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像法决疑经及浅解
佛说像法决疑经解:这是佛临入灭前,预言像法时期种
种衰变的一部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跋提河边,沙罗双树间,度须跋陀罗竟。
诸大菩萨,声闻弟子,诸大梵王,天龙鬼神,诸国王高中易错成语 等,一
切大众严然不散。解: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闻佛所说。
那时候,佛在印度的跋提河边,沙罗双树间,临入涅槃,收
了最后一名弟子“须跋陀罗”后,诸位大菩萨、大罗汉、诸天
梵王、天龙鬼神、诸国王等,知道佛要离世入灭,都不肯散
去。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大般涅槃”已广说竟,我向已为普广菩
萨说十方诸佛刹土,汝等大众若有疑者,可速问之,无上法
宝不久磨灭。时诸大众闻佛此语,悲泣哽噎,不能自止。唯有
证解脱者,不能生悲恋。解:这时佛对大家说:我为人、天
大众已经说完了《大般涅槃经》,已为普广菩萨说完“十方诸
佛刹土”,你们是否还有什么疑问,可快快的问,无上的佛法
不久就要于世间渐渐断灭。这时大众听佛说出此话,有好多
都悲泣哽噎不能自止,只有证得解脱生死者,不生悲恋之情。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常施,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合掌向
佛而作是言:“欲有所问恐伤圣心,唯愿如来不以为咎。”佛
告常施:如来已度世间八法,何须疑也?常施菩萨白佛言:
“世尊,如来去世后,一切众生不复睹见如来色身,不闻真法。
於未来世中像法之时,善法渐衰,恶转炽然,当尔之时,教
诸众生作何福德,最为殊胜?”解:这时在大众中,有一名善
于布施的菩萨,名字叫“常施菩萨”,从座而起,合掌恭敬向
佛问道:“世尊,我有些问题想问,又恐怕在这个时候伤了佛
的心,希望如来不以为咎。”佛告诉常施菩萨:如来已度世间
八法,你还有什么疑问呢?常施菩萨回答佛说:“世尊,您去
世后,一切众生再也不能看见如来的色身,不能亲闻如来讲
法的音声!在未来世‘像法时期’,善法渐渐衰败,恶法如大火
一样燃烧世间,到了那时候,教导众生修什么样的福德(来
护持自己)最为殊胜呢?”
世间八法:一是教,二是理,三是智,四是断,五是行,六
是位,七是因,八是果。尔时世尊告常施菩萨:浅水洼里的小鱼 善哉!善哉!
来世众生甚可怜愍,何以故?一切众生勤苦修行,不会正理,
作福弥积,获报甚微。
解:这时释迦牟尼佛听常施菩萨为将来众生请问,连连说:
好啊!好啊!将来世的众生是十分可怜悯的,为什么这么说
呢?因为那时候的众生,虽勤苦修行,但是找不到正理(修
行正路),出财出力修了很大的福,获得的福报却甚微少。
善男子,未来世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
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轻贱我法,薄淡三宝,无有
真实。虽作众善,求名求利,求胜他故,无有一念作出世心。
解:(为什么会修福多而获报少呢?)因为未来世中的比丘、
比丘尼、国王、大臣、长者和在家学佛男女居士等等,虽在
佛门中供养、修福,然而却轻视、薄淡三宝,无有真实心,
虽舍力舍财,心中想到的却是贪名图利,或是以“我慢心”相
互攀比,或是为胜过别人,没有一点点出离解脱之心。
善男子,未来世中,像法之时,无量灾变恶事,何者是也?一
切道俗,不识法轨。檀越设会请僧,遣人防门守户,遮障比
丘,不听入会。若贫穷乞人,欲入乞食,复障不听。如此设
会,徒丧饮食,了无善分。复有众生专欲独善,不化众生,
见他作善,不能随喜,助其少多,如此人辈,其福微劣。解:
佛告常施菩萨:善男子,未来世“像法时期”里,有无量的灾
变恶事发生,都是些什么事呢?到了那个时候,一切出家比
丘和在家居士,不懂佛法中供斋饭的规矩。布施斋饭的人设
供斋大会请僧,遣人看守房门,遮障其他比丘,不叫入内。
如果有贫穷乞食的人想入内乞食,也是障碍他,不叫入内。
这样的供斋,白白地耗丧了饮食,得到的利益却是微乎其微。
又有众生做善事时,独自做善,不化导众生一起来做,见别
人做善,不能随喜,不能随力相助,这样做善的人,获得的
福德微劣。
檀越:就是行布施的人。复有众生,见他旧寺塔庙形像,及
以经典,破落毁坏,不肯修治,便作是言:“非我先崇所造,
何用治为,我宁更自造立新者。”善男子,一切众生造立新者,
不如修故其福甚多。
解:又有众生,见到过去别人修建的塔寺、庙宇或是佛像,
以及经典等,有破落损坏的地方,不肯修建修理,反而说:
“也不是我先辈祖师所造,我为什么要修治呢?有能力的话我
宁可再造立新的。”善男子,一切众生造立新的,不如修治破
旧的(塔寺、庙宇、经像等)得福甚多!
