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态廊道探究
作者:刘席宇,李科慧,杨依婷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2017年第7期
刘席宇,李科慧,杨依婷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介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态廊道的基本概况、所采用的设计手段和修复技术,引发
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廊道;生态桥;景观修复;修复技术
1建设背景
生态廊道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北园之间,横跨北五环,连接公园南北2个园区。南北
跨越北五环路全长约260m,宽60~120m,总占地面积2.4hm2。在修建生态廊道前,有关生态
桥的设计、建设一直在决策层面反复讨论。它原来的位置是天辰桥,而有关拆建天辰桥改建生
态桥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人们一直在质疑是否有必要建设这种前所未有的桥梁形式。许多问
题伴随着整体奥运森林公园建设一直进行到设计细节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到了2008年7月,生
态廊道的正式竣工宣告了生态观念的确六什么成语 立。
2主要设计内容
2.1桥梁基础设计
生态廊道的基础结构设计,从传统的桥梁角度来看,就是在桥的上方增加土壤和植被群落,
形成一个特殊的绿色通道。最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保障桥梁的生态功能和桥梁本身的安全建
设,其次是交通功能和视觉景观效果的综合评价。
生态廊道长约270m,桥宽从60~110m不等。在桥面的树林中还设有1条6m宽的道路,可
供行人和小型林珊珊网红 车辆通过。全桥横桥向分为3幅,其中中幅桥宽20m,两边幅桥宽20~23.56m渐
变。采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单箱多室,梁高2m,纵、横向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应
力混凝土的技术设计标准为: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桥下道路最小净空为5m。桥面荷载以覆
土为主,种植多种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以适应景观、生态、休闲和交通等多方面的功能需
求。
2.2土壤系统
生态廊道上的种植土基本厚度是1.5~3m,以保证植被各个层次的种植要求,土壤种类由
现场优质自然土壤和人工轻质土壤进行分层设计。分别是:土壤表层,为现场优质自然土壤+
人工轻质土壤;植物生长营养层,为现场优质自然土壤+珍珠岩类轻质土壤;根系稳定层,采
用现场优质自然土壤+人工轻质土壤。相对于普通土壤栽培,人工轻质土壤栽培法的土壤单价较
高,但是土壤用量小,预备工作以及搬运、装卸费用低,施工起来较为简易,养护管理也方便。
2.3植物设计
优先选择乡土植物,乡土植物对于北京的环境更为适应、抗性强画赵雷 、易成活,选择形态优美、
养护成本低的植物。使乔、灌、草相结合:参考已有研究和群落的生态效益分析,可以得出乔、
灌、草复层群落结构的绿地生态效益约是单层群落结构的2.7倍,有效加强了生态廊道的生态
效益。考虑季相的丰富变化:常绿与落叶的比例控制在4∶6,以及栽植开花植物、秋色叶植物,
保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观丰富多彩。
2.4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从纵向采用和桥面平行的方式,从南北向中间竖向土层厚度逐渐降低,但在中心
部位栽植乔木的地段,设计了4组微地形景观,竖向设计在横断面突出了弧线设计,在道路部
分降低了标高,减少道路垫层,形成一个内聚的空间,增加了行人的视角的植被层次和密闭效
果。
3修复技术
3.1喷灌技术
生态廊道喷灌系统采用微喷技术,在植物下铺海绵蛋糕的做法 设微喷管道和适合树木的微喷头,形成科学
合理的水分供给保证。它利用低压水泵和管道系统输水,在低压水的作用下,通过特别设计的
微型雾化喷头,把水喷射到空中,并分散成细小雾滴,洒在作物枝叶上或树冠下地面的一种灌
水方式,简称为微喷。
3.2保温隔热技术
为了防止冬天冻穿桥梁结构层,专门设计了结构层与覆土层间的空气隔热层,保证冬季树
木的正常生长。其设计预留的保温层采用来自德成人的英语 国的FLL的XPSFloormate500和700型保温
板,可承受0.18和0.25N/m㎡的交通荷载。
3.3防水防穿刺层技术
由于植物根系强大的穿刺能力,需要专门设置1层防穿刺层,它与防水层结合在一起。一
共设置3道防水层,第1道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并在结构表面涂刷优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
涂料,共同形成刚性防水层;第2道采用铜复合胎SBS改性沥青卷材作化学阻根的柔性防水橄榄菜的做法 层;
第3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作物理阻根防水层。
3.4透水砖
桥梁上的铺装材质必须能够透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与土壤有相同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生
态效益,生态廊道采用STF生态透水碎石地面,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高承载力和高透水率等
优势。
4结语
“绿色桥梁廊道”的出现不仅为绿色廊道概念提供理论补充,亦改进了将园林景观作为桥
梁背景依托的桥梁景观设计理念,它不仅将桥梁美学的范畴从桥梁景观设计拓展至景观生态学,
亦将园林艺术的应用场所延伸至桥梁结构之上。
参考文献
1田园.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态桥设计简介[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
2郑斐,贺拴海,杜恩龙.桥梁上的风景园林艺术———景观生态学在桥梁上的应用[J].中
外公路,2008
(责任编辑张芝)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13:1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4f5a09148caf0d57ce7e6d930f5a33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奥林匹克大道公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奥林匹克大道公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