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学生就业

更新时间:2023-03-20 00:39:10 阅读: 评论:0

校园安全-内景婚纱照

学生就业
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高速注意事项)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精选10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精选10篇)

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国内高校可以从推进职业指导活动有效

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提高个人职业指导的个性化程度和创新团体职业

指导形式三方面提高就业指导质量。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大学生就业指

导论文(精选10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1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

化,逐步实现智能化的发展,这种环境背景下,要想获得好的就业,

就需要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明确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的变化情

况,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就业

指导工作进行调整与改进,给予大学生科学的指导与帮助,使其能够

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以及目标,能够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绽放光彩。

本文就对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一、引言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其实就是政府的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以及下

属的人才市场、高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等对高校学生进行就业指

导。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存在着同质化的、程序化的特点,当前就业

市场逐渐实现信息化,并日趋完善,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的就业指

导方法是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需要的。所以

需要一种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就业指导方法,使就

业指导的内容更加丰富,涉及的单位更广,发挥的作用更大。

二、移动互联时代对大学生群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机遇。学生生活层面。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群

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会使用到互联网,比如学生之间的日常

休闲娱乐、出行订票、网上订餐等,使用互联网能够使其生活更加便

利。同时互联网的应用也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这种变化

是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的,而且在大学生的影响和带动下,其他群体

也开始应用互联网,使其应用更加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

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学生思维模式层面。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

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高

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等也逐渐开放,相比于上一辈,他们的思

想认识更加新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问题的看待和处理方法也

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外大学生

的思维方式变化也涉及他们的职业观念,学生在就业时自我认识比较

强,他们知道只有强化自己的素质水平以及实践技能才能够被社会所

接纳,才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合适的工作岗位。对于

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需要高校就业指导的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审视,

对其就业指导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科学的调整与设计,了解学生的就

业指导需要,并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就业指导。知识获取渠道

层面。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的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一

定的特殊性,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依旧是阅读,新媒体时代,

阅读逐渐发生成为立体化的阅读方式。新媒体时代,阅读注重将文本

和读者作为中心,传统的阅读方式注重的是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的采集

与发布,新媒体时代注重的是读者参与到阅读中,并实现良好的互动,

实现参与性的阅读。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是一种“浅阅读”。信

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量逐渐增多,大学生要想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

多的信息,一般不会深入的阅读,只是浏览性的阅读。“浅阅读”通

常是由于学生的兴趣引起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感官上的享受,对于

阅读的实际效果以及知识性内容并不重视。此外,新媒体时代下,大

学生知识获取的方式还呈现出“杂阅读”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

要原因就是网络化的阅读速度逐渐加快,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并且网

络上的阅读不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局限,使得读者阅读的内容比较

宽泛,甚至出现一些低俗的阅读内容,影响读者的阅读品味。总而言

之,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的变化也使得就业指导工作遇到了一定的

挑战。

第二,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也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一定的不利

影响,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

及崇洋媚外等不良的思潮。集体主义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泛滥。此外

网络上还有很多不良的黄色信息以及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使得

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倾向出现偏差。

三、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

第一,指导模式缺乏创新。通常来讲,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方式主

要是就业信息的获取、面试指导、人才招聘会以及就业报告会等。就

业信息的获取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样化的方法获得

就业求知的信息。面试指导就是为大学生模拟真实的面试场景指导学

生的面试行为。人才招聘会就是邀请企业到学生举办招聘会。就业报

告会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召开与就业有关的专题报告会。这些

方法都是传统的就业指导形式,这些方法虽然对于学生的就业有一定

的指导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活动的指导者与学生之间

的交流互动不足,学生在就业入门修仙功法 指导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且传统的就业

指导缺少人性化的理念,在指导过程中缺少针对性,千篇一律,不能

满足时代发展对就业指导提出的要求。

第二,指导内容过于单调。对国家的就业政策进行解读、提高学

生的面试以及信息获取能力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高校中国二十四节气 会

为学生讲解国家以及地方的出台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落户政策等,为

靠公务员、村官以及事业单位的学生梳理流程。此外还有对学生进行

简历制作、面试着装以及沟通等内容指导。这些就业指导内容只能解

决就业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不能从根本上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也

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就业方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就业指导内容应

更加宽泛,传统的就业指导流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且

新时代学生在就业时不再一味地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他们想自主

创业、出国深造等,如果就业指导内容依旧局限于考试上的指导,会

使指导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

第三,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是就业指导

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水平将对就业指导工

作的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近些年来,高校加强对辅导员依旧就业

指导人员的培训,教师队伍的理论以及实践能力在不断提升,但是在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目前教师队伍达到的能力水平还不够。现阶段,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更新缓慢,而且比较单一,简单的培训

一下辅导员之后,其就变成了就业指导人员,这种能力水平的教师是

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就业指导的实际需求的。需要指导教师能

够科学的、充分的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进行深

入的学习与研究。

四、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第一,创新就业指导方法。新时期,为达到理想的就业指导目标,

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创新现有的就业指导模式,其中“第

三屏”就业指导方法称为正确之选。“第三屏”与电视屏幕、电脑屏

幕有区别的,将手机作为主要代表的“第三屏”,移动互联网时代下,

“第三屏”已经成为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进行信息沟通交流

的主要手段。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第

三屏”的积极作用,将就业指导与互联网相结合,促进就业指导的有

效性,能够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对学

生进行针对性的、准确性的指导。同时将手机作为主要的载体,在就

业指导中进行“第三屏”信息化建设,实现就业指导的微信、微博等

软件平台的建设,这样学生能够通过手机会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关数

据等信息进行及时了解,能够对就业理性地对待,明确自己的发展方

向以及目标,为就业做好准备。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努力实现

“第三屏”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使就业指导实现现

代化的发展。

第二,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新形势下,要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科

学的指导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就业指导内容,这是需要做的首要

工作。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更加青睐于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传

播方式,愿意从手机中获得丰富、趣味性的信息,喜欢碎片式的信息

获取和阅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这一特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加

强内容的丰富与更新,不能只是单纯的对国家的就业政策、现状以及

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大学横村官的考试流程等进行讲解,这些枯燥的

内容与时代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新时期,学生更愿意听到的是高校对

于未来就业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第三,重视就业指导团队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团队建设,强化其

