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种植致富好项目

更新时间:2023-03-21 12:27:03 阅读: 评论:0

移动号码注销-广兴洲镇

种植致富好项目
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打印机使用方法)

中草药种植项目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问题的愈发关注,使得中药材开始渐

渐回归大众视野,那中草药种植项目有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

草药种植项目,希望对您有用。

中草药种植项目

黄芩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味苦性寒,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作用,主治热病发烧,吐血衄血,

肺热咳嗽,胎动不安,痈疖疮疡等疾病。

一、简要形态特征

株高约30~120厘米。根圆锥形,主根粗壮,外皮暗褐色。茎四

棱形,多分枝。叶对生,披针形,无毛或疏被短毛。总状花序顶生,

花偏向一侧,花冠蓝紫色,二唇形,筒部弯曲,上唇3裂,兜状,雄蕊

4。小坚果,类圆形,黑色、光滑。

二、生长习性

野生于向阳草坡地或荒地上,喜光耐旱,忌潮湿积水环境。以向

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栽培为佳。忌连作。主产于

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山西、甘肃、陕西、山东、四川

等省区。

三、市场与效益分析

黄芩为大宗常用中药材,需求量大,由于野生资源的减少,是近

几年才开始大量栽培的品种,由于产种少,发展速度不是很快。1992

年每公斤种价为160元,今年高达220元,2000药材市价8~13元

/公斤。由于银黄口服液等产品的问世,黄芩的开发利用日益深入,需

求量增加。许多地区生长1年就采收,当年亩收入1000~1500元左

右。如2年收获,加上种籽收入,效益更为可观。

黄芪

黄芪为常用中药。原植物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

黄芪均以干燥的根入药。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疮等功效,主治表虚

自汗、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等症。

一、简要形态特征

蒙古黄芪株高40~80厘米。主根深长,直径1~3.5厘米,圆柱

形,有时有分枝。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色。茎直立或半直立,上部多

分枝。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2~18对,叶片小,呈椭圆形

或长圆形,全缘,下面被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有花5~

15朵。花冠蝶形,黄色至淡黄色,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5浅裂,

雄蕊10枚。花期5~7月。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光滑无毛,

内含种子5~10粒。种子肾形,黑褐色或棕褐色。果期7~9月。

膜荚黄芪的区别在于小叶数量少,6~13对,叶片较大一些,先

端钝圆或微凹,有时具小尖刺,托叶卵形至披针状线形,荚果被黑色

或黑白相间的短伏毛。

二、生长习性

黄芪多野生于草原上的干燥坡地或疏林间,喜凉爽气候,耐寒耐

旱,怕热怕涝。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砂壤土上生长

良好。在粘土和强盐碱地不宜种植。忌连作,不宜与红花、马铃薯、

白术、菊花等轮作。黄芪种子具有硬实性,一般情况下,硬实率可达

40%~80%以上。直播当年只竞聘上岗实施方案 生长茎叶而不开花,第二年才可开花结

实,三年以后大量开花结实。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吉林、

宁夏、甘肃等地,山东、河北也可栽培。

三、市场与效益分析

黄芪属大宗药材之一,每年的出口量和内销量均很大,虽然价格

有所波动,但总体来看,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按现行价每公斤8~

15元计算,每亩地可收入2000~3750元。

桔梗

桔梗别名包袱花、铃档花,为桔梗科桔梗,以根入药。味苦、辛、

性微温。有祛痰止咳、消肿排脓的功效,主治外感咳嗽、咳痰不爽、

咽喉肿痛、胸闷腹胀、支气管炎、肺脓疡、胸膜炎等症。

一、简要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株高30~100厘米,全株具白色乳汁。根肥大肉质,

