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一)
吉祥止止发表于:2007-9-1308:11来源:医道社区
原帖转自“中国中医药论坛”:感谢方国强先生之无私奉献。转帖时加以整理。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方国强撰
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药精华,实现古为今用之目的,笔者曾于2007年5月26日在本论坛→医理探源分坛→医
学哲学→(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栏目中发表此文部分章节,现经笔者修订,改正了其中几个不当之处。为不造成
观者的误解,今仍在本论坛之古籍研究分坛中发表此文。
本文仍为节略本,除订正上次文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外,并补充发表上次省略内容的一部分与观者同赏。
笔者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不是临床中医师,本文所著述的内容纯粹为理论研究,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如有医家把
此理论用于临床,请务必先在自身实验无误后再行应用。
如欲引用本文的内容,请注明著者和出处。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
方国强撰
卷首语
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
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
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
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
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
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由于《桐君采药录》
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
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无闻」推测,《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五行属性归类,其成书时间早于《神农草本经》。而《神农草本经》虽把药物分
为上中下三品,但已将药物分为五味,并一直沿用至今,从逻辑关系上分析,其成书时间似要晚于前者。由于《桐君采药
录》之佚失,将药物以五行属性归类之法已无从考证矣,但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图》中可略窥其概要。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因而感叹之:
阴阳交替,
互补互藏,实难穷尽;五行相生,一而化五,如缕不绝。
无闻居士又言:
中医中药同本,阴阳五行共享,而今药缺五行,奈何汤液经方。
目录
1、卷首语
2、卷一绪论
3、卷二破解《汤液经法图》
4、卷三《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法则
⑴、五(六)脏虚实病症补泻方证图解第一
⑵、外感天行方证图解第二
⑶、救五脏中恶卒死方证图解第三
⑷、古今医案方证图解第四
5、卷四《汤液经法元始图》与变体图
6、卷五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分析
⑴、药物五行属性归类法分析第一
⑵、《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之五行属性归类第二
7、卷六从《汤液经法图》管窥《伊尹汤液经法》之辨证论治原则
8、卷七附录一《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9、卷八附录二《神农本草经》药物五行属性归类
10、卷后附言
卷一绪论
自《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行世以来,曾在中国乃至全球中(汉)医药界引起轰动,但对其研究者
至今仍为数不多,特别是在现时,急功近利者多,而静心究学者少;明知其书甚为宝贵,而由于时人对古文医籍之文理难
明,惧而拒之,此状可叹也!!!
吾得婺州双溪无间居士传授《商周乾坤图》后,浸身心于是图中,得益匪浅。商周乾坤图乃成图于殷商七千年前之中华
元始乾坤图(元始龙图——易图),至今已有万余年矣。师门前辈无相僧于文革六年(1971)说:“商周乾坤图乃天地吾人
众生宇宙万物木石之运行脉动图是也。中华商周乾坤图乃真正之太极图是也。此图即举世以为失传的陈希夷易龙图是也。
赵宋时代周廉溪太极图说及其太极图,乃我中华乾坤图之简化图是也。刘季东汉时代成书的《伤寒杂病论》,其伤寒六经,
乃我中华乾坤六兽之简化图是也。”据吾研究,万古之《商周乾坤图》乃揭开华阳隐居陶弘景所撰《辅行诀》组方法则之
唯一钥匙,「无闻」利用业余时间为之编撰此文,以证《商周乾坤图》之博大精深。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以填补《汤液经法图》(以下简称《经法图》)中所缺之二字为纲,以分析《经法图》中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为目,
以《商周乾坤图》之理法为经纬,绘制《经法图》之变体图,并进行验证,完成破解《经法图》之目的。
第二部分以绘制的《经法图》变体图——《五行相生相克三五至精汤液经法图》之逻辑关系,解析《辅行诀》书中所载
药方之义理,完成破解《辅行诀》所言《汤液经法》之组方法则,为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医籍提供行之有效
之工具。
第三部分以复原的《经法图》之元始图与简化图和变体图作为本文以图解图之结果。
第四部分是对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之分析,从药物酸辛苦咸甘五味,温热凉寒平五性,白青黑红黄五色,轻重缓急四
态,升降浮沉四气等方面分析《辅行诀》中所载二十五味药精五行属性归类之本义,并建立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方法模型,
完成对《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
第五部分讨论从《汤液经法图》的功能效用中,发现太阳(手小肠、足膀胱)经与厥阴(手心包、足肝)经的是动是病
之关系,从而管窥《伊尹汤液经法》之辨证施治原则。
笔者之家父为中药师兼中医师,家弟为中医师并中药师,而本人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对博大精深之中华医药宝库仅
只一知半解,出于对祖国医药事业之热爱而班门弄斧,献丑于大家庭前,还请诸君见谅。
此文之解析仅为吾一家之观点,正确与否观者自参。
笔者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不是临床中医师,本文所著述的内容纯粹为理论研究,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如有医家把
此理论用于临床,请务必先在自身实验无误后再行应用。
谨以此文作引玉之砖,期望能对祖国医药事业的兴旺发达起一点推波助澜之作用,也冀能得到专家学者之批评指正,共
同探讨,与时俱进。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如是曰:
逢盛世承传古技为今用,
振华夏引取西术为中用。
中华医药经典流传万古,
中华医药术技造福人寰!
卷二破解《汤液经法图》
欲解《辅行诀》之组方法则,必须首先破解《经法图》。为破解《经法图》,笔者依据《商周乾坤图》之理法绘制黑白图
(图1)一帧如下:
CEB4C3FCC3FB_
(图中加框之“酸”、“痉”二字,为吾与家弟方国伟所添,正确与否请看下文之求证。)
为理清《经法图》中五行与五味之配属关系,笔者把图内内圈中已知的“辛、咸、甘、酸、苦”之五味用直线连接起来
后,即可知该图是表示五行之生克关系,而且是每一行的前、后、左、右关系为,右者:生我(母),左者:我生(子),
前者:克我,后者:我克。如是,则“用金体”栏之内圈所缺的是“酸”字。
求证:“用火体”栏中“咸”字与“用金体”栏中的“咸”字以直线相连,为火克金,克我之关系,栏中补入的“酸”
字与“用木体”栏中的“酸字”用直线相连,为金克木,我克之关系,与其它栏目之五行制克关系相一致,因此,补入的
“酸”字正确。为能清楚地反映斯图之五行生克关系,笔者把图1填入五色绘成彩色《经法图》(图2)如下,完成破解
斯图之第一步。
如何填补图内圈外之缺“□”字,第二步必须明白《经法图》之五行配属关系。
《辅行诀》曰: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
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辅行诀》又曰: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藏气法时论》曰: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肝色青。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类火,心色赤。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脾色黄。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类金,肺色白。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肾色黑。
为解析《辅行诀》书中医方所列之药味,笔者摘录《神农本草经》中有关药物之药味于下。
《神农本草经》曰:(按《辅行诀》之药味分类法分类)
味辛属木:牡桂[木中木]味辛温。秦椒[木中火]味辛温。(蜀椒味辛温。)干姜[木中土]味辛温。细辛[木中金]
味辛温。附子[木中水]味辛温有毒。
味咸属火:旋覆花[火中火]味咸温。大黄[火中木]味苦寒有毒。泽泻[火中土]味甘寒。厚朴[火中金]味苦温无
毒。消石[火中水]味苦寒。卤咸(戎盐)味苦咸寒。亭历[火中火]味辛寒。
味甘属土:人參[土中土]味甘小寒。甘草[土中木]味甘平。大枣[土中火]味甘平。麦门冬[土中金]味甘平。茯
苓[土中水]味甘平。
味酸属金:五味[金中金]味酸温。枳实[金中木]味苦寒。豉(缺)[金中火][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勺药[金中
土]味苦。署豫[金中水]味甘小温。
味苦属水:干地黄[水中水]味甘寒。黄芩[水中木]味苦平。黄连[水中火]味苦无毒。术[水中土]味苦温。竹叶[水
中金]味苦平。
根据《辅行诀》与《内经》二书之说,笔者列表如下:
从上列表中可知,两书的五行与五味之配属不同,属于不相同的五行归类法(我国古代的五行配属,可分为五大类,计二十五种,因不在本
讨论范围之内,所以不予展开),但无碍于破解《经法图》,因此,按《辅行诀》之论述进行配属。
为求证填补《经法图》圈外所缺的是为“痉”字,笔者将《辅行诀》中所载的治疗五脏虚实病症的大泻、大补汤方证录之于下,以《经法
之逻辑关系,按《商周乾坤图•三五至精图》(《方氏乾坤图》)之逻辑思维进行分析。方证分析如下:
一、肝之虚实为病
《辅行诀》云: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医宗金鉴•三十五卷》曰:
木亢太过,土受害矣,是我胜其我之所胜者也。土之子金,承而制焉,则我畏我之所不胜,自然承受乃制,制则生化矣。
《难经•六十九难》曰: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难经•七十五难》曰:
“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笔者对《难经》中这两句经文的理解为,当“我虚”时用“虚者补其母,子能令母实”;当“我实”时则用“实者泻其子,母能令子虚
两句经文的运用在于主体的“我虚”还是“我实”。老祖宗们用词讲究对仗工整,其实这两句经文并无矛盾之处。】
1、大泻肝汤
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
枳实(熬)[金中木]、芍药[金中土]、甘草(炙)[土中木]、黄芩[水中木]、大黄[火中木]、生姜[木中土](切,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解析:
肝实则怒,怒则为病曰“烦”,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说文》曰:“煩,热头痛也,从頁从火,一曰焚省声”。肝为木,按《经法图
图示,用木体,右转(阴退)为泻。
“肝实,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亢太过,并伴土亢而克脾土中之火、水。“大泻肝汤”方中芍药为金中土,枳实为金中木,甘草为土
木,黄芩为水中木,大黄为火中木,生姜为木中土。《辅行诀》曰:“肝德在散。味酸皆属金,以酸泻之”,以脾土“土体”之子“金体”
土、木(土体之火生金体之土、土体之水生金体之木),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体”中之水、土;《辅行诀》曰:“味甘皆属土
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土体”中之木反侮“木体”中之土;《难经》曰:“虚者补其母,子能令母实”,以木体之母“水体”中之木
子“火体”中之木扶持“木体”中之木;《辅行诀》曰:“味辛皆属木,以辛补之”,又怕制土太过以“木体”之土兼补“木‘本’体”中之
肝实“‘木体’之水及土亢而木虚”是病则用“大泻肝汤”是方,芍药为君药,枳实、甘草为臣药,黄芩、大黄为佐药,生姜为使药,化
除烦,治病去痛。是方一君二臣二佐一使。
2、大补肝汤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
桂心[木中木]干姜[木中土]五味子[金中金](各三两)旋覆花[火中火]代赭石(味苦寒)为[水中木](一方作牡丹皮,当从)
叶[水中金](各一两)大枣[土中火](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解析:
肝气虚,虚则其人恐惧为病曰“痞”,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干呕不能食。《说文》曰:“痞,痛也,从疒,否声”。肝为木,按
法图》图示,用木体,左转(阳进)为补。
“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木、土虚,火、金、水偏弱,更去克脾土之土、金、火。“大补肝汤”方中桂心为木中木,干姜为木中
五味子为金中金,旋覆花为火中火,代赭石[味苦寒]为金中水,竹叶为水中金,大枣为土中火。《辅行诀》曰:“味辛皆属木,以辛补之”
“木体”之木、土补扶“木‘本’体”之木、土;《难经•六十九难》曰:“虚者补其母”,《辅行诀》曰:“味苦皆属水”,水生木,以
体”之母“水体”之金扶助“木体”之金;《难经•七十五难》曰:“子能令母实”,《辅行诀》曰:“味咸皆属火”,以“木体”之子“火
之火,扶助“木体”之火;以脾土“土体”之子“金体”之金、水(土体之土、金生金体之金、水)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体”
木、火;并以“土体”之火反侮转化“木体”之水克甘土。
肝虚“‘木体’之木、土虚及火、金、水偏弱,而强克‘土体’之土、金、火”是病则用“大补肝汤”是方,桂心、干姜为君药,竹叶、
覆花为臣药,五味子、代赭石为佐药,大枣为使药,化甘除痞,治头眩,干呕不能食之病。是方二君二臣二佐一使。
二、心之虚实为病
《辅行诀》云: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
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
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证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胞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虚则血气少,善悲,久不已,发癫仆。
1、大泻心汤2
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懑,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
黄连[水中火]黄芩[水中木]芍药[金中土](各三两)干姜(炮)[木中土]甘草(炙)[土中木]大黄[火中木](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解析:
心胞气实则心中怔忡不安,不安则为病曰“痞”,必胸膺痞懑,口中苦。《说文》曰:“痞,痛也,从疒,否声”。心为火,按《经法图
图示,用火体,右转(阴退)为泻。
“心实,则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懑,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是病。
心病用火体,是病为心火五行中之金亢太过、并伴土亢,而木则虚,克肺金五行之木、水。“大泻心汤2”方中黄连为水中火,黄芩水中
芍药为金中土,干姜为木中土,甘草为土中木,大黄为火中木。《辅行诀》曰:“味咸皆属火,苦泻之”,以肺金“金体”之子,“水体”
木(金体之木生水体之火、金体之水生水体之木),承而制(化解咸火克酸金)之“火体”中之金、土;《辅行诀》曰:“心德在耎,以咸补之
以“火体”中之木补扶“火(本)体”之木;《难经•七十五难》曰:“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以“火体”之母“木体”之土泻“火
之土,子“土体”之木扶助“火体”之木,以“金体”中之土转化“火体”之土、金克酸金。
心实“‘火体’之金亢太过、并伴土亢,而木则虚,克肺金五行之木、水”是病则用“大泻心汤2”是方,黄连为君,黄芩、芍药为臣,干
甘草为佐,大黄为使,化酸除痞,治心实口苦或吐血之病。是方一君二臣二佐一使。
2、大补心汤2
治心中虚烦,懊怔不安,怔忡如车马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其人脉结而微者方:
代赭石(味苦寒)[金中水](烧赤,入酢浆中淬三次,打。一方作牡丹皮,当从。)旋覆花[火中火]竹叶[水中金](各三两)豉
中火](一方作山萸肉,当从)人参[土中土]甘草(炙)[土中木]干姜[木中土](各一两)
上方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解析:
心虚则烦懊不安,饮食无味,干呕为病曰“滞”,必怔忡如车马惊,气噫,时或多唾。《说文》曰:“滯,凝也,从水,帶声”。心为
按《经法图》图示,用火体,左转(阳进)为补。
“心虚,则心中虚烦,懊怔不安,怔忡如车马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其人脉结而微”是病。
心病用火体,是病为心火五行中之木、火虚,且水、土亦弱,强克肺金五行中之水、火、土。“大补心汤2”方中代赭石为金中水,旋覆
火中火,竹叶为水中金,豉为金中火,人参为土中土,甘草(炙)为土中木,干姜为木中土。《辅行诀》曰:“味咸皆属火,以咸补之”
“火体”之火补“火(本)体”之火;以肺金“金体”之子“水体”中之金(金体之土生水体之金),承而制(化解咸火克酸金之土)之“火
中之木;《难经》曰:“子能令母实,虚者补其母”,以“火体”之子“土体”之土、木补扶“火体”之土、木,以“火体”之母“木体”
补扶“火体”之土,以“金体”中之水、火反侮转化“火体”之火克酸金之金。
心虚“‘火体’五行中之木、火虚,且水、土亦弱,强克肺金五行中之水、火、土”是病则用“大补心汤2”是方,旋覆花为君,代赭石
为臣,炙甘草、干姜、人参为佐,竹叶为使,化酸除滞,治心中虚烦,饮食无味,脉结而微。是方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三、脾之虚实为病
《辅行诀》云: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若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1、大泻脾汤
治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方:
附子[木中水](一枚,炮)干姜[木中土](三两)黄芩[水中木]大黄[火中木]枳实[金中木]甘草[土中木](炙,各一
上方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解析:
脾实则腹满,飧泄为病曰“滞”,必腹胀不能食,欲利或利不止。《说文》曰:“滯,凝也,从水,帶声”。脾为土,按《经法图》图示
用土体,右转(阴退)为泻。
“脾实,则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是病。
脾病用土体,是病为脾土五行中之火亢太过,水亦亢,而木虚弱,克肾水五行之金、火。“大泻脾汤”方中附子为木中水,干姜为木中土
黄芩为水中木,大黄为火中木,枳实为金中木,甘草为土中木。《辅行诀》曰:“脾德在缓。味辛皆属木,以辛泻之”,以肾水“水体”之
“木体”中之水、土(水体之火生木体之土、水体之金生木体之水),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体”中之火、水;《难经》曰:“
补其母,子能令母实”,以“土体”之母“火体”之木,以“土体”之子“金体”之木扶助“土体”之木;以“水体”之木反侮转化“土体
木所克;《辅行诀》曰:“味甘皆属土,以甘补之”,以“土体”中之木补扶“土(本)体”之木。
脾实“‘土体’之火亢太过,水亦亢,而木虚弱,强克肾水五行之金、火”是病则用“大泻脾汤”是方,附子为君药,干姜为臣药,黄芩
大黄、枳实为佐,甘草为使,化苦除滞,治腹胀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利不止。是方一君一臣三佐一使。
2、大补脾汤
治脾气大疲,饮食不化[消],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时结者方:
人参[土中土]甘草[土中木](炙,各三两)干姜[木中土](三两)术[水中土]麦门冬[土中金]五味子[金中金]旋覆花
中火](一方作牡丹皮,当从。各一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解析:
脾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为病曰“燥”,必饮食不化,呕吐下利,口苦干渴。《说文》曰:“燥,乾也,从火,喿声”。脾为土,按
法图》图示,用土体,左转(阳进)为补。
“脾虚,则脾气大疲,饮食不化[消],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时结”是病。
脾病用土体,是病为脾土五行中之土、木虚,金、火亦弱,而水却旺,强克肾水五行之水、土、火、木。“大补脾汤”方中人参为土中土
炙甘草为土中木,干姜为木中土,白术为水中土,麦门冬为土中金,五味子为金中金,旋覆花为火中火。《辅行诀》曰:“味甘皆属土,以
之”,以“土体”中之土、木、金补扶“土(本)体”之土、木、金;《辅行诀》曰:“以辛泻之”,肾水“水体”之子“木体”中之土(
之火生木体之土),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体”中之水;以“水体”之土反侮转化制约“土体”之土、木;《难经》曰:“子能
实,虚者补其母”,以“土体”之子“金体”之金、“土体”之母“火体”之火扶助“土体”之金、火。
脾虚“‘土体’之土、木虚,金、火亦弱,而水却旺,强克肾水五行之水、土、火、木”是病则用“大补脾汤”是方,人参为君药,炙甘
麦门冬为臣药,白术、五味子、旋覆花为佐,干姜为使,化苦除燥,治饮食不化,呕吐下利,口中苦干渴。是方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四、肺之虚实为病
《辅行诀》云: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1、大泻肺汤
治胸中有痰涎,喘不得卧,大小便闭,身面肿迫满,欲得气利者方:
葶苈子(熬)[火中金]味辛寒。大黄[火中木]芍药[金中土](各二两)甘草(炙)[土中木]黄芩[水中木]干姜[木中土]
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服。
解析:
肺实则喘咳,凭胸仰息为病曰“燥”,必痰涎喘咳不得卧,便闭身面肿。《说文》曰:“燥,乾也,从火,喿声”。肺为金,按《经法
图示,用金体,右转(阴退)为泻。
“肺实,则胸中有痰涎,喘不得卧,大小便闭,身面肿迫满”是病。
肺病用金体,是病为肺金五行中之木亢太过,土亦亢,克肝木五行中之土、水。“大泻肺汤”方中葶苈子为火中金,大黄为火中木,芍药为
土,炙甘草为土中木,黄芩为水中木,干姜为木中土。《辅行诀》曰:“肺德在收。味酸皆属金,以咸泻之”,以肝木“木体”之子“火体
之金、木(木体之土生火体之金、木体之水生火体之木),承而制(化解酸金克辛木)之“金体”中之木、土;《难经》曰:“母能令子虚
者泻其子”,以“金体”之母“土体”之木,以“金体”之子“水体”之木泻“土体”之木;《辅行诀》曰:“味酸皆属金,以酸补之”,
克制肺金之土太过,以“金体”中之土补扶“金(本)体”之土。
肺实“‘金体’之木亢太过,土亦亢,克肝木五行中之土、水”是病则用“大泻肺汤”是方,葶苈子为君药,大黄、芍药为臣药,炙甘草
黄芩为佐,干姜为使,化辛除燥,治便闭身面肿,痰涎喘咳不得卧。是方一君二臣二佐一使。
2、大补肺汤
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息,口干,耳聋,脉虚而快者方:
麦门冬[土中金]五味子[金中金]旋覆花[火中火](各三两,一方作牡丹皮,当从)细辛[木中金](一两)地黄[水中水]竹叶
中金]甘草[土中木](各一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解析:
肺虚则鼻息不利,胸中痛为病曰“痉”,必少气不足息,耳聋咽干。《说文》曰:“痙,彊急也,从疒,坙声”。肺为金,按《经法图
示,用金体,左转(阳进)为补。
“肺虚,则烦热汗出,少气不足息,口干,耳聋,脉虚而快”是病。
肺病用金体,是病为肺金五行中之金大虚,木、水亦弱,强克肝木五行中之木。“大补肺汤”方中麦门冬为土中金,五味子为金中金,旋覆
火中火,细辛为木中金,地黄为水中水,竹叶为水中金,甘草为土中木。《辅行诀》曰:“肺德在收。味酸皆属金,以酸补之”,以“金体
之金补扶“金(本)体”之金;《难经》曰:“虚者补其母,子能令母实”,以“金体”之母“土体”之金、木,以“金体”之子“水体”之
水补扶“金体”之金、木、水;以肝木“木体”之子“火体”中之火(木体之木生火体之火),承而制(化解酸金克辛木)之“金体”中之
以“木体”之金反侮转化“金体”之金所克。
肺虚“‘金体’之金大虚,木、水亦弱,强克肝木五行中之木”是病则用“大补肺汤”是方,五味子为君药,麦门冬、旋覆花为臣药,地
竹叶、甘草为佐,细辛为使,化辛除痉,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息,口干,耳聋。是方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五、肾之虚实为病
《辅行诀》云: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胻足皆痛。
邪在肾,是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取之勇
昆仑,视有余血者尽取之。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1、大泻肾汤
治小便赤少,时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者方:
茯苓[土中水]甘草[土中木]大黄[火中木]黄芩[水中木](各三两)芍
[金中土]干姜[木中土](各一两)
上方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日二温服。
解析:
肾实则腹满,泾溲不利,面色正黑为病曰“痉”,必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说文》曰:“
彊急也,从疒,坙声”。肾为水,按《经法图》图示,用水体,右转(阴退)为泻。
“肾实,则小便赤少,时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是病。
肾病用水体,是病为肾水五行中之火亢太过,土亦亢,而木则虚,克心火五行中之金、水。“大泻肾汤”
中茯苓为土中水,甘草为土中木,大黄为火中木,黄芩为水中木,芍药为金中土,干姜为木中土。《辅行
曰:“肾德在坚。味苦皆属水,以甘泻之”,以心火“火体”之子“土体”中之水、木(火体之金生土体
水、火体之水生土体之木),承而制(化解苦水克咸火)之“水体”中之火、土;《难经》曰:“母能令
虚,实者泻其子”,以“水体”之母“金体”之土,以“水体”之子“木体”之土泻“水体”之土;以“
体”之木反侮转化“水体”之木所克;《辅行诀》曰:“味苦皆属水,以苦补之”;以“水体”中之木补
“水(本)体”之木。
肾实“‘水体’之火亢太过,土亦亢,而木则虚,克心火五行中之金、水”是病则用“大泻肾汤”
