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01制订日期:
课程名称现代纺纱技术授课周次
授课班级06纺一授课时数2
授课日期
第45次授课地点教室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新型纺纱的特点、分类
2、了解转杯纺特点、工艺流程、主要机构组成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转杯纺纺纱原理、工艺流程
难点:主要机构组成
三、教学准备:
授课形式:讲解、观察、分析与讨论授课地点:教室
材料准备:教材、教案、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新内容讲解:
项目九新型纺纱
模块一新型纺纱概述
模块二转杯纺纱
一、转杯纺纱概述
(一)转杯纺的特点
(二)转杯纺原料
二、转杯纺纱机的工艺过程
三、转杯纺纱机的主要部件
四、转杯纺纱的工艺特点
小结
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
转杯纺纱机的主要机构与作用
第九章新型纺纱
模块一新型纺纱概述
一、新型纺纱的特点
新型纺纱与环锭纺纱最大的区别在于将加捻与卷绕分开进行,并将新的科学技术——微
电子、微机处置技术microsoft账户登录 普遍应用,从而使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由人的行为进化到了电子监测操
纵。与传统的环锭纺相较,新型纺纱具有以下特点:
一、产量高新型纺纱采纳了新的加捻方式,加捻器转速再也不像钢丝圈那样受线速度
的限制,输出速度的提高可使产量成倍、成倍的增加。
二、卷装大由于加捻卷绕分开进行,使卷装不受气圈形态的限制,能够直接卷绕成筒
子,从而减少了因络筒次数多而造成的停车时刻,使时刻利用率取得专门大的提高。
3、流程短新型纺纱普遍采纳条子喂入,筒子输出,一样可省去粗纱,络筒两道工序,
使工艺流程缩短,劳动生产率提高。
4、改善了生产环境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应用,使新型纺纱机的机械化程度远比环锭细
纱机高,且飞花少、噪音低,有利于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二、新型纺纱的分类
按纺纱原理分,新型纺纱可分为自由端纺纱和非自由端纺纱的大类。
(一)自由端纺纱需通过分梳牵伸——凝聚成条——加捻——卷绕四个工艺进程,即
第一将纤维条分解成单纤维,再使其凝聚于纱条的尾端,使纱条在喂入端与加捻器之中断开,
形成自由端,自由端随加捻器回转,使纱条取得捻回,转杯纺纱,涡流纺纱、摩擦纺纱等
都属于自由端纺纱。
(二)非自由端纺纱一样通过罗拉牵伸——加捻——卷绕三个工艺进程,即纤维条自
喂入端到输出端呈持续状态,加捻器置于喂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对须条施以假捻,依托假捻
的退捻力矩,使纱条通过并合或纤维头端包缠而取得真捻,或利用假捻改变纱条截面形态,
通过粘合剂粘合成纱,自捻纺纱、喷气纺纱、粘合纺纱就属于这种方式。
模块二转杯纺纱
一、转杯纺纱概述
(一)转杯纺的特点
一、自由端纺纱二、加捻卷绕分开。
3、产量高。(3~4倍于环锭细纱机)
4、卷装大。(每支筒纱重3~5kg)
五、工序短。(省去粗纱和络筒工序)
六、对原料的要求低
7、适纺中、低支纱
(二)转杯纺原料
①天然纤维:棉、亚麻;②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莫代尔、天丝
③合成纤维(短纤维):涤纶、腈纶;④棉纺厂再用棉:精梳落棉、清花落棉、梳棉落棉
(三)适纺纱支范围:国内:10~30英支,国际:6~40英支
(四)转杯纺工艺流程
①开清棉->梳棉->并条(二道)->转杯纺纱机
