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原文及赏析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原文及赏析
上学的时候,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
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马致远《双调·夜
行船·秋思》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夜行船·秋思》原文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
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
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儿硬将心
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
履相别。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
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
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
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
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
来,道东篱醉了也。
《夜行船·秋思》注释
⑴双调:宫调名。夜行船:曲牌名。这是套数,有多个曲牌,下
面的“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等都是曲牌名。
⑵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
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⑶“急罚盏”句:赶快行令罚酒,直到夜深灯熄。夜阑,夜深,
夜残。
⑷秦宫汉阙:秦代的宫殿和汉代的陵阙。
⑸不恁(nèn):不如此,不这般。
⑹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
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⑺投至:及至,等到。
⑻“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
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魏呢?还是晋呢?
⑼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景。
⑽看钱儿:元代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搜神记》,关于一
个姓周的贫民在天帝的恩赐下,以极其悭吝、极其刻薄的手段,变为
百万富翁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为富不仁,爱财如命的悭吝形象——看
钱奴。一作“富家儿”。
⑾锦堂风月:富贵人家的美好景色。此句嘲守财奴情趣卑下,无
福消受荣华。
⑿添白雪:添白发。
⒀鸠巢计拙:指不善于经营生计。《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
巢,维鸠居之。”朱熹注:“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⒁葫芦提:糊糊涂涂。
⒂蛩:蟋蟀。宁贴:平静,安静。
⒃彻:了结,到头。
⒄裴公:唐代的裴度。他历事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
朝,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眼见宦官当权,国事日非,便在洛
阳修了二座别墅叫做“绿野堂”,和白居易、刘禹锡在那里饮酒赋诗。
⒅陶令:陶潜。因为他曾经做过彭泽令,所以被称为陶令。相传
他曾经参加晋代的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组织的白莲社。
⒆北海:指东汉的孔融。他曾出任过北海相,所以后世称为孔北
海。他尝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⒇东篱:指马致远。他慕陶潜的隐逸生活,因陶潜《饮酒》诗有
“采多数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乃自号为“东篱”。
《夜行船·秋思》赏析
秋思本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
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
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夜行船·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
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
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在《陈抟高卧》《黄粱梦》等剧目和其
他散曲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蹉跎、饱谙世情而形
成的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
马致远的《夜行船·秋思》从思想内容上扩大了散曲的表现范围;
并充分利用元曲语言俚俗明快、句式节奏自由的特点,从表现艺术上
提高了散曲的境界。这一套曲由七支曲子组成,第一支曲以人生当及
时行乐的感慨领起全篇。题为秋思,不写秋景,但迟暮之悲、忆旧之