能力水平。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对

移动互联网的认识、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使用互联网的技术水平

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传播能力等。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是否具备这

些能力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努

力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水平,积极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高

校应加强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培训,使其更好的了解、参与和使用移

动互联网技术,让他们使用微信、微博,努力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

知识,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对就业指导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线上以及线下的求职招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实现高效的就业指导。

五、结束语

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也逐渐广泛,对

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移动互联时代下对大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大学生的发

展与进步。为此高校应明确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特点,加强“第三

屏”信息化建设,丰富和更新就业指导的方式与内容,全面提升就业

指导教师的能力水平,使得传统的就业指导不足得到弥补,使大学生

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失业情况等有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明确自我的发

展方向,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2

【摘要】

残障大学生可谓是特殊人群中的佼佼者,他们并没有因为自身先

天或后天的缺陷而自暴自弃,相反,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了公众的

认可,并因其特殊的成长经历而备受关注。市场经济体制中竞争机制

的渗透,使得大学生之间的就业竞争不断加剧,加上高等教育普及化

发展,导致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难问题。目前,就业指导已

被纳入大学生教育的重点科目予以开展。本文在对残障大学生就业指

导课程建设现状作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程建设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残障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成长经历,所以其较之普通大学生具备

更强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这为其成功就业做好了铺垫。与普通大

学生一样,残障大学生也有通过就业实现人生价值、职业价值的诉求。

但是,残障大学生因为自身生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

心理问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困难问题。根据和谐社会主义建设

要求,我们应该给予残障大学生就业更多的关注和指导。有关残障大

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也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高校开展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

的主要依据,其合理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残障大学

生属于大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他们不仅面临普通大学生存

在的就业难问题,同时还存在更加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但是,现阶

段大多数高校所建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常常偏重于专业

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由于高校就业指

导课程体系中内容建设的不全面,对大学生实施的集体主义、爱岗敬

业、诚实守信等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目的性,不仅造成了大学

生时间、精力上一定程度的浪费,还对他们未来的就业实践造成了误

导。素质教育着重强调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均衡发展。心理教育在大

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的缺失,不利于教师对大学生个性的掌控和

应用。尤其对于残障大学生而言,教师方面心理关怀的缺失,影响了

其对自身及就业价值的认识,面对就业问题难以维持积极的态度,作

出正确的处理决策。此外,部分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设置缺

少指导性、新颖性,只是单纯地进行空洞的理论知识教学,不能成为

残障大学生就业实战中行之有效的策略。以大学生就业政策传导为例,

仅仅是简单地进行政策法规堆积和罗列,缺少系统规范的处理,不利

于大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模式。经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就业指导

课程的需求集中体现为全程化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然而,在就业指导

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有些高校由于对此项工作重视不足,所开展的项

目大多针对高年级毕业生进行,却忽视了在整个高校教育过程中的渗

透。大学生正确就业意识和认知的养成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并非

一蹴而就。短时间内集中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训练,难以取得良好的

收效,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制定。相较于普通大学生,

残障大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难题,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毫无

信心可言。入校初期就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有利于形成残障大学生正

确的就业认知,这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也有极大的益处。反而言之,

学习信心的提高,将会使残障大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专业技能,

也为其未来成功就业提供了基础。除此之外,部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程还存在教学方式方法亟待创新的问题。相关教师教学缺少对因材施

教、以人为本等素质教育观念的渗透,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忽视了

对不同大学生个性特征、成长背景以及学习专业的考查,久而久之影

响了大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开展的教学活动形同虚设。残障大学

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指导性、针对性的缺失,导致教学实效不尽人意。

(三)师资建设。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

其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学实效。目前,高校普遍

存在专业化师资队伍匮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数量与

专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普及化发展,高校生源数量不断增长,

由此暴露出了严峻的教师人员数量不足的现象。有些高校为了缓解教

师与学生数量不对等的矛盾,由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学生处工作人员

或学院负责人等出任大学生就业指导一职。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毕

竟有限,这些教师身兼数职,难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做到面面俱到、

得心应手。另外,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占用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

很难再抽出额外的时间认真准备就业指导课程,也没有时间参加校内

外组织的培训活动。纵使这部分教师可能拥有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是由于后期培训不足,导致他们专业知识及技能上的落后,难以提

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还存在运用残障

人士特有语言等技能匮乏的问题,造成与残障大学生沟通不顺,进而

影响了就业指导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关教师特殊技能的匮

乏与其他大学生沟通上的差异而出现困难,还容易引起残障大学生的

自卑心理,导致他们由于自身的缺陷而自暴自弃,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成长。

二、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对策

结合分析,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建设残障大学生就业指

导课程的对策,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完善内容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是一项庞杂的工

程,涉及到众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在现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

基础上,高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其内容设置,指导相关教

师进行系统化、层次化处理。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应该随

着经济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断补充和完善对当前就业形势发展

的分析,以保证就业指导的时效性。同时,对于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

而言,相关教师还需要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专业不同,合理地开发

教学课程项目,给予他们最深切、真实的关怀,从而指导其更好地应

用于就业实践。另外,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还要着重注意

心理素质教育的融入和渗透,认真分析残障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本

质,有意识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排解他们的苦恼,帮助其树立良好

的心理素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就业指导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

的优势,搜索与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的信息,并经过系统化处理

后融入到课程内容体系当中,以扩展残障大学生的就业视野,使之认

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广泛性,从而增强他们择业、就业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表现形式上,要兼顾残障大学生

生理上的缺陷,为其提供盲文、音频等,让他们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

机会。

(二)优化指导模式。为了让广大大学生能够尽早了解和重视就

业问题,并使之合理地规划与定位职业发展,应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

所谓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是指在大学生的入学初期就进行就业指导渗

透,通过师生交流、专题讲座、专家报告等活动,针对各年级阶段的

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和择业观,

为其未来成功就业做好铺垫工作。与普通大学生一样,残障大学生同

样希望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去学习并由此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但是,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得残障大学生面临着更加艰难的就业问题。

