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苏州吴县人金圣叹,从明朝末年的崇祯十四年(1641年))开始评点小说《水浒传》,并称之为”六才子书”之一。
武松是他最喜爱的人物,评价是,”然而此一百六人也者,固独人人未若武松之绝伦超群“。
关于武松,水浒传对他的描述非常丰富,故事也很精彩,其中的许多情节可说是惊天地泣鬼神,今天这篇小文,就来说说,武松的成长历程。以下均为个人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天性淳朴:虎落平阳被犬欺
都头第一次出场时的身份地位,与政府的公职人员毫不沾边,只是个落魄流浪青年。他被柴进收留一年有余,经常吃醉了酒,在庄里无所事事,心情烦闷之际。
书上写的,他初来投奔柴进,柴大官人对他招待的一般无二,因为性格原因,与庄客们相处的不好,庄客们瞧不上他,经常去柴大官人面前告状,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次数多了,柴大官人也不再重视武松。
武松首次与宋江相遇,也是在柴进的府上。书中写到,”(宋江)转出廊下来,跐了火锨柄,引得那汉焦躁,跳将起来就欲要打宋江“,或许是烫着武松,他就要与宋江撕打理论。
两人初会,不但没有英雄相逢的惺惺场景,反而差点打起来,宋江岂是武松对手,幸亏有”及时雨”三个字,拯救了孝义黑三郎。
柴进其实瞧不起武松,没有向他引见的意思,而是怕宋江吃亏,”偶叫起宋押司,因此露出姓名来“。武松当然是听说过宋江”及时雨”的大名,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口中说”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
这是武松真诚的歉意,他自称小人,真心言语,不会弄虚作假。再看宋押司说的,”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武松一个落魄之人,哪有什么名气,宋江口称风闻,不过是虚伪客套,久在官场的老油条,都有几套这样的寒暄切口。武松与宋江的人品优劣,字里行间表露无疑。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武都头这个好汉,其实人缘不是很好,这是他性格和为人使然,经常喝到大醉,喝醉酒要闹事,”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胸中百般傲气,怎奈时运不济,四处投靠,却都是所遇非人。武松的性格异于常人,固然是自身问题,但身处的时代和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武松的优点在纯真,缺点也在于此。这样性格的人都是胸无城府,直来直去,就像蒲先生笔下的田七郎,都不属于交际型人格,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单纯简单,有事说事,说不通就凭武力解决。
柴进的庄客们,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典型小人物。他们自身没有傍身技能,甚至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也普遍不高,但是他们有赖以生存的本事——攀权附势,依附别人的势力和声望,来提升自己的地位,获得生存的机会。说白了,就是势利小人。
为什么武松吃不开呢?因为那是个小人当道的社会,作为宵小之辈,自有其游戏规则,小人居多的环境,格局不高却竞争激烈,在他们眼里,名利地位就是最高准则,他们不理解武松这种英雄的心理,把武松的特立独行看作是”不合群”、”不接地气”,只会”下者闻道而笑”。
即便见多识广如柴大官人,受小人吹捧日久,也忽视了武松的与众不同,只能说小旋风柴进的格调不高。
武松与他们当然不是同一路人,像他这样”天神”一般的人物,他拥有只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完全无视常人的生活逻辑,而且蔑视他们这些蝇营狗苟之徒。
武松为什么会受到后世历代追捧和尊重,因为他身具的风格和魅力,是现实人们向往却不能选择的,”随波逐流”的刚直性格,在现实社会只有死亡一途,三闾大夫不就是这样的例子么。
武艺高强:锋芒一出惊四方
武松,无愧为施先生《水浒传》中武功和声望都极高的梁山好汉,及时雨的名声是花钱买来的,武松的声威却是实打实的不掺水分。
在《水浒传》一书中,景阳冈与吊睛白额大虫的战斗,无疑是武都头的巅峰之作,也成就了他”打虎武松”的名头,其中的含金量,与畏畏缩缩的李忠绰号”打虎将”,不可同日而语。
景阳冈的战斗,是武松肚子里塞了几斤好汉经典菜——熟牛肉,十八碗”景芝景阳春”的酒后杰作,而且是赤手空拳(哨棒几乎没有发挥实质作用),竟然干死一只大老虎。
那时候进入体制,只有三条路,有钱、有势或者有本事。就是这场战斗,让武松完成了从”穷困潦倒”到”声名鹊起”的人生转变,变成江湖上人尽皆知的英雄,地方庄客以上礼待之,”将乘凉轿来抬了武松,把那大虫扛在前面,挂着花红段疋,迎到阳谷县里来。”