二、转杯纺纱机的工艺进程
棉条经喇叭口,由喂给罗拉和喂给板缓慢喂入,被表面包有金属锯条的分梳辊分解为单
根纤维状态后,经输送管道被杯内呈负压状态(风机抽吸或排气孔排气)的纺纱杯吸入,由
于纺杯高速回转的离心力作用,纤维沿杯壁滑入纺杯凝聚糟凝聚成纤维须条;生头时,先将
一根纱线送入引纱管口,由于气流的作用,这根纱线当即被吸入杯内,纱头在离心力的作用
下被抛向凝聚糟,与凝聚须条搭接起来,引纱由引纱罗拉握持输职场为人处事 出,贴附于凝聚须条的一端
和凝聚须条一路随纺纱杯的回转,因此取得捻回。由于捻回沿轴向向凝聚糟内的须条传递,
使二者连为一体,便于剥离。纱条在加捻的进程中与阻捻头摩擦产生假捻作用,使剥离点至
阻捻头一段纱条上的捻回增多,有利于减少断头,引纱罗拉将纱条自纺纱杯中引出后,经卷
绕罗拉卷绕成筒子。
三、转杯纺纱机的要紧部件—纺纱器的组成
一、喂入部份(喂给喇叭、喂给板、喂给罗拉)
二、分梳部份(分梳辊)
3、气流与纤维输送(输送通道)
4、纺纱杯(自排风、抽气式)
五、阻捻盘和假捻盘每一个纺纱器可纺出一根纱,故称为一个头。转杯纺纱机为双面多
头结构,一样一台车为200多头。
纺纱器的组成
(1)喂给部份
组成:喂给喇叭口、喂给罗拉、喂给板
①喂给喇叭口作用:使棉条在进入握持机构之前受到必要的整理和紧缩。
②喂给罗拉、喂给板作幼儿教育心得 用:握持并踊跃向前输送纤维条。
(2)分梳辊
▪锯齿规格:工作角、齿形、齿尖角、齿密、齿的硬度和耐磨度。
①工作角:锯齿工作角大,纤维易于离开锯齿,减弱分梳能力,阻碍分梳质量。相反,
工作角小,纤维易于被锯齿握持而增加分梳作用。
②齿形:既增强分梳而又不绕锯齿,采纳负角弧背。
(3)气流与纤维输送
分梳辊的锯齿握持纤维通过输送管时,要求锯齿上的纤维顺利地离开锯齿,然后依托
气流使纤维伸直、定向地通过输送管,输送到纺纱杯。
(4)纺纱杯的两种类型及特点
①自排风式
转杯开有排气孔,转杯高速回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气流从排气孔排出。设备本钱低、动
力消耗少,纺杯转速在5~7万转/分。
②抽气式
转杯无排气孔,利用风机从纺纱杯内集体吸风,转杯轻、薄、负荷小,,也有利于采纳
圆盘式间接轴承、空气轴承等,更适宜于高速。另外还具有排杂效率高、杯内尘杂积聚少,
负压稳固且易操纵的特点。纺杯转速在6~12万转/分。
纺杯规格
①不同凝聚槽形状的纺杯:适纺不同纱支和不同风格的纱线。S型、U型、G型、T型、
K型、V型。
②纺杯直径:28mm,30mm,31mm,33mm,36mm,40mm,46mm,56mm
(5)隔离盘与假捻盘
①隔离盘的作用:引导纤维流走向转杯凝聚槽,也引导气流经扇形缺口通往转杯的排气
孔排出。
②假捻盘:假捻作用,增加AB段纱条的捻度,减少断头
四、转杯纺纱的特点
一、采纳握持分梳,气流输送的牵伸形式,幸免了因罗拉牵伸装置状态不良造成的“机
械波”和因纤维在牵伸区内的不规那么运动造成的“牵伸波”。因此转杯纺纱机可适应大于
9mm,又小于纺杯直径的各类纤维,并适纺纤维粗细不同较大的纯纺与混纺。
2、采纳了引纱罗拉握持,纺杯回转的加捻方式,可在轴承的许诺限度内提高纺杯转速,
如采纳间接轴承或磁悬浮轴承,纺杯的转速能够增加到13万转/分以上。
3、在纺杯回转一按时刻后,纺杯内凝聚糟中集聚积尘杂,阻碍成纱均匀度和纺纱断头
率,尘杂积聚的多少与原料质量,前纺清梳的开松除杂成效有关。
4、依托气流输送并从头凝聚排列,使成纱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度很差,加上分梳辊梳理
时,紧贴于喂给板和分梳辊腔壁的须条层没有受到为什么手机连上wifi却上不了网 梳理,假设喂入棉条中纤维的分离度较差
时,不仅可能造成纤维的损伤,而且会因纤维束较多引发成纱条干恶化,断头增加。
五、纺高支纱较为困难,由于转杯纱中纤维排列的伸直平行度差,转杯纱要保证必然的
强力,纱条截面内就必需具有必然的纤维根数,因此转杯纺纺高支纱较为困难,故最低适纺
