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原文,翻译,赏析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1
【原文赏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解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韵译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
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
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
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
酒停杯。
评析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
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
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
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
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
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2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朝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译文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
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
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
胜利归来。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注释
秋波媚: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
领区的长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
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
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举
烟,夜间置火,警视军民作好防御和迎敌准备。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
一炬,谓之平安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高台:本处指高兴
亭。
筑:古代的一中弦乐器。
酹(li)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
长安名胜。
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
应:应该。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赏析
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达无疑。7
月上6日夜晚,长上里山头,诗人登高远望,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
华。
词的上片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平,首句一个“平”字
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和悲平。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
“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整首词由“平”
到“兴”,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壮志。
从角声烽火写起,烽火指平上火,高台指高兴亭。《唐六典》说:
“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上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
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上火至”。
又《感旧》自注:“平上火并里山来,至山里城下。”又《频夜梦至
里郑小交泰丸 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
云不隔平上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
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从而让读者体会
到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平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平愁的低调,而是慷
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
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物色的里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
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
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上里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
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里郑以东的长上里山
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
台那些美丽的长上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
到来。应,应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
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
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
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
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
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创作背景
1172年(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四十八岁。他接受四川宣抚使王
炎邀请,来到南郑,担任四川宣抚使公署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参加了9
个月的从军生活。南郑是当时抗金的前线,王炎是抗金的重要人物,
主宾意气十分相投。高兴亭,在南郑内城的西北,正对南山。凭高远
望,写下这首词。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3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古诗简介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
的词作。上片从角声烽火写起,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
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
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全词充满着乐观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
绪,情调昂扬,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
翻译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
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
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
胜利归来。
注释
⑴秋波媚: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⑵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
占领区的长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
⑶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
⑷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
举烟,夜间置火,警视军民作好防御和迎敌准备。后又有每日处夜放
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高台:本处指高
兴亭。
⑸筑:古代的一中弦乐器。
⑹酹(li)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⑺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
代长安名胜。
⑻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
⑼应:应该。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赏析
此词题中用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片首句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一个“哀”字充分
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次句写烽火,这是报前线无事的平安
烽火。《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
高兴亭,待平安火至”。又《感旧》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
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
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
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
限高兴,这说明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
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的描写是从上片过渡而来,紧密相连,却又是全新的状态,
全面表达了诗人“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界物色的南山
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
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
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
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
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
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
气。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
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
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