方,茯苓、甘草为君药,大黄、黄芩为臣药,芍药为佐,干姜为使,化咸除痉,治小便赤少,时溺血,少
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是方二君二臣一佐一使。
2、大补肾汤
治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脉软而快者方:
地黄[水中水]竹叶[水中金]甘草[土中木](各三两)泽泻[火中
土]桂枝[木中木]干姜[木中土]五味子[金中金](各一两)
上七味,以长流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
解析:
肾虚则厥逆,腰腹、胻足痛,股膝挛为病曰“烦”,必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说文》
“煩,热头痛也,从頁从火,一曰焚省声”。肾为水,按《经法图》图示,用水体,左转(阳进)为补。
“肾虚,则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脉软而快者”是病。
肾病用水体,是病为肾水五行中之土虚,而水、金、木亦弱,强克心火五行中之水。“大补肾汤”方中地黄为水中水,竹叶为水中金
草为土中木,泽泻为火中土,桂枝为木中木,干姜为木中土,五味子为金中金。以“水体”中之水、金补扶“水(本)体”之水、金;以“水
之母“金体”之金,以“水体”之子“木体”之土、木补扶“水体”之金、土、木;以心火“火体”之子“土体”中之木(火体之水生土体之木
承而制(化解苦水克咸火)之“水体”中之土;以“火体”之土反侮转化“水体”之水、金等所克。
肾虚“‘水体’之土虚,而水、金、木亦弱,强克心火五行中之水”是病则用“大补肾汤”是方,甘草为君药,地黄、竹叶为臣药,桂
干姜、五味子为佐,泽泻为使,化咸除烦,治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是方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根据以上“五脏虚实为病”的十个大补大泻药方之解析,笔者认为《经法图》中圈外所缺的为“痉”字,补入该字为正确,并按此方
析《赋行诀》中的所有方证为说明并诠释上述方证之解析,笔者绘制《五行相生相胜三五至精汤液经法图》(图3)如下:
CEB4C3FCC3FB_
至此,笔者认为《汤液经法图》之秘已全部破解。《经法图》是针对中医五脏六腑之病症,以五行属性分类,用中药药物
的五行药(属)性来组方遣药之法则总结,即所谓的“汤液经法”,并根据临床应用化五行药性为五种药味,以图示的方
式进行记载传教。
其实此秘密,陶弘景在《辅行诀》中已有明示矣,陶隐居曰:“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
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五行是体,五味是用,以现代语言解
释之,“五行是理论,五味是应用(实践)”。
中医辨证之五行病症,以中药之五行药性来对症下药,使张仲景之《经方》至今仍用之如神,“汤液经法”功不可没也。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曰:
张机《经方》用如神,
岂知“组方”以五行;
《桐君药录》今已失,
“五行药性”何处寻。
卷三《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法则
《辅行诀》记载辨五(加心包为六脏)脏虚实病症大小补泻方24个(不计随证加减方36个),实际每脏有方证4个。
於后单列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五脏泻方5个,救五脏诸劳损病补方5个,五(六)脏之病症方前后合之共34方。吾
人以为《辅行诀》书中仅有五(六)脏病之方证,而无六腑病之方证,其实不然,脏为阴腑为阳,脏与腑(心与小肠,肝
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治脏之医方亦是治腑之医方是也。其后更列外感天行之大
小二旦六神“伤寒”症16方(加正阳旦汤计17个),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病症5方(加启喉丸方、灌耳方计7个),总计
《辅行诀》载医方55个(如加上随证加减方36个及正阳旦汤和启喉、灌耳方,共计94个医方),其组方法则亦按脏腑泻
补、外感天行、开窍急救三类而成。
笔者以图3《五行相生相克三五至精汤液经法图》(简称《三五至精汤液经法图》)的五行生克制化之逻辑关系,解析《辅
行诀》书中所载药方五行之义理,并按卷二所用方法破解《汤液经方》遗存——《辅行诀》医方之组方法则与规律,把二
十五味药精填入彩色《经法图》中,绘制而成《廿五味药精经法图》(图4)如下:
本文主要是采用以图解图之方法进行解析,因此,本卷之论述均按图4之内容与规律进行分析诠释《辅行诀》中所载之诸方证,并绘制各
证(示意)图。
《医宗金鉴•三十五卷》注曰:“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复生木,是五行相生,主生养万物者也。木克土,土克水,水克
火克金,金克木,木复克土,是五行相克,主杀害万物者也。相克则死,相制则生。木亢害土,土亢害水,水亢害火,火亢害金,金亢害木
克其所胜者也。然我之所胜之子,即我之所不胜者也。我畏彼子出救母害,不敢妄行,承受乃制,制则生化,则各恒其德,而生化万物、无
也。假如木亢太过,土受害矣,是我胜其我之所胜者也。土之子金,承而制焉,则我畏我之所不胜,自然承受乃制,制则生化矣。火亢太过
受制矣,金之子水,承而制焉。土亢太过,水受制矣,水之子木,承而制焉。金亢太过,木受制矣,木之子火,承而制焉。水亢太过,火受制
火之子土,承而制焉。五行皆若此也。此所以相生而不害,相制而不克也。而生生化化,万物立命之道,即在于是矣,此五行生克制化之理
可不知者也。”
《医宗金鉴•三十五卷》又注曰:“假如木亢极,则必害我之所胜之土;土之子金,随起而制木,木畏承受其制,则不敢妄刑彼母也。
有此承制之道,自相和顺,则生化不病矣。假如木亢盛而无制,则必生胜病;胜病者肝,受病者脾,二经同病也。有胜必有复,有盛必有衰
然之道也。木盛而后必衰,土之子金,则乘衰必复胜母之仇,是则更生复病也;复病者肺,受病者肝,二经同病也。余脏法此。”(《中华医
集成•第三十一册》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版)
笔者按脏腑泻补、外感天行、开窍急救三类及古今医案方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解析。
五(六)脏虚实病症补泻方证图解第一
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
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
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辅行诀》记载辨五(加心包为六脏)脏虚实病症大小补泻方24个,实际每脏有方证4个。於后单列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五脏泻
个,救五脏诸劳损病补方5个,五(六)脏之病症方前后合之共34方,加上随证加减方36个,总计为70方。本章节只解析前34方。
一、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1、小泻肝汤
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方:
枳实(熬)[金中木]、芍药[金中土]、生姜[木中土](各三两)
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解析:
肝实则怒,方用泻肝汤。
“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亢太过,并伴土亢,克脾土中之火、水。“小泻肝汤”方中芍药为金中土,枳实为金中木,生姜
中土。以脾土“土体”之子“金体”中之土、木(土体之火生金体之土、土体之水生金体之木),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体”中之
土;又怕制土太过而以“木体”之土兼补“木‘本’体”中之土,方证见(图5—1)。
肝实“‘木体’之水太过并伴土亢”是病则用“小泻肝汤”是方,芍药为君药,枳实为臣药,生姜为佐使,化甘除烦,治病去强急。
一君一臣一佐使。
一为乾为阳,二为坤为阴。经云: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天三(味,升)、一(升)阳数也,肝实用阳数三、一并泻方,顿服为日一
阳证以孤阳不长之意泻之,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2、大泻肝汤
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
枳实(熬)[金中木]、芍药[金中土]、甘草(炙)[土中木]、黄芩[水中木]、大黄[火中木]、生姜[木中土](切,
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解析:
“肝实,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亢太过,并伴土亢而克脾土中之火、水,而木则虚。“大泻肝汤”方中芍药为金中土,
枳实为金中木,甘草为土中木,黄芩为水中木,大黄为火中木,生姜为木中土。以脾土“土体”之子“金体”中之土、木
(土体之火生金体之土、土体之水生金体之木),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体”中之水、土;以“土体”中之木
反侮“木体”中之土;以木体之母“水体”中之木、之子“火体”中之木扶持“木体”中之木;又怕制土太过而以“木体”
之土兼补“木‘本’体”中之土,方证见(图5—2)。
肝实“‘木体’之水及土亢而木虚”是病则用“大泻肝汤”是方,芍药为君药,枳实、甘草为臣药,黄芩、大黄为佐药,
生姜为使药,化甘除烦,治病去痛。是方一君二臣二佐一使。
一为乾为阳,二为坤为阴。天(水)五(升)阳数也,地(煮取)二(升)、六(味)阴数也;肝实为数五用二、六数
并泻方,再服为日二服取阳证以阴泻之意也,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CEB4C3FCC3FB_
3、小补肝汤
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
桂枝[木中木]干姜[木中土]五味子[金中金](各三两)大枣[土中火](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两半;头苦眩者,加白术[水中
一两半;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一两半;中满者,去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木中金]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
加附子[木中水]一枚,炮。
解析:
肝虚则恐,方用补肝汤。
“肝虚则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土虚,木弱更去克脾土之土、水。“小补肝汤”方中桂枝为木中木,干姜为木中土,五味子为金中
大枣为土中火;以“木体”之土、木补扶“木‘本’体”之土、木,以脾土“土体”之子“金体”之金(土体之土生金体之金)承而制(化
木克甘土)之“木体”中之木,并以“土体”之火转化“木体”之木(木生火,火生土)克甘土,方证见(图5—3)。
肝虚“‘木体’之土虚及木弱而强克‘土体’之土”是病则用“小补肝汤”是方,干姜为君药,桂枝为臣药,五味子为佐药,大枣为使
化甘除痞,治病去眩。是方一君一臣一佐一使。
天(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阳数也,地四(味)、(水)八(升)阴数也;肝虚为阴数四、八用一、三、阳数并补方,
服取阴证以阳补之意也。
4、大补肝汤
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
方:
桂心[木中木]干姜[木中土]五味子[金中金](各三两)旋覆花[火中火]代赭石[金中水](一方作牡丹皮,
当从)竹叶[水中金](各一两)大枣[土中火](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当从)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解析:
“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
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木、土虚,火、金、水偏弱,更去克脾土之土、金、火。“大补肝汤”方中桂心为木
中木,干姜为木中土,五味子为金中金,旋覆花为火中火,代赭石[味苦寒]为金中水,竹叶为水中金,大枣为土中火。以
“木体”之木、土补扶“木‘本’体”之木、土;以“木体”之母“水体”之金扶助“木体”之金;以“木体”之子“火
体”之火,扶助“木体”之火;以脾土“土体”之子“金体”之金、水(土体之土、金生金体之金、水)承而制(化解辛
木克甘土)之“木体”中之木、火;并以“土体”之火反侮转化“木体”之水克甘土,方证见(图5—4)。
肝虚“‘木体’之木、土虚及火、金、水偏弱,而强克‘土体’之土、金、火”是病则用“大补肝汤”是方,桂心、干
姜为君药,竹叶、旋覆花为臣药,五味子、代赭石为佐药,大枣为使药,化甘除痞,治头眩,干呕不能食之病。是方二君
二臣二佐一使。
天(水)一(斗)、七(味)阳数也,地(煮取)四(升)阴数也;肝虚为阴数四用一、三、七阳数并补方,日三夜一
服取阴证以阳补之意也。
二、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
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
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证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胞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虚则血气少,善悲,久不已,发癫仆。
10、大泻心汤2
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懑,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
黄连[水中火]黄芩[水中木]芍药[金中土](各三两)干姜(炮)[木中土]甘草(炙)[土中木]大黄[火中
木](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解析:
“心实,则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懑,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是病。
心病用火体,是病为心火五行中之金亢太过、并伴土亢,而木则虚,克肺金五行之木、水。“大泻心汤2”方中黄连为
水中火,黄芩水中木,芍药为金中土,干姜为木中土,甘草为土中木,大黄为火中木。以肺金“金体”之子“水体”中之
木(金体之木生水体之火、金体之水生水体之木),承而制(化解咸火克酸金)之“火体”中之金、土;以“火体”中之
木补扶“火(本)体”之木;以“火体”之母“木体”之土泻“火体”之土,子“土体”之木扶助“火体”之木,以“金
体”中之土转化“火体”之土、金克酸金,方证见(图5—10)。
心实“‘火体’之金亢太过、并伴土亢,而木则虚,克肺金五行之木、水”是病则用“大泻心汤2”是方,黄连为君,
黄芩、芍药为臣,干姜、甘草为佐,大黄为使,化酸除痞,治心实口苦或吐血之病。是方一君二臣二佐一使。
天(水)五(升)阳数也,地(煮取)二(升)、六(味)阴数也;心实为数五用二、六数并泻方,再服,日二取阳证
以阴泻之意也,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12、大补心汤2
治心中虚烦,懊怔不安,怔忡如车马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其人脉结而微者方:
代赭石[金中水](烧赤,入酢浆中淬三次,打。一方作牡丹皮,当从)旋覆花[火中火]竹叶[水中金](各三两)豉
[金中火](一方作山萸肉,当从)人参[土中土]甘草(炙)[土中木]干姜[木中土](各一两)
上方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解析:
“心虚,则心中虚烦,懊怔不安,怔忡如车马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其人脉结而微”是病。
心病用火体,是病为心火五行中之木、火虚,且水、土亦弱,强克肺金五行中之水、火、土。“大补心汤2”方中代赭
石为金中水,旋覆花为火中火,竹叶为水中金,豉为金中火,人参为土中土,甘草(炙)为土中木,干姜为木中土。以
“火体”之火补“火(本)体”之火;以肺金“金体”之子“水体”中之金(金体之土生水体之金),承而制(化解咸火
克酸金之土)之“火体”中之木;以“火体”之子“土体”之土、木补扶“火体”之土、木,以“火体”之母“木体”之
土补扶“火体”之土,以“金体”中之水、火反侮转化“火体”之火克酸金之金,方证见(图5—12)。
心虚“‘火体’五行中之木、火虚,且水、土亦弱,强克肺金五行中之水、火、土”是病则用“大补心汤2”是方,旋
覆花为君,代赭石、豉为臣,炙甘草、干姜、人参为佐,竹叶为使,化酸除滞,治心中虚烦,饮食无味,脉结而微。是方
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天(水)一(斗,升)、七(味)阳数也,地(煮取)四(升)阴数也;心虚为阴数四用一、三、七阳数并补方,日三
夜一服取阴证以阳补之意也。
三、辨脾脏病证文并方
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病者,必腹满肠鸣,溏泻,食不化;虚则身重,若饥,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14、大泻脾汤
治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方:
附子[木中水](一枚,炮)干姜[木中土](三两)黄芩[水中木]大黄[火中木]枳实[金中木]甘草[土
中木](炙,各一两)
上方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解析:
“脾实,则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是病。
脾病用土体,是病为脾土五行中之火亢太过,水亦亢,而木虚弱,克肾水五行之金、火。“大泻脾汤”方中附子为木中水,
干姜为木中土,黄芩为水中木,大黄为火中木,枳实为金中木,甘草为土中木。以肾水“水体”之子,“木体”中之水、
土(水体之火生木体之土、水体之金生木体之水),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体”中之火、水;以“土体”之母
“火体”之木,以“土体”之子“金体”之木扶助“土体”之木;以“水体”之木反侮转化“土体”之木所克;以“土体”
中之木补扶“土(本)体”之木,方证见(图5—14)。
脾实“‘土体’之火亢太过,水亦亢,而木虚弱,强克肾水五行之金、火”是病则用“大泻脾汤”是方,附子为君药,
干姜为臣药,黄芩、大黄、枳实为佐,甘草为使,化苦除滞,治腹胀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利不止。是方一君一臣三佐
一使。
天(水)五(升)阳数也,地(煮取)二(升)、六(味)阴数也;脾实为数五用二、六数并泻方,再服,日二取阳证
以阴泻之意也,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CEB4C3FCC3FB_
16、大补脾汤
治脾气大疲,饮食不化[消],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时结者方:
人参[土中土]甘草[土中木](炙,各三两)干姜[木中土](三两)术[水中土]麦门冬[土中金]五味子
[金中金]旋覆花[火中火](一方作牡丹皮,当从。各一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解析:
“脾虚,则脾气大疲,饮食不化[消],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时结”
是病。
脾病用土体,是病为脾土五行中之土、木虚,金、火亦弱,而水却旺,强克肾水五行之水、土、火、木。“大补脾汤”
方中人参为土中土,炙甘草为土中木,干姜为木中土,白术为水中土,麦门冬为土中金,五味子为金中金,旋覆花为火中
火。以“土体”中之土、木、金补扶“土(本)体”之土、木、金;以肾水“水体”之子“木体”中之土(水体之火生木
体之土),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体”中之水;以“水体”之土反侮转化制约“土体”之土、木;以“土体”
之子“金体”之金、“土体”之母“火体”之火扶助“土体”之金、火,方证见(图5—16)。
脾虚“‘土体’之土、木虚,金、火亦弱,而水却旺,强克肾水五行之水、土、火、木”是病则用“大补脾汤”是方,
人参为君药,炙甘草、麦门冬为臣药,白术、五味子、旋覆花为佐,干姜为使,化苦除燥,治饮食不化,呕吐下利,口中
苦干渴。是方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天(水)一(斗)、七(味)阳数也,地(煮取,温分)四(升,服)阴数也;心虚为阴数四用一、三、七阳数并补方,
日三夜一服取阴证以阳补之意也。
四、辨肺脏病证候文并方
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
以越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18、大泻肺汤
治胸中有痰涎,喘不得卧,大小便闭,身面肿迫满,欲得气利者方:
葶苈子[火中金](熬)大黄[火中木]芍药[金中土](各二两)甘草(炙)[土中木]黄芩[水中木]干
姜[木中土](各一两)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服。
解析:
“肺实,则胸中有痰涎,喘不得卧,大小便闭,身面肿迫满”是病。
肺病用金体,是病为肺金五行中之木亢太过,土亦亢,克肝木五行中之土、水。“大泻肺汤”方中葶苈子为火中金,大黄
为火中木,芍药为金中土,炙甘草为土中木,黄芩为水中木,干姜为木中土。以肝木“木体”之子“火体”中之金、木(木
体之土生火体之金、木体之水生火体之木),承而制(化解酸金克辛木)之“金体”中之木、土;以“金体”之母“土体”
之木,以“金体”之子“水体”之木泻“土体”之木;以防克制肺金之土太过,以“金体”中之土补扶“金(本)体”之
土,方证见(图5—18)。
肺实“‘金体’之木亢太过,土亦亢,克肝木五行中之土、水”是病则用“大泻肺汤”是方,葶苈子为君药,大黄、芍
药为臣药,炙甘草、黄芩为佐,干姜为使,化辛除燥,治便闭身面肿,痰涎喘咳不得卧。是方一君二臣二佐一使。
天(水)五(升)阳数也,地(煮取)二(升)、六(味)阴数也;脾实为数五用二、六数并泻方,再服,日二取阳证
以阴泻之意也,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CEB4C3FCC3FB_
20、大补肺汤
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息,口干,耳聋,脉虚而快者方:
麦门冬[土中金]五味子[金中金]旋覆花[火中火](各三两,一方作牡丹皮,当从)细辛[木中金](一两)地
黄[水中水]竹叶[水中金]甘草[土中木](各一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解析:
“肺虚,则烦热汗出,少气不足息,口干,耳聋,脉虚而快”是病。
肺病用金体,是病为肺金五行中之金大虚,木、水亦弱,强克肝木五行中之木。“大补肺汤”方中麦门冬为土中金,五味
子为金中金,旋覆花为火中火,细辛为木中金,地黄为水中水,竹叶为水中金,甘草为土中木。以“金体”中之金补扶“金
(本)体”之金;以“金体”之母“土体”之金、木,以“金体”之子“水体”之金、水补扶“金体”之金、木、水;以
肝木“木体”之子“火体”中之火(木体之木生火体之火),承而制(化解酸金克辛木)之“金体”中之金;以“木体”
之金反侮转化“金体”之金所克,方证见(图5—20)。
肺虚“‘金体’之金大虚,木、水亦弱,强克肝木五行中之木”是病则用“大补肺汤”是方,五味子为君药,麦门冬、
旋覆花为臣药,地黄、竹叶、甘草为佐,细辛为使,化辛除痉,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息,口干,耳聋。是方一君二臣三
佐一使。
天(水)一(斗)、七(味)阳数也,地(煮取,温分)四(升,服)阴数也;肺虚为阴数四用一、七阳数并补方,日
三夜一服取阴证以阳补之意也。
五、辨肾脏病证文并方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胻足皆痛。
邪在肾,是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取之勇泉,昆仑,视有余血
者尽取之。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22、大泻肾汤
治小便赤少,时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者方:
茯苓[土中水]甘草[土中木]大黄[火中木]黄芩[水中木](各三两)芍药[金中土]干姜[木中土](各一两)
上方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日二温服。
解析:
“肾实,则小便赤少,时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是病。
肾病用水体,是病为肾水五行中之火亢太过,土亦亢,而木则虚,克心火五行中之金、水。“大泻肾汤”方中茯苓为土中
水,甘草为土中木,大黄为火中木,黄芩为水中木,芍药为金中土,干姜为木中土。以心火“火体”之子“土体”中之水、
木(火体之金生土体之水、火体之水生土体之木),承而制(化解苦水克咸火)之“水体”中之火、土;以“水体”之母
“金体”之土,以“水体”之子“木体”之土泻“水体”之土;以“火体”之木反侮转化“水体”之木所克;以“水体”
中之木补扶“水(本)体”之木,方证见(图5—22)。
肾实“‘水体’之火亢太过,土亦亢,而木则虚,克心火五行中之金、水”是病则用“大泻肾汤”是方,茯苓、甘草为
君药,大黄、黄芩为臣药,芍药为佐,干姜为使,化咸除痉,治小便赤少,时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是方
二君二臣一佐一使。
天(水)五(升)阳数也,地(煮取)二(升)、六(味)阴数也;肾实为数五用二、六数并泻方,再服,日二取阳证
以阴泻之意也,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CEB4C3FCC3FB_
24、大补肾汤
治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脉软而快者方:
地黄[水中水]竹叶[水中金]甘草[土中木](各三两)泽泻[火中土]桂枝[木中木]干姜[木中土]五味
子[金中金](各一两)
上七味,以长流水一斗,煮取四升,温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
解析:
肾虚则厥逆,腰腹、胻足痛,股膝挛为病曰“烦”,必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
利。
“肾虚,则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脉软而快者”是病。
肾病用水体,是病为肾水五行中之土虚,而水、金、木亦弱,强克心火五行中之水。“大补肾汤”方中地黄为水中水,
竹叶为水中金,甘草为土中木,泽泻为火中土,桂枝为木中木,干姜为木中土,五味子为金中金。以“水体”中之水、金
补扶“水(本)体”之水、金;以“水体”之母“金体”之金,以“水体”之子“木体”之土、木补扶“水体”之金、土、
木;以心火“火体”之子“土体”中之木(火体之水生土体之木),承而制(化解苦水克咸火)之“水体”中之土;以“火
体”之土反侮转化“水体”之水、金等所克,方证见(图5—24)。
肾虚“‘水体’之土虚,而水、金、木亦弱,强克心火五行中之水”是病则用“大补肾汤”是方,甘草为君药,地黄、
竹叶为臣药,桂枝、干姜、五味子为佐,泽泻为使,化咸除烦,治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
小便不利。是方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天(水)一(斗)、七(味)阳数也,地(煮取,温分)四(升,服)阴数也;肺虚为阴数四用一、七阳数并补方,日
三夜一服取阴证以阳补之意也。
六、五脏泻方
陶曰:又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也。
26、泻心汤
救误用清下,其人阳气素实,外邪乘虚陷入,致心下痞满,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鸣腹痛方:
黄连[水中火]黄芩[水中木]人参[土中土]甘草[土中木](炙)干姜[木中土](各三两,一方有大枣)
上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解析:
“误用清下,其人阳气素实,外邪乘虚陷入,致心下痞满,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鸣腹痛”是病。
心病用火体,是病为心火五行中之金亢太过,土亦亢,而木则虚,克肺金中之水、木。“泻心汤”方中黄连为水中火,
黄芩为水中木,人参为土中土,甘草为土中木,干姜为木中土。以肺金“金体”之子“水体”中之木、火(金体之水生水
体之木、金体之木生水体之火),承而制(化解咸火克酸金)之“木体”中之金、土;又怕制土太过而以火体之母“木体”
中之土、火体之子“土体”中之土扶助“火体”中之土;又以“土体”中之木扶助“火体”中之虚木,方证见(图5—26)。
“误用清下致人心下痞满,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鸣腹痛”是病按“心实‘火体’之金亢太过,土亦亢,而木则虚,克
肺金中之水、木”论治,方用“泻心汤”,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人参、干姜为佐,甘草为使,化酸除痞,治误用清下致
人心下痞满,雷鸣腹痛之病。是方一君一臣二佐一使。
天五(味)、(水)七(升)、(煮取)三(升)阳数也;是病用数三、五、七阳数并泻方,再服为日二服取阳证以阴泻之
意也,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转帖)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二))
吉祥止止发表于:2007-9-1308:43来源:医道社区
七、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
之危也。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
出人意表。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存、葛稚川、范将军等,
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
而其旨趣,仍方圆之规矩也。
31.调中补心汤
治心劳脉极,心中烦悸,神识慌惚方:
旋覆花[火中火](一升,一方作牡丹皮四两,当从)栗子[水中火](打去壳,十二枚)葱叶[金中木](十
四茎)豉[金中火](半斤,一方作山萸肉,当从)栀子[水中木](十四枚,打)人参[土中土](三两,
切)
上方六味,以清酒四升,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日三。
解析:
“心劳脉极,心中烦悸,神识慌惚”是病。
心病用火体,是病为心火五行中之火、土、金大虚,强克肺金中之水、木。“调中补心汤”方中旋覆花为火中
火,栗子为水中火,葱叶为金中木,豉为金中火,栀子为水中木,人参为土中土。以肺金“金体”之子“水体”
中之木、火(金体之水生水体之木、金体之木生金体之火),承而制(化解咸火克酸金)之“木体”中之土、金;
以火体之子“土体”中之土扶助“火体”中之土;以“金体”中之木、火反侮转化咸火克酸金;并以“金体”
中之火扶助“金(本)体”中之火,方证见(图5—31)。
“心劳脉极,心中烦悸,神识慌惚”是病按“心虚‘火体’之火、土、金大虚,强克肺金中之水、木”论治,
方用“调中补心汤”,旋覆花、人参为君,栗子、栀子为臣,葱叶、豉为佐使,化酸除滞,治心劳脉极,心中烦
悸,神识慌惚之病。是方二君二臣二佐使。
天(煮取)三(升)阳数也;地(清酒)四(升)、(水)六(味,升)阴数也,心虚为阴数四、六用三阳数
并补方,温分三服,日三,取阴证以阳补之意也,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CEB4C3FCC3FB_
外感天行方证图解第二
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
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可疏忽。若能深
明此数方者,则庶无蹈险之虞也,今亦录而识之。
《辅行诀》记载治疗外感天行之大小二旦、六神“伤寒”病症经方16(加正阳旦汤计17个)个,张仲景著
《伤寒论》撰用《伊尹汤液经》(《辅行诀》)中大小二旦、六神17方证中的15个。
《辅行诀》曰: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
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证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善饥。皆调其三里。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
取缺盆以越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邪在肾,是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取之勇泉,昆仑,
视有余血者尽取之。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双溪无间医者《伤寒论的几何逻辑基础---伤寒子午论---经络是动是病论》曰:
“伤寒,乃人体明堂之开合呼吸。与天地之开合呼吸,发生位错,变位,移位乃至易位,而扰动经脉血气之
位置,而导致经脉血气之位动是也。位动,则位置失守而失之所职,乱也;失职,则血气失稳而失之所常,病
也。故,太阳是动,则太阴是病,厥阴是动,则阳明是病,少阳是动,则少阴是病。故,太阴是病,治之太阳,
阳明是病,治之厥阴,少阴之病,治之少阳。”
双溪无间医者《伤寒论的几何原理•汤液之标架》曰:
“阳旦汤,小阳旦汤即桂枝汤;大阳旦汤即金匮黄芪建中汤加人参。
阴旦汤,小阴旦汤即伤寒黄芩汤加生姜,大阴旦汤即小柴胡汤加芍药。
青龙汤,小即伤寒论之麻黄汤;大即伤寒论之小青龙汤。
白虎汤,小即伤寒论之白虎汤;大即伤寒论之竹叶石膏汤参易姜。
朱雀汤,小即伤寒论之黄连阿胶汤;大即小朱雀汤加人参干姜。
玄武汤,小即伤寒论之真武汤;大即伤寒论之真武汤加人参炙甘草。
勾陈汤,小即伤寒论之理中丸术易枣;大即伤寒论之半夏泻心汤。
腾蛇汤,小即伤寒论之大承气汤大黄易甘草;大即伤寒论之大承气汤加葶苈生姜。”
一、大小阴阳二旦汤
1、小阳旦汤
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桂枝[木中木](三两)芍药[金中土](三两)生姜[木中土](二两,切)甘草[土中木](炙,二两)大
枣[土中火](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大]
汗之则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随服之,取瘥止。日三服。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解析:
“阳旦者,升阳之方”。
“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为太阳是动,传变厥阴是病,方用小阳旦汤。
太阳是动则传变厥阴是病,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土、木虚,强克脾土之土、火。“小阳旦汤”方中桂枝为
木中木,芍药为金中土,生姜为木中土,甘草为土中木,大枣为土中火。以“木体”之土、木补扶“木‘本’
体”之土、木;以脾土“土体”之子“金体”之土(土体之火生金体之土)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
体”中之水;并以“土体”之木、火反侮转化“木体”之木、土(木生火,火生土)克甘土,方证见(图5—
35)。
太阳是动为“‘木体’之水、土、木虚,强克脾土之土、火”,传变厥阴是病用“小阳旦汤”是方,桂枝为君,
芍药为臣,甘草、生姜为佐,大枣为使,化甘除痞,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之病。是方一君一
臣二佐一使。
天(药)五(味)、(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阳数也,肝阳不足为阳虚用一、三、
五、七阳数并升阳方,日三服阳数也,取阳虚证以阳数升阳之意也。
二、大小六神汤
5、小青龙汤
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脉紧者方:
麻黄[水中木](三两)杏仁[火中木](半升,熬打)桂枝[木中木](三两)甘草[土中木](炙,一
两半)
上方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八合,必令汗出彻身,
不然恐邪不尽散也。
解析:
“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
“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为太阳是动,传变厥阴是病,方用小青龙汤。
太阳是动则传变厥阴是病,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木大虚,强克脾土之土。“小青龙汤”方中麻黄为水中木,杏
仁为火中木,桂枝为木中木,甘草为土中木。以“木体”之木补扶“木‘本’体”之木;以“土体”之木反侮
转化“木体”之木克甘土,以“木体”之母“水体”之木、以“木体”之子“火体”之木扶助木体之虚木,方
证见(图5—39)。
太阳是动为“‘木体’之水、土、木虚,强克脾土之土、火”,传变厥阴是病用“小阳旦汤”是方,桂枝为君,
麻黄、杏仁为臣,甘草为佐使,化甘除痞,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之病。是方一君二臣一佐
使。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
成土。地(药)四(味)为金,天(煮取)三(升)地(温服)八(合)木数也,地(减)二(升)天(水)
七(升)火数也,青龙者东方木,金伐木赖火以宣发,煎服是方有讲究,五行生克制化在其中焉。
CEB4C3FCC3FB_
16、大螣蛇汤
治天行热病,邪热不除,大腑閟结,腹中大满实,汗出而喘,时神昏不识人,宜此方,急下
之方:
枳实[金中木](三两)厚朴[火中金]甘草[土中木]大黄[火
中木]葶苈[火中金](熬黑,打如泥)生姜[木中土]芒硝[水中
火](后下)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上六味至四升,去滓,内芒硝,待焰化已,温服二升。生姜一
作大枣。
解析:
“螣蛇者,降泄之方,以枳实为主”。
“邪热不除,大腑閟结,腹中大满实,汗出而喘,时神昏不识人”为少阴是动,阳明是病,
方用大螣蛇汤。
少阴是动则阳明是病,是病为脾(胃)土五行中之金亢木亢太过,而水亦亢,克肾水之火。
“大螣蛇汤”方中枳实为金中木,厚朴为火中金,甘草为土中木,大黄为火中木,葶苈为火中金,
生姜为木中土,芒硝为水中火。以被克肾水“水体”之子“木体”之土(水体之火生木体之土)
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体”中之水;以脾(胃)土“土体”之母“火体”之木、之重
金,以脾(胃)土“土体”之子“金体”之木泻泄土体之金、木;为防泻木太过,以“土体”之
木补扶“土‘本’体”之木,方证见(图5—50)。
少阴是动为“‘土体’之金亢木亢太过,而水亦亢,克肾水之火”,致阳明是病用“大螣蛇
汤”是方,枳实为君,生姜为臣,厚朴、葶苈、芒硝、大黄为佐,甘草为使,化苦除滞,治邪热
不除,大腑閟结,腹中大满实,汗出而喘,时神昏不识人之病。是方一君一臣四佐一使。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
天九成金,地十成土。天(水)一(斗二升)地(先煮)六(味)水数也,地(温服)二(升)
天(药)七(味)火数也,地(煮至)四(升)为金数;螣蛇者为中土,以金、水、火而制土行
降泄之效,煎服是方有讲究,五行生克制化在其中焉。
CEB4C3FCC3FB_
救五脏中恶卒死方证图解第三
《辅行诀》记载开五窍以救五脏中恶卒死病症方5(加启喉丸方、灌耳方计7个)个,《救五脏中恶
卒死方》即是中医之急救方,陶经隐居云:“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神仙有
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首”。
《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篇》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
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故肺病者,喘息鼻胀;肝病者,眦青;脾病
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
五液。”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篇》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
3、吹鼻以通肺气:
治诸凡卒死,息闭不通者,皆可用此法活之。
皂角[火中木]刮去皮絃,用净肉,火上炙燥,如杏核大一块,细辛根[木中金]等分,共为极细末。每用
苇管吹鼻中少许,得嚏则活也。
解析:
“鼻者,肺之官也;肺病者,喘息鼻胀”。
“凡卒死,息闭不通”是病,为肺脏气血突然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用吹鼻以通肺气是方以急救。
是病为肺金“金体”五行中之火、土突虚,强克肝木“木体”之金、水。“吹鼻通肺气”方中皂角为
木中火,细辛根为木中金。以肝木“木体”之子“火体”之木(木体之水生火体之木)承而制(化解酸
金克辛木)之“金体”中之土;以被肝木“木体”之金反侮转化“金体”之火克辛木,方证见(图5—
52)。
“肺脏气血突然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是病用“吹鼻通肺气”外用是方,皂角为君臣,细辛根为佐使,
化辛除痉,治卒死,息闭不通之病。是方一君臣一佐使。
内经曰:鼻者,肺之官也,涕为肺之液。以是方之极细粉末用苇管吹鼻中少许,致肺脏被壅之气血化
为涕液随喷嚏而出使是病愈,五行生克制化在其中焉。
古今医案方证图解第四
一、刘渡舟教授应用经方治验医案
3、半夏泻心汤治心下痞满案:
孙某,男,37岁。初诊日期:1993年9月26日。一年前患胃病,曾诊为“浅表性胃炎”。现心下痞满,时时恶心,噫
气频频,大便溏薄。舌苔白而腻,脉弦而带滑。自诉有嗜酒之癖,辨证为酒湿伤及中州,脾胃升降失调,阴阳之气痞塞不
通,而又痰气胶结,吴谦称为:“痰气痞”者是也。由于此证脾气不升则寒从内生,胃气不降则热从内起,因此治法若单
纯治寒、治热、治虚、治实皆搔不到痒处。只宜调和脾胃,协调中州阴阳。《金匮要略方论》指示“呕而肠鸣,心下痞者,
半夏泻心汤主之。”
疏方:半夏[木中土]15g,黄连[水中火]10g,黄芩[水中木]6g,干姜[木中土]10g,党参[木中土]10g,炙草[土中
木]10g,大枣[土中火]7枚。
患者服药4小时许,大便排泄出痰絮物,似涎如胶甚多,而恶心与噫气随之大减。服药3剂,病告痊愈。
解析:
“心下痞满,时时恶心,噫气频频,大便溏薄。舌苔白而腻,脉弦而带滑。自诉有嗜酒之癖,辨证为酒湿伤及中州,脾
胃升降失调,阴阳之气痞塞不通,而又痰气胶结,脾气不升则寒从内生,胃气不降则热从内起,为太阳是动,太阴是病”。
脾(胃)病用土体,是病为脾土五行中之水亢太过,而金、木、火则虚,克肾水中之火、木。“半夏泻心汤”方中半夏
为木中土,黄连为水中火,黄芩为水中木,干姜为木中土,党参为木中土,炙草为土中木,大枣为土中火。以肾水“水体”
之子“木体”中之重土(水体之火生木体之土),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体”中之水;以“水体”之木反侮转
化甘土克苦水;以“土体”中之木、火扶助“土(本)体”中之木、火,方证见(图5—58)。
“心下痞满,时时恶心,噫气频频,大便溏薄。舌苔白而腻,脉弦而带滑。自诉有嗜酒之癖,辨证为酒湿伤及中州,脾
胃升降失调,阴阳之气痞塞不通,而又痰气胶结,脾气不升则寒从内生,胃气不降则热从内起,为太阳是动,太阴是病”,
按“脾实‘土体’之水亢太过,而金、木、火则虚”论治,方用“半夏泻心汤”,半夏为君,干姜、党参为臣,黄连、黄
芩、甘草为佐,大枣为使,化苦除滞,治心下痞满,时时恶心,噫气频频,大便溏薄之病。是方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CEB4C3FCC3FB_
刘宝华按: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错杂痞的代表方。方中用芩、连苦寒以降胃气;用干姜之辛以温脾;用参、草、枣以补
虚;用半夏化痰和胃降逆以消痞。可见该方集寒热补消之药于一体,清上温下,辛开苦降甘补,以达到恢复脾胃升降之目
的。尤以半夏重用为君,独具涤痰开结,和胃降逆之功,正是针对痰气痞而设。故患者服药后大便排出痰絮物是不足为奇
的。
以上医案引自(中国中医药论坛→古籍研究→刘渡舟教授应用经方治验),其中小标题为笔者所加。从上述医案方证
图解中,验证了以《汤液经法图》解析《伤寒杂病论》“经方”之组方遣药法则、之组方规律是完全可以的,而且是行之
有效的。
综上所述,《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乃至《伊尹汤液经》之组方法则可以管窥矣,《汤液经法图》之作用可以明了矣,医圣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组方遣药规律、之组方方法可以解析、可以掌握矣。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曰:
《经法图》为揭开中医药五行属性之钥匙,
她揭开了《伊尹汤液经法》之神秘面纱,
昭示了《伤寒杂病论》之组方规律与方法,
乃中医药组方法则千古不朽之元始图也!
卷四《汤液经法元始图》与变体图
根据以上材料验证,笔者复原《汤液经法图》之元始图(图6)如下:
CEB4C3FCC3FB_
笔者复原《汤液经法图》之元始简化图(图7)如下:
CEB4C3FCC3FB_
《辅行诀》曰:“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
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
根据推测的《桐君采药录》体系之药性“五行属性归类法”规律,笔者绘制变体图——《五行化生汤液经法图》(图8)
如下(此图即是《昆仑六兽汤液经法图》):
以上三图,供有心破解《汤液经法图》与《汤液经》组方法则(汤液经法)者参考,供有心破解《伤杂病寒论》组方法则
者参考。
自清•康熙年间之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哲学一直来遭受西方哲学之排斥,中华医药更是首当其冲,民国年间中医药存废
的中西医大辩论之风一直延续至今。看当今世界,泰西人信中医药者日渐增多,而少数华人却对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嗤
之以鼻。邓小平说过:“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在数千年乃至数万年间,中华医药在中华民族的生息繁
衍中所起到防治疾病之作用,无论是华人、泰西人有目共睹。伴随高科技给人类以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带来的环境恶化,已
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以大自然赋予的生态环保之中华医药越来越得到泰西人的重视,毛泽东主席曾言:“中国对世
界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现代世界医疗卫生状况已被伟大领袖所言中。
翻开中华医药史,对祖国医药的总结提升代不乏人,从传说中的神农、黄帝、歧伯、雷公,至伊尹、扁鹊、张机、王叔
和、华佗、陶弘景、孙思邈、林亿、成无己、李时珍、张景岳、李东垣、朱丹溪、付青主、唐宗海、张锡纯……史书记载
与默默无闻之许多中华医药先哲前贤,为现代中医药者留下了无价之宝,白沙游子以为,当今中医药之出路同样在于总结
与提升,继陈出新,从而达到古为今用之目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
无闻居士曰:
治病救人,临床实验;
理论研究,始有发展;
齐驾并进,不可偏废;
振兴中华,医药趋先。
卷五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分析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之核心,是商周乾坤图经之核心,是中华易学之核心,是中华医药学之核心。一句话,讲
中国哲学就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讲中华易学就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讲中华医药就更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
中华医学之核心乃阴阳五行是也,中华药学之核心仍阴阳五行是也,故谢松龄在《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人象》
中曰:“草石药物亦无不具阴阳五行之性,服药也是‘输入’阴阳五行,盖可调阴阳、顺五行者,惟阴阳五行而已。对此,
谢遐龄博士曾提出十分动人而精辟的见解:‘服中药,不是服其中的化学成分,而是服其中的阴阳五行。’”(山东文艺出版
社1997年4月版)谢氏兄弟之说是对“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法”的最好之诠释。
“中药五行属性”已随历史而逝,远离中药学矣,远离中医学矣,远离中医药界矣。笔者认为,破解“汤液经法”,解
析《汤液经》医方遗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必须将《辅行诀》中94个医方所用70味中药进行五行
属性归类,实行医药同理、同义、同法,才能真正破解《辅行诀》之组方法则。如何将70味中药乃至将现在常用的中药
进行五行属性归类,首先要将《辅行诀》书中所载,以五行属性分类的二十五味药精之五行本义,和它与中药之五味、五
色、五气、归经、功效等联系起来分析,并将之作为突破口,用以“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之准绳(法),以期管窥《桐
君采药录》之药物属性体系。
药物五行属性归类法分析第一
《辅行诀》(以下简称《法要》)曰:“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
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为分析“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之规律与方法,笔者把二十五味药精填入《经法图》中,绘制而成《廿五味药精经法
图表》(图9)如下:
CEB4C3FCC3FB_
吉祥止止at2007-9-1308:51:07
笔者(以下简称《无闻》)以《传统中药经验精粹》(以下简称《精粹》)(陈桂喜编著,陈由凤、汪勇整理•湖南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4年10月版)为底本,并参考《本草从新》(以下简称《从新》)(清•吴仪洛辑,曲京峰、窦钦鸿点校•天津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5月版)、《本草秘录》(以下简称《秘录》)(陈士铎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版)、《药
性通考》(以下简称《通考》)(清•太医院著,李顺保校注、褚玄仁审订•学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图解本草纲目》
(以下简称《纲目》)(李时珍著、紫图编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张仲景用药解析》(以下简称《解析》)
(张长恩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版)等书,更参以《本草经考注》(以下简称《考注》)(日本•森立之撰,古文
挥、宋立人、张敏、立婷点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8月版),对上述二十五味中药进行分析归纳,从中找出“中
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法”之规律。
《辅行诀》书二十五味中药药精五行属性归类法分析如下:
1、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①、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树的干皮及大枝皮,主产于广东、广西。
【五行】:《法要》:木中木。
【五味】:《精粹》:辛、甘。
《从新》:辛、甘。
《秘录》:辛、甘、香、辣。
《通考》:辛甘香辣。
《纲目》:甘、辛。
《解析》:缺。
【五色】:叶青。
【五气】:《精粹》:热。
《从新》:大热,有小毒。
《秘录》:大热,沉也,阳中之阴也,有小毒。
《通考》:大热,沉也,阳中之阴。有小毒。
《纲目》:大热,有小毒。
《解析》:缺。
【归经】:《精粹》:入脾、肾、膀胱经。
《从新》:入肝肾血分,抑肝风扶脾土。
《秘录》:入肾、脾、膀胱、心包、肝经。
《通考》:入肾、脾、膀胱、心包、肝经。
《纲目》:缺。
《解析》:缺。
【功效】:《精粹》: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从新》:大燥,补命门火,平肝通血脉,引火归元。
《秘录》:养精神,和颜色;坚骨节,通血脉;泄奔豚,利水道;调中益气,实卫护荣。
《通考》:养精神和颜色;坚骨节,通血脉;滞奔豚,利水道;调中益气,实卫护荣。
《纲目》:利肝肺气,强筋骨,通血脉。渗泄止渴,去营卫中风寒。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
《解析》:缺。
【简释】:《无闻》:肉桂,入脾经属木,味辛属木为木中木。
《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之五行属性归类第二
根据以上对二十五味药精之分析、总结、归纳,笔者大致推测出中药药物五行属性的分类方法(模型)如下:
1、如何确定该味中药之五行属性?jaly则根据该的药物“五味”而定。jaly以该味中药归入何经为依据。
即:该味中药归入某经(为我),则该味中药五行属性为克我之行。
入某经为某行,入心(火)经为火,同气相求之义。生姜温中散寒,入脾经,属土。味辛属木,所以为木中土。旋覆花,
火中火,味咸归心经。
如:入心(火)经属水,入肝(木)经属金……。
2、如何确定该味中药五行中之五行属性?jaly以该味中药归入何经为依据。jaly则根据该的药物“五味”而
定。
即:该味中药五味为甘,则该味中药五行中之五行属土。
如:味甘属土,味酸属金……。
3、综合以上二点,即可大致推测出一味中药的五行属性。
如:芒硝味咸、苦、辛,大寒。入心经属水味咸为[水中火];
戎盐味苦、咸,寒。入肺经属火味苦为[火中水]……。
笔者按上述分类法,将《辅行诀》书中所载中药(黑体字为药精)之五行属性归类如下:
(一)、味辛皆属木:(计19味)
1、木中木桂枝桂心芥子。
2、木中火蜀椒。
3、木中土干姜生姜半夏鸡子黄赤小豆伏龙肝。
4、木中金细辛黄饴矾石苦酒白酨浆酢。
5、木中水附子瓜蒂王瓜根。
(二)、味咸皆属火:(计17味)
1、火中火旋覆花。
2、火中木大黄石膏杏仁皂角葱白。
3、火中土泽泻升麻黄芪粳米通草。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戎盐栝蒌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6味)
1、土中土人參。
2、土中木甘草。
3、土中火大枣。
4、土中金麦门冬。
5、土中水茯苓知母。
(四)、味酸皆属金:(计14味)
1、金中金五味子胡麻油山萸肉。
2、金中木枳实柴胡雄黄葱叶。
3、金中火豉。
4、金中土芍药龙胆草阿胶。
5、金中水薯蓣代赭地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4味)
1、水中水地黄。
2、水中木黄芩薤白麻黄栀子韭叶牡丹皮。
3、水中火黄连芒硝硝石栗子。
4、水中土白术苦参。
5、水中金竹叶。
笔者个人能力有限,又不是学中医药者,以上70味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仅供研究者参考,并请专家学者给予指正。
无闻居士曰:
《辅行诀》中列症方,
《经法图》里生克藏;
药物“属性”传古法,
《汤液经法》理五行。
卷七总结《汤液经法图》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卷子原藏于河北省威县中医师张偓南先生家,世代珍传至偓南先生嫡孙大昌先生;时值‘文
革’,原卷子焚毁,现仅存两个抄本,一本为张大昌先生对原卷子日夜展玩,诵记如流,原卷子焚毁后,追忆成书;另一
本为大昌先生弟子据原卷子抄录。
……据王淑民女士考证,认为原书:‘非陶弘景本人所作,当为后人辑其说而成。辑者为尊崇本师故在书名下加题ˋ梁
华阳隐居陶弘景撰ˊ。文中未记成书年代,据对文中所记人名、书名、引录经文、经方及经方所用之药的考察得知,编辑
《法要》所据文献均为晋以前的早期中医文献。文中又有后人整理此书所加的注文,且整理后的《法要》大小玄武汤之玄
字,不避宋始祖讳,故认为整理当在宋以前。其成书年代大约在陶弘景之后至隋唐间。’
