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春节文化手抄报

更新时间:2023-03-15 13:15:57 阅读: 评论:0

毽子的制作方法-饺子馅有哪些

春节文化手抄报
2023年3月15日发(作者:白地瓜怎么做好吃)

春节手抄报资料

春节手抄报资料

羊年春节手抄报:春节来历及简介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

的。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

一、关于春节的来历说法有两种:

春节的来历一: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

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

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

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

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

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

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春节的来历二: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

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

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

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

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

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二、关于春节的简介(让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意思):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

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

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

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

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

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

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

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

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

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

庆祝丰收的活动。

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

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

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

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

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

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

祝贺。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

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

庆气氛。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

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

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

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所

以,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

平安、兴旺发达等等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

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小学生2015春节手抄报内容

一、春节古代历史:

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象征团结、兴旺

同时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

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

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

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

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

“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

日”。

关于春节的起源多种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虞舜时期,

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这就

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中国历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

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公元前104年,

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

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

“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

达2080年。

二、春节的近代史: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春节定

义为农历正月初一。中国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但不被中国人接受,后以失败告

终。

1、春节近代史一:北洋政府确立春节

内务部民治司第一科呈大总统事由:呈拟规定四节由总长朱启钤(盖章)

中华民国三年一月二十一日

为呈请事,窃自新邦肇造阳历纪元,所以利国际之交通,定会计之年度,

允宜垂为令甲,昭示来兹,但乘时布令,当循世界之大同,而通俗宜民,应从社会

之习惯。故日本维新以来,改正历法,推行以渐,民间风俗之所关系,悉属因仍未

改,春秋佳日,举国嬉嬉,或修祓禊,或隆报飨,岁时景物,犹见唐风,良以征引

故事,点缀承平,不但为经济之节宣,且可助精神之活泼。我国旧俗,每于四时令

节,游观祈献,比户同风,固由作息之常情,亦关人民之生计。拟请:定阴历元旦

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

准给假一日,本部为顺从民意起见,是否有当?理合呈请大总统鉴核施行。谨呈大

总统内务总长一月二十一日

袁大总统批曰:“据呈已悉,应即照准,此批”。

内务部训令第号(另令顺天府尹,步军统领,警察厅类同)中华民国三年

一月二十三日

令各省民政长新邦肇造阳历纪元,所以利交通而便会计,允宜垂为令

甲,其四时令节,关于社会风俗人民生计,本部衡度民时,对于此类习惯,未便干

涉,呈明大总统:以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国

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以顺民意,而从习惯等因,奉大总统批:据

呈已悉,应即照准。此批,奉此,除电知外,合行抄录原呈,令行该民政查照,并

转行各机关知悉,此令。

2、春节的近代史三:新中国时期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

“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

“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

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

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

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临近春节,人们开始举行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

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等的热闹活动。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

为丰富多彩。

春节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

加了不少新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使春节开始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

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

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

福。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

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

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

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13:15: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5439a9e2d8d218ad799af437c13396f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春节文化手抄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春节文化手抄报.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