复有众生,见他聚集作诸福业,但求名闻,倾家财物以用布
施,及见贫穷孤独,呵骂驱出,不济一毫。如此众生,名为颠
倒作善,痴狂修福,名为不正作福。如此人等甚可怜愍,用
财甚多,获福甚少。
解:又有众生,我们看到他聚集做了很多福业,但是他们只
为贪名图利,为求名利可以倾尽家财做大布施,可是见到贫
穷人和无依无靠的孤苦人,却呵骂驱逐,不肯施舍一文钱。
这样行布施的众生叫做“颠倒作善,痴狂修福,名为不正作福”。
这样的人,十分可怜悯,用财很多,获福很少。善男子,我
於一时告诸大众,若人於阿僧祇身,供养十方诸佛,并诸菩
萨及声闻众,不如有人施畜生一口饮食,其福胜彼百千万倍
无量无边。善男子,我於处处经中说布施者,欲令出家在家
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
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
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解:善男子,
我过去时常告诉大家,假如有人,以无量无边身,生生世世
的供养诸佛,并诸菩萨、罗汉,不如有人以慈悲心布施畜生
一口饮食,其福胜彼百千万倍无量无边。善男子,我在许多
经中讲说布施,目的就是想叫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
贫穷人和孤独的老人,甚至饿狗。可弟子们没理解我的意思,
专布施“敬田”,不施“悲田”。什么是敬田?敬田是佛、法、僧
三宝;什么是悲田?悲田是贫穷孤老,乃至蚂蚁、昆虫等。
此二种田相比,布施悲田得福最多、最胜。善男子,若复有
人,多饶财物,独行布施从生至老,不如复有众多人众,不
同贫富贵贱,若道若俗,共相劝他,各出少财聚集一处,随
宜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假使不
施,念念之中施功常生,无有穷尽。独行布施,其福甚少。
解:善男子,如果有人富有财物,自己独行布施从生至死,
不如与众多人等,不论他有多少钱财,不论是身份贵贱,也
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能够自己布施,同时劝别人布施,
哪怕各自出钱财不多(积少成多)聚集在一起,随时随地布
施贫穷孤老,或者布施那些有恶疾、重病、困厄之人,这样
的布施,得福甚大。假使你没有能力布施,但是心中念念想
着慈悲济人,那样你也同样能得无穷无尽的福德。能使众人
共做布施和自己独做布施比较起来,独行布施得福很少。
上面佛告诉了我们,未来世中灾变恶事将发生时,众生要行
布施修福。如果没有大的福德护卫自己是不行的。那么应该
怎样修福呢?佛告诉我们:1、供养三宝时,供僧斋饭,要
供养一切能来的人。2、修造塔寺、佛像等,修故旧的功德
大于造新。3、要以慈悲心布施,不要以攀比和胜过别人的“我
慢心”布施。4、慈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其福大于自
求福德供养诸佛。5、独行布施不如劝众布施。
下面佛为大众讲说布施的道理,及悭贪不舍、随口造罪的果
报。善男子,未来世中,我诸弟子乐好衣服,贪嗜美味,贪
求利益,悭贪积聚,不修慈心,专行恚怒。见他作善诤共讥
嫌咸言:“此人邪命谄曲,求觅名利。”若见布施贫穷乞人复
生瞋恚,作如是念:“出家之人何用布施,但修禅定、智慧之
业,何用纷动无益之事务?”作是念者,是魔眷属。其人命终,
堕大地狱,经历受苦。从地狱出,堕饿鬼中受大苦恼;从饿
鬼出,五百生身堕在狗中;从狗出已,五百世中常生贫贱,
常患饥穷,种种诸苦,无有一念适意之时。何以故?见他施
时,不随喜故。
解:善男子,未来世中,有佛弟子违背佛教导,专喜欢穿好
衣,贪美味,贪求财物,聚积财物,不修慈心(不行布施),
专行瞋恚。不但自己悭贪,而且见别人布施作善时,还攻击、
笑话,说他人的布施是为名图利,是邪命谄曲。如果见布施
给贫穷乞人,更加瞋怒,说什么,出家人还用什么布施,应
该只修禅定、智慧之业,何用做这些无利益之事!起这种念
头的人,是魔眷属。这个人命终之后,要堕大地狱受苦无穷。
从地狱出,堕饿鬼中受大苦恼;从饿鬼出,五百生堕狗胎;
从狗出,五百世中常生贫贱家中,常受饥穷困苦,无有一念
适意之时。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见别人布施,不能随喜
的缘故。
善男子,我念成佛皆因旷劫行檀布施,救济贫穷困厄众生,
十方诸佛亦从布施而得成佛。是故我於处处经中说“六波罗
蜜”,皆从“布施”以为初首。善男子,譬如有自制眼膜 人双足俱折,意
欲远步,不能得去。比丘亦尔,虽行“五波罗蜜”,经恒沙劫,
若不布施,不能得到涅槃彼岸。
解:善男子,我念成佛,皆因无量劫中行布施,救济贫穷困
厄众生,十方诸佛也是从行布施而成佛道。因此我于很多部
经中说“六度”,都是以布施为开始。善男子,譬如有人双脚
俱折,想去很远的地方,那是不行的。出家修行人也是这样,
虽行“五度”而不行“布施度”,即使修行恒河沙一样的劫数,也
不能到达涅槃彼岸。
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译成汉语是“到彼岸”。六波罗蜜
就是菩萨的修行法“六度”,能度“自己和别人共同到达生死彼
岸”。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善男子,不行施者则戒不淳;戒不淳故则无悲心;无慈悲者
则不能忍;无忍辱故则无精进;无精进故则无禅定;无禅定
故则无智慧;无智慧故常为无量客尘烦恼之所得便。善男子,
此“布施法门”,三世诸佛所共敬重。是故“四摄法”中,财摄最
胜。
解:善男子,不行布施,则戒行不“淳”(真实);戒不淳则无
“悲心”;无慈悲心则不能修“忍辱”;无忍辱则没有“精进”;无
精进则无有“禅定”;无禅定则无“智慧”;无智慧则被外境烦恼
干扰,影响修道。善男子,此布施法门,三世诸佛共同敬重。
所以菩萨“四摄法”中,财布施是最胜之摄。
客尘:就是外界客观条件。
四摄法:菩萨利益摄受众生入菩提路的四种方法,有布施、
爱语、同事、利行。
善男子,我又一时赞叹持戒;我又一时赞叹忍辱;或复一时
赞叹禅定;或复一时赞叹智慧;或复一时赞叹头陀;或复一
时赞叹少欲;或复一时赞叹声闻;或复一时赞叹菩萨,如是
种种,随机不同。
解:佛告诉大家,我很多部经中一时赞叹持戒,一时赞叹忍
辱,或一时赞叹禅定……这些赞叹都是根据大众的不同根基
而说。
小乘人为求自我解脱,佛则赞叹出家得离众苦,使小乘人生
起修学信心,而得成就。大乘人有广度众生之心,佛则赞叹
在家人能接触大众,方便修菩萨道,各种赞叹只为一个目的
——令众生皆得大觉悟。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以我知我见
议论佛经,这部经好,那部经不好。这样可不行,这可是在
造大罪过呀!
