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素描静物照片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精选篇1)
刘伯明,1966年9月,出生在黑龙江省依安县兆祥公社东升生产大队(今红
星乡东升村)普通社员家庭。父刘志生(独生子),母生五子、一女,他在家中排
行老二。因其子女多,劳动力少,家境贫困。伯明自幼颖悟懂事,性格内向、坚
毅。从小话语不多,人很文静、聪明,其他兄弟4人都没有他头脑灵活,在兆祥
公社读小学和初中时,学习成绩总是班级前三名。伯明爱运动,课余生活丰富多
彩,凡是娱乐样样都会,特别爱好下围棋,喜欢踢足球,酷爱体育运动。
1982年9月,刘伯明以优异成绩考入依安县第一中学高中。这时家里同时
负担6个孩子读书,以种地为生的父亲深感乏力。刘伯明知道家里困难,没有像
其他同学那样住校。父亲咬牙花100多元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的自行车,供他往
返。家距学校10余公里,他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往返家和学校之间20余公里。
东北夏季天长冬季天短,每年11月份便是冰天雪地。每天要早起两个多小时,
上下学都需近1小时,晚8时才到家。他带午饭总是玉米面大饼子,外加咸菜。
一年四季都没换过新衣服。为赚学费,暑假到附近砖厂打力工。吃多少苦受多少
累从来不说,却锻炼体魄和毅力,为成为航天员奠定了坚实基础。1985年6月,
高中毕业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飞行基地学校来依安一中招飞行员,他听说
考上飞行员读大学不用花钱,还管吃管穿管用,就悄悄报考军校。父亲得知后,
他对父亲说:"家里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面对懂事的儿子,父亲感
到欣慰。经严格考试和重重体检,最后一轮到齐齐哈尔市体检合格,他成为依安
一中唯一被选上的飞行员。1990年9月,刘伯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成为
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并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飞过歼八等机型,安全飞
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但他并不满足,经几年刻苦训练,无论
飞行技能还是战斗机飞行员的作风养成,都有快速进步。他号称"小诸葛",除学
习和训练好,凡是动脑筋的事他都愿参与,每次智力竞赛他都参加。有一次,一
名以出刁钻题著称的教官连续提问十余个难题,伯明却对答如流。他常说:"只
要认真做事,就没有不成的理儿"。从此,教官对他实行"免提"政策。1998年1
月,经多年航天员训练,刘伯明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
8大类几十个科目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成为中
国首批航天员之一。
,"神舟五号"飞船上天前,作为"神五"飞船首飞梯队队员的刘伯明,突然听
到母亲病故噩耗,非常悲痛。母亲的去世让刘伯明沉浸在深深的悲恸之中,在长
达半年的时间里,刘伯明始终郁郁寡欢。后来。刘伯明的妻子、战友也多次做他
的思想工作,并带他做心理治疗。大约过了半年时间,他才从母亲去世的阴影中
摆脱出来。
,刘伯明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上校军衔。
同年6月,他入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9月15日21时10分,刘伯明作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成员,同
翟志刚、景海鹏一道,承载着全国人民的企盼与厚望飞向太空,并同翟志刚密切
配合,协同操作,完成了太空出舱行走的伟大壮举,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
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刘伯明为祖国增光,为家乡添彩,依安人民为之骄傲和自豪。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精选篇2)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并完成太阳翼展开。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壮举,标志中国空间站建造任
务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是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聂海胜、刘伯
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将奔向“中国空间站”。其中,聂海胜是第三次“飞天”。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备份;神
六、神十,他两度飞天。如今,57岁的聂海胜第三次出征太空!有意思的是,聂
海胜的太空“三部曲”,刚好对应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这是聂海胜的
传奇,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传奇。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最复杂、难度最大、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1992
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式确立:第一步发展载人飞船;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10月,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迈出“三步走”的
