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地热资源
勘查和开发利用规划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杭州湾新区分局
二0一五年五月
目录
前言.......................................................................0
一、现实基础和趋势分析.......................................................1
(一)现实基础...............................................................1
(二)趋势分析...............................................................7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9
(一)指导思想...............................................................9
(二)基本原则..............................................................10
(三)规划目标..............................................................10
四、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1
(一)地热资源勘查布局......................................................11
(三)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安排..................................................15
五、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8
(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式..................................................18
(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布局..................................................21
(三)加强地热井的保护、管理和监测..........................................22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26
(五)示范工程建设..........................................................27
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8
附图:宁波杭州湾新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图
前言
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发
和利用的地球内部热能资源,包括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地热
资源是高清洁度的绿色能源,具有储量巨大、可再生和开发利用
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成为当今应对全球气候变
化、发展低碳经济、旅游休闲经济的重要方向。
杭州湾新区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建设“生态生产生活、宜
居宜业宜游”国际化新城区的发展目标,坚持“2+3+1”的产业结
构,其中的“1”指文化休闲和健康产业,提出要打造长三角重要
旅游休闲目的地,合理开发利用温泉资源,依托杭州湾新区生态
优势,培育温泉养生文化,建设健康养生基地。
为加强地热资源勘查、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地热资源对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依据《矿产资源法》、《矿产资
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5号)、《浙江省矿
产资源总体规划(2009-2015年)》、《浙江省地质环境保护“十
二五”规划》、《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
工作意见的通知》(浙土资办[2010]121号)、《宁波杭州湾新
区总体规划(2010-2030)》、《宁波杭州湾新区“坚持产城联动、
建设品质新区”新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地白云山海拔 热资源地
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等有关法规和规划,结合新
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现状,编制《杭州湾新区地热资源规划
(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范围:北至十一塘横江,西至湿地保护区西侧边界,南
至庵东镇、崇寿镇一带,东至水云浦江,总面积286Km2。
规划基准年为2014年,周代 规划期限为2015年——2020年。
一、现实基础和趋势分析
(一)现实基础
1、地热资源勘查历史和现状
新区所在的长河凹陷曾开展过小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矿
产地质调查工作,但主要的工作成果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
年代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完成了1:10万重力测量、1:20万磁
测量、模拟和数字地震勘探及石油地质钻探等。在长河凹陷,主
要开展了总长约524km、共计50条地震剖面测量,并施工了28
口勘探井(其中深井3口,浅井25口)。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基
本查明了慈溪平原长河凹陷的分布范围,地层层序、时代、厚度
等;基本查明了长河凹陷的构造格局、基底起伏情况、断层的分
布、规模及其性质;对长河群的沉积特点、横向变化规律有了基
本的认识,特别是对可能含水的砂岩、砂砾岩厚度、埋深、储层
物性(孔隙度、渗透率、胶结物的种类、含量、胶结类型等)及
其横向变化规律有了基本的了解;部分钻井的测井资料明确划分
出了多个含水层;已获得了少量地层水的产量、水质、温度资料。
石油地质勘探资料为本区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
据。
2010~2012年,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编制完成了《浙