特数仍高于环锭纺纱。
五、转杯纺成纱结构及特点
1.结构
①由纱芯和外包纤维组成②内层纱芯比较紧密,外层包缠纤维结构松散。
③圆锥形和圆柱形螺旋线纤维(占24%)比环锭纱(占77%)少,而弯钩、对折、打圈、
缠绕纤维(占76%)比环锭纱多得多。
2.特点
①纱线强力比环锭纱低10%~20%,但成纱强度不同小。
②成纱条干比环锭纱均匀。
③河流怎么画 纱疵少,只有环锭纱得1/3~1/4。
④纱线的弹性好,伸长大,耐磨性较好。
⑤纱线的捻度比环锭纱多15%~30%。
⑥纱线的疏松度比环锭纱高10%~15%
⑦纱线的染色性比环锭纱好。
编码:01制订日期:
课程名称现代纺纱技术授课周次
授课班级06纺一授课时数
2
授课日期第46次授课地点实训中心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现场教学:
1、了解转杯纺纱机机构和工艺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转杯纺机机构
难点:工艺过程
三、教学准备:
授课形式:现场讲解、观察、分析与讨论授课地点:实训中心
材料准备:教材、教案、转杯纺纱机
四、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现场讲解:
1、转杯纺纱机的工艺过程
2、转杯纺纱机的主要部件
3、转杯纺纱的工艺特点
小结
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
通过现场教学,掌握转杯纺纱机的机构
编码:01制订日期:
课程名称现代纺纱技术授课周次
授课班级06纺一授课时数
2
授课日期第47次授课地点教室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转杯纺主要工艺设计参数
2、了解喷气纺、尘笼纺的纺纱原理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转杯纺主要工艺设计参数
难点:喷气纺、尘笼纺的纺纱原理
三、教学准备:
授课形式:讲解、观察、分析与讨论授课地点:教室
材料准备:教材、教案、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新课讲解:
六、转杯纺工艺
模块三喷气纺
模块四摩擦纺
小结
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
重点的转杯纺纱工艺
六、转杯纺纱的工艺计算
一、喂入条子定量
依照所纺原料品种、纤维线密度和长度和纺纱线密度来决定。一样:18g/5m~24g/5m。
二、转杯规格和速度
转杯规格:转杯直径、转杯形式、凝聚槽形状(1)转杯直径:28mm~66mm
(2)转杯速度:40000~150000r/min
注意:
(1)速度高时配置小直径转杯,速度低时配置大直径转杯。
(2)纤维长度长时,采纳大直径转杯,纤维长度短时,采纳小直径转杯。
(3)纺制线密度比较大时,采纳U型凝聚槽,纺制线密度比较小时,采纳V型凝聚槽。
3、分梳辊速度和规格
分梳辊速度:分梳辊转速对纤维的分梳、转移和除杂有显著阻碍,在其它工艺条件相
同的情形下,提高分梳辊转速,分梳作用强,杂质易于排除,纤维转移顺利,因此成纱条干
好,粗节、细节、棉结、断头相应减少。但分梳辊转速太高,容易损伤纤维且纤维越长损伤
越严峻,因此阻碍成纱强力。因此一样要求在少损伤纤维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分梳辊转速,
能够达到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
加工棉纤维,分梳辊的速度一样为6000~9000r/min。
不同的化学纤维对分梳辊转速的要求不同,一样在5000~8000r/min范围内。
分梳辊规格:
表10-2锯齿型号与纺纱原料的关系
锯齿型号
