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从上海市房地局了解到,目前,上海共有历史文化风貌区44
片,其中中心城区12片,占地约27平方公里;优秀历史建筑632
处,建筑面积约420万平方米。此外,上海1949年前建成的花园
洋房、新式里弄、旧式里弄和老式公寓等建筑共1200万平方米,
目前还没有纳入保护范围的都处于保留状态。
上海老式建筑的代表———石库门建筑就广泛保存在这些
老城区中,其保护及开发已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上海市房地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上海对石库门建筑的历史街
区、老建筑主要采取4种模式进行发掘、保护、传承及开发,注
重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结合,使两者有机融为一体。
模式一:商业开发模式,代表“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
2001年,由香港瑞安集团和上荠菜鸡蛋饺子 海复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投资
约1.5亿美元,依照“整旧如旧、保护历史、文化兴市”的思路,
对该地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
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改造成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
步行街。走进新天地,中老年人感到很怀旧,年轻人则觉得很时
尚,外国人感到它很“中国”,成为沪上休闲文化有品位的消费场
所。
模式二:城市更新模式,代表“田子坊”
田子坊位于上海泰康路210弄,是典型的弄堂、工厂混杂的
城市街坊。曾有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塑配件厂等6家工
厂在此生产。由于企业效益下滑和城市产业结构性调整,厂房开
始出现大面积的闲置。科研工作总结 1998年,上海艺术家陈逸飞、尔东强等人
在此设置工作室后,田子坊开始脱胎换骨。1999年改称“田子坊”。
今天这里已经聚集了来自18个国家160家企业,已被视为上海的
“SOHO”,视觉艺术的“硅谷”、上海创意产业的发源地。
模式三:原生态的保护模式,代表“步高里”
位于陕西南路的“步高里”建于1930年,为典型的石库门旧式
里弄住宅群。年轻的巴金曾在步高里52号构思创作。2007年,
上海市有关部门对“步高里”进行了保护与修缮工作外,又对相应
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增设卫生设施、清水红砖外墙修复、安装消
防喷淋、调换公用部位电线、修复大门牌楼等。改造后,步高里
采取了原生态的保护模式,其建筑风格及街区风貌不变,居住功
能也不改变,适当开发里弄文化旅游。
模式四:纪念馆保护模式,代表“‘中共’一大会址”
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建于1920年,为典型石库门式样
建筑。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举行。1951
年,经勘查确认后辟为纪念馆。
采访中,包括张qq怎么创建群聊 政之在内到过中华巴洛克的一些上海人士认
为,田子坊的城市更新模式最适合哈市借鉴———老城区改造是
否成功要看其是不是还有人气,田子坊留住了世代住在这里的原
住民,留住了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主要从事者,就留住了历史街中秋节团圆
区的“人味”;同时,吸纳融合时尚新元素,从多层次满足了游人
对文化的渴求和实际消费需要,符合“人情”。这样有“人味”,有“人
情”的地方,自然也就有“人气”。
虽然哈市与上海在经济条件、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但上海的老城区保护性开发模式,无疑会对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
街区凝集人气有着多方面借鉴作用。在政府重视、硬件齐备的情
况下,选对突破口,相信中华巴洛克建筑一定会恢复昔日老道外
老商市的繁华。
道外区中华巴洛克一期历史保护街区在进行保护性修缮后,
经过几天开业的喧哗,又重归沉寂。至今,这个目前中国最大、
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偌大建筑群落内,仅剩沿街“老鼎丰”一家老
字号苦守古今中外 ,原汁原味道外老商市的繁华已不复存在。这是包括哈
市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共同面临的课题:老城区的生活形态究竟该
如何保留?城市的发展与历史留存之间如何实现共享?
