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案例
即使现代通信再发达,电话、电脑及网络再普及,家访还是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因
为教育是情感与思想的碰撞,需要面对面、心对心地密切相连。学生的许多校外表现及家庭
背景是难以“一线牵”的,而教育对象的“第一手资料”则需要借助家访直接渠道获得,家
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蒙台梭利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
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恩格斯也曾经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
标努力奋斗。如果孩子们自认为目标不可能达到,就失去自信,从而失去努力的方向。所以,
要争取家长的了解到这一点,并从生活中发掘他们的点滴优点,加以扩大,让孩子在愉悦的
心情下茁壮成长。方法:家访前的准备。想几条学生的优点,并要有具体的事实。让家长听
了高兴,学生听了感激,为以后的教育铺平道路。
家访总结::1、要想达到家访的目的必须精心设计家方案,尤其在方法和目的上多下工夫。
2、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关系,首先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3、通过家访必须让
他们重新树立信心,挖掘他们的潜力,从而把潜力释放出来。为了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应争
取家长的配合。因为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和基地,学生的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
都是受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影响。而且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交友情况,最快捷的方
法就是通过父母这个渠道。4、通过这次家访不可能就解决了学生的上课问题和一切毛病,
这只是和学生建立的一种和谐的关系,是今后进一步教育帮助学生的契机和良好的开端。
重点访学生典型案例
家访教师:徐洋班级:四年二班
一、基本情况:
佟金娇,女,12岁,无父,母亲精神时好时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学期开学之后发现该同学变化很大。首先,她本身是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学生,但是在开学
来我发现她不爱说话了,下课的时候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好像是在想着什么,也不跟同学们
在一起玩。其次,部分任课教师向我反应,说该生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溜号,回答问
题也不如以前积极了。
三、我一直都在思索她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什么事情了呢?由于她家庭的特殊性,我感觉到
可能是家庭方面造成的。因此我决定去她家看一看。
当我来到她家时,她母亲在炕上躺着,她和姐姐在写作业,看到我来到她们家,一家三口
人挺意外。我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和她妈妈说了一下,然后她妈妈的一翻话让我找到了孩子的
原因。由于这段期间她妈妈时常发病,给姐妹俩身心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她们姐俩除了学
习之外,又承担起了家务活,这对于年幼的她们来说照顾母亲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又要
上学又担心生病在家的妈妈,无形中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影响。找到原因之后,我需要帮助
孩子解决这一问题,让她找回乐观、开朗的自己。在课下经常的给孩子心理上进行疏导,找
她谈心,了解她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在课上经常的提问,并对她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恰当
的评价,课后经常到她家里,帮助她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难题。就这样在我细心的观察和帮助
之后,该同学感受到了老师和集体的温暖,让她又重新恢复到以前开朗活泼的状态,并且在
言语中教育学生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段的在挫折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四、收获与思考:
从这一案例中,我得到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福建菜 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
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要注意留心观察学生在校期间的情绪波动,发现问题及时的与家长沟通找到问题的根源,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家访后学生的问题得以解决,要经常的回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待自己的重视,从而
使问题彻底根除。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用真诚的爱去
化解学生心中的症结。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
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案例标题:构建家长、学校二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二、基本案例:
孙庚,男,10岁。父亲长年在外面打工,母亲好打麻将。因此,他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上
了学之后,母亲很少过问他的学习情况,而奶奶除了骄惯孙子,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之外,也
很少对其进行正当教育。在家里,孩子有求家长必应,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