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
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全词由“哀”到“兴”,充满了乐观
主义的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很少见的。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4
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翻译: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
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
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赏析:
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
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
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
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
“抒发佳节思想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
“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
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
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5
原文: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唐代:阴行先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译文: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注释:
重阳初启(q)节,无射正飞灰。寂寞风蝉(chn)至,连翩(pin)霜
雁来。
启节:古代使臣出行,执节以示信。后因谓侍从引驾或高级官吏
起程为“启节”。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孟嘉:东晋时大将军桓温的参军。
赏析:
阴行先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
写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
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
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6
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霑同:沾)
译文及注释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盛开的菊花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
高望远。
翠微:这里代指山。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
满头才归。
但将酩(mng)酊(dng)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酩酊:醉得稀里糊涂。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
水。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zhn)衣。(霑同:沾)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
泪。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
满头才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
泪。
注释
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
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曾任池州刺史。
翠微:这里代指山。
酩酊(mngdng):醉得稀里糊涂。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创作背景
公元845年(唐会昌五年)张祜到池州拜访杜牧,二人命运相仿,
皆是怀才不遇,所以在登齐山时有感写下此诗。
赏析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
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
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
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
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
“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
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
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
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酩酊”也
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
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两联也多次提
到重阳。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
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
正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尾联是说,人生短暂古
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这里诗人进一步安慰
自己。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乎滂滂
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
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
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
泪呢?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以
看出情怀的郁积,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
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
用节日登高的快乐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用”
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的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
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诗人的愁闷何以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呢?除了杜牧自己怀有很
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
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
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
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斥,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丹阳
(今属江苏)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
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
之感。这才是诗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7
龙山行乐。何如今日登黄鹤。风光政要人酬酢。欲赋归来,莫是
渊明错。
江山登览长如昨。飞鸿影里秋光薄。此怀祗有黄花览。牢裹乌纱,
一任西风作。
鉴赏
吴胜之为人方严,不苟言笑,而素以“豪情壮采”称的戴复古,
却偏偏写了这样一篇类乎谐谑的词为之饯行,寓谏于谲,词写得很有
味道。
第一句:“龙山行乐,何如今日登黄鹤?”一开头既交代了时间、
地点,更表白了自己的意见——对他此行的反感。龙山在安徽的当途,
地处武昌之东,时已沦陷于金。但作为“重九”的典故,“龙山”正
是当年孟嘉重九登高,落帽之处。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就有了“一石
二鸟”的用意,是很见技巧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有去向敌国祝
贺叛乱的功夫,还不如就在这黄鹤山上陪我喝喝酒;祖国的“风光正
要人酬酢”哩,何必要跑到那么远去献什么殷勤呢?这当然是借他来
讽刺朝廷的。词语带了几分的酒意,然而词意却极冷隽。他醉眼蒙胧,
直是把吴胜之当了宁宗赵扩。
吴胜之和戴复古虽属同一战线,但看来观点又不尽一致。吴胜之
积极出仕,而戴复古却坚决不出仕。他们之间可能就这事曾有过争论。
所以他说“欲赋归欤,莫是渊明错?”在戴复古看来,在投降派占统
治地位的朝廷里,是不会有爱国志士的地位的。岳飞、辛弃疾就是极
好的例子。所以他不愿降心屈志地与之委蛇,宁可归隐以申其志。这
话似反问,实则是对于自己的肯定。至少酬酢江山,比媚敌为好。它
与上句一正一反,把自己看似俏皮而其实是苦于无法积极的爱国之情
表露无遗了。
换头“江山登览长如昨。飞鸿影里秋光薄。”一笔宕了开去,词
断而意未断,从人事而跳到了自然。上句属宏观,作总体的概括;下
句属微观,点明眼前的风光。“长如昨”,是祖国之可爱,亘古如斯;
“秋光薄”,是眼下意绪之悲凉,纵是登高作乐,其奈山河破碎,兴
味蜩螗何!所以他紧接着说:“此怀只有黄花觉”,正是感慨晏安的
人太多,是以只有黄花知己,则对于吴胜之此行的惋惜之情也就溢于
言表了。
至于怎么办,他说:“牢裹乌纱,一任西风作”吧。这句可以是
指自己,也可以是指人,将几层意味混合在了一起,读来韵味无穷。
它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在技巧上是借用了“乌纱”的双重性,而又
只写出形象,并不加以诠释之故。乌纱帽在隋唐时原为达官贵人所用
的,以后才上下通用。所以它既可意味着指那些投降派,则“牢裹乌
纱”这一形象就是深刻地揭露了他们那种“笑骂由人笑骂,好官我自
为之”的卑鄙咀脸。也可以是借孟嘉落帽的典故反衬之,以表示自己
政治立场的坚贞:我偏要紧裹纱帽,不让西风吹落。“西风”正是金
风。在当时,这金风不仅可以吹落乌纱,还可以掉脑袋的。然而这句
的气概却是壮可吞牛,大有你其奈我何的英雄气概。如果这乌纱是下
人都可以戴的话,那么,他终于看到了西风所无法吹落的力量之所在
了。故这一结,实在是结得馀音绕梁,妙趣横生。有那样多的侧面闪
着思想光芒,让人玩味无穷,这就使它无比丰富起来。是以它在词意
上可谓做到了“一箭双雕”,在章法上又做到了与首句之“龙山”相
照应,在技巧上复显得气势浑成。以这样波俏精致的笔墨,将一股无
可发泄的爱国之气,于嬉笑怒骂之中发出,读来直是一种美的享受。
不仅解气,亦且感到鼓舞。使金本是一种屈辱的差事,吴胜之怀着这
样的一纸赠词,当一定会感到胸中会有一团火。则他对这种屈辱,此
时虽会忍受下来,但也决不会永远忍受下去。因为戴复古的这阕词就
是不屈的精灵。
创作背景
公元1213年(宋宁宗嘉定六年),吴胜之为湖北运判兼知鄂州。
十月,宋遣真德秀使金,可能吴为副使。所以他的好友戴复古在他出
发前的重九登高的这天,在武昌黄鹤山(宋时黄鹤楼已毁)设宴为吴
胜之送行,酒筵上戴复古写了这样一阕词。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8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翻译
登上高丘,向大海遥望。
那传说中的东海六鳌,已早成了如霜的白骨,那海上的三神山如
今已漂流到哪里去了?
