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小跳蚤儿歌

更新时间: 阅读: 评论:0

吃鸵鸟蛋的禁忌-健身运动

小跳蚤儿歌
2023年3月17日发(作者:贵州梵净山)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1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探究更加深入,他们有时候会和同伴探讨:小动物

最爱吃的食物是什么,它们的家又在哪里?诗歌《小鱼睡在哪里》语言优美、朗

朗上口,分别描述了狐狸、小狗玉皇山公园 、松鼠、老鼠等动物的家,描绘了一幅动物回家

后静谧的夜间景象。本活动通过游戏“熊动物回家”,激发幼儿兴趣,了解动物

的不同生活环境;借助故事挂图,启发幼儿用“的家在”句式表达;最

后在音乐和朗诵中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动物不同的生活环境。

2、能按照动物生活环境的不同进行分类。

3、喜欢倾听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分组游戏“送动物回家”,激发兴趣。

(1)每组一张画有动物不同生活环境的背景图,教师可设计相关的游戏情境,

请幼儿把“动物”送到“家”中。

(2)幼儿互相检验,然后将动物图片固定在背景图适当的位置。

(3)展示交流各组的操作结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结。

2、请幼儿仔细观看《小鱼睡在哪里》挂图,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

3、游戏“看谁说得对又快”。

(1)教师说出动物的名字,幼儿快速举手按“的家在”的句式完整

说出。如蚯蚓、田鼠、蚂蚁的家在泥土里;熊猫的家在竹林里;啄木鸟、松鼠的

家在树洞里等。

(2)在游戏中教师注意创造机会,鼓励和帮助不爱发言的幼儿。

4、结合挂图,欣赏诗歌《小鱼睡在哪里》,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狐狸、小狗、松鼠、老鼠的家在哪儿?为什么小鱼的脚印哪儿也没有?

5、幼儿学习朗诵诗歌,引导幼儿朗诵诗歌时,注意用语气表现诗歌中静谧

的意境。

附诗歌

小鱼睡在哪里

夜里很黑,夜里很静,小鱼小鱼,你睡在哪里?狐狸的脚印通向洞里,小狗

的脚印通向窝里。

松鼠的脚印通向树洞,老鼠的脚印通向地洞,河里没有,水里没有,你的脚

印,哪儿也没有。黑糊糊的,静悄悄的,小鱼小鱼,你睡在哪里?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发现广告语的艺术特点。

2、尝试学说、学编广告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与同伴协作,感受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录制3-4个与幼儿生活有关的、语言规范的电视广告。

2、用一些废旧的纸板箱与幼儿共同制作电视机3、各类小物品若干,如食

物、生活用品、学具、玩具等等二、知识准备:

课前引导幼儿去关注广告

●活动过程:

一、以"宝宝金水"的广告语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对广告活动的兴趣。

1、师模仿电视中宝宝金水的广告。

2、引导幼儿回忆、学说自己熟悉且喜欢的广告语。

(1)那你们还会说一些广告语吗?谁来学一学?

(2)这些广告都是从哪里学的?(电视)

二、了解广告语特点

(一)引导幼儿欣赏电视广告,初步了解广告语特点1、第一次播放4个与

幼儿生活有关的电视广告,初步感知广告内容。

(1)提问:这是给什么做的广告?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广告里的话都清楚地告诉我们产品的名字是什么。

2、第二次播放电视广告,学说广告语,进一步感知广告内容。

(1)提问:广告里还说了些什么?谁来学一学?(幼儿学说广告语)

(2)提问:这些话是在告诉我们产品的什么?(产品的优点、好处)(3)

教师:广告的话不仅告诉了我们产品的名字,还告诉我们产品的优点和好处。

(二)启发幼儿思考并引导幼儿发现广告语的特点1、启发幼儿思考:广告

里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话有什么不一样呢?

2、通过与故事讲述比较,引导幼儿发现广告语的特点。

(1)为什么小朋友记一个故事要用好几天的时间,可记广告里的话就非常

快,听几遍就记下来了呢?

(2)师:广告里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话的确不一样,广告里的话非常简短、

顺口,小朋友一听就能明白,容易记住。虽然广告里的话非常简短,但却能把产

品的名字、优点都说全。

三、创编广告语

(一)观看老师分发的货物,激发幼儿创编广告的欲望。

1、师:老师准备开一个百货公司,请大家一看有些什么?

2、幼儿自由观看各种货物,自由交谈。

3、师:我想请你梦见死人说话 们帮助老师给这些货物做个广告,让我的百货公司生意兴

旺发达,好不好?

