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前兆
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关的异常现象,我们称之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
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常见地震前兆现象有:
(1)地震活动异常;
(2)地震波速度变化;
(3)地壳变形;
(4)地下水异常变化;
(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
(6)地应力变化;
(7)地电变化;
(8)地磁变化;
(9)重力异常;
(10)动物异常;
(11)地声;
(12)地光;
(13)地温异常等等。
当然,上述这些异常变化都是很复杂的,往往并不一定是由地震引起的。例如地
下水位的升降就与降雨、干旱、人为抽水和灌溉有关。再如动物异常往往与天气
变化、饲养条件的改变、生存条件的变化以及动物本身的生理状态变化等等有关。
因此,我们必须在首先识别出这些变化原因的基础上,再考虑是否与地震有关
地震前会有什么宏观征兆?
由于地震预报水平,尤其是临震预报水平不够高,因此在地震来临之前,大家也
应注意一些宏观异常的变化。历史事实和科学研究都证明,地震前是可能产生一
些前兆变化的。地震前兆是指地震发生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
的各种征兆。大体有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两大类。那些由人的感觉器管所能直
接觉察的地震前兆现象,统称为宏观前兆,宏观前兆具体有:地下水宏观异常、
动物异常、气象异常、地声与地光。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界得变化很复杂,种
种反常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地震前兆。
预警现象和时间:
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
警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建筑物的晃动等。
地下水:
当岩层受力变形时,地下含水层的状态也会变化,因此地下水往往产生一些异常
现象:井水翻花冒泡,忽升忽降,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但地下水易受
环境影响,因此,发现异常不要惊慌,先报告地震部门。
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
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
喷气又发响,翻花冒气泡
动物异常:
多次地震震例表明,动物在震前往往会出现反常行为,下面是一首歌谣,讲的就
是震前动物前兆: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地声强烈而怪异
地光明亮而恐怖
地声与地光:
地声与地光往往结伴出现,都是在临震前或震时。地声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
炮声、狂风呼啸声。地光的颜色多样,形状各异,在带状、片状、球状、柱状,
还有火样光等。
地震(Earthquake)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地震可由
地震仪所测量,地震的震级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通常以“里氏地震规模”来表
示;烈度则透过“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来表示,某地点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该地点地
壳运动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断定。
在地球的表面,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有时则会发生地面移动。震动可能引发山泥倾泻甚
或火山活动。如地震在海底发生,海床的移动甚至会引发海啸。
一般而言,地震一词可指自然现象或人为破坏所造成的地震波。人为自然地形的破坏、大量
气体(尤其是沼气)迁移或提取、水库蓄水、采矿、油井注水、地下核试等;自然的火山活
动、大型山崩、地下空洞塌陷、大块陨石坠落等均可引发地震。
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大多数震源都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岩石圈内。根据震源的深度,
地震可分为三类:浅源地震(深度在0-70千米)、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和深
源地震(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由震源竖一垂直线至地面上的位置称为震中。震中是地
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达这处,震动也最为强烈,破坏程度也最大。
地震的成因
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
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
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
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地震学家通常用弹性回跳理论来描述这个现象。世界上绝大
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
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
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一般影响不大
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
地震,称为陷落地震。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
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
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
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
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地震的规模
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震级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
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
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
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相隔
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32x32)倍。
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
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
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以
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
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里氏规模达9.5。
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
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源自和应用于十度的罗西福瑞震级(Rossi-Forel),
由意大利火山学家麦加利(GiuppeMercalli)在1883年及1902年修订。后来多次被多
位地理学家、地震学家和物理学家修订,成为今天的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ModifiedMercalli
Scale)。“麦加利地震烈度”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无感)至12度(全面破坏),5
度或以上才会造成破坏[来源请求]。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视乎该地点与震中的距离,震源的深度,震源与该
地点之间和该地点本身的土壤结构,以及造成地震的断层运动种类等因素而决定。
地震分布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
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
和释放过程有关。
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
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地理分布—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
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
(一)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
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
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
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欧亚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
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
块的消亡边界上。
(三)是中洋脊地震带包含延绵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极海的中洋
脊。中洋脊地震带仅含全球约5﹪的地震,此地震带的地震几乎都是浅层地震。
地震灾害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
