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
一、积累感悟(42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lndupnghngynnujngjfchngynbqnlgzh
()()()()()()()()
(二)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间
.
隔(jin)鹰隼
.
(sn)侮
.
辱(w)妨
.
碍(fng)
B.大臣
.
(chn)强
.
逼(qing)召
.
集(zho)堡垒
.
(ni)
C.胆怯
.
(qu)削
.
弱(xio)上卿
.
(qn)输赢
.
(yng)
D.乘
.
机(chng)冠
.
军(gun)划
.
归(hu)任
.
丘(r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防讯联结擅长游击战同心胁力
B.迷惑陷阱搞挎抄小路拖鞋挽裤
C.平稳射箭粉碎手电筒枯井暗沟
D.毒辣拐杖修筑喷气式完壁归赵
3、下列句子中,斜体部分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明想方设法,终于把这道题做出来了。
B.铁一样的犯罪事实摆在面前,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C.他的错误言论,理所当然地受到同学们的严肃批评。
D.对方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令人怒发冲冠,忿恨难平。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蔺相如说,“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
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初学者怎么学电脑 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
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B.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
庄稼。
C.在广阔的平原的地底下,冀中人民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
相连,村村相通。
D.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漫过桥。”的俗语。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整整花了十年心血,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②陆机听了不禁嘲笑左思自不量力,说即使费力写成,也一定毫无价值。
③西晋文学家左思受张衡《两京赋》的启发,决定撰写《三都经典民间故事大全 赋》。
④左思用行动证明:成功来自于认益智目标,持之以恒。
⑤左思毫不气馁,他广泛查了解,大量是收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反复修改。
A.③②⑤①④B.④③⑤②①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⑤①④
6、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线。(暗喻)
B.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那是流行
体!(明喻)
C.只要一个人拿着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引用)
D.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
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夸张)
7、对下面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借
赞美搭石赞美乡亲们)
B.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地纺线呢。(地道里不气闷不嫌暗)
C.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
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宇宙中光速最快)
D.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
完好无缺地送回来。(要完成完璧归赵的任务其实不难)
8、下列读书方法不能提高阅读速度的一项是()
A.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快速查字典,解决拦路虎。
C.抓住关键词句,及时概括意思,了解文章特点。
D.带着问题边读边想,捕捉有用信息。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刘章,生于1939年,河北省兴隆县人,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汉族,原名fengmi 刘玺,字尔玉,
笔名东旭,别号雾灵山人、燕山痴子等。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长,著有诗集《燕山春》、《南
国行》、《北山恋》等。
B.司马迁,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
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该书记载
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
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罗伯特•E.威尔斯,英国籍儿童画家、作家,南加利福尼亚人。罗伯特E威尔斯一直以
来坚持儿童画作创作,《妙想科学》等图画自此诞生。《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就是《妙想
科学》里面的一本书。
D.周而复,祖籍安徽旌德,出生于南京,著名作家、书法家。创作有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
《上海的早晨》等,其中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文学奖。
(三)判断(5分)
1、陆地上,猎豹的速度最快。┄┄┄┄┄┄┄┄┄┄┄┄┄┄┄┄┄┄┄┄()
2、冀中的地道战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自己。┄┄┄┄┄┄┄┄┄┄┄┄┄┄┄()
3、渑池会上,赵王能够全身而退,蔺相如功不可没,但廉颇也有功劳。┄┄┄┄┄()
4、“紧走搭石慢过桥”是说走搭石要走得快,过桥应该走得慢些。这是人们从安全的角度考
虑,总结出的一条俗语。┄┄┄┄┄┄┄┄┄┄┄┄┄┄┄┄┄┄┄┄┄┄┄()
5股骨头痛的原因 、“孑口”上放装吊板可以防止敌人火攻。┄┄┄┄┄┄┄┄┄┄┄┄┄┄┄┄┄┄()
(四)填空(11分)
1、《搭石》一文中,、、、
这几个唯美的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将相和》是根据《》改写的。由、、
三个小故事组成。三个故事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联系单人造句 紧密,第二个故事是
第一个故事的,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
3、为了,冀中人民在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
——地道战,它不但,还,在
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4、补全关于珍惜时间的下列名句。
①,不弃功于寸阴。②盛年不重来,。
③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
④,白了少年头,。
二、阅读分析(28分)
(一)(6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
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
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
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
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李白心里对这次离别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
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
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
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
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
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
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
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
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
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
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
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
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
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
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
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惟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
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
1、上文是对这首诗的赏析,请提炼出作者的主要观点(至少两点)
①
②
2、后人评价这首诗为“千古丽诗”,请问“丽”在何处?