第一步。两年后,费俊龙、聂海胜执行神六任务,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从“一人
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9月,在刘伯明、景海鹏的配合下,翟志刚
完成首次太空出舱行走。6月,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完成中国载人航天首次
应用性飞行,即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此次,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
批太空访客,开启为期3个月的飞行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树立新的里程碑。
纵观聂海胜的飞天历程,可以看到,他在太空的三次“迈步”,神舟六号任
务、神舟十号任务、神舟十二号任务,刚好对应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三个阶
段:载人飞船阶段;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阶段;建造
空间站阶段。也就是说,聂海胜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他的每
一小步,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大步。聂海胜的太空“三步”,刚好彰显了中
国载人航天的三部曲,可以说是唯一在太空亲历了“三步走”的航天员。这是他
个人的幸运与传奇,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佳话。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的出征,也见证了载人航天工程的承上
启下与接力相传。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二号,短短十余年间,中国载人航天的“三
步走”战略一步一个脚印,步履坚实。一代代的航天员,一代代的航天人,在太
空追逐梦想,实现梦想。这是中国航天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太空是神奇的,飞天是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
的向往,只为了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中国人也应在浩瀚
太空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人的飞天之路,一定越走越宽广。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精选篇3)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
舱,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这个历史性时刻的背后,不仅是中国载人
航天事业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也有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艰苦
训练只为飞天的付出。
神五、神七、神九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两度飞天。57岁的聂海胜第三次
带着使命驶向苍穹。这个少言寡语的农村少年,用田野里生长出来的韧劲和生命
力,一步步走向太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见面会上,聂海胜说,作为航天员,他
们的初心就是飞天,他们只有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只要祖国需要,航天员
就会有最佳的状态和最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挑战,去履行使命。
和“三飞太空”的聂海胜相比,刘伯明则是时隔13年重返太空。2003年,
刘伯明曾入选神舟五号备选梯队,但最终与神五擦肩而过。在2005年的神舟六
号飞行任务中,刘伯明入选备份乘组,在地面上陪着费俊龙和聂海胜“飞”完了
全程。终于,在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刘伯明上了太空。在他和景海鹏的帮助下,
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的舱门,开始了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出舱行走。“浩瀚太空,
必将留下更多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刘伯明在此次任务的记者见面会上说道,
他希望能站在机械臂上,面对璀璨银河,和亿万国人一同体验“我心飞翔”。
汤洪波是这次飞行任务乘组中唯一的“70后”及中国第二批航天员。1995
年,汤洪波入选飞行员。享受过飞翔蓝天、直插云霄的汤洪波曾说,他本以为进
入航天员大队后,很快就能体验到漂浮太空的神奇感觉,没想到一等就是11年。
航天员见面会上,汤洪波用一个标准的军礼,宣告了他首次飞天的信心。当被问
及首次参加载人航天飞行是否感到压力时,汤洪波表示,“有压力更有信心,因
为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
站任务也充满着风险和挑战。”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精选篇4)
1941年秋天,叶嘉莹怀着梦想进入了她的象牙塔,在辅仁大学,是叶嘉莹
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人生总是在喜从天降时祸也不请自来,1941年9月,
十七岁的叶嘉莹正沉浸在大学开学季的欢喜里,同时,也迎来了她人生当中第一
个厄运——母亲的去世。
