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相关研
究进展及应对措施
摘要:护理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现象普遍,负性的身心影响包括焦虑、
失眠、职业倦怠甚至离职、自杀等,应当予以重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处于起步
阶段,现有调查研究普遍认为“第二受害者”缺乏相关组织支持。国外相关研究
充分已开始关注“第三受害者”现象,关活水源记翻译 于“第二受害者”,国外学者认为其恢
复需要经历6个时期,相关应对措施包括鼓励公正文化,鼓励正性沟通,尝试改
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探索华生人文关怀理念及临床博爱程序在帮助“第二受害
者”恢复的作用、鼓励坦白与弥补“第一受害者”等。我国应借鉴现有成果,从
教育、临床、科研、政策、保险等多方着手,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二受害者”
相关政策。
关键词:第二受害者;不良事件;职业倦怠;护理;综述
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约为10.4%~46.8%[1],部分医护可能在经历不良事件后
缺乏应对方法以及组织支持而遭受身心创伤,成为“第二受害者”,某些严重者
甚至离职以及采取更极端的方式等[2]。某研究[3]显示,全部研究对象均表示职业生
涯至少遭受过一次“第二受害者”现象。护士的稳定性对于患者安全以及护理质
量十分重要,同样对于医疗机构的发展亦十分重要。我国关于第二受害者”现象
的研究刚处于起步阶段,希望本文能予护理教育、临床实践、科研、政小熊猫简笔画 策制定等
方面一定的关注与启示。
一、“第二受害者”定义及起源
医疗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condvictim)这一术语首次出现于
2000年,研究者[4]认为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医生也需要帮助,因为他们会因不良事
件而产生负性情绪以及与同事的疏离感。在以后的研究中,普遍认为“第二受害
者”是指因医疗不良事件受到身心影响的医护人员。虽然“第二受害者”的术语
存在一定争议,认为其可能会转移对“第一受害者”,即患者及家属所受伤害的
关注度,因而建议使用“第二事故人”(condcasual什么是pin码 ty)取代[5],但目前“第
二受害者”依旧被学术圈广泛使用[6-10]。研究普遍认为虽不良事件为医护非故意为
之,但仍会对其造成负性影响,例如内疚、自我怀疑与否定等,十分有必要对
“第二受害者”现象进行研究。[11]
二、“第二受害者”常见症状及危害
尽管为了提升医疗安全制定了许多严格措施与流程,但不良事件及其影响在
临床并不罕见。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NAM)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美有400名医生
死于自杀,39%的医生感到沮丧。护士的情况类似,24%的ICU护士会因经历不良
事件而创伤后应激障碍呈阳性。NAM的报告指出医疗行业的职业倦怠的财务成本
惊人,更替1名护士费用约8.2-8.8万美金。已有研究证实“第二受害者”现象
与职业倦怠息息相关。
在经历与事件相关的创伤和伤害后,第二受害者可能出现失眠、焦虑、恐惧、
呼吸增快、肌肉紧张、食欲降低、恶心反胃、职业倦怠、共情疲劳等症状,导
致焦虑、抑郁、药物滥用等,同时离职率、离婚率、自杀率会增高。]Marmon
等[24]将这些身心及职业的不良影响称为第二受害者综合征(SecondVictim
Syndrome,SV元宵节的来历简介 S),发病率10%~84%[11-12],医生、护士、药剂师等都是高危人群
[12],但SVS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目标较常使用的说法仍为“第二受害者”现象,
我国的相关研究刚处于起步阶段。
三、国内研究现状概况:
陈贵儒[13]]汉化了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SecondVictimExperience
andSupportTool,SVEST),其Cronbach’s系数为0.892,信度良好。随
后其对四川258名经历不良事件的护士研究显示其痛苦水平较高[15],但获得的支