对此,高校应该尽早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在保护残障大学生自尊心的

前提下,使之深刻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激

励他们在更加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职

业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就业指导相关教师要秉持一视同仁的态度,

给予残障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切的关怀,注意对其评价方式的优化与

创新,通过相对温和的言语给予他们指导和激励。除此之外,鉴于残

障大学生存在生理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问题,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开设

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特训班,为之建设针对性更强的就业指导课程,

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等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师资建设。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确

立,其专业化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师资建设亦应作为大学生就业指

导课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予以实施。针对就业指导师资力量不足现象,

高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整合校内建设资

源,积极引进优异教学人才,以满足扩招的需求。在此过程中,高校

需要建立可行的发展规划,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意识地进行扩招,

满足学生受教育需求的同时,保证教育实效。同时,高校还应该根据

教师们的日常表现,给予他们适度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帮助其解

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激励他们投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研

究上。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定时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及时更新教师

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树立其良好的职业责任和教育

理念,并督促他们付诸于实践。对于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也给予足够

的重视和关怀,培养相关教师一定的特殊语言沟通能力,大力推广素

质教育理念,使之与特殊大学生群体建立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以此

来促进全体大学生的发展,实现自身的教育价值。值得提出的是,教

师作为教育培训的主体,单纯地依靠学校培训还难以满足综合素质提

升的需求,因此需要相关教师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意识,通过不同途

径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设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上各院校就业指导实践存在差异,本文对残障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希望教育界其

他学者给予残障大学生成长更多关注,结合当前经济市场就业发展趋

势和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实际,提出更多完善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建设的建议。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3

一、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指导力度不够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就业,没有一定的

工作经验,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所需不相符,专业技能掌握得

不够到位,与社会实际就业情况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很多学生由于

不能尽快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无法顺利完成就业。而对于高校来

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知名度、声誉与社会影

响力,也关系着高校未来的发展,所以,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势在

必行。就业指导工作主要表现在“就业安置”思想上,它的终极目标

是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目的。然而,我

国很多高校在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实践不能与

现实接轨。当前,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学者们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

怎样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使他们能满足

当前人才市场与企业所需。

(二)社会劳动力市场饱和

1。劳动力市场比较封闭,存在一定的不公正待遇。我国目前劳动

力市场的封闭性指的是就业信息的强关系流动性。权利的一种表现手

法是信息,它在国内缺乏应该存在的公开性与流动性。各种信息被圈

禁在指定的范围内(规定的范围内或强社会关系之间)进行流动,就

业信息也是如此。对于那些缺乏社会关系的大学毕业生,因为无法了

解就业相关信息与社会资源的支持而与合适的工作失之交臂。2。社会

正处于转型阶段,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少,经济发展的层次也比较低

下,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不是很多。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正处于战略

性调整时期,传统企业已从当前的数量扩张转变为追求一定的质量与

效益问题,所以需要转岗分流。这使得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大多数

都是低层次的廉价工人,对于那些技术人员、管理人才、科研人才等

的需求却不是很充分,劳动力市场无法接纳那些高校迅速扩张而增加

的大学毕业生。在从中央到地方近几次的机构改革中,分流人员大多

在事业单位之间找工作,但是事业单位因为经费不足、编制的有限性

等自身也面临着精简裁员的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各个省市都不断出

台了相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方案,进一步减少编制人数、缩减进入事业

单位的人数。此外,国有企业因为自身经营体制不足,市场结构也不

完善,加大了个人创业成本的费用,这些都会影响大学毕业生自主创

业的热情度。

(三)大学生自身缺乏良好的就业理念

现在,很多大学生没有一个科学准确的自我定位,对未来比较迷

茫,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与动力,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就业的严峻

性,心中缺乏危机观念。大多数毕业生基本没有对自身的个人兴趣爱

好、能力特长等进行科学评估,在选择工作中往往只是意气用事,不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工作中高不成低不就,大多不愿意

从基础开始做起。大多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对大量的招聘信息不

知怎样抉择,盲目地乱投简历。根据调查显示,现在大约有70%的大

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就业规划,使得他们在就业中缺乏竞争意识,离

职的比例也在持续上涨,很难做到人尽其才和人职相符合。很多学生

在大学四年期间没有考虑到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在校期间只是机械

地完成理论教学任务。等到临近毕业的时候才发觉自己与用人企业之

间的差距,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之所需。找工作的

普遍盲目性,在校期间对本专业的掌握不充分,求职时对企业所设的

岗位不熟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与未来的发展。

二、基于人力资本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最优方案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动力,以人为基本出发

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以学生就业为中心,在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

成果上,树立使“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念。人生的最崇高目标

是为满足他人和社会所需而做出的各种贡献与服务,做到这些才能更

好地表现出人存在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这对于毕业生养成积极的人生

观与价值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与高校的就业指

导的目标达成一致,不断满足毕业生的相关需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

各方面的发展,极大地实现人职匹配的原则。在对人的主体地位肯定

的基础上,说明人存在的真实含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

与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人的

工作,在指导中应用道理来说服人,用感情去打动人。要做好求职困

难学生尤其是就业与家庭都比较艰难的双困户的指导扶持工作,以使

学生们高质量、高效率的就业。为学生们做好职业心理健康教育,为

他们在学习、择业与创业上指明一定的方向,使他们少走弯路,顺利

就业。

(二)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机构体制

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一种内涵型的开发,它主要强调的是人力资

源的质量的强化。高校的就业指导也应该做到上述目标,重视对学生

的专业技能与技术的开发与培训。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开发培训教

育活动,全方位地强化大学生的专业基本素养。以学校的就业指导部

门作为业务指导部门,让学校与各院系的学生管理人员当作就业指导

的核心师资力量,逐渐演变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机构体系。学

校的相关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多方合作,共同促进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

的顺利实施,各院系学生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征分门别类,

逐一进行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就

业指导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为其打造一支专业化与科学化为一体

的师资队伍,对社会就业市场与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要进行仔细调查

研究,科学预测当前市场的最新变化动态,使指导工作变得更加科学

化与具体化。

(三)改变毕业生的就业理念

通过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逐步强化大学生关于就业的危机理念

与主动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主性。首先,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