(二)尝试广告语的创编。

1、幼儿自由想象进行创编,师提示幼儿先仔细想一下货物的特点、用途再

进行创编活动。(广告语要简短、要围绕中心)2、请3~4位能力较强幼儿上前

示范做广告,提示其他幼儿认真倾听。

3、师幼共同:你觉得刚才小朋友做的广告好吗?好在哪里?

(三)以游戏"娃娃广告公司",提升幼儿参与广告创编活动的积极性。

1、将幼儿分成六组,每一组小朋友在各自的"电视机"里轮流表演,一个小

朋友表演时其它几位小朋友观看。

2、每组评选出1-2个最佳广告创编者,推荐到全班表演。

请幼儿拿着货物在"电视机"里做广告,老师检验广告的成效:如果听了这个

广告,你就想去买这种货物的幼儿就举手,人越多就表示广告做的成功,提高幼

儿参与广告创编活动的兴趣。

●活动延伸:

结合角色游戏,体验广告成功后的愉快心情。

玩法:老师扮演营业员,幼儿来买东西,但必须说出1~2个自己想买的理

由才可买到相应的物品,体验广告成功后的愉快心情。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并根据儿歌内容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2、建立维护个人卫生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难点:培养幼儿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

活动准备:

1、儿歌:《小猴子》。

2、猴子头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着头套模仿小猴子抓痒痒。

1、我是小猴子。咦?今天我的身体怎么特别痒?哎呀!抓不到、抓不到,

可以帮我忙吗?(邀请小朋友帮忙在老师身上不同的部位抓痒,如背、头、手、

腿等。)

2、啊!抓不了,抓到了。原来是只跳蚤!

3、唉呀!这只小跳蚤不小心跳走了,不知道会跳到谁的身上?大家来听听

这首儿歌吧。

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小猴子》,并用肢体动作模仿小猴子抓痒痒。

1、小猴子,吱吱叫。(两腿半蹲,两手手掌互相拍打)

2、扭一扭,跳一跳。(手举高,做扭、跳的动作)

3、抓一抓,找一找。(在全身上下抓痒)

4、哈!(假装在身上某处捏出一只小跳蚤)

5、送你一只小跳蚤。(把小跳蚤放在另一个人身上)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然后请幼儿尝试轮流念儿歌。当念到“哈!

送你一只小跳蚤”时,可以自己选一位幼儿假装丢给他,被丢到的幼儿就要接着

念儿歌,然后再继续把跳蚤丢给别人,

四、请幼儿讨论小猴子身上痒的原因。

1、小猴子身上我送你会有跳蚤呢?

2、身上哪些部位需要清洁?

3、身体的每个地方都需要清洁,才能远离细菌、跳蚤。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丰富幼儿的词汇。

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演示课件。

2、大小皮球各1个。

3、木块、海绵、沙子、棉花、图片若干(每组2-3份)。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尝试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东西,我要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一摸、

拎一拎,还要仔细地观察,看谁最聪明发现得秘密最多。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利用实物,通过多种器官,让幼儿在尝试中理解什么

是反义词。

1.(出示大、小皮球)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2.教师:对了,一个皮球大,一个皮球小,大和小是一对儿意思相反的词,

我们叫它反义词。(请幼儿随老师说一遍‘反义词’)

3.请幼儿听教师两次拍手的速度,捏木块和海绵的硬度,拎棉花和沙子的

重量,试着说出快慢、软和硬、轻和重三对反义词。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利用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尝试说出相反的词。

1.教师:刚才我们用手摸、拎的办法知道不同了,这次不用手,只用眼睛

看,我要出示都是反义词图片,能不能猜出另一张图片的内容。

2.出示课件图片,请幼儿猜另外一张是什么样的。

幼儿观察说出相应的反义词(长—短,薄—厚,粗—细,高—矮,上—下,

胖—瘦,黑—白,哭—笑)。

四、游戏,巩固掌握反义词,加深尝试印象。

1.介绍游戏玩法:教师说出一个词,请小朋友不仅要说出反义词,还要配

上相应的动作。

2.教师先演示一遍大和小的动作,再请幼儿听教师口令说反义词并做动作,

然后再请幼儿说词语,其他幼儿听口令说反义词并做动作。

五、启发幼儿尝试说出新的反义词。

1.教师说一些新的词语,幼儿试着说出它们的反义词。

(好—坏,直—弯,前—后,里—外,远—近,多—少,香—臭)

