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废墟的召唤》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品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梳理作品的引文脉络。
学习课文运用拟人手法。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描写中运用动静对比、色彩对比,使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吸纳
其中描写精当的语句。
重点与难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简介: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宗璞。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的编辑。
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作品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弦
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丁
香结》,童话《蜗居》、《我是谁》、《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
奖),长篇小说《南渡记》。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对园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重的历史,“废墟,不
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第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
到转向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第21-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三、课文学习
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作品开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行政人事部 的景象?通过景物的描写抒
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作品的开篇使用了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地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
貌。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
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古之幽思,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
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一句“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退到了古希腊
罗拉布拉多狗狗图片 马时代”含蓄地表达出圆明园废墟与时代进程相去甚远。
具体写废墟,合适的近义词 作者用了一个比喻“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并用三十年
前作者心中的念头和三十年后“它还停在那里”的现实,表达了一种不满于历史的停滞,强
烈希望变革的情绪:“远赢观的断石柱”“依然寂寞地站着”,“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地上权 着
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依然陈列着兵器甲冑”,作者用几个连词“还是„„依然„„
依然„„依然„„还是„„”,把废墟几十年中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的痕迹表现得淋漓尽
致。如此描写必然会使读者产生共鸣——是呀,太需要变革了!
2、阅读第二部分,说说作者笔下的景物有哪些暗示?
在整个作品中,读者看不出丝毫作者个人身世的感慨,而完全表现的是对祖国的深沉关切。
也正是由于这种深远的写作意旨,以及作品中的那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使得作者笔下的
景物,具有诗一般的暗示和形象的张力。作者描写路边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
他似乎很想驮科比的故事 着那已经躺倒在土坡旁的石碑“尽自己的责任”。形容风在小树林中呼啸,“仿
佛从废墟上想起来了‘留—留’的声音”。这些描写都有很深的寄托,它不仅表现了作者内
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召唤人们投身于改革开放的
2
大潮中去。
3、阅读第三部分,说说这里的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上起了什么变化?
作者描绘了西山落日的景象:远处,“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
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浅处如梦”;近处,“水
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这
简直就像一幅色调凝重、意旨深远的油画。画面中远处娇红的晚霞和如酒如梦的朦胧山色,
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对比。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
废墟的荒芜和冷清。这里绝不仅仅是逼真形象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
情感,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真可谓有景有情,有物有我。这种寓意深远的景物
描写把自然属性的美引向了一种更高深的境界。
四、1、《废墟的召唤》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新生的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一种积极改
革,弃旧迎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2、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文中既有满含悲怆的叙述,也有寓意深刻的议论,
还有对比鲜明的景色描写。仔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⑴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
涵了作者对变革的渴望。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
色的西天。
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
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
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3)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海鱼 个藤萝花瓣啊。
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待兴的祖国的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
好希望与赞美。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
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童话故事长篇 。
⑷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
住废墟的召唤。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呼唤着一切爱国之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
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靠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3、课文结尾处的议论告诉我们什么?
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
实的召唤。特别是作者借那位年轻人之口说出的“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
每一个我尽责任”的议论,表现了作者的忧患意识。
五、小结
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
传达出一种渴望变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文中看不出作者对个人身世的感慨,而洋溢其
中的是对祖国的沉淀关切。“和人类比较起来,个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我却无愧于
这小得简单简历模板 多的概念”,作者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感淋漓纸上。“废墟需要一个你呀”作者在向全社
会发出召唤,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自评报告怎么写 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3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01:4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538b896b9c31613540940d976ccad8c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废墟的召唤.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废墟的召唤.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