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但是发生人类活动区强烈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
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常来讲,里氏3级以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很小,对建筑物不会
造成明显的损害。人们对于里氏4级以上的地震具有明显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较差且人口
相对集中的区域,里氏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
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
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
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
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中,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
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地震测报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并于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但只是对地震
发生后的一种记录仪器,并不能对地震做任何预测。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尝试著对地震做出
预报,以便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减小地震灾害的损失。一般认为科学的地震预报应对
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由于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
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
少,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多数政府目前都否认地震可以预报,包括2008
年汶川大地震和2009年意大利地震。
世界上首次成功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海城的里氏7.3级地震。中
国的地震部门在震前数小时正式发布了临震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疏散了大
量居民。据信这次成功的预报避免了数万人的伤亡。
在中国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在中国河北唐山的大地震中,震前存在不同预报意见,
没有形成官方预报,但邻近的青龙县在其范围内发布了预报,使全县的47万受这次地震影
响的人群中,死亡比例远远低于受此次地震影响的其他地区。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地震监测台网,科学家们还通过超深钻井等手段获取
更多的地球内部信息。但是人类地震预报的水平还仅限于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的研究,对地震
活动做出粗略的中长期预报。在短期和临震预报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地震前兆观测和监
测。
地震前兆
地震目前仍无法准确预测发生时间,但通常地震发生之前都会有一些自然现象,特别是较大
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类异常现象。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
觉察,如动植物、地下水等的异常以及地光、地鸣等。后者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
需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如地形变、地磁场、重力场、地温梯度、地应力的异常等。对地震
前兆的观察和监测是地震临短期预报的重要手段。
地震防护
*任何建筑物(防震建筑)在设计与建造时,有效的防震设计,可有效的防止生命财产的
损失。
*地震发生时,关键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防护对于保证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
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可能造成危险的是比较强烈的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振动较为
明显,应迅速逃生。逃生应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则,注意保护头部。
*在室内应先关闭煤气,可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旁或墙角、厨房、卫生间等承重墙较
多,跨度较小的地方,注意避开外墙体等薄弱部位,并且可以使用枕头、被子等物,或直接
用双手保护头部。躲避在坚固的家具旁能在建筑物倒塌时提供一些空间,而对于规模较小地
震,在家具下则能防护掉落物。主震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高层人员应尽量避免乘坐电梯。
在室外可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避免聚集在高层建筑及高压输电线下方。如在山区
还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可寻找地势较高处躲避。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若环境和体力
许可,应设法逃生。如无力脱险自救,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常见名词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表面波两种。体波包含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横波
传播速度2.0-5千米/秒,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纵波传播速度3.5-10千米/秒,能引起地
面上下颠簸振动。表面波(L波)只在地表传递,能造成严重伤害,速度最慢。地震时,纵
波先到达地表,所以人先感觉到地面上下振动。但由于纵波衰减比横波快,所以离震中较远
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具体参见:地震波
*震源:地震发生的位置。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震中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也是震动最强烈,
受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地方。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深度。
*震中距:观测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源距:观测点到震源的距离。
*烈度:量度地震对某一特定地点所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量度单位。
来源:维基百科
洪水成因尚待破解,以长江洪水为例,形成原因如下:
自然因素:①洪水来量大:气候湿润、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若
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及川江三方面洪水同时袭来,长江干流势
必出现特大洪水;②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滞洪能力较差;③中下游
河道泄洪(过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一是在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使植被
减少,导致: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减洪峰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河
床淤高,泄洪能力降低。二是在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
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
造成长江洪灾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但两者的作用不同:首先
是自然因素,其次才是人为因素,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洪水成灾的作用。
洪水来量大:气候湿润、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若气候异常,流域
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及川江三方面洪水同时袭来,长江干流势必出现特大洪水;
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滞洪能力较差;中下游河道泄洪(过洪)能力不足。
在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使植被减少,导致: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
减洪峰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高,泄洪能力降低。在中下游地区围湖
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
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洪水成灾的作用。
一、洪水来临前的准备措施
我国幅员辽阔,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地方发生或大或小的水灾。严重的水灾通常发生在河谷、沿海地
区及低洼地带。暴雨时节,这些地方的人们就必须格外小心,以防洪水泛滥。那么,我们应该作些什么准
备呢?