2.请小朋友想一想,说出刚才咱们没有说过的反义词,看谁说的和别人不

一样。(光滑—粗糙,明亮—黑暗)

六、活动延伸:游戏“找朋友”

1.教师介绍玩法:全班小朋友手拿图片围成圆圈,在音乐声中边跳边唱边

找与自己手拿图片意思相反的小朋友做好朋友。

2.请幼儿找朋友。

3.请几对好朋友告诉大家自己图片中的反义词。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5

活动设计思路

民族的才是永远的。中国文化是悠久而深厚的,既有像四大发明这样的文化

遗产,也有像中国武术这样的精神遗产。然而近年来,国外的各种动画片充斥着

我国的文化市场,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张口说的都是樱桃小丸子、蜡笔

小新的,举手投足的都是奥特曼、蝙蝠侠嘿嘿哈哈的动作。这引发了我的思考,

难道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就不能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文化?我觉得我们老师可以

抓住各种契机对孩子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

一天午后,用完午餐的孩子们照例围坐在一起看电视,这几天播放的是李誉

卿小朋友带来的动画片《大英雄狄青》,我发现孩子们在看过这个片子后,都特

别喜欢狄青,一边模仿他的武打动作一边还说我是狄青、我是黄飞鸿、大鹏展翅、

降龙十八掌等等,随后的几天里,大家纷纷从家中带来了动画片《花木兰》、《宝

莲灯》等中国的片。这次,孩子们对中国的武功特别感兴趣,我觉得就是一个很

好的契机。于是我结合这次孩子们对中国功夫的兴趣以及我园的早期阅读特色教

育,节选了《中国功夫》的歌词,设计了这节阅读活动《中国功夫》,并在前期

进行了相应的收集材料、环境创设、知识积累的准备。

附:

中国功夫

卧似一张弓,

站似一棵松,

不动不摇坐如钟,

走路一阵风。

棍扫一大片,

枪批一条线,

身轻好似云中雁,

我们豪气冲云天。

教案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并能用肢体语言表现。

2、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3、在已有基础上,尝试配合音乐的节奏来念。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6

一、活动前的思考教材的分析:

这是一首短小精炼、通俗易懂、富有韵律的儿童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在短

小的诗歌中蕴含了大树和小鸟之间友好快乐的浓浓情意,适合中班幼儿学习,中

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诗歌部分仿编,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

习诗歌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教材中让幼儿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

存关系是本活动的难点,教师很难用深奥的理论来阐述,在活动设计中,我还是

通过让幼儿了解大树和小鸟是好朋友,为什么是好朋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样更

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幼儿分析:孩子们在以往类似的语言活动中,大多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作

品的主要内容,并乐意用语言简单表述自己的想,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大小

字样有一定的熟悉。但是由于幼儿的词汇量如叠词等比较少,因此本次活动为幼

儿提供说话的机会,并努力为每个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从

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加深对汉字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尝试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图片一套

2.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大、小字样。

3.幼儿用书:《大树和小鸟》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小字样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看看是谁

呢?

2.出示大小字样让幼儿猜测。教师:原来是一位大客人和一位小客人呀。

3.教师:其实呀它们各自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一个叫大树,一个叫小鸟。

它们给我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大树和小鸟》。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幼儿讲到什么,就

出示哪张图片。)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

4.教师总结:大树和小鸟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所以它们生活在一起很快乐。

那我们再把这一件快乐的事情感受一下吧。

(三)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结合留白的方式,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

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等等。

(四)分角色学念诗歌。

1.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一半念大树,一半念小鸟。

2.男孩女孩分组,男孩念大树,女孩念小鸟。

3.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比赛。

(六)仿编诗歌。

1.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如幼儿说到松鼠,则将诗歌中所有

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五、活动延伸:

1.家园公园:回家后也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跟他们一起表演。

2.游戏活动:游戏的时候,可以跟你们的好朋友说一说除了松鼠还可以换成

什么?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7

语言活动:

说说表情(讲述活动)

活动目的:

1、幼儿熟知各种表情,了解不同表情带给我们的不同心情。

2、体验交谈活动的愉快。

活动准备:

不同表情图示(高兴、伤心、害怕、生气、得意、神气)

活动过程:

(一)面带笑容,高兴地问小朋友,你们猜猜看,老师今天的心情怎么样?(高

兴)为什么高兴呢?(幼儿自由发言)我们除了高兴还有那些表情呢?出示表情

图示:

1、出示'高兴'表情:什么情况下你们会高兴?