那东海中的神木扶桑可能早已摧折了吧,那里可是日所出的地方。
神话中的银台金甄,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秦始皇和汉武帝想成
仙的愿望,只能是一场空梦啊。
精卫填海只能是空费木石,鼋鼍架海为梁的传说也没有什么证据。
君不见骊山陵中的秦始皇和茂陵中的汉武帝都已早成土灰了吗?
他门的陵墓任凭牧羊的孩子攀来登去,无人来管。
眼看着墓中的金珠宝玉已被盗贼劫夺一空,他们的精灵究竟有何
能耐?
像这样的穷乓颊武、不管百姓死活的帝王,今天早该有如此之下
场,他们怎可能会像黄帝那样在鼎湖乘龙飞仙呢?
注释
“六鳌”二句:六鳌三山的故事在《列子汤问》中,是夏革讲给
汤听的。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千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
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五山之
根无所连著,常随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
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而戴之,迭为三番,
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及
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于是岱舆、
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播迁者巨亿计。”
扶桑:传说中的神木,长在日出的地方。
“银台”二句:《史记封禅书》:?齐)威、(齐)宣、燕昭使人
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至者,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
白,而黄金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
风辄引去,终莫能去云。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
可胜数。始皇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
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封禅书》又记:“今
天子(汉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遣方士入海中求蓬莱安期生
之属。”
“精卫”句:谓“精卫填海”的故事不真实。《山海经北山经》:
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是炎帝
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
以堙于东海。“鼋鼍”
句:言三神山既不存在,鼋鼍一类的神物也就无处寄身。仍言神
物为虚幻。
“君不见”二句:谓求神仙、寻找不死药的秦皇、汉武仍不免一
死,至今其人已化为尘土,陵寝荒废。秦始皇死葬骊山,汉武帝死葬
茂陵。《汉书楚元王传》: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
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
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
不可胜原。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天下苦其役而反之,
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羽燔其宫室营宇,往者
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其羊,失火烧其臧
椁。
“盗贼”句:盗贼是作者沿用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称呼。据
《晋书索靖传》记载,赤眉起义军曾取走汉武帝陵园中的一部分金银
财宝。
精灵:指秦始皇、汉武帝的神灵。
穷兵黩武:好战不止。
鼎湖飞龙:据《史记封禅书》记载,
齐人公孙卿欺骗汉武帝说:“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
古之黄帝与神通,且战且学仙,铸鼎于荆山,有龙下迎。武帝对此深
信不疑,
且言:“嗟乎!吾诚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高丘,向大海遥望。
那传说中的东海六鳌,已早成了如霜的白骨,那海上的三神山如
今已漂流到哪里去了?
那东海中的神木扶桑可能早已摧折了吧,那里可是日所出的地方。
神话中的银台金甄,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秦始皇和汉武帝想成
仙的愿望,只能是一场空梦啊。
精卫填海只能是空费木石,鼋鼍架海为梁的传说也没有什么证据。
君不见骊山陵中的秦始皇和茂陵中的汉武帝都已早成土灰了吗?
他门的陵墓任凭牧羊的孩子攀来登去,无人来管。
眼看着墓中的金珠宝玉已被盗贼劫夺一空,他们的精灵究竟有何
能耐?
像这样的穷乓颊武、不管百姓死活的帝王,今天早该有如此之下
场,他们怎可能会像黄帝那样在鼎湖乘龙飞仙呢?