原卷子内容以五行学说为纲,论述五脏补泻及虚劳等,乃修道炼气,养真修仙之初步,‘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涉引经
方计四十七首。”《敦煌中医药全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丛春雨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赋行诀》卷中所载之《汤液经法图》,笔者认为,经无闻居士之努力,已基本揭开其神秘之面纱,还原其千年之神韵。
白沙游子以为,《经法图》是对《赋行诀》卷中所有医方拟方选药法则之总结,是对《伊尹汤液经》组方遣药法则之总结,
是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用药法则之总结,总而言之,《经法图》即是所谓的“伊尹汤液经法”是也。
笔者能力有限,中医学专业知识肤浅,对《经法图》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到此卷为止,还没有把医方中药物的用
量数据纳入图中进行分析。但是,还是从上述的分析释解中总结出一点学习、研究心得,或者说是对《汤液经法图》之功
能总结吧。
《汤液经法图》之功能:
1、图中五行生克关系与药物五味对五脏之补泻作用:
药物五味之五行属性同我为补,克我为泻,我克为缓,生我、我生
则可补亦可泻;
2、能迅速反映各类医方是用于治疗哪个脏腑(六经)之疾病,以及牵
连到哪个脏腑(六经);
3、能正确判断各类医方对脏腑疾患临症治疗所采取的是补法或者是泻
法,症、治、医、药是否存有疏误;
4、能迅速判断医方中药物的君、臣、佐、使之关系(如结合药物用量
则效果更好),为行医者对症下药提供较为明确的指导作用。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曰:
汤液经法以五行,
五脏五味图中藏,
君臣佐使看生克,
对症拟就补泻方。
卷八怎样解读《汤液经法图》
——以方解图,以图读方
为继承中华传统医药古籍之宝贵遗产,发扬和发挥中医药古方治病救人之神奇功效;为使《汤液经法图》在中医中药的
承传教学、临床诊治中发挥其理与法、医与药、症与治的形象快捷、易懂易记之作用;为使专业中医药工作者和业余中医
药爱好者能更好地掌握、运用《汤液经法图》,发挥中医药典籍古为今用之目的而找一条高效、便捷的通道,笔者把以上
论述内容汇总成此卷,以临证病案处方为例,用“以方解图,以图读方”之方法解读《汤液经法图》,与读者共享其千年
之神韵,方解之楚翘。
无闻居士随机选取古今医案各一例,进行解读,供诸君评析。
一、清•王孟英《归砚录•卷三》医案:
吕氏妇病两旬,延余视之。甫入室,病人裸衣而卧,神色不清,犹自掖被掩其胸,非热证神昏矣。及按脉,细而无神,
目瞀内烦,咽痛不能容汤水,身冷如冰,汗出如洗。余思仲景云:大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咽痛目瞀者,龙雷之火上炎
也。用熟地一两,桂、附各一钱,菊花三钱。煎成,冷水浸凉服之,诸病如失,即索粥饮,次日再一服,随以大补之药十
余帖而安。
愚按:大寒反汗出,乃阴盛格阳于外也,故身冷如冰;咽痛目瞀者,阳戴于上也。凡格阳、戴阳,皆是虚阳外越,所谓
内真寒而外假热,故可以桂、附引之内潜,不可误为龙雷之火上炎也。夫春分龙见而雷乃发声,秋分龙蛰而雷乃收声。是
龙雷之火,必炎于阳盛之时。人身一小天地,肝为角木,震为雷,龙雷之火即肝火也。必肾阴虚者,肝阳始炽,致生龙雷
火上炎诸症。治宜壮水制火,设昧此义,而妄援引火归元之说,不啻抱薪救火矣。《潜斋医话归砚录》(清•王士雄原著,
刘更生、林绍志点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以方解图:
把“地菊桂附汤”(方名为笔者加)四味中药放入《经法图》中:桂[木中木]、附[木中水]二味药在“用木体”格中,熟
地[水中水]在“水体”格中,菊花[火中水]在“火体”格中,绘制成《地菊桂附汤方证图》(图12),以该医方解析《经法
“方证”图》:
①、按五行相生律,水生木、木生火,木居中为“我”,水为“母”,火为“子”。《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主目”,肝为木,肝病“用木体”;
②、《经法图》中“用木体”格外所标之字为“化甘”、左转所注之症治为“除痞”,右转所注之症治为“除烦”;
③、“脉细而无神,目瞀内烦,咽痛不能容汤水,身冷如冰,汗出如洗”,为阳虚之症,阳虚用补法;《经法图》曰:“左
转,阳进为补”,可知该方为补益肝阳之医方,并知该方用壮水补木以制火之医理治法来处方遣药的,所治之症曰“痞”。
CEB4C3FCC3FB_
2、以图读方:
“肝阳虚,其人裸衣而卧,神色不清,脉细而无神,目瞀内烦,咽痛不能容汤水,身冷如冰,汗出如洗”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大虚加木弱,强克脾土五行之火、土。“地菊桂附汤”方中熟地为水中水,桂为木
中木,附为木中水,菊花为火中水。以“木体”之母“水体”之水扶助“木体”之水;以“木体”之水、木补扶“木‘本’
体”之水、木;以“木体”之子“火体”之水,扶助“木体”之水;以“母、我、子”之木、重水克制脾土“土体”之火
反侮转化“木体”之水、木克甘土之火、土,是方用“壮水补木以制火”也。
肝阳虚“‘木体’之水大虚加木弱,强克脾土五行之火、土”是病则用“地菊桂附汤”是方。按《经法“方证”图》示
及医方药物用量:熟地为君,菊花为臣,附为佐,桂为使,化甘除痞,治目瞀内烦,咽痛不能容汤水,身冷如冰,汗出如
洗之病。是方一君一臣一佐一使。
医案云:“咽痛不能容汤水”,乃肝脏“虚阳外越,阳戴于上”所致。
从《地菊桂附汤方证图》分析病症、方义:则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大虚加木弱,强克脾土五行之火、土,遭被克脾土
“土体”之火、土反侮转化“木体”之水、木克甘土,而致“虚阳外越,阳戴于上”,“咽痛不能容汤水”、胃纳滞之“痞”
症,治以壮水补木制火、土之方药。
二、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医案:
孟某,女,48岁。因口干多饮、多尿10余年,恶心呕吐1周入院。入院后2型糖尿病诊断明确。经血酮、血气分析检
查,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胃镜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治拟补中益气汤加减方:黄芪15克,炙甘草5克,
太子参20克,橘皮、柴胡各6克,制半夏、当归、白术各10克,升麻3克。连服3剂后,呕吐明显减少;再服5剂后,
症状基本消失,胃纳渐增,精神好转。嘱长期服用补中益气丸善后。半年后随访,患者胃纳正常,血糖(空腹及餐后)均
在正常范围内。
按:糖尿病胃轻瘫多隐匿发病,自觉脘腹痞塞,食后加重,有的伴有恶心呕吐或顽固性便秘。由于素体阴亏,病程日久,
脾胃失养致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而上逆,故有呕吐;中焦气机不畅,故脘腹胀满;气阴两亏,亦可见大便秘结。补中益气
汤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太子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配橘皮理气,当归补血均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下
降清阳,为补气方中的使药。加用制半夏可开痞散结止呕;玄参[火中水]、麦冬[土中金]、生地黄[水中水]滋阴增液,润
燥滑肠。综合全方以治本健脾为主,脾胃调和则脾胃气虚诸症状可自愈。
【验方来源】周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0例,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1):473(引自《糖尿
病验方》吴艳华主编、肖达民副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版)
1、以方解图:
把“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九味中药放入《经法图》中:炙甘草[土中木]在“用土体”格中,柴胡[金中木]在“金体”格
中,当归[水中木]、白术[水中土]二味药在“水体”格中,太子参[木中土]、橘皮[木中木]、制半夏[木中土]三味药在“用
木体”格中,黄芪[火中土]、升麻[火中土]二味药在“火体”格中,绘制成《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证图》(图13),以该医方
解析《经法“方证”图》:
①、按五行相生相克律,火生土、土生金,土克水、木克土,土居中为“我”,火为“母”,金为“子”,“水”被我克,
“木”则克我。《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主口”,脾为土,脾病“用土体”;
②、《经法图》中“用土体”格外所标之字为“化苦”,左转所注之症治为“除燥”,右转所注之症治为“除滞”;
③、“口干多饮、多尿10余年,恶心呕吐1周入院。入院后2型糖尿病诊断明确。经血酮、血气分析检查,排除糖尿
病酮症酸中毒,经胃镜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为脾虚之症,脾虚用补法;《经法图》曰:“左转,阳进为补”,
可知该方为补脾益气之医方,并知该方用补木壮土益水以制燥金之医理治法来处方遣药的,所治之症曰“燥”。
2、以图读方:
“脘腹痞塞,食后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或顽固性便秘。口干多饮、多尿10余年,恶心呕吐1周,经胃镜检查诊断为‘糖
尿病性胃轻瘫’”是病。
脾(胃)病用土体,是病为脾土五行中之木、土大虚并水弱,而金则亢,强克脾土五行之水、火、土及木。“补中益气
汤加减方”方中黄芪为火中土,炙甘草为土中木,太子参为木中土,橘皮为木中木、柴胡为金中木,制半夏为木中土、当
归为水中木、白术为水中土,升麻为火中土。以“土体”之母“火体”之重土扶助“土体”之虚土;以“土体”之子“金
体”之木,扶助“土体”之虚木;以“土体”之木补扶“土‘本’体”之虚木;以被克肾水“水体”之子“木体”中之木、
重土(水体之水生木体之木,水体之火生木体之土),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体”中之土、水;以“水体”之
木、土反侮转化甘土中之金、木克苦水中之木、土,是方用“补木壮土益水以制燥金”也。
脾虚“‘土体’五行中之木、土大虚并水弱,而金则亢,强克脾土五行之水、火、土及木”是病则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是方。按《经法“方证”图》示及医方药物用量:黄芪为君,太子参、制半夏、橘皮、炙甘草为臣,当归、白术为佐,
升麻、柴胡为使,化苦除燥,治口干多饮、多尿,恶心呕吐之病。是方一君四臣二佐二使。
医案云:“糖尿病胃轻瘫多隐匿发病,自觉脘腹痞塞,食后加重,有的伴有恶心呕吐或顽固性便秘。由于素体阴亏,病
程日久,脾胃失养致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而上逆,故有呕吐;中焦气机不畅,故脘腹胀满;气阴两亏,亦可见大便秘结。
补中益气汤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太子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配橘皮理气,当归补血均为佐药;升麻、柴
胡升举下降清阳,为补气方中的使药。加用制半夏可开痞散结止呕;玄参[火中水]、麦冬[土中金]、生地黄[水中水]滋阴
增液,润燥滑肠。综合全方以治本健脾为主,脾胃调和则脾胃气虚诸症状可自愈。”
从《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证图》分析病症、方义:则是病为脾土五行中之木、土大虚并水弱,而金则亢,强克脾土五行之
水、火、土及木,致因脾虚而口干多饮、多尿,恶心呕吐之“燥”症。黄芪为君:黄芪为火中土为母,扶助“土(我)体”
之虚土。太子参、制半夏、橘皮、炙甘草为臣:太子参为木中土、制半夏为木中土、橘皮为木中木,承被克水“体”制之
“土体”中之土、水;炙甘草为土中木,补扶“土(我)体”之虚木,经云:“承乃制,制则生化”矣。当归、白术为佐:
当归为水中木、白术为水中土,被克肾水反侮“土(我)体”之金、水,使亢者、虚者收敛。升麻、柴胡为使:升麻为火
中土、柴胡为金中木,以少量之“母”土、“子”木引路,扶助“土(我)体”大虚之土、木。此为脾虚夹实综合之症,
治以补木壮土益水以制燥金之方药。
无闻居士戏言之:
以方解图者无中生有,
以图读方者有亦是无;
有无大小凭机缘巧合,
青红皂白侯同道评说。
吉祥止止at2007-9-1308:59:10
hkc0207先生所言之五泻方:泻肝汤治惊“烦”不宁,泻心汤治心下“痞”满,泻脾汤治腹中“滞”胀,泻肾汤治心中“悸”
动不安,而泻肺汤治胸中“烦”满,之“烦”字该如何解释?
感谢先生提示,使吾重新检视所填补的“痉”字是否为最合适?是否即为先生所言之“悸”字?还有其它更符合原著的
字否?有鉴于此,致吾重读细读《辅行诀》与《伤寒论》,对两书所论述之病症再行仔细推敲,并重与家弟论证,力求所
缺之字填补准确。
《经法图》圈外之五“症治”遗缺一字,造成此医古籍之缺憾。而《经法图》作为解释“汤液经法”的工具,作为解释
“汤液经法”组方法则的结构模型,五“症治”如同五个模块,缺一模块就会严重影响该结构模型的正确使用。
无闻居士反复研读《辅行诀》与《伤寒论》,经从另一角度去思考、去探索、去分析、去推敲此五字所要表述的到底是
什么?终于明白此五“字”的原始含义是什么,它所要表述的是什么?
陶弘景在《辅行诀》之大小补泻汤方证对五脏虚实病症的表述中,用的最多的字是“烦”、“燥”、“痞”、“满”、“滞”、
“惊”、“悸”、“恐”、“怒”、“悲”等字(张仲景之《伤寒论》中对方证所述雷同,如太阳病,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
药汤主之;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劢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
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亦如:烦躁、虚烦、燥屎、心下痞、心下悸等),其中“惊”、“恐”、“怒”、“悲”等为“七情”病症
用字,那么剩下的“烦”、“燥”、“痞”、“满”、“滞”、“悸”六字表示的什么?是“病象”!是病症所产生的“病象”!无闻
居士至此方明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EB4C3FCC3FB_
诚如hkc0207先生所言,“悸”,作为病象,也在此六字之内。但“悸”真的是病象吗?查《新华字典》:“悸,因害怕
而心跳:悸栗(心惊肉跳),惊悸。”而隋•巢元芳之《诸病源侯论•风气诸侯》曰:“诊其脉,动而弱者,驚(惊)悸也。
动则为驚(惊),弱者为悸。”因此,笔者认为,悸与惊同,“惊悸”二字同义,惊即悸,悸即惊,悸应归于“七情”病症
用字,而不应归纳在“病象”中。如是,则剩余的“烦”、“燥”、“痞”、“满”、“滞”五字即是五“症治”所用“病象”之
用字!如是,则所缺的字为“满”!经笔者把此字补入“大小补肺、泻肾汤”医方中进行验证,应该无误。
现把“满”字补入有关联的“小补肺汤”与“小泻肾汤”二医方中,顺便把二方证图贴出,以征先生之意,便于吾之纠
错也。
19、小补肺汤
治汗出口渴,少气不足息,胸中痛,脉虚者方:
麦门冬[土中金]五味子[金中金]旋覆花[火中火](各三两,一方作牡丹皮,当从)细辛[木中金](一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热者,去细辛,加海蛤[火中水]一分。若闷痛者,加细辛
一分。咳痰不出,脉结者,倍旋覆花为二[六]两;若眩冒者,去细辛,加泽泻一分;咳而吐血者,倍麦门冬为二[六]两;
若烦渴者,去细辛,加粳米半升;涎多者,仍用细辛,加半夏半升,洗。
解析:
肺虚则鼻息不利,胸中(闷闭而满——笔者加)痛,其病象曰“满”,必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说文》曰:“满,
盈溢也,从水,声”。
肺虚则鼻息不利,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方用补肺汤。
“肺虚,则汗出口渴,少气不足息,胸中痛”是病。
肺病用金体,是病为肺金五行中之金大虚,强克肝木五行中之木。“小补肺汤”方中麦门冬为土中金,五味子为金中金,
旋覆花为火中火,细辛为木中金。以“金体”中之金补扶“金(本)体”之金;以“金体”之母“土体”之金补扶“金体”
之金;以肝木“木体”之子“火体”中之火(木体之木生火体之火),承而制(化解酸金克辛木)之“金体”中之金;以
“木体”之金反侮转化“金体”之金所克。
肺虚“‘金体’之金大虚,强克肝木五行中之木”是病则用“小补肺汤”是方,旋覆花为君药,麦门冬、细辛为臣药,
五味子为佐使,化辛除满,治汗出口渴,少气不足息,胸中痛。是方一君二臣一佐使,方证见(图5—19)。
CEB4C3FCC3FB_
21、小泻肾汤
治小便赤少,少腹满,时足胫肿者方:
茯苓[土中水]甘草[土中木]黄芩[水中木](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解析:
肾实则腹满,泾溲不利,面色正黑,其病象曰“满”,必小便赤少,少腹满,时足胫肿。《说文》曰:“满,盈溢也,从
水,声”,
肾实则腹满,泾溲不利,面色正黑;方用泻肾汤。
“肾实,则小便赤少,少腹满,时足胫肿”是病。
肾病用水体,是病为肾水五行中之火亢太过,土亦亢,而木则虚,克心火五行中之金、水。“小泻肾汤”方中茯苓为土
中水,甘草为土中木,黄芩为水中木。以心火“火体”之子“土体”中之水、木(火体之金生土体之水、火体之水生土体
之木),承而制(化解苦水克咸火)之“水体”中之火、土;以“水体”中之木补扶“水(本)体”之木,方证见(图5
—21)。
肾实“‘水体’之火亢太过,土亦亢,而木则虚,克心火五行中之金、水”是病则用“小泻肾汤”是方,茯苓为君药,
甘草为臣药,黄芩为佐使,化咸除满,治小便赤少,少腹满,时足胫肿。是方一君一臣一佐使。
(转帖)张大昌医文选:汤液经法拟补
吉祥止止发表于:2007-9-1309:03来源:医道社区
太老师张大昌先生系《辅行决》的收藏捐献者,临床经验丰富,理论造诣极高。现将其未公开发行的《经法述
义》中的一篇摘出,以供大家学习、研究。此文系山西中医研究院赵怀舟先生打印整理。
张大昌1982年序
讲解经方,宋时成无己首创之。论药之分剂,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诸药有宣、通、补、泻、轻、重、
滑、涩、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寇宗奭《本草衍义》云:“此十种今详之,寒热两种何独见遗?如
寒可去热,大黄、朴硝之属也。热可去寒,附子、桂是也。今特补此二种,以尽厥旨。”自尔以往,医家皆依此,
谓之十剂或十二剂。其组织制度,以君臣佐使为准则。其引《神农本草经》云:“方宜一君一臣三使五佐,又可
一君三臣九佐使也。”然依此说核考经方,不能得其意旨。成氏又引王冰补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文,拟定大、
小、奇、偶、缓、急、复七者,以为方之种类,历来医家亦颇见允纳。而据补经理论之谓:“远近汗下多少。”
则又与经方凿纳不入。盖王冰补经每发挥敷演,论理不免夸空。识者不以微瑕弃玉可也。故今仍式其目而名义
有所斧正。夫经方者,传统实效者也,万古不易之准则,医药学术之结晶也。其盛誉,其价值非世流之时方可
同日而语也。今欲以模为式,引就正统。故但例方若干首,其他则不惶及焉,世间或于传缺佚者,盖师经义,
拟比而补之。抑治庄之作,非敢僭妄尔。
张大昌1982年秋
张大昌1990年序
《汤液经法》此书始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类中。为已佚古医方类著作。
经方者,传统实效者也,万古不易之准则,医药学术之结晶也。其盛誉,其价值非世流时方可同日而语也。古
方制度,有君、臣、佐、使之说,有一君、一臣、一佐、一使,有一君、二臣、二佐、二使也。《素问·至真要
大论》文,拟定,大、小、奇、偶、缓、急、复七方。《本草拾遗》云:“诸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
涩、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昔黄帝与臣工、岐伯、雷公等,编难问证,详病变之情,脏腑经俞之景,
以为《内经》。商·伊尹以元圣之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求诸物,近求诸身,撰用《神农本草》,准次阴
阳之道,参伍之变,错综其事,引而伸之,触类以专之,化为《汤液经法》。今欲以模式,以阴阳为两综,剂分
十二,以应十二地支,方分十种,以应十天干,据此为十二剂,每剂十方,共计百二十方也,以应《汤液经法》
中“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之目。
张大昌撰,弟子范志良整理1990年冬
十二神方
四神、八维方
北方壬癸水,其季冬,其位子,其神玄冥,其兽玄武,其宿斗、牛、女、虚、危、室、壁。其气凛,其剂渗。
经云:“渗可祛湿”。其方玄武,白术、茯苓、生姜、甘草属。
东方甲乙木,其季春,其位卯,其神勾芒,其兽青龙,其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气散,其剂轻。
经云:“轻可祛实(一云闭,邪气闭实也)”。其方青龙,麻黄、甘草、杏仁、桂枝属。
南方丙丁火,其季夏,其位午,其神祝融,其兽朱鸟(雀),其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其气润,其剂
滋(一云润)。经云:“滋可已枯”。其方朱鸟,阿胶、鸡子黄、黄连、黄芩属。
西方庚辛金,其季秋,其位酉,其神蓐收,其兽白虎,其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其气肃,其剂收。
经云:“收可已耗”。其方白虎,石膏、粳米、知母、甘草属。
北东其位丑,阳气始生,地气始动。其宿咸池,其气滑。经云:“滑可祛著”。其方咸池,榆皮、葵子、黄芩、
滑石属。
东北其位寅,日出之方,阳气初生,其宿阳旦,其气温。经云:“温可祛寒”。其方阳旦,桂枝、甘草、大枣、
生姜属。
东南其位辰,阳气大振,万物思动。其宿天阿,其气宣。经云:“宣可祛郁”。其方天阿,生姜、半夏、橘皮、
桂心属。
南东其位巳,阳气大张,大雨思降,其宿螣蛇,其气泄。经云:“泄可祛实”。其方螣蛇,厚朴、大黄、甘草、
枳实属。
南西其位未,未者,味也,百味斯实。其宿神后,其气涩。经云:“涩可固脱”。其方神后,赤石脂、干姜、禹
粮石、粳米属。
西南其位申,阴气初盛,月出之地。其宿阴旦,其气清。经云:“清可祛热”。其方阴旦,黄芩、大枣、甘草、
芍药属。
西北其位戌,大地澄清,生机已减。其宿紫宫,其气重。经云:“重可祛怯”。其方紫宫,牡蛎、龙骨、滑石、
赤石脂属。
北西其位亥,阴气思收,大地闭塞。其宿勾陈,其气补。经云:“补可扶弱”。其方勾陈,甘草、生姜、大枣、
人参属。
方例
剂分十二,以阴阳为两综,以三阴三阳为目次,以目次中各分虚实而成为十二剂,以应十二地支,在天文学则
为经度也。
方次是适应剂的使用条例,其中当分十种,仍以阴阳为综,其名义有格式方五个、义理方五个。此是以十方应
十天干,在天文学则为纬度也。
据此为十二剂,每剂十方,共计一百二十方也。
十二剂为轻(散)剂、宣剂、清剂、滋剂、滑剂、泄剂、重剂、收剂、温剂、渗剂、涩剂、补剂。
十方为单方、小方、急方、正方、主方、复方、大方、缓方、变方、通方。
阳综
病属表、热、实之类,治则轻、宣、清、滋、滑、泄六剂。
一、病在表者,轻宣两剂。
(一)轻剂:经云:“轻可祛实”(邪气闭实也),一云闭。青龙汤、麻黄主。
单方:麻黄
主解肺郁,发汗止喘。《本经》
麻黄四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小方:麻黄甘草汤《金匮要略》
治皮水无汗而喘,脉浮者。《金匮》云:“治卒上气喘息欲死者。”
麻黄四两甘草炙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急方:还魂汤《千金翼方》
治客忤卒死者。
麻黄四两甘草二两桂心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复汗出;不汗再服。
按:《千金》有杏仁十枚。
正方:小青龙汤《伤寒论》
治伤寒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痛,恶风,无汗而喘,脉浮紧者。
麻黄三两甘草二两杏仁六十枚桂心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八合。必令汗出彻身,不然
恐邪不尽散也。
按:此方与《伤寒论》麻黄汤、《外台》麻黄解肌汤同。
主方:深师麻黄汤《外台秘要》
疗上气咳嗽,喉中有水鸡声,唾脓血腥臭味者。
麻黄六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六十枚桂心一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
复方:深师麻黄加枣汤
治外感不彻者。
麻黄六两甘草炙二两大枣十枚杏仁二两桂心一两干姜三两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方:大青龙汤《伤寒论》
治新旧兼病,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温,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麻黄三两甘草炙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干姜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按:此方即《伤寒论》小青龙汤去细辛。
缓方:越肺汤补方
治太阳中风或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
麻黄六两甘草炙二两桂枝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枚细辛三两石膏半斤
上八味,以水九升,先煎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
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按:此方即《伤寒论》大青龙汤方加细辛。师曰:“本方应厘正为大越肺汤,故补细辛。”
变方: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甘草炙,二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通方:越婢汤《金匮要略》
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二)宣剂:经云:“宣可祛郁”。以通气也。天阿汤,姜主。
单方:生姜
久服去臭气,通神明(《本经》),止呕祛痰下气(《别录》)。
生姜半斤,切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小方: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治呕吐口不渴,谷不得下者。
生姜半斤,切半夏一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急方:半夏汤《千金要方》
治胸满有气,心腹中冷者。
生姜八两,切半夏一升桂心四两
正方:小天阿汤《外台秘要》
治干呕哕逆,《外台》云:“治胸胁气满,每食气噎者。”
生姜六两半夏六两橘皮三两桂心三两
按:此方在《外台》名通气汤。
主方:天阿厚朴汤补方
治胸膈气满逆上,呕吐者。
生姜六两半夏六两橘皮三两桂心三两厚朴三两
复方: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治胸膈气满逆上,呕吐头痛,咽中介介然如有炙脔,吐不出,吞不下。
生姜六两,切半夏六两茯苓三两橘皮三两桂心三两厚朴三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按:《金匮》有苏叶,无桂心、橘皮。
大方:大天阿汤补方
治胸膈气满逆上,咽中塞,食已即吐者。
生姜六两,切半夏六两厚朴三两橘皮三两桂心三两茯苓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缓方:泻心汤《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治呕利交作,心下痞满,雷鸣腹痛。
生姜六两,切半夏六两甘草炙,三两人参三两厚朴三两黄连三两黄芩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按:《辅行诀》无半夏、厚朴。
变方:吴茱萸汤《千金要方》
治久寒胸胁逆满,不能食者。
生姜八两,切半夏二两桂心二两甘草二两人参二两大枣十二枚吴茱萸三两小麦一升
通方: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伤寒论》
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其人内有久寒者。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大枣二十五枚吴茱萸二升生姜半斤,切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分五服。
附方:《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广济方》。