头陀:是修十二种苦行的出家人。
未来世中,诸恶比丘,不解我意,各执己见,迭相是非,破
灭我法。诸恶比丘亦复在座演说经法,不达我深意,随文取
意,违背实相无上真法。口常自叹:“我所说义应著佛意,其
余法师诳惑道俗。”作是语者,永沈苦海。诸恶比丘,见他修
定,复作是言:“此人愚痴,犹如株兀,不觉经论,何所修行?”
作是语者,殃咎累劫。
解:未来世中将出现一些恶比丘,他们不能理解如来讲法,
各执自己的我知我见,相互说是说非,破灭佛法。这些恶比
丘也能上座演说经法,言词华丽,但是不达我深意。随文取
意,违反实相妙理,却常自我赞叹:“我讲说的最符合佛意,
其余法师所讲是诳惑出家、在家人。”说这样话的人,必堕三
途苦海,受无量劫罪报。又有诸恶比丘,见别的出家人修禅
定,恶口说人愚痴、不懂经论,坐那儿不动,犹如株兀(死
木疙瘩)。说这样话的人是自找祸殃,使自己多劫受苦。
诸恶比丘,为名利故,迭相毁呰。诸恶比丘,或有修福,不
依经论,自逐己见,以非为是,不能分别是邪是正,徧向道
俗作如是言:“我能知是,我有见是。”当知此人,速灭我法。
解:这些恶比丘,为名利的缘故,相互争论、抵毁(说人坏
话)。诸恶比丘,或有修福的不按经论,执持自己的意思,
以非为是,不能分别邪、正,却向大家夸口说自己之能。当
知此人,速灭我法。
诸恶比丘,亦复持律,於“毗尼藏”不达深义,便作是言:“毘
尼藏中,佛听食肉。”善男子,我若解说食肉义者,声闻缘觉
及下地菩萨之所迷闷,凡夫比丘闻之诽谤。故毘尼藏听食肉
者,皆是不可思议。
解:这些恶比丘,他们也都说自己持戒律,但是并不了解“戒
律”的深义,邪解戒律藏条文说:“佛在律藏中说,准许比丘
食肉。”善男子,我若解说“食肉”,声闻、缘觉及下地菩萨都
要迷惑,凡夫比丘听到了会诽谤。以这个缘故,“律藏”中准
许食肉者,皆是不可思议。
毘尼藏:就是律藏。
善男子,我从初成道乃至今日,所有弟子,处处受肉食者,
凡夫之人“实见食肉”。复有众生见诸比丘“示现食肉”;复有众
生知诸比丘食肉之时深入无量“诸对治门”。无量比丘断上烦
恼;无量比丘断中烦恼;无量比丘断下烦恼;无量比丘度脱
众生,令入佛道。如来教化不可思议,我从成佛已来,我诸弟
子未曾食噉众生肉也。我於“毘尼”中听食“肉”者,定知此“肉”
不从四大生,不从胎生,不从卵生,不从湿生,不从化生,
不与识合,不与命合,当知世间都无此“肉”。善男子,未来
世中,诸恶比丘,在在处处讲说经律,随文取义,不知如来
隐覆秘密。善男子,佛出於世令诸弟子食众生肉者,无有是
处。若食肉者,何名大悲。
解:这段经文,佛详细的解释了佛在世时比丘食肉是怎么回
事。最后一句佛说:“若食肉者,何名大悲。”告诉了我们“食
肉”是断大悲心的行为。
善男子,今日座中无央数众,各见不同,或见如来入般涅槃;
或见如来住世一劫;或见如来住无量劫;或见如来丈六之身;
或见小身;或见大身;或见报身坐莲花藏世界海,为千百亿
释迦牟尼佛说心地法门;或见法身同于虚空,无有分别,无
相无礙,徧周法界;或见此处沙罗林地,悉是土沙草木石壁;
或见此处金银七宝清净庄严;或见此处乃是三世诸佛所行之
处;或见此处即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真实法体。
解:佛又接着说:善男子,今天在座的大众,各人证得的圣
果不同,所见的境界也不相同,比如有人见佛入灭;有人见
佛住世一劫;有人见佛住世无量劫;有人见如来相貌是一丈
六尺金身;有人见的是八尺金身;有人见佛大身无量无边;
有人能见如来无量大的报身坐莲花藏世界海,在为千百亿释
迦牟尼佛说“心地法门”;或有人见如来法身与虚空等同,无
有分别,无相无碍,周遍法界;或见此处沙罗林地,是土沙
草木石壁;或有人见此处是金银七宝清净庄严;或见此处乃
是三世诸佛所行之处;或见此处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真实法
体。
佛在这段经文中说出了“诸法真实相”,众生业报不同,所见
境界也不相同。
