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性子,据说后来变得比较清冷,只与知交往来;这种态度与他青年时代所从事的工作是完全大相径庭的。或许,书籍的确具有改变人性格的作用,读书能够让人变得温文尔雅,气宇轩昂,谦谦君子……这些来自于书本深处的形容词语,使人景仰的同时,也强调了文化的益处。
古人有云:“相交遍天下,知心能几人。”此种说辞固然偏颇,细想却又有几分道理。朋友不能滥竽充数,有或没有,都必须保留一个“真”字:真诚、真心、真实……韦应物选择性交友,大抵也包含着此种原因吧。
《登楼寄王卿》
【唐】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王卿作为韦应物的好友,和韦应物的关系应该是相当密切的英语初学,前有《答王卿送别》诗:“元知数日别,要使两情伤”,清晰点明诗人因为友人走后,内心情绪是分外黯淡的。或许如此,才会有有此首具体来阐述如何“两情伤”的诗作吧。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人说读书使人明智,真是如此。比如此处“阁”字,起初以为是楼阁之意,后来才晓得是在山间险峻地方用木材搭建而成的小径。的确长了知识。至于“楚云”和“沧海”,并非实指云彩和海洋,而是借喻诗人与友人之间阻隔的现实距离,如云海一般遥远而又阔大。
这开首两句,诗人完全不打折扣,简直是开门见山亮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踏阁攀林”旗帜鲜明地与医学法学诗歌题目上的“登楼”二字应和,非如此无以能够远眺,当然就不会引起连绵的思绪纷沓而至。正是由于诗人再次来“登楼”,从而想起和友人共同攀登之时的某些画面,于是遐思缭绕,真情流露。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诗句之间的相关联系,比如第二句的“思无穷”实际上是承接第一句的“恨不同”而来,正因为其恨不能和友人一直登临高楼玩赏,所以才会在内心里面产生无数的念头。这些念头当然是不连贯,也是不相似的,大抵多数应该是回忆当初两个人一直游玩时候的场景,却愈如此愈才会勾起对深厚情谊的回想。
“数家砧杵秋山如何画素描下,一郡荆榛寒雨中”,这两句承接开头而人工智能的前景来,一切汲汲于“登楼”望远的行为,让诗人从内在的情感世界延伸向外在的现实景物。这种由虚及实的过渡行为,因为有一条叫作感情线的存在而显得自然而然,没有半分拗扭之举。
这里的风物有声有色,可以用耳朵听:秋风漫山,如此良夜,“断续寒砧断续风”(南唐李煜《捣练子》),谁家娘子正在辛苦劳作;可以用眼睛看:夜幕笼罩之下的郡城,此时此刻,湮没在急骤的寒雨里,只有郁郁苍苍的荆榛,莽莽一片,野蛮生长。
前面两句来自于诗人内在之思情,而末尾两句则源自于诗人眼前之即景,前者为虚,因情而真切;后者为实,由情故虚幻。然而,无论是情真意切之无法呈现的感情世界,还是进入视线之中的现实景物,都只是诗人借以抒情的桥梁,其具有的作用都一般巨大,相互依托,相互映衬。
如果单从后面两句入手欣赏,似乎则是强勉性质上的纯粹性描绘风景,然而却正是因为有了诗人在西门豹课文前面两句中从感情上的大力铺垫,以景寓情才会水到渠成,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反而因此令景中之情显得格外含蓄,这种含蓄并非隐晦,而是借景把情感落到实处,让内心情感更加厚实,更加沉稳。
这首诗之所以具有上述品质,与诗歌本身节奏感的非常强劲是离不开的。纵观本诗,四句两两对仗,非常讲究,在这种抑扬顿挫之中,能够使人更好地领悟到诗人身心深处的那种抑郁之意,离恨绵绵;怀念之情,愁思茫茫,如此一来,有一种缠绵悱恻的感觉,油然而生,加强了感情上的回味程度,使作品愈加增添感染力度,耐人咀嚼。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17:4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4a4a8734fcda6a8f1fc477dc131fe9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与家有关的古诗两句(与家有关的古诗词名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与家有关的古诗两句(与家有关的古诗词名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