治奔豚气在心,吸吸短气,不欲闻人语声,心下烦乱不安,发作有时,四肢烦疼手足逆冷方。
李根白皮八两半夏七两,洗干姜四两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一两,炮桂心四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
又方:疗奔豚气在胸心,迫满支胁方。
生姜一斤,切半夏四两桂心三两人参二两甘草炙,二两吴茱萸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
二、病势反映为热者,清滋两剂
(一)清剂:经云:“清可祛热”(存阴),阴旦汤,黄芩主。
单方:黄芩
主诸热黄疸,下痢,逐水,下血闭。《本经》
黄芩三两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小方:黄芩大枣汤补方
治肠中热,大便黄糜者。
黄芩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急方:黄芩大枣芍药汤补方
治肠中热,大便黄糜,腹中引痛者。
黄芩三两大枣十二枚芍药二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正方:小阴旦汤《伤寒论》
治身热胸胁满,腹中痛,下利者。
黄芩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二两芍药三两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按:此方在《伤寒论》名黄芩汤。
主方:阴旦加生姜汤补方
治天行身热汗出,胸胁满,腹中痛,下利干呕者。
黄芩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二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复方:阴旦加生姜人参汤补方
治身热汗出,胸满腹痛,下利干呕,心下痞满者。
黄芩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三两芍药二两生姜二两人参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大方:大阴旦汤《伤寒论》
治凡病头目眩晕,咽干,往来寒热,胸胁痞满,不能食,或呕吐下利,或发热腹痛者。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芍药四两半夏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此方即《伤寒论》小柴胡汤去人参加芍药而成。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加栝楼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四两、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去黄芩,芍药
改六两;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
热者,加桂枝三两;若咳者,去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缓方:大柴胡汤《伤寒论》
治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芍药三两枳实四枚半夏半升大黄二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一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变方:四逆散《伤寒论》
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柴胡芍药甘草炙枳实各十分
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若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
附子一枚;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三升。
通方:排脓散汤《金匮要略》
治疮痈,排脓托毒,或胸喉之间欲成疮痈者。
芍药六两枳实十六枚甘草二两大枣十枚桔梗二两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分,日再服。
按:此方即《金匮》排脓散(枳实、芍药、桔梗、鸡子黄)和排脓汤(桔梗、甘草、生姜、大枣)二方合剂去
鸡子黄、生姜而成。
(二)滋剂:经云:“滋可祛枯”。朱鸟汤、阿胶主。
单方:阿胶
主心腹内崩劳极,女子下血,安胎。诸失血。《本经》
阿胶三两
上一味,以水一升,内胶烊尽,温服五合,日再服。
小方:阿胶鸡子黄汤补方
治诸失血心烦者。
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
上二味,以水二升,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急方:阿胶鸡子黄芩汤补方
治诸急吐血,身热心烦,口舌上有疮者。
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黄芩三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先煮黄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最新回复
吉祥止止at2007-9-1309:03:47
正方:小朱鸟(雀)汤补方
治诸心中动悸,烦热不安,吐血衄血者。
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黄连三两黄芩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先煮黄连、黄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主方: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治诸失血下血,身热心烦不得眠,汗出腹痛者。
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后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复方:黄连阿胶地黄汤补方
治频频失血。
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生地二两
上六味,以水七升,先煮后四物,取三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方:大朱鸟汤《金匮要略》
治一切内崩吐下血,烦燥不得眠及腹中疼痛者。
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白芍二两黄连三两地黄二两黄芩二两伏龙肝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后五物,取四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按:此方即《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加地黄、伏龙肝而成,亦即《金匮》黄土汤减附子、甘草、白术加黄连、芍药、鸡子黄
方。
缓方:朱鸟加术汤补方
治内崩吐下血,烦燥不得眠,腹中痛,下利脉弱者。
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白芍二两黄连三两地黄二两黄芩三两白术三两伏龙肝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后六味,取四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变方:柏叶汤《千金要方》
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者。
阿胶二两柏叶二两干姜二两艾一把马通汁一升
按:此方《千金》无名,仲景名柏叶汤,不用阿胶。《小品》不用柏叶,《肘后》同。
通方:马通汤《千金要方》
治上焦热膈伤,吐血、衄血或下血连日不止欲死者。
阿胶如手掌大艾叶一升干姜二两竹茹一升马通汁半升
按:此方《千金》无名,业师拟补汤名。一方无竹茹,干姜作七两。
三、病属实者,滑、泄两剂。
(一)滑剂:经云:“滑可祛著”(以除脏腑积滞之气也)。咸池汤,榆白皮主。
单方:榆白皮
主二便不利,利水道,便血。《本经》
榆白皮一升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半,分二服。
小方:榆皮葵子汤《千金翼方》
治大小便不通。
榆皮一升葵子一升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急方:榆皮葵子滑石汤《外台秘要》
治大小便暴闭不通。
榆皮一两葵子一两滑石二两
上三味,下筛为散,煮麻子汁一升半,取二匕和服,二服即通。
正方:小咸池汤补方
治大小便关格不通,下重者。
榆皮二两葵子二两黄芩一两滑石二两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再服。
主方:滑石汤《外台秘要》
疗淋方
榆皮二两葵子二两黄芩一两瞿麦二两滑石二两
上五味,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日再服。
按:《外台》有石苇一两,无黄芩。
复方:榆皮汤《外台秘要》
治疗淋方。
榆皮八两葵子一升瞿麦二两黄芩二两滑石二两甘草炙,二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旦服。
大方:大咸池汤《外台秘要》
治三阳实,大小便不通者。
榆皮一两葵子一升瞿麦二两黄芩一两防葵一两滑石二两甘草炙,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二服。
按:本方与《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榆皮汤同。
缓方:咸池加车前汤《千金要方》
治肾热,小便黄赤不出如栀子汁,或如黄蘖汁,每欲小便即茎头痛。
榆皮一升葵子一升瞿麦三两黄芩三两石苇四两滑石八两通草三两车前草一升
变方:备急疗难产方《外台秘要》
治母子俱死者,产难及胎不动转者。
榆皮三两葵子五合甘草炙,一两桂心一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服一升,须臾不产,更服一升。忌海藻、生葱。
通方:牛膝汤《外台秘要》
治胞衣不出,令胞衣烂方。
葵子一升瞿麦四两滑石八两通草六两当归三两牛膝四两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牛狗肉。
(二)泄剂:经云:“泄可祛壅(一云祛实)”。螣蛇汤,厚朴主。
单方:厚朴
主消痰下气,胸满腹胀。《别录》
厚朴半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小方:厚朴大黄汤《金匮要略》
治饮食不化,腹中胀满者。
厚朴半斤大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急方: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
治腹满气胀,痛而闭,支饮胸满者。
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正方:小螣蛇汤补方
治腹中胀满,坚而痛闭者。
厚朴八两大黄四两甘草三两枳实五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三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方:厚朴五物汤补方
治腹满不减,顺下之方。
厚朴八两大黄四两甘草二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三物,取五升,去渣,内大黄,煮取二升,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
复方:麻子仁丸《伤寒论》
治脾约,大便难,小便数者。
厚朴一尺大黄一斤麻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杏仁一升
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大方:大螣蛇汤补方
治腹满发热,饮食如故,脉浮而数者。
厚朴半斤大黄三两大枣十枚桂心二两甘草三两枳实五枚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
若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者,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按:此方与《金匮》厚朴七物汤同。
缓方:厚朴七物加半夏汤《金匮要略》
治腹满发热,饮食如故而呕者,其脉浮而数。
厚朴半斤大黄三两大枣十枚桂枝二两甘草三两枳实五枚生姜五两半夏五合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
按:此方即《金匮》厚朴七物汤方下注“呕者加半夏五合”。
变方:厚朴枳实桂姜汤补方
治霍乱吐利。
厚朴四两枳实五枚桂心二两生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再服。
通方: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治下腹中淤血,少腹急结者。
桃仁五十枚大黄四两桂心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先煮前四味,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阴综
病属里、寒、虚三类。治则:收、重、温、渗、补、涩六剂。
一、病在里者,收、重两剂。
(一)收剂:经云:“收可已耗”。白虎汤,石膏主。
单方:石膏
主除三焦大热,汗出烦渴。《本经》
石膏一斤
上一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方:石膏粳米汤补方
治烦热少气,汗出者。
石膏一斤粳米六合
上二味,以水七升,先煮粳米,熟讫去米,内石膏,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急方:石膏粳米知母汤补方
治烦热少气汗出,鼻干口苦者。主暑厥。
石膏一斤粳米六合知母四两
上三味,以水九升,先煮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正方:小白虎汤《伤寒论》
治诸热汗出,口舌干燥,烦渴,脉洪大者。
石膏一斤粳米六合甘草二两知母六两
上四味,先以水一斗,煮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服。
按:此方与《伤寒论》白虎汤同。
主方:白虎加参汤《金匮要略》
治太阳中热者,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
石膏一斤粳米六合甘草二两知母六两人参三两
上五味,先以水一斗,煮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服。
复方:竹叶石膏汤。(《外台秘要》)
《千金》疗伤寒虚羸少气呕吐。
石膏一斤竹叶一把麦冬一升甘草二两半夏半斤人参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一升,煮米熟去米,饮一升,日三服。
吉祥止止at2007-9-1309:04:14
大方:大白虎汤《辅行诀》
治诸病瘥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烦热汗出,或咳者。
石膏一斤粳米六合麦冬一升竹叶一把半夏半斤甘草炙,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至六升,去滓,温服二升,日三服。
按:此方与《伤寒论》竹叶石膏汤同。
缓方:竹叶石膏生姜汤《外台秘要》
治诸病瘥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烦热汗出,咳呕者。
石膏一斤粳米六合麦冬一升竹叶一把斗夏半斤甘草炙,二两人参二两生姜四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粳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二升,日三服。
按:此方出《外台秘要》卷二,伤寒虚羸方,方名为业师拟补。
变方:木防己汤《金匮要略》
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医吐下之不愈者。
石膏鸡子大三枚木防己三两桂枝二两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附方: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金匮要略》
治上症若虚者服上方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宜本方:
防己二两桂枝二两人参四两茯苓四两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通方:白虎加桂汤《金匮要略》
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疟,但热,骨节疼烦,时呕者。
石膏一斤粳米二合甘草二两知母六两桂枝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先煮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重剂:经云:“重可祛怯”。紫宫汤,牡蛎主。
单方:牡蛎
主伤寒温热洒洒,惊恚,怒气。《本经》
主结核烦满,汗出,心痛结。《别录》
主药物损伤,惊狂不眠。《汤本求真》
牡蛎三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小方:龙骨牡蛎汤补方
治烦热汗出,心腹动悸。
牡蛎烧龙骨煅,各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急方:龙骨牡蛎石脂汤补方
治烦热汗出,心腹动悸下利者。
牡蛎烧龙骨烧赤石脂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正方:小紫宫汤补方
治烦热汗出,心腹动悸,下利、小便短涩。
牡蛎烧龙骨烧,各四两滑石三两赤石脂三两
上四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方:紫宫加干姜汤补方
治痰澼。
牡蛎烧,三两龙骨四两滑石三两赤石脂三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日三服。
复方:紫宫加干姜甘草汤补方
治发痫吐涎沫者。
牡蛎烧,三两龙骨四两甘草炙,三两滑石三两石脂三两干姜三两
上六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方:大紫宫汤《外台秘要》
治神气不宁,惊悸不安,发痫吐涎沫,呕逆食不下者。
牡蛎烧,三两龙骨四两甘草炙,三两滑石三两大黄三两赤石脂三两干姜三两
上七味,捣下筛,韦囊盛,取三指撮,以井华水二升,煮三沸,药成,适寒温,大人服一升,未满百日服一合。未能饮者,
绵裹筯头内汤中,著小儿口中以当乳汁,热多者日四服。
按:此方与《外台秘要》深师除热方去白石脂、桂心同。方名系师重拟。
缓方:龙骨汤《外台秘要》
疗宿惊失志,忽忽喜忘,悲伤不乐,阳气不起者。
牡蛎烧,三两龙骨一两茯苓一两远志一两甘草炙,三两桂心一两麦冬二两生姜四两
变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者。
牡蛎烧,二两龙骨二两桂枝一两甘草炙,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附方:牡蛎汤《外台秘要》
治牡疟多寒者,内有痰而表热重之疟疾。
牡蛎熟,四两麻黄四两蜀漆三两(若无,常山代之)甘草炙,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先洗蜀漆三遍,去腥,以水八升,煮蜀漆及麻黄,去沫,取六升,内二味,更煎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即吐勿更服,则愈。
通方:紫石英汤《外台秘要》
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痸疭,日数十发,医所不能疗,除热镇心方。
紫石英滑石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白石脂各八两龙骨大黄甘草炙,各四两牡蛎烧干姜桂心各三两
上十二味,捣筛,盛以韦囊,置于高凉处,大人欲服,乃取水二升,先煮两沸,便内药方寸匕,又煮取一升二合,滤去滓,
顿服之。少小未满百日服一合。热多者,日二、三服。
按:此方本仲景《金匮》风引汤方,《古今录验》、范汪同。
二、病属寒者,温、渗两剂。
(一)温剂:经云:“温可祛寒”。阳旦汤,桂主。
单方:桂心
主温中通脉,伐肾邪,治水气上逆。《本经》
桂心四两
上一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小方:桂枝甘草汤《伤寒论》
治汗多亡阳,心中动悸,叉手自冒心,欲按者。
桂枝四两甘草炙,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急方:温中汤《外台秘要》
治汗多亡阳,心中动悸,干呕者。
桂枝四两甘草炙,三两生姜一斤
上三味,以水七升半,煎服三升,分五服。
正方:小阳旦汤《辅行诀》
治诸阳气虚自汗出(不论冬夏)。《伤寒论》云:“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外台》云:“疗中风汗出干呕者。”
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按:本方与《伤寒论》桂枝去芍药汤方同,《外台》深师桂枝汤亦同。
主方:桂枝汤《伤寒论》
治太阳中风,脉浮缓,自汗出,鼻鸣干呕,恶风者。
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芍药三两
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
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复方:小建中汤《金匮要略》
治虚劳里急,心悸衄血,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
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饴一升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芍药六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方:大阳旦汤《辅行诀》
治诸虚劳汗出,诸损不足者。
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饴一升大枣十二枚黄芪四两生姜三两芍药六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本方与《金匮》黄芪建中汤同。
缓方: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
治诸虚失血。(《千金翼方》)云:“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疾痛不止,小腹拘急,腹痛引腰背不能饮食。”条文下云:“若去
血过多,崩伤内血衄不止,加地黄、阿胶。”
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当归四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芍药六两地黄六两阿胶二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内胶烊尽,分温三服,一日令尽。
按:此方与《金匮要略》附方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同。
变方:甘草附子汤《金匮要略》
治风湿相搏,骨节痛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
桂枝四两甘草炙,二两白术二两附子炮,二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
服六、七合为妙。
通方:桂枝附子汤《金匮要略》
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四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附子炮,三枚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二)渗剂:经云:“渗可祛湿。”玄武汤,术主。
单方:术
主风寒湿痹,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祛肿。除心下急满。《别录》
白术四两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方:白术茯苓汤补方
治停饮,心下支满者
白术四两茯苓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急方:白术茯苓生姜汤补方
治水饮,上冲胸,苦闷,头眩,干呕者。
白术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三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正方:小玄武汤《辅行诀》
治诸水积滞,水气上逆,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
白术三两茯苓四两甘草炙,二两桂心三两(一方作生姜当从)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按:此方与《伤寒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千金方》茯苓汤同。
主方:玄武加附子汤补方
治疗水气上逆,气上冲胸,心下悸,头眩,身瞤动,四肢冷厥,脉沉者。
白术三两茯苓四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附子炮,三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复方:玄武加附子大枣汤补方
治上症续发心中如饥者。
白术三两茯苓四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附子炮,二枚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吉祥止止at2007-9-1309:04:45
大方:大玄武汤《辅行诀》
治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呕者。
白术三两茯苓四两干姜三两甘草二两桂心三两附子炮,三枚芍药三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缓方:木防己汤《外台秘要》
疗肿患,下水气,四肢肿聂聂动者。
白术三两茯苓六两木防己三两生姜二两甘草炙,二两桂心二两黄芪三两芍药二两
上八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二合,分为四服,日三夜一服。
变方: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
白术三两甘草炙,二两防己二两黄芪二两
上四味,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
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通方:防己汤《外台秘要》
疗皮水如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集集动者。
茯苓六两防己三两甘草炙,二两桂心三两黄芪三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按:此方与《金匮》防己茯苓汤同。
三、病属虚者,补涩两剂。
(一)补剂:经云:“补可扶虚”(一名弱)。勾陈汤,甘草主。
单方:甘草
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本经》。持润津,治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温温液液者。
甘草炙,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三服。
小方:甘草干姜汤《金匮要略》
治肺痿唾涎沫,肺中冷,小便数,遗尿,必眩者。
甘草炙,四两干姜炙,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急方:甘草干姜大枣汤《外台秘要》
治上症加心中温温,咽燥而渴。