个性分析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与职业相关

的主要层面。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一对一对其进行辅导等为学生进

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指导,在求职过程中才能保

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明确自身的职业生涯目标,高效率地完成就业工

作。其次,重视特殊学生的就业工作的指导。高校中由于出身背景的

不同,大学生的经济状况也是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想要自主择业、出

国深造、考研等,对于这些特殊类型的学生,高校应该因材施教,有

针对性地为他们设置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为他们创造各种创

业环境,减轻大学生的创业中所遇到的各种阻力,减少创业的成本费

用,鼓励与支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正确处理好就业问题的同时,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平台。

(四)构建科学的信息平台

增强就业信息收集工作的力度,科学准确地搜集相关就业信息,

注重从就业市场来分析问题,以使信息搜集工作变得越发具体化与高

效化。作为大学生大学期间明确自己学习方向、考取各种技能证书和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就业信息,也是大学生得以顺利就业

的基本出发点。高校只有充分掌握多方就业信息,才能在人才培养工

作上做到有张有弛,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大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占

据着一定的竞争优势。高校应将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与预测工作当

作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日常工作内容。高校应与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部门以及人事代理机构构建良好的相互合作机制,充分运用高校有利

的社会资源。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引荐优秀的毕业生到相关企事

业单位进行见习或者应聘。信息搜集工作还应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

识观念,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与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合他们的职

业。与此同时,高校可以运用就业信息网给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提供信

息查询、网上交流等信息,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他们

定期输送优秀合格的毕业生。高校可构建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库与毕业

生求职信息库,可以借助一些宣传栏、网络等媒介搭建就业信息共享

平台,促进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4

摘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文章从认识误

区、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和高等教育本身三方面分析了就业难存在的原

因,提出了政府、社会和高校,包括毕业生本人共同解决的相应对策

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

自1998年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

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大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即毕业生就

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每年特定时间都会成为各大媒体

的焦点。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

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

一件大事。

1.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何在

1.1认识有误区

(1)扩招惹的祸。20xx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xx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xx年再增68

万,达280万人,到20xx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可能将突破

340万,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年紧过一年。于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

怨:都是扩招惹的祸!

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虽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

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50%以及从业人口中高学历比例1/3相比,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

是不存在的。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

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

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

有人愿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才集

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

是绝对不足。

(2)大学毕业必然是精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

正在实现几十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

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

育阶段的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

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其家长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

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等。所以观念不能及时

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刚毕业的大

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应理性地给自己一

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3)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用

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等于

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

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

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

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

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

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

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

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

所缺乏的。

1.2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差强人意

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主要与一个国家就业需求状况以及产业结

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失调有关。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

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

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1400万国企

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000万城镇年度新增劳力的

巨大压力。政府一直在努力通过发展服务业等多种途径缓解压力,但

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5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200~2300万人就

业,即使经济保持7%~8%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

缺口”。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

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因此,毕业生就

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引人注目。

1.3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

“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

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

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

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这样势必造成课

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

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第三,重学术教

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

型大学靠拢。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

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

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研究来自:

2.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对策思考

2.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

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

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

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

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

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

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

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

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

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

特殊优惠。

2.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黄山一日游最佳路线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

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

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

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

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

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

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

巨大的需求。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

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2.3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

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

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

校得担此大任。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

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

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

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

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

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

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

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

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

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

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

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

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

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

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

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

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

和参与的积极性。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

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

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

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

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

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

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

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

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

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目前,上海市已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

案,并首次设立了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其

创业培训规划包括入门培训、实务与创业培训、个性化辅导和开业跟

踪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政府补贴,由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有资

质的创业培训机构负责实施。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先培训充电、后

创业实践,虽然在毕业时自主创业的学生终究只是少数,但是对所有

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是必要的,努力

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

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作好准备。去年年初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

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

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

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

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

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

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

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

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

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

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

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5

摘要:

即将面临就业的我们,是背负着家长、社会和自身的期望值的特

殊群体,但对自身的就业问题常常懵懵懂懂。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

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缺乏职业化

素质、缺少职业规划意识而导致自身缺少市场竞争力。如何能在强手

之中脱颖而出,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选择

职业?怎样规划职业生涯?怎样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问题;职业规划;就业能力;心理素质

近年来随着高校迅速扩招和我国当前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供

求不匹配而造成的结构性供求矛盾,即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今

年的经济形势更是使就业问题雪上加霜如何能在强手之中脱颖而出,

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选择职业?怎样规划

职业生涯?怎样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等一系列问题。

今年我也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因为提前了解了就业形势严峻的

现状,我在暑假和刚开学的时间做了很多准备,如提前从网上、往届

毕业生处搜集了很多简历作为自己制作简历的模版,观看面试过程的

视频等。但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充满坎坷。但我最终还是寻找到

一份满意的工作。回首往昔,我将我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

番总结。

1.及时转换自我角色。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

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

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

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我在求职过程中有数

次面试仍然以学生的心理状态去参加面试,结果铩羽而归。

2.确定自己的求职要求。

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在毕业季到来时,对自己求职的要求没有充

分的认识。我曾经问过很多同学这样一个问题:“你想找一份什么样

的工作?”能给我一个满意答案的人寥寥无几。我也曾经对这样一个

问题毫无头绪。那时的我每天去看招聘会,逢会必到,每到必投简历。

但那时可以说是我求职过程中最为黑暗的时间,屡屡被拒,也有数个

面试机会,但都没有成功。好在我及时反省,认真思考了自己的求职

要求。很快就签到了一个令我满意的单位。

3.提升职业品质大学生职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在职业行为、工作作

风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态度和品质等。

提升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这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所在。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成

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已认识到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已为就业者的

职业品质注入了新的内涵。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职业品质需求从某种

角度讲,对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诸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开

拓创新精神、沉着应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等,许多职业

已向就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4.提升求职针对性。

一开始我在求职过程中没有考虑到针对性的问题,总是以相同的

简历,相同的自述去面对不同的单位,但效果并不好。然后我开始转

变思路,针对不同的单位,对简历进行相应的修改,面试时也及时调

整自己的答案。如应对矿山类企业,我会告诉他们我父亲是在矿山工

作的,自己对矿山有充足的了解,应对建筑类企业,我会着重介绍自

己在建筑公司实习的内容,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5.调整求职心理。

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

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

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生源地的差距、教育的缺

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他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

