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苏曼殊简介

更新时间:2023-03-24 22:37:20 阅读: 评论:0

打野貂蝉出装-键盘怎么复制粘贴

苏曼殊简介
2023年3月24日发(作者:地瓜的做法大全)

第31卷第l期

2 0 1 0年2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1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No.1Vol_31

Feb.2 0 1 0

苏曼殊诗歌的现代情韵

萧晓阳

(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南衡阳421008)

摘 要:苏曼殊诗歌深得近代日本文化之精髓,与西方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给中国近代诗坛注入了新

的活力。诗中忧郁的情调是日人哀物性格、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思想与近代中国主情诗歌的融合;静美的

品格表达了大和民族的审美情趣,并打下了西方文艺思潮涤荡下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烙印;平淡的话语传

递了清新的情思,将日本文学言文合一的倾向引入了中国诗歌领域。其忧郁、静美、清新的诗歌成为中国现代

新诗的序曲。

关键词:忧郁;静美;清新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13(2010)01—0095 03

苏曼殊(1884—1918),名玄瑛,原名宗之

助,日本江户人,幼时依假父归粤,久居中土,

工诗善画,其诗“如江城玉笛,余韵荡胸” jP 。,

成为中国现代新诗之序曲。柳亚子所编《苏曼殊

全集》录入诗歌84首。其诗歌深得近代日本文化

之精髓,与西方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

种新思潮给中国近代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

拟从忧郁的情调、清新的语句、静美的风格三点

论析其诗歌蕴涵的现代情韵。

、忧郁的情调

苏曼殊诗歌的情调与近代江西诗派为代表的

本土诗人之诗全然不同,诗歌中流露出清雅淡远

的忧郁情调。

近代诗人表达痛苦与愁思的作品很多,但多

切近事实,苏曼殊诗歌的忧郁则悠远飘渺。柳亚

子称其“小诗凄艳绝伦”_2Jv m。下面以《为调筝人

绘像》为例剖析其心中之哀情:

收拾禅心侍镜台,沾泥残絮有沉哀。湘

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劫后灰[ ]Ⅵ跚。

诗后有注:“尝作《风絮美人图》寄晦公广州。

晦公寄余诗,有‘向人风絮有沉哀’句。”据黄节

原诗《曼殊自东瀛寄画作<风絮美人>题为调筝

人绘,赋此慰之》,其末四句云:“久世蛾眉宜应

妒,向人风絮有沉哀。怜君未解幽忧疾,莫为调

筝又怨猜。”[2 诗中指出苏曼殊诗画多表哀情。

其哀情之发端虽难以考索,但从友人的记述中仍

可见其端倪。柳亚子《苏曼殊诗年月考》考订:

“以上各首发表在一九一美食广告语 。年十二月出版的《南

社》第三集上。曼殊是年上半年在爪哇,下半年

在印度,而各诗所述仍为日本事,应仍是一九。

九年上半年作品。 ̄[2]VlP18柳无忌所编《苏曼殊年

谱》又记:苏曼殊此年二十六岁, “八月,至上

海,晤蔡哲夫。旋游西湖。南巡星加坡诸岛,遇

庄湘及其女雪鸿”l_2Jv 。。据柳无忌《苏曼殊及其友

人》所载题识推知本年苏曼殊始与蔡哲夫相识,

并非深交,诗中哀情应非因蔡哲夫而发;论及苏

曼殊之外国朋友,首列庄湘与雪鸿。罗弼雪鸿为

西班牙女诗人,柳无忌以为二人的关系“或竞超

过纯粹的友谊以上”[2Iv 。。诗人心中,当有禅心

与凡心的冲突。而本年其他诗歌多述日本旧事,

当又与故土情怀相关,昔日凄苦的回忆、当时飘

零之感糅合在一起,成为其哀情的主调。

苏曼殊的忧郁,更深层的是对末世的感伤,民

收稿日期:2009一l1—2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W044);衡阳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基金启动项目(2006B02)。

