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烂大街的诈骗套路为啥总能“套”住人?

更新时间:2023-04-10 10:21:39 阅读: 评论:0

太原市反诈骗中心数据统计:今年1月1日被逼写性行为检讨女孩母亲发声至3月31日,该市发生的电信诈骗类刑事案共计2817起,其中杀猪盘诈骗占比34%、刷单类诈骗占比26%、贷款类诈骗占比14%,3种类型诈骗最为集中,占到案件总数的70%以上。杀猪盘诈骗、兼职刷单诈骗、贷款提现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这些看似早已“烂大街”的诈骗套路,为何还有市民屡屡上当受骗?

“你以为骗子不学无术,其实他们个阿甘正传观后感英文个都是心理学大师。你以为自己被骗是大意,其实骗子利用人类心理上众多漏洞,已将你拿捏住了。”4月14日的采访中,反诈民警一句话道破天机。每类电信诈骗背后都有哪些心理学秘密?受害人又是怎么稀里糊涂落入陷阱的?对此,警方为你一一揭秘。

杀猪盘

“首因效应”“自我展示技巧““自己人效应

太原一女子名叫筱筱,不久前,她通过微信认识了自称叫“林磊”的男子。经过几天的交流,筱筱发现对方风趣幽默,帅气多金,两人随后发展成男女朋友关系。此后有一天,“林磊”突然对筱筱说他在香港维护某彩票后台时,发现该博彩网站有漏洞,可以利用该漏洞赚钱。因为“林磊”是工作人员,工作时有监控不方便操作,他希望筱筱可以帮忙,并再三保证这些赌博网站在澳门、香港都是合法的,稳赚不赔。为了证明自己对恋人的信任,筱筱按照“林磊”的指示进入赌博网站,注册账号开始充值。起初,她每次按照“林磊”指导都能赌赢,几天下来在平台上已经赚了2万元。这时“林磊”要筱筱在“VIP场”玩个大的,为以后幸福婚姻生活积攒一笔资金。筱筱东拼西凑充值18万余元,结果血本无归。而此时,她的恋人“林磊”失踪了。

心理学揭秘:

从网恋“一见钟情”开始,到参与网络赌博或投资诈骗结束,直到受害者倾家荡产甚至背负巨债,这就是“杀猪盘”诈骗。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别看刷单、贷款类诈骗发案数比杀猪盘类诈骗多,但是要说起来财损,其他所有的诈骗类型加起来都没有杀猪盘类诈骗高。经统计,2021年,太原市平均每一起杀猪盘类诈骗案件受损金额就高达19。5万元,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这其中,3个心理学内容不得不提,那就是“首因效应”“自我展示技巧”和“自己人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对于单身的或者缺乏感情的男女,特别是成功的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男女,骗子们都会“对症下药”,钻研角色,摸清你的喜好,从而打动你的内心,击穿你的一切戒备。杀猪盘诈骗手法中,骗子们总是披着华丽的外衣,要么是俊男美女,要么是行业精英。他们会为你展示“精致”的生活和宽广的人脉。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把你带进“先入为主”的漩涡,让你看不透、摸不透,一切都掩饰得天衣无缝。

获得良好的印象分后,骗子就开始使用“自我展示技巧”。在心理学层面,人类有一种习性,那就是会对主动展示隐私给自己看的人,产生天生的好感。几乎无一例外,交流中,骗子会以自己私密的感情失败经历或是不幸的童年为内容,先向受害人倾诉。包括受害人投资时,他们的说法也是“这是系统漏洞,我只信你,也只和你一个人说”。当骗子如此“坦诚”向你展示“隐私”时,受害人本能的反应就是,他原来如此信任我,我更不应该对他有什么戒心和恶意。受害人会不自觉对骗子产生好感,进而信任。

在上述两个步骤完成后,通常情况下,受害人都会陷入“爱河”。此后,骗子使用的心理学技巧就是“自己人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是自己人,什么都好说;不是自己人,一切按规矩来”。用心理学分析人际交往,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立场,甚至对对方提出的难为情的要求,也不太容易拒绝。例如,一个原本连扑克都不会玩的,甚至讨厌赌博的女子,都会因为“恋人”的要求去豪赌。但如果对方是自己讨厌的人,那么无论对方说什么,本能地就想加以抵制。鉴于上述多种心理学手法运用,骗钱又骗情的杀猪盘,往往让受害人在不知不觉中掏空了所有的钱财,甚至背负上了贷款。最重要的是,那种屈辱和无力感,摧毁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很长时间不能走出这种痛苦。

刷单类诈骗

“公开承诺““群体效应”“内爆现象”

近日,家住太原市万柏林区气化街15号院的小森在家玩手机时,被拉进一个叫“74″的微信群里。群内,有人发布兼职刷单广告:“一单赚三四十块钱,每天动动手指就有三百块进账”。如此轻松就能赚取外快,小森被吸引了,于是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了“创聊”APP。很快就有“派单员”主动添加他为好友。面对对方发来的“垫付投资回报表”和“包赔协议”,小森跃跃欲试,将钱转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号充值购买“三分快三”“五分快三”,几分钟后开大小。当小森充值几次等着提现的时候,“派单员”以账号冻结,需要充值流水等理由让他不断加大充值金额,他才恍然大悟发现被骗。

心理学揭秘:

“微信群里组织刷单、赌博、炒股……很多受害人刚进此群的时候,大都能感觉这个群‘不太正常’。有些人会有些戒心,但因好奇心,他们会选择先看看。但怎么看着看着,这些人就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呢?”民警揭秘,这其中的变化主要就是骗子利用了“公开承诺”“群体效应”“内爆现象”等心理学技巧。

通常情况下,此类群聊中,骗子首先会群发一些“口号”“演讲”“承诺”,并要求群内的成员统一更改有目标性的群昵称,比如“暴富家族—某某”“赚上一百万—某某”。这种潜移默化式的“公开承诺”,最早在传销洗脑组织中最为常见。随着群主不断加强相关暗示,当所有群成员都完成“公开承诺”并预先做出表率后,受害人的思想会为了支持自己的行动而变得更加坚定,即:行为改变思想。同时,公开的方法也会让受害人产生对他人评价的顾忌,特别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交流环境中,“洗脑”的过程更易进行。在此之后,所谓的“派单员”“客服”会点对点对受害人提供服务,此举的目的,就是将受害人与其先前的社会支持系统分离,也就是不让你和别人交流。在完成上述步骤后,此类微信诈骗群就可能会出现一种社会内爆现象:外部联系逐渐减弱,每一个人都只和骗子联系。而骗子往往不会一个人行动,警方介绍,此前他们曾办理过一起微信网络赌博诈骗案,近百人的聊天群中,只有一个受害人,其余均为骗子扮演的角色。在那个脚趾甲长肉里怎么办案件中,骗子扮演的赌徒们不断发信息称“盈利”,并怂恿、鼓励受害人继续加大投入,因为群体效应造成错觉,最终让受害人赔光了所有家当。

贷款类诈骗

得寸进尺效应““登门槛效应

近日,太原市民小凤收到一条贷款短信“无抵押,低利息,下款快,最高可贷30万”,后面附有一个网址链接。小凤点开链接下载了一个叫“WLD”的APP,贷款的流程十分顺畅,很快在APP的账户里就有了10万元的额度。但当小凤提现时却被系统告知银行卡号错误,资金已被银监局冻结,需要2万元的解冻费,随后和贷款一起返还。可是当给对方美达尔烤肉转账2万元后,满心欢喜等待下款的小凤却又收到一条信息,说自己的征信风险度和征信有问题,需要再分两次转账12万元才能完成贷款。天真的小凤于是又给对方转账12万元,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这才发现被骗选择报警。

“低门槛”广告+网贷APP。当有人向你推销贷款时,一定要小心。诈骗分子先让你在虚假贷款网站或APP上填写个人信息,再以信息填报错误、贷款额度被锁定等理由,诱骗你缴纳保证金或者解冻金。

心理学揭秘:

此种犯罪手法中,骗子使用了心理学上的“得寸进尺效应”,又叫“登门槛效应”。其具体内容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心理学家曾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得寸进尺大学扩招效应”。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另外,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们也会继续下去。

利用此种心理,骗子在“引君入瓮”时,常常会把“门槛”设定得很低,在目前发生的一些贷款诈骗案件中,骗子首次提出收取的费用仅仅为数百元。但当受害人一旦开始了首次支付,骗子就会变着花样不断要求继续支付各种名目的费用,而受害人尽管此时已经察觉到异常,也会“鬼迷心窍”似的不断加大投入。民警表示,在具体案件办理中,这种看似简单的诈骗手法,只有极少部分的受害人能够果断“悬崖勒马”。

冒充公检法诈骗

“刺激性信息”“态度免疫策略”

近日,太原市民刘女士接到自称“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电话。通话中,“银行客服”称刘女士在北京光大银行办理的一张信用卡消费了11000元。“我从来没有在北京办过银行卡,对方说我有消费,我肯定是极力否认。”电话中,因为坚称自己绝对没有办理过这家银行的信用卡,“银行客服”先是让她不要着急,并随后好心帮她将电话转接到了“北京东城公安分局”。由“银行客服”到“公安民警”,不知不觉中,刘女士便进入了升级后的冒充公检法诈骗陷阱。“您涉嫌某刑事案件,现已立案侦查”,在此后与“警官”交流中,迫切想证明自己清白的刘女士,从一开始的警觉,变成了完全信任对方,最终被对方将账户内所有钱款骗走。

心理学揭秘:

人在什么时候最好骗?情绪波动最大的时候。如:大喜——“你的手机号中奖了,请与某某号联系”。大悲——“你好,你的××遭遇车祸正在抢救”。恐慌——“你××银行的账户有笔钱被转移”。恐惧——“你的快递被查出藏有毒品,请配合警方调查”。

警方介绍,人情绪波动最大的时候,是人心理最脆弱的时候,也是受害人智商被“拿捏”的时候。冒充公检法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玩的就是个“心跳”,玩的就是“刺激性信息”。这类骗局一开始,骗子所有的手段就是让受害人产生激烈情绪。之后,便以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身份获取受害人信任。其间,骗子为制造信息不对称、时间和空间上的紧迫感,还会要求受害人暂时中断与外界联系。例如“你先去酒店住”“除了我谁也别信”等要求,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态度免疫策略”,其目的就是让陷入焦虑中的受害人,彻底失去警惕意识和反抗意识,方便骗子随意摆布。

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

(责编:褚嘉琳)

本文发布于:2023-04-10 10:21: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3d772f4580cd26b1e080cefda6c70c3e.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烂大街的诈骗套路为啥总能“套”住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烂大街的诈骗套路为啥总能“套”住人?.pdf

标签:受害人   骗子   效应   心理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