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寄小读者主要内容概括(寄小读者作品内容梗概)

更新时间:2023-04-15 13:10:58 阅读: 评论:0

九十多年前,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还是一片荒原。但很快,《寄小读者》就以独特的风姿绽放在这片荒原之上,引人注目。

它的作者是冰心。1923年,冰心于燕京大学毕业,准备前往美国留学。此时《晨报》副刊开设了由她倡议的“儿童世界”专栏,于是她撰写了《给儿童世界的小读者》,刊登在7月29日的“儿童世界”上。从1923年至1926年,冰心陆续在这一专栏上发表了29篇通讯。

1926年5月,这些通讯结集成《寄小读者》由北新书局出版。

书籍一出版,就受到了当时文坛的高度重视,不仅广大小读者爱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的审美情趣,而且也赢得了不少成人读者的喜爱。当时,这部作品还影响了许多作家,著名作家巴金就坦言受到过这本书的影响。

直到今天,再次捧读这部饮誉文坛的作品时,我们仍能感受到这部作品中“爱”的情感和“冰心体”语言的瑰丽,我们还能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和陶冶。

《寄小读者》的图书剪影

冰心的所有散文作品,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爱的哲学”。具体而言,就是歌颂母爱、童真和大自然。《寄小读者》就集中表现了这三方面的内容。当然,这三方面并不能完全概括这部书的所有内容。除此之外,这部作品还夹有作者的其他情感在里面。

首先,描写母爱 ,讴歌母爱。这是“五四”时期冰心创作的主要主题。冰心生活在具有民主气息而又保持着许多传统色彩 ,得到父母姐弟之爱的中国式的和美家庭中 ,并受到教会学校基督教义及泰戈尔思想的影响 ,而对现实社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会缺乏深刻了解。当“五四”高潮后,她的思想一度陷入矛盾之中,在这彷徨苦闷中逐渐地形成了她自己的思想体系——“爱的哲学”,进而表现在文学作品之中。而母爱,是一种最普遍、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情感。冰心在《寄小读者·四版自序》中就说过,她在写作这些通讯时,脑海中就经常浮现出母亲的形象。当她的母亲回忆她童年生活时,冰心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含着泪,静静地伏在母亲的膝上,聆听着母亲对自己甜蜜的幼年时代的讲述。冰心笔下的母亲是深挚的、崇高的、永恒的,时时处处都表现出对她的抚育、对她的恩慈。尤其是游子与慈母相隔万里,离情别绪更增加了她对亲人的思念、母爱的眷恋。

作者认为沐浴母爱,可以消除社会黑暗的罪恶,甚至可以拯救苦难众生。这种看法虽然有拔高母爱作用的嫌疑,但是在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处在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统治下,根本得不到爱,作者对没有温暖的现实社会表示了愤慨和诅咒,她以自己切身的具体感受 ,并用她那特有的清丽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 ,把具体、实在的人的感情,通过艺术再现加双引以歌颂,颂扬这既平凡又伟大,既普遍又神圣的母爱,给那些不幸的人们的一点人生的温馨,无疑是可贵的。她呼出了妇女、儿童和青年的心声,反映了他们对善良、自由、平等、个性发展的要求,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著名作家巴金曾谈到读《寄小读者》后的感受,就说他从这部作品中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

除了母爱,我们还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对祖国浓郁深沉的爱,以及浓厚真挚的故乡之情。这几种感情又夹杂在一起,从不同的通讯作品中慢慢流泻出来,更觉得真实感人。在《寄小读者》的一些通讯里,作者充满了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倾注了对祖国前途的关注。她为求学而远离自己的祖国,到国外留学,望着江岸无数的送别者而心生感慨。在留学期间,异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国的风月花鸟,豪华城市在她的眼中只是“如过眼云烟”。作者也常常向小读者发问,询问北京怎么样了,中国又怎么样了。当她结束留学归来,刚踏上祖国的田野时,祖国的海波一声声地冲淡了作者心中的凄恻之情。情人节快乐的祝福语看到船旁飞溅起的浪花,她情不自禁地喊出了“母亲 ,你是大海 ,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表达出游子回到母亲怀抱的那种激动心情,看到片片祖国的帆影,她已兴奋得再也不能入睡了。许多篇通讯文章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恋之情。在作者的心海里,始终荡漾着一种对祖国无限眷恋与挚爱的感情波澜。