作者简介:萧晓阳(1967),男,湖南衡阳人,教授、博士,从事近代诗文研究。

95

国七年五月三日《民国日报》讣告述其伤感与早

逝的关系:“年来慨政局纷扰,社会堕落,常思至

罗电饭锅做面包 马,考察彼都美术;而郁郁多病,卒未成

行。,,[2]V4P45这种对人情的敏感与日本近代社会新思

潮的兴起分不开。新小说的倡导者坪内逍遥《小

说神髓》以为“小说的主脑在于人情,世态风俗

次之”l3jP。。把人情置于风俗之上,体现了作家对

个人情感的张扬。这种“人情”有其深刻的哲学

根据。在当时拥有广泛读者的厨川白村“《苦闷的

象征》的基本理论是:人的生命与社会的压抑发

生冲突,从而产生的苦闷懊恼就是文艺的根

柢。”l4jP蛇强调了人的“生命力的突进跳跃” 。

这种文化思潮因西方影响而兴起,与日人哀物的

性格也恰好吻合。

苏曼殊诗歌中的忧郁无疑含有经日本文化浸

润过的西方近代精神。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燕

子龛随笔》中载:“黄仲则‘如此星辰非昨夜,为

谁风露立中宵?’是想少情多人语。,,[2]V2P24可以看

出近世中国主情诗歌对其创作的影响,表明了苏

曼殊诗歌的忧郁中带有晚明以来中国本土诗歌感

伤的情调。

二、静美的品格

苏曼殊生于日本,深得日本文化之精髓。东

山魁夷这样描述过日本自然之美:“在风景中所表

现出来的是柔和的色彩和情调,而在另一方面又

显现为深远的意趣。.[53P98并以为“H本画的优美和

水墨画的淡泊全然是日本自然所具有的两种性格

的体现”l5]P∞。苏曼殊的诗歌展现出来的正是这种

静美的品格,优美与淡泊融合为一体。

《东居杂诗十九首》(其一)即是静美的品格

的展现:

却下珠帘故故羞,浪持银烛照梳头。玉

阶人静情难诉,悄向星河觅女牛[2【V 卵。

“珠帘”、“银烛”、“玉阶”、“星河”显得柔和

幽雅,是静夜的景致,与中国古典的诗歌静境、

El本文化雅好静美的倾向一致。杂诗十九首令人

想起中国汉末《古诗十九首》,情调缠绵感伤。近

代感伤思潮再起时自然会效法前人,苏曼殊诗歌

就有:“猛忆定庵哀怨句,三生花草梦苏州。”《东

居杂诗十九首》(其十)口lv“ 。对龚自珍主情哀怨诗

歌加以继承,同时往往借汉魏诗狗狗不吃狗粮 歌表达自己的情

怀。苏曼殊比湖湘派诗人走得更远,其诗歌已将

忧郁感伤与日本艺术静美的品格融合在一起。近

96

代日本文化对苏曼殊的影响首先体现为El本近代

自然主义思潮的濡染。中村新太郎认为:“所谓的

‘自然主义’,简单地说,就是彻底的近代写实主

义文学思想。所以其思想的萌芽,在我国可以追

溯到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不过,使我国的文

学家受到巨大影响的还是法国的‘自然主

义’。"[33P85苏曼殊艺术生涯中也系统学习过西方艺

术,柳亚子《苏玄瑛新传》记载,苏曼殊曾经

“学泰西美术于上野二年’’[ ] 。P 附录:柳亚子‘苏玄瑛新传”。

这与当时H本主流文化崇尚自然主义的思潮相

一致。

苏曼殊诗歌静美的品格有着深刻的东西文化

渊源。这种品格与日本文学对静美的欣赏相关,

同时深受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

三、清新的语句

南社高旭《愿无尽庐诗话》论苏曼殊诗歌:

“曼殊诗其哀在心,其艳在骨,而笔下尤有奇趣,

定庵一流人也。” jv 提及了其诗歌的奇趣,并与

龚自珍诗歌的新奇相比。如果说龚自珍诗歌之奇

在于狂傲,苏曼殊诗歌的奇特则重在意趣,其奇

趣在于以平淡的语句传递了清新的情思。

下面从一首熟悉的诗歌《本事诗十章》(其九)

人手来分析其诗歌的清新之处: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

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Ⅵ

苏曼殊诞生的时代正是El本近代文学开始之时

代。谢六逸著《日本文学史》将1886—1895定为

“新文学发生时代,, ̄63P45,苏曼殊诗歌中以对浙江潮

的遐想、对樱花、小桥的描绘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意 断掌的男人的命好不好

趣,这在以前的中国诗文里是很难找到的。柳亚子

《苏玄瑛新传》以“殆所谓‘却扇一顾,倾城无色’

者欤?”论其清新秀美 。] 。Ⅲ 附录:柳亚子‘苏玄瑛新传 。而同

时山田美妙小说中恰有这种清新的韵味,中村新太

郎《日本近代文学史话》这样叙述其艺术的魅力:

《繁茂的树丛》……与其说是小说,还不

如说是写景文或叙事文,可以看出他在寻求

新的表现形式上花费了很大的苦心。如《花

的刺与刺的花》中是这样描写景色的:

到处都朴叔俊 盛开着各种各样的花儿,所有的

花儿都叫人感到十分美丽。花儿也毫不吝惜

地散发出香气扑鼻的分子。乘上好似在吹动

又好似不在吹动的风的火车,络绎不绝地在

人的鼻孔的隧道中、在鼻毛的树丛间

对于这种秀美绮丽的文辞的由来,中村新太

郎《日本近代文学史话》是这样评述的:“山田美妙

和二叶亭四迷都为言文一致体(白话体)——即把

口头语直接当做书面语——作过努力。而山田美妙

的表现形式十分新颖,因而受到人们的注目。”l3II 。

苏曼殊稍晚,无疑传承了二人作品清新的特点。这

种传承并非无意的因袭,而是自觉的创造。

日本新文学发生时代(1886一]895)诗人井上

巽轩的论述勾画了文化转型时期日本文学转变之

大势:

向来占据诗坛的汉诗与和歌,不足以发

舒吾人的情志。……栖息在新日本的文明潮

流里的国民,欲借诗以发挥情志,则应取

“用现时的国语作成的,欧化的”诗形;应该

选择“用平平常常的语言作成的”诗形 。

从井上巽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日本反帝反封建 近现代文

学史上也有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转变,正是这一

变化促使了现代诗歌的形成,苏曼殊无疑深受其

影响。在中国诗歌从古体到白话新诗转化的过程

中,苏曼殊诗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前的日本

诗人夏木漱石、正岗子规好作汉诗且多短诗,苏

曼殊的诗歌在艺术上进一步成熟,显得清新悠远,

与后来川端康成于细腻中见清新、优美中寓真切

的小说也有相通之处。苏曼殊诗歌清新的特点无

疑深受日本近代文学的熏染,然而西方文化对于

苏曼殊的创作也有一定影响。其《本事诗十章》

(其三)则自述受但丁、拜伦的影响:“丹顿裴伦

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2]VIP27钱钟书谓:“读

此等绝句,不妨赏其楚楚小有风致,若据以言曼

殊于西方文学能具藻鉴,则誉彼长适所以暴其短

矣。,,[7]P374苏曼殊未必精于西学,然其《拜伦诗选

自序》有:“尝谓诗歌之美,在乎气体;然其情思

幼眇,抑亦十方同感,如衲旧译《炯炯赤墙靡》,

《去燕》,《冬日》,《答美人赠束发毡带诗》数章,

可为证已。 ̄[2]V1P86提到了诗歌体式之美、情思幽眇

之致,甚至将它作为评判诗歌是否美的标准。由

此看来,苏曼殊诗歌清新的品格的形成不能排除

西方文化的影响。

可见苏曼殊诗歌忧郁的情调、静美的品格、

平淡的话语中蕴含着近代El本文化的精髓,并对

中国现代新诗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当然,诚如

吉川幸次郎《对中国文化的乡愁》所说:“不管怎

么说,中国的思想都是人类的故乡之一。一到某

种时刻,有意无意的,就在讲述着对它的乡

愁。,,E8JPI26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本土文化仍然是

苏曼殊诗歌艺术的根源。

参考文献:

[1]由云龙.定庵诗话[M]//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

(三).上海:上海书店,2002.

[2]苏曼殊著,柳亚子编订.苏曼殊全集[M].北京:当代

中国出版社,2007.

r3][Et]中村新太郎.El本近代文学史话[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86.

[4][日]相浦杲.考证・比较・鉴赏——二十世纪中国文

学研究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Is][日]东山魁夷,东山魁夷的世界:美与游历[M].诸葛

蔚东,译.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

[6]谢六逸.日本文学史[M].上海:上海北新书局,1929.

[7]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日]青木正儿,吉川幸次郎,等.对中国文化的乡愁[M].

戴燕,贺圣遂,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Modern Characteristics in Su Manshu’S P朝鲜成宗 oetry

XIAO Xiao—yang

(Chinese Department,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Hunan 421008,China)

Abstract:The poetry by Su Manshu embedded the pride of Japanese culture,and i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idental culture,at

the same time,it also freshen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The melancholy in the poetry well expressed the character of Japa—

nese and it also mixed the thought in Depressing Symbols by厨川白村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Chinese lyrics.The

beauty in tran《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qui纹身女人 lity expressed the aesthetics of J apanese as 幼师简介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ism in Japanese literature under

the occidental influence.Plain language expressed fresh idea.His poetry brought the Japanese poetic characteristics into Chi—

nese poetry.His melancholic,tranquilly beautiful and fresh poetry preluded modern Chinese poetry.

Key words:melancholy;beauty in tranquility;freshness

97

本文发布于:2023-03-24 22:37: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443850c4e9a3b82119696c40a859b7b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苏曼殊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苏曼殊简介.pdf

上一篇:拇指游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苏曼殊简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