2、出示'伤心'表情:什么情况下你们会伤心呢?

3、出示'害怕'表情:什么情况下你们会害怕呢?

4、出示'生气'、'得意'表情:什么情况下你们会生气、得意呢?

5、出示'神气'表情:你们什么情况下会神气呢?

(二)请幼儿根据表情图示表演一下。

(三)组织幼儿玩《觉得怎么样》的游戏,以击鼓传花的形式请幼儿说说"

图片上我的表情是怎么样?"并请大家模仿他的表情。

(四)活动结束:与幼儿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表情,大家都喜欢什么样的

表情。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8

教材分析:

六一儿童节是幼儿自己的节日,在这个美好、快乐的日子里,幼儿是幸福的、

甜蜜的。

《甜甜的节日》是一首关于六一儿童节的诗歌,运用大量的叠词,形象地描

绘了阳光、鲜花、歌声、笑声等庆祝节日的场景,诗句生动简洁、朗朗上口,适

合中班幼儿欣赏。本次活动通过谈话、课件感知、配乐朗诵、仿编诗歌等方法,

引导幼儿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快乐,体会欢度节日的

甜蜜和幸福。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有节奏地朗诵诗歌。丰富词汇:甜甜的、美美的。

2.能用恰当的词语描绘事物,尝试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表达的快乐,体会欢度节日的甜蜜和幸福。

活动准备:

音乐,教师自制课件,“谜语猜一猜 幼儿学习材料”《快乐总动员》,《幼儿素质发展

课程?语言》CD。

活动建议:

组织谈话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

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尝试用甜美的声音朗通诗歌。

请幼儿完整欣赏诗歌,熟悉诗歌内容。

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中讲了哪些关于六一的事情?

小结: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小朋友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是

甜蜜蜜的、幸福快乐的。

请幼儿阅读《快乐总动员》第25页,配乐朗通《甜甜的节日》,学习叠词:

甜甜的、美美的。

提问:诗歌中用了哪些好听的词描绘六一?

小结:有时两个相同的字连在一起说听起来更美好,如甜甜的、红红的、艳

艳的、美美的。

播放音乐,鼓励幼儿用优美的声音朗通诗歌。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仿编

诗歌。

分小组仿编,鼓励幼儿尝试将身边喜欢的事物创编到诗歌中提问:节日里还

有哪些事情很美好?引导幼儿用叠词说一说。

简单绘画图示,指导幼儿将创编的诗歌连在一起朗诵。

启发幼儿创编动作表演诗歌。

请幼儿分小组研究表演动作,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

附:甜甜的节日

六一的阳光红红的,六一的鲜花艳艳的,六一的歌声脆脆的,六一的欢笑美

美的,六一是属于我们的,我们的节日甜甜的。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9

情况分析:

"惊喜"让人想到的是一种礼物,一种不可思议的东西。故事《给你一个惊喜》

讲的是狮子阿美有一头漂亮的长发,生了一场大病后,阿美的头发掉光了。小伙

伴们约她,她不敢出门。后来小伙伴们给她一个惊喜、、、、、、理解故事内容,

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绪变化。

语言活动内容:

给你一个惊喜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绪变化。

2、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阿美的情绪变化。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CD

活动过程:

一、谈话,

引出活动。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给你一个惊喜》。

小朋友,请你猜一猜,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呢?

2、幼儿自由猜想。

二、教师结合挂图分段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至"像两只熟透的桃子",提问:

--狮子阿美长了一头怎样的头发?

--后来阿美的头发发生了什么变化?

2、教师讲述故事至"没有吭声",提问:

--阿美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她的心情怎样?

--阿美的朋友会想什么办法呢?

3、教师讲述故事至结尾,提问:

--阿美的朋友做了一件什么事?

--他们为什么把头发剃光?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幼儿感受阿美的情绪变化。

1、教师提问:

--阿美哭了几次?

--第一次哭是为什么?第二次哭又是为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阿美的两次哭来理解阿美的情绪变化。

四、幼儿尝试复述故事。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10

设计意图:

中班孩子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也想结识更多的朋友,但是在与朋友交往的过

程中,他们很难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总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他们知道要

对老师有礼貌,但却很少做到对朋友也有礼貌。

《亮晶晶的泡泡》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符合孩子的经验水平。故事中大白

鹅的经历生动地告诉孩子们应该如何与同伴交往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该活动中我采用了看图猜测,动作表现以及音乐烘托、渲染,游戏情感体验

等方法来达到以下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看看讲讲猜猜,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大白鹅找朋友的经历。

2、懂得大胆礼貌的与人交往,感受找到朋友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亮晶晶的泡泡》故事PPT、《找朋友》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发兴趣。

(出事故事第1页)

1、这是谁?猜猜它想干什么?