甘草炙,二两干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按:文仲、《千金》、《古今录验》同,深师云温脾汤,范汪亦同。
正方:小勾陈汤《千金要方》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者。
甘草炙,四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
按:此方《金匮》无干姜有生姜五两,大枣用十五枚,名《千金》生姜甘草汤,主治均与此同,唯《千
金》用大枣十二枚,亦名生姜甘草汤。《外台》引《集验》,主治咽燥而渴,下注有“一云不渴”四字,
方后注云:“仲景《伤寒论》、《备急》、范汪、《千金》、《经心录》同”,可知此方原系仲景方。
主方:理中丸(汤)《伤寒论》
治腹中不和,心下痞满,腹痛,吐利,不能食,便溏。
甘草炙,四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大枣数十枚
上前四味,捣筛,枣泥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温服一丸,日三服。
汤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此方即《伤寒论》理中丸(汤)方,蜜丸为枣肉丸。
复方:理中加桂汤补方
治腹中不和,心下痞满,腹痛,吐利不能食,便溏,心下悸者。
甘草炙,四两干姜三两桂心三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白术三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方:大勾陈汤补方
治吐利频作,痞满不能食,腹痛雷鸣,下利完谷者。
甘草炙,三两干姜三两桂心三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白术三两黄连三两
上七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缓方:勾陈茯苓汤补方
治小便不利。
甘草炙三两干姜三两桂心三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白术三两黄连三两茯苓四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变方: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金匮要略》
治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
五千钱。
甘草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白术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通方:茯苓四逆汤《伤寒论》
治小便不利,心下痞,四肢冷,脉微者。
甘草炙,三两干姜一两半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炮,一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二)涩剂:经云:“涩可固脱。”神后汤,赤石脂主。
单方:赤石脂
治内饮蓄水,利小便,止滑泄呕利。
赤石脂一斤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小方:石脂干姜汤补方
治寒中,吐下冷水。
赤石脂一斤干姜一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急方:石脂干姜禹粮石汤补方
治濡泻吐下。
赤石脂一斤干姜一两禹粮石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正方:小神后汤补方
治诸飧泻洞下。《伤寒论》云:“治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
赤石脂一斤干姜一两粳米一升禹粮石二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按:此方即《伤寒论》桃花汤加禹粮石是也。方名系师重拟。
主方:坚溃汤补方
治久泻不止者。
赤石脂一斤干姜一两粳米一升禹粮石二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复方:坚溃加参汤补方
治脱泻而心下痞者。
赤石脂一斤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人参一两禹粮石二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大方:大神后汤补方
治肠澼下利脓血,痞满腹痛不能食者。
石脂一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粳米半斤芍药二两禹粮石三两附子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缓方:大桃花汤《千金要方》
治冷白滞痢腹痛。
石脂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人参二两芍药一两白术六两附子二两龙骨烧三两
橘皮三两。
按:《千金方》有牡蛎三两、当归三两。
变方:赤石脂丸《金匮要略》
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呕吐清水,四肢冷者。
赤石脂二两干姜一两蜀椒一两附子炮,一两桂心一两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按:此方《金匮》名乌头赤石脂丸,方中有乌头无桂心。《今释》云:“仲景之方无乌头附子并用者,方
中乌头恐为乌梅之误也。”今据证属阴寒内盛,阳气衰微之重证,故改为桂也。
通方:乌头赤石脂丸《外台秘要》
治疗久心痛与冷气痛。
赤石脂三两干姜二两蜀椒二两桂心二两乌头炮,三两
上五味,末之,蜜和丸,如梧子大,服三丸,日三服。以知为度。
十方君臣佐使格式
一、单方:一君。
二、小方:一君一臣。
三、急方:一君一臣一使。
四、正方:一君一臣一佐一使。
五、主方:一君一臣一佐二使。
六、复方:一君二臣一佐二使。
七、大方:一君二臣二佐二使。
八、缓方:一君二臣二佐三使。
九、变方:君臣不拘。
十、通方:君臣不拘。
一至五方为格式方,六至十方为义理方。
系由山西中医研究院赵怀舟先生打印整理
(转帖)《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点滴
吉祥止止发表于:2007-9-1309:07来源:医道社区
沙丘沙
《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决》),自1988年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首次转载以来,引起了
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幸趣,屡有转载。此卷子曾在太老师张大昌先生家秘传三世,我虽不敏,毕竟有近水楼台之
便,现不揣浅陋,略述如下。
一、《辅行决》问世的意义
据马氏所载《辅行决》,可分为两部分,从卷首至阴阳二十五味药,为第一部分;二旦、四神及神仙救急方,为
第二部分。应说明的是,马氏所载《辅行决》是王雪苔先生1974年访问太老师时,因原卷毁于文革,据抄本及
太老师的背诵录音整理而成。由于种种原因,漏掉了金石药部分,此事引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的注
意,和我们一起,对《辅行决》正在进行重新整理,不久,大家就会见到这部分内容。根据它在太老师60年代
的亲笔秒本位置,紧接阴阳二十五味药之后,当为第二部分。那么二旦、四神等就只能算第三部分了。现分述
于后。
(一)、第一部分的意义
1、首次明确提出了内伤杂病五脏辩证的题纲。《伤寒论》每篇各有题纲,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本书五脏虚实证
候(即题纲)对临床辩证起着大海航灯的作用。如:“肝虚则恐,实则怒;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脾虚则
腹满、飧泻,实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肺虚则鼻息不利、少气,实则喘咳、凭胸仰息;肾虚则厥逆,实则腹
满、泾溲不利”。记得我们这些晚辈,初次接触太老师时,他总是把这些内容抄下来,让我们背诵。可见太老师
对题纲是多么重视。
2、五脏各具休味、用味、化味,以及五角图的出现,是包括《素问》《灵枢》在内,讲解五行、五味最系统、
最规范、最实用、最权威的专著。正如陶氏自言:“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则医道毕矣
“。
3、五角图休、用相合产生化味这一理论,是经方的精髓。说明了经方的治疗作用,是不同药物的有机结合,是
合理配伍后产生的化机,不似药物学单强调某一味药的作用。难怪贤如孙真人也有“经方难精”之叹。经方临
床家也有“经方以不加减为贵”的经验。
4、过去虽有“七方、十剂”的名称,但对七方、十剂的具体格式,未有专论,此书小方三(四)味,大方六(七)
味,首次明确了大方、小方的格式,对方剂休例格式的研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5、某些方剂丰富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治法,如大补肝汤治“关目苦眩,不能坐起”,弥补了《金匮
要略》泽泻白术汤单一的治法。
(二)、第二部分的意义
陶隐居以其卓越的仙才,将登真永年的金石药,应用到祛邪疗疾上,填补了中医专用金石药的空白。《神农本草
经》三品均以金石药为首,仲景曾用五石散防治王仲宣二十年后必死之病,看来,金石药用的好,疗效远胜草
木之品,故名“金丹”。这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处女地,若没有现有政策的限制,是很有前景的。
(三)、第三部分的意义
据我初步体味,前两部分是陶氏自撰,第三部分是陶氏从《汤液经法》中摘录的内容,二旦、六神(应为四神,
笔者注)诸方,解决了伊尹汤液只闻其名,不见其实的的问题。将经方的历史,从仲景所处的东汉,上溯到商
代。规划了经方的命名,为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汤液经法》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首次站在《伤寒杂病
论》以上的高度,审视《伤寒杂病论》,避免了后世注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
二、泻、下有别
陶氏笔下,泻与下是有区别的,不似现在方剂学所称的泻下剂。篇首自序有“服药汗、吐、下后……”等语,
这里的下,就是现在泻下剂的意思,后文诸泻汤,当与下有别。如小泻脾汤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正是《伤
寒论》的四逆汤,为回阳救逆的温里剂,可见陶氏诸泻汤的命名有他的原则,不可将诸泻汤理解为泻下剂。观
五脏补泻小方,二用一体加化味为补;二体一用为泻,也就是方中用味多为补,体味多为泻。
三、通则和别则
通过对《辅行决》五脏大小补泻诸汤的学习,可以看出一个规律,以小补肝汤为例,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
两,薯蓣原缺用量,据其它四小补汤的体制,应为一两,六辛三酸一甘,小泻肝汤,枳实、芍药、生姜各三两,
六酸三辛,或二辛一酸,我们把这种不拘药,只论味与量的法则称为“通则”,通则审视天下群方,就如同孙悟
空的火眼金睛,任妖魔千变万化,均逃不过他的法眼。仍以桂枝汤为例,桂枝六两五味子三两薯蓣一两,可以
看作小补肝汤。干姜六两五味子三两甘草一两,也可以看作是小补肝汤。甚至大蒜(辛)米醋(酸)白糖(甘)
也可看作是小补肝汤。余皆类推。
再据阴阳二十五味药,“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可以看出,五脏补泻均有君药,不可混用。如桂枝、细
辛、附子,三味虽同为辛药,桂枝是补肝的代表,附子是泻脾的代表。同为甘药,人参是补脾的代表,茯芩是
泻肾的代表。余皆仿此。我们把这一原则称为“别则”
以上能则和别则,如车之两轮,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四、阴阳二十五味药的重新整理
《辅行决》于虚劳五补汤后,列有阴阳二十五味药,正如陶氏所言,诸药可默契经方之旨,可明五行互含,五
味变化。自以为此是对前五脏补泻的总结,鉴于马氏所载《辅行决》,此处有明显的差错,决定重新整理,以期
真正做到五行互含,循环无间,如齿轮之运转,环环相吻。
以下为《辅行决》原文: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口口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术为土竹叶为金”
可疑者1、椒前方中未见用。2、麦冬据小补肺汤作君药,可知应属酸味。3、薯蓣小补肝汤作化味,故应属甘
味。4、厚朴前方未见用。5、硝石当是金石药误入于此。
叶苦以补肾,黄连、黄芩苦以泻心,术为水中之土,于属土的不小补脾汤作化味。并且,补肾的地黄、竹叶,
相生(水生木),泻心的黄连、黄芩,相克(火克金)今仿照这一原则,对其它诸药重新整理: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生姜为火干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牡丹皮为之主大黄为木旋覆花为土葶苈子为金泽泻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薯蓣为木炙甘草为火甘草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麦门冬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五味子为水
味咸皆属水,地黄为之主竹叶为木黄连为火术为土黄芩为金
说明:凡是改动过的地方,均用粗体加以区别。虽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比上文要规划地多。个人观点,不足为
据,仅供参考。
五、建中补脾汤的组方解析
《辅行决》有救诸劳损病方五首,为什么单建中补脾汤呢?因为此方不仅与《伤寒论》小建中汤的药味药量基
本相同,而且各个传抄本只有此方完全一致(注:《伤寒论》小建中汤桂枝三两,《辅行决》桂枝二两)。
《辅行决》建中补脾汤的方药:
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
黄饴一升芍药六两桂枝二两
此方以黄饴一升为君,即《内经》“五谷为养”的具体实践。大枣为果,也即“五果为助”的体现,生姜为菜(也
可作药)是“五菜为充”具体应用。
一般认为劳损诸方是在补汤的基础上,加谷、菜、果而成。细观建中补脾汤余药,桂枝芍甘草芍药生姜(即
可作菜,也可作药),完全是辛酸化甘之制,其中,甘草为化味,芍药六两,桂枝、生姜共好五两(按伤寒论为
六两)体、用基本均等,即非泻肝,也非补肝,实为平调肝木之剂。
初读《辅行决》,于此颇为不解,既言补脾汤为何反多用调肝之药。后见徐灵胎有“木能克土,亦能疏土”之论,
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胆、胰分居人身左右,一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一分泌淀粉酶,消化淀粉,共同帮
助胃完成“腐熟水谷”的任务。大悟《辅行决》建中补脾汤多用调肝木药的原理。原来劳损诸方,以谷直补本
脏,菜、果相助,药则调克我之脏,并非在补汤的基础上加谷、菜、果而成。难怪陶隐居说:“方义深妙,非俗
浅所识……先圣遗奥,出人意表”。
观其它劳损四方,多是由相应补方,加谷、果而成。直到80年代,太老师亲笔抄录的别集出现,劳损诸方才统
一了与建中补脾汤一致的组方格式。这是我们应该留意的地方。
六、《辅行决》处方应用
1、大泻肺汤治验
患者,男,28岁,广宗县城关镇东街人。1989年9月5日,经广宗县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中等量积液,
已抗痨治疗数日。症状:咳喘,左胸刺痛,夜间尤甚,不能平卧,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处方:大泻肺汤
加柴胡、白芥子。
葶苈子15.0(布包)枳实15.0大黄15.0(后下)细辛6.0黄芩12.0炙甘草12.0柴胡15.0
白芥子20.0(炒)
水煎服,每日一剂。
用药二剂,咳喘减轻,痛止,大便每日三行,小便量多,停药。过数日,到县医院胸透胸水已消失。
2、患者,男24岁。1995年10月7日,感冒发热,自服西药退热,数日后复发,体温39度,咳吐黄痰,粘稠
难咯,胸闷痛难忍,常自奋力捶打,听诊两肺大量湿罗音。处理:先肌注安痛定以退热,煎小泻肺汤以泻热除
痰。
葶苈子(布包)30克,大黄30克,枳实30克。
加水10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3次温服,于一日内服完。
尽剂,腹泻数次,咳、痰、热均失,数日后随访,其病未复发。
3、大补肝汤治验
患者,女40岁,本村人。
1995年秋在县医院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服西药三天,不见好转,天旋地转,甚则呕吐,不敢翻身,心悸,
自汗,血压80/40mmHg舌淡,苔薄,脉细欲无,处理:外双侧太阳,内关,炙百会,煎大补肝汤
肉桂20克干姜10克五味子20克山药20克旋覆花10克(布包)丹皮10克竹叶10克生姜6片加水1500
毫升,煎取500毫升,分温三服。
二剂,头眩呕吐停止。五剂,汗出心悸全愈。小其制,续服十天,血压100/80mmHg脉象沉缓较前有力。
4、大补脾汤治验
患者,男72岁焦庄村人。慢性乙肝病史十年,1996年春,腹胀,乏力,不能进食,夜晚尤甚,大便时溏,体
瘦面黑。肝未触及,脾大,胁下二横指,腹部移动性浊音(-),舌淡,苔滑,舌下脉络青紫,脉沉细而紧,处
方:大补脾汤加麦芽、内金
太子参20克干姜20克炙甘草20克白术20克枳实(炒)20克白芍10克云苓20克炒麦芽15克鸡内金
10克
加水15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数次温服,每日一剂。
服药五剂,胀满稍减,早晨、中午饮食基本正常,晚饭只进流质食物。
上方服至20天,饮食基本正常,大便成形,每日一次,面色转润,自觉有力。
至40天时,三餐过常人,胀满全消,脾也明显回缩,改丸药已巩固。
5、大补肺汤治验
患者,女,45岁,广宗县李怀乡李磨村人。高血压病史三年,现鼻塞,不闻香臭,兼咳嗽,血压160/90mmHg,
体温37度,查双侧鼻胛红肿,舌红,苔黄,脉细数。据题纲肺虚则鼻息不利,以大补肺汤合升降散
麦门冬15.0五味子10.0旋覆花(布包)10.0细辛6.0黄连5.0黄芩10.0白芍10.0白僵蚕10.0大黄6.0姜
黄6.蝉退3.0水煎服,每日一剂.
三剂,鼻塞大减。六剂,鼻胛红肿消退。九剂,全全愈。
6、大泻肺汤自治口疮
1997年夏天,工作繁忙,加上早晚勤诵经咒,以致心火上炎,发生口疮,下唇有两处如豆大溃疡,未介意,间
断服复合维生素B。不料,十天过后,病情加重,上唇、舌尖均发生溃烂,稍饮食,则疼痛难忍,口热如火烧,
舌体鲜红,见《辅行决》大泻心汤可治“舌上生疮”,急煎大泻心汤:黄连10.0黄芩20.0白芍20.0干姜6.0
(炮)甘草10.0大黄6.0加水1000毫升,煎取400毫升,分两次温服.
一剂,疼痛减轻,三剂,全愈。停药未复发。
7、吹鼻治疗忿气
患者,男,39岁,本村人。1999年冬,因发动三轮车时用力过猛,突发右胁剧烈疼痛,连及腰背,不敢改变体
位及深呼吸,十分痛苦。
用事先配制的皂角细辛散少许,以园竹笔管吹入右侧鼻腔,二分钟后,喷嚏连连,涕泪俱下,全身微有汗,痛
立止。
8、点眼治癔病尸厥
患者,女,45岁,焦家庄人。有神经衰弱病史数年,发则头痛,憋气,呕不能食,面色晦暗,目光凝滞,遍经
威、广两县名医,服药稍有不慎,则立即吐出。我配合心理安慰,用百合地黄丸治愈。一年后,因心情不顺,
发生尸厥,仰卧不语,经本村医生针刺、按摩无效,请我出诊,见呼吸微弱,心音低落,双手摸不到脉搏。用
张锡纯的五行化妙丹点右眼内,不久面部、四肢振动,呻吟而起。
按:张氏五行化妙丹,是在《辅行决》点眼方的基础上,加皂矾、辰砂、梅片而成。
(整理)《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探微
ddxyidao发表于:2007-10-1016:03来源:医道社区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探微
———经方配伍法则的新发现
★徐浩张卫华(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级硕士研究生成都610075)
★指导:杨殿兴翟慕东(成都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成都610075)
摘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据云源自敦煌遗本,1974年藏者献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考
证认为成书不晚于隋唐,保留有大量失传的古代中医学内容,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与研究。目前文献考证以马继
兴、钱超尘氏比较深入,理论阐释与临床应用则丛春雨氏着力颇多。通过对该诀的学习,发现其中五脏病症诸方
包含有久已失传的严谨组方法则,这些法则对解开所谓“经方配伍之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
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
1《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要素
探讨《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法则,主要有三大研究要素:五脏补泻法则、“诸药之精”五味属性与五脏病
症方。补泻原则为组方之原理,五味属性为组方之基石,五脏病症方则为最终所成之方,通过对三者间相互联系的
分析,即可使五脏病症方之组方法则得以大白。
然而,这三大要素在诀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前后违隔,不便对比分析。笔者在此将此三大要素并列于下,俾利笔者
之分析与读者之阅读:
1·1《辅行诀》五脏补泻法则
肝: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以咸补之,以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以甘补之,
以辛泻之,脾苦燥,急食苦以燥之。肺:以酸补之,以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肾:以苦补之,以甘泻之,肾
苦燥,急食咸以润之。按:以上补泻法则亦见于《素问·脏器法时论》,但有较大出入。
《脏器法时论》五脏补泻原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苦缓,急食酸
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
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
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二者比较,《辅行诀》之文明显具有更严谨的逻辑性与规
律性,而《素问》则显得略为杂乱。由于《素问》的版本流传关系,笔者大胆揣测《辅行诀》的记载可能较今本
《素问》更为接近原始文献的原貌。
1·2《辅行诀》“诸药之精”五味五行属性表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术为土竹叶为水
按:
(1)以上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与目前主流理论认识不同,但与《素问》七大论的相关记载存在一定对应关系,《辅
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组方法则均以之为基石。
(2)从以上补泻法则及属性表已可看出,补某脏者,必为该脏之本味,如以木之本味辛补肝;泻某脏者,必为克该脏之
味,如以克木之酸味泻肝;某脏急食者,必为该脏所克制之味,如肝急食之甘,为其木所克之土味。试观其余诸脏,概
莫能外。
(3)以上对补泻法则含义的简析说明,《辅行诀》的五脏补泻法则自成严密的生克制化体系,而《素问·脏器法时
论》的记载相对杂乱,估计当为同源之论,而今本《素问》有错简之误,详细笔者将另文讨论。
1·3《辅行诀》五脏病症方剂组成及药味表
按:
(1)以上诸方药物的药味,系笔者根据《辅行诀》“诸药之精”的五味记载标注,少量药物(葶苈、麦冬、栗子)或未
包括在“诸药之精”中,或虽包括而与《辅行诀》组方法则有所出入,笔者或者根据《神农本草经》标出,或者以
《辅行诀》组方法则进行反推,故以问号标记,个别无法推撰者则阙如。
(2)在五脏病症方中大小补泻心汤比较特殊(说详于后),以下分析配方法则暂时未考虑该脏方剂,而是以大小补泻
心包汤严格符合后述之配方法则。
(3)代赭石虽“诸药之精”中未录入,但在《辅行诀》卷末残断部分中,对诸石类药有五行属性分类,其中代赭石归
入火类,按《辅行诀》之说火之味为咸,加之大小补心(包)汤中以代赭石为主药,故可推测《辅行诀》中代赭石当
为味咸之品。
2《辅行诀》五脏病症组方法则简释
以下法则均为笔者根据上述三大配伍组方元素(补泻法则、诸药之精五味属性、五脏补泻方)进行前后对比、相
互印证的基础上得出。
方名组成
小泻肝汤枳实(酸)熬芍药(酸)生姜(辛)各三两
大泻肝汤枳实(酸)熬芍药(酸)甘草(甘)炙各三两黄芩(苦)大黄(咸)生姜(辛)切各一两
小补肝汤桂枝(辛)干姜(辛)五味子(酸)各三两大枣(甘)十二枚(去核)
大补肝汤桂枝(辛)干姜(辛)五味子(酸)各三两旋覆花(咸)代赭石(咸?)烧竹叶(苦)各一两大枣(甘)十二枚(去
核)
小泻心汤龙胆草(苦?)、栀子(苦?)打,各三两、戎盐(咸?)如杏子大三枚,烧赤
大泻心汤龙胆草(苦?)、栀子(苦?)捣,各三两、苦参、升麻各二两、豉(酸)半升、戎盐(咸?)如杏子大三枚
小补心汤栝蒌一枚,捣、薤白八两、半夏半升,洗去滑
大补心汤栝蒌一枚,捣、薤白八两、半夏半升,洗去滑、厚朴炙,二两桂枝一两
小泻心包汤黄连(苦)、黄芩(苦)、大黄(咸)(各三两)
大泻心包汤黄连(苦)、黄芩(苦)、芍药(酸)(各三两)、干姜(辛)(炮)、甘草(甘)(炙)、大黄(咸)(各一两)
小补心包汤代赭石(咸?)(烧赤,入酢浆中淬三次,打)旋覆花(咸)、竹叶(苦)各二两豉
大补心包汤代赭石(咸)(烧赤,入酢头中淬三次,打)、旋覆花(咸)、竹叶(苦)(各三两)、豉(酸)、人参(甘)、甘草
(甘)(炙)、干姜(辛)(各一两)
小泻脾汤附子(辛)一枚(炮)、干姜(辛)、甘草(甘)(炙)各三两
大泻脾汤附子(辛)(一枚,炮)、干姜(辛)(三两)、黄芩(苦)、大黄(咸)、芍药(酸)、甘草(甘)(炙,各一两)
小补脾汤人参(甘)、甘草(甘)(炙)、干姜(辛)(各三两)、术(苦)(一两)
大补脾汤人参(甘)、甘草(甘)(炙)各三两、干姜(辛)三两、术(苦)、麦门冬(酸?)、五味子(酸)、旋覆花(咸)
各一两
小泻肺汤葶苈子(咸?)(熬黑,捣如泥)、大黄(咸)、芍药(酸)(各三两)
大泻肺汤葶苈子(咸?)(熬)、大黄(咸)、芍药(酸)(各二两)、甘草(甘)(炙)、黄芩、干姜各一两
小补肺汤麦门冬(酸)、五味子(酸)、旋覆花(咸)各三两、细辛(辛)一两
大补肺汤麦门冬(酸)、五味子(酸)、旋覆花(咸)各三两、细辛(辛)一两、地黄(苦)、竹叶(苦)、甘草(苦)各一
两
小泻肾汤茯苓(甘)、甘草(甘)、黄芩(苦)各三两
大泻肾汤茯苓(甘)、甘草(甘)、大黄(咸)、黄芩(苦)各三两、芍药(酸)、干姜(辛)各一两
小补肾汤地黄(苦)、竹叶(苦)、甘草(甘)各三两、泽泻(咸)一两
大补肾汤地黄(苦)、竹叶(苦)、甘草(甘)各三两、泽泻(咸)、桂枝(辛)、干姜(辛)、五味子(酸)各一两
泻肝汤枳实(酸)、芍药(酸)、代赭石(咸)、旋覆花(咸)、竹叶(苦)(各三两
泻心汤黄连(苦)、黄芩(苦)、人参(甘)、甘草(甘)炙、干姜(辛)各三两
泻脾汤附子(辛炮)、干姜(辛)、麦冬(酸)、五味子(酸)、旋覆花(咸)各三两
泻肺汤葶苈子(咸?)(熬黑,捣如泥)、大黄(咸)、生地黄(苦)、竹叶(苦)、甘草(甘)各三两
泻肾汤茯苓(甘)、甘草(甘)、桂枝(辛)、生姜(辛)、五味子(酸)各三两
养生补肝汤蜀椒(辛)一升,桂心(辛)三两,韭叶(辛)切,一把,芍药(酸)三两,芒硝(咸?)半斤,胡麻油一升
调中补心汤旋覆花(咸)一升,栗子(咸?)十二枚,葱叶(十四茎),豉(酸)半斤,栀子(苦?)十四枚,打,人参(甘)三两,切
建中补脾汤甘草(甘)炙,二两,大枣(甘)十二枚,去核,生姜(辛)三两,切,黄饴(甘?)一升,桂枝(辛)二两,芍药(酸)六
两
宁气补肺汤麦门冬(酸?)二升,五味子(酸)二升,白浆(酸)五升,芥子半升,旋覆花(咸)一两,竹叶(苦)三把
固元补肾汤地黄(苦)切,王瓜根(苦?)切,各三两,苦酒(苦)一升,甘草(甘)炙,薤白四两,干姜(辛)二两,切
以下笔者以肝病诸方为例,举例说明如次:
2·1小泻肝汤
2·1·1主治治肝实,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
2·1·2组成枳实(酸)熬芍药(酸)生姜(辛)各三两。
2·1·3煎服法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2·1·4组方法则分析按照《辅行诀》“诸药之精”药味记载:枳实味酸属金;芍药味酸属金(金克木,以酸泻之)。
