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乌龟是两栖动物吗(两栖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更新时间:2023-04-17 09:19:15 阅读: 评论:0

很多人经常会把乌龟以及海蛇混淆成两栖动物,其实它们属于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适应水生生活比这些爬行类更加“完美”,它们不需要到陆地上去产卵孵化,所有的两栖动物必须保持皮肤恒温与湿润,这大大限制了它们的日常行动。

大部分两栖动物喜爱夜行,在白天或天气寒冷的时候,会藏置起来休眠。它们能够游泳、行走、爬树、跳跃甚至滑翔。成年的两栖动物是活跃的捕虫能手。

此外,它们还可通过多种防卫措施来保护自己、例如色彩绚丽的皮肤,还有黏附在表皮的毒腺等。繁殖方式更是数不胜数、令人叹为观止。

两栖动物的活动方式

幼年期的两栖动物在水里要依靠自己的尾巴来完成移动。无足目动物在水里行动缓慢,而在陆地上则像蛇一样匍匐前进。

有尾目动物脚趾上没有脚蹼在保持双腿紧贴身体的同时,还通过尾巴往两侧摆动来完成在水里的游动,而当它们到了陆地上,则通过四肢交替行动来完成位移。

大部分的无尾目动物在后肢上都有脚蹼,且后肢十分发达,甚至可完成跨度达2米的跳远。

有些两栖动物喜爱树栖,这离不开它们长长的四肢。但也有些两栖动物连脚趾都没有根赞美别人本无法固定自身。飞蛙可通过自己发达的交叉趾蹼来完成短暂的滑期。

两栖动物的捕食

成年的两栖动物是肉食动物。两栖动物是通过自身视力来羊群效应发现食物的,但是无足目动物除外,无足目动物是通过触觉来定位食物的。

水生两栖动物在水里大幅度张开自己的下颚,借此通过吸力来捕捉食物,而陆生两栖动物则通过推伸自己的长舌头来捕食。

有尾目动物对所有能抓到的猎物来者不拒,而无尾目可直接一跃扑向猎物。虽然它们偏爱昆虫,但也有些无尾目动物可以吃掉小型脊椎动物,如鸟、雏鸟和老鼠。

两栖动物的防卫

为了保卫自身,两栖动物的表皮布满毒腺。火蝾螈、蟾蜍与树蛙便是典型的例子。而且它们色彩绚烂的皮肤还可以吓唬天敌。有些青蛙的侧腹呈红色或黄色、当它们受到攻击的时候,会故意露出侧腹以吓退攻击者。

有些两栖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及植被相似,从而能够很长城的谚语好地隐藏自己;也有一些两栖动物皮肤颜色与环境可以融为一体。为了使隐藏能够奏效,这些两栖动物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还要保持纹丝不动。

跟隐藏色形成鮮明对比的是两栖动物还用自己皮肤色彩夺目的警戒色来警告天敌:我的身体遍布有毒物质,甚至还会释放恶臭千万不要靠近我。

此外,有些两栖动物遭遇威胁的时候,身体会膨胀,以此扩大自己的体积,使捕食者无法吞咽;有些甚至直接装死;有些会发出恐吓性的叫声;若具备啃咬能力,有些也会选择积极抵抗。

求偶和生活习性

两栖动物的求偶是最让人称奇的动物行为之一。其中有尾目动物求偶时还伴有独特的叫声。雄性通过紧紧拥抱雌性使卵子受精,我们称之为抱对。有些两栖动物对自己的幼体或受精卵会有平静的水面一套保护机制。

大部分的两栖动物是夜行动物,但生活在多雨地区的两栖动物在白天的活动也是比较活跃的。无论是繁殖还是觅食,两栖动物都展现了一定的领地性即占领一块土地,不准其他动物入侵并将入侵者驱赶出去的行为。

个体之间的直接争斗行为并不频繁,更多的是通过叫声与其他恐吓性行为吓退入侵者。有些两栖动物培训作文有极强的定位能力甚至可以找到自己出生时的地方,并在那里产卵。它们在经过冬眠之后,要翻越好几千米才能找到产卵地。

有些动物的长相从出生到成年没有太大的变化,也有一些动物,出生的时候是一副面孔,但随着成长,经过一系列的剧烈变化或变态发育,其身体解剖结构到了成年或性成熟的时候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两栖动物很大一部分都属于变态动物,在无尾目物种及部分有尾目和无足目物种身上都体现了这一特殊的生命发展周期。当受精卵孵化的时候,一些两栖动物幼体会形成自己的体态与生理特点,而且它们对水环境是完全能够适应的。

而出生后接下来的几周,它们的身体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身体结构与进食习惯的变化。也正是这些改变,使它们成为名副其实的两栖动物,水陆双生。

本文发布于:2023-04-17 09:19: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362d3763c9b4a1b426c01b0b1db21ce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乌龟是两栖动物吗(两栖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和生活方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乌龟是两栖动物吗(两栖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和生活方式).pdf

标签:两栖动物   动物   自己的   水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