到了县衙,地方官非常重视,书中写县太爷”在厅上专等“。等到见了武松,又看到了被打死的老虎,心想,”不是这个汉,怎地打的这个猛虎“,实际上已经肯定了武松的能力。
武松有赏不受,为人谦逊,让县太爷很是喜欢,有心吸收他进入地方公务员队伍,提拔他作为步兵都头,类似朱仝雷横的职务。一直流浪无根的武松,突然有了工作,岂能不接受的道理。
施先生对武松的这段描写,就像是污秽锈迹的囊鞘中,突然抽出了耀眼的宝器,光闪闪夺人二目,一方面展示出武松的惊世武力,也道出了武松为什么在柴大官人庄上会有那样一番颓废的表现,毫不客气的挑明,山鸡岂能与仙鹤为伍。施先生”不写而写”的笔法。
众人拾柴火焰高。武松在众人的簇拥下,见到了阳谷县的太爷,也因缘际会遇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兄长——”三寸丁枯树皮“武大郎。
俗话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之所伏。武松此后心满意足,兄弟之情得以延续,有酒喝,有肉吃,有哥哥疼,有嫂子爱,这就是人生中所能拥有的最美时光。
武松达到了事业和人生的双重巅峰,虽然只是个清河县城,虽然只是个股级步兵都头,但这就是单纯善良的武松,所希望得到的全部。如果不是后来那场血案的话,或许只是阳谷县一个普通的都头,娶妻生子,幸福到老。
不懂风情:花自飘零水自流
潘金莲也有着不同常人的坎坷经历。她是清河县一个大户人家的婢女,姓潘,年龄在二十开外,颇有些动人的姿色,特别是养的一双小巧的脚,或许”金莲”的名字就由此而来。女人的小脚,是古代男子畸恋的重点位置,能激起他们无穷无尽的滔滔幻想,称之为“病态美”或“残缺美”。
古代逻辑与现在是截然不同的,那时的社会环境下,女人的姿色,本身就是诱惑犯罪的”因子”,男子情色错误,是女子的问题。
如果恰好这个女人属于”水性杨花”的类型,又没受过封建礼教的培训,这样的女子,无疑最能够知道自己的需求,最能够利用自己的本钱,对武松来说,那就有些麻烦了。
潘金莲的内心很直接,面对天上掉下的”武哥哥”,瞬间进入了”意淫”状态,”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武松作为《水浒传》第一英雄男人,英挺威武,充满阳刚之气,并且是打虎英雄,可以说是男人味十足,满足了她心中对男性的全部想象,”不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可以想见潘金莲咽口水的样子。很快,她就打算让这个帅弟弟搬到家里住,存了长相厮守的一厢情愿。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可悲的是,潘金莲已经嫁为人妇,而且丈夫是梦中情郎的哥哥,丈夫是什么样,”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武松则”生的这般长大“,两相比较,优劣立辨。
但是按照礼法,小叔子与兄嫂暗中苟且,绝对为世俗所不容。此时的潘金莲,已经拨动了心中久藏的情愫,情不自禁,一发不可收拾。邪恶一旦生根发芽,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于是,情色攻势开始了。书中写道,”那妇人将酥胸微露,云鬟半亸,脸上堆著笑容”,用虚构的”东街养妇人”之事来撩拨,武松见嫂嫂已是衣冠不整,又言语失当,心中有些防备,但是没有当面撕破。后来酒意上涌,”(潘金莲)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动春心,那里按纳得住,只管把闲话来说“。此时武松也应该是喝了一些,但这点酒跟景阳冈上十八碗,不可同日而语,书中写道”武松也知了四五分,自家只把头来低了“。武松意识清醒,心中明白,知道嫂嫂想要的是什么,但是看在兄长面上,却不能发作。
撩拨无效,第二波攻势紧随其上。潘金莲仗着酒意,开始动手动脚,”一只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说道’叔叔,只穿这些衣裳,不冷?’“是人都有忍耐限度,书上说武松已经有了六七分的怒气,强自压制。直到强迫武松吃了手中半盏残酒,这在潘金莲看来是勾引,对武松而言却是侮辱,这彻底激怒了打虎英雄,把半盏儿残酒”劈手夺来,泼在地下“。
武松书中自白,他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盛怒之下,他仍不愿与兄嫂彻底决裂,只是用强硬的语言警告潘金莲,”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却不认得是嫂嫂!“可见武松心中是有容忍底线的,这个”直男一根筋”的言语,给满心成功的潘金莲当头一盆冷水。
面对问题,武松倾向于简单的”打虎思维”。对春意拂面的青春嫂嫂,他们之间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来处理?