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

而抵达的成功之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

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

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

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

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

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

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

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

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

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

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如果说高考是万人过独木桥,那么大学生就业就像是在浩瀚无边

的沙漠中寻找绿洲,机会到处都有,看你怎么把握。我想,只要我们

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拥有实

力的同时加倍努力,不断学习新事物,做到思路清晰,行动一致,总

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满意工作。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6

摘要: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就业问题变得十分的

严峻,成为了困扰毕业生的一大羁绊。就业这条道路艰辛且未知,如

何乘上社会、政府、高校和个人不断合作发展的东风,在就业的道路

上激流勇进,是高校和个人亟待寻找的答案。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

分析了现在形势下的就业情况,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

就业;大学生;困境;机遇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数

量越来越多。大部分的毕业生对自己未来的出路感到十分困惑,无论

是选择找工作还是考取研究生、公务员,都感觉十分的迷茫。目前的

就业形势,从地域讲,许多大学生就业观念比较片面,在北京上海等

地区,因为经济发达,物质生活比较丰富,这就导致了这些地方出现

了“扎堆”的现象。而在中西部地区,虽然很需要人才,但是因为条

件较为艰苦,物质资源较为匮乏,所以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这就导

致了就业的“一边倒”,结构性的矛盾十分突出。从职位来讲,很多

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倾向于选择公务员、企业白领等稳定、收入较高

的岗位,而对于自身的能力认识、职业发展规划却置之不理。这就使

得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因为定位不准确,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随着“钉子”越碰越多,自信心丧失,出现了胆怯的心理。还有一些

毕业生,因为家庭环境较为安逸,个人志向较为远大,希望在开始,

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从基层、最基本的工

作干起,就像新闻报道所说,一些地区和单位虽然急需人才,但是因

为待遇较低,机遇较少,而无人问津。

(二)大学生的就业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是由个人因素决定的,

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所以很多大

学生对就业没有正确的预期,导致就业定位处于“迷茫”的状态。无

法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一些学生在面试过程中遇到比自己优秀

的对手,容易失去自信,主动放弃竞争,错失就业机会。其次家庭教

育对大学生的就业也有很深重的影响。第一种是过分溺爱的家长,包

揽了子女的所有事情,成为了孩子们成长的保护伞,这就会导致孩子

依赖性强,缺乏自制能力,在就业初期退缩在家成为所谓的“啃老

族”。第二种是过分干涉孩子的教育模式,不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

和梦想,直接把自己的职业意向强加于孩子身上,剥夺了孩子选择职

业的权利,这就会导致孩子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不能发挥所长,错

失了最佳择业时机。第三种是放任自流的教育模式,父母对子女的行

为完全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导致这部分子女走向社会后自律性较差,

难以适应社会的环境。最后,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

响,因为地域和政策的不同,收入分配政策的不合理性使地区收入差

距和行业收入差距拉大,导致大学生就业普遍倾向对高收入预期的追

求,忽视了对自身的反省和对行业的分析,造成了能力与职位不匹配,

使得很多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应对策略

(一)抓住机遇,优化就业意识

第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更好

的机会和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已经从追求温

饱逐渐转变到追求精神生活需求上来,因此产生了许多新兴的产业,

比如互联网,IT产业,电子商务等。这就为很多大学生提供了就业的

机会。第二,我们党对就业的政策扶持,党的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

之本。根据国家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市场机制,改善就业软环境,

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加深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的高校大学生

成为创业者。完善面向所有困难学生的就业援助制度,努力做好大学

生就业指导工作。第三,相关法律的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对就业工作提供了法律

保证,这也是我国劳动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毕业生提供了法

律的保障。第四,高校对于毕业生就业的帮助和扶持,随着高校就业

指导机构的建立,指导教师的水平和经验在不断提升,指导形式从单

一指导逐渐向多维度发展,指导内容逐渐变得更为丰富,可以根据学

生自己的个性、梦想、潜能做到考研步骤 有的放矢。而且在高校的努力下,加

强了就业安全性的教育,学生就业被骗的情况越来越少,我国高校就

业指导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质量和建设速度越来越好,越来越快。这

些方面使高校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克服了一定程度的茫然和焦虑心

理,在应聘求职时渐渐由原来的被动思想转化主动思想,避免出现懒

惰现象,面对困难时,他们心中不会存在侥幸心理,能直视就业中所

遇到的各种困难,在就业方面中也能较快的调整自身所处位置,对家

庭、社会的影响意识增强,能够树立良好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

(二)大数据背景下,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

动就业。”由于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刻画 创业这条道

路。加之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扶持,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人

越来越多。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上可以看到,互联网给予了毕业生一个

很好的平台,无论是淘宝店、微商店铺还是在线接设计任务、开发

APP,都让很多学生有所收怎么去俄罗斯 获。对于创业,面对层层重压,要用正确

的方法和良好的心态来积极地面对一切挑战。面对缺少资金来启动项

目的问题,要学会利用好政府提供的政策和社会提供的融资平台,来

争取到稳定的筹集资金、家庭资助、银行贷款等。面对缺少市场管理

的经验问题,要提升自身的信心和信念,从一点一滴干起,在实战中

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经验和教训,不断成长。不要急于做出成绩,要

向成功创新创业者学习,汲取他们创业过程中的成功点,激发创业热

情,让创新创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实质上就是企业与学校优秀资料的整合与共享,

在保证资源分享的前提下,不仅能改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重要的

是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身知识储备,完善个人综合修养,提高整

体技术水平。在合作期间,学生通过企业文化参观、专业课程的学习、

项目设计小组实践等一系列环节,从根本上提高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

养,加强了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对此实践环节予以积极反馈,

一致认为实习实训使他们更加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的相关知识,让其将

以往学习的知识系统地整合起来,使其所学真正学以致用,对就业环

境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在某种程度上,实训环节促使学生对自身的

职业规划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有助于他们的自我

提升和自我完善。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不仅可以保证企业文化的推

广,还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产业形象,拓宽优质生源的渠道。在某种

程度上,企业在协助各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可以丰富自身的文

化内涵和人才储备,从长远上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而对高职院校角

度来说,打造校企合作发展平台,则能够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整合

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增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比例