长圆锥形,外皮黄褐色或灰褐色。茎直立,上部稍有分枝。叶互生,近

无柄,茎中、下部叶常对生或3~4片轮生,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

形,边缘细锯齿。花单生枝顶或呈疏生的总状花序,钟状花,花冠蓝

紫色、白色或黄色,裂片5。蒴果倒卵形,成熟时顶部开裂。种子多

数,卵形,黑色或棕色,光滑。花期6~8月,果期9~10月。

二、生长习性

桔梗多野生于向阳山坡及草丛中,喜阳光,喜温和湿润气候,耐

干旱,耐寒。宜在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丘陵山区生长。土壤以土层

深厚、疏松、有机质丰山药鲫鱼汤 富的砂壤土或班门弄斧的意思 壤土为好,土壤水分过多,易烂

根。主产于安徽、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省。

全国大多数省区有栽培。

三、市场与效益分析

桔梗为常用中药,除药用外,我国东北、朝鲜等地还大量食用,

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1992年每公斤价高达12~14元,高价刺

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之桔梗适宜种植的区域广阔,种植1年即

可采挖。按市价每公斤5~7元计算,亩效益可达2000~2400元左

右。各地可适当发展种植,并瞅准市场伺机扩大种植面积。

党参

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以干燥的根入药,称为党参,

别名上党人参、黄参、辽参等。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和健脾胃、益血、

生津等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肺虚燥咳、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产