注释
⑴登高丘而望远:古辞无闻,可能是李白自创新辞。《乐府诗集》
卷二十七列于《相和歌辞》。王琦注云:“此题旧无传闻。郭茂倩
《乐府诗集》编是诗于相和曲中魏文帝‘登山而远望’一篇之后,疑
太白拟此也,然文意却不顺。”
⑵“六鳌”二句:六鳌三山的故事在《列子汤问》中,是夏革讲
给汤听的。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千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
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五山
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
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而戴之,迭为三番,
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及
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于是岱舆、
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播迁者巨亿计。”
⑶扶桑:传说中的神木,长在日出的地方。
⑷“银台”二句:《史记封禅书》:(齐)威、(齐)宣、燕昭
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
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至者,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
兽尽白,而黄金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
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去云。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
言之不可胜数。始皇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
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封禅书》又记:
“今天子(汉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遣方士入海中求蓬莱安
期生之属。”
⑸“精卫”句:谓“精卫填海”的故事不真实。《山海经北山
经》: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
山之木以堙于东海。
⑹“鼋鼍”句:言三神山既不存在,鼋鼍一类的神物也就无处寄
身。仍言神物为虚幻。
⑺“君不见”二句:谓求神仙、寻找不死药的秦皇、汉武仍不免
一死,至今其人已化为尘土,陵寝荒废。秦始皇死葬骊山,汉武帝死
葬茂陵。《汉书楚元王传》: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
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
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
盛,不可胜原。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天下苦其役而反
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羽燔其宫室营宇,
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其羊,失火烧
其臧椁。
⑻“盗贼”句:盗贼是作者沿用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称呼。据
《晋书索靖传》记载,赤眉起义军曾取走汉武帝陵园中的一部分金银
财宝。
⑼精灵:指秦始皇、汉武帝的神灵。
⑽穷兵黩武:好战不止。
⑾鼎湖飞龙: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齐人公孙卿欺骗汉武帝说:
“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古之黄帝与神通,且战且学仙,
铸鼎于荆山,有龙下迎。武帝对此深信不疑,且言:“嗟乎!吾诚如
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
赏析
此诗有托古讽今之意,名托刺秦始皇、汉武帝迷信求仙、穷兵黩
武,实讽唐玄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首二短句为第一段,点明登高山望远海。登高临海,极目远眺,
诗人心潮澎湃,但他并没有写沧海扬波,洪涛排空的景象,而去写与
大海、高山相关联的神话传说。
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望中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境界并不存在,神
话传说也为虚妄。六鳌成枯骨,三山已经是过眼云烟。扶桑摧折,太
阳的光彩已沉没殆尽。“银台金阙”犹如梦中烟云,秦皇汉武寻求的
长生药亦如幻影。精卫填海,徒劳无功;鼋鼍为梁,不足为凭。
末六句为第三段。写望中想到秦始皇、汉武帝穷兵黩武,妄想长
生,终归一死。这一段为全诗之主旨所在。秦始皇骊山构陵,汉武帝
茂陵筑墓,均已倾废荒芜。到而今,当年的英豪雄强早已灰飞烟灭,
风光不再,只有听凭牧羊子赶着羊群来登临践踏。他们的魂灵守不住
他们的墓冢,他们的余威阻止不了盗墓者贪婪的掘夺。昔日穷兵黩武,
威加四方,何等霸气。如今仍落得个如此下场,要想乘飞龙而成仙,
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历史就是无情的,自然也是残酷的。那些想超
越自然法则的“野心家”们,终究如凡夫俗子一样,化作灰,堕为尘,
成为深埋土堆里的一把枯骨,与庶民百姓没有两样。而他们那些愚妄
的做法,最终成为后人的笑柄。诗意还不仅限于此。怀古仅仅是引领
诗兴,由之写来,直奔主题。唐玄宗,溺于佛道,好神仙,求长生,
比起秦皇汉武来,犹过之而无不及;其穷兵黩武之举,误国之行,与
之相比,并无二致。借古鉴今,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才是这首诗真
正的主旨。
这首诗主要不是怀古之作,而是感时之作。登高山,望远海,面
对着绝好的写诗环境,绝好的诗歌材料,诗人却遥遥想起了历史上两
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的求仙的荒诞,予以严厉抨击。这是对此类皇帝的
讽刺和批判,也是对当朝皇帝的暗示。感时伤世,抨今讽今,说明诗
人虽落泊漂零,仍然心系朝廷,心系国运。
此诗典故密集,一个典故代表一种意象。这些意象的有序排列,
组成了全诗的思维结构。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李白南游吴越之时。那
时唐玄宗溺于佛道,好神仙,求长生,多穷兵黩武、误国之事。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9
登高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
新停浊酒怀。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
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
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
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
杯。
注释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
《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
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
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
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
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
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
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
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
也非常不好。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
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
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
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
之冠”的《登高》。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10
九日齐山登高/九
杜牧〔唐代〕
原文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霑同:沾)
翻译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与朋友让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尘
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
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
短暂g往今来皆是如此,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注释
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齐山:在今安
徽省贵池县。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曾任池州刺史。翠微:这里代指山。
酩酊(mngdng):醉得稀里糊涂。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
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终有一死而悲哀下泪。
后遂以“牛山悲”等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指对事物迭代感到悲
哀。),即其地。
赏析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色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言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
仿佛把言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言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
水之清,“言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色”是置酒会友,
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言山,都流露出对于眼
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
“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
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的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
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的,无须在的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
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酩酊”也
是扣合了重阳的的习俗。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
的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两联也多次提
到重阳。的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
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
正是趁着重阳的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古往登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尾联是说,人生短暂古
往登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这里诗人进一步安慰
自己。春言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乎滂滂
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
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登来尽
皆如此的。既然并非登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
泪呢?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
“看出情怀的郁积,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
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尝不
想用的日登高的快乐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
用”“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清楚的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
上的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诗人的愁闷何“那样深、那样难“驱遣呢?除了杜牧自己怀有很
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
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