持水平低,这与魏静[16]对儿科护士的研究结果相似。
谭蓉[17]]对湖北8所医院的4901名护士调查显示,经历过患者自杀事件的
736名护士具有较多负性自身感受,其支持需求得分最高。郝连盈[18]对221名
ICU护士调查显示因医院在不良事件发生后对医护的支持不足,易导致离职倾向
的产生。吕永力[19]]对离职护士的调查研究发现低年资护士大多在经历不良事件后
无法自我恢复,缺乏应对方法及组织支持,易陷入职业窘迫;离职与经历不良事
件存在密切关系。
陈贵儒[20]对湖北、四川、贵州三省4333名护士研究认为交接班与转科是第二
受害者痛苦的共同影响因素。马硕[21]Meta分析相关研究后认为应提高公众对于第
二受害者的认知与容忍度、倡导非惩罚文化的同时给予第二受害者精神支持。目
前国内研究主要关注不良危害,较少涉及干预类研究[22]。贾晓慧等[23]研究了心理
资本在组织支持感及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之间的中介效应,李洁莉[24]等研究鼓
励正念冥想,认为其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后的痛苦体验,同时提高支持及希望水
平。
四、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受害者”现象目前在国外广泛研究中,美国、加拿大、英国、挪威、
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等都有相关报道。[6-10]目前已提出“第三受害者”
的说法,即“第二受害者”所在的机构,研究认为其需承担经济、名誉等方面的
损失,还有可能面临“第二受害”者缺勤甚至离职,从而遭受人力损失。
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推出指南(AJustCultureGuide)鼓励“公
正”文化,鼓励正性沟,将不良事件看作成长的洗礼,破茧的阵痛。[11]对于“第
二受害者”而言,其恢复一般可能会经历6个阶段,即初发现时的混乱及事故反
应期、侵入性思维期、恢复完整期、忍受调查期、情感急救期、结局期。[11、37]正
性沟通的核心要素在于将不良事件看成学习与业务精进的机会,鼓励调查程序注
重真实表达以及吸取教训与日后的改进,而非指责与惩罚。
已有研究显示在经历调查时,“第二受害者”不良情绪会因冗长的调查程序
以及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填写占用过多私人时间而加剧,从而消极应对,甚至瞒
报。[11]在美国医疗机构中异常重视鼓励医疗差错或不良事件发生后的及时上报制
度。某些医院会给予上报人员精神鼓励例如咖啡券等,某些则会予以“第二受害”
者一些休息时间,助其自我调整与恢复。KelloggVA[25]在研究如何改善不良事件
上报系统来减轻对“第二受害者”的伤害。他们尝试探索提供快速,轻松,匿名
且无威胁的不良事件报告方法。
ShandaN[21]的研究鼓励使用华生的人文关怀理念帮助“第二受害者”。依托
临床博爱程序(ClinicalCaritasProcess),以及关怀科学的框架(Caring
Scienceframework),来实践对第二受害者的关怀与疗愈的新模式。涉及的方
法包括培养正念、反思、个体成长和自我发展等。[26]
研究显示关怀“第二受害者”不是意味者犯错后的放任以及对“第一受害者”
的不负责任,相反,会助其更加心平气和的面对,受访者表示会更加全面整体的
认识问题,也非常愿意承担该有的职责。[27]另外,研究鼓励向“第一受害者”坦
白与弥补。笔者设想或许日后可完善相关保险制度,设立专门针对不良事件的保
险,例如医疗事故意外险以保障各方权益,并弥补“第一受害者”。
1.
小结及展望:
关于“第二受害者”现象,国外已展开许多相关研究,认为应予以支持,并
已在探索应对措施。我国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已关注到相关不良后果。
医疗机构以及护理管理者应当转变思路,关注“第二受害者”现象,对于经
历不良事件者予以关注及支持,正确引导,帮助成长,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从护
理教育、临床管理、科研、政策制定、医疗保险方案研制等多方面着手,形成适
合我国国情的“第二受害”者相关政策。
利益冲突文章所有作者共同认可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研究构思及设计为李华英、李小珍、赵鹏;孙沁协助文献
检索、筛查及翻译;论文撰写为赵鹏,校审为李华英、李小珍;
参考文献
1.