母亲的`去世给叶嘉莹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打击,17岁的她,已经明白了人
生的道理,已经对万事万物都有了深深的情感,她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孩子,父母
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所以母亲的离去对她来说,无疑上
天给了她一颗甜枣,又打了她狠狠地一巴掌,同时也断了她一条路。为了祭奠母
亲,她写下了八首哭母诗,这段痛苦的日子是诗陪她一步一步走了出来。
此后,叶嘉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莹与伯父、伯母及两个幼弟一同生活,北京家中她是长姐,还要
照顾两个弟弟,她一下子长大了,懂得了责任是什么,彼时沦陷区物质条件艰苦,
度日很是艰难,但幸运的是,她情感并不孤寂,她还拥有贤惠慈祥的伯母,母亲
去世后,伯母就担当起为两家人做饭的责任,每当叶嘉莹要帮忙时,伯母总推开
她让她去专心读书。
走出母亲去世的阴影后,叶嘉莹把心思放在了学习上,因为才华卓然,容貌
清丽,很快就成为了学校里的名角儿,也就是在这期间,她遇见了人生的伯乐顾
随老师,1942年秋季,叶嘉莹正值大二,在唐宋诗课程上,遇到了她生命中的
贵人——恩师顾随,顾随既是她的文学教父,又是她的人生导师。
两人成为师生关系后,因为共同的爱好,对诗书的追求,使得两个人成为了
高山流水之情,顾随的授课方式飘逸自然,从不刻板,因为对诗词有着很深得研
究,所以很多东西信手拈来,叶嘉莹成为了顾随的小迷妹,顾随也非常欣赏这个
极具天赋的姑娘,所以经常一起讨论诗词,一起做文学研究,这段日子是叶嘉莹
最充实最快乐的日子。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精选篇5)
在省、市、县各级党委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最终
实现。20XX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1日,来自丽
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深度贫困县的94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
要对得起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学校是建起来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
为留住这些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去有些学生家的路太难走,
连车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往。一个假期甚至两个假期,即便马不停蹄,张桂梅
也只能走访完一届学生的家庭。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无论如何,我一定要
亲自到每一名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一次家访,到了山下,司机告诉张桂梅,车上不去了。学生的.家在山顶,
仅有一条不到半米宽的山路,路的一边是万丈悬崖,走路的话需要6个小时。为
了节省时间,张桂梅搭乘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当时坐在车上,我都
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入悬崖粉身碎骨。”想起当时的场景,张
桂梅至今心有余悸。
学生下山来接她,在半山相遇时,张桂梅第一句话就问她,“你为什么要回
这儿来啊?你怎么还老想回这儿啊?这地方你怎么回来的啊?”女孩低着头淡淡地
说,“老师,我不回来,我上哪儿去啊?”张桂梅无言以对。
这样的家访已持续11年,覆盖学生1345名,行程近11万公里,张桂梅摔
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还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可正是这一次次的家
访,更加坚定了张桂梅将女子高中继续发展下去的信念。她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因
为没能接受教育,在不到15岁的年纪就结婚生子,然后将缺失文化带来的无知
和贫困又一代代传下去……
学校创办初期各方面都很艰难,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
学生和女教师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睡在楼梯间。由于学校的院坝没有硬化,
风一吹,整个校园满是灰尘,老师每天下午五点半学好数理化 还得清扫校园。
女子高中建校半年时,17名老师,9人辞职,只剩下8人。
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抹泪:“怎么办?学校是不是办不下去了?”哭完后,
她回到办公室去整理学校的档案时意外地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居然有5
名是党员,加上自己,学校有6名党员。
“只要有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张桂梅心中暗想。“我说咱们开始
重温入党誓词。我们没有钱,就在二楼画了一个党旗,把誓词写在了上面。我们
宣誓,没宣誓完,全哭了。”
从那之后,学校开始了军事化管理,每件事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
内。看似有点残酷,但她们对得起自己肩上这份责任和使命。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精选篇6)
“我非常期待站在机械臂末端,张开双臂,面向茫茫宇宙。”再度出征的刘
伯明信心满满。
9月27日,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
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任务。如今,刘伯明再上太空。