惯。在学校里,该生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上课捣乱,不按时完成作业。上三年级以后,母
亲对孩子的教育忽冷忽热,孩子犯了错误,母亲就会一顿暴打。教师家访了解情况,奶奶百
般隐瞒庇护。久而久之,他对母亲的做法产生了抵触情绪,对奶奶过分的依赖,对老师的话
听而不见,任凭老师怎样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就是一言不发。
三、理论依据:
我觉得这是典型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处于这一时
期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对老师、家长的
要求和安排,有时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做,让做的事情偏不做。
而这位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不仅跟家长的粗暴教育方式有关,而且跟奶奶的过分溺爱有关。
每当母亲教育孩子的时候,奶奶就会充当挡箭牌的角色,使母亲的教育无法正常进行,收不
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育方法及结果:
为了教育好学生,除了认真观察记录孩子的在校表现外,我还多次进行了家访,和家长一起
分析了孩子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一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和孩子沟通。
孩子有了过错,非打即骂,再加上茶话会主题 奶奶的庇护,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第二家长教育缺少
连续性,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第三家长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知道
怎么教育孩子。我的分析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并达成了一致意见:在学校老师负责教育,在
家里家长负责监督。接着,我又给家长提了几点建议:一、家长要多与老师联系,及时沟通
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二、和孩子交朋友并签订责任状,如:不
完成作业不准出去玩、不许看电视;在学校犯了错误要主动接受惩罚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意
识。三、教育孩子时让老人离开,管就管得彻底,不能一味的打骂,还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
工作,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四、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以培养孩子的阅读
兴趣。这样,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慢慢提高,成绩也就会上升。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
效果,在学校我采用了如下的教育方法:一、多次找孩子谈话,取得孩子的信任,了解孩子
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地进行教育。二、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
行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产生前进的动力。三、鼓励其他孩子和他交朋友,一起玩耍,
一起做游戏;帮助她复习功课,提高学习成绩。四、课上多给他提供发言的机会,让他充分
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长处,体会成缩写作文 功的快乐。课下让他多帮老师、同学做事,树立他在班
中的威信等。
经过几个星期的帮助和教育,我发现该生上课不再调皮捣蛋,与同学也能和睦相处了,完成
作业情况也有了好转,上课能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提问。我很高兴,在班会课上及时对他
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并让他做了典型发言。看着他发言时的那张笑脸,我也会心地笑了。我
把这些告诉了家长,家长也很高兴。原来他们怕见老师,现在经常主动和我联系,了解孩子
的情况。一个学期结束了,该生不光学习取得了进步,而且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五、案例分析:
通过这个案例,我觉得做好家访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善待家长,与家长平等沟通。老师与家长在交流过程中,仍有不少老师平等交流的意识
和语言不到位,把家访变成告状。其实,我们不要老是在学生犯错之后,才与家长进行沟通,
这样会使家长怕见老师,觉得自己在老师面前颜面尽失,抬不起头来。而要多向家长汇报学
生的闪光点,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比如“今天的作业他完成得很好。”“他的字写得有进
步”„„以此来提高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积极性,增强管好孩子的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
能很好的配合学校,形成二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
二、帮助家长改变粗暴的教育方式。
在农村,由于家长文化水平不高,而且生存压力也比较
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细心。因此,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只存在于一个家庭,而是
整个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为此,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入到家庭中,
在家访过程中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使他们懂得教育孩子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不是可做
可不做的事,必须持之以恒;告诉他们爱孩子没有错,严格管教更没有错,但在严格要求中
要充分体现尊重与爱。打骂只会让孩子口服心不服,不但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适得其