和就业水平,有效的校企合作能够适当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良好

的合作措施和方案能够较好地平衡企业与学校的双方利益,切实保持

整体教育机制的稳定,使企业与学校能够在合作与发展中得到有力的

保障,寻求利益的最大化。

(四)合理选择,多条路径就业

条条大路通罗马,创业并不是就业的唯一道路。第一,选择中小

企业,国企和外企的待遇虽然好,但是应聘的难度非常大,尤其是对

于刚刚毕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这个时候新兴的中小企业,

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抓住机会,擦亮双眼,我想一定可以找到适合

自己并且氛围良好的工作岗位。第二,考取公务员,对于这项工作,

想必大家不会陌生,稳定的收入和公平的竞争,让很多毕业生为之拼

命奋斗。第三,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对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

职”、“三支一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

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被录取学生给予生活上的补

助,而且从中能够得到非常好的锻炼。第四,参加重大科研项目,在

这期间,户口、档案可以存放在从事科研项目的单位或在学生入学之

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同时享受劳务性补助以及相关的社保补助。

第五,应征入伍的大学生,在服兵役期间学费将由政府补贴并可以助

学贷款,优先享受考军校、选士官、从事技术岗位等待遇;在退伍后

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考优先录取权。第六,

“硕士计划”,针对高校师范类学生专设“硕士计划”,凡成绩合格,

获得学士学位的师范生可申报硕士计划,通过培养学校的考试、面试

合格者可与培养学校签订合同。被录取的学生在县级或以下学校任教。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从目前的就

业形势来看,那就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格局。大学毕业生一定会

很快地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发挥自己的价值,挖掘出自己的潜

能,通过本文阐述的这些做法带动学生就业积极性,同时促使学生具

有良好的就业目标和就业目的,为打造新型教育教学体制提供强有力

的实践基础,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完善高校大学生整体就

业模式的规划和制度,对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而言,都具有极为

深刻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7

【摘要】

大学生就业是涉及经济、教育等多因素影响的一个综合性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局势也越来越严峻,受到社会、学校、家长和大学

生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当下大学生就业现实出发,在分析当代大学生

职业规划及就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

形势提出了新任务和相对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1.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我国大学实行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为了全社会

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也

就越发凸显。

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地震,洪涝,冰雪等自然灾害,很多企业

受到影响不得不停产甚至歇业,也因此导致大量失业人员的出现,这

一系列情况都深深影响着我国的就业形势。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巨大变

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将会持续呈现严峻状态。

2.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之中的工作经历。职业生涯规划则是

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

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

成就期望。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正确客观的审视自

己、了解自己之后,依据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社会市场大环境的发展

趋势,确定自己的方向,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

职业规划其实是一个需要长期去培养和教育的过程。许多西方国

家,在小学便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像职业测试,社

会实践等,他们更加重视孩子动手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然而国内的

职业规划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的,一方面,教育

的时间相对较晚,另一方面,一般大学毕业生实践经历也相对较少,

很多思想观念也都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面,真正的要结合贪婪的英语 实际运用起

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国大学生普遍是在完成了大学的学业之后才

开始着手考虑职业,月半弯简谱 工作方面的问题。因此,当应届大学生离开学校

这个“温室”迈向社会工作时很容易走一些弯路,尤其是大批求职者

展开激烈竞争时,一旦目标不明确,不小心就会随波逐流。其实也有

很多的同学从刚入学开时就有感受到未来将要面对就业形式的严峻,

但是真正能够从大一就开始为自己进行职业规划的人却少之又少。很

大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客观的认知自己,所以更无法明确自己今后

的奋斗方向以及奋斗途径,思想一度停留在毕业后才思考就业的误区

中。

从大学入学开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它十分有利

于大学生正确的认知自己,了解社会,然后结合自身与社会现状确立

人生的方向,并努力为之奋斗。通过学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

导,可以让大学生重新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及时反思改正,不断地去完善自己,找准方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想要在职场竞争中获得成功,前期的职业规划必不可少。大学生

职业规划必须遵守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自我定位,选

择自己喜欢的行业,明确自己适合发展的方向,之后确定自己奋斗的

目标,才能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靠近。其中,短期目标通常是经过不

断地学习,体现在自身能力和修养的提升;长期目标则是一段在职业

规划的顶峰。

3.1自身分析

职业规划的首要因素就是充分的了解自己。通过全面、深入地对

自身优劣势的分析,正视个人的缺点,才能进而明确“我适合从事什

么行业”这一问题。

大学中所学的专业也许不见得会在未来的工作中起到多大的作用,

但是仍需努力地去学好它,毕竟大学中所学习的专业是对未来职业规

划起很大程度的导向性。个人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十

分宝贵的经历,知识只是存在于书本中,而经历则让死的知识活了起

来,每一次经历都是人生中十分宝贵的财富。它们也会对职业的规划

和定位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2社会分析

社会总在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大学生应该学会充分把握社会前进

的趋向。此时就需要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做好对于社会大环境的分析。

例如:当前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变革;自身学习专业对口职能

部门需求形势等。通过对社会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帮助大学生紧紧把

握社会需求动向,让自己紧跟时代步伐。

3.3明确方向,规划未来

职业的选择与规划直接影响着个人发展的未来。明确的职业规划

也是个人理想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对于个人职业的规划来说,必须

遵守以下几个事项:依据自己所长,选定自己所爱,顺应社会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与社

会相适应的同时,也要不断修订自己的职业规划细节,紧跟时代步伐。

4.加强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建设

4.1树立科学的职业规划教育理念

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受到社会的影响,职业的规划也和

社会的不断变化息息相关。高校首先要深刻地认识大学生职业规划对

学生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重开发

每一位学生的潜在能力,立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

一宗旨,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高校所属的就业指导

中心也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未来职

业规划中来。

4.2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高校内部可以自行组织学校各级领导、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职业

