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子之行[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2],非宁静无以致远[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描写母爱的散文4],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5],险躁则不能治性[6]。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7],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1]选自《诫子书》。[2]澹,dàn,“澹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3]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4]广才,增长才干。[5]淫(yín)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淫,过度。励精,奋勉,振奋。[6]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7]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意。
【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征程是依靠俭朴的作化学元素周期表高清图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捞月亮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解读】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告诫,直到今天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早已成为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座右铭,警醒、激励着无数中国人一步步迈向事业成功的高峰,一步步走向道德至善的顶峰,一步步达到人生幸福的彼岸。淡泊名利才会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了理想抱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理想就变成了空想,“板问自己凳一坐十年冷”,只有静下心来,远离各种纷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实现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这是诸葛亮的人生经验之谈,又是对诸葛子弟的殷殷叮咛,更是对中国一代代年轻人成人成才的谆谆教诲。
本文发布于:2023-04-16 15:2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52ead93edf5773c14a90f8a14e8dd6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诫子书翻译诸葛亮翻译(诫子书诸葛亮译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诫子书翻译诸葛亮翻译(诫子书诸葛亮译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