江省地热资源调查与区划》,提出了长河凹陷内分布有新生代碎
屑中医食疗药膳 岩类孔隙型层状热储,可供开发利用。
2011~2012年,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受宁波杭州湾
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委托,在杭州湾新区庵东镇开展地热资源
勘查,成功完成热水井一眼,确认具备开发价值。
2、资源概况
(1)地质背景
新区所在的长河凹陷,为上叠于晚白垩纪断陷盆地的古近纪
长河群的沉积凹陷。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为一南东侧与陈蔡群
变质岩断层接触、北西侧超覆于磨石山群火山岩之上的箕状凹
陷。凹陷自南东向北西分为东南断阶带、中部向斜带和西北斜坡
带等三个次级构造单元。除控盆断裂外,盆内尚有北东东和东西
向张性的正断层。长河群厚600-1700m,由泥岩、砂岩、砂砾岩
等组成多层结构,自下而上划分为长一段至长四段等四个岩性
段,每段均有孔隙率、渗透率较高的砂岩、砂砾岩层。长河群之
下为白垩系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含砾粗砂岩。
(2)地热地质类型及分布特征
新区地热资源以孔隙型层状热储为主,据石油勘探资料分
析,长二段和长一段中砂岩段为主要热储层。长二段下部“第一
砂岩段”系河流相沉积,一般厚10-15m,最厚38m,最薄处仅
0.5m,孔隙度6.23-31.86%,平均22.96%;渗透率0.17-3777毫
达西,平均4我的世界作弊码 20.16毫达西。长一段底部砂砾岩层系洪积相沉积
物,厚度较大,一般厚40-50m,甚至超过60m。热储层含水性
较长二段差,孔隙率多为11-18%。测井曲线清楚反映,两套砂
岩、砂砾岩可解释为孔隙度较高,渗透性能较好的含水层。长二
段及长一段砂岩段是区内主要的热储层位。
长河群之下的白垩系地层受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也可形成
构造裂隙孔隙型热储,但其以泥质粉砂岩、粉细砂岩为主,泥质
含量较高,且遭受剥蚀,在区内的厚度不一,可作为次要含水层,
视单井情况具体分析。
凹陷近东南侧断裂部位有长约12km,宽约3km,面积约
40km2的玄武岩分布,一般厚度20m左右,最厚者33m,埋深
200-570m间。玄武岩节理裂隙和孔洞也可能构成热水储存空间。
长二段以上的长三、长四段岩性以泥质岩类为主,连同第四
系地层构成热储上部的盖层。但其中仍包含砂岩段,如长三段中
的“第二、三砂岩段”,孔隙度平均在22-24%,与长二段砂岩相
当。但其砂岩段埋藏浅,水温低,一般不宜作为含水层。
大气降水在向深部运移过程中,接受正常的大地热流增温,
形成地热水,储存在砂岩、砂砾岩的粒状碎屑格架间。砂岩储存
纵向、横向上厚度变化很大,多被泥岩夹层分割为几个单层,一
般单层厚仅一、二米,而十米以上的单层较少见,而有些砂岩集
中的地区,厚度可达40~50m,甚至60余米。总体上,长河群的
沉积特点是西粗东细,南粗北细,厚度也是自南西向北东有递减
的趋势。
层状热储水力坡度小,径流迟缓,周围封闭,在天然条件下,
缺乏补给,过量开采可能造成区域水位下降。
长河凹陷内新生代碎屑岩类孔隙型层状热储分布范围广,区
内热储结构单一,由传导热形成的温热水储存量较丰富,具有地
热资源勘探前景。
限于工作程度,区内长河群下伏白垩系及更老地层的地热资
源情况尚不清楚,本次规划主要针对长河群内的地热资源,特别
是长一段和长二段的砂岩层状热储。
(3)长热1井地热地质特征
长热1井处在沈海高速杭州湾大桥南接线与陆中湾交叉口,
井位坐标,东经12113′33″,北纬3017′8″。钻井井身1800m,
采用二开设计,一开至井深403m,套管外径339.7mm;二开至
井深1800m,套管外径177.8mm。根据测井结果,结合岩屑、钻
时录井等资料,设计七层含水层段,共计390m,以长河群二段
及长河群一段中的砂岩、砂砾岩层为主,也包括长河群之下的上
白垩统上段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含砾粗砂岩。
根据《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登记通知书》(浙土资储登[2013]14
号),长热1井控制的资源量528m3/d(降深160m),水温53.5℃,
静水位埋深+1m,单位涌水量3.3~3.79m3/d.m,水质类型为
-Na型,富含碘、溴、锂、氟等微量元素,其中碘平均含
量为11.25mg/L,溴含量8.1mg/l,锂含量3.创业风险 9mg/l,氟含量1.9mg/l,
水氡含量为23.1Bq/L,偏硼酸平均含量为30.63mg/L,偏硅酸平
均含量34.47mg/L。其中碘平均含量为11.25mg/L,达到碘水的
命名浓度;溴、锂、氟、偏硼酸、偏硅酸达到矿水浓度标准;氟
含量达到有理疗价值浓度;锶平均含量为9.46mg/L,接近锶水
10mg/L的命名界限值;可命名为SO4Cl-Na型低温含溴、锂、
氟、偏硼酸、偏硅酸的碘水。根据《浙江省温泉资源分级命名标
准》,达到“AAA”温泉的资源级别。
(4)储存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
根据《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杭
州湾新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处于预可行性勘查阶段,利用地热钻
井测试资料及经验参数,采用热储法、比拟法等方法计算地热储
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
根据石油勘探资料计算,杭州湾新区长河群内地热资源储存
量为23108m3,储存资源丰富。但是,该地区地热资源处于封
闭半封闭条件、缺乏浅部地表水补给,属于消耗型的地热水资源。
为保证其可持续利用,可供开采的地热资源按储存量的5~10%
计,为1.15~2.3108m3,若开采100年,则每天可供开采量为
3150~6300m3。
根据热储富水性特征进行区段划分,采用单井开采量比拟法
确定各区段的地热资源量,计算可得新区内推断的地热流体可开
采量为6000m3/d。
3、存在的问题
(1)勘查程度低
新区地热资源勘查总体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虽然前人完成
了大量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针对长河凹陷开展的石油地质
勘探工作也比较详细,但工作范围主要局限于当时长河凹陷的陆
地部分,主要为现在的八塘横江以南地区。八塘横江以北地区基
本为地质工作的空白区,深部地质资料更加缺乏。另外,鉴于工
作性质和目的不同,2010年以前的地质勘探研究工作均未涉及
地热地质。目前仅有的长热1井勘探成果,未开发利用。
(2)资源总量不清
作为全省唯一的新生代孔隙型层状热储,至今尚未开展区域
性的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对地热资源总量、可开采量掌握不
清,十分不利于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
(3)需求与勘查不足的矛盾突出
新区的文化休闲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将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与