工作角
原料种类
OB2065
棉、棉/粘、棉/涤
OK36
90
化纤、丝、毛/粘、毛/棉
OK37
100
化纤、丝、毛/粘、毛/棉
OK4065
棉、棉/粘、棉/涤
OK61
75
腈纶、涤/棉、毛/棉、粘胶
OS21
78
涤/棉、毛/棉、化纤
4、捻度与捻系数
由于转杯纱的成纱结构与环锭纺不同,捻系数一样比环锭纱大,一样经纱选择45036;
针织用纱可选择低一点的捻系数。
依照转杯纺的加捻理论,转杯纱的捻度应以下式计算,即:
(1)计算捻度4
1
v
n
T
ten
(2)实际捻度
加捻效率
tenten
TT'
加捻效率的大小,可依照生产资料确信,一样在~。
五、产量
(1)理论产量G(kg/千头.h)
t
tTv
Tv
G
4
406.01000
10001000
60
式中:T
t
——纺纱线密度。
(2)定额产量G
d
时间效率GG
d
转杯纺纱的时刻效率为~。
例:36tex机织纯棉转杯纺纱
设计捻系数:450
(1)转杯速度和引纱速度
转杯参数:直径40mm,转速70000r/min
引纱速度(m/min)=转杯转速/设计捻度(捻/10cm)10
=70000/750=93.3m/min
(2)分梳辊极为转速的选择:
OB20或OK40齿型分梳辊,7500转/分
(3)条子定量、牵伸倍数、喂给罗拉转速
①实际牵伸倍数=(条子定女娲是谁生的 量(g/5m)*200)/纱线特数=18*200/36=100
②机械牵伸倍数=实际牵伸倍数/牵伸系数=100/=98
③喂给罗拉线速度=引纱线速度/机械牵伸倍数=98=min
模块三喷气纺纱
一、喷气纺纱的概述
一、喷气纺纱的技术特点
(1)原理:利用高速喷射的气流对纤维进行加捻包缠而成纱。
(2)喷气纺纱的两种形式
①MJS:喷气纺纱(非自由端假捻退捻包缠的成纱)
②MVS:喷气涡流纺纱(自由端涡流加捻)
(3)纺纱线密度
适合于纺制较细的纱,纺制(20-80英支)的纱线,适用于化纤与棉的纯纺及混纺。
二、喷气纺纱的优势
(1)纺纱速度高:
纱条加捻转速可达20~30万r/min,纺纱速度为环锭纺的10~15倍;
(2)占地面积小:条子直接纺纱卷成筒子,卷装3~4kg,机上设有电子清纱,纱疵少,流
程短,
(3)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无高速件,噪声降低;有吸尘装置,车间清洁;自动接头、
处置故障、换条筒,用工少;
(4)品种翻改方便:只需调剂牵伸部份工艺及加捻部份气压;
(5)织造效率高:除纱强稍低(10~15%),条干好;
(6)适合纺细特纱
其纺纱线密度范围一样为~29tex(80~29英支)。
3、喷气纺纱的缺点
(1)由于高速纺纱和强操纵的牵伸工艺使胶圈和胶辊磨损迅速;
(2)动力消耗比较高,需待解决;
(3)喷气纺纱对原料和半制品要求较高;
(4)喷气纺纱特殊的结构致使纱的毛羽具有方向性而不宜倒筒,织物手感较硬。
4、喷气纺适纺原料与纱支
(1)棉型化纤及51mm以下的中长化纤(涤纶、腈纶、丙纶等)纯纺。
(2)T/C、T/R、T/A混纺等,与棉混纺的比例极限为T/C40/60。
Nt
捻系数
36
450
设计捻度(捻/10cm)===75捻/10cm
(3)纺纱线密度:
18tex(32S)、13tex(45S)、10tex(60S)、tex(80S)(纯涤纶),6tex(100S)(中
长化纤)。
二、喷气纺纱的成纱进程
一、工艺进程
(1)条子直接喂入
(2)牵伸机构:双短皮圈超大牵伸,弹簧摇架加压。
前区牵伸:15~50
总牵伸:50~200
(3)加捻机构:加捻管由两个喷嘴串联组成。
(4)卷绕机构:落纱滚筒
三、喷气纺纱的成纱结构特点
一、喷气纺(MJS)纱线结构
喷气纱是一种双重结构的纱,一部份是几乎平行、无捻的芯纤维,另一部份是包缠
在芯纱外部的包缠纤维。喷气纱的结构较为疏松,包缠纤维与芯纤维的比例约为1∶9。
二、喷气涡流纺(MVS)纱的结构特点
涡流纱也是一种双重结构的纱,纱条的芯纤维是平行排列的、无捻度,依托旋转气