善男子,诸佛出世,游行止住一切所为,皆悉远离世间之相,
亦复不离世间,显示实相法。
解:诸佛如来在世间示现成佛,生、老、病、死,起居、饮
食,行、走、坐、卧,看似与世间人无异,实际如来在世间
远离世间相。虽然远离世间相,但是并不脱离世间相,显示
实相法。
如来所说,总含万法,演说一字、一句、一音所唱,能令一
切众生,随种种类、种种根性,各得不同,所解各异。如来
不共之法,不可思议,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解:如来说法,一法之中即含万法,演说一字、一句、一音,
可以让一切众生随类而解。人听是人语,鸟听是鸟音,六道
众生听到的都是各自语言,各得其利。大乘根基人听到的是
佛讲大乘法;小乘根基人听的是佛讲小乘法;恶人听是叫止
恶;善人听是叫做善;六道众生听了,该脱苦的脱苦,该得
解脱的得解脱,该证圣果的证圣果。任何众生听佛讲法都能
获得利益,这是佛独有的,并非诸罗汉、缘觉所能知晓。
佛当年在世没写佛经,那是因为佛独有的“不共法”,文字没
法表达。佛去世后,罗汉们看到众生太苦,为救度众生,不
得已,将佛说的法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众生身体就是佛“法身”的一部分,众生用至诚心读经,佛即
知晓,众生即获佛力加持,所得利益与佛在世一般无二。至
诚心大,获利益就大;至诚心小,获利益也小;无有至诚心
读经,则难获利益。
如来以自在之力,随机隐显教化众生。像法中,诸恶比丘,
不解我意,执己所见,宣说十二部经,随文取意,作决定说。
当知此人,三世诸佛怨,速灭我法。
解:如来以自在之力化度众生,随众生根机,或现身度化,
或隐身度化。像法中,有些恶比丘,不解如来真实意,执著
自己的见解,讲说佛法随文取意,不应众生根基,做“决定说”
(误导众生入迷途,使众生修学不得成就,使众生对佛法不
能生信,渐渐失去修学的信心)。这种讲法,能使佛法加速
断灭,使三世诸佛悲叹。
众生当以何身得度,佛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对不同人讲说不
同的法,不能做“决定说”。佛法如法药,能治病的药都是好
药。好比腹内无食需要食物,天冷无衣需要衣服。上好的饮
食,名贵的衣服,送给需要的人,才称为“好”,不能应需,
便称为“不好”。因此说,佛法不能作“决定说”。
善男子,诸佛说法常依二谛。说世谛法时,不违第一义谛——
旨近以标远,立像表玄。
解:诸佛说法是依世间“俗谛”与出世间“第一义谛”。佛说俗谛
时,不违第一义谛。
二谛:“谛”是真理的意思。“世谛”是说世间的真理;“第一义
谛”是说出世间的真理。世间真理人们都能接触到,容易懂;
出世间真理只有圣人能见得到,但是这两雪花的英文 种道理并不矛盾。
佛在讲法时,都是用世间的道理来讲说出世间的道理。
旨近以标远,立像表玄:就是用世间法作例子,来比喻出世
法。用能了解、能看到的东西(像)来讲说无法看到的出世
法(玄)。比如“大圆镜智”,用圆镜的功用,比喻出世间的“般
若智”(镜子光洁明亮,无论照多脏的东西也不为所染,物来
则显,物去则空)。
诸恶比丘,於此义中不能解了,诽谤不信,随相取义,历劫
受殃。是诸比丘,亦复自称:“我是法师,我是律师,我是禅
师。”此三种学人能灭我法,更非余人。此三种人,迭相说过,
迭相毁呰。此三种人,入於地狱,犹如箭射。
解:诸恶比丘,于此义不能明白、不能了解,反而心生邪见,
诽谤不信,随相取义,使不明道理的众生误导受害。造这种
罪过的人,要经历数劫的苦报。这样的比丘也会自称:“我是
大法师,我是能晓戒律的律师,我是修习禅定的禅师。”这三
种人,能灭我法,更不用别人。他们以邪知邪见、我慢、贪
名图利,互相说过,互相讥毁。此三种人,入地狱如射箭那
么快。
尔时常施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诸比丘何时当出?”
解:此时常施菩萨问:“世尊,象这样的比丘什么时候能出现
在世间呢?”