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相结合,急切希望加快在
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中的突破。
(4)管理职责不够明确
没有明确提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的行政管理主体,各有关
部门的职责尚未完全厘清,不利于地热资源统筹规划和科学管
理。
(5)缺少地热资源管理办法
缺少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的管理依据。地热资源作为液体矿
产资源,具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的按照固体矿产的办法审批和
管理其勘查与开发,应根据新区的实际情况,参照其它地区的管
理经验,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4、探矿权设置情况
杭州湾新区范围内曾设置有一个与地热相关的探矿权:浙江
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庵东镇地热资源勘查(证号:
T33124),探矿权人为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有
限公司,勘查面积19.26Km2,有效期限为2012年10月17日至
2014年10月17日,勘查单位为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目前该探矿权已灭失。
(二)趋势分析
1、清洁能源的需求为地热开发利用开辟了广阔空间
2010年4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了世界地热大会,大会的
主题是“地热-改变世界之能源”。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峻,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国务院
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中强调要“突
出能源矿产勘查”,指出“能源矿产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必须放在
地质勘查的首要位置。”国土资源部情人英语 《关于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地
质响应与对策”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0〕30号),
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我省将地热资源的勘查与
开发作为“751地质勘查的重点工程之一”。
2、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迫切要求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开发
我国的温泉旅游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
平的快速提高,我国旅游业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过渡,温泉逐
步成为公众沐浴、康疗的场所,并成为我国重要的休闲度假产品,
在我国旅游中的分量和地位日益提高。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是我省
经济新一轮转型升级的重点之一,新区“新三年计划
(2013-2015)”也提出要大力实施产业培育行动,推进以文化休
闲和生命健康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地热资源是新区独具
特色的休闲旅游资源,“温泉沐浴”结合人文历史、山水风光,必
将有力提升休闲旅游产品的质量,促进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3、区位条件优厚,市场潜力巨大。
宁波杭州湾新区位于杭州湾南岸,慈溪市域北部,北与嘉兴
隔海相望,位居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几何中心,是沪浙沟
通的核心地区。自杭州湾跨海大桥2008年通车,杭州湾新区的
区位交通优势愈加凸显,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都市的“黄
金节点”,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
以及桥头地区的标识性使其具备成为区域性服务新城的潜力。在
大桥西侧,优美的湿地生态环境更愈加体现出作为长三角地区休
闲度假基地的优势。
目前长三角城市的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与之越来越接近。随
着长三角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和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对城市以外
地区购物、休闲、娱乐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休闲、娱乐活动、
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与发达国家相
比,长三角休闲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拥有广阔的市场。
4、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带来契机
新白羊座女明星 区“新三年计划(2013-2015)”提出要建设低碳生态型城
市,大力发展低碳、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
利用。而地热资源正是一种无污染或极少污染的绿色能源,其突
出特点是占地少,无废渣和粉尘,退水可综合利用。开发利用好
地热资源,有助于保持新区的环境资源优势,营造人类社会发展
与自然保护和谐的生态氛围,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实现经济可
持续发展。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方针,围绕经济
社会发展战略,根据地热资源禀赋条件,按照“资源清楚、利用
高效、管理到位、环境优美、传承文化、持续利用”要求,进一
步加强地热资源的科学研究,超前安排地热资源的勘查工作,深
入推进地热资源的合理化开发,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基本原则
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下,在实际工
作中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科学勘查。遵循地热成矿规律和勘查开发的经济规律进
