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公三

更新时间:2023-03-23 06:41:30 阅读: 评论:0

眼袋怎么消除效果好-九十九座山

公三
2023年3月23日发(作者:情侣表白情话)

1

公文正文写作的三要素

第一节公文的主旨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有其“灵魂”——贯穿全文的“主要意义”的。在记叙文体中,它

被叫作“中心思想”;在议论文体中,它被叫做“中心论点”;在文学作品中,它又被叫做

“主题思想”。当然,名称不同仅仅是表面形式不同,公文文体的“主要意义”与其他文体

的根本不同之处更在于其内在功能性质不同:如议论文体“中心论点”的功能目的是回答

“是什么”的问题(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作为实用性文体,公文文体“主

旨”的功能目的则是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一、主旨的涵义和命名

“主旨”,定义即为“一篇公文最主要的意义和目的。它回答的是一篇公文要‘干什

么’的问题”。任何一篇公文,几十字也好,几千字也好,总能概括成管理者或被管理者的

某种主要目的和意图。之所以在众多的词语——“基本观点”、“立意”、“主脑”、“主

张”“决策”、“决断”等等中间选择“主旨”一词为公文文体的“主要意义”命名,是因

为:第一,这一词语的涵盖力最强,能最圆满地概括公文这一管理工具所传递的各种主要意

义——所谓“旨”,按照《现代汉语词典》1473页的释义为“①意义、用意或目的。②意旨

(即意图。《现代汉语词典》1354页)”,如“圣旨”即“圣上的意旨”,而“主旨”即“主

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或“主要的意旨”。不难看出,上述解释完全符合旨作为公文正文

的头号要素在公文中承担的两大任务——表达主要目的和意图。第二,这一词语有别于其它

文体对这个基本要素的称呼,能够体现出公文文体自身的特色。第三,则是因为这一词语能

较好地体现与其他两个要素——“依据”和“分旨”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主旨的类型

要准确、熟练地把握一篇公文的主旨,除正确理解其涵义外,还必须深入了解主旨要素

在公文中的类型、语言形式和文字标志等有关知识。这里,进一步将主旨要素在公文中的表

现类型有关知识阐释如下:

(一)目的主旨和意图主旨

主旨要素既然是回答一篇公文要“做什么”的,那么,按照这种“欲进行之行为”的过

程,首先可以将主旨要素分为“目的”(目的:想要得到的结果——《现代汉语词典》801页)

和“意图”(意图: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打算——《现代汉语词典》1354页)两种基本类型。

(二)祈使性主旨和告知性主旨

按照公文“欲进行之行为”的性质,主旨又可以分为“祈使性”和“告知性”两种基本

类型。

“祈使性”,是指发文机关要求受文机关对所发公文有所动作或有所遵从。这里,也可

分为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谓之“祈求”:指下级机关要求上级机关对所发公文有所帮助

有所批准,另一方面谓之“使令”:指上级机关要求下级机关对所发公文有所执行有所遵循。

“告知性”,则是指发文机关仅仅要求受文机关对所发公文有所知晓,有所了解,而并

不要求受文机关有所动作或有所遵从,所发公文仅仅只是对某种情况或结果的“报告”或

“告知”。

三、主旨的语言形式

主旨要素由于其重要性,在公文中大多以标题事由、主旨句两种语言形式在标题或开头

的显赫位置出现。正如《文心雕龙》所言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所谓“片言”,

即不多的语言;所谓“居要”,即处于重要位置;所谓“警策”,即主旨)。但有时也会在文

中过度处或者结尾处出现,概括而言,计有以下五种语言形式。

1.标题事由

2.主旨句

2

3.主旨段

4.过渡句

5.结语句

四、主旨的文字标志

为了帮助识别,公文中的一些用语(主要为一些介词、能愿动词和动词)往往可以作为辩

认有关要素的百试百灵的文字标志。现将代表性的主旨标志整理归纳为以下两大类十六个:

l.揭示目的类:代表性的文字有“为”,“为了”两个。

2猴子的英语怎么读 .揭示意图类:代表性的文字有“决定”,“必须”,“应当”,“要”,“望”,“批准”,

“同意”,“答复”(以上为下行文用),“拟”,“需”,“报”,“建议”(以上为上行文

用),“现”,“请”(以上通用)等十四个。

五、公文主旨的提炼和优化

公文的主旨是某一历史时期某些事物本质特征的必然反映,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

公文写作过程中,主旨的提炼、优化过leant 程是作者与其他参与者之间进行的,要受到领导、决

策部门、现行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制约,还要受到客观事物的具体情况以及

行文规则的制约。因此,公文的主旨要求对人对事的分析、评价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作出

