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常用小方
临床上有许多小方,药仅两三味,为治疗脾胃病的基础方剂,针
对较为单纯、基本的病机,在小方上又演化出许多复杂方剂,亦常常
配伍运用,疗效明显。
平胃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
治疗中焦湿阻的基础方,偏寒湿。湿困脾胃,脾不能运化,胃失和降,
可导致腹胀满痛、泄泻、倦怠食减。方中苍术辛温苦燥,运脾燥湿,
为治疗湿泻的要药,余绍源教授认为“大凡泄泻,治必用苍术”。常
用的治疗外感寒湿腹泻的藿香正气散也有此方根;治疗食积湿滞,加
炒神曲、炒麦芽,名为加味平胃散。
四君子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治疗脾胃气虚的基础方,患者多表现为食少便溏,面色晄白,少气懒
言,神疲肢倦,舌淡苔白,脉细缓。方以党参补气为主,而脾胃主运
化水谷,脾胃虚特别容易生湿,配合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即使如此
补气也易出现中焦壅滞,后来演变加了陈皮、半夏行气祛湿和胃,如
异功散、陈夏六君子。
理中丸
出自《伤寒论》,组成: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治疗脾胃
虚寒的基础方,患者多表现为呕吐、腹泻完谷不化、肠鸣腹痛。寒甚
出现四肢逆冷,可加附子,名附子理中丸。针对临床上表现为嗳气、
呃逆的胃食管反流病,辨证脾胃虚寒者,可加丁香、蔻仁,名丁蔻理
中汤。对慢性腹泻,久泻不止者可合四神丸。
痛泻要方
出自《丹溪医集》,组成:炒白术、炒白芍、防风、陈皮。治疗
肝郁犯脾的腹泻,这种泄泻的特点是每遇生气、紧张即出现腹痛后腹
泻,泻后痛减,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反复发作,年轻人多见,脉象多
弦。方中白术健脾祛湿,白芍、防风合用有柔肝抑肝、疏肝作用。临
床多需加减运用,偏脾胃虚寒配合理中汤,偏肝经郁热者加栀子、丹
皮,伤肝阴者加乌梅、木瓜。
葛根芩连汤
出自《伤寒论》,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治疗湿热
泄泻的基础方,患者腹泻臭秽粘滞,舌红苔黄脉滑数,可出现腹痛、
发热。其中葛根既可解表邪退热,亦可升清止泻,黄芩、黄连清里热
燥湿;若出现腹痛腹胀多加白芍、木香、厚朴、槟榔等。
大承气汤
出自《伤寒论》,组成:大黄、枳实、厚朴、芒硝。治疗阳明腑
实证,在外感发热疾病过程中出现大便秘结、腹胀满痛、甚至谵语、
苔黄燥,用此方急下泻热存津液;若腑实较轻,可减少枳实厚朴,去
芒硝,为小承气汤。若伤及阴津明显,大便干燥,可在大黄芒硝基础
加增液汤,即玄参、麦冬、生地,为增液承气汤,增水行舟。此方亦
可在便秘的患者中辨证使用。
枳术丸
出自《脾胃论》,组成:枳实一两,白术二两,荷叶裹烧饭为丸。
由《金匮要略》枳术汤变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积,表现为
胸脘痞满,不思饮食。白术量多于枳实,补多于消,其中枳实有行气
导滞消食作用;脾胃虚弱的人很容易出现积滞,稍吃多或者正常饮食、
甚至不怎么吃都可出现积滞,也不十分严重,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有点过,且治疗实证为主。此时即可用枳术丸。加木香、砂仁行气开
胃,名香砂枳术丸,有成药,可长期调理用。
左金丸
出自《丹溪心法》,组成: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黄连的量比
较大,清肝胃实热,加少许吴茱萸反佐,且吴茱萸入肝,有降逆气、
行气止痛作用。治疗肝胃不和的实热性疾病,舌多红苔黄或腻,脉弦
滑或数。左金丸在消化科疾病比较常用,特别是胃食管反流病出现反
酸、烧心时候,病程较短,多在一两月内。临床上常常合温胆汤,降
气祛痰热。若胃脘灼痛,常合乌贝散;若胃脘胀痛,常合金铃子散;
若病程久,素体脾胃虚寒者则不适用。
良附丸
由高良姜、香附组成,治疗胃寒胃痛,有温胃行气作用。
金铃子散
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组成:川楝子、延胡索。具有行
气活血止痛功效,合用整体偏温,治疗胃脘痛时常配伍运用。
乌贝散
由浙贝、海螵蛸组成,具有制酸止痛作用,在胃痛反酸、胃脘烧
灼感病人常配伍运用。
失笑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蒲黄、五灵脂。具有活血止
痛作用,胃痛久病入络可配伍运用,表现为胃脘刺痛,夜间明显,舌
暗有瘀斑。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23:4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5c9cabeb368638e50fc3bee28d2897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胃实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胃实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