仔细想想,还是有些寰转余地的,但武松没有采取柔性措施处理,他的不谙男女之事,加重了这件事的负面效应。
潘金莲彻底领悟,再纠缠,武松是要动拳头的,在她心中,一定是”既羞且恨”的。这是”阳谷县命案”的真正原因。
伦理剧变:祭兄长快意恩仇
武松杀嫂的故事,是《水浒传》中作为曲艺因素的经典片段,许多曲种有这个故事,在民间也十分流行。
大抵情节相同,潘金莲用砒霜把丈夫武大郎毒死,武松为报兄仇,把街坊四邻和涉案人员凑到一起,审明冤情,把嫂嫂潘金莲杀死。
之所以在民间流传,也是因这个故事的劝世功东栏梨花能。武大貌丑身矬,谋生下贱,”潘驴邓小闲”五样皆不全,是典型的社会底层人士。
潘金莲貌美如花,不守妇道,红杏出墙,谋杀亲夫,恶人终有恶报,被武松杀掉,是圆满结局。这个故事导人行善积德,是传统文化的忠、孝、节、义体现。这个结果,也是老百姓能接受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似乎潘氏也有含冤之处。当然不是说她背义杀夫冤枉,而是说,她也实际是扭曲社会的牺牲品。潘金莲自幼凄苦,性格上张扬活泼,偏偏命运安排她嫁给了三寸丁,她不甘命运捉弄,勇于追求爱情自由,要摆脱这段强加的婚姻,虽然方式方法有问题,但是初衷没有错。武松作为小说中的正面形象,是一代打虎英雄,也是封建伦常道德的坚定惯量计算公式维护者,自然只能让正统理念占上风。
武松很明白,嫂嫂对他是”一见痴情”。嫂嫂无时不刻都在利用她的女人味道,挑逗、诱惑武松,甚至明目张胆”请君入瓮”。
武都头正当盛年,荷尔蒙分泌爆棚,面对嫂嫂的诸般手段,有没有产生一些过非分之想,书中没有交代,读者无从知晓,只有武都头自己切身体会。
武松作为一个练武粗人,在对待嫂嫂的方面,却能够始终言行得体,坚守叔嫂名分,没有一丝一毫过分和逾越,这是绝对值得赞赏的。事发之后,武松到衙署报案,却因为上下都与西门庆有关联,没人处理他的案子。
在此情况下,武松只好亲自执行了对恶人的讨伐,他把街坊四邻都请到家中,一味的请酒,却不说缘由,大家都心中没底,”却似吃了吕太后一千个筵宴“。满桌在座,只有两个是仇人,一个是潘氏,另一个是王婆子。她俩本有攻守同微风细雨盟,却怎禁得住武都头手段,不消多时一一招供。
挥刀杀嫂,快意恩仇。武松取了仇人首级,包裹了找最后一个仇人西门庆。狮子楼又是一场厮杀,此时的武松已经不是初到清河、阳谷时的少年,经过这番变故,他为人处世又成熟许多,将西门、潘氏两颗头颅放在一起,供到兄长灵前,口称”兄弟与你报仇,杀了奸夫和淫妇“,了结这场官司,又把后事安排妥帖。
武松终于为兄长报了仇,把嫂嫂给杀了。水房间装修效果图浒传有许多英雄杀美女的故事,但是这一回,读来却有些不同。故事是悲哀的基调,一命换一命,这不是人杀人,其实是封建礼教和社会制度杀人,封建礼教束缚人性,假借潘金莲之手,杀死丈夫武大郎,社会制度残害人性,借用武松之手,杀死了嫂嫂潘金莲。
无论怎么说,这是武松第一次人生变故,他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获得了人性的成长。从此之后,他醒悟了人性的阴暗,阳光之暖,大地之广,却也不一定有生存的空间。是现实教育了武松,让他从一个阳光少年,蜕变成地狱恶魔,想要生存下去,如果不想同流合污cp是什么意思 ,就只有凭能力争取。
本文发布于:2023-03-25 18:58: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3b3102be1ffe6aa364e670785c2d0d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水浒传武松的性格特点(武松的性格特点及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水浒传武松的性格特点(武松的性格特点及分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