善男子,我灭度已,千年后恶法渐兴。千一百年后,诸恶比
丘、比丘尼,徧阎浮提,处处充满。不修道德,多求财物,
专行非法,多畜八种不净之物。身无十德,畜二沙弥。未满
十腊,已度沙弥。以是因缘,一切俗人轻贱三宝。
解:佛说,在我灭度一千年后,恶法渐渐地兴起。一千一百
年后,诸恶比丘、比丘尼,遍阎浮提,处处充满。这些出家
人不修道德,多求财物,专干非法之事,多蓄(养、积聚、
储藏)八种不净之物,身不具足佛弟子十种德行,便收徒弟
(一是沙弥,二是沙弥尼),出家不满十年,就剃度沙弥。
以此种因缘,令一切在家人轻视三宝。
八种不净之物:指的是金、银、奴、婢、牛羊、仓库、販卖、
耕种。
从是已后,一切道俗,竞造塔寺,徧满世间。塔庙形像处处
皆有。或在山林旷野,或在道边,或在巷路,臭秽恶处,颓
落毁坏,无人治理。
解:佛入灭一千一百年之后(也就是像法初期),一切出家、
在家人为自己修福,开始大造佛像、塔寺遍满世间,塔庙
形象处处都有。或者在山林旷野之处;或在道边;或在偏僻
无人去的地方;或是臭秽造恶业的地方。造完之后,任其颓
败毁坏,再就没人管理了,这种现象到处可以看得见。
尔时道俗虽造塔寺供养三宝,而於三宝不生敬重。请僧在寺,
不与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返更於中借取乞货,食噉僧
食,不畏未来三途之苦。
解:这个时候,出家、在家人虽然造塔、寺供养三宝,但是
对三宝并没有恭敬心(只想为自己修福)。造好寺庙请僧在
寺,丢下不管。不按时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反而
觉得建寺庙有功,到寺如到自己家中一样,随便借财拿物,
吃大众供养三宝的饮食,一点儿也不怕死后受三恶道的苦报。
正法时,比丘、比丘尼都按戒律要求去做,行十二头陀行,
托钵乞食,不自耕自食、储蓄钱财等。这样,饮食皆由众生
供养,出家人生不起我慢心,时时感众生恩。到了像法时期,
众生大量建寺,请僧入寺。贪图安逸的出家人,便把寺院当
成了家,本来是出了家,如今又有了一个“家”。住进寺院后,
众生不按时供养,出家人不去托钵乞食,衣、食没了着落,
就自己想办法,自耕自食、积攒钱财备急需。这时的出家人,
虽然身穿如来服,从此办的事,就不都是佛家的事啦。他们
不持戒,不如法修,使佛法渐渐颓败。
当尔之时,一切俗人,不问贵贱,专欲於僧中作不饶益,侵
损恼乱,不欲拥护。如此人辈,永堕三途。
解:在这时,一切在家之人,不论是贵人贱人,对三宝失去
了恭敬心,都敢在僧人中做侵损恼乱、不拥护的事。这样的
人,是要永堕三途恶道的。
善男子,未来世中,一切俗官,不信罪福。税夺众僧物,或
税畜生谷米,乃至一毫之物,或驱使三宝奴婢,或乘三宝牛
马。
解:未来世一切俗官,不信因果、不信罪福,以收税的方法,
夺取大众供养僧众的财物、畜生、谷米。三宝物品,俗人侵
占一毫,都要得罪无量。使唤寺庙里干活的人,用寺庙里的
牛、马,都是要得罪无量的。
一切俗官,不得挝打三寳奴婢畜生,乃至不得受三宝奴婢礼
拜,皆得殃咎,何况驱策挝打。告诸俗官,若有禁防剡罗输
税之处,慎莫令比丘输税。若欲税出家人者,得罪无量。
解:(在这里佛又慈悲地告诉将来当地方官的人。)一切俗官,
不得挝打寺庙里的人和畜生,就连接受三宝奴婢礼拜都有大
罪过,更何况驱使挝打啦!
告诉世间当官的人,如果有禁地、防地,或是有上司象阎罗
王一样命令必须交税,即使这样,也千万不能让比丘交税。
要是让出家人纳税,得罪是无可限量的。
善男子,当尔之时,一切道俗若作福业,应当布施孤老贫困
恶病之人。复次应治,破坏塔庙及诸形像。莫问己许他许,
随其力能,一切皆治,其人功德不可思议。但能修故,不假
造新。
解:这个时候,一切出家、在家人若修福业,应当布施孤独
的老人和贫困、恶病之人。善男子,还应当修理那些破坏的
塔庙、佛像等。不用问别人可不可以做,随自己的能力去做
就可以。这样做的人,功德不可思议。修复旧的,胜过造新。
塔寺、佛像,有能为众生造福的功用。众生见到塔寺、佛像
的庄严,能生起恭敬心,一礼拜、一赞叹皆获无量福。如果
有一尊颓坏不庄严的佛像立在那里,旁边再造十尊新像,也
不如修好一尊旧像的功德大。
善男子,何故未来世中一切俗人轻贱三宝?正以比丘、比丘
尼不如法故——身被法服,轻理俗缘。或复市肆,贩卖自活;
或复涉路,商贾求利;或作画师、工巧之业;或占相男女,
种种吉凶。
解:为什么未来世人们轻贱三宝呢?这是由于比丘、比丘尼
不如法的缘故(佛告诉我们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身穿如
来服,不干佛家事,做诸俗业。或是在市场上公开地做买卖,
以此养活自己;或是远道行商求利;或是作画当师,做工巧
等业(男做工、女做巧);或是抽签算命、看相、占卜吉凶
等业(这些都是佛在经中告诉出家人禁止做的)。