2、大白鹅一个人觉得很孤独,想找朋友和它一起玩,我们一起看看,它找

到朋友了吗?

二、观察图片,理解故事。

(连续观察,第2—4页)

1、大白鹅来到了哪里?想找谁做朋友?

2、它们愿意和大白鹅做朋友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为什么小鸡、小鱼、小鸟都不愿意和大白鹅做朋友?

小结:大白鹅伸长脖子,戆戆戆地大叫,吓着了小动物,它们不敢跟它做朋

友了。

(观察讲述,第5页)

1、看大白鹅怎么了?它心理感觉怎样?

(请幼儿模仿大白鹅难过、哭的表情。)过渡:大白鹅找不到朋友很难过,

它呜呜哭起来了。我们一起来安慰安慰它。

2、猜猜后来它有没有找到朋友呢?

(观察讲述,第6—8页)

1、大白鹅看到了什么?

2、大白鹅看到泡泡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

讨论:你们说怎么居间服务 会有这些泡泡的,泡泡从哪里来的呢?

(请幼儿教大白鹅怎么有礼貌地和似的造句 小故事说话)(观察讲述,第9—11页)

1、对了,泡泡从红房子里飘出来的,看是谁在吹泡泡?

2、大白鹅怕小姑娘也不愿意跟它做朋友,它该怎么做呢?

(小朋友教教大白鹅怎么有礼貌地和小姑娘说话)

3、小姑娘愿意跟大白鹅做朋友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观察讲述,第12页)

1、小姑娘打开门,哇,出来了好多朋友,看看有谁呀?数数看有几个朋友?

2、为什么小姑娘有这么多的朋友呀?

小结:大白鹅找到朋友,心里真高兴,它还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帮助它找到

了朋友。

(观察讲述,第13~14页)教师讲述故事结尾,介绍故事的名字。

1、刚才我们看的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亮晶晶的泡泡"?

2、"大白鹅是怎样才找到朋友的?

小结:对呀,就是因为亮晶晶的泡泡帮助大白鹅找到了朋友。

三、完整欣赏,讨论主题。

1、你记得故事中,大白鹅在什么地方,找到哪些朋友,成功了吗?

2、讨论:听了这故事,说说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小结:只要我们大胆有礼貌地与他人交往,一定能找到很多朋友。

四、音乐游戏,情感体验。

呈现最后背景图:

1、出示PPT,小姑娘和朋友还在吹泡泡,他们的泡泡还会找到哪些朋友呢?

2、我们也来做泡泡飞起来,有礼貌地去找一个新朋友一起做游戏吧!

3、幼儿互动游戏:找朋友(音乐)结束活动。

附:中班绘本故事《亮晶晶的泡泡》

有一只大白鹅,它很想找一个朋友玩。

大白鹅找到小河边,看见一群小鱼它们摇摇尾巴游走了。大白鹅找到菜地里,

看见一群小鸡,它们眨眨眼睛走开了。大白鹅找到柳树下,看见一群小鸟,它们

拍拍翅膀飞走了。

大白鹅戆戆直叫,可谁也不理它,它呜呜哭了起来。这时有一串亮晶晶的泡

泡,从天上飞来,它们老在大白鹅的头上转圈圈。大白鹅高兴了,它赶紧用嘴巴

去接泡泡,可怎么也接不住。大白鹅追呀,追到一座山坡跟前。泡泡往它翅膀下

一托,大白鹅就飞起来了。

山坡上有一幢红房子,大白鹅跑到红房子跟前一看,啊,这儿泡泡真多!有

个小姑娘趴在窗台上吹泡泡,大白鹅问小姑娘:“你也是一个人玩吗?”,小姑

娘:“不!我有许多好朋友。国际象棋等级分 你来玩吗?”,大白鹅:“愿意,愿意!红房子的

门打开了。”,哟,小姑娘的朋友真多!小姑娘告诉大白鹅,这些朋友都是她用

泡泡找来的。小姑娘又吹起了泡泡。亮晶晶的泡泡飞呀,飞得很远很远,它们又

去找新朋友了。

活动反思: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以表格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地点”、“人物”等信息,