①在雨季要多收听洪水警报,多了解水面可能上涨到的高度和可能影响的区域。
②发生洪水时,通常有充分的警戒时间。与暴雨之后的激流相比,洪水流动是比较缓慢的。面对可
能的汛情,首先应在门槛外(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还应在底层窗槛外)垒起一道防水墙,最好的材料
是沙袋,也就是用麻袋、塑料编织袋或米袋、面袋装入沙石、碎石、泥土、煤渣等,然后再用旧地毯、旧
毛毯、旧棉絮等塞堵门窗的缝隙。
③洪水即将来临时,要作必要的物资准备,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避险的成功率。准备一台无线电收
音机,随时收听、了解各种相关信息。
准备大量的饮用水,多备罐装果汁和保质期长的食品,并捆扎密封,以防发霉变质。
准备保暖的衣物及治疗感冒、痢疾、皮肤感染的药品。
准备可以用作通信联络的物品,如手电筒、蜡烛、打火机等,准备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
以防不测时当做信号。
汽车加满油,保证随时可以开动。
④洪水高发期,要储备好饮用水、保暖衣物和烧火用具等,特别是偏僻山区,一定要做好自力自救
的准备,收集绳子或床单等东西,以备不时之用。
⑤平时要学会自制简易木筏的技能,用身边任何入水可浮的东西,如床、木梁、箱子、圆木、衣柜
等绑扎而成。
专家提示:洪水来临时,准备好救生物品洪水来临,要选择一切可以救生的物品逃生。
挑选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有液体后,重新将盖盖紧、密封。
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的漂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应急。
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
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漂浮力。
如果出现持续不断的大雨和大风暴,就要警觉起来,远离水道和低洼地区,在高地驻扎会更加安全。
如果水位上升,就转移到更高的地域。因为动物也会躲向高处,无论是食肉动物还是弱小的动物都会集中
到安全地带,所以洪水来临时,最初的食物来源不会成问题。但还是要小心水中受惊的动物,避免受到伤
害。水可能已经受污染,所以饮用水会比较紧张。可以接聚雨水,在饮用前最好煮一煮。
二、遭遇洪水该怎么办?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
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
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
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
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三、城市遇洪水自救七法
在城市中遇到洪水怎么办,专家称首先应该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
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
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水。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
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1、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
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2、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
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
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
4、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
联系。
5、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
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6、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尽量利用一些不怕洪水冲走的材料,如沙袋、石堆等堵
住房屋门槛的缝隙,减少水的漫入,或是躲到屋顶避水。房屋不够坚固的,要自制木(竹)筏逃生,或是
攀上大树避难,等待援救。离开房屋前,尽量带上一些食品和衣物。不要单身游水转移。在山区,如果连
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过河,以防止被山洪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
滚石、泥石流的伤害。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对于家中的财产,不要斤斤计较,更不能只顾家产而忘记生命安全。为了保存财产,在离开住处时,最好
把房门关好,这样待洪水退后,家产尚能物归原主,不会随水漂流掉。
7、被水冲走或落入水中者,要保持镇定,尽量抓住水中漂流的木板、箱子、衣柜等物。如果离岸
较远,周围又没有其他人或船,就不要盲目游动,以免体力消耗殆尽。无论你遇到何种情形,都不要慌,
要学会发出求救信号,如晃动衣服或树枝,大声呼救等。
沙尘暴指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km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形成条件包括:足够强劲、持久大风,地表具有丰富、松散、干燥细沙或尘土,以及
不稳定气流。沙尘暴共有四个高活动区,即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中国西北及华北
大部分地区,地面多为沙地、稀疏草地和旱作耕地,植被稀少,特别是春季土壤回暖、解冻,
地表裸露,多细沙、尘土,狂风起时沙尘弥漫,狂风经过地带,易形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
可以危害人、畜,毁坏农作物,污染大气,影响工农业生产及人体的健康。沙尘暴加速草场
退化,影响畜牧业发展和牧民生活。沙尘暴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沙尘暴会造成通讯中
断、交通中断、建筑物被毁等。
如何预防沙尘暴
1.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
2.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
3.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工程技术措施,即房屋、建筑物的结构。
4.加强农业技术措施。
5.加强对黑风暴形成的因素,运动的规律,时空分布的研究。
6.加强预报、预警以及通讯系统的现代化。
7.加强宣传,对经常发生黑风暴的地区,尽快宣传普及,并写成科普文章。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13:2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5af208da5eef707a92cc9b9301c540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地震来临前的9种预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地震来临前的9种预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