饮酒醉乱,歌舞作乐,或围碁六博。或有比丘,谄曲说法,
以求人意;或诵咒术,以治他病;或复修禅,不能自一心,
以邪定法,占覩吉凶;或行针灸,种种汤药,以求衣食。以
是因缘,令诸俗人,不生敬重。唯除菩萨利益众生。
解:更严重的比丘、比丘尼则纵欲无度,饮酒食肉,歌舞作
乐,琴棋书画等。或有比丘为名贪利,改变佛经原意,谄曲
说法,以迎合别人心意;或有比丘、比丘尼以诵咒为人治病;
或修禅,以邪定来占睹吉凶;或行针灸,卖种种汤药,为得
钱财衣食。由于比丘、比丘尼做这些不正当之事,叫在家之
人不生敬重之心。修菩萨道,以四摄法摄受众生入菩提路的
不在此例。
尔时世尊复告常施菩萨:善男子,未来世中,道俗之中,有
诸恶人,造立我形像,或菩萨形像,贩卖取财,以用自活。
一切道俗,不知罪福,买取供养。二俱得罪,五百世中常被
他卖。
解:这时佛又告常施菩萨:善男子,未来世道俗之中,有一
种恶人,专门塑造佛、菩萨的形像,用来贩卖取财,以此谋
生。一些善男、信女们不知什么是罪福,买来供养。要知道,
靠贩卖佛像求取钱财谋生是极大罪过,而买佛像供养也是有
罪的,五百世中常被别人所卖。
现在买卖法物、佛像,成了正常营业。卖者有罪众所周知,
买者有罪,一般人却不知道。人们觉得,为供养佛、菩萨出
高价买取,这不是功德吗?怎么还得罪呢?我们想一想,如
果人们都不买,还会有卖的人吗?正是因为买者多,才使一
些人造了这项大罪。有人说,卖佛像的要是没了,世间上信
佛人上哪儿请佛像供养呢?其实卖佛像的要是没了,会有更
多的人都愿意出钱出力做这项功德,佛像就会庄严,使人见
了便会生起恭敬心来。但是如今没有人发心做这项功德,只
好共同造罪将来共同受果报吧。
善男子,未来世中,一切众生,造立形像,皆不具足成就众
相。或作半身,或手足不成,耳、鼻、眼、口悉不成就,粗
有影响而已。或造塔庙不安形像,若有破塔坏像,更不修治。
如此人辈,获罪无量。
解:未来世中的众生,造立佛菩萨形像,并不是按佛经中要
求(塑佛像专有《塑像功德经》上面清楚的说出各部分尺寸
和比例要求),而是以自己的想象塑造,因此皆不庄严。有
的人塑半身像,有的人塑造缺手、少足,或耳、鼻、眼、口
不成比例,仅仅有个样子而已。或者有人见破塔坏像不去修
治,造新塔庙又不安立佛像。如此人辈,获罪无量。(这些
罪大多数是卖佛像的人所造,为了赚钱,只要卖得出去,怎
么省事,怎么省钱,就怎么干,他们不信因果,不怕受报!)
善男子,未来世中,诸比丘等,於所住处自共“唱制”,防禁
四方僧,合作食限,或一日、十日,或五、四、三日,乃至
一食。是诸比丘,命终堕地狱中,饿鬼、畜生,受苦无穷。
解:善男子,未来世中诸比丘等,将所住的寺庙当成了自己
的家,自己制定了一些“禁制”,不准四方僧住,或者制定出
期限,只准住一日或十日,或五天、四天、三天,或是只供
一餐。这样的比丘、比丘尼,命终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中,
受苦无穷。
寺庙不是某个人的私人财产。即便有人拿出自己的钱建了寺
庙,所建寺庙也不属于个人。这相当于把钱捐到了法界,做
了功德,那就是四方僧众共修共住的地方,出家人怎么可以
将它当成私宅,不准别的僧众安居呢?
四方僧:是指依佛戒律修学的僧众。按照佛的戒律,寺庙只
供安居修学,住满三个月就要走,不能再住(这样就防止一
些人拿寺庙当成自己的家),因此出家僧要四处游化,所以
称为四方僧。
复有比丘,若沙弥,以众僧物,如形似己有,随意取用,非
时食噉,或与亲友。是诸比丘、沙弥,乃至千佛出世,永不
闻法,常在三途无忏悔处。若共此人,同住居止,羯磨、布
萨,所作法事,悉不成就,皆当得罪。
解:又有一些比丘、比丘尼,或者是沙弥、沙弥尼,以众人
供养众僧之物,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物。随意取用,非时食
噉,或者随便送给亲属家人和好友。这样做的比丘、比丘尼、
沙弥、沙弥尼,于千佛出世,永不闻法,常生在地狱、饿鬼、
畜生无忏悔处。这样的罪人,谁要是与他在一起居住,都得
大罪过,如果与这样的罪人在一起为别人剃度,或授受戒,
所作法事皆不成就,皆当得罪。
非时食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等受了戒的人,过
午不再吃东西。若违犯,就是非时食噉,必落地狱,受无量
罪。“噉”是吃的意思。
羯磨:是做受戒或忏悔法事。
布萨:是做半月诵戒法事。
善男子,若有具犯“四重五逆”,易救,可忏悔;若侵损众僧
一毫一粟,非时食噉,自在取与,永沈苦海,终无出时,或
现世得诸衰恼。若共此人,同住居止,日夜得罪。
解:善男子,若有人犯下了“四重和五逆”的大罪过,还容易
救,可以忏悔;若犯下故意占用、损坏众生供养众僧一毫之
物,或一粒米随意取食,非时食噉,永沉苦海,终无出期!
