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编程培训班学习桂魄东莞市厚街开贤学校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简注:
桂魄,月亮别称。玉宇琼楼,见东坡词《水调歌头》。清凉国,陆龟蒙诗:溪山自是清凉国。烟树,孟浩然诗:鹿门月照开烟树。我醉拍手四句:李白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今夕句,《诗唐风》:今夕何夕。杜甫诗:今夕何夕岁云祖。苏轼词:今夕是何年。鹏翼,见《庄子逍遥游》鹏翼若垂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天美洲有哪些国家之云。水晶宫,杜甫诗:水晶宫殿转霏微。一声句,言吹笛技艺高,能把笛子吹破,事见李肇《唐国史补》。
词意散绎
站在高处纵目远望,万里无云长空如洗。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沉浸清冷的碧空里。琼楼玉宇中的仙女,乘着彩鸾跨着丹凤,清凉国里飞来飞去。遥望月中烟树苍苍,真像画图一般美丽。
情不自禁拍手狂歌,我举酒杯邀月同醉。连同我影共有三位。风露之下翩翩起舞,不知月宫今夕何时。我欲乘风飞回月宫,何必要骑大鹏羽翼?水晶般明净的月宫,我高唱不惜吹裂横笛。
评析:
元丰五年(1082)中秋,苏轼在贬居地黄州赏月作此词。上阕写赏月引起的遐想。下阕写在月下起舞,想飞回月宫尽情欢歌。苏轼此时被贬居于黄州,政治处境很恶劣,但词的基调却是明朗的,表现了苏轼开阔的胸怀。词中描绘美丽明净的月宫跟他所处的现实处境形成鲜明对比,实际上是表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全词清旷飘逸,充满浪漫色彩,可以与他的另一首名作《水调歌头》中秋词媲美。那首《水调歌头》,表现广东著名景点了他对人间还充满着留恋之情;这首《念奴娇》却全是对于清凉国的向往,这是与他所处政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是分不开的。
前人对此词评价甚高。明李攀龙曰:坡公襟怀寥廓,故其词清雅飘逸,至今诵之,令人翩翩然,有羽化登仙之态。
明杨慎曰:东坡中秋词,《水调歌头》第一,此词第二。
附图三幅,一,黄州。二,中秋。三,苏轼书法。
本文发布于:2023-04-16 15:30: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3e61a628b897ded92f974a33ca4aa8b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念奴娇中秋对月赏析(念奴娇中秋对月注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念奴娇中秋对月赏析(念奴娇中秋对月注释).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