情处处关合“秋”字,实是从人生的晚景虚写自然的秋意。反过来,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写韶华过隙之感,则是以自然之春倒映人生
之秋,“今日”、“明朝”的夸张更加强了光阴流逝的急速感,春花
又与“梦蝶”在字面上相照应。“梦蝶”用《庄子·齐物论》的典故,
既烘托了百年犹如一梦的迷惘之感,又以词藻的装饰美点缀了春意。
人生如梦已成滥调,庄周梦蝶也是熟典,但用惜春之情反写悲秋之思,
尚不落俗套。末句“急罚盏夜阑灯灭”利用虚词的省略造成意思的含
混,又从及时行乐的老话中翻出新意:“急罚盏”三字声短调促,把
催人赶快行令罚酒的意思连同急不可待的语气一起传达出来了,而这
三字与“夜阑灯灭”之间又有一个停顿,便兼有两重含意:一是赶快
罚酒直到夜深灯息,即“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意;一是赶快
罚酒--却已夜阑灯灭,也就是即使急急行乐,犹恐不能及时之意。这
支曲缓起急收,以入声为平声。起调平稳,与长嗟短叹的表情相应,
愈往后愈急促,在言犹未尽时顿断,这就为以下六支曲子展开古今纵
横之谈留下了余地。
第二、三、四支曲子从兴亡之悲谈到贪财之愚,慨叹所谓名标青
史、功业不朽、富贵久长的虚幻,以证明及时行乐的实在。
第二支曲否定了帝王无上的权威。秦宫汉阙化为一片衰草,成了
放牧牛羊的原野,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只落得渔夫樵子几句闲话。
如此悲凉的意绪却化为一句刻薄的挖苦:若不这般兴衰更替,渔樵便
没有闲话可说了。这出人意表的冷嘲应有无限感触,可又将千古兴亡
说得何等无足轻重。至此意犹未足,还要追补一层:纵然是留下几座
荒坟,横着几块断碑,也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辨认那上头模糊的字迹了。
古人将刻石立碑看作不朽功名的象征,此处“龙蛇”本指碑刻文字龙
走蛇舞的笔势,但这词也常用于比喻古代帝王,所以“不辨龙蛇”语
意双关:既然连铭功记史的碑文都已字迹莫辨,那么后人又如何分辨
历史上那些龙争蛇斗的风云人物呢?“秦宫汉阙”着眼于帝王生前之
贵不能持久,“荒坟““断碑”着重于死后之名不能永存,这就用虚
无主义的历史观彻底否定了历代文人所讴歌的青史留名的人生理想。
第三支曲直接用议论和反问对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意义提出了怀
疑。“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两句,由于押韵和字数的限制,
实为倒装:多少英雄豪杰,到头来连荒坟断碑都没有,他们的葬身之
地已变成了狐狸野兔出没的场所。这一倒装恰好利用“投至”二字含
有“及至”的意思,在语气上与第二支曲承接,情绪和句意也正相连
属。鼎足三分指魏、蜀、吴三国之争,也兼指所有群雄纷争的时代,
正如秦宫汉阙不限于秦汉,也代表所有强盛统一的王朝,这虽是诗词
曲怀古咏史的常套,却也有典型意义,且正好按朝代顺序排列,使两
支曲连成一气:鼎足三分的功业半途夭折,到如今魏在哪里,晋又在
哪里呢?千秋功罪,后人又当怎样评说?所以这茫然的一问与“不辨
龙蛇”之意相生发,抹掉了多少豪杰争夺天下的功过成败和是非。回
过头来再看看那些狐踪兔穴,已被历史湮没的英雄们当初逐鹿中原的
纷争也就像兔奔狐逐一样没有意义。这一支曲结尾连用两个叠问,使
魏、晋和秦、汉首尾呼应,字法灵活多变,章法周密严谨。
第四支曲由叹古转为讽今,内容与上二支曲并列,意思更透过一
层:帝王豪杰的功业尚且化为乌有,更何况看钱奴的万贯家财。可笑
这些人心硬似铁,一味地爱钱如命,看不透人生好景不常,为欢几何,
空使锦堂风月虚设,根本不懂得赏心乐事。“锦堂”用宋韩琦在相州
故乡筑昼锦堂的故事,泛指富贵人家的第宅。全曲四句,分两层递进,
看钱奴的庸俗愚蠢和昼锦堂的良辰美景两相对照,俚俗的白话和清雅
的词藻各得其所。元代另一个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搜神记》
所作的《看钱奴》,写一个周姓贫民得天恩赐,变成一个为富不仁、
极其吝啬刻薄的百万富翁,有助于理解“天教富,莫太奢”的意思。
此处讥刺看钱奴的贪吝鄙俗,实际是将汉诗中“为乐当及时,何能待
来兹”(《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贪财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汉乐府《西门行》)的老调翻为新曲。
以上三支曲子已将功名富贵都参破,第五、六两支曲子便转而陈
述自己的人生哲学。“眼前红日又西斜”写一日之内光阴的流逝,遥
承“百岁光阴”而来,“疾似下坡车”的比喻从羲和驾日车的常用典
故脱出,化雅为俗,生动有趣。“晓来清镜添白雪”反用李白“君不
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成青丝暮成雪”的意思,引出“上床与鞋履相
别”这句玩笑,好象把俗话说的“今晚脱下鞋和袜,不知明天穿不穿”
稍加提炼发挥,便成了至理名言。不过这句貌似参透生死的俏皮话里
隐藏着愤世嫉俗的深意,所以紧接着劝人莫笑自己像不会筑巢的斑鸠
那样拙笨,这不过是糊里糊涂地装傻而已。自称不善营生之计,其实
倒是离绝名利是非的上计,明说一向装呆,又点出浑浑噩噩混世的不
得已。下一支曲说:“利名竭,是非绝。”正是上一支曲结尾的言外
之意。“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三句
鼎足对,用鲜明的对比色描写自己隐居尘外的清幽环境,构图别具匠
心:绿树青山本来一近一远,层次分明,但一遮屋角,一补墙缺,便
像一圈遮挡红尘的屏障,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封闭在“竹篱茅舍”中,
造成了隔绝是非名利的小天地。上一支曲全用散句,既无对仗,又无
雷同的句法,这一支曲全为对句,散而有序,整而不板,雅词与俗调
相间,典故和俚语并用,活泼和谐,妙趣横生。
最后一支曲煞尾,正面点题:可叹人生在世,只有睡觉时才得安
宁,天一亮便有万事干扰不休。蛩吟即蟋蟀叫,至此才扣住秋景。人
间万事归结到一点,无非是争名夺利,所以下面用一组鼎足对,将古
往今来世上的一切纷争都比喻为“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