或者现世即受种种业报。如果与这样的人在一起,住一天得
一天的罪,住一夜得一夜的罪。
四重五逆:“四重”是出家人故意违犯了淫戒、盗戒、杀戒、
大妄语戒。“五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
和合僧(故意使僧众不和之业)。这是出家、在家人犯的极
重罪业。
善男子,未来世中,有诸俗人,不识罪福,乃以祖、父,或
自己身所造佛像、经书、幡花,卖与他人,用活妻子。此亦
不应买。当尔之时,一切俗官有势力者,捉得此人应重挝罚,
驱令出国。
解:未来世中有些在家人,不知造罪和修福的道理(只认金
钱),将自家祖宗、父亲传下来的(或者是自己制造的,用
来卖钱。)佛像、经书、幡花、念珠、法物、法器等出卖,
换取钱财或养活家人,这也是不可以的。我们也不应该买。
地方官,或者有势力者知道后,捉住此人应重打、重罚,驱
令出国。
善男子,未来世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
大臣、中宫妃后,毁犯禁戒,不知惭愧,不知忏悔。以是因
缘,令法秽浊。
解:未来世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
中宫妃后,(这些颇有影响的人物)他们毁犯了佛制禁戒,
不知惭愧、忏悔。由于这月计划表 个缘故,使佛法染污、变浊。
优婆塞:是男子在家学佛受五戒者。
优婆夷:是女人在家学佛受五戒者。
善男子,未来世中,诸恶比丘,执著住处,如似俗人。护己
舍宅,不能依时三月一移,见有比丘,衣钵自随,於其住处,
满九十日,而更移去,诸恶比丘,咸作是言:“此比丘,志性
不定,躁扰多务,狂乱失心,数作移动。”作是语者,获罪无
量。
解:未来世中诸恶比丘,执著住所,如俗人护守自己的家宅
一样,不能依佛制戒——住满三个月一移。他们将寺庙当成
自己的私宅,见有其他比丘依佛戒律三月一移,便诽谤说:
“此比丘,志性不定,躁扰多务,狂乱失心,总是迁移。”这
些以正为邪、诽谤佛法的恶比丘,将获无量罪。
善男子,未来世中,诸恶起时,一切道俗,应当修学大慈大
悲忍受他恼。应作是念,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是我父母;一切
众生无始以来皆是我之兄弟、姊妹、妻子、眷属。以是义故,
於一切众生慈悲愍念,随力救济。若见苦厄众生,作种种方
便,不惜身命。
解:佛告诉我们,在未来世中,诸恶兴起时,一切大小乘修
学者,应当修学忍辱,以大慈大悲心,忍受别人施加的恼害。
应当想到: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皆是我的父母;一切众生无
始以来,皆是我的兄弟、姐妹、夫妻、眷属。由于明白了这
个道理的缘故,善男子、善女人,及一切发菩萨心的人,应
当对一切众生慈悲悯念,随力救济。如果见到了遭受苦难困
厄的众生,应当为他作种种方便,甚至不惜生命的去救助他
们。
当尔之时,若国王、大臣,若城邑聚落主,若势力长者婆罗
门等,及有力比丘,应劝此人,不令退转,助其势力,莫令
恶人为作留难,不令恶人侵夺财物。如是助者,其人功德说
不可尽。
解:在这个时侯,国王、大臣、地方长官,一切有势力者及
修菩萨道的大比丘,应当发挥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些修慈悲
忍辱者和发菩萨心的人。使之安定不生退转心,为他们做后
盾助其势力,不要叫恶人欺负他们,侵夺他们的财物。能这
样帮助别人的国王、大臣、地方官,及有势力者,功德不可
思议。
当尔之时,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一切苦厄,乃至蚁子,其福
最胜。善男子,我若广说布施孤穷病苦功德,穷劫不尽,涅
槃时于为汝略说。
解:在众恶起时(如果人们慈心修善,功德更大),以慈悲
心布施贫穷孤老,一切苦难困厄之人,乃至蚂蚁、昆虫等,
获得的福德最大。善男子,如果广说慈心布施孤穷病苦的功
德,穷劫的时间也说不完,现在我快入涅槃了,所以略说一
下。
尔时,一切大众,闻佛说未来世中像法末,种种灾变,身毛
皆竖,悲号啼泣,不能自胜。佛告大众,止莫悲泣,世间法尔,
善必有恶,盛必有衰。
解:这个时候,一切在场大众听到佛讲说未来世中,像法末
时的种种灾祸,身上的毛发皆竖,悲伤得哭出了声,不能自
禁。佛告诉大家:不要哭泣,世间就是这样,善必有恶,盛
必有衰!