规划方面有经验的工作者、导师、辅导员等共同相互配合,适时地为

广大学子提供最新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相关方面的引导和咨询,并

在工作结束后开展研讨会,为下一次工作的更好开展总结经验教训。

学校有必要将就业咨询和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帮助大一

的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市场的局势;引导大二学生充分客观的了解自己,

发现自己的喜好;带领大三学生学习一些企业文化,并提供实习机会;

指导大四学生整理个人简历,提供合适的就业信息。

4.3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其落脚点在于教师。高校需要建设更加

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团队,首先在选拔环节就要严格把关,应该在职

业规划方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紧密关注社会动态。接着,在团队

的培养建设过程中,也要加强各方面的培训与管理,提高所有相关教

师的综合素质,把握全面发展的思想核心。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

学生在提高自身就业素养的同时,更明确个人的职业规划方向。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

关系到社会能否继续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

育不容小觑,只有密切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生产各方面的动态,做

好前瞻性工作,然后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

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真正将大学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为

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以及职业规划平台。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8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人们越来越关注高校的就业指

导工作。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对策,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增

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课;问题;对策

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的渠道,但当前的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要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

题,还需要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一、就业指导课程模式现状

在1995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

的通知》,要求高校在大三或大四的时候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并明

确将该课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系列。就业指导主要涵盖三门课

程――就业指导、生涯发展以及创业教育。为了加强就业指导的连续性,

全程就业指导课程要求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

就业能力。

二、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

1.课程开设不均衡,没有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大学一年级是学生

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重要转折点,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

标,正确认识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学的专业,很多高校在大学一年级

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时开展就业指导

课和创业教育课。而目前,就业指导课较为成熟,生涯发展课日趋完

善,创业教育课急需加力。

2.课程安排随意性大,规范化制度不完善。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

的安排没有统一规范化的要求,导致学时不一,学期不一,学生不一,

机构不一。学时不一即有的学校是32课时的课程,而有的民办院校却

没有相关安排;学期不一即有的高校开设七个学期的就业课程,而有

的高校只开设一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个学期的就业课程;学生不一即有的高校面对本科生

和专科生,而个别高校还面对研究生;机构不一即管理部门有些混乱,

有些高校是就业指导中心主管就业指导课程,有些是社科部负责就业

指导课程等。

3.授课方法单调,缺乏个性化辅导。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

程以教师的说教为主,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内容枯燥,针对

性不强。或者较为常见的方法就是就业指导讲座,以灌输为主,缺少

反馈,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辅导。

4.专业化程度不高,师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发达国家对就业指

导人员有很高的专业性要求,必须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毕业和受

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而在我国,教授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队伍规模和

整体素质却与实际工作相差甚远,缺少学科专业依托。

三、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几点对策

2.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高校应该重

视对就业指导师的培训,提升就业人员的素质。担任就业指导课程的

教师还应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此外,高校可以邀请企业有经验的

人员来学校担任学校的就业指导师,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3.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教师还应该结合

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首先,就业指导教师可以依据

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学习规划、职业发展等进行分类指导。

其次,还可以进行预约咨询,咨询可以以面对面或网上咨询的形式展

开。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9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

虽然各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就业管理部门,并由此部门负责毕业生

的就业问题,但教学单位分设就业指导机构的较少。由于高职院校大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所需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及招聘场地、资

金等仍未到位,就业指导工作主要还是面向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就业

指导工作的时间也仅限于大学生的“双向选择”期间,就业指导的内

容大多还是对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的学习与解读以及对当年就业形势

的认识与分析,在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以及对择业能力的培

养方面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毕业生的择业需求。此外,单一的就业

指导部门使得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趋于一致,缺乏学科专业的针对性。

(二)就业指导手段较为单一

在实际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通常

以就业形势报告会、毕业生就业动员会以及讲座为主要形式。就业管

理部门只是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及就业形式等方面的信息,没

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未根据毕业生个体特点提供具体

有效的指导,忽略了对毕业生的潜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有些

就业讲座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质性意义,讲座

的场数较少,内容较为平淡,缺乏精彩的指导意见,影响力较弱。

(三)就业指导教师人员不足,就业指导模式尚不健全

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高职院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

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高

职院校都未能达标,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比例不足。在

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一般利用兼职就业指导教师和兼职工作人员来

弥补就业指导教师人员不足的问题,主要由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

领导或辅导员来填充就业指导队伍,然而,大部分兼职就业指导教师

没有与就业指导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这样使得就业指导工作大打折

扣。此外,就业管理部门关心学生就业数量的多,考虑学生就业质量

的少;强调就业对学校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的多,考虑如何根据就业

信息反馈改进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少。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全程化的建议

(一)在大一时,注重学业规划教育和就业能力认知教育

大一上学期,高职院校要帮助新生认识和理解大学教育的发展趋

势、大学精神与文化理念、大学的功能与制度、大学与自己的专业学

习和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大学与中学教育的差异。在实践上,指

导新生学会自我规划,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指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志

向、兴趣、学习成绩、家庭情况等,按照专转本、参加工作等不同发

展目标,初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不同发展方向对学业成绩与

综合能力的要求,了解学业发展与职业生涯的关系。在大一下学期,

要进行就业能力认知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什么是就业能力、为

什么要培养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如何培养等问题;借助先进的测评系

统,参照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让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测评,正确认

识和发掘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正视和改进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明确努

力的方向,为规划今后的学业发展、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在大二时,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根据职业发展目标培育职业能

在大二上学期,高职院校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

涯规划,主要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的专业学习,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

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和专业,谋划未来的职业方向。在实践

上逐一指导学生制定、修改和完善学业规划书和职业生涯规划书,并

督促实施。大二下学期,要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正与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进一步拓展知识技能,制定职业技能培

训计划,获得与目标职业相关的职业证书,或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

定。

(三)在大三时,开展创业培训与创业实践活动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实现以

创业带动就业。高职院校应帮助学生形成创业意识,储备创业知识,

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

业教育与指导分三个层次开展:

(1)创业基本知识的普及。在大三上学期,高职院校可以按专业分

类,以专题讲座或报告的形式,聘请校外创业导师和杰出校友担任授

课教师,对全体学生集中进行创业知识普及教育,开展创业咨询和培

训;