行科学勘查,合理布置勘查工作及进度,提高资源效益和经济效
益。
——有序开发。合理控制开发企业数量,按照以供定需有序
建设开发利用项目。
——规范管理。加强勘查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管
理,重点提高政府对资源开发的管控水平。
——持续利用。通过合理确定年度开采量、加强监测网络建
设、搞好环境保护、科学回灌地下水等等,实现地热资源的持续
利用。
(三)规划目标
资源勘查:到2020年,争取地热资源勘查投资达到5000万
元,新增探矿权数量2~3处,新增地热井1~3处,水温大于45℃
的地热水允许开采量达2000m3/d。完成全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基本摸清家底,为下一步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工作的推进及
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开发利用:引进2~3家开发利用企业,依托新区生态优势,
深度发掘温泉理疗效果和养生文化内涵,整合区内其他旅游人文
景观资源,打造风格独特的温泉养生旅游产品。以温泉产品为推
手,加快主题游乐、生态运动、会议会展等休闲产业的集聚,建
设以温泉度假和康体养生为重点,集休闲旅游、商务会议、生态
人居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基地。建设温泉开发示范工程,突
出精品,强化特色。加强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研究,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实现地热资源多元化、梯级开发利用。
管理保护:制定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使新区地热资
源勘查、开发利用有序进行;建立地热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
统和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各地热水井资源开采量,消除无证开采、
超量开采等现象,建立地热水有偿使用制度,有效保护资源;建
立地热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与监督体系,加强地热尾
水排放的监管。研究地热井回灌试验,支持和鼓励回灌。
四、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一)地热资源勘查布局
地热资源勘查根据地热资源成矿条件、基础工作程度、经济
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勘查、远景区和其它区进行区划布局。
各类勘查规划区的具体划分要求如下:
勘查区:成矿条件比较好,有一定的资源潜力,区域社会经
济发展对地热资源需求迫切的地区。
远景区:成矿地质条件好或有成矿地质条件,但用地条件差
或目前社会需求小的地区。
其它区:成矿地质条件差、社会需求小的地区。
依据以上划分要求,新区地热资源勘查区划布局如下:
勘查区:该区位于八塘横江、沈海高速以北,十一塘横江以
南,潮升纵江以东,东侧以陆中湾江为界,面积56Km2(表1,
附图)。该区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接线为界,东部为《杭州湾新
区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的商务新城区,西部属湿地休
闲区内的湿地二级保护区。该区块毗邻湿地、滩涂等核心生态资
源,服务功能定位为休闲旅游、会议展览、高端商务、休闲居住,
将集聚主题公园、会议会展、度假酒店等产业项目,地热资源开
发,将提升该区文化休闲旅游产品的品质,成为建设品质新区的
新亮点。
该区地热资源分区(地热资源分区详见《说明书》附图4,
下同)以较适宜开采区第二亚区为主,西南侧少部分为较适宜开
采区第一亚区。长二段砂岩厚度5~20m,自南西向北东有减少的
趋势,孔隙率自南东向北西减小,长二段底板埋深600~1050m,
自南东向北西递减。该区预期水温34~50℃,水量100~400m3/d
(降深160m),水质类型为SO
4
Cl-Na型,富含多种对人体有
益的微量元素,碘含量达到命名浓度标准,根据《浙江省温泉资
源分级命名标准》,预期达到“AA”~“AAA”温泉的资源级别。
该区目前基本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的空白区,地热资源开发
有一定的风险,应有一定的地质勘查投入,鼓励在该地区进行地
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
远景区Ⅰ:位于建塘江以东,潮升纵江以西地区,规划面积
34Km2(表1,附图),为《杭州湾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
中规划的湿地休闲区,包括湿地一级保护区和基本农田区。该区
是新区最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区内基本禁止城市建设,用地条件
较差。但该区具备地热资源成矿条件,长二段第一砂岩段厚度在
10~30m,长二段底板埋深在500~800m,预期水温34~40℃,水
量100~500m3/d(降深160m),水质类型为SO
4
Cl-Na型,富
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碘含量达到命名浓度标准,根据
《浙江省温泉资源分级命名标准》,预期达到“A”~“AA”温泉的
资源级别。
受用地条件限制,目前该区暂不部署地热资源勘查工作,随
着规划用地条件调整,将来可进行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
远景区Ⅱ:该区位于八塘横江、沈海高速以南,七塘江以北,
潮升纵江以东,陆中湾江以西地区,规划区面积13Km2(表1,
附图)。该区属于《杭州湾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
的湿地休闲区,主要生态载体为基本农田,用地条件较差。
该区西南侧的庵东镇一带已施工地热探采结合井一眼(长热
1井),井深1800m,水温53.5℃,静水位埋深+1m,水量528m3/d
(降深160m),单位涌水量3.3~3.79m3/d.m,为含溴、锂、氟、
偏硼酸、偏硅酸的碘水。根据《浙江省温泉资源分级命名标准》,
达到“AAA”温泉的资源级别。
该区属于地热资源分区中的适宜开采区。长二段砂岩厚度
20~30m,自南西向北东有减少的趋势,孔隙率25~29%,自南东
向北西减小,长二段底板埋深700~1150m,自南东向北西递减。
该区预期水温34~55℃,水量300~600m3/d,水质类型为SO
4
Cl
-Na型,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碘含量达到命名浓
度标准,根据《浙江省温泉资源分级命名标准》,预期达到
“AA”~“AAA”温泉的资源级别。
该区有成功的地热地质钻探成果,但用地条件较差,随着规
划用地的调整,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
