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端午节习俗

更新时间:2023-03-21 11:00:22 阅读: 评论:0

食用芦荟-热血江湖武勋阶段

端午节习俗
2023年3月21日发(作者:无悔的青春)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挂荷包和拴五

色丝线,已成为国人普遍行为。今天店铺就与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习俗,

仅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爱情美 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在

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泰山古诗 日殉国明

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

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但有例外,东

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自制鱼丸 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

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及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

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

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

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

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

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

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

“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

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

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

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

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

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

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这样以便考上好

的学校。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妖魔鬼怪

上身是因为自己发病),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

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

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

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

蒲作为怎么连接wifi网络 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

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

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

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

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

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

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

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

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白菜肉饺子馅的做法

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苦瓜炒牛肉

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

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

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

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

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

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

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

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

童由此可以保安康。也有的说可以让五色丝线扔到河里后变成龙,带

走瘟疫和疾病。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

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

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

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

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

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

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

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

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

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点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

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

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

不上身。

。吃五毒饼,画五毒图

五毒指的是蟾蜍,蛇,蜈蚣,蝎子,壁虎。人们在这一天把饼上

印上五种毒虫,当天吃下去,可以避开这几种毒虫所带来的瘟疫。

五毒图是为了让虫子们看见后会看见有同类后直接走开,不会在

靠近这一家。

端午节的各地习俗情况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

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

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

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歌唱祖国曲谱 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

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可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

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

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

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简笔画床 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

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

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

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

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11:0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41d414fba04d34c1ad29dca0478028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端午节习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端午节习俗.pdf

标签:端午节习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