反。同时,要让家长明确职责,监督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很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
三、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农村家庭,学生一般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安静、
舒适、优美的环境,能对人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活力增加,
不易疲劳。因此,在家访过程中,要建议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房间,专供学习用
的桌椅、学习用具、工具书等,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帮助的。
应特别强调,家长要拿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家长已经成为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它与学校教育、社会
教育一起,构成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立体网络。因此,每一位称职的教师都应该合理地运用
各种教育资源,使其形成教育的合力,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是非常复杂、繁重的,但只要你真诚的捧着一颗“爱心”,完全能够干
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我那片园地,努力
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使每一位山村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访案例
新华中学李雪宝
访问者:初一年级1班主任李雪宝
被访问者:罗逸飞的家庭(扬州阳光小区)
08年10月11日晚,我到一位学生家中进行家访,目的有两个:寻找转化的办法和了解本
地家长对教育的态度。
该生存在问题:学习成绩不理想,平时喜欢捣蛋,有新年级的学生有外出玩耍的行为,喜欢
围观学生矛盾,滋事。逆反心理强,在家基本管不住。
优势:该生年纪较小,可塑性大,心中还有热爱学校、班级、教师的情绪表现,成绩虽
然差一点,但还在30—50分左右。
经过与家长长达一个小时的交谈,了解到:拆迁安置家庭比较富裕,但不太重视对子女
的教育,但忙于商务或者打工,无暇顾及。孩子在家中生活空虚,基本上是靠看电视,上网、
外出打游戏机来消磨时间。
对家长提出的建议:改变“家道”尊严的态度,无论是爷爷、是父母都要平等对待孩子,
不要一味教训与说教,要蹲下来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看课外书,或适当的家务,占领孩子
空虚的时间,让孩子减少与游戏机的接触;加强家校联系,回校后我要协调教师,借鉴成功
教育的理念,多鼓励这位孩子。
了解到学生的这些情况后,我决心利用家访这一家校共建的重要渠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争取家长的协助,以求共同努力转化罗逸伟同学。以下是我的具体做法:
1、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为了让学生知道家访不等于“告状”,也为了让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教好的。
在家访前的一段时间,我尽量挖掘罗逸伟同学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小优点也不放
过。因为我知道,再坏再难教的学生都有其存在的闪光点。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正是重塑学
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也是向家长证明他的孩子不是“一无是处”、“无药可救”的有力说明,
只要我们给予他足够的爱心与帮助,他是会变好的。
2、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访前的几天,我打了几个电话,终于联系到了他的在五星电器的爸爸罗克明,我耐心
地向他爸爸解释,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做父母的应该负很大的责任,而不能全归罪于孩
子不听话。现在,应以一种悔罪的态度对待孩子,而不是看到他不顺眼就破口大骂或痛打一
顿,那样只能使孩子更憎恨自己,得不偿失。他爸爸还是比较关心孩子的,最终听取了我的
建议,保证以后不再打骂孩子,而用讲道理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最后,我诚恳地问他:“过
几天(星期三)你是否有空?我们几个老师准备来家访,商议一下如何教好罗逸伟,你能否
抽空回家一趟?”在我的耐心与诚意下,他爸爸终于答应尽力配合老师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于是我就向他说明了我们这次家访的目的和想法,他都一一答应了。
3、争取学生的信任。
家访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放学后,我找到罗逸伟同学,与他坐在树阴下进行了一次长谈。
我首先让他坐下,帮他整理好衣领和红领巾,接着从他的家庭谈起,告诉他,老师很同情他
的情况,他所犯的错误是有原因的,并非不可原谅,不必因此过于自责,也不要自暴自弃。
然后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也有很多优点,尊敬老师,劳动积极肯干,篮球打得比较好。我还说
他的为人不错,老师很想与他交个朋友,问他喜不喜欢跟老师交朋友。他竟有点不相信地抬
头问我:“你真的想和我做朋友?”我说:“当然想啦!你不喜欢吗?”他红着脸说:“喜欢
呀!”最后,我说,以前你犯的错误咱们都既往不咎,因为那都是有原因的,你毕竟还小,
不能全部归罪于你,算是给你一个改正的机会吧,但现在你渐渐长大了,以后就要为自己的
行为负责了。他低下了头。这一刻,我知道我的真诚与爱心已经打动这颗顽石了!
4、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期待中的集体家访终于到了。晚上七点多,我们一行来到了罗逸伟家,他请我们进屋坐,
还主动倒茶给我们(这是我放学时提醒他的)。正如我们所期望的,他爸爸也在。我说:“看,
罗逸伟真有礼貌!这学期进步很多了!”然后,我就列举了他的很多优点,其他老师也在一
旁附和,他们父子都听得很高兴。我马上趁热打铁,分别向他们父子都提了一些要求:要求
罗逸伟要改正以前的毛病,不要再违反纪律,要认真学习,争取进步等等;要求他的爸爸多
抽时间陪伴他,多给他一点关爱,抽空带他出去玩玩,有进步要给予奖励等等。在我们老师
的协调下,父子俩都答应了要努力做到老师们提出的要求。之后,我还让他们父子在老师面