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
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斥,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丹阳
(登属江苏)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
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
之感。这才是诗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11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
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
来。
悲春联5字 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
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
杯。
注释
渚: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赏析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
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
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
一发不可收拾。
如一般诗篇,《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诗
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都是动静结
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风急天
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
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
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
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
“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
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而从整幅画的构造视角来
说,这是一幅描画天地之一处的视野较窄的微观水墨画。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
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
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
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
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
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
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最后,颈联和尾联的视角回归微观,回到诗人个人身上。颈联如
是说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秋”已让人黯然神
伤,“万里悲秋”更是让人凄怆不已。一个“常”字更是道出“万里
悲秋”时常与我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
若从字面义来理解,“万里悲秋”时常来做客,诗人不应是孤独的,
而是有人陪伴的,所以与下一句“独登台”产生矛盾。实则不然,且
看诗人用字便知。从一般用法来说,“作”连接抽象的事物,如作难、
作废、作别,而“做”连接的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的具体事物,
如做作业、做工、做衣服。“客”本是实际能感知到的具体事物,一
般指“人”,诗人在这里用了“作”,不用“做”,令人疑惑,细细
想来,是诗人用词巧妙之处。“万里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寄托诗人
感伤情绪之景物是会令人心生孤独悲伤之感的景色,不是实际生活中
具体的事物,故不用“做”,而用“作”。达到的效果是加深悲秋之
感,更强烈浓重,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
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的交融,达到出神
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
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
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
酒杯”,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
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
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
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
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
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
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
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
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
“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
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
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
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
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
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12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译文
我来到秋浦(池州)正是秋季,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
历故地;
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古今的诗人总是借山水来抒发他们
的忧愁;
谪仙李白曾在颠吟寺垃圾分类的照片 赋诗狂饮,小杜杜牧曾在冶思楼怡情自乐;
问附近的州民是否知道李白和杜牧,他们全然不认识,齐山依旧
笼罩在寒流之中。
注释
秋浦:秋浦,地名,唐天宝年间改州为郡,池州改名为秋浦郡。
另有县名,河名。今安徽省池州市。
小杜:杜牧。
赏析
这首诗编在《江东集》,是作者在建康任江东转运副使期间出行
今皖南一带时所作。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唐代诗人杜牧曾于其地任
刺史,作《九日齐山登高》诗,诗题中“齐山寺”,当即后世为纪念
杜枚而建。
“罗比尼奥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起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
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首句叠用“秋”字,格调清爽流利,表
现出轻松喜悦的心情;次句说自己早就向往秋浦,魂梦中曾到此地;
这次来到池州,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了。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
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风月,指自然风景,与
下句“江山”对文义近。颔联就池州美好的江山风月抒发感慨。出句
说这里的自然胜景老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言下之意是,诗人们为这
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的源泉和诗材的渊薮,以致
供不应求。本来是平常的意思,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便倍觉新颖而隽
永。对句说,此间壮美的江山,古往今来,长久地牵系着诗人有感于
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愁怀。说“长管”,正见盛衰代谢的古今相续。
这一联将江山风月与古今人事相联系,有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
于是引出下一联。
“谪仙狂饮颜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颈联承上“诗酒”,
分咏李白、杜收在池州活动的两处遗迹。被称为谪仙人的李白以豪饮
著称,他曾到过池州,作有《秋浦歌十七首》诸作;杜枚作过池州刺
史,他的生活放荡不羁,多有抒写艳情之作,故说“倡情”。两句是
说,李谪仙往年狂饮之处,后来建造了颠吟寺,杜牧之昔日冶游之处,
后来建造了冶思楼。这一联概括池州胜迹,造语工巧而自然。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两位大诗人当日的文采
风流,如今问起当地州民,竟浑然不晓,只有那诗人登临过的齐山,
依旧俯视着寒流。春秋时,齐景公曾登牛山,北望临淄,想到人生难
免一死,不由泣下沾襟。杜牧生性旷达,反其意而作《九日齐山登
高》,说:“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而今,登齐山的古
人固然长已矣,即便是他们身后之名,也已寂然。可见,不仅“千秋
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而且死后之名是否能“千秋万岁”,也大为
靠不住。此联暗用杜牧诗意,翻进一层,一结苍茫悠远。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
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
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
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
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
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
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
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13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
《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
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
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
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
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
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
杯。
赏析: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
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
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
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槽溜 胡应麟《诗薮》更
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
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
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
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
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
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
“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
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
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
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
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
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
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
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
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
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