便于幼儿讲述时更加完整。这个环节中,幼儿先要帮大白鹅分析为什么大家不愿

意和它做朋友,再帮大白鹅出主意怎样才能让小姑娘和它做朋友。先后两次思考,

让他们感受到与人交往时礼貌的重要性,从而理解故事的主要含义。故事的名字

在故事讲完后才出示给幼儿,这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概括故事核心内容的能力。当

然,一则故事可以激发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情感需要,但这只是瞬间的,要将瞬间

演变为长久,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不断的关注和引导。活动后,教师一方

面可以创设与故事相应的环境,让幼儿“为大白鹅找朋友”的热情在低结构活动

中得以延续;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真实情境,鼓励幼儿用友好的方式多交些朋

友,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2、能根据发生的现象大胆想象、表述自己的不同想法。

3、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音响。

活动过程:

一、倒叙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最近森林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五一劳动节的时候颁了一个最勤劳奖,

颁给谁了呢?

2、大熊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以前的样子呀?

懒大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有了这样的转变呢?

二、分段讲述故事,根据故事的发生大胆游记作文400字 想象,表述各自的不同想法。

1、教师从开头到丰收的日子到了。

瞧瞧,野兔一家在干什么呢?

(1)丰收的日子到了,让我们来看看野兔种的是什么?

(2)之前他们说好是怎么分的?

(3)我们来帮他们分分吧。

(4)大熊分到了这么多的叶子,为什么还是生气呢?

2、从野兔的回答(教师讲述)一直讲述至大熊气疯了。

(1)为什么野兔是很高兴的答应了大熊的要求呢?

(2)丰收的日子又来了,这次野兔到底种的是什么呢?

(3)如果是你,你会选上面还是下面呢?

(4)我们来分一分的,谁来帮帮忙?

(5)这次的分配结果大熊会满意吗?为什么呢?

3、从大熊后悔极了至结束。

(1)大熊做了个什么决定呢?请大家猜猜看。

(2)丰收的日子到了,你们瞧,这回大熊的地里收获了什么?

(3)野兔看到了惊呆了,这是为什么呢?

(4)现在你们知道大熊为什么能得最勤劳奖了吗?

那么故事里你最喜欢谁呀?为什么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完整欣赏故事。

2、你们明白了什么呢?那么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

依靠别人的么?

3、教师小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付出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四、结束部分:“学做勤劳人”。

让我们也来学学大熊和野兔做一个勤劳的人一起来耕种吧!来,找个空位置。

老师还准备了一些种子,让我们去室内高尔夫 种植园地试试吧!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尝试自主阅读,能积极用语言、动作等方式大胆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3.知道有朋友关心是幸福的事,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电子书。

2.绘本若干。

3.表情图及字卡。

活动过程:

一、角色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这是谁呀?它的心情怎样?

二、细致观察,猜测讲述故事内容。

1.阅读1-5页,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教师:当当出去玩的时候遇到了谁?当当是怎么问的?它们又是怎么回答

的?

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进行对话练习。

2.自主阅读,了解故事内容。

幼儿与同伴自主阅读第6页: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讲述画面内容。

3.阅读7-11页,理解故事中间部分内容。

教师:当小动物们发现当当在偷看,他们会怎么做呢?你们觉得当当会放弃

吗?那当当会想什么办法进屋呢?

4.自主阅读故事结尾部分。

(1)幼儿与同伴自主阅读12--16页。

(2)交流感受。教师:当当收到朋友们送的礼物,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它会对好朋友说什么呢?

三、完整欣赏故事。

介绍故事名称,小结故事中当当的情绪变化。

四、自主阅读,结束活动。

幼儿与同伴完整阅读,讲述故事内容。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表演区投放表演道具,鼓励幼儿与同伴创造性地表演。

2.家园合作:鼓励孩子向父母大胆讲述故事《生日快乐》。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13

一、活动背景:

“盲人摸象”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杨志成先生把“盲人摸象”的故事,

改变成了《七只瞎老鼠》。黑色的背景和鲜艳的色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拼贴

技巧赋予了绘本新的视觉感受,巧妙地帮助了幼儿学会该如何认识并观察新事物,

非常切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通过解读绘本,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

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能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该绘本

故事,并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设计和教学。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在猜猜、说说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老鼠图片、1—7数字。

四、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师: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是关于谁的故

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

2.师:咱们一起来数一数。1、2、3、……一共是七只,高尔夫挥杆 这个故事就叫《七只

瞎老鼠》。

3.讨论:“瞎”是什么意思?