前分别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要求,我们老师为他们作证,看他们有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最后,
我们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次家访活动。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罗逸伟同学的表现转变很快,不但打架和捣乱课堂的行为减少了很
多,而且作业也比较少欠交了,还极少去网吧打游戏机了。老师们都说罗逸伟好像变了一个
人一样,思想上和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再次去家访,他的爷爷和奶奶都说他乖了,很
少晚上出去玩了,还说他们父子的紧张关系也有所缓解了。
活动反思:
1、家访必须有备而来。家访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学生自身情况及学生家庭情况等,并根
据了解到的情况做好准备工作,使家访工作有的放矢。
2、任何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有来自家庭的,有来自社会的,有来自学校的。
我们要找到病根所在,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3、未成年人犯错误是正常的,错误是人成长的印记,从不犯错误反而是不正常的,只
不过罗逸伟同学表现更突出罢了。
4、有的孩子喜欢打架,只不过想追求一种成就感,想表现自己,因为他没有正当的表
现机会,精力没有一个正常的发挥渠道。
5、教育学生必须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只有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同步教育,双管齐
下,转化后进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对待那种特殊的学生必须宽容。无论他有多少缺点,毕竟还是未成年人,可塑性很
大,若能转化,对他是受益一生;若沦落下去,只能害人害己。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用真诚的
爱去化解学生心中的症结。
播种春天收获四季
——一个来自离异家庭学生的家访案例
一、家访背景:
谷立柱同学今年10岁,是一名比同龄孩子略显成熟的男孩子,也许是源于生活在
一个离异的家庭。在他3岁时,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经常争吵
不休,甚至大打出手。4岁时,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导致婚姻走到了尽头。从小就在家庭激
烈争斗中成长起来的他,心灵的成长经历怎样一种鲜为人知的历程,只有孩子自己知道。父
母离异后,他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由于夫妻感情的破裂,心情十分伤感,又忙于生计,
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母亲丢下父子俩离开了这个家再也没见谷立柱。而其父无心管教
他,使谷立柱在家中感到孤独无助,家庭中缺乏父母之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使谷立柱自
卑、苦闷,形成了消极悲观的心理,造成他对家庭无归属感,放学后不想回家,不新冠预防措施 做作业,
学习懒惰,成绩很不理想。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家庭教育,使谷立柱行为自由散漫,不遵
守纪律,个人卫生较差,同时存在着一些其他不良习惯。
二、家访过程:
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我关心关注的对象,尤其像谷立柱这样特殊的孩子,更
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时刻牵动着我的心,利用假期我决心走进这个特殊的家庭,了解孩
子成长中更多的故事,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提到经常发现孩子在放学后仍在马路边逗留,
有时放学回家进不去家门,则在马路边的花坛上边做作业边玩,所以其学习习惯糟糕,作业
速度慢。孩子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是因为长期养成了边做作业边玩的习惯,注意力不集中,
长期如此导致了学习存在障碍,接着便出现了偷懒的情况。学校作业做得还不错,家庭作业
总是很差,连基础的题目也不愿意翻书动脑。只有从小养成习惯,出现问题要及时纠正,才
能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家长在了解情况后,也说他每次作业总是询问一句“做完了吗?”
并不检查,所以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心理学家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
常感到孤独、忧虑经期吃香蕉 、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
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单亲家
庭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问
题:
1、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
2、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3、简单粗暴不可取。
4、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
5、让孩子参与社会tbt通报 活动。
6、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家访后,父亲明确了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表态今后无论工作多忙多累,他都要
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上的指导,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
的家庭学习的氛围。会在生活点滴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养成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
在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相信在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下,期待能听到开花的声音,喜结盈
盈硕果。
三、家访反思:
“幸福美满的家庭犹如港湾、沃土,畸形的家庭则犹如染缸和腐蚀剂。”无数事实证