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
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
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
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
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旧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
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
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
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
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
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
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
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
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
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
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
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
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
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
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
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孟小冬 ,便跃然
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
“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
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
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
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
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
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
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
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
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风急”,夔州位于
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猿啸
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
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
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
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在写景的同时,深
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
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
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显示着
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
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
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
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
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极为凝炼,
乃千古名句。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
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
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
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
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
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
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
以至需要停杯。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楚辞》般
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
深。“潦倒”,犹言困顿衰颓,狼狈失意。新停浊酒杯:一般解释为
戒酒,不妥。“停”是表示某种动作状态延续途中的一时中断,这一
句是说,我一人登台,独饮浊酒,无亲朋相伴,慢慢举起销忧解愁的
酒杯,停在嘴边——我的电影大鱼海棠 身体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饮酒不断、未曾有
过停杯体验的我,不禁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现。
“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是一种带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
古时称之为“醪”。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14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注释
宸游:帝王之巡游。
萸:〔茱~〕见“茱”。
注释
1、宸游:(chnyu)帝王之巡游。宸,①屋檐。②帝王住的
地方,宫殿。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2、宸(chn)1.屋宇,深邃的房屋。2.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
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3、萸(y)〔茱~〕见“茱”。
赏析
赵彦昭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
写九日幸临渭亭登高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
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
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15
原文:
九日齐山登高
朝代:唐朝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注释
⑴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齐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
作者此时被贬任池州。
⑵翠微:指齐山上的翠微亭,其为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年)9
月赴任池州刺史,取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中的“开帘当翠微”句
意,在齐山之巅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
⑶“尘世”句:《庄子》:“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此言人生欢笑既难得,则更应善自宽慰,多方开解,切不可对一些烦
恼事过于挂怀。
⑷“菊花”句:菊花:此暗用典故。《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
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
留,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⑸酩酊(dng):大醉。
⑹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
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
泣。”牛山,在今山东临淄。
赏析:
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
品。“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
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
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人们登山,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可爱的颜色上。
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
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
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
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
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
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
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
诗人意识到,尘世间像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
他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
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
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这中间四句给人一
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
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
落晖毕竟就在眼前。于是,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
“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
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
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
独自伤感流泪。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以
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
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
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用”
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
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
诗人的愁闷是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
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
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
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
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
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
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
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
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
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
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3:11: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5e3ed97c26c5e292b1a58e6e43fb511d.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秋波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秋波媚.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