在航天员大队公寓门口立着8个大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也是刘伯
明的执着信念。
“神七”任务中,当翟志刚将要漫步太空时,出现了两个小“意外”:一是
开启舱门时遇到了麻烦,翟志刚用力拉了3下,舱门丝毫没有反应。此时,飞船
即将驶出测控区,舱门必须尽快打开,否则出舱活动就无法进行,“神七”任务
的核心目标就无法实现。这时,刘伯明递过来一把开舱辅助工具,他们清楚,使
用辅助工具撬开舱门,有可能给舱门密封造成损伤。但无论如何都得出去,不能
让全国人民失望。在刘伯明的协助下,翟志刚使用辅助工具,终于打开了连接浩牙签弩
瀚太空的舱门。
然而,紧张的心情还未平复。耳机里突然传来火灾报警声。刘伯明镇定地将
国旗递给翟志刚,当翟志刚在舱外展示五星红旗时,他转身飘向轨道舱内检查火
灾点。他压低嗓门平静地跟舱外的翟志刚说:“如果起火了,我们也回不去了。
程序继续吧。”在他们脑海里,当时想到的只有祖国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使命。
12月,刘伯明入选神舟十二号任务飞行乘组。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复杂性、
艰巨性,远超以往历次载人航天任务。最辛苦的还是模拟失重出舱活动训练。人
在加压后的训练服里,每次“举手投足”都十分困难。由于戴着头盔,只能通过
腕部反光镜观察,脚隔着厚厚的95年属什么生肖 鞋子没有触觉,更别说攀爬、拧螺丝等更高难度
的操作了。
“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有幸参与载人航天这个伟大的事业。”
刘伯明说。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精选篇7)
汤洪波,1975年10月出生,湘潭县云湖桥镇飞栏村人。他从一名飞行学员
成长为一名航天员,这一路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又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在困
难面前,汤洪波迎难而上,勇于直前,敢于冲破一道道难关。
1995年,汤洪波被空军某航校录取。可入学后,他遭遇到了第一道难关—
—体能成绩在班里是最后一名。空军航校的学员是实行淘汰制的,如果体能通不
过,就会被淘汰。怎么办?练!只有练,才能增强体能。于是,汤洪波一有空就在
跑道上一圈一圈跑,在单杠双杠上反复地练,在操场上坚持跳高跳远。晴天,就
在操场上伤感的动漫图片 锻炼;雨天,就在器械室锻炼。不管学业有多忙,他坚持天天练从不间
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他的体能成绩从最后一名进到优秀行列。
从航校毕业后,汤洪波来到了空军某部。在进行飞行训练时,汤洪波驾驶的
飞机在落地时,一度把握不稳。于是,他总是拿着飞机模型比划着起飞降落。夜
深人静时,他躺在床铺上,脑子里还在一次次演练操作飞机的起降,琢磨着眼手
脚如何更好地协调;甚至在吃饭时,他也常常拿着饭勺子比划着。经过几个月训
练后,他的飞行训练成绩次次被评为优秀。
,汤洪波被选为航天大队航天员。天空和太空,有着巨大的跨越,航天员要
完成上百个课目的训练。这些训练,既挑战学习能力,更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
可失重训练一度是汤洪波迈不过去的坎。失重训练时,训练服硬邦邦地套在身上,
限制了四肢的活动。一段时间,他一穿上训练服,心里就烦躁。后来,他请教执
行过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如何闯过烦躁关,又请工作人员把训练服温度尽量调
低,以便让情绪稳定下来。经过反复训练后,他终于闯过了这道难关。
12月,汤洪波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6月17日9时22分,他和战
友聂海胜、刘伯明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向了太空。3个月后,他们圆满
完成任务,胜利返回地球。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精选篇8)
8月1日,是一个让国人热血沸腾的日子。
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在一个黄种人身上——苏炳添。他是我们亚洲之光,是
国人的骄傲,是我们中山人的优秀代表。
在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秒
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顺利晋级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他也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
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在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
他再一次创造了历史。
整个过程,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守在屏幕前,屏住呼吸,紧盯着那张被黑
色、白色皮肤人种包围着的面孔,紧盯着那双充满坚毅和信心的眼睛!虽然最终
决赛没有拿到奖牌,可是,以32岁的运动员之高龄,以9.83秒的成绩打破亚洲
纪录,两次进入10秒大关,已让世界万般惊叹,国人无比沸腾。
苏炳添是广东中山人,出生在古镇,是一个地道的广府仔,从他的身上,我
们收获了太多太多。这个没有得到任何奖牌的运动员,却没有让大家感到失望和
不快乐,反而是让我们很多人兴奋得一夜难眠。
首先,过程胜于结果,虽然喊了那么多年,但是这一次,却真切地被大家认
同。虽然没有获得任何奖牌,但是苏炳添在赛场上拼尽全力、攥紧拳头,往前冲
刺的镜头,他那胸前的红通通的“CHINA”,他那兴奋得大吼大叫的马步和表情……
整个过程,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黄种人身上的坚强与斗志,感受到了他
为实现这个目标所付出的百倍艰辛与汗水,感受到了他圆梦之后的狂喜和欣慰!