利用。
远景区Ⅲ:位于陆中湾江以东,八塘横江以南地区,规划面
积15Km2(表1,附图),为《杭州湾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
中规划的智慧产业区,规划这一地区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
业区及生活配套区和产业研发区,近期对地热资源的社会需求
小。
该区属于地热资源分区中的较适宜开采区第一亚区,长二段
第一砂岩段厚度在5~20m,长二段底板埋深在1000~1300m,预
期水温45~60℃,水量100~400m3/d(降深160m),水质类型为
SO
4
Cl-Na型,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碘含量达到命
名浓度标准,根据《浙江省温泉资源分级命名标准》,预期达到
“AAA”温泉的资源级别。
该区具备较好的地热资源成矿条件,但近期内社会需求小,
暂不部署地热资源勘查工作。随着规划的调整,该区可以开展地
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
表1新区地热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
规划区
类别
规划区界线
规划区面
积(Km2)
预期成果
杭州湾新区总体规
划(2010-2030)中
规划的功能区名称
勘查区
八塘横江以
北,十一塘横江
以南,潮升纵江
以东,东侧以陆
中湾江为界。
56
预期水温
34~50℃,水量
100~400m3/d,达到
“AA”~“AAA”温泉
的资源级别
商务新城区、
湿地休闲区(湿地
二级保护区)
远景区
(Ⅰ)
建塘江以
东,潮升纵江以
西地区
34
预期水温
34~40℃,水量
100~500m3/d,达到
“A”~“AA”温泉的
资源级别。
湿地休闲区(湿地
一级保护区、基本
农田区)
远景区
(Ⅱ)
八塘横江以
南,七塘江以北,
三八江以东,陆
中湾江以西地区
13
预期水温
34~55℃,水量
300~600m3/d,达到
“AA”~“AAA”温泉
的资源级别。
湿地休闲区(基本
农田区)
远景区
(Ⅲ)
陆中湾江以
东,八塘横江以
南地区
15
预期水温
45~60℃,水量
100~400m3/d(降深
160m),达到
“AAA”温泉的资
源级别。
智慧产业区西南部
其它区
陆中湾江以
东,八塘横江以
北地区
64——智慧产业区东部
其它区:位于陆中湾江以东,八塘横江以北地区,规划面积
64Km2(表1,附图),为《杭州湾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
中规划的智慧产业区,规划这一地区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
业区及生活配套区和产业研发区,近期对地热资源的社会需求
小。该区的地热地质成矿条件一般,长二段第一砂岩段厚度小于
5m,地热资源勘查风险大,暂不部署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后期
可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工作。
(三)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安排
1、商业性勘查
新区地热资源条件相对比较单一,概念模型基本建立,新区
地热资源勘查应在国家法规和政策调控引导下,充分发挥企业和
地勘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稳步推进商业性勘查,加
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
导社会力量加入地热资源勘查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根据形势发展、市场需求前景分析,外部配套设施等基本条
件成熟的情况下,在勘查区内开展地热地质勘查,布置物探工作,
施工探采结合井1~3眼;开展地热井回灌技术研究,施工回灌井
至少一眼;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
勘查区:该区服务功能定位为休闲旅游、会议展览、高端商
务、休闲居住,地热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整合、提升该区的服务
品质,目前地热资源勘查处于空白,但需求潜力巨大。该区应布
设一定的地质、地热地质、地球物理工作,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局
部地热资源勘查工作,逐步积累资料。至2020年,设立2~3处
探矿权,选择合适部位建井1~3眼:
——中心湖一带为首选勘查区域,结合美高梅“中国假期”
项目和城区地标、景观项目建设,重点研究储层厚度对单井出水
量的影响。
——跨海大桥南侧沿线为第二推荐区域,结合休闲湿地的建
设逐步开展,重点研究储层埋深对单井出水温度的影响。
——抱拳湖-越湾湖一带可结合深圳华强集团大型文化科技
产业基地、合生创展城市综合体、世纪金源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开
展。
勘查区地热地质条件较长热1井所在区域略差,单井权益保
护范围应略大于长热1井,根据实际的储层特性,单井权益保护
范围半径不小于1.5~2Km,两井间距不小于3~4km。单处探矿权
面积应控制在7~10Km2。
2、公益性勘查
公益性资金主要用于对重点项目或示范工程的扶持,鼓励地
热资源勘查科技研究,开展新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以市、
区财政出资配套地热资源勘查为主,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积极
探索地热资源勘查新模式。公益性勘查工作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
容:
(1)开展全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目前新区的地热资源勘
查工作处于预可行性勘查阶段,提出的地热储量、地热流体可开
采量,仅可为地热资源试采及进一步勘查与开发远景规划的制定
提供依据。下一步工作要在商业性勘查基础上,补充进行地质、
地热地质、地球物理调查,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地热钻探或探采
结合井施工,开展地热井群生产性测试,开展地热流体动态长期
观测,详细计算区内的地热储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满足地热
资源开采设计的需要,为下一步工作的推进及总量控制提供科学
依据。
(2)促进钻井成井工艺水平的提高。在工作中摸索适应新
区地热资源条件的地热钻探及成井工艺,树立典型示范工程推进
地热钻井成井工艺水平的提高。
(3)探索地热回灌技术。新区地热资源属于消耗型地热资
源,要积极探索地热回灌技术,这在全省没有可以借鉴的实例,
发展中要以示范工程带动发展,探索各项指标,建立地热回灌制
度。
五、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众多领域,每一利用领域和利用方
式必须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结合地热资源、