攘攘蝇争血”。“蚁阵蜂衙”、“浮生如争穴聚蚁”的说法虽在元曲
中常见,这三句却因连用确切精当的叠字排比对仗,把蚁穴、蜂窝、
蝇群的形状写得特别麻人。作者的功力还不仅在于能将封建社会中世
人的丑态形容到如此恶心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能以迥异于世人的高雅
情趣与之相对照,表现出细宇宙、小万物、俯视尘世的超然神情。
创作背景
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可说是文人咏怀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先
秦到两宋,凡是进步的文人,即使处在最黑暗的时代和最坎坷的境遇
中,无论怎样昏酣遗世,在内心深处总还多少保留着一点立功立德的
理想。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像元代那样善恶颠倒、是非不分,
把文人打入社会的最底层。因而元代文人对现实大多是彻底绝望的。
如张养浩《新水令·辞官》中说:“青史内不标名。”“把功名富贵都
参破。”又如孛罗御史《一枝花·辞官》中说:“无是无非快活煞。”
仕途顺利的文人尚且作如是之想,压在社会下层的文人也就可想而知
了。马致远的《夜行船·秋思》正是将这种看穿一切的普遍情绪提到历
史的高度来认识,更集中更凝练地反映了元代愤世嫉俗者的共同心理
状态。根据曲意可知,这套曲子当为作者晚年所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
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
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
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
“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作品
杂剧作品
马致远著有杂剧十五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
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
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
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
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
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
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
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
“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
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
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
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
种,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历史上的这一事件,原只是汉元帝将
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手段,在《汉书》中的记载
也很简单。而《后汉书·南匈奴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
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
说、文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对历史事实多有增益改
造。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奴的关
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
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
强索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
深爱王昭君的皇帝;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
投江自杀。这样,《汉宫秋》成了一种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加以大
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
《汉宫秋》也许包含了一定的民族情绪。但是,我们要注意到马
致远的基本人生态度,要么是在元朝统治下积极求取功名,要么是视
一切价值标准为空幻,所以,在这方面过分强调是不适当的。这个剧
本同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地方,主要是反映出在民族战争中个人的不
幸。像金在蒙古压迫下曾以公主和亲,宋亡后后妃宫女都被掳去北方,
这些当代史实都会给作者以较深的感受。而《汉宫秋》是一出末本戏,
主要人物是汉元帝,剧中写皇帝都不能主宰自己、不能保有自己所爱
的女人,那么,个人被命运所主宰、为历史的巨大变化所颠簸的这一
内在情绪,也就表现得更强烈了。事实上,在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
也更多地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
《汉宫秋》中的第三折《梅花酒》写得尤其动人,他利用回环往
复的手法,将汉元帝在昭君走后,凄婉的的神情形象地描写出来,也不愧为
散曲高手.
