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实验室制乙烯

更新时间:2023-03-22 03:56:05 阅读: 评论:0

工作自我鉴定-人才资源管理

实验室制乙烯
2023年3月22日发(作者:七夕短信)

1

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和乙烯性质实验

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图,请回答:(1)烧瓶中是以浓硫酸和酒精按体积比混

合所得的混合液

A.1∶3B.3∶1C.任意比

(2)写出烧瓶中反应生成乙烯的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是

(3)烧瓶中除了浓硫酸和酒精外还需加入些,其作用是

(4)若将产生的乙烯通入含有溴水的洗气瓶中(假设乙烯中不含任何杂质),测得洗气瓶

的质量增加了14克,写出洗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其反应类型是,被吸收的乙烯在标况下有

⑸.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常因加热时局部温度过高而使反应生成副产物CO

2

、SO

2

、C等,

能证明有上述副产物生成的现象是()

A.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B.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后颜色逐渐发黑

C.生成的气体可使溴水褪色D.生成的气体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B(2)CH

3

CH

2

OH浓H2SO4

170C

CH

2

=CH

2

↑+H

2

O消去反应

(3)瓷碎片防止剧烈跳动(或暴沸)(4)CH

2

=CH

2

+Br

2

→CH

2

Br-CH

2

Br加成反应11。

2

2.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放入酒精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为避免混合液暴沸,常放

入少量。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时就有乙烯生成。

(2)实验室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类型属

于.在这个反应中,浓硫酸所起到的作用是和。

3.右图是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和乙烯性质实验,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1中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前在②中放入几块碎磁片的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⑶收集乙烯气体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鲳鱼的营养价值 ______。

⑷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乙烯(如图2),

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向溴水中通入乙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答案(1)温度计圆底烧瓶(2)CH

3

CH

2

OH→H出科小结护士

2

O+C

2

H

4

↑防止暴沸(3)排空气

(4)加成CH

2==

CH

2

+Br

2

→BrCH

2

CH

2

Br溶液褪色

4.实验室制取乙烯和乙烯性质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制取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①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4)将C

2

H

4

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的颜色会。

5.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图1图2

溴的CCl

4

溶液

2

(1)仪器A的名称是。

(2)A中加入的两种试剂是。

(3)反应温度应控制在(填序号)。

①140℃②170℃

(4)收集乙烯的方法是。

6.现有下列气体发生装置:

A.B.C.D.

(1)可用来制备氯气带春的成语 的是;(2)可用来制备乙烯气体的是;

(3)可用来制备氨气的是;(3)可用来制备氢气的最高山峰 是.

7.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常伴有少量SO

2

等杂质气体生成.现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较纯净的

乙烯,并检验乙烯的化学性质。

请回答:(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可检验后续装置中是否发生堵塞。若发生堵塞,则B中的现象为.

(3)装置C、D中所盛试剂的作用依次是。

(4)根据装置E中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乙烯是否具有不饱和性。下列反应能说明乙烯具有

不饱和性的是(填序号)。

①水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加聚反应④消去反应⑤酯化反应

(1)CH

3

CH

2

OHCH

2

=CH

2

↑+H

2

O(2)集气瓶中水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水面上升(3)截图的快捷键是哪个

除去SO

2

等杂质气体,检验SO

2

是否除净(4)②③………

7、某校化学研究小组,为了探讨实验室制乙烯过程中,制得的乙烯中混有酸性气体,同时验

证乙烯与酸性的高锰酸钾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化学探究实验。

请你根据上述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的分析,在制取乙烯的过程中,乙中秋节活动主题 烯中混有的酸性气体可能是.

(2)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3)为了验证上述酸性气体的可能存在,若C瓶中盛装的是氯化铁溶液,则B、D、E应分

别盛装什么溶液?B;D;E;

(4)在上述实验中观察到C瓶的现象为,并请你设计实

验验证C中发生反应时,新生成的阴离子,要求写出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

(1)CO

2

、SO

2

(2)反应前点燃酒精灯,加热烧瓶一小会儿。在瓶B、C、D、E、F中出现气泡,熄灭

酒精灯,瓶B、C、D、E、F中导管液面上升,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3)品红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4)溶液由棕黄色逐渐变为清一色淡浅绿色;勖实验结束后C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

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8.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时,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部分乙醇跟浓H

2

SO

4

反应生成

SO

2

,CO

2

,水蒸气和佐罗海贼王 炭黑。

(1)用编号为①→④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诀上述反应混合气体中含CO2,SO2和水

3

蒸气。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璄流向):

4

(2)实验的装置①中A瓶的现象是________3结论䨺________.

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B瓶溶液作用为________。若

C瓶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得到结论为________.

(3)装置③中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____。

装置②中盛的溶液是____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____。

(4)简述装置①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____

____。

9.实验室制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部分乙醇跟浓硫酸反应生成炭、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水蒸气。(1)写出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图装置④烧瓶中所装物质的加入顺序是。

(3)用下图编号①~④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混合气体中含有CO2、SO2

和H2O(气)。用装置的编号表示社保基数如何计算 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向右的流

向):。

A品红溶液B溴水C品红溶液

①②③④

(4)实验时梦见老板 装置①中A瓶的现象,结论;B瓶溶液的作

用;若C瓶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得出结论.

(5)装置③中加的固体药品是,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

(6)装置②中盛的溶液是,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

(7)简述装置①在整套装置中应处的位置及理由

实验室制取乙炔

1.右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②.

(2)写出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放出的乙炔经后点燃,可观察到乙炔燃烧的火焰比乙烯燃烧的火

焰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因为的缘故。

(4)把纯净的乙炔通入KMnO

4

酸性溶液,可观察到的现

象是.

2.右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填空:

(1)图中,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炔通入KMnO

4

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乙炔发生了反应。

(3)乙炔通入溴的CCl

4

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分)

5

乙炔反应.

(4)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_,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

是。

⑴A管的作用是调节水面的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2分),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

式是CaC

2

+2H

2

O=C

2

H

2

↑+Ca(OH)

2

(3分)。

⑵乙炔通入KMnO

4

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KMnO

4

溶液褪色(2分),

乙炔发生了氧化反应(1分)。

⑶乙炔通入溴的CCl

4

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溴的CCl

4

溶液褪色(2分),

乙炔发生了加成反应(1分).

⑷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检查乙炔的纯度,(1分)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火焰明

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2分)。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03:5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4c5193eea54786b832a84b54bda82ae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实验室制乙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实验室制乙烯.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