(二)(6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片段)
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但是,如果你想到月球上去,就需要搭
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对!我们需要一枚火箭。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
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快得多才行。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
倍。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仍可以继续前进。
1、这个片段主要写了。
2、“火箭的最大
..
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
.
倍。”这句话中加点的字能说删
掉吗?为什么?
3、这个片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三)(16分)
抗战时期,地雷战大显神威,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1943年春,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县武委会主任
栾进阶介绍了平度县大泽山区民兵摆地雷阵杀伤敌人的经验,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雷方法,
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海阳民兵才开始认识了地雷,并同地雷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年5
月,小纪区瑞宇村民兵副队长于凤鸣在瑞宇、东村庄之间公路上埋下两颗地雷,炸死炸伤从
行村出来抢小麦的日伪军5名,揭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
与此同时,其它村的民兵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始用地雷打击日本侵略者。同年秋,赵
疃村民兵队长赵同伦从区武委会先后领来了两颗大地雷。回村后,他同赵守福等民兵凑在一
起研究出拉线、绊线等几种埋雷方法。10月初的一天,赵同伦率领赵守福等在村西南山枣埠
顶附近埋设绊雷两颗,炸死炸伤伪军5名。文山后村民兵得知行村的敌人到河崖、寨头、小
纪一带“扫荡”,指导员李树梓和分队长于化虎就带领村爆炸组,在野虎山埋设地雷两颗,“扫
荡”的敌人从小纪转回来,刚走上野虎山便踏响了一颗地雷,四五个鬼子飞上了天空。敌人
慌作一团,刚转到前山坡,又踏响了另一颗地雷,又有3个敌人见了阎王。其余的敌人吓得
胆颤心惊,逃回据点,一个多月没敢出动。大山区叶家村民兵基干队长叶洪福在谢家村埋雷
一颗,毙伤日伪军5名;于凤鸣曾两次带领民兵用地雷毙伤日军3名、伪军8名,并炸死副
官和翻译各1名,炸死战马1匹。
初期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地雷战开始由点到面在全县
普遍展开。起初,地雷战仅在靠近敌人据点的小纪、行村、大山等区开展,后来渐及全县,
榆山、龙山、磊石、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区一些村庄的民兵,把地雷战成功地运用到反“扫
荡”中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地雷战广泛开展后,地雷供应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文山后村民兵于化虎、李树梓、
于希水、于进湖等爆炸骨干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研究造雷问题。他们经过反复试验,先后
研制出了石雷、绊雷等多种雷。此后,赵疃、“五虎村”、栾家、夏泽等村民兵也创造了石雷。
1943年5月,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带领民兵埋了70余颗石雷,全部“开花”,一次
炸死敌人17个。县区武委会总结推广其经验后,全县民兵普遍学习造石雷。
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便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他们遇见了“踏雷”,就
用石灰粉在其周围撒个圈,以防接触;遇见了“绊雷”,他们就远远地用铁钩子勾出来。为
了防止敌人排雷,民兵队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敌人起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敌人捉
老百姓在前面踏雷,他们就研究出“拉雷”,把群众让过去,农机推广 专炸鬼子的大队人马;敌人无
规律的走,他们就实施“飞行爆炸”。
在不断的实践中,海阳民兵先后制造和改进了“丁子雷”、“水雷”、“梅花雷”等三
十余种雷,使敌人防不胜防,屡遭雷轰。那时,赵疃、文山后、小滩是开展地雷战最活跃的
村庄,是胶东军区有名的“特等模范爆炸村”。他们把大量的地雷埋到敌人的交通线和进攻
地段上,敌人走大路大路炸,走小路小路炸,走崖头、山岭、海滩和庄稼地也难逃挨炸。
有一次,敌人出动到文山后,发现路上埋着地雷,仍然依照旧例,用铁钩子把地雷钓好,
然后急忙卧倒,可是一钓却是假的,真雷却在敌人卧倒处爆炸了,汉奸队长和几个鬼子被一
同炸上了天。为了对付敌人的扫雷组,民兵们又四处扒出新土,故意露出可疑的痕迹,把雷
埋在没有新土的地方,使敌人上当受骗。当敌人发现没有新土的地方设有地雷的秘密后,民
兵们又在新土处埋上地雷,在新土旁插上草人,草人身上写着“打倒日本鬼”的标语,敌人
一见,必然气愤地上前拔,即遭雷炸。
为了麻痹敌人,民兵们还研究了一种在地雷腹中自动点火的“慢雷”。有一次鬼子把起
出来的地雷,小心谨慎地带回去研究,忽然轰的一声,地雷爆炸了,把屋子里的敌人炸得粉
身碎骨。日伪军走到哪里,地雷就响在哪里,敌人每次“扫荡”均遭杀伤。当时在群众中曾
流传着一首歌谣:“海阳的铁西瓜,威名传天下。轰隆隆,轰隆隆,炸的鬼子开了花。”