其次,歌唱童真,珍视童心。这是冰心《寄小读者》的又一个内容。冰心以“童心来复”的情愫,像一位知心的姐姐与小朋友促膝谈心一般,写作“行云流车马费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说我心中所要说的话”,因而和小读者产生了心弦共鸣的效果。冰心正是从儿童的特点出发,通过记叙自己幼年的琐事,教育儿童要同情、怜悯弱者,珍惜生命。《通讯二》中 ,她忏悔自己“伤害”了一只出来寻食的小鼠 ,从内心谴责自己的这一“罪孽”,这就使儿童在故事中受到了教育 ,在儿童的天真、纯洁的心灵中播下了爱的种子。冰心对童心看得十分珍贵,认为“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她竭力模仿小孩子口气,说天真的话,讴歌儿童神态的天真烂漫和心灵的晶莹剔透。《通讯十》就是充分体现了这一深挚而甜蜜的爱的一篇。幼小的冰心,跟父亲到海上,没有一刻安静,母亲每天为她梳小辫总是梳不上来,只好叫丈夫假作给小冰心照相的样子,这样才将又短又粗的辫子编好。作者用纯真而生动的语句写道:我奇怪我竟不懂得向父亲索要我每天照的相片!这寥寥数语,就把小孩的天真、单纯的形象如生地写了出来。同时,也展示了作者自己快乐的童年时代的生活、父母的慈爱,写出了儿童的娇美,使小读者在这优美的笔触中得到美的回忆和遐想。

再次,描绘自然,赞美奇景。对大自然的奇光异彩和百态千姿的尽情描绘,在冰心的《寄小读者》中有着极重的成分。冰心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热爱生活,喜爱大自然。她借对自然的描写,来表现她“静如止水,穆若秋风”的心境和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眷恋。冰心的幼年是在海上度过的,对大海有着极深的感情,因而在她的笔下多为对海景、湖景的描摹。她试图用反复描写大海的形象,来映衬她童年生活的惬意,也在小读者面前展现出了博大、深沉,既美丽,又神秘,既可亲,又可爱,令人神往的仙境图。而冰心在描绘这些美景的时候,内心也蕴含着饱满的情感,或为抒发对母爱的赞扬,或为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或为表现对童年的怀念。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这更让我们对美景有了深刻的感受。

除了思想感情外,“冰心体”的语言特色也是这部作品最突出的一点。“冰心体”的特点,就在于融合了文言的庄重与白话的清新隽丽。作者的语言形象生动,充满魅力。是因为作者不但善于用非同寻常的词语来描写动态的景物,而且善于用动态的词语来描写静态的景物,化静为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如《通讯四》中写乘车途经苏州所见的窗外景色,先用“浸入”二字将窗外风景化为可感知的、有活力的,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而且,作者善于将整齐匀称与参差变化的句式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错综的美感,使作品有了独特的音乐性。如《通讯十一》中有这么一段话:以读书,凝想,赏明月,看朝霞为日课。可以看出,其中“读书”与“凝想”相对,“赏明月”和“看朝霞”相对,来描写作者养病生活中环境的安谧。这样的句子在整部书籍中散落各处,穿插在散句之中,显得变幻多姿,自有其音乐的美感。

而这样的语言魅力,和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更好地服务了作者“爱的哲学”的表达。

《寄小读者》这部书,内容虽少,但感情的表达却深刻,值得我们一再品读。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13:10: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55b32a4a93b18df234608d6c15ba0ae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寄小读者主要内容概括(寄小读者作品内容梗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寄小读者主要内容概括(寄小读者作品内容梗概).pdf

标签:冰心   读者   作者   母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