明,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班主任我越来越发现与家长联系
的重要性。并且深刻体会到只有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家访是班主任与
孩子家庭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适宜有效地教育学生,必须赢
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学生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学校教育和家庭脱节,通过有效的家访,可以
与家长进行深度沟通,争取家长和学生更多的理解,为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问题找到更合适和
有效的途径,同时我还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
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孩子在学校以外的情况,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了教
育和关怀的方向,通过和家长倾心交谈,帮助家长树立长远的忧患意识,端正了家长的错误
观念,消除了“有学校、有老师,家长就不用管了”的消极思想。作为一名老师,一位母亲,
我觉得我应该拿出一部分爱在孩子贫瘠的情感世界里播种一个美丽的春天,相信用真诚浇
灌,用期待施肥,一定会收获一个丰盈的四季。
在一次次的感动之后,我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身为班主任,我们似乎关心学生学习
的问题更多一些,对于学生家庭生活的关心还不够。所以,在后面的日子里,我们在管理好
班级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学生的生活,为有困难的学生尽一份力,让孩
子真正体会到温暖的班级体。有时,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也会给学生温暖的感觉。因为
家访,这个冬天变得不再寒冷。因为家访,我发现身边的孩子更加可爱。
学校对离异家庭教育的案例
据分析,离异家庭会对子女成长造成以下负面影响:
1、因父母离异,原本良好的家庭环境遭破坏,父母性别角色残缺,导致离异家庭子女智力
发展受阻滞,认知学习动机迟钝,学业成绩普遍下降。
2、因为父母离异,家庭生活中和亲子关系发生消极变化,易使得离异家庭子女的情绪情感
发展产生障碍,消极情绪占主导,情绪波动大等。
3、因为父母离异,家庭关系失调,心理适应失衡,导致心理健康危机和社会性不良发展请假条表格 ,
有的甚至逐渐形成犯罪倾向。
面临这样一种社会婚姻现状及随之产生的对教育的负面影响,学校必须直面离异家庭教育的
问题,对离异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针对离异家庭教育基本类别,我们探索出不同类型的学校对离异家庭教育基本指导模式:
一、“负疚-溺爱”型离异家庭教育类型的指导
该类离异家庭教育的主要表现为:父母亲因离异造成对子女情感上的伤害,继面产生对子女
的内疚或对对方的怨恨心理,为图释子女对他或她的不满和印气,而对子女百依百顺,借此
来补偿自己的欠疚,以致过分宠爱而发展到教育失控的地步。
因父亲或母亲无原则地满足子女的要求,对子女的教育出现畸形发展,易使他们形成创任性、
骄横、粗暴、我行我素、难以与人相处的不良个性,同时也会养成他们贪图享乐、不爱劳动、
懒惰散漫、无心向学的不良行为习惯。
案例:
基本情况:学生A,女,初二学生,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性格较内向,注重穿着打扮,
与校外人员时有来往,并常有旷课现象发生。
A父亲离异不久,又重组家庭,平时家庭教育简单、粗暴,只对她提供一些零花钱,不如意
时就臭骂一顿。A生母也时常接她小住,只是尽量满足她在生活上吃、穿要求。父母在教育
女儿无所适从。
据此,该离异家庭教育类型,基本上可归于“负疚-溺爱”型一类。
指导要点:针对上述A生离异家庭教育情况,班主任对该生父母分别进行以下几方面指导:
1、指导家长克服因离异而产生的对女儿的“负疚”心理,避免将不良情绪感染给子女。
2、指导家长关注子女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合理措施,抑制孩子的不良个性形成。
3、指导家长逐步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如尊从、理解、信任、鼓励、保密的原则),及时
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
4、指导家长在家中培养子女劳动能力的方法。
指导方法和途径:
1、分别交谈法
2、家访、校访
指导效果:经过阶段性指导,学生A的家庭教育初显成效:
A学生父母:
1、该生父母最终在女儿的教育观念问题上取得一致。
2、父母逐渐改变教育方法,开始注意教育的合理性、规律性。
3、注意与学校教育的主动配合,使家庭和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
A学生:
1、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自信心有的增强。
2、性格开朗起来。
3、仪表符合学生身份,毕业后顺利进入自己喜爱的优质高中。
二、“严厉-惩罚”型离异家庭教育类型的指导
该类离异家庭教育主要表现为:父母因婚姻的失败,从而将生活目标转向子女教育的较高期
望,以孩子成长成功来补偿自己情感的失落。
案例:
学生B,男,初一学生。父母在他读小学前离异,判归父亲。几年后父母重组家庭,形成了
继母与继子间的家庭教育关系。由于该生父母因婚姻失败,对儿子期望较高,要求很严格,
平时对儿子态度过于严肃,如儿子犯错不是责骂就是棍打。儿子与继母之间的关系不是小心
翼翼,就是互为猜忌。
指导要点:
1、开导家长改变教育儿子的方法,树立家庭教育的民主意识,建立和睦、宽松的家庭氛围。
在离异重组家庭,孩子自然与继母产生陌生感和不信任,如果父亲动辄打骂,那么将使儿子
孤独和害怕,继而抗拒,并且不利培养继亲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最主要是父
亲改变过于严厉甚至惩罚的教育方式,遇事要多听听孩子的倾诉,理解孩子的想法。
2、遵循教育规律,按照身心发展的特点,为独生子确定适合他发展的目标,在为孩子确定
发展方向时,要征求儿子本人的意愿并结合他实际情况,父母再为儿子做适当的指导。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12:59: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51bd91e918e9772483622f3997b715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家访案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家访案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