公正、客观的判断和评价。

(一)公文主旨的提炼

主旨的形成是作者对客观事物反复研究认真提炼的结果,饭店菜谱 是作者对客观事物不断加深认

识,加深理解的过程。

1.在客观实际情况分析中,肯定成绩,揭露问题,指出危害,在激起人们密切关注的情况下

提出主旨,突出主旨的必要性。

2.在客观实际情况分析中,洞幽烛微,在肯定成绩中发现潜在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主旨,

显示主旨的远见性。

3.在客观实际情况分析中,找出现实与发展间的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工作主旨,突出主旨

的急需性。

4.在客观实际情况分析中,摆出危害,剖析原因,找出症结,提出主旨,使主旨成为治本的

良方,从而增强主旨的说服力。

5.在客观实际情况分析中,揭示任务与条件的依存关系,阐述条件的关键作用,提出实现任

务的主旨,突出主旨的特殊意义。

6.在客观实际情况分析中,把握全局,思维缜密,找出点的工作与面的相互关系,提出主旨,

突出主旨的成熟性。

工作是复杂的,对客观实际情况的分析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仅就以上几种分析可以看出,

做好客观实际情况分析是写好公文、提炼主旨的重要保证,必须高度重视。

(二)公文主旨的优化

公文主旨的优化,是对初步形成的具有“鲜明、正确”意向的主旨进行再加工,进一步

地概括、完善、开掘、优化,以期提炼出“集中、新颖、深刻”的最佳主旨。

1.“集中”的立意,来自科学的归纳概括。

2.“新颖”的立意,来自“最佳角度”的选择。

3.“深刻”的立意,来自“理性层次”的开掘。

六、公文主旨的写作要求

(一)主旨明确

主旨明确,是指一篇公文到底要“干什么”,应当表述得清楚明白、确定不移,而切忌

深藏不露或含糊不清。

(二)主旨正确

主旨正确,即指一篇公文的主旨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上

级机关的指示,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同时,还

应当符合有关专业知识。反之,则为不正确。

(三)主旨切实

3

“切实”,一方面是要求主旨的提出要针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与不断变化的

实际情况相符合,既不虚妄冒进,又不保守滞后。

第二节公文的依据

一、依据的涵义

即为一篇公文主旨提出和成立的理由和根据。主旨的提出和成立,往往要建立在一定的

理由或者事实的基础之上,把这些理由或者事实写到公文中去,便是依据。它回答的是一篇

公文中“为什么”的问题。

二、依据的类型

之所以使用“依据”一词来命名“为什么”这一公文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因为它

的涵盖力最强:既能包括事实依据又能包括理论依据。而有些论者使用的一些近义词相对来

说踊盖力则较弱:如“原委”一词,就只能概括事实依据而不能概括理论依据(原委:事情从

头到尾的经过,本末。——见《现代汉语词典))。另外,使用“依据”一词还是因为它能准

确点明其与主旨要素的依存关系。依据要素的类型也同论据一样,可以分为理论依据和事实

依据两大类型:

(一)理论依据

1.政策法江郎才尽的典故 规。

2.文件会议精神

3.领导指示。

4.主体自发的议论

(二)事实依据

1.现实状况

2.过去事实

3.来文来函

4.领导研究

5.会议通过

三、依据的语言形式

(一)依据句

(二)依据段

(三)附件

四、依据的文字标志

同主旨要素一样,依据要素也有一些常见常用的习惯用语可以作为提示性的文字标志。

根据前述依据要素的两种类型,现将常用常见的文字标志整理归纳为以下两大类十四个:

(一)提示事实依据类:代表性的有“目前”、“当前”、“随着”、“近来”、“以来”、

“经”、“已经”、“业经”、“由于”、“鉴于”、“收悉”等十一个。

(二)提示理论依据类:代表性的有“根据”、“遵照”、“认为”等三个。

五、依据的写作要求

作为一篇公文正文建构的又一基本组成部分,依据要素对一篇公文写作的成败也起着举

足轻重的影响。兹将其写作要求和常见错误详析如下。

(—)依据真实

作为一篇公文写作的前提,依据的真实性是评价公文内容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由于依

据要素对主旨要素的原生关系,依据在公文三要素的因果逻辑链条中处于最前沿的位置,依

据如果不真实,主旨必然站不住脚。

(二)依据充分

依据真实是从质的方面对依据进行考查,依据充分则是从量的方面对依据进行考查。作

4

为主旨得以成立的理由和根据,依据如果不充分,主旨势必难以立足。

(三)依据切题

依据真实和依据充分是就依据要素自身的性质而言,而依据切题则是就依据要素与主旨

要素的关系而言。所谓“切题”,是指一篇公文中,主旨应当从依据中自然生成,二者具有

顺理成章的杭州美食有哪些 逻辑关系;反之,如果“旨”、“据”不符,或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所拟公

文必然缺少说服力。

六、依据的收集

(一)材料的收集

依据即材料。材料收集的主要方法有四个:

1.观察

2.调查

3.听讲

4.摘录

(二)材料的选用

搜集、积累的大量材料必须经过审查、选择、加工才能写入公文,这个过程称之为选材。

选材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紧扣主旨

2.真实准确

3.典型精干

4.新颖生动酒吧音乐

5.切合文体

第三节公文的分旨

作为主观意旨的说明,“主旨”要素是概述一篇公文“做什么”的问题,“依据”要素

回答的则是一篇公文“为什么做”的问题;而作为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体,一篇公文一般还应

当回答第三个方面“怎样做”的问题,这就是公文的“分旨”。

一、分旨的涵义

“分旨”,与“主旨”一字之差,区别在于——“主旨”揭示了一篇公文的基本意义,

但仅仅只是一种概括的陈述,“欲知详情”,还需“听下回分解”:这个“下回分解”的“详

情”,便是“分旨”。

公文的分旨是一篇公文中为实现主旨而制定的具体办法、要求或补充详述的具体事项。它回

答的是一篇公文中“怎么样”的问题。

二、分旨的“主体”地位

分旨成为公文正文的要素,是公文文体与议论文体的显著区别:议论文的任务旨在“明

理”而“务虚”,文章的侧重点仅在于“分析问题”,即使有所谓“解决问题”的结论,也

只是一些笼统的努力方向之类。而公文文体的任务旨在“行政”,而“务实”文章的侧重点

就在于“解决问题”,因此,以“具体”为特征的分旨便往往以特色要素的地位成为一篇篇

公文的主体部分(文字最多或最为关键)。

三、分旨的类型

分旨要素的类型如上述可以按照主旨要素或祈使性或告知性两类不同性质而分为“办

法”和“事项”两大范畴:

(一)凡是为实现主旨要求的“祈使性”而制定的时间地点、人员范围、目标步骤、措施方式、

具体要求等均属于办法的范畴——如上述“特赦令”中分别对不同刑期的战犯采取不同处理

措施。

5

(二)凡是为体现主旨的“告知性”而展开详述的具体情况、前因后果等均属于事项的范畴

——如上述“报告”中两个分旨段所述。

四、分旨的语言形式

分旨要素在公文中的语言形式有四:

(一)分旨句

(二)分旨段

(三)分条列项

(四)附件

五、分旨的文字标志

(一)序号,这是分旨最典型的文字标志。

(二)过渡句。

(三)个别词语:如“要”、“请”、“望”等。

六、分旨要素的写作要求

(一)分旨明确

(二)分旨正确

(三)分旨切实

(四)分旨可行

(五)分旨具体

(六)分旨周密

第四节公文的结构

一、公文结构的标准

“结构标准”,即是从联系的角度来揭示主旨、依据和分旨这三个公文正文内在建构的

“零件”,在组成一篇公文时正确的“组合规则”亦即写作技术标准。这套结构标准内容共

三条:

(—)内容集中

(二)先后有序

(三)详略得当

二、公文结构的形式

根据上述公文正文三要素的结构原理,公文正文要素的内在建构可用四种基本图式概括

如下:

(一)“要素完全式”或称“三要素式”。

(二)“省略依据式”或称“两要素式”。

(三)“省略分旨式”或称“两要素式”。

(四)“省略依据分旨式”或称“单一要素式”。

第五节公文的语言

一、公文语言的特点

(一)公文语言的形式特点

1.实用性;2.规范性;3.模式性

(二)公文语言的使用特点

1.公文用语的特点

(1)公文中常用一些文言词

(2)公文中多用一些单音节词

(3)多用专用语

6

(4)多用概括性词语

(5)公文中较广泛地使用简称

(6)多用介词结构

(7)公文中使用数词的情况比较多。

2.公文句式的特点

几种常用的公文语言表达句式:

(1)陈述句式;(2)祈使句式;(3)省略句式。

二、公文语言的要求

准确;简练;朴实;庄重。

三、公文语言运用的原则、要求

(一)公文语言的词汇

1.准确选择公文词汇要掌握的原则:

2.辨析词汇的准确含义

3.同义词中要择优选用

4.注意辨析词汇的感情色彩

5.注意词汇的声音和语调对语意的影响

6.巧选关联词

7.词汇与文种相适应

8.使用规范词语和公文专用语

(二)公文语言的句式

1.公文对句子的基本要求:

2.文从字顺,结构完整

3.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4.句子词序排列得当

5.掌握并遵循句式结构的规律

(三)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语言表达

1.时间;2.空间;3.职务与姓名;4.数量;5.界限、程度;6.语气、神态

(四)模糊语言的运用

1.模糊语言的涵义

2.外延不确定、内涵无指定特征的弹性语言。模糊语言不等于语言的模糊。

模糊语言的作用

(1)使行文周密、严谨

(2)留有必要的余地

(3)委婉、含蓄

(4)简化文字量

(5)显示谦虚谨慎的感情色彩

3.模糊语言的种菜图 类

(1)用于表示时间

(2)用于表示主观评价

(3)用于表示条件

(4)用于表示方法、方式

(5)用于表示分寸、程度

(6)用于表示频率

4.模糊语言的运用时机

(1)在表述上不可能用精确语言,而只能用模糊语言

(2)在表述上没必要用精确语言而只能用模糊语言

(3)在表述上不允许和不便于用精确语言而只能用模糊语言

5.运用模糊语言应该注意的问题

7

(1)注意与含糊语言的区别

(2)注意与精确语言的关系

第六节公文的表达方式

一、叙述

(一)叙述的概念

把人物的经历或者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交代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叙述的分类

1.顺叙;2.倒叙;3.插叙;4.分叙

(三)叙述的基本要求

1.头绪清楚;2.要素完备;3.详略得当。

二、议论

(一)议论的概念

通过对事物和问题进行分析评论来表明态度、做出判断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议论的要素

1.论点;2.论据;3.论证。

(三)议论的方法

1.例证法;2.引证法;3.对比法;4.类比法;5.分析法。

(四)议论的基本要求

1.论点要正确、鲜明、深刻和具有针对性。

2.论据要充实、可靠、典型。

3.论证要逻辑严密。

三、说明

(一)说明的概念

借助于简练明白的语言对事物的状态、性质、特征、成因、关系、结构等进行解释的一

种表达方式。

(二)说明的方法

1.涵义说明;2.举例说明;3.比较说明;4.分类说明;5.数字说明。

(三)说明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科学;2.态度要客观;3.表达要清晰;4.语言要通俗。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06:4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61a5f59c23597bde78ef2c0fa1645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公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公三.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公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