上海的多家旅店前台,都摆设了“感知上海”的小册子,其中
就推荐了田子坊:石库门的小弄堂里藏着众多小店,每报纸版式 家的招牌
都很有特色。坐在露天喝咖啡享受创意熏陶,自己仿佛也是田子
坊的一件艺术品。视觉艺术、工艺美术、建筑设计、影业制作、
时尚艺术、IT数码……当这些时尚魔方闪烁起灯光,老房子点亮
了瑰丽夜色。
当记者走进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时,这些时尚魔方一一进
入眼帘,这里除了灯光,还有大量的外国游客,和一群群时尚的
俊男遗产分配原则 靓女。而事先没有想到的是,田子坊让记者恍如走进了老道
外:窄窄的弄堂、发黑的砖墙、密密麻麻的电线、不合规矩的空
调架、晾晒的拖布、窄小的垃圾转运间和室外公共厕所……,12
年的改造中,田子坊以一个长者的姿态容纳了新元素的入驻。
政府定位
卢湾区田子坊指挥部张政之介绍,田子坊内有多处石库门建
筑,其中最早的一座已超百年。12年来,田子坊呈现出居住人口
疏减,商铺数量增加的趋势,坊内的石库门建筑和布局完好保存
了下来,而且由入驻者出资完成了保护性修缮。现在回首看12
年前的政府选择可以说是正确的。
1998年,卢湾区政府将泰康路上的马路集市迁到田子坊内,
把泰康路进行重新铺设,使田子坊外部环境得到改善。怎样开发
田子坊?卢湾区政府选择了依托本区文化产业优势,要把田子坊
老街区打造成新文化产业的集散地。
市场突破
“外部环境整治好了,街区保护原则明确了,功能定位决定了,
田子坊具体开发则交给了市场来进行突破”,卢湾区发改委顾沁介
绍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石库门房子是上海独具特色的里弄住
宅,是老百姓的栖身之地,里面有形形色色的人物,五花八门的
行当,生动地展现了上海的市井百态,是上海这座城市中最浪漫、
最能触动人心的部分。而最终,市场也恰恰选择了上海里弄文化
作为突破,进军田子坊。
1998年,上海艺术家陈逸飞、尔东强等人利用田子坊内闲置
的厂房设置了工作室,此后田子坊开始“脱胎换骨”。
张政之介绍,尔冬强摄影作品和李守白的剪纸长卷,反映的
内容均是上海最普通的老百姓的里弄生活,感染力极强。这些工
作室开在田子坊,有了生存的沃土,也提炒辣子鸡 升了田子坊的知名度。
游人进入工作室,能看到升华的里弄文化艺术,出来就能看到真
实的里弄生活。
自我发展
田子坊处于卢湾区的心脏地带,距离淮海中路、新天地都很
近,对面就是卢湾区的地标日月光中心广场,17路等近10条公
交线白月光歌词 路经过这里,乘坐轨道交通9号线在打浦路站1出口下车,
步行5分钟即到。黄金地段加上便捷的交通,田子坊被很多投资
人看好。
田子坊开始名声在外,保持传统文化同时进行创新的街区功
能也更加清晰。沿着这条脉络,在12年间,田子坊每天都在扩张,
每天都有装修。
区发改委顾沁介绍,由上海市民、田子坊内的居民、企业、
艺术家、投资商等组成的“投资群体”看中了这里的文化氛闫姓 围,不
断有人到这里投资,渐渐形成了一条“小规模、多元化、渐进式、
动态性”的城市更新模式,使得这个老街区的发展始终具有一种鲜
活的“原创性与原生态性”,在原来的上海里弄文化基础上出现了
许多创意,形成了一个创意产业群。老街区逐渐完成了传统文化
融合创意新产业的转身。
在田子坊内,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游客,均表示到田子坊来,
就是想看到原汁原味的里弄生活,而这里的时尚元素也让他们爱
不释手,餐厅、酒吧等则给他们可以坐下来慢慢体味田子坊的魅
力。
隐身幕后
记者来到田子坊指挥部时,看到这里单设了一个安保部。经
了解,田子坊占地2万平方米,日接待能力在1.5万人左右,超
过2万人的接待极限就会带来拥挤、卫生、治安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区政府正在规划利用一道之隔的日月星广场,辟建停车场,
应对游客增多的情况。
指挥部张政之介绍,12年来,田子坊一直按市场规律自我发
展,区政府一直没有进行干预。房子的产权完全是居民的和工厂
的,想要租兑的话,投资人自己与产权人谈。投资人在领取工商
营业执照前,改电线找供电局;要进行装修,找物业处批准,改
变建筑风格绝对不行。田子坊的运转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来,政府
各级部门在背后创造了一个舒心的投资环境。田子坊指挥部就是
一个联合办公机构,兼有消防、公安等多部门的职能。坊内的小
问题由田子坊物业处处理,而大的问题则由指挥部综合协调,确
保田子坊正常运转。
原生活态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勤建认为,历史街区保护最基本的是要
疏减人口、改善环境,真正要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就要保护“原生
态、原居民、原文化”。上海让大部分历史街区回归“生活态”,为
老建筑注入活力,延续它们的“文脉”,比单纯保护起来更重要。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11:53: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4e5710a1ea7fc64227837d47daaed9fe.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田子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田子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