海阳地雷战有力地支援了胶东其它地区的抗战。海阳民兵不仅在海阳境内大显身手,而
且还奉上级武委会之命,多次组织远征爆炸队,到周边县配合当地部队作战,为当地民兵和
部队培训了若干爆炸能手,有力地支援了相关地区的抗战,从而推动了整个山东地区的抗战,
为山东地区的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
2.读了这篇文章,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3.品析下面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1)初期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地雷战开始由点到面在全县
普遍展开。
(2)海阳的铁西瓜,威名传天下。轰隆隆,轰隆隆,炸的鬼子开了花。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抗战时期,山东海阳人民最早发明并使用地雷打击敌人。
B.“拉雷”是专门对付敌人捉老百姓在前面踏雷的。
C.“慢雷”是一种能在地雷腹中自动点火,专门对付研究地雷的鬼子。
D.文章首尾呼应,揭示了地雷战的伟大意义。
5.你觉得地雷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三、习作(30分)
写你最熟悉的一个人,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答案
一、积累感悟(42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懒惰)(平衡)(允诺)(荆棘)(俯冲)(隐蔽)(侵略)(搁置)
(二)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8分)
1、(D)2、(C)3、(B)4、(A)5、(A)6、(B)7、(D)8、(B)9、(C)
(三)判断(5分)
1、(╳)2、(╳)3、(√)4、(√)5、(╳)
(四)填空(11分)
1、老人摆搭石、一行人走搭石、两人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
2、《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发展起因。
3、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
——地道战,它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
人的奇迹。
4、①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②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③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阅读分析(28分)
(一)(6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1、上文是对这首诗的赏析,请提炼出作者的主要观点(至少两点)
①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离别诗,没有忧伤和不愉快。
②这首诗寓情于景,意境开阔,色彩明快。
2、后人评价这首诗为“千古丽诗”,请问“丽”在何处?
“丽”在送别的地点——江南名胜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丽”在送别的时间——春暖花开
的烟花三月;“丽”在令人向往的目的地——扬州;“丽”在送别的场景——碧空浩荡的长江。
(二)(6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片段)
1、这个片段主要写了火箭的速度比喷气式飞机快得多。
2、“火箭的最大
..
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
.
倍。”这句话中加点的字能说删
掉吗?为什么?
“最大”“多”不能删掉,“最大”是说火箭的速度不会超过4万千米每小时,“多”说明火箭
的速度超过声速的30倍,如果去掉,就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3、这个片段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三)(16分)海阳的地雷战
1.海阳的地雷战
2.抗战时期,山东海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学会使用地雷,研发新型地雷,运用灵活的埋雷
技术打击敌人,使敌人防不胜防,闻雷丧胆,有力地配合了部队作战,为山东地区的抗战胜
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3.品析下面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1)过渡句,承上启下。说明地雷战是在长期残酷的对敌斗争中逐渐产生,不断发展,并全
面推广。为下文写地雷战取得辉煌的战果埋下伏笔。
(2)引用,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地雷战威力无穷,使得敌人防不胜防,时时处处被动挨打,鼓
舞了广大抗日军民的斗志。
4.(A)
5.你觉得地雷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能够发挥聪明才智。
②地雷制造容易,杀伤力大,运用灵活。
③中国人民在艰苦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力量。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05:06: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61e2640518457248905cfb1ffea812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妙想科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妙想科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