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基本格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
资源为基础,通过创意性项目的建设和温泉养生产品的发展,建
设温泉旅游休闲度假区。在此基础上,按照资源合理综合利用的
要求,逐步拓展地热资源在城乡居民生活、工业区、农业区的应
用。
(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新区地热资源属于中低温地热资源,目前,中低温地热资源
已有采暖、育种育苗、花卉栽种、蔬菜种植、水产养殖、洗浴、
医疗、孵化育雏、游泳、食品加工、发酵、空调、矿水饮料等开
发利用方式。
根据新区发展规划,将重点发展高效低耗的温泉旅游项目,
支持发展新农村建设区的地热利用和城区高端楼盘供暖供水项
目。
1、温泉旅游
结合新区建设“生态生产生活、宜业宜居宜游”国际化新城
区的发展目标,以服务旅游休闲产业为重点,发展温泉旅游是目
前主要的开发方式。
温泉旅游是旅游者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沐浴文化为主题,
达到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是旅游者通过亲身体
验温泉水,得到的一种感觉,一种精神的、生理的、体能的享受,
是心、身、魂的升华,是一种体验旅游。
——温泉与自然观光相结合。跨海大桥西侧是中国八大盐碱
湿地之一湿地休闲区,拥有“长廊曼回、溪影花语、天鹅戏晖、
乌篷樵枫、碧沙宿鹭、蒹葭秋雪、麋鹿悠游、镜花水月、林光罨
画、巢林鹬归”十大美景,温泉开发,掩映在秀美亮丽的生态资
源中,互渗互融,相契相合。
——温泉与运动游乐相结合。最常见的开发模式之一,其核
心是在温泉泡浴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满足旅游者体验性、参与性
需求的运动游乐项目,有力提升温泉度假村的整体吸引力,延长
游客停留时间甚至改善温泉度假村的淡季经营问题,提高人均消
费水平,从而实现整体开发经营的突破。
——温泉与养生相结合。温泉养生是中国文化所特有,“春
日洗浴、升阳固脱。夏日浴泉,暑温可祛。秋日泡泉,肺润肠蠕。
冬日洗池,丹田温灼。”由于地热水具有较高的温度、特殊的化
学成分、气体成分、少量生物活性离子以及放射性物质等,都对
人体具有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温泉沐浴时,清雅的环境,也
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温泉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以感受温泉沐浴文化为目的,
将温泉单一疗养的物化享受,提升到符合现代消费的文化和精神
层面。可以提倡风格不一的泡浴模式,展示不同的温泉沐浴文化;
也可以结合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场景塑造、产品融入,展示新区
人文理念,例如新区的围涂文化、越窑文化、大桥文化等。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地热知识的普及宣传,开发利
用地热的重要意义。在温泉开发企业显要位置增设科普宣传牌或
树立场景雕塑,构建新区温泉地质模型,展示地热科普知识。
2、地热观光农业
利用地热水或地温梯度作为热源,构建地热温室,育秧、种
菜、养花,利用地热水培养菌种、进行水产养殖。地热在农业中
的应用,有利于农作物的培育,可实现农作物超季节、跨地区作
业,丰富新区的农产品。
目前,新区的地热资源在农业中的应用,应充分考虑和观光
农业、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建设一批地热温室大棚及配套设施,
种植以热带作物为主的水果、花卉、蔬菜,养殖高档鱼类,满足
游客观光、品尝、采摘、垂钓和购买。
3、城区供暖、供水项目
以市场化方式向高端楼盘提供地热水资源,供居民日常洗浴
或采暖。
发展地缘热泵技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
筑的采暖、空调,还可提供生活热水。
(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结合温泉资源现状以及相关规划,从新区自然生态资源、历
史文化赋存、经济发展基础、城乡建设格局等领域出发,以构建
温泉旅游度假区为主,综合开发地热资源。
——高标准建设温泉旅游休闲度假区。利用温泉资源,在商
务新城区和湿地休闲区,策划并建设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打造“温
泉度假+商务休闲+康体养生”的聚落空间。
湿地围绕“东方奥兰多、美丽湿地城”的定位,立足“生态
保护和文化挖掘”,结合湿地和温泉资源,引进生态旅游、康体
养生、会议会展、休闲度假等休闲项目,建设生态旅游区,打造
“三生三宜”国际化新城区的生态名片。
商务新城区内以文化休闲综合体项目为载体,在豪华度假酒
店、国际会议中心、度假村、养生社区、休闲小镇等项目的建设
中,利用温泉资源,打造高起点、高品味的温泉产品。
——逐步发展城区温泉景观、供暖项目建设。在商务新城区
内,结合生态景观建设,选择合适井位建井,以此向城区供水,
先期供应主要公共景观,改善城市环境,打造生态新区。通过市
场化方式,向部分高档居民小区供暖和洗浴用水。最终弃水通过
水源热泵供热。
——发展地热农业观光园。依托湿地的生态资源,开发地热
资源培育热带作物、高档鱼类,形成聚农业风情、种植文化、科
普教育、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生态农庄。南部村庄,局部地块用
于整治开发,形成乡野体验为主题的产业区。
——探索产业领域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地热资
源,应做到一水多用、综合利用,按照温度的差异,实施梯级利
用、高效利用,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地热利用率。新区的地温梯
度较高,可以考虑将洗浴后的尾水,通过管道送入温室或水池,
进行热交换,用于养殖。
(三)加强地热井的保护、管理和监测
地热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
制、计划开采、综合利用、高效节能、合理配置、持续发展。
在查明区域地热地质特征、资源储量和可开采量基础上,合
理布设地热开采井,确定总体开采限额。根据区域地热资源储量
与可开采资源量及开采井的地热地质特征,合理确定单井开采限
额。严格按照批准的井位、开采量进行开采。加强地热资源动态
监测,严禁超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杜绝地热资源的浪费。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根据拟设项目对地热资源的需求特点
(水温、水量)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合理确定地热井井位
和可采限额。合理进行地热开发企业布局和搭配,利用市场机制
实现资源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地热资源的梯级开