当臣下以“女色败国”的理由劝汉元帝舍弃昭君时,他忿忿地说:
“虽然似昭君般成败都皆有,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灞桥送
别时,他感慨道:“早是俺夫妻悒快,小家儿出外也摇装。”
对夫妻恩爱的平民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尤其第四折“孤雁惊梦”
一大段凄婉哀怨的唱词,表现出汉元帝对情人的无限思恋,把剧本的
悲剧气氛渲染得愈加浓郁。这里在塑造戏剧人物的同时,也直接抒发
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受。
《荐福碑》也是马致远的早期剧作,写落魄书生张镐时运不济,
一再倒霉,甚至荐福寺长老让他拓印庙中碑文,卖钱作进京赶考的盘
缠,半夜里都会有雷电把碑文击毁。后时来运转,在范仲淹资助下考
取状元,飞黄腾达。剧中多处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如:“这壁
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
了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这个剧本集中反映了作者怀才不
遇的牢骚和宿命的人生观,也反映出当代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端低
落的处境下的苦闷。
《青衫泪》是由白居易的《琵琶行》敷演而成的爱情剧,虚构白
居易与妓女裴兴奴的悲欢离合故事,中间插入商人与鸨母的欺骗破坏,
造成戏剧纠葛。在士人、商人、妓女构成的三角关系中,妓女终究是
爱士人而不爱商人,这也是落魄文人的一种自我陶醉。
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岳阳楼》、《陈抟高
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事迹,宣扬全真
教教义的。这些道教神仙故事,主要倾向都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
名不足凭,要人们一空人我是非,摆脱家庭妻小在内的一切羁绊,在
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剧中主张回避现实矛盾,反
对人们为争取自身的现实利益而斗争,这是一种懦弱的悲观厌世的态
度。但另一方面,剧中也对社会现状提出了批判,对以功名事业为核
心的传统价值观提出了否定,把人生的“自适”放在更重要的地位,
这也包涵着重视个体存在价值的意义,虽然作者未能找到实现个体价
值的合理途径。在众多的元杂剧作家中,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
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
征。与此相关联,马致远的剧作,大抵写实的能力并不强,人物形象
的塑造也不怎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而自我表现的成分
却很多。包括《汉宫秋》这样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内,剧中人物往往
游离戏剧冲突,作大段的抒情,这常常是作者在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
的喜怒哀乐。如《岳阳楼》中吕洞宾所唱《贺新郎》一曲:你看那龙
争虎斗旧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汉。为兴亡笑罢
还悲叹,不觉的斜阳又晚。想咱这百年人,则在这捻指中间。空听得
楼前茶客闹,争似江上野鸥闲,百年人光景皆虚幻。这实际是作者在
其散曲中写过多次的一种人生感受。如上所述,马致远大多数杂剧的
戏剧效果不是很强的。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再就是语言
艺术的高超。马致远杂剧的语言偏于典丽,但又不像《西厢记》、
《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
表现力。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支《尧民歌》:呀呀的飞过
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
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散曲作品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
之称。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如《秋思》,如诗如画,余
韵无穷。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
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
作品风格
他的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
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
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
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
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马致远的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写景、叹世、闺情、世象,作
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鲜明等艺术特点。有“曲状元”
之称。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
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他虽也有清婉的
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
的独特意境。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13:3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3e1bdd606bda7432b8f2f548324bfbea.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乱世翁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乱世翁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