人民日报也在第一时间发表评论:致敬中国速度!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
越自我就能赢得尊崇!
是啊,全身心付出,超越自己,创造新的纪录,本身这个过程已经十分精彩
绝伦,给人惊喜,至于结果,问心无愧即可!在生活中,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和
培养,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这样说:“好好努力,只要全力付出了,结果和成绩不
重要。”可是,来到真正接受现实的时候,或许很多人都不淡定了,嘴上那么说,
心里还是万分看重那个结果。
是啊,我们要言行一致,才能给孩子们做好榜样,既然这么说了,就要这么
做。苏炳添的经历,就是最生动鲜活的教育案例:只要认真和艰辛地付出过,享
受过程,超越了自我,即便是结果不如期许,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其次,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负能量,哪些东西该大力宣扬,哪些东西该远
离唾弃,每个成熟的人心中应该都有一杆秤,都能明辨是非。8月1日晚上,我
带着儿子看了苏炳添半决赛跑出9.83秒的那一幕,小家伙激动得上蹿下跳,像
个欣喜若狂的猴子,马上催促我赶紧吃完饭,回家去看决赛。在车上的时候,我
给他讲了近期发生的事件,有某个明星,刚刚被刑拘了,还没讲完,他已经知道
我要说什么,对我笑了起来。我说,哪些是真正的明星,哪些是真正的英雄,哪
些人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我们的心里,要十分清楚;每一个人,必定要有完善
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才能立足于社会;必定要凭自己的实力和问心无愧的付出,
才能赢得别人真心的尊重。听完我一席话,儿子点点头。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获得第六名。
苏炳添,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榜样。健康自律,训练刻苦,坚忍不拔,
胸怀国家荣誉……当前,我们真的不必要去崇拜那些只会蹦蹦跳跳,靠脸蛋、靠
流量去赢得灯光和打赏的小鲜肉们,我们的孩子,需要更坚实更勇敢的榜样;我
们的下一代,需要更多的时代英雄和正能量,更多的坚韧意志与人生历练。所谓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正是这个用意与要求!
再次,苏炳添的人生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人生哲理。没有什么是不可
能的,只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奇迹总会降临,逆袭迟早发生!一直以来,因为体
质和肌肉构成等原因,黄种人都被认为无法在田径100米短跑上跑赢那些黑人和
白人,而苏炳添做到了!通过系统而科学的训练,长年的艰苦付出和不断突破,
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改命和逆袭!无论在哪个行业,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希
望,人人皆可通过卓越努力,达到并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此外,从苏炳添成功的人生经历中,除了他个人艰苦的付出之外,我们可以
看到国家对体育人才系统的培养,也可以佐证,基础性、系统性的体育建设十分
重要,我们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与培养,从小抓起,抓出实效,无论硬件
还有软件,都要加大投入。而现在的“双减”政策,就是要让孩子们从繁重的作
业和培训之中解放出来,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给他们一个健康的体魄!