后血虚等多种病症。

一、简要形态特征

党参全株断面具有白色乳汁,并有特殊臭味。根锥状圆柱形,长

30厘米左右,肉质,外皮多黄褐色,上端具有环状横纹,顶端膨大,

具有多数茎痕。茎细长而多分枝,高达1~2米。叶互生或对生,卵形

或宽卵形,茎部圆形或浅心形,上面绿色,背面灰绿色,两面均有柔

毛。花单生于叶腋,花萼绿色无毛,5裂。花冠宽针状无毛,淡黄绿

色,有紫色斑点,先端5线裂。蒴果圆锥形,花萼宿存,种子多数,

细小,短圆形,棕褐色,有光泽。

二、生长习性

野生于山地林缘及灌丛中。党参种子细小,寿命短,一般隔年种

子不能作种用。幼苗期生长发育缓慢,特别是出现3对叶之前怕强光

直射。除粘土地、低洼积水地、盐碱地之外,其它土壤均可种植,但

最适生长在砂质壤土地上,而纯沙土地生长不良。要求土质疏松肥沃,

土层深厚一些。忌连作。主产于东北三省及山西、陕西、甘肃、内蒙

古、河南、青海等省区,现主要为栽培品。

三、市场与效益分析

党参为常用补益药材,近年来随着保健事业发展,党参需求量加

大。目前市场价为9~13元/公斤以上,优质党参价格更高。若每公斤

平均按10元计算,亩产值达1500~2000元。另外亩产种子10公斤

以上,按每公斤80元计算,种子产值800元。所以,只要掌握信息和

销路,发展党参是有利可图的。

远志

入药的有细叶远志和宽叶远志。远志通常指细叶远志,为远志科

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味苦,性温,有安神益智,怯病解郁作用,

主治惊悸,神经衰弱,梦遗,咳嗽多痰,支气管炎,痛疽疮肿等。

一、简要形态特征

远志株高25~40厘米,根圆柱形,茎丛生,叶互生,线形,无

毛或稍被微毛。总状花序,花小淡紫色,萼片5,其中2枚呈花瓣状,

花瓣3,基部合生,中央花瓣较大,龙骨状。雄蕊8,花丝基部联合,

雌蕊1枚。种子卵形,微扁,棕冰棍怎么画 黑色,密被白色绒毛。宽叶远志叶较

宽,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表面密被灰褐色细柔毛。

二、生长习性

野生于向阳山坡、林下、草地或石缝中,喜冷凉气候,忌高温,

耐干旱。以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肥沃土壤为好。忌连作。主

产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地区

都可栽培。

三、市场与效益分析

远志为大宗药材,需求量大,由于大量采挖,野生资源日渐枯褐。

远志商品日益短缺,特别是供出口的中高档远志筒己极少见,远志肉

1985年才7~8元/公斤,现已到30~58元/公斤,出口标准的远志

筒价更高,且有继续上涨趋势。远志第二年每亩可产籽7~10公斤,

按现行市场价每斤360元计算,亩产值达2520~3600元。第三年产

种可达10~15公斤/亩,产值达3600~5400元,产药材250~300

公斤,产值达7500~17400元,三年总计亩产超万元,年均亩产

5000元以上。远志人工栽培刚起步,谁越抢先,谁越高收益。

甘草

甘草别名甜草根、甜甘草、甜根子、粉草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

生草本,以根和根茎入药。味甘、性平,有清热解毒、润肺祛痰、补

脾益气、止咳化痰、调和诸药的作用。用于疮疡解毒、咳嗽咽痛、脾

胃虚弱、气虚少血、伤风、胃痛、肢体疼痛、黄疸病、牙周病等症,

此外,光果甘草、粗毛甘草、胀果甘草、圆果甘草、刺果甘草、黄甘

草、云南甘草也作甘草用。

一、简要形态特征

株高40~120厘米,根茎圆柱形,多横生,主根长而粗壮,圆柱

形,外皮棕红色,内部黄色,味甜、茎直立,下部木质化。叶互生,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17枚,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宽2厘米,