发和综合利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加强地热开采井的保护,建立三级保护区制度
设立地热水开发利用保护区,按影响半径公式计算开采影响
半径,再考虑可能的井间干扰,适当增大一定的距离,确定为其
开采的合理井距及其权益保护范围。
在保护区内只能建设备用井,禁止建设新的开采井,防止地
下水水位的下降,保证地热水长期稳定的开采利用,禁止掠夺性
的开采。保护区内要防止新的重大污染源形成,不得引进建设污
染严重的项目,防止地下水污染,保护温泉水质。
根据长热1井地热资源条件,确定了其三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其范围包括地热水井口、引水及取水建筑设施
所在地区。即以长热1井为中心,半径为15m的圆形范围。在
该范围内严禁无关人员居住或逗留;禁止建设与开采利用地热水
无关的各类设施;消除一切可能导致地热水井口污染的因素及妨
碍取水建筑物运行的活动。
二级保护区:范围包括与地热水开采井可能相互干扰的,影
响长热1井水量、水质的区域。其范围为以长热1井为中心,半
径为650m的圆形区域,总面积约1.33km2,该保护区范围内禁
止新设可导致地热水水源水质、水量、水温改变的各类大型工程
活动;在二级保护区内只能建设备用井,禁止建设新的开采井。
三级保护区:范围为以长热1井为中心,半径1.3km的圆形
区域,总面积约5.3km2,在三级保护区内建设新的开采井,则应
进行进一步地热地质工作,以免新建的开采井与长热1井相互干
扰,影响长热1井地热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
新区新项目的审批控制可以参照长热1井执行,半径1.3km
的圆形区域(面积约5.3km2)为单井最小控制面积,具体应结合
地热地质条件适当增减。
2、建立地热资源动态监测网络,确定开采强度控制条件
为地热井和地下水开采井安装自动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地热
井自动监测网络。监测网络建立初期,采取动态监测“双轨制”,
即传统的人工方法和自动化监测设施同时使用。避免由于自动监
测设施技术方面的不稳定而丢失原始数据。通过双轨制的平行运
行,在自动化系统稳定条件下,再实施自动化监测。要求每个月
整理自动监测数据一次,人工每半个月记录一次地热井的水温、
水位、开采量数据,水质每半年送检一次。人工数据和自动监测
数据要及时比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掌握地热井年度变化特征
及多年变化趋势。在自动化监测系统稳定性及维护周期有了确切
结果的后期,人工方法转为重点检查、补测和维护。
根据地热井变化特征和趋势,合理确定单井开采限额,严格
控制水位下降速度,严禁超采,避免超量开采造成资源枯寂和对
地质环境的破坏。在开采时,可采用季节调节的开采方式进行,
开采强度可根据温泉需水量的大小,进行必要的调节。
3、推广应用先进的地热利用技术和工艺设备
在允许开采量的范围内进行开发,在利用上要采用新技术新
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利用水平,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小满是什么时候
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利用地热资源上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
利用水平;改进工艺技术,优化系统参数;合理使用新材料,优
材优用,物尽其用;加强管理,杜绝浪费;做好综合利用和后延
开发工作提高地热资源用途和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控制能耗
高的利用方式。
4、加强地热资源监督管理
加强对地热资源的监督管理,以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发展为
出发点,坚持“科学合理开发、梯级综合利用、开发保护并重”的
原则。
加强探矿权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矿产资源政策法规,进
一步加强探矿权管理,规范探矿权人的勘查行为,保护探矿权人
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探矿权市场建设,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
和探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完善探矿权出让转让管理等机制,
切实维护资源勘查秩序。
严格采矿权管理。采矿权的颁发要符合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
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采矿权设置条件。采矿权人
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开发利用方案,制定合理有效的
保护措施,为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政府监管提供依据。
建立热矿水年检制度。按照《关于热矿水资源开发利用年检
工作补充要求的通知》(浙土资办[2008]63号)要求,督促采矿
权人按统一要求安装计量装置,实现水温、水量、水位实时监控,
严禁超量开采,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资源长期开放利用。
明确温泉分级,设立温泉告示牌。按照《浙江省温泉资源分
级命名标准》,根据地热流体温度、质量和可开采量三项指标进
行温泉分级,达到A级标准以上,方可申请采矿许可证。
根据《关于开展矿区范围界桩与采矿权告示牌标准化建设工
作的通知》和《关于规范温泉资源命名和标识工作的通知》要求,
监督温泉企业在可供30人以上集中洗浴(理疗)的温泉集中使
用区设置温泉标识牌,内容应包括采矿许可证号、水质类型、温
度区间值、组分及含量、使用温泉资源量、监制单位等。规范温
泉开发利用,增强公众对温泉的认知度。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
1、建立回灌制度
回灌开发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地热开发的良性循环模式。回
灌有以下主要优点:补充热储可开采量,变静态储量为动态储量;
回灌水在地下经地层加热后,重新开采,可更多地利用地热能,
缓解由于大量开采地热水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
依据热储特征、地热田开发的实际需要与可能,对热储进行
回灌试验研究,查明回灌对地温场与渗流场的影响,确定最佳的
回灌地段、层位、采灌比、采灌井的合理布局及保持地热田持续
开发利用的采灌强度。
2、合理设计排水方案,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温泉废水排水管理。地热水中,一方面含有在医疗、工
农业利用中有益成分;另一方面却也会含有害的元素,地热尾水
不能直接排入附近地表水体。地热排水的水温一般需要低于