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代又一代身心健康的孩子们,站上自己或者国家的荣誉
台,为自己的人生或我们的国家孔子的思想核心 增添绚烂的光彩!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精选篇9)
七月中下旬,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下起了暴雨。7月22日,庐江县消防救
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在搜救被困群众时,突遇破圩决口后的激流漩涡,不幸被
洪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36岁。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陈陆用生命诠释了
人民至上。
7月中下旬,合肥市庐江县普降暴雨,多条河流水位超过历史峰值。
7月22日早上,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洪水像“脱缰的野马”涌出缺口,
周边4个行政村全部被淹,情况危急。接到指令后,陈陆顾不上休息,再次登艇
出发。而此时,他已经在防洪一线连续奋战了4个昼夜。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
大队大队长方锐说:“(陈陆)整个腿都是肿起来的,两条腿肿得裤子都脱不了,
是战士们帮他脱的。到22日早上,第二次下去的时候,我说,‘你赶快上来吧,
先休息休息’。他说,‘没事,我熟悉环境’。”
2名被困群众很快被救出,合肥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回忆说,救援中,陈陆
所在的橡皮艇始终行驶在最前面。“当时是5艘船,消防是第一艘,他们冲在第
一,给大家引路,我们跟在后面。”
当得知村内还有1名残疾群众被困时,陈陆领着救援队伍再次出发。洪水上
涨的速度让所有人始料未及。决口扩大,水流湍急,水位陡然从0.4米猛涨到3
米多。船只遇到了最难自救、最容易发生亡人事故的险情——“滚水坝”。合肥
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庐城站副站长常青回忆说:“当时水流比较急,等我们看
到有落差的地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掉头了,专业术语讲叫‘沸腾线’‘滚水坝’,
如果人不幸被卷进去,很难出来。”
顷刻间,陈陆所在的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艇上3名消防指战员侥幸脱险,
陈陆和村干部王松被洪水冲走。紧随其后的橡皮艇迅速调转船头,大马力冲出危
险区域。合肥市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庐城站特勤班副班长李顺说:“我们的船想
往回走,但是水一直往前推动着我们的船,所以就翻下去了。”
经过49个小时不间断地搜寻,直到24日13时50分咬肌发达 ,在距离当时落水点下
游2。3公里处,陈陆的遗体才被找到。36岁的消防指挥员,生命永远定格在了
滚滚洪流中。听说自己的救命恩人牺牲的消息后,庐江县鲍井新村的居民解启霞
泣不成声:“感觉他们很伟大,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也没办法出去。”
陈陆出生在家庭,父亲是第一代安徽边防,外公是老兵。小时候,
他经常听外公讲部队的故事,不禁心生向往。2001年,陈陆如愿以偿穿上了军
装,加入了消防部队。
消防员救人于水火之间,随时都会面临生死考验。陈陆总是冲锋在前,敢打
头阵。
参与汶川地震救援时,陈陆全身起水泡,双腿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背着
60余斤重的破拆设备,在险境里拯救生命。合肥市肥西消防救援大队代理教导
员吴胜平回忆:“他不止一次地说,‘我这个腿坚持不住了’,我问要不要停下
来休息一会儿,但他说,‘我要坚持下去’。他一直冲在最前沿,手指头被废墟
划出了血也没有退缩。”
陈陆牺牲后,他生前的好友以及庐江县群众自发建了一个“我有一个兄弟叫
陈陆”沟通群,大家商议着要在陈陆牺牲的地方为他竖立一座纪念碑。当合肥市
庐江县司法局副局长刘书虎带着材料找到陈陆的家人时,却被这个家庭断然
拒绝。刘书虎告诉记者:“我到他家里去了,不愧是英雄的家庭,老爷子说得很
清楚,‘很感谢,但是当前洪水还没有退,不能再给组织上添麻烦,这些事情以
后再去看能不能做’。”
陈陆牺牲后,被应急管理部批准为烈士,追授“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
共产党员”,被安徽省委追授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精选(精选篇10)
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革命老区、扶贫主战场广西百色,
用深入泥泞的脚走出来扶贫的长征路,用汗水浇灌出圆梦花朵,将青春奉献给养
育培育她成长的家乡。读到这个年仅30岁的第一书记黄文秀的事迹,我满含泪
水。这朵向着太阳开放的灿烂的向日葵,在山洪中湮灭,是小家的.悲痛,也是
百色人民的悲痛,她将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用其短短一生,向广大党员、
干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毫无疑问,黄文秀是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看齐的榜样。
做黄文秀式的人民公仆,从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动力,就要以她为标杆,具有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责任与担当。党员
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以担当诠释忠诚、以担当体现作为。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17:1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542c48f150bc642fe7948f1097cb36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玉米面大饼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玉米面大饼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