生姜味辛属木(以辛补之)。
(1)按照《辅行诀》记载的“以辛补之,以酸泻之”的法则组方。
(2)严格以二泻一补的格局组成。
(3)药味为3味,分量上各药均为3两(计量单位特殊者除外),煎药的液体容量为3升,煮取1升,服法为“顿服”。
(4)其余四脏“小泻”方(除小泻心汤),基本同样遵循以上三条法则。
2·2小补肝汤
2·2·1组成桂枝(辛)干姜(辛)五味子(酸)各三两大枣(甘)十二枚(去核)
2·2·2煎服法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中满者,去枣;心中
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
2·2·3组方法则分析按照《辅行诀》“诸药之精”药味记载:桂枝味辛属木;干姜味辛属木(以辛补之)。五味
子味酸属金(金克木,以酸泻之)。大枣味甘属土(木克土,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1)按照《辅行诀》记载的“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补之”的法则组方。
(2)严格以二补一泻一“急食”的格局组成。
(3)药味为4味,分量上补泻之品为3两,“急食”之品为
1两(计量单位特殊者除外),煎药的液体容量为8升,煮取3升,服法为“日三服”。
(4)肝病诸方中仅小补肝汤附有加减法。
(5)其余四脏“小补”方(除小补心汤),基本同样遵循以上四条法则。
2·3大泻肝汤
2·3·1组成枳实(酸)熬芍药(酸)甘草(甘)炙各三两黄芩(苦)大黄(咸)生姜(辛)切各一两
2·3·2煎服法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2·3·3组方法则分析按照《辅行诀》“诸药之精”药味记载:枳实味酸属金;芍药味酸属金;(金克木,以酸泻
之)。生姜味辛属木;(以辛补之)。甘草味甘属土;(木克土,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黄芩味苦属水;(水生木,为肝木
之母)。大黄味咸属火;(木生火,为肝木之子)。
(1)在小泻肝汤的基础上加入三味药物,其中两味是治疗“我生”之脏———心之实证的小泻心包汤的两味药味不
同的主要药物———黄芩(苦泻)、大黄(咸补),另一味是本脏急食之品甘草(甘缓)。
(2)大泻肝汤的药味辛咸甘酸苦五味俱全。
(3)药味为6味,所加除“急食”之品的另外两种药味,其分量均为1两(计量单位特殊者除外),煎药的液体容量为
5升,煮取2升,服法为“日再服”。
(4)其余四脏“大泻”方(除大泻心汤),基本同样遵循以上法则(依此法则,大泻肾汤所加的三味药应该是两味小泻
肝汤中不同药味的主药,再加一味肾宜急食之品而成,事实上干姜的使用并不完全符合本规律———尽管辛味符
合,所以称为“基本”,但笔者认为从主治看此处枳实较干姜更适宜)。
2·4大补肝汤
2·4·1组成桂枝(辛)干姜(辛)五味子(酸)各三两旋覆花(咸)代赭石(咸)烧竹叶(苦)各一两大枣(甘)十二枚(去
核)
2·4·2煎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升]
2·4·3组方法则分析按照《辅行诀》“诸药之精”药味记载:桂枝味辛属木;干姜味辛属木(以辛补之)。五味
子味酸属金(金克木,以酸泻之)。大枣味甘属土(木克土,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旋覆花味咸属火;代赭石味咸属
火(木生火,为肝木之子)。竹叶味苦属水(水生木,为肝木之母)。
(1)在小补肝汤的基础上加入3味药物,其中两味是治疗“我生”之脏———心的虚证的小补心包汤的两味“补品”
———旋覆花(咸补)、代赭石(咸补),另一味则是小补心包汤中的“泻品”———竹叶(苦泻)而成。
(2)大补肝汤与大泻肝汤一样也是五味俱全。
(3)药味为7味,所加另三味之分量均为1两,煎药的液
体容量为1斗,煮取4升,服法为“日三夜一服”。
(4)其余四脏“大补”方(除大补心汤),基本同样遵循以上法则。
2·5泻肝汤
2·5·1组成枳实(酸)、芍药(酸)、代赭石(咸)、旋覆花(咸)、竹叶(苦)各三两
2·5·2煎服法上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2·5·3组方法则分析按照《辅行诀》“诸药之精”药味记载:枳实味酸属金;芍药味酸属金(以酸泻之)。代赭
石味咸属火;旋覆花味咸属火(木生火,为肝木之子)。竹叶味苦属水(水生木,为肝木之母)。
(1)以泻本脏之味两种(枳实、芍药之酸属金———金克木,以酸泻之),本脏之子味两种[代赭石、旋覆花之咸属火
———木(辛)生火(咸)],本脏之母味一种[竹叶之苦属水———水(苦)生木(辛)],共三类药物组成,而后三味正好是
小补心汤的组成药味。
(2)药味为5味,分量均为3两,煎药的液体容量为7升,煮取3升,服法为“温分再服”。
(3)其余四脏“泻”方,同样遵循以上法则。
2·6养生补肝汤
2·6·1组成蜀椒(辛)一升,桂心(辛)三两,韭叶(辛?)切,一把,芍药(酸)三两,芒硝(咸?)半斤,胡麻油一升
2·6·2煎服法上六味,以水五升,称煮椒、椒、韭叶、芍药,取得三升,去滓,纳芒硝于内,待消已,即停火,将麻
油倾入,乘热,急以桑枝三枚,各长尺许,不住手搅,令与芍药和合为度,共得三升,温分三服,一日尽之。
2·6·3组方法则分析蜀椒味辛属木;桂心味辛属木(以辛补之)。
(1)头两位药物之味为补本脏之味(以辛补之)。
(2)药味共6味,煎取药汁为3升,服法为“每服一升,日三服”。
(3)其余四“补”汤均遵循上述两条组方法则。
按:此方出自《辅行诀·救诸劳损病方》,与前述之大小补泻某脏方及泻某脏方颇有不同
首先,采用的“诸药之精”中药物不如他方广泛,故而不易以五脏补泻原则分析之;其次,诸药计量单位多有不同于
他方处,如麦冬、五味子、旋覆花他方以两计,此处以升计。再次,煎服法亦有自身特点,他方煎药液体量五脏方相
同,此处则各脏有别。
由此观之,《救诸劳损病方》与其余五脏诸方似非出一人之手,然细玩方意,形虽有别,神实相通,当皆为一脉传承。
附:关于大小补泻心汤
大小补泻心汤的配伍规律在五脏补泻汤中具有一定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药物大多未见于“诸药之精”:与包括大小心包补泻汤在内的其他20方不同,大小补泻心汤很少采用“诸
药之精”的药物成方,四方共用药12种,其中仅豉、桂枝、枳实见于“诸药之精”,而大小补泻心包汤共用药12
种,11种均见于“诸药之精”(五脏补泻方用药种类总和均为12种,也是其配伍规律之一)。这种不同导致很难用
五脏补泻法则分析大小补泻心汤。
(2)小泻心汤与小补心汤的药味均为3味,而它脏小补汤药味均为4味;大泻心汤与大补心汤的药味均为6味,而它
脏大补汤的药味均为7味。由于3味至6味的药物组合是小大泻某脏汤的特点,而从大小补心汤的适应症看,也
是实证为主,这种药味的差别与症状、病机显然具有内在联系。
(3)其他五脏方均在小补某脏方后附有6~8种加减法,而小补心汤方后无加减法。
(4)煎服法也与其他五脏方多有不同。
虽有以上不同,但大小补泻心汤仍与《辅行诀》中的其他五脏方组方法则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鉴于篇幅所限,笔
者将另文讨论。
3讨论
从《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看,主要是以《素问·脏器法时论》记载的五脏补泻法则为组方的理论依据(虽
然《脏器法时论》中的记载与《辅行诀》有较大出入,但从基本思想到语言风格都比较一致,且这种出入从理论
体系的完备性及与方剂组成的契合程度看,应该是以《辅行诀》更为接近历史文献原貌),以《辅行诀》中记载的
25味“诸药之精”为基本药物,在比较严格的味数、份量、煎煮法、服法等规定下完成组方。笔者对其组方特点
归纳为如下四点:
(1)以味为纲,主治为目
这是《辅行诀》最为基本的一大特点,是贯穿《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基本组方法则。五味与五脏通过五行生
克制化理论联系起来,不同的味对相应五脏的虚实病机产生不同的补泻作用。更具体地说,即是以本脏之味补己
之虚(如以辛补肝),以克己之味泻己之实(如酸泻肝),以己克之味缓本脏之急(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在此基本
原则之下衍生出五脏大小补泻诸方。从现有文献看,这种组方法则在金元之前,尤其唐以前,乃是医学界重要的,
甚至可能是主要的组方法则。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种组方法则绝非简单的以五味对应五脏来代替一切,而
是以此为纲领,在对相应药物的主治功效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组合成方。也即在以味择药的同时,还要以功效择
药,可以说是以味为纲,主治为目,纲举目张,乃成其方!以小补肝汤为例:本方以枳实、芍药、生姜三味成方,主治“肝
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我们可以分别从上述的纲目两个层面分析其涵义:
以味为纲:枳实、芍药之酸属金,克泻肝木之实,生姜之辛属木,助遂肝木之性(此中所寓补泻兼施之义后文再论)。
主治为目:从症状看,本证为一派木气郁滞,疏泄太过之象。肝脉布胁肋抵少腹,气郁脉中,迫于少腹,致两胁下痛,
痛引少腹迫急,横逆犯胃,则当有干呕。治当疏肝行气,和胃止呕。枳实有行气降泻、破气除痞之功;芍药可平抑肝
阳,柔肝解痉止痛,此处以肝实为主要病机,以痛为主要症状,正是二药疏泄平逆,行气柔肝解痉主治之所长,同时和
胃止呕也是生姜的主治功效之一。三药的主治功效与本方证之病机、症状可谓丝丝入扣。
由以上简析其实我们已经可以对《辅行诀》的组方思路作出如下归纳:
通过辨证,确定病证所属脏腑及其病机虚实———→以味为纲,确定所需用之药味———→以主治为目,在相应药
味中选择所需用之具体药物组合成方。
我们今天的组方思路与这一思路的最大区别或许就在于省去了中间环节———以味为纲,这一省略的得失笔者
暂不予评价,但至少在分析、讨论唐以前的方剂,或者比较经方、时方的时候,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省略的客观存
在。
(2)方中有方,子母同治
这也是贯穿《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一大重要特点。具体体现为每一首某脏的大补泻方,都是由该脏的小补泻
方再加上其所生之脏(即其子脏)的小补泻方主要药物而成。
以大补肝汤为例:
大补肝汤组成:桂枝、干姜、五味子、旋覆花、代赭石、竹叶、大枣
小补肝汤组成:桂枝、干姜、五味子、枣
小补心包汤组成:代赭石、旋覆花、竹叶、豉
由以上三方的组成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大补肝汤是以小补肝汤原方加上小补心包汤的主要药物而成。充分体现
了方中有方,子母同治的组方结构特点。这种特点同样体现在其余四脏相应方剂当中。
这种子母两脏间方剂的联系,是与子母两脏间症状、病机的联系密切对应的。以大补肝汤、小补肝汤、小补心包
汤的主治病症为例:
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
而结者。
小补肝汤: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
小补心包汤:治血气虚少,心中动悸,时悲泣,烦中,汗出,气噫,脉结者。
从症状上看,大补肝汤基本包括了小补肝汤与小补心包汤的主要症状。从病机上看,大补肝汤证其实是在小补肝
汤证的基础上,肝气虚进一步发展,母病及子,导致心之气血虚少的结果。名为补肝,其实是心肝并补,子母同治,只
因病本在于肝虚,同时大补肝汤所包含的小补心包汤主要药物分量均为一两,而小补心包汤原方相应药物的分量
为各二两,故以补肝为方名。
(3)斟酌虚实,补泻兼施
《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以虚实为辨证定性的主要依据,对于五脏内伤杂病而言无疑较“寒热、表里”更具代表
性及普遍意义。因而各脏病症诸方就是在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斟酌其不同病机发展程度以补泻之,轻虚则以小补,
重虚则以大补,轻实则以小泻,重实则以大泻。然而,《辅行诀》补泻诸方并非虚则纯用其补,实则纯用其泻,而是
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基本原则之下,非常重视补泻兼施。这一点在小补泻方
中体现得比较清晰,兹以小补泻肝汤为例说明如下:
小泻肝汤:枳实(酸泻)、芍药(酸泻)、生姜(辛补)
从药味补泻角度,二泻一补,泻中寓补;从主治功效角度,枳实、芍药降气破滞以泻肝气盛逆的同时,生姜辛通行滞,
畅遂肝木之性,可谓以通为补之滥觞。
小补肝汤:桂枝(辛补)、干姜(辛补)、五味子(酸泻)、枣(甘缓)
从药味补泻角度,二补一泻,补中寓泻;从主治功效角度,桂枝、干姜温肝阳、益肝气,五味子在此处之泻,当理解为
“降逆气”,因小补肝汤有“气上冲心”的症状,肝寒而致浊阴上逆,五味子酸敛之性与桂枝相伍,具平冲降逆之功。
补泻兼施是古人组方的常用规律,在仲景方、千金方中均经常看到类似的补泻兼施之法,金匮肾气丸、薯蓣丸等
即是。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从药味出发的补泻兼施,其味的补泻作用与其主治功效的补泻作用在有些方剂中存在与今天
认识上的不一致。如五味子的功效一般认为其更接近补益之品,但在小补肝汤中明显是取五味子之酸以泻肝,尽
管可以理解为配合桂枝、干姜平抑肝脏上犯之浊阴,但必竟与今日普通意义上的泻实已有所不同。这种情况在小
泻心包汤之用大黄咸补及小泻肾汤之用黄芩苦补上体现得更为典型。
由于这些药物在与相应病机症状的对应上都是相当合理且丝丝入扣的,因此笔者认为,《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
组方者是充分考虑了药味补泻搭配及主治功效的需要,使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
同时,古人的补虚泻实观与今日也有所不同,其内涵更加丰富,除了补益虚损和泻泄实满之外,还具有根据五行生
克制化补其不足,制其太过之义,所谓“亢害承制”。如小泻肝汤用于肝木太过之实证,味酸之品既是在抑肝木,也
是在扶肺金,以金制木,以利恢复肝肺两脏生克制化之平衡。
然而,一个疑问也同时出现了:在明确了药物主治功效的前提下,何不直接将对应病机,具有相应功效的药物组合
起来(正如今天常用的组方方法)?还要首先满足药味补泻的需要,是否有画蛇添足,甚至胶柱鼓瑟之嫌?
这种想法其实反映了今日组方重视药性(寒热温凉平———对应病机)与主治功效(对应病机与症状),而不重视药
味的现状。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层面理解:
首先,五味组方是有其合理内核的。且不论今天尚且时有运用的“辛甘发散”、“酸苦涌泻”、“酸甘化阴”、“辛开
苦降”等法则,即使以饮食的五味论,我们也知道何种病宜食何味,不宜食何味的常识,说明五味与人体疾病确有联
系。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药物的药味与其特定的化学成分及功效间的确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如辛味药多含挥发
油,酸味药多含鞣质,苦味药多含生物碱、甙类,甘味药多含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咸味多含无机盐、硫酸钠等。
尤其重要的是,我们今天常用的许多效果卓著的经方如半夏泻心汤、四逆汤、理中汤等都见于《辅行诀》中,同
时也都充分体现了五味补泻组方法则,这些都说明古人的这一组方理论确有认真学习的必要。
(4)法度严谨,有如战阵
通过前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辅行诀》诸方具有非常严谨的结构,无论是药味的组合,每方的味数、分量、煎煮
法、服法、甚至煎煮的水量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甚至可以用整齐划一形容。张景岳曾立“新方八阵”、“古方八
阵”,笔者认为《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严谨性更具方阵之实。对于这种犹如战阵般的严谨,笔者认为一方面
充分体现了《辅行诀》方剂非常具有系统性;另一方面也容易令人产生一种误解,认为其方机械刻板,不宜于临床。
其实,对于《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法度严谨,笔者认为应当理解为是确立一种规矩、法则,所谓“无规矩不成
方圆”。对其具体方剂的运用应当是不离亦不泥,既要深刻领会其法则背后的义理和实践结晶,又要灵活运用。
仅以煎煮法为例:小大泻方的煎煮水量分别是三升、五升,煎取药液均为二升,服药频次均为日再服;小大补方的煎
煮水量分别是八升、一斗,煎取药液分别为三升、四升,服药频次分别为日三服及日三夜一服。补方用水量明显
大于泻方,煎取药液也多于泻方。笔者认为,盖因水多方容久煎,使滋补成分更易析出,煎取药液量多则适于虚症治
疗所需的一日三服以上的服药频次;水少一则煎煮时间较短,使泻实之品的活性成分得以充分保留,二则药物成分
浓度更高,药力更为醇厚,可以保证在一日再服的情况下驱逐实邪。至于补方服药频次多于泻方,则盖因毕竟补虚
宜于人体而泻实难免伤身之故。
可见《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严谨法度并非胶柱鼓瑟的形式主义,而是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
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的经验结晶。整齐划一的方药“战阵”,其中蕴涵着临床正邪斗争的客观“战争”规律,我们
既要认真学习、领会其精义,谨守法度,又不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
以上分析只是笔者的管窥之见,但已可看出《辅行诀》中所载五脏病症诸方的独特性,与目前通行的组方理论有
着很大的不同。方剂历来就有“经方”与“时方”之分,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客观差异。这种差异并非仅仅体现在
药物配伍,还体现在与之一脉相通的病机理论、组方法则、用药方法、分量、煎服法等等方面。时方的组方规律
其实就是金元以来中医药学理论的体现,而宋代以前的方剂由于详于方而略于理,加之文献散失,其中的组方依据
多有失传,导致今天在研究经方时,学者们常常感到许多方剂的配伍规律难以用金元以后之学进行理解,于是便有
了“经方之谜”的说法。
反观《辅行诀》,不仅保留了数十首隋唐以前的方剂,而且完整记载了这些方剂的配伍法则以及药物选择的依据,
对于认识与分析经方的组方法则提供了重要参考。尤其以药物之味的五行属性进行方剂配伍的方法更是已经失
传千年,无论金元以后的组方理论还是如今的临床用药,均未见再有类似的组方之学,从临床应用与文献考证角度
都值得进一步挖掘其中的奥秘。
(整理)以敦煌遗书《法要》探讨张仲景经方之源
ddxyidao发表于:2007-10-1020:16来源:医道社区
以敦煌遗书《法要》探讨张仲景经方之源
张永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本文所要讨论的经方,是专指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中所载的方剂。敦煌遗书《辅行诀脏
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法要》)中多次提及南阳张机及其著作《伤寒杂病论》,并载方51首,其中许多方剂虽
名与张仲景经方有异,但组成及主治多有相似,兹参阅遗书《法要》,对张仲景经方之源提出管窥之见,以抛砖引玉。
1敦煌遗书《法要》简介
敦煌遗书《法要》为敦煌遗书中极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该书保存较完善,内容中记载着大量久已失传的中医古籍
内容,如《桐君药录》、《汤液经法》等,书中所载的内容在历代均无流传、无记载、无刊行,故实非后人妄纂附凤
之作。《法要》书名下加题“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实非陶弘景本人所作,乃后人集其说而成,其人为尊陶弘景托
其名而成。其成书年代大约在陶弘景之后至隋唐之间。晋以前之道书、兵书、方使书等技艺类书多以“诀”命
名,示其言简意赅也,本书以“辅行诀”名之,亦取此意。
2敦煌遗书《法要》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记载《法要》中记载:商有圣相伊尹,依《神农本草经》及《桐
尹采药录》,撰《汤液经》三卷,其载方360首,上品上药、中品中药及下品毒药,各120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
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1]”而《法要》中
实载方51首,其中五脏及心胞病大小补泻方各1首,共24首,五脏泻方5首,五脏补方5首,二旦及六神(实为四神)
汤大小各1首,共12首,开五脏窍方5首。由此可见,《法要》的作者的确目睹了《汤液经法》,且将其中的60
首方剂记载了下来。《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内载医经7家,经方11家,而经方11家中有《汤液经法》32卷。
《法要》还云:“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
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者咸尊奉之。”然经方“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
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汉晋以来,诸名医辈,张机、卫汜、
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存、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
故据《法要》记载,张仲景之经方,当以《汤液经法》为蓝本,参照二旦、六神
大小汤而成,并且“后学者咸尊奉之”,也就是后人将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称为方书之祖。然张仲景之方“其
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有园之规矩也。”指明张仲景之方随证加减,增加新效,扩大
治疗范围,但仍不失经方之制也。
3《法要》与《伤寒杂病论》中相同的方剂《法要》与《伤寒杂病论》方药相同或相近的方剂共有18首,且大
部分(特别是二旦、六神汤)与《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之经方在组成、药量、主治、用法及加减变化等方面基
本相同,只是方名有异。
3·1五脏补泻汤与仲景经方相同的方剂其小补心汤与张仲景之栝楼薤白半夏汤方剂组成相同,主治亦同,惟煮
药张仲景用白酒一斗,此用
白浆一斗;大补心汤与张仲景栝楼薤白半夏汤组成及主治相同,小泻心汤与张仲景泻心汤组成相同,用法“以麻沸
汤三升,渍一食倾,绞去滓”。小泻脾汤,《法要》中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腹冷,脉微者方”。此方与张仲
景四逆汤组成相同,但此方主治“脾气实证”,实则一派脾气虚寒之象;小补脾汤与张仲景之理中丸组成、主治及
加减法均相同;泻心汤与张仲景干姜黄连黄苓人参汤用药相类,惟多一味甘草,主治“救误用清下,其人阳气素实,
外邪乘虚陷入,致心下痞满,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鸣腹痛”;泻肾汤与张仲景之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相类,只多一味
生姜,主治“救误用汗法,其人阳气素虚,致令阴气逆升,心中悸动不安,冒,汗出不止”;建中补脾汤组成及主治与张
仲景小建中汤相同。
3·2二旦、六神汤中与张仲景经方相同的方剂小阳旦汤方药组成、主治与张仲景桂枝汤相同,服药法略粗于张
仲景之法,“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取一升,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稍今汗出,不可大汗淋漓,汗之
则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随服之,取瘥止。日三服。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正阳旦汤即张仲景小建中汤。大
阳旦汤即张仲景黄芪建中汤加入参,治“凡病汗出不解,气息,身劳力怯,恶风寒,腹中拘急,不欲饮食,宜此方。”大
阴旦汤与小柴胡汤相似,只多一味芍药,而其主治亦同;小阴旦汤即张仲景黄苓汤加生姜,其证治与黄苓汤相近;小
青龙汤主治及方药与张仲景麻黄汤相同;大青龙汤与张仲景小青龙汤主治及方药相同;小白虎汤即张仲景白虎汤,
其方药组成、主治及服药法均相同;大白虎汤即张仲景竹叶石膏汤,主治相同,仅此方用生姜,张仲景用人参;小朱
鸟汤即张仲景黄连阿胶汤,“治天行热病,心气不足,内生烦热,坐卧不安,时下利纯血,如鸡鸭肝者。”小玄武汤即张
仲景真武汤,主治及方药皆相同,因唐避玄宗之讳而改玄武为真武;大玄武汤治“肾气虚疲,少腹中冷,腰背沉重,四
肢清,小便不利,大便鸭溏,日十余行,气力弱者。”组成即为张仲景真武汤与理中汤之合方。
总括以上18首方剂,与张仲景经方有诸多相似之处,只是方名相异,特别是二旦及六神汤12首方剂中,有11首
方剂与张仲景经方相似。这正应《法要》所云:“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
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之语。张仲景之桂枝汤啜热稀粥法、麻沸汤渍服法、白虎汤及和解的小柴胡汤等,
皆非其所独创,《汤液经法》中早已有记载,这说明《伤寒杂病论》源于古佚书《汤液经法》。张仲景在继承的基
础上加以创新,并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发展和丰富了《汤液经法》中诸多方剂的内涵,扩大了其主治范围,从而形成
了所谓的经方。至于方名的改变,或谓张仲景为避道家之讳,或谓是历代传抄之误。从方药组成上可以证明,张仲
景之《伤寒杂病论》是以《汤液经法》为蓝本而成,而经方实则源于《汤液经法》,通过《法要》可再现《汤液
经法》之原貌。
4历代医家对张仲景经方之源的认识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中曰:“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
为《汤液》,……张仲景论广伊
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张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宋·林亿等《伤寒论·序》中
亦云:“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元圣之才,撰用《神
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是张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元·吴澄《活人书辨·序》中说:“汉末张张仲景著《伤寒论》,……而《伤寒论》即古《汤
液经》,盖上世遗书,张仲景特编纂云尔。”从以上医家的论述可推论出张仲景经方的确来源于伊尹《汤液经法》,
而伊尹《汤液经法》又来源于《神农本草》,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再来看看张仲景自己是怎么说的,张
仲景在自序中说:“感往昔之沧丧,伤横矢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
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为何张仲景序中未见《汤液经法》之书
名,而历代医家都认为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确源于《汤液经法》,究其根本,盖一书有两名,张仲景序中所提到
的《平脉辨证》可能即为古佚书《汤液经法》[2]。观张仲景序中云:“并《平脉辨证》”,这个“并”字足以说明
《伤寒杂病论》是以《平脉辨证》为基础,结合《素问》、《九卷》等书而成,也就是以《汤液经法》为蓝本而成
的。
5结语
《法要》一书中,较完整地保存了《汤液经法》的一些学术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对于张仲景《伤寒杂病
论》中经方的来源,有明确的记载。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流传至今,期间经过传抄、失散、校正已历800多年,
书中传抄之误或编著者之语被作为原文的可能是存在的。而《法要》藏于敦煌藏经洞中,未经过流传,未经过校
正,因此较好地保存了该书的内容,从中可窥已佚古书之原貌,故该书值得现代医家潜心研究,以期能将其中的学
术思想及其基本理论融入现有的中医基础理论,以丰富现有理论。
[参考文献]
[1]丛春雨.敦煌中医药全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
社,1994.116.
