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武夷山九曲溪

更新时间:2023-03-19 18:44:16 阅读: 评论:0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00字-垃圾分类报告

武夷山九曲溪
2023年3月19日发(作者:花婆婆绘本教案)

教学要求

一、学习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宋瓷博物馆 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二、理解游记叙写景物、抒发感情的特点。

三、认识祖国河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说明

本文是一篇游记,写于1994年10月。

游记是记叙性散文的一种,也是叙写旅途见闻和描述山川风光的文学作品。游记的内

容是丰富多采的,它可以描写自然风光、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也可以叙写社会状况、政治

生活、风土人情等。它以清新的文笔、强烈的感情、高雅的情趣,既可使读者开阔眼界,增

长知识,也可使读者陶冶情操,提高艺术品味。游记虽以叙述、描写为主,但可以适当地展

开议论,抒发感情。其写法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我国古代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游记名篇,如

郦道元的《水经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等。

武夷山,福建省第一名山,在崇安县城西南10公里。有四十九峰、八十七岩、九曲

溪、桃源洞、流香涧、卧龙潭、虎啸岩等名胜古迹。

本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作者以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游历武夷山九曲溪的过

程,描写了九曲溪美丽迷人、充满灵气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热爱、赞美之

情,表达了游历九曲溪所得到的深切启示。

全文共16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概括叙写九曲溪的迷人景色。

文章开始,作者用两个疑问句引出对梦境幻觉的叙写,以引出并烘托下文的实景,具

有引人入胜的作用。同时,作者把九曲溪的“山崖”和“流水”比作朝朝暮暮都相亲相爱欢聚在

一起的“情侣”,“可爱男生头像动漫 似乎永远都默默地诉说着蕴藏在心里的眼角的痣 爱情”,使得自然景观具有了人的情

感、人的灵性,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也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第4~15自然段),具体叙写九曲溪的迷人景色。

作者以游踪为线索,采取移步换景的写法,叙写了乘坐竹筏游历九曲溪时的所风所感。

文中叙写了十多处所见景色:山顶的城堡、骆驼及天际(第4自然段)、小溪的游涡、峰

峦(第5自然段)、竹林、峭岩(第6自然段)、峭壁(第7自然段)、浅滩(第9自然

段)、深潭(第10自然段)、碧水(第11自然段)、沙滩、山丘(第12自然段)、玉女

峰(第13、14自然段)、大王峰(第15自然段)。在叙写所观赏到的优美的山水景色的

同时,作者还抒发了自己的感想,例如第4自然段的“美还应该是辽阔的,无边无际的”,以

及第8自然段的抒情,第11、14自然段的议论等。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叙写游历九曲溪所得到的深切启示。

作者由景及人,产生联想,得到启示--人们“也应该坚持不懈地去创造美,去建树新颖和

神奇的人生历程,而决不要跌落在平庸和琐屑中间,浪掷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从而深化了

文章的主题,给人们以深刻启迪。

全文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无限的情意。人们在通过文字欣赏九曲溪的优美景色时,也被

作者的真情实感所打动。作者曾说过:“纪游散文当然要写出眼中之景,但更要写出心中之

景。”简单微信昵称 这“心中之景”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景”无不饱含着作者的“情”,而在情感的

抒发中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景、情、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本文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文章表达方式灵活多

样,具有很强的艺术表达效果。

文章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叙述主要用于交代游历的过程。例如:“竹筏飞似

的往下游移动着”,“正在思忖间,竹筏已经停泊在高高的大王峰底下”(这两例中的“飞也似

的”、“高高的”也具有描写的因素)。描写主要用于对所见山水景色的刻画。例如第5自然

段中的“我赶紧伸出手去,抚摸着它凹凸不平的缝隙,这近在咫尺的峭壁,多么像一块颀长

和端庄的石碑,千万年来始终在这儿亭亭玉立,脉脉含情。”文中更多的是叙述,描写紧密

结合,成为一体。例如,第12自然段中的“正在不知所云地幻想时,我乘坐的竹筏已经冲过

峡谷,掠过飞溅的浪花,在浅浅的沙滩上飘浮起来,于是我又抬起头,从容地张望这拔地而

起的山丘,有的像折成好几叠屏风似地站立着,还有像即将启碇的船舶一样昂扬着”,这句

话既交代了景色的变化--沙滩、山丘,也描写了竹筏的行进速度--“冲过峡谷,掠过飞

溅的浪花,”以及山丘的美丽景色--“有的像折成好几叠屏风似地站立着,还有像即将启碇

的船舶一样昂扬着”。

文章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抒情,即直接抒发对优美景色的赞美之情。例如,

第8自然段中作者用“九曲溪的水啊,你流得太匆促了”,来抒发对九曲溪优美景色的依恋难

舍之情。二是间接抒情,即在叙述、描写中抒情。例如,文章开头3个自然段中,叙述、

描写、抒情紧密结合,既交代了游历的地点--九曲溪,也描写了九曲溪的景色特点--“弯

弯曲曲的溪涧,缠绵地围绕着苍翠的山崖”、“青青秀秀的丘壑,紧密地偎倚着碧绿的流水”,

还抒发了对九曲溪优美景色的赞美之情--“实在太迷人了”,三者结合得水乳交融我俩的故事 ,难以分

离。

文章中,作者还运用画龙点睛的议论来深化文章的内容。例如,第11自然段在叙西瓜用英语怎么写 写

深潭碧水的深度后,作者议论道:“原来在笼罩着美的氛围中,在寻觅、追求和浏览美的时

刻,竟也悄悄埋伏着死亡的危机。”这一富有哲理的议论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再如,文章

最后一自然段,作者运用议论点明游历九曲溪所得到的启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也给人们

留下了深深的思索,使得文章余味无穷。

作者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运用得灵活自活,不论是单独运用,还是

融为一体,都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例如,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先把叙述、描写紧密

结合起来,叙写在竹筏上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再由美景引发“美还应该是辽阔的,无边无际”

的议论,进而抒祁连山草原 发对九曲溪的赞美之情--“真得感谢这武夷山的九曲溪,瞬息间就给予我

多种多样的美感。”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材料的运用上,多用形象性、描绘性、富于感情色彩的词语。例如,“滚圆的山

顶”、“体魄庞大的骆驼”、“湛蓝得像大海似的天际”、“无声无息地矗立着一座峭岩”等,具有

很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在修辞方法上,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方法,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建议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施教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复习、归纳有关

表达方式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课文的诵读和研讨,理解基础知识的运用,力求使

基础知识转化为读写能力。要重视课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的

优美,获得美的享受。研讨中,不仅要弄清表达方式是如何综合运用的,更要理解表达方式

为什么要综合运用以及综合运用的作用,进而理解文章景、情、理的关系,把握文章的主旨。

对于文章的语言运用,除了在诵读时加以提示外,也要引导学生适当展开研讨,以体会其语

言美。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18:44: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49ffb7ad442f6ad5d75d59386ea7d9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武夷山九曲溪.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武夷山九曲溪.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