(评析:猜一猜、看一看的形式能有效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而引导幼儿观

察那只隐藏了一半身体的老鼠,主要是为接下来理解“观察事物都要全面”这个

道理作伏笔。)

(二)猜测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演示课件画面一。

讲述故事:有一天,七只瞎老鼠在池塘边发现一个大怪物,大家都不知道这是

什么,于是……,回来之后将结果告诉其他老鼠。

(1)星期一红老鼠出发了,它来到了怪物的身边一摸,你们猜猜红老鼠会觉

得大怪物是什么?

(2)听了红老鼠的话,其他老鼠相不相信呢?

2.演示课件画面二。

(1)师:是呀,其他老鼠们并不相信,星期二黄老鼠出发了,他告诉其他老鼠:

“那是一支黄色的长矛”。

(2)黄老鼠说了什么?长矛是指什么?

3.演示课件画面三。

(1)猜猜紫老鼠看到大怪物会觉得是什么?

(2)我们一起来听听紫老鼠是怎么说的。

4.演示课件画面四。

(1)听了紫老鼠的话,大家还是不相信,星期四,谁又出发了。

(2)桔老鼠是怎么说的?

5.演示课件画面五。

提问:星期五出发的是蓝老鼠,猜猜他看到大怪物会觉得是什么?

6.演示课件画面六。

(1)星期六谁出发了?绿老鼠一摸,觉得那是什么?

(2)师:这一下,大家都犯糊涂了,这个怪物到底是什么呀?大家你一言我

一语地争论起来,有的说是蛇,有的说是高山,还有的'说他是大柱子、长绳子,那

到底是什么呢?你们猜出来了吗?

7.演示课件画面七。

(1)师:星期天,白老鼠出发了,他从怪物的这边摸到了那一边,又从上面摸

到高一入团申请书 了下面,说:“这个怪物,粗得像根大柱子,软得像条蛇,尖得像长矛,宽得像峭

壁,柔得像扇子,粗得像绳子。”这些东西合在一起,不就是一头大象吗?白老鼠

猜对了吗?

(2)师:红老鼠、黄老鼠、蓝老鼠、橙老鼠、蓝老鼠绿老鼠听了白老鼠的

话,从大象的这边摸到了那一边,又从上边摸到了下边,他们觉得白老鼠说的话对

极了。

(评析:生动形象的课件画面,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了故事内容。教师开放性

的提问,打开了幼儿想象空间的大门,幼儿通过自己的猜测,表达了想象的过程,

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而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也让小班幼儿在口语表达方

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8.了解七只瞎老鼠不同的颜色和排列顺序。

(1)刚才我们听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七只瞎老鼠都有哪些不同的颜色?

(2)这些老鼠当中谁第一个出去呢?第一个出去就把他放在第一位,排在数

字1下面,最后一个出去的又是谁呢?猜猜它应该排在哪里?

(3)第二个出去的是谁?第三个呢?四、五呢?它们应该排在哪里?

(4)这群老鼠中最聪明的是哪一只老鼠?为什么白老鼠能够摸对,猜出是大

象呢?

(评析:说说七只瞎老鼠不同的颜色,是帮助幼儿巩固复习对颜色的认知。

而让幼儿说出七只瞎老鼠的排列顺序,一方面是锻炼幼儿的记忆,另一方面也是

帮助幼儿认识1-7的数字和数序。课件的运用能让幼儿对七只瞎老鼠的排列顺序

一目了然。)

(三)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理解故事内涵。

1.红老鼠摸的是大象什么部位?黄老鼠呢?紫老鼠、桔老鼠、蓝老鼠、绿老

鼠呢?

2.白老鼠为什么能摸出是大象?

3.小结:原来白老鼠,把怪物从头到尾都摸了一遍,而其他的老鼠只摸了大象

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他们都没有猜对。

(评析:精美的课件,配上轻音乐,使故事的讲述更具有情境性。而最后白老

鼠在摸大象部位时的动画效应,能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白老鼠与其他老鼠摸大象时

的区别,从而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突出了故事内涵。)

(四)游戏:看图猜测。

1.师:这儿有一张图片,猜猜会是什么?

2.小结:为什么刚才有的小朋友猜错了呢,因为我们小朋友只看到了老虎的

肚子。我们要像白老鼠那样,看清一样东西,一定要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才会准

确地知道是什么!