流的作用使结尾纤维包覆缠绕于芯纤维外部加捻成纱。但与喷气纱不同的是,涡流纱的外层
覆盖纤维比重大(约60%),以致内部未加捻的纤维几乎被完全覆盖,表面纤维排列那么更
近似于环锭纱。纱线毛羽很少,织物起球现象亦减少,染色性能及耐磨性好。
模块四摩擦纺纱
一、摩擦纺纱概述
一、摩擦纺特点
(1)摩擦纺纱机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利用原料广,产品结构有特色,品种多样化,
经济效益高;
(2)纺纱速度100~280m/min,采纳摩擦加捻原理,加捻机件第一次爱的人歌词 不需高速;
(3)纺纱张力低,不易断头;对原料要求低,适用于天然、化纤、或下脚废料;
(4)流程短,本钱低,在纺制粗特纱时,可采纳高效清梳联合机制成的生条直接喂入
加工,省去了二道并条和粗纱工序;
(5)产品风格独特,花式多,用单纤维平铺叠合加捻而成,纱线条干均匀,膨松度好,
并具有多组份结构,可纺制多种包芯纱。
二、摩擦纺纱的纺纱原理
其要紧特点是用带抽吸装置的筛网对纤维进行加捻成纱。筛网目前多制成圆筒状的尘
笼形式,因此又称尘笼纺纱。
由于在尘笼表面的凝聚须条是自由的,因此这种摩擦加捻方式属于自由端加捻成纱,在
加捻进程中,尘笼表面的线速度近似等于纱线自身的回转表面速度,因此尘笼低速就能够够
使纺纱取得较高的捻度,如此能够大大地提高出条速度以取得高产。纱条捻回的方向与尘笼
回转的方向相反,捻回的多少那么取决于尘笼的速度、尘笼表面与纱条的接触状态及尘笼的
吸力大小。
尘笼式摩擦纺纱机是以发明人奥地利的DRERNSTFEHRER的姓名缩写DREF来命
名的,由Ⅰ型慢慢进展到Ⅱ型、Ⅲ型,简称D
2
型、D
3
型
(一)DREF2型摩擦纺纱机的工艺进程及其成纱特点
一、DREF2型摩擦纺纱机的工艺进程4~6根纤维条从条筒引出,并合喂入三罗拉
牵伸装置,纤维条在通过并合牵伸,其均匀度及纤维伸直度取得改善后,被分梳辊梳理分解
成单纤维状态,在分梳辊离心力和吹风管气流的作用下离开锯齿,沿挡板下落至两尘笼间的
楔形糟内,尘笼内胆开口对着两尘笼间的楔形糟,一端通过管道与风机相连,在吸风装置吸
力的作用下,纤维被吸附在两尘笼的兔狗属相合吗 楔形糟中,凝聚成须条,将引纱引入尘笼,与凝聚须条
搭接,由引纱罗拉7握持输出,两尘笼同向回转对凝聚须条搓捻成纱,输出纱条经卷绕罗拉
8摩擦卷绕成筒子。
二、DREF2型摩擦纺成纱特点
一、D
2
型摩擦纱的结构在摩擦纱中,纤维的排列形态比较紊乱,圆锥螺旋线及圆柱
螺旋线排列的纤维数量比转杯纱还要少,仅占到12%。多根扭结、缠绕的纤维就占到了40%,
其余多为弯钩、对折纤维。
二、成纱特点
(1)摩擦纱的成纱强力远低于环锭纱,单强仅有环锭纱的60%左右
(2)因为成纱由多层纤维凝聚而成,因此摩擦纱的条干优于环锭纱,粗节、棉结均少于
同特环锭纱。
(3)摩擦纱的紧度较小(~),表面饱满疏松,弹性好,伸长高,手感粗硬,但较粗梳
毛纱好。
(4)摩擦纱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二)DREF3型摩擦纺纱机的纺纱工艺进程及成纱特点
一、DREF3型摩擦纺纱机的工艺进程
二、DREF3型摩擦纺成纱特点
DREF3摩擦纺纱机纺出的纱是一种芯纤维平行伸直排列的包芯纱,该纱具有强力高、
条干好、毛羽少等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08:4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60bc8ae8784736dd79f0bb15997c45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自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自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