[2]朱章志,李赛美.经方临床应用与研究[M].广州:广
东经济出版社,1998.22.
(整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
ddxyidao发表于:2007-10-1020:24来源:医道社区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
梁永林李生财贾育新
(甘肃中医学院,730000,甘肃兰州//第一作者男,1975年生,助教)
摘要: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相关论述启发下,探讨了中药五味的五行归属问题。认为运
用取象比类
的方法将中药五味归属于五行,其配伍关系为味辛属木、味咸属火、味甘属土、味酸属金、味苦属水。这种配伍
关系较传统中
医理论中按照推演络绎法进行五味的五行配属,更能反映药味的功效作用,能较好地解释临床用药的一些规律,对
指导临床
用药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敦煌学;药性;五味;五行学说
传统的中医理论应用推演络绎的五行归类方法,将中药的五味归属于五行,其配属关系为味酸属木、味苦属火、
味甘属土、味辛属金、味咸属水。这种归属方法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相关论述。笔者今考敦煌遗书《辅行诀
脏腑用药法要》:“味辛皆属木…味咸皆属火…味甘皆属土…味酸皆属金…味苦皆属水…”,兹不揣愚陋,运用取
象比类的五行归类方法,探讨中药五味的五行归属问题,冀对读者有所裨益。
1对五行特性的认识及归类五行的一般方法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之一。原始的五行概念,来自于古人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其认为木、
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也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五类物质,它们各有特性,但相互
之间又密不可分。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因此古人也就
利用它们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来对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进行归类说明,这种直观朴素的认识,以后逐渐被抽象成
理性概念,从而形成了五行学说。古人以此认识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属性,阐释自然界中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
互联系。《尚书·洪范》所曰“水曰润下,火曰穑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稼墙”,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据此,凡具有寒凉、趋下、滋润、闭藏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具有化物、炎上、温热、明亮等作用或
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具有伸展、曲直、易动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具有收敛、发声、肃杀等作用
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具有载物、生化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对事物五行归类的方法有两种:一
种是取象比类法,其主要特点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有征象,并与五行各自
的抽象特性相比较,以确定事物的五行归属;另一种是推演络绎法,其是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将与之相
关的事物通过推演归纳归类于该行的一种方法。
2五味特性的探讨
《素问·脏气法时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药性赋》:“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汗解表、透疹散
风、行气行血等功效;甘能缓能补,具有缓中止痛、调和药性、补养气血等功能;苦能燥湿降泻,具有燥湿祛邪、泻
下利尿、导瘀血下行等作用;酸能收敛固脱,具有止汗、止血、止泻、缩小便、固遗精等效应;咸能软坚润下,具有
软坚积、破症积、消瘿瘤瘰疬等功能”。据此,辛味长于宣散,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酸味长于收敛,有收敛、止汗、止泻等作用;甘味长于补益,有和中缓急等作用;苦味长于泻火,有燥湿、坚阴、降
泻等作用;咸味长于软坚,有散结、润下等作用。
3传统中医理论对五味及其五行归属关系的论述
《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其味苦,其类火…其味甘,其类土…其味辛,其
类金…其味咸,其类水……”;《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
入”。此外在《素问·五脏生成》篇、《灵枢·五味》中均有相关的论述。可见,传统的这种归属关系是应用推演
络绎的方法将五味归属于五行,其对应关系是味酸属木、味苦属火、味甘属土、味辛属金、味咸属水。
4《辅》书中对五味及其五行配属关系的论述
考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味辛皆属木…味咸皆属火…味甘皆属土…味酸皆属金…味苦皆属水…”,
此中所述五味及其五行的配伍关系与《内经》中传统的论述显然有别。该书运用取象比类的五行属性分类方法,
以五行各自抽象的属性为基准,从中药五味各自的主要药物用途出发与此相对照,得出辛味属木、咸味属火、甘
味属土、酸味属金、苦味属水的结论。笔者认为,这种配伍关系能更恰当地反映五味的五行特性与功效作用,对
临床用药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5讨论
对传统五味及其五行归属关系的疑惑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味酸属木,味苦属火,味甘属土,味辛属金,味咸属
水。从功效上看,酸味长于收敛,苦味长于泻火,甘味长于补益,辛味长于宣散,咸味长于软坚。但木的特性主生长、
生发、伸展,火的特性主化物、炎上、温热,金的特性主收敛、肃杀,土的特性主生化、载物,水的特性主寒凉、滋
润、闭藏,所以除了土的特性能较好地说明甘味药的功效外,其余则似乎很难用各自特性来说明药味的功效特点。
对用传统五味及其五行归属关系解释五味功效作用的质疑《素问·至真要大论》:“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
以
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
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若酸为木类,以木泻木,其理难明。因为酸味长于收敛,取象比类将其归属于金,金克(克制)木。当肝阴亏虚、阴不
制阳、肝阳生发太过时,以酸味之白芍、五味子收敛其生发太过之肝阳,是其证也。辛为金类,以金补木,与理不通。
因辛味长于宣散,其类同木,木性相通,同类相助,若此则用辛味柴胡疏肝解郁,每获奇效,其理不言自明。若咸为水
类,以水补火,难合常理。因咸味长于软坚散结,其性类火,同类相助,故用咸味硝石为主的硝雄点舌散含于舌下,在
冠心病、心肌梗塞急性发作期能起神效,也就不难理解。若苦为火类,以火补水,与理相悖。因苦味长于泻火存阴,
其性类水,故用黄柏、黄芩等清热泻火,其以水克(克制)火,多获良效;甘味属土,《内经》、《辅》书不争。因甘味长
于补益、滋养,其性类土,用甘味之人参、麦冬之类治虚证颇获良效,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辅》书中五味及其五行的配属关系对临床用药常规的解释以《辅》书为据,中药五味的五行归属,当为辛味
属木,咸味属火,甘味属土,酸味属金,苦味属水。这种配属关系能较好地说明临床上的一般用药规律。
辛味之麻黄、桂枝、柴胡、紫苏、生姜等,具有木之发散特性,故这些药往往具有发汗、解表、行气等功效,用其
治疗寒邪郁滞肌表所致的无汗、头痛及肝气郁滞所致的胁痛等能获奇效;咸味药能软坚散结具有火之化物特性,
故用瓦楞子软坚散结,治疗瘰疬、痰核、痞块,芒硝泻下通便治疗热结便秘其效甚佳;甘味药多有补益作用,符合土
之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用党参、熟地等甘味滋补药治虚证多获良效;酸味药多有收敛固涩之功,功同金之收敛之性,
故用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效果显著;苦味之黄连、黄芩、龙胆草、大黄等,其性属水,以水克
(克制)火,故诸此类水性之苦药清热泻火效果奇佳,其理自明。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亦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
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
补之,咸泻之”,说明运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药五味的五行归属关系,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6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按照《辅》书中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中药五味归属于五行,其配伍关系为味辛属木、味咸属火、
味甘属土、味酸属金、味苦属水。这种配伍关系较传统中医理论按照推演络绎的五味的五行配属关系,更能反映
药味的功效作用,能较好地解释临床用药的一些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醫藥簡述——吴佩衡
吉祥止止发表于:2007-10-0818:12来源:医道社区
祖國醫學先天心腎和後天脾土之相互關係
宇宙自然界是一個整體,先有天地,然後方有水火與金木,此為土生四象之論據。中土為軸,四象如輪,
軸輪旋轉不息,即成為宇宙間之圓運動。天是一個大宇宙,人是一個小宇宙,所以有天人相應之說。因此,學
習祖國醫學,應先明確宇宙自然界之運動,陰陽六氣之變化,五行生剋之運行,再結合人身陰陽、五行、六氣
之相應,分析生理、病理、藥物及治療。如此,則易升岐黃之堂奧矣。
其次學習祖國醫學,如果不將先後天之關係徹底瞭解,則在辨證論治上,不但療效不高,抑且容易誤治
變證百出,因為先天心腎,是人身中最寶貴之主要生命線,而後天脾胃,也是人身中最寶貴之次要生命線,先
後天是緊密聯繫而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決不可只強調任何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現在分析如下:
一、理論根據
黃元御所著《少陰君火論》云:“熱者少陰君火之所化也,在天為熱(日),在地為火,在人為心。少陰以君火
主令,手少陰心火也,足少陰腎火也,水火異氣,而以君火統之。緣火位於上而生於下,坎中之陽,火之根也。
坎陽升,則上交離位而化火,火生於水,是以癸水發氣於丁火,水化而為火,則寒以熱化,故少陰之氣,水火
並統,而獨以君火名也。君火雖降於手少陰(心),而實升於足少陰(腎)。陽盛則手少陰主令於上,而發水亦
成溫泉;陰盛則足少陰司氣於下,而丁火遂為寒灰。以丁火雖司氣化,而制勝之權終在癸水,所恃者,(火)生
土以鎮之,但土雖剋水,而百病之作,率由土濕,濕則不能剋水而反被水侮,土能剋水者,為傷寒陽明承氣一
證,其餘則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土潰則火敗,故少陰一病,必寒水氾濫而火土俱負,其勢然也。至於上熱
者,此相火之逆也。火中有液,癸水之根,相火上逆,災及宮城,心液消亡,是以熱作。凡少陰病熱,乃受累
於相火,實非心家之過,而方其上熱,必有下寒,以水火分離而不交也。見心家之熱,當顧及腎家之寒,蓋和
火本交,彼此相交,則為一家,不交則離析分崩,逆為冰炭,究之火不勝水,則上熱不敵下寒之劇,不問可之
也。血根於心而藏於肝,氣根於腎而藏於肺,心火上熱,則清心家之血,腎水下寒,則暖腎家之氣。故補肝之
血則宜溫,補心之血則宜清,補肺之氣則宜涼,補腎之氣則宜暖,此定法也。”
解《太陰濕土論》云:“濕者,太陰土氣之所化也。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為脾。太陰以濕土主令,
辛金(肺)從土化濕;陽明以燥金主令(大腸為燥金),戊土從金而化燥(戊土即胃土也),己土之濕為本氣(脾),
戊土之燥為子氣,故胃家之燥,不敵脾家之濕(子不敢逆母命),病則土燥者少,而土濕者多也。陽虛則土實而
不升,己土不升,則水木陷矣。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於戊土,水木升於己土,戊土不降,則火金上逆,
己土不升則水木下陷,其源總由於濕盛也。陰易盛而陽易衰,故濕氣恆長,而燥氣恆消,陰盛則病,陽絕則死,
理之至淺,未嘗難之。後世庸愚,補陰助濕,瀉火伐陽,病家無不夭枉於滋潤,此古今之大禍也。”
解《陽明燥金(燥土)論》云:“燥者,陽明金氣之所化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為大腸。陽明以
燥金主令,胃土從令而化燥,太陰以濕土主令,肺金從令而化濕,胃土之燥,子氣而非本氣,子氣不敵本氣之
旺,故陽盛之家,肺金恆燥。太陰性濕,陽明性燥,燥濕調停,在乎中氣。中氣旺則辛金化氣於濕土,而肺不
傷燥,戊土化氣於燥金,而胃不傷濕;中氣衰則陰陽不交,而燥濕偏見:濕勝其燥,則飲少而食減,溺濇而便
黃;燥勝其濕,則疾飢而善渴,水利而便堅。陰易進而陽易退,濕勝者常多,燥勝者常少,辛金化濕者十之八
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陽明雖燥,病則太陰每勝,而陽明每負。土燥而水虧者,傷寒陽明承氣證外,絕無
而僅有,是以仲景垂法,以少陰負趺陽者為順,緣火盛則土燥,水勝則土濕,燥則剋水,濕則反為水侮,水負
則生,土負則死,故少陰宜負,而趺陽宜勝。以土能勝水,則中氣不敗,未有中氣不敗而人死者。醫家識燥濕
之消長,則仲景堂奧,可階而升矣。”
《中氣論》云:“脾為己土,以太陰主升;胃為戊土,以陽明主降。升降之權,則在陽明之交,是謂中氣。
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氣旺則胃降而善納,脾升而善磨,水穀腐熟,精氣滋生,所以無病。脾升則腎肝亦升,
木水木不鬱;胃降則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滯。火降則水不下寒,水升則火不上熱。平人下溫而上清者,以中氣
善運也。中氣衰則升降滯,腎水下寒則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鬱而血病,肺金右滯而氣病。神病則驚
怯而不寧,精病則遺泄而不秘,血病則凝瘀而不流,四維之病,悉因於中氣。中氣者,和濟水火之機,升降金
木之軸,醫書不解,滋陰瀉火,伐削中氣,故病不皆死,而藥不一生。蓋足太陰脾以濕土主令,足陽明胃從燥
金化氣,是以陽明之燥,不敵太陰之濕,及其病也,胃陽衰而脾陰旺,十人之中,濕居八九不去也。胃主降濁,
脾主升清,濕則中氣不運,升降反作,清陽下陷,濁陰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出此。以故醫家之藥,首在
中氣,中氣在二土之交,土生於火,而火死於水,火盛則土燥,水盛則土濕,瀉水補火,扶陽抑陰,使中氣輪
轉,清濁復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於此矣。”
二、個人體會
依照以上論據,我認為先天心腎為母,後天脾胃為子,君火生脾土,相火生胃土,君火為主,相火為輔,相火
必須聽令於君火,君火炫耀,則相火潛伏而腎臟溫,坎水上生而心臟涼。凡陽盛健康之人,其手少陰丁火主令
於上,則足少陰癸水不寒而溫;陰盛衰弱之人,則足少陰盛水司氣於下,而手少陰丁火亦將熄滅。君火健強,
則水火既濟,內臟安謐;君火衰弱,則水火不濟,內臟失調。《素問.靈蘭秘典》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
焉。”“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陰陽應象大論》云:“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
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李念莪注曰:“火者陽氣也,天非此火(即日光),不能發育萬物,人非此火
(君火和相火),不能生養命根,是以物生必本於陽,但陽和之火則生物,亢烈之火則害物,故火太過則氣反衰,
火和平則氣乃壯,壯火散氣,故曰食氣,少火生氣。”又曰:“陽氣者,身中溫暖之氣也。此氣絕,則身冷而斃
矣。運行三焦,熟腐水穀,疇aa真火之功,是以內經諄諄反覆,欲人善養此火,但少則壯,壯則衰,特須善為
調劑。世之善用苦寒,好行疏伐者,詎非岐黃之罪人哉?”由此可見,壯火乃邪火,而非真火也。(如溫病、暑
病、瘟疫病、傷寒陽明白虎、承氣證、濕熱、陽燥症等之邪火)。少火乃心臟之君火,腎臟之命門火,及少陽相
火等,及真陽之火而非邪熱壯火也。邪熱之壯火,必須消滅;真陽之少火,則決不可損也。
凡心腎健旺之人,則消化力強,因少火生氣,子食母乳,娘壯兒肥;心腎衰弱之人,則消化力弱,脾胃
病較多,因少火弱,生氣少,娘衰兒瘦,乳哺不足也。因此,有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之義。世之患脾胃病,
消化不良,或上吐下瀉,以及痞滿腫脹等證,雖屬於後天脾胃之疾,而先天心腎之衰弱,實為主要原因。如只
重視後天之調理,忘卻先天心腎之關係,徒治其末,忽略其本,病輕或有效,病重則無益而有損。但是,如只
重視先天之心腎,而忘卻後天脾胃,亦屬片面看法,因中氣如軸,四象如輪,可見其關係之密切。若只知後天,
猶如有軸無輪,若只知先天,又如有輪無軸,均不可能成其為整個圓運動之作用點。在先後天之統一體中,若
無水火之升降,焉有四象如輪之旋轉。因此,君火旺,則相火從令而潛藏,蒸水化氣而生津;君火弱,則相火
違令而僭露,寒水氾濫而成災。水底寒,則龍雷升,陰霾瀰漫;水底溫,則龍雷潛,天朗氣清。易曰:“陽生陰
長,陰長陽消。”“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及天地交泰,坎離相交,水火既濟,萬物皆喜矣。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李念莪注曰:“二
者陰陽也,七損者陽消也,八益者陰長也,生從乎陽,陽懼其消也,殺從乎陰,陰懼其長也,能知七損八益,
察其消長之機,用其扶抑之術,則陽常盛而陰不乘。二者可以調和,常體春夏之令,永獲少壯康強,是真把握
陰陽者矣。不知用此,則未央而衰。”《中藏經》云:“陽者生之本,陰者死之機,陰宜常損,陽宜常益,順陽則
生,順陰則滅。”此數語亦可作七損八益之注。
陳修園云:“金元四家,各執己見,劉河間書,雖偏苦寒,尚有見列之處;朱丹溪雖胃究源頭,卻無支離
之處;張子和則瑕瑜參半;最下是李東垣,樹論以脾胃為本,立方以補中為先,燥烈劫陰,毫無法度。”此乃陳
批評李東垣,只重視後天脾胃之中氣,而忽略先天之元氣,此種看法,頗有卓見。
茲引數方說明先後天之關係:
桂附理中湯:如久瀉不癒,完穀不化,或久痢如白,並因此影響面足浮腫,或腹中鼓脹,食思精神缺乏
者,服之頗效。緣此方式脾腎兩補,先後天並用。方中理中湯溫固脾胃之氣,肉桂強心,壯君火主令於上;附
子固腎,溫癸水補命門,扶少火而生氣,故其效卓著。如獨用理中湯,或四君子、六君子、歸脾湯等,專補後
天脾胃之中氣,是否能制寒水補少火而使病痊癒,尚屬疑問。又如四逆湯與通脈四逆湯,均為薑附草三味藥物,
亦是先後天脾胃兼顧之方,能治幾百種寒濕或虛寒大病,因病加減,應用無窮,不但奇效,且有起死回生,却
病延年之功。此方以附子強心而暖腎水,回陽生津而固腎氣,乾薑溫胃土之降,甘草補脾土之升,升降自如,
水火既濟,故成為整個圓運動之動力。運動既圓,則邪去正復,回春而延年矣。如將此方分成三個方劑,1.乾
薑附子湯,2.附子甘草湯,3.甘草乾薑湯。各方亦是先後天並重,其變化治法,又有分別不同之義也。類此者
太多,僅舉一二方以為例。
以上三方之作用,均為扶陽抑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補少火而生氣,故為先後天並重之方。至於大
承氣湯之作用,則為扶陰抑陽,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即瀉壯火以免食氣,亦為先後天並重之方也。諸證諸瘟疫
病之陽明腑證,《傷寒論》陽明宜下證與三焦下證以及少陰三急下證等,均屬於邪火內盛,亢陽灼陰,真陰涸竭,
即為壯火食氣之例子,苟不急欲撲滅此邪火,至將真陰灼盡,只有火而無水,孤陽不能獨立,頃刻亡陰而死矣。
在治療上速用此湯急下,猶如斧底抽薪,承接真陰而制亢陽,奇效昭著,而有起死回生之功。如以六味地黃湯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則由杯水車薪,或用犀角地黃湯、犀角黃連湯清火解熱,而不能下燥結,則難制陽光而瀉
壯火。因方中大黃性味苦寒,清手少陰之火,下陽明之燥結而救真陰;芒硝性味鹹寒,軟堅潤下,補足少陰之
水,而潤燥結;枳朴之苦降行滯,協助加強硝黃急下之力。因病加減,又可變出許多方劑,其下法自有不同也。
此方如去芒硝,名小承氣湯;去枳朴加甘草,名調胃承氣湯;去枳朴加甘遂,名大陷胸湯。又如小承氣湯、厚
朴三物湯及厚朴大黃湯,三方均為枳實、厚朴、大黃三味藥品,但因份量輕重不同,則下法又有差異。小承氣
湯是下結糞,及蕩實微和胃氣而下小結,顧以大黃為君,氣藥為臣(大黃四兩,厚朴二兩、枳實三枚大者炮)。
厚朴三物湯是下氣,意在行氣,故以厚朴為君,瀉藥為臣(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沒)。厚朴大黃湯是下
水,係支飲停胸致胸中滿,上焦不通之證,故用本方調上焦之氣,使氣行而水亦行也(厚朴一尺、大黃六兩、
枳實十四枚)。
三方藥品雖同,而分兩與主治不同,學者宜細心研究,前法是大補少火而生氣,即虛則補其母之義;後
法是大瀉壯火以免食氣,即實則瀉其子之義。證狀不同,法治懸殊,略述一二,聊供學習之參考。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14:2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4f6b6580706f351ae67890809087c3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经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经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