佛在上面这大段经文里,述说出佛灭度后一千一百年到二千
年之中,恶比丘和无智世人是如何扰乱造恶,使佛法迅速衰
败的。这是世间诸法规律,兴衰必然,我们应当知晓!“一切
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万法皆依因缘而立,依众生业力显现,
众生善业招感善果,恶招恶报,善恶兴衰皆随因缘。
佛复告常施菩萨:且置是事,汝以何相观如来也?复以何相
观众生乎?常施菩萨白佛言:“世尊,我观如来,不从先际,
不到彼岸,不住中间,非有非无,非出非没,非色非不色,
非有为非无为,非常非断,非有漏非无漏,同虚空、等法性。
从初成道乃至涅槃,於其中间不见如来说一句法。然诸众生,
见有出没说法度人。如来境界不可思议,不可以识识,不可
以智知。出过三世,不离三世,唯有如来自觉斯法。我观如
来谓若此也。
解:佛对常施菩萨说:先放下上面这些事,我问问你,你是
以什么观如来?又以什么观众生?常施菩萨回答:我观如来,
不从先际……我是以诸法真实相观如来,从佛初成道乃至涅
槃,于其中间,不见如来说一法。但是诸众生看佛是有出世
有入灭,有说法度人。实际如来的境界不可思议,不可以用
众生心识来认识,世间的小智慧是不能知晓的。如来境界与
智慧,超越三世,又不离三世,唯有如来能觉知。我观如来
谓若此也。
世尊,我今观诸众生四大之相,如空中云,如热时炎,如乾
闼婆城,如幻如化,如空聚落,如镜中像,如水中月,如空
谷响,受想行识,悉皆如是。世尊,众生心相不可思议,非
诸声闻缘觉、下地菩萨之所能知。世尊,众生之相,不来不
去,非有非无,非内非外,来无所从来,去无所至,而常流
转虚妄受苦,皆以众生无始以来深著我见。以著我故,增长
渴爱,十二因缘法,长夜受苦,无有穷尽。众生之相本来空
寂,以是因缘,菩萨於中而起大悲。世尊,一切众生善恶诸
业,唯一心作,更无余法,我观众生,相貌如是。”尔时佛告
常施菩怎样画眼影 萨:善哉善哉,快说是法,汝今所说佛所亦可。
解:这一段,常施菩萨说出了众生虽生死轮回,但佛性并不
愍灭,同如来一样。众生深著“我见”,念念增长,所以依“十
二因缘”,从“无明”,一直到老、病、死,轮转不停,受苦无
穷。因为这个缘故,菩萨于此应起大悲。佛听完这些,对常
施菩萨说:好啊,好啊,你所说的也正是佛所要说的。菩萨
行四摄六度,应当如是观众生相。善男子,菩萨布施时,不
观福田及非福田,若见贫苦众生悉皆施与。行布施时应作是
观,不见受者,不见施者,财物亦尔。三事俱空,平等无著,
何以故?一切诸法无我我所。行施之时,不望现报,不望未
来人天乐,但为众生求大菩提。为欲安乐无量众生,故而行
布施;为欲摄取诸恶众生令住善法,而行布施。
解:佛告常施菩萨,菩萨行布施时(四摄中第一布施摄,六
度中第一度也是布施度),应当这样观众生相。善男子,菩
萨布施时,不可以只施福田不施“非福田”,应当以慈心布施
贫苦众生。行布施时应这样想:不见受者,不见施者,不见
财物(不要心怀我是施者,你是受施者,我施舍了你好多好
多财物),三事俱空,平等无著,这是为什么呢?菩萨应该
知道一切诸法“无我”“我所”,行布施不是希望人家报答,也不
是为得人天乐,“但为众生得菩提”。为使无量众生得安乐,
故而行布施;为摄受恶众生舍恶向善而行布施。
实际明白了众生与佛本是一体的道理,布施就不会望报。比
如左肩痒了,右手去帮助,右手怎么会要求左肩来感谢呢?
复作是观,菩提界相,众生界相,二俱空寂。依文字故,度
众生得菩提,真实法中,无得无证。
解:这些道理佛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讲说得十分全面。
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善男子,如人夜梦,见种种事。或梦自身被官囚缚,受种种
苦,生大忧恼,然后得脱。寻复更作大国王,威势自在受大
快乐,即於梦中作是念言:我向昨时,受苦如是,今复自在
受大快乐!作是念已,忽然睡觉,苦乐之事,莫知所在。如
此梦事,非有非无,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作是观者,名为
正观。
解:佛又举个睡觉做梦的例子,来说明诸法虚幻的真实相。
说是法时,无量菩萨得受佛位;无量菩萨得入一生补处;无
量菩萨各随所修皆得胜进;无量人天得四道果;无量声闻入
菩萨位;无量杂类众生发菩提心。
解:这一段是说当年佛讲法时,於会大众各自获利益的情况。
善男子,未来世中,若四辈弟子,得闻此经生欢喜心,所得
功德无量无边。
解:佛告诉大众,未来世若有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
士,听闻此经能生欢喜心,就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如
果有人怀疑不信,甚至诽谤,那就得无量无边的罪过啦!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好受持,慎莫忘失。此经名为“像法决
疑”,亦名“济孤独”。如是受持。
解:佛告诉阿难及大众,你们要好好
受持此经(当然也是告诉我们每位看经的人),慎莫忘失。
此经名为《像法决疑经》,也叫《济孤独经》。大家要依佛教
导受持、读诵,为人讲说,获得福德无量无边。
尔时大众闻佛所说,一心敬受,作礼而去,各共严辦阇维之
具。哀动天地。
解:於会大众闻佛所说,恭敬信受,作礼而去,分头去办理
佛般涅槃的用具。有些没有证解脱的人再也忍不住,大哭起
来,哀动天地。
阇维之具:佛去世后,火化用的一切物品。
《像法决疑经》浅解终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本文发布于:2023-03-22 21:2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445766c0c530478c17fd4fae3ca0ecfb.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在在处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在在处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