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各类出版中,这个人名常常被写作“魏征”。到底是用“徵”还是“征”?
我们先看看“徵”与“征”这两个字的本义是什么?
【征】
形声会意合体字,彳(chì)正为征,正声。“彳”为行,指彳行走道路有关;“正”,指止向正对前方而行。
本义:远行,正对远方行去。
【征】字的词句应用:
長征(长征)、遠征(远征)、征途(征途)
征伐(征伐)、征討(征讨)、征程(征程)
萬里長征(万里长征)、御駕親征(御驾亲征)
東討西征(东讨西征)、南征北戰(南征北战)
征,行也。 ——《尔雅》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唐·王维 《使985和211大学是什么意思至塞上》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此如何点亮qq旋风图标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徵】
形声会意合体字,彳(微省)壬为徵。“”为微,细小微处。“徵”指“彳”行于细微行为显现而闻达。
本义:征兆,征召,细微行为征兆。
【徵】字的词句应用:
徵兆(征兆)、特徵(特征)、徵詢(征询)
徵求(征求)、徵象(征象)、徵召(征召)
信而有徵(信而有征)、無徵不信(无征不信)
旁徵博引(旁征博引)、選色徵歌(选色征歌)
徵,召也。(征,召也。) ——《尔雅》
徵於色。(征于色。) ——《孟子·告子下》
徵兆必報。(征兆必报。)——《汉书·儿宽传》
徵,引申为五音之一:
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征、羽。——《周礼·春官·大师》
五音者,宫、商、角、征、羽。——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
从以上可以看出,“徵”与“征”,本来是两个字,形音义皆异,既不是正体字、俗体字关系,亦非异体关系。
魏徵,字玄成。古人的名与字,意义相辅,他表字玄成,玄,细丝,有细微之义。玄成即有微兆出现,与“徵”字义相呼应。
【徵】字,“征兆”已经出现(完成),引申义有“成”,“事有成。”如: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东汉包咸注云:“徵,成也。”
《仪礼·士昏礼》“纳徵”、《礼记·礼运》“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郑玄皆注云:“徵,成也。”
《淮南子·氾論》“故圣人见化以观其徵”,高诱注亦云:“徵沈星烈士,成。”
魏徵的名与字,出自古训,名字无疑就是“魏徵”,而非“魏征”。
魏徵的名字含义丰富,现在轻率地用“征”字取代“徵”,则无法看出名与字的关联及内涵。
同理,孔子母亲的名字颜徵在,也绝不可以简化为“颜征在”。
“徵”,也是一个姓氏,如东汉三国时吴国的徵崇,“徵崇”当然不能简化为“征崇”。
“徵”,作为古地名(今陕西澄城县西南),
【左传·文十年】泰伯伐晋,取北徵。今徵县。
【史记·河渠书】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颜下。
【前汉·地理志】左冯翊有徵县。【注】即今之澄城是也。
《春秋左传》与《楚辞》中的“北徵”、《汉书》中的“徵县”,作为地名的“徵”字同样也不能简化为“征”。
现代汉语的各类字典与辞典,upgradeesntial唯独将古乐五音之一的“徵”(zhǐ)的繁体写法保留,将字义上的“徵”一律都简化为“征”,这样的文字简化处理对汉字的伤害还是很大的。将两个音义皆不相同的独立文字,用其中一个字包括与取代,这样的合并简化字有一大批。
举几个例子,如:
“萧”与“肖”合并为肖,萧姓就消失了
“後”与“后”合并为后,
“幾”与“几”合并为几,
“葉”与“叶”合并为叶,
“鬥”与“斗”合并为斗,
“醜”与“丑”合并为丑,
“麵”与“面”合并为面,
“範”与“范”合并为范,
“薑”与“姜”合并为姜,
“穀”与“谷”合并为谷,
“繫”、“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系”合并为系,等等。
这些汉字本来是字义不同的字,以一字合并替代多字的机械式“简化”处理,显然极大地伤害了文字丰富的意蕴,已经造成了语言使用与表述上的混乱,极不可取。建议把这些不合理的合并字,恢复原来的样子。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23:0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5dbe9514a7a45e0af126e075ca8ba8b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魏徴是不是魏征(魏徵和魏征是一个人吗,如何评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魏徴是不是魏征(魏徵和魏征是一个人吗,如何评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