池塘的地方处理。
③生石灰消毒:在生产中,提前一周左右,采用生石灰消毒。生石灰能消灭多种病原
菌及有害生物。生石灰经水溶化后,变成强碱性溶液,能杀死残留在池塘中的杂鱼、昆虫、
蚂奶茶的做法 蟥、清泥苔、水网藻和一些较柔弱的水生植物,以及杀灭寄生虫、病原菌等,因此除菌
效果特别好。生石灰的用量每亩1000千克,直接泼洒到汤底,泼洒之后加注新水,经过
一周的时间,才能将鳅苗入池。
2、鳅苗入池
一个池塘只能放置同一规格的泥鳅,5到6厘米的泥鳅,每平方米可放养100-150尾,
7到8厘米的泥鳅,每平方米可放养50-80尾,如果鱼塘条件较好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否
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在泥鳅放养期间,如果密度过小,则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果密度
过大,溶氧量降低,对泥鳅的生长不利。下面,我们来看看泥鳅的日常管理都需要注意那
些方面。
3、成鳅的日常管理
①饲料的配制和投喂:人工养殖泥鳅最好使用配合饲料,一是因为配合饲料营养全面,
二是因为配合饲料使用方便,对水质的污染小。泥鳅的配合饲料分为三种规格,5到8厘
米的鳅苗使用一种规格,8至12厘米的中泥鳅使用一种规格,12厘米到20厘米的成鳅使
用一种规格。三种规格的饲料不仅是颗粒大小的的不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也不同,鳅
苗的蛋白质含量要求高一些,成鳅的蛋白质含量要求低一些。现在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三种
饲料的配方:
1号饲料:麦麸42%、豆粕20%,棉粕10%,鱼粉15%,血粉10%,酵母粉3%。
2号饲料:麦麸48%、豆粕20%,棉粕10%,鱼粉12%,血粉7%,酵母粉3%。
3号饲料:麦麸50%、豆粕20%,棉粕10%,鱼粉10%,血粉7%,酵母粉3%。
使用配合饲料投喂的时候,要沿着池塘的边缘泼洒,要求泼洒的非常均匀,避免在某
一个地方过于集中,引起抢食的现象。饲料投喂每天两次,投喂量以泥鳅在1小时内吃完
为度。那么,饲料撒在了池塘里,怎么判断是否吃完了呢,可以通过简易制作的观察台来
判断。观察台成杠杆结构,一端固定在岸边,另一端是圆形或方形的筛网,喂完料1小时
以后,饲养员要翘起筛网看一看,看看投喂的饲料是否已经吃完。这个观察台还起着查看
泥鳅生长情况的作用,通过它可以轻易地看到,泥鳅长到多大了,泥鳅的生长状态怎样等
等。
②泥鳅养殖中的水温管理:泥鳅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2摄氏度到30摄氏度,当水温
超过30摄氏度时,泥鳅摄食减少,甚至停食钻入土中。所以饲养员要经常测量水温,尤
其是夏天的时候,每天下午2点左右都要测量一次水温,如果水温过高,要及时加注新水。
③泥鳅养殖中的水质管理:养殖池水质的好坏,对泥鳅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池
水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20至25厘米为宜。泥鳅是非常泼辣的生物,基本没有病害,
但是高密度养殖的时候,会因为泥鳅的密度大、投喂的饲料多、产生的粪便多等原因,造
成池塘里pH值的改变、溶氧量的改变和氨氮含量的改变。这些数据影响着泥鳅的生长发
育,而光靠饲养员的眼睛看是不行的,简易的方法是使用试纸来正确判断这些数据。对于
pH值试纸,养鱼的朋友都不陌生,pH值入党申请思想汇报 就是指水中的酸碱度。它的使用非常简单,根据
说明书的方法操作,最后对照pH值带水字的成语 试纸上的颜色,就可以轻松的知道水中的pH值是否符
合要求。泥鳅生长最适合的pH值是7至7.5,由于池塘中藻类植物的生长,泥鳅养殖中常
常会出现pH值偏高的现象,可以通过泼洒生石灰的方法来调节。池塘中的溶氧量也是非
常重要的,溶氧量指水中氧气的含量。测试溶氧量的时候将水样加入5滴溶解氧试剂,与
色卡颜色比较,即可得所测水样的溶氧量。温度过高,水中浮游生物过多的时候,会造成
溶氧量降低。当水中的溶氧量每升为2毫克以下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多注入一些新水,
新水加进来,旧水换出去,整个池塘里的水就会形成对流,这样清新的水就能带进来足够
的溶解氧,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否则就会因为水中的溶氧不足影响泥鳅的正常生长。水体
中氨氮含量过高对泥鳅的毒性较强,会使泥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造成
泥鳅慢性中毒,抑制生长。氨氮含量过高是由于泥鳅的排泄物,残饵,浮游生物残骸分解
造成的。测量氨氮含量的方法与测量溶氧量的方法相似,泥鳅养殖池中的氨氮含量不能超
过0.03,如果氨氮含量偏高,可以按照说明书的用量使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明显
降低底质和水男士衣服搭配 质的有机物含量,从而减少有机物质分解产物氨氮的释放。
④检查防逃措施:泥鳅的身体很小,即使池壁和池堤的洞穴很小,它也能钻洞逃跑,
所以饲养员每天巡池的时候,必须检查池边的塑料布是否严实,防逃网是否结实,注意堵
塞漏洞,防止逃跑。
⑤每天打扫卫生:饲养员每天都要打扫池塘边的卫生,尤其是要拔除池埂的杂草,防
止杂草过长落入水中,成为泥鳅逃逸的道路。除了打扫卫生,还要打捞池塘里的有害昆虫,
要把死鳅打捞出去,如果发现泥鳅有异常现象,及时分析处理。
泥鳅从5、6月份下池塘,11月份就能长到15至20厘米,这个时候就可以起捕销售。
泥鳅一般采用地笼捕捉,地笼是用竹蔑做支架,用鱼网做成的圆形笼子,泥鳅从一头的小
孔游进地笼,便留在了笼子里,不能再钻出来。用地笼捕捉泥鳅不会伤害泥鳅身体表面的
黏膜,能够提高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捕捉泥鳅可以在早晨下笼,下午收笼,沿着池塘每
隔3米设置一个地笼。彻底清塘之后,还会有零零星星的泥鳅落在池塘底部,这时候,可
以用手抄网在捕捞一次。捕捉到的泥鳅,在出售前要经过1-3天的暂养,以去掉肉的泥味,
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提高运输时的成活率。通过以上我们对泥鳅养殖的讲解,不知您
对泥鳅的养殖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野生的泥鳅栖息在河川沟渠等浅水中,是一种适应性
很强的生物,所以人工养殖中几乎没有疾病,只要控制好了水质,做好了防逃工作,泥鳅
的养殖是非常简单的。如今,泥鳅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我国泥鳅被韩国、日本列为进
口商品之一,因此,发展泥鳅养殖,是当前农村一项有广阔发吉它谱 展前景的养殖业。
感谢您西红柿蛋汤 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3-26 00:51: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640e2e73c7f599c58a0f4556676728e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