(2)模拟创业竞赛活动的开展。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参加模拟创业竞

赛活动,配合做好“挑战杯”为主的创业大赛;

(3)选拔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建

立和运用校内外创业园和孵化基地,选择有特色的创业项目,指导学

生开展创业实践与体验。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聘请企业管理者、创业

成功的校友等担任导师,实行导师带创业团队的项目管理方式,这样

既能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也能帮助学生与创业导师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进行就业教育

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高职院校除了要以专题讲座和报告

的形式进行就业指导教育,还要对有需求的学生开展一对一专人就业

辅导。学生的就业方向已基本确定,就业指导的重点要放在申请工作

及成功就业上。

(1)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讲解就业形势,

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到

企业就业、到西部与基层就业;

(2)指导学生使用就业信息网完成生源信息注册、就业信息查询、

投递简历、网上签约等;

(3)通过组织模拟面试等活动,提高学生面试能力,增加面试成功

率;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与不同用人单位的接触中了解

社会需求,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就业

目标,实现顺利就业;

(4)针对专转本考试和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例如,对已经在招聘单位进行实习的学生,要帮助其判断单位是否适

合其今后的发展,帮助学生适应领导、同事,并对职业发展困境进行

调适。就业指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场意识和职场发展能力,让

就业指导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关乎

青年成长、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大问题。高职院校大学

生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可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

效性,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扎实推进就业指导工作顺利进行。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10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随之就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问题。

但是,背负着家长,社会的期望,即将面临着毕业的我们,面临着如

此大的就业压力。所以,我们更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调整好

自己的心态,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1.大学生就业的形势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形

势,所以,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也就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

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在20xx年,

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了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

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了727万人。据《20xx年典范企业人才招

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典型示范企业计划招聘20xx届本科毕业生

45577人,比20xx年的招聘人数下降了7.3%。但是,今年面临工作

问题的不仅有20xx届的毕业生,还有20xx年甚至20xx年的没有找

到工作的毕业生。这样,可预计的高校生就业人数可达到810万人。

再加上只20xx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所以,在20xx

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然很难好转。

2.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①自我因素方面:首先便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大学生就业

观是指大学生对就业目的、意义、就业岗位评价标准、就业方式和空

间选择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和态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

多的人有了本科毕业证及学士学位,所以大学生已经不是像70、80年

代时那样的稀缺了,也已经不是在金字塔的顶端了。因此我们大学生

不能在自以为是的以为,当我们毕业的时候就能找到既轻松又有丰厚

报酬的好工作;不能再自以为是的认为我们是大学生,我们不能做蓝

领、灰领的工作,我们是白领;我们更不能认为只有东部发达地区的

工作才适合我们,而西部落后地区的工作不好不适合我们。正因为如

此,我们才会在找工作上遇到这么大的挫折。所以,转变观念,认清

形势,调整心态很重要。

其次,就是我们在求职这件事上过于被动,只依赖学校的就业指

导以及最后的招聘会,没有主动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没有主动的写求职

信求职。机会只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在最后的招聘会上获得工

作的还是那些平时就知道积累经验锻炼自己的大学生。

最后就是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淡薄,大学生象征着朝气蓬勃与活力,

年轻人有创新精神。在大学期间有校团委,学生处,或者社团组织的

种种创业大赛或者模拟招聘会等等活动,这就培养了创业精神与吃苦

的作风。的确,创业很难,也很苦;特别是毕业的大学生,在没有经

验和金钱的情况下,除了难还是难。但这些不是我们逃避现实的理由,

初生牛犊不怕虎,要的就是这一份闯劲。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的

意识,选择去挤就业这道门槛,因为这样安全保险,这就抹杀了大学

生的应有活力。我国大学生毕业后最终创业的比例最高才能达到1%,

而美国,德国可以高达20到30%,所以我们应该在创业者方面做好努

力,一方面给予自己一个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减小就业者的压力。

②外部因素:首先应该是学校专业设置的不尽合理,是大学生毕

业时不能与社会完整的接轨,比如一些老牌的专业例如,考古学、历

史学、物理学、社会学等实用性较差一些,与社会所要求的能力也相

距甚远。还有一点是市场机制的不尽合理,在一般的招聘会上,企业

一般是要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却不愿启用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

然后需要人的单位都是一些普通的,不需要员工有四年大学教育经历

的高等人才,只需要有着初中文化就可以胜任。还有一些单位则是明

码标着“非本地户口”面试面谈、女子面试面谈的要求,甚至有的单

位对员工的身高、体重、长相也有明确的要求,对于这样的歧视,我

们只能忍气吞声。

3.大学生应对如今的就业形势应具备的择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就是指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

的体现,它影响着大学生择业行为的产生,职业的选择,无论是对个

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很重要。但是从总体上看,现在大学生

的择业观呈现的是消极行为。为了使大学生的择业观变得积极向上,

大学生应该要具备以下的择业观:

①先就业后择业,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现代社会为大学

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广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不一定一毕业就着急的

要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我们可以先找一个工作先干着,在流动

中求发展。这样还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②不要眼高手低,盲目攀比。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眼高手低,过

高的估计了自己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对以后就业岗位的期望是太大。

还有就是看别的同学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所以自己也想找到和好的工

作,盲目攀比。其实,眼高手低,盲目攀比是就业道路上最大的敌人。

③树立从基层做起的就业观。从发展和现实上看,农村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也学要吸收大量的大学生,所以大学毕业生可以到农村就

业,从基层做起。

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所以我

们的能力及知识也要适应好时代的要求,不断转变和进步,所以我们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好观念。

4.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在现今如此激烈的就业战场中,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找到合适的

工作呢?当然是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首先,努力提高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指从事某种专业的工作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实习

工作和做一些社会调查来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接着,

是最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基本技能之一,我们

要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虚

心求教,客服嫉妒心理;培养宽宏待人的大度品质,包容他人的缺点;

最重要的是要增强信心,客服“社交恐惧症”。最后,还有一些自我

能力。比如。自信,忠诚等等。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0:39: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402805c25fe412eb9a2be27b94fd2af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学生就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学生就业.pdf

标签:学生就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