(评析:迁移生活经验,再次帮助幼儿理解看一件事要看全面,而不能只看一

部分,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五)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凳子下面,放了一张图片,拿出来猜猜,会是什么呢?回去把这

些拼图拼一拼,猜一猜。

(评析: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再次懂得看一件事要看全面,而不能只看一部分

的道理。)

五、活动反思:

《七只瞎老鼠》这一绘本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活动利用课件,

把原本枯燥、呆板的画面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仿佛

身临其境。活动借助绘本原有的拼贴技巧,把六只瞎老鼠摸大象的部位制作成静

止的画面,而白老鼠摸大象制作成动态的画面。两者通过比较,幼儿就能很直观地

看出白老鼠为什么能摸出大怪物是大象,而其他瞎老鼠为什么不能摸出的原因,

使原本成语中深刻的寓意变得简单易懂,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活动中的重难点。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诗画形式使幼儿了解春、夏、秋、冬的明显特征。

2.培养幼儿诗画教学的兴趣,轻松自然的掌握儿歌内容。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录音机、配乐儿歌一首《四季歌》、笔、绘画用纸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

1.幼儿完整欣赏配乐儿歌一遍。

2.请幼儿说说儿歌中讲到了什么?

二、画儿歌

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画儿歌

1.春

迎春花、柳树、蜜蜂、蝴蝶等。

2.夏

火红的太阳、枝繁叶茂的大树、荷花等。

3.秋

美丽的菊花、飘落的树叶、黄色的小草。

4.冬

腊梅花、雪花飘、雪人等。

三、看画学儿歌

1.春

师:春天来、春天来,什么花儿开?

幼:春天来、春天来,迎春花儿开。

师:红花开、黄花开,谁和谁都飞来?

幼:红花开、黄花开,蜜蜂、蝴蝶都飞来。

2.夏

师:夏天到、夏天到,什么东西当头照?

幼:夏天到、夏天到,火红的太阳当头照。

师:谁枝繁叶茂,谁朝着太阳笑?

幼:大树枝繁叶茂,荷花朝着太阳笑。

3.秋

师:秋天到、秋天到,美丽的什么画开放了?

幼:秋天到、秋天到,美丽的菊花画开放了。

师:什么吹、什么飘,谁换上了黄衣袍?

幼:秋风吹、树叶飘,小草换上了黄衣袍。

4.冬

师:冬天到、冬天到,什么花儿开放了?

幼:冬天到、冬天到,腊梅花儿开放。

师:什么吹、什么飘、雪人松柏齐叫好?

幼:北风吹、雪花飘、雪人松柏齐叫好。

四、编动作念儿歌

根据儿歌内容,编上简单的动作,完整的念儿歌。

课后反思:

以前在儿歌教学中,大多是教师说一句,小朋友学一句,通过多次反复,小

朋友也就掌握了,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虽然会说了,但完全靠机械记

忆,缺乏主动性。现在我觉得运用画儿歌的形式,图文并茂,直观形象,趣味性

强,诗画对应,看画学诗针对性强,孩子们在欣赏图画的同时,轻松自然的掌握

儿歌的内容。

通过教学活动,我觉得在幼儿学会说儿歌,还可以启发幼儿画儿歌,通过说、

画使幼儿理解并掌握儿歌的内容,编排简单的动作,通过说、画、表演等系列活

动,圆满的达到认知的目的。

小百科: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小年”的传说及由来,对传统文化故事感兴趣。

2.体验具有浓烈中国特色的绘本美。

3.感受绘本的趣味性,能够根据情节猜测故事的发展。

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准备:对于过年有一定的情感体验。

2.物质材料准备:PPT;小年民俗视频。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讨论。

1.引导语:图片上的人们正在庆祝什么节日呢?

小结:他们正在庆祝春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年。

2.引导语:过年前我们会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扫卫生,爷爷奶奶们还会准备一

些好吃的东西放在厨房灶台边,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小结:这些都是为了小年准备的,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什么是小年吧!

二、绘本展示,了解“小年”。

1.引发幼儿猜想故事的发展。

2.引导语: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是小年了吗?这个民间故事说的就是小年的

由来,虽然并不是真的,但令这个节日显得更加生动了。

三、结合视频,深入感知。

1.引导语:关于小年,中国人在这一天还会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跟着视

频了解一下吧!

小结:小年一过,意味着春节就要来了,不论是小年还是春节都是我们中国

的传统节日,令我们的生活更有仪式感,也传递了我们的情感和祝福。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分享小年的故事吧!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00:0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51413dc7b4955a3e9e35c3edd727c9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跳蚤儿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跳蚤儿歌.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小跳蚤儿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