25℃,排放的尾水要严格执行环保部门相关规范要求,必须达标
排放。
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新区的地热资源在梯级利用、综合利用
的基础上,对尾水进行单独收集处理,经处理达回用水标准后,
可回用于绿化、景观、回灌用水等。
尾水处理过程中,应考虑某些元素的提取和综合利用。本区
热水中碘的含量普遍较高,如杭17井水样分析,碘的含量达到
每升20毫克,已达工业提取的最低标准。
(五)示范工程建设
示范工程建设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众多领域,每一利用
领域和利用方式必须实现资源、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由于许
多技术和指标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发展中非常需要以示范工程的
作用带动发展。选择不同的利用领域类型,培养建立起集约化利
用方式的地热示范工程。并在管理过程中以示范工程为样板,推
广应用示范工程技术。起到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作用。
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规划实施。进一步增强新区
各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的责任感、使命感,将加
快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列入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研
究部署。明确新区各有关部门职责,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新区加快
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有关政策的制定,地热资源的调查评价、
区划和勘查规划工作,主动服务地热勘查开发项目及监督管理工
作,切实抓好区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切实按照地热
资源的可开采量来安排地热开发项目的建设,做到地热资源勘查
和开发利用布局合理,总量平衡,可持续发展;有关街道、乡镇
积极配合地勘单位抓好服务和配套工作。充实有关部门的地热方
面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加强地热勘查开
发规划与旅游发展、矿产资源、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城乡建设
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合力推进规划的实施。
(二)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符合新
区实际情况的地热资源勘查合作模式。加大地方财政对示范工
程、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将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工作
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地热资源调查评
价和科技研究等。坚决落实“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依法保护
探矿权、采矿权人的投资权益,鼓励、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
地热资源勘查开发领域。对在区内发现地热资源并经勘探论证可
纳入开发的,可适当奖励从事地热水资源勘查的单位和个人;对
经勘探及水源评价可开发利用的地热水资源开发项目,政府应向
每个开发利用项目提供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积极探索以知识、
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地热勘查开发风险投资,分享地热
勘查开发成果收益。
(三)严格依法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地热资源探
矿权、采矿权管理,严把准入门坎,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矿业权
人的勘查开采行为。严禁无证勘查开采地热资源,坚决依法查处
无证勘查、开采地热资源行为。探矿权人经勘查以后探明可供开
发利用的地热资源,可依法直接申请采矿权或转让探矿权。在地
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申请过程中,国土资源部门要特事特办,
为探矿权、采矿权人申请登记提供快速、便捷、周到的服务。任
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人为设置条件,阻碍、影响探矿权、采矿权依
法申请登记。严格执行野外验收制度、地热储量评审制度、地质
资料汇交制度、矿业权评估制度、年检制度等地热资源勘查开发
的相关制度。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地热开
发利用单位或企业应严格按照主管部门评审备案登记的地热水
资源可开采量进行开采,严禁超采,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利用。完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地热资源及相
关内容的专业数据库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投资环境,
不断完善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及个人积
极投资地热开发,优先安排地热水资源点周围及旅游景点区的交
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鼓励与地热水资源开发
利用相关的餐饮、旅游、娱乐等产业的投资,延伸地热水资源开
发的产业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
大招商引资规模,制定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
品牌效应,促进地热资源充分合理开发,充分发挥地热资源的资
源及经济优势。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23:4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49567d05fc857a7a18c89acb633d86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宁波杭州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宁波杭州湾.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