ZhangX,LiQ,GuoY,ganisationalSupporttoSecond
Victim-relatedDistress:RoleofPatientSafe红色五行属什么 tyCulture[J].J
NursManag,2019,27(8):1818-1825.
2.
tStrategiesforHealthCareProfessionalsWhoAre
SecondVictims[J].AORNJ,2018,107(6):P7-P9.
1.
WhiteRM,victimphenomenon:Is'justculture'
areality?rsRes.2020,56:151319.
[4]lerror:torwhomakes
themistakeneedshelptoo[J].BMJ,2000,320(7237):726-727.
[5]ClarksonMD,HaskellH,ntheterm
“condvictim”[J].BMJ.2019,364,I1233.
[6].McCreadyS,nalsurveyofsupportand
counlingaftermaternaldeath[J].Anaesthesia2009;64:1211–7.
[7].KrollL,SingletonA,CollierJ,ngnottotake
itriously:juniordoctors’accountsoferror[J].MedEduc
2008;42:982–90.
[8].SchelbredAB,’experienceofdrug
administrationerrors[J].JAdvNurs2007;60(3):317–24.
[9].ngtheaftermathofcriticalincidents:
meetingtheneedsofhealthc长白菜 areprovidersandpatients[J].BestPract
ResClinAnaesthesiol2011;25:169–79.
[10].ediateandlong-termimpactonNew
Zealanddoctorswhoreceivepatientcomplaints[J].NZMedJ
2004;117:972.
[11]tingstaffwhoarecondvictims
afteradverhealthcareevents[J].NursManag(Harrow).
2019;26(6):36-43.
[12]MarmonLM,ingsurgeonwellness:Thecond
victimsyndromeandqualityofcare[J].SeminPediatrSurg.
2015;24(6):315-318.
[13]CoughlanB,PowellD,ondVictim:a
Review[J].EurJObstetGynecolReprodBiol.2017;213:11-16.
[14]陈贵儒,孙慧敏,黄蓉蓉,等.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的汉化与信效
度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9,34(14):73-77.
[15]陈贵儒,孙慧敏,黄蓉蓉,等.护士第二受害者经验的调查分析[J].中
国护理管理,2019,19(10):1522-1528.
[16]魏静,唐蕾,姜燕,等.儿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感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3):1764-1768.
[17]谭蓉,胡德英,刘义兰,等.医院患者自杀事件中731名第二受害者体验
和支持需求水平分析[J].护理学报,2020,27(6):29-34.
[18]郝连盈.ICU护士不良事件支持现状以及与其职业生涯状况的相关性
[J].医学信息,2020,33(21):124-127.
[19]吕永利,耿力,丁颖.经历不良事件后离职的低年资护士的感受及应对
措施的质性研究_吕永利[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9):1320-1324.
[20]陈贵儒,孙慧敏,黄蓉蓉,等.患者安全文化对护士第二受害者痛苦的影
响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835-1840.
[21]马硕,徐东娥,冯勤.护士作为医疗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体验研究的
Meta整合[J].中华护理教育,2020,17(10):941-948.
[22]张蕊馨,谢晖,汪晨晨,等.医疗不良事件对第二受害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_张蕊馨[J].护理学报,2021,28(3):23-26.
[23]林程程,陈宝霞,胡小君,等.临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及组织支
持感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5):
4935-4939.
[24]李洁莉,潘世华,陈贵儒,等.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
望水平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0,35(18):1-4.
[25]KelloggVA,ftCoupon:aninnovativemethod
tomonitoradverevents[J].JNursCareQual.2006;21(1):49-55.
[26]王惠婷,龚国梅,李辉,等.华生关怀科学模式与实证护理观研究[J].中
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7):2316-2319.
[27]VictimSupport:Nurs'Perspectivesof
OrganizationalSupportAfteranAdverEvent[J].JNursAdm.
2020,50(10):521-525.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18:37: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5b0cc72918b9cac7c3345880460384a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冯勤.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冯勤.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