全缘,两面被毛。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淡紫红色。荚果扁平,多

数聚成球状。种子宽椭圆形或圆形,略扁,长2.7~4.3毫米,宽2.6~

3.7毫米,厚1.8~2.3毫米,表面暗绿色、棕绿色、棕色或棕褐色、

平滑、略有光泽。千粒重7克。花期6~7月,果期7~9月。

二、生长习性

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山西、东

北及河北等地,此外,在前苏联、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

土耳其等国也有分布。这些地方主要属于大陆性气候带,适应在干旱

少雨,昼夜温差大、夏季酷热光照强,冬季严寒,气温可达-30℃~-

40℃,冻土层深达1米以上的草甸,荒漠及半荒漠环境中生长。甘草

为钙土指示植物,在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2%,土壤pH为8的微碱性

沙壤土上生长良好。

三、市场与效益分析

甘草从古至今,广为药用。我国古代医药学家喻称甘草为“国

老”,有通经脉、利血气、解百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经现代药学研

究证明,甘草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甘草酸(甘草甜素)及其甙元甘

草次酸等。甘草酸在亚洲始用于解毒、抗变态反应,而在欧洲以抗溃

疡、消炎伊始。6青年文化 0年代初,英国发明了甘草酸钠,树起了消化道疾病

治疗史上的一块里程碑。近年来药理研究又发现甘草酸类药物,具有

防治病毒性肝炎、高脂血症、抗癌、防癌、干扰素诱生剂及细胞免疫

调节剂等功效。甘草酸类药物又适于制成多种生物碱、抗生素、氨基

酸的复方制剂,常具协同、增溶、增加药物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

及降低毒副反应等效用。此正符合当今药物制剂研究发展方向,故此

类药物研制品种繁多,应用日广。

甘草不仅是一味用药量大的中药,还广泛适用于食品、饮料笔记本电脑怎么录屏 、烟

草、日用化工及畜牧业等领域。甘草酸作为甜味剂比蔗糖甜200~300

倍,并且低热值具保健功能,许多国家已经把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甘

草中含有抗氧化剂,己被一些国家列为化妆、保健原料。甘草还可用

来制作发泡剂、渗透剂。甘草渣可制做纤维板等隔热隔音建筑材料,

其茎叶还是牲畜的好饲料。由于其宝贵用途,甘草不仅大量出口东南

亚,而且还大量出口欧洲及美国。

因为甘草多生长在干燥少雨的沙荒地区,为草原固沙植被,采集

野生甘草容易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国家严格地实行有计划采挖,并

是国家专控经营的四种中药材之一。由于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家种刚

刚起步,价格呈逐年盘升趋势。

甘草在无水浇条件的干旱、沙质盐碱荒地都可生长,利用雨季播

种,出苗后管理粗放,并且老株能发出新株,繁殖系数大,且投入少,

加之发展畜牧业收入,经济效益更为可观。在植被破坏严重开始沙化

的地区发展甘草,还有防风固沙的巨大生态效汤姆索亚读后感 益。可以说,甘草是省

钱(投入少)、省地(可利用沙荒和盐碱地)、省工(管理粗放)、效益高(供

不应求)的“绿色银行”,发展甘草生产实在是大有可为。如大面积栽

种甘草的地区还可深加工甘草膏、甘草酸及其它附产品等,以获取更

大的效益。

柴胡

入药的有柴胡及狭叶柴胡,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

及全草入药,味苦、辛、性平,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

功效,主治寒热往来,胸肋苦闷,肝气郁结,头晕目眩,气虚下陷,

月经不调等症。同属植物入药的尚有20多种。

一、简要形态特征

株高45~130厘米。根圆锥形或近圆柱形,茎直立,单一或丛生。

叶互生,线状披针形。复伞形花序,花小,黄色,小总苞片5,萼齿不凝聚作文600字

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曲成2齿状;雄蕊5,花药卵形,雌蕊1。种

子为椭圆形,两侧略扁,棕色,光滑。狭叶柴胡叶片较窄。

二、生长习性

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林缘、林中隙地,草丛、草原、路边及沟

旁等处。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忌高温积水。以向阳、排水良

好、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为好。主产于河北、河南、陕西、甘肃、

辽宁、黑龙江、吉林、山西、四川、安徽等省区。我国西北、华北、

东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都可栽培。

三、市场与效益分析

柴胡为大宗最常用中药材,且大量出口。目前野生资源已很贫乏。

主要来源依靠家种。因种植技术较难,产量低而周期长,所以货源远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家种柴胡1~2等市集价30~34元/公斤,

出口价约达60元/公斤左右。近年不会有大的变化。柴胡2~3年一个

采收周期,亩可收种籽80~100公斤,单价80元/斤,价值6400~

8000元。采收柴胡80~150公斤,产值2400~5100元。产柴胡苗

200公斤,收入500多元。累计亩产值9000元以上,年均亩产值

3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甚为可观。

农村药材种植致富项目

罗汉果种植

葫芦科植物,素有良药佳果之称,果实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

及多种维生素等。秋季采摘果实后晾晒干燥,具有清热润肺、润肠通

便的功效。

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畅销国内外市场,

因此种植前景广阔。

木贼种植

别名木贼草,节节草,锉草,节骨革,擦草。有散风热,退目翳

的功效。

有散风热,退目翳的功效。能够镇痛、镇静、降血脂、利尿、抗

衰老、抗菌抗病毒、止血等。

种植北五味子

北五味子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益气、滋肾、敛肺、涩精、

生津、止渴、益智、安神等功效,还是一种较好的神经系统兴奋剂,

能增强肌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对治疗神经衰弱、心肌乏力、

边劳、嗜睡、肝炎等有良好的疗效。

北五味子既是难得的中药资源,又是别具风味的浆果资源,在酒

类、果糖、果茶、果冻、果酱等饮料、食品及保健产品方面有着十分

广阔的开发前景。

北五味子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经济植物,开发利用价值高,

现已开发出来的产品有五仁醇、五味子素片、五味子糖浆等中成药以

及五味子药酒、五味子饮料等多种保健品。

地黄栽阳光创业网 培

地黄,又名生地、熟地等,是一种用量较大的中药材,目前,国

内外都很畅销,并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地黄原野生在我国北方地区,

现已广为栽培。

地黄栽培

一般亩产鲜地黄2000~30梦的故事 00千克,可加工成干地黄1000~1500

千克,收入可观,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经济作物。

决明子种植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供药用。有清肝、

明目、通便等功效。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昏花、大便秘结、高血压头痛、急性眼结膜

炎、青光眼、肝炎、夜盲症、痈疖疮疡等病症。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12:27: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454e9a04a2fcf3fb4ca2e6ef3f9b5d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种植致富好项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种植致富好项目.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