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阳上

更新时间:2023-03-20 08:21:01 阅读: 评论:0

腊肉怎么炒好吃-耳机品牌排名

阳上
2023年3月20日发(作者:红薯淀粉的做法)

你说的那些症状在针灸中要采取以下治则

滋阴降火,平肝潜阳,只针不灸,针用泻法

取穴:百会,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风池,行间。

你也可以用耳针治疗

取降压沟,肾上腺,耳尖,交感,神门,心,每次选3-4穴,针刺或埋针,也可

用王不留行籽粘压,如果你血压过高,还可在降压沟和耳尖点刺出血。

目的:运用毫针刺相应穴位、伍以"天麻钩藤饮"内服,治疗56例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型头痛目眩、

耳鸣的疗效观察.方法:常规针刺侠溪、曲池、三阴交、肝俞、丘墟等穴,1次/d;再伍以"天麻钩藤

饮"临床随症加减,水煎服1剂/d,针药并用,15d为1疗程.结果:经治疗一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完

全缓解48例,基本缓解6例,无效2例.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型头痛、眩晕、

耳鸣等症见效快、疗效可靠.

四关穴,即指合谷配太冲,两个腧穴、四个部位,位于四肢歧骨之间,犹如把关之将士,故名。其名称出

自金元时代针灸医家窦汉卿的《堂皇 标幽赋》:“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明代针灸医家徐凤在其《针灸大全》

中注曰:“寒者,身作颤而发寒也;热者,身作潮而发热也;痛,疼痛也;痹,麻木也。四关者,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

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太冲、合谷是也。”《针灸大成》说:“四关穴,即两合谷王者荣耀的图片 、两太冲是也。”并把四关穴列为

奇穴。四关穴之主治功能在古代医籍中已有不少载述,如《席弘赋》的“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

《杂病穴法歌》的“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取”。将十二原穴中的合谷、太冲作为四关穴,意义在于:

其一,合谷在上肢,太冲在下肢,正好代表两肘、两膝;其二,合谷穴属阳明腑,太冲穴属厥阴脏,两穴配合一阴一

阳、一脏一腑,有调理脏腑、协调阴阳之功效;其三,合谷穴属多气多血之阳明经,偏于补气、泻气;太冲穴属少

气多血之厥阴经,偏于补血、调血,二穴配合,共奏调节气血之功。现将“四关穴”的功效及临床应用作一浅述。

1

合谷、太冲研究概述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原穴,本穴具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行气开窍、疏风清热、通降肠胃、

镇静安神、益气升阳之功。现代实验研究表明,由于合谷穴内的神经供给和神经末梢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比一

般穴位要多,故认为合谷穴对某些疾病的相对特异作用比其他穴位强。电针合谷穴,确可在尾核头部、背侧记

录到包括几个正负成分的诱发电位,刺激该部具有显著的镇痛和缓解顽痛的作用。电针合谷穴,对兔丘脑束旁

抗胆碱酶活性发生影响。针刺合谷、太冲等穴位,都能产生一定的升压和抗休克作用。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

如温补法和凉泻法,对末梢血管有明显的影响,可以引起血管的舒缩反应,这种舒缩反应与皮肤温度的变化有

着密切的关系。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输穴、原穴,具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疏肝理气、平肝熄风、清热利湿之效。实

验研究认为,针刺太冲穴,可促进5-羟色胺分泌增加,可对血管平滑肌产生解痉作用。并证实有保护肝脏的作

用,同时可以使胆汁流量降低。注入吗啡后,可引起胆道平滑肌的兴奋和奥狄氏括约肌的痉挛,并能使胆总管

压力升高,而针刺太冲穴,可以使压力迅速下降,可见太冲穴有调和胆总管运动的可能。

2四关穴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2.1平肝熄风,抗痉止搐《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太冲为肝经原穴,肝经“连目系,上出额,

与督脉会于巅”,泻之可疏肝理气,熄风泻火,平肝潜阳;合谷有通络止痛之功,泻之可畅腑气,临床运用治疗肝肾

阴亏、肝阳上亢之病症多有良效。凡肝阳上亢,风火相煽,或内热炽盛,引动肝风,或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筋失

所养,虚风内动,或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筋脉失养,均可导致筋脉拘急痉挛。肝主筋,全身筋腱关节的运动功能

皆有赖肝所藏精血的滋养,故有“肝为罢极之本”之说。临床取四关穴用于实证时,用泻法称之为开四关穴。开

四关穴,实为泻热解痉之良方。若属气血亏虚、筋脉失养之症,则又可用补法,以调气血、止抽搐。眩晕、高

血压、面肌痉挛、帕金森氏综合征、小儿急惊风、癫痫、高热惊厥、抽搐、角弓反张、破伤风、流行性乙

型脑炎等病均可辨证选用四关穴。

2.2通经活络,消痹止痛《标幽赋》曰:“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痹者,闭也,气血凝滞不行之病,

多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壅闭经络所致。四关,是气血阴阳外内出入的要道,应是畅通无阻才为正常,若外邪侵袭,

则四关闭合,要道阻塞,气血运行发生障碍,痹阻不通而为痹。痹证又以疼痛、运动功能障碍为其主症,但因所

挟外邪不同而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临床上如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退行性病变等均可取四关穴以通经活络、消炎止痛。

2.3补益气血,壮肌治痿《素问痿论》云:“肺热叶焦,发为痿教你如何化妆 ”,“肝气热,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痿。”

痿,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严重者,手不能握物,足不能任身,肘、腕、膝、踝关节如觉脱失,渐至肌肉萎缩

而不能随意运动。当肺热叶焦,筋脉失濡,或湿热浸淫筋脉,气血运行受阻,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肌肉筋脉失

养,或肝肾亏虚,肝血不足,筋脉失其濡润,均可导致肌肉萎缩,手足痿弱不用。临床上如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

后遗症、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等,均可参

考本证型辨证施治。

《素问痿论》曰:“治痿独取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又为后天之本,取阳明经穴位,意在补气血、促

后天。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既能补益气血,又能健运脾胃;太冲为足厥阴经输、原穴,肝主筋,全身筋腱关节的

运动功能,都有赖于肝的精气滋养,若肝的精气衰弱,则筋失濡养而不用。太冲穴能调气血,强肝益肾培元,配合

合谷有气血双补之功,用补法或灸法,可补先天,促后天,壮肌肉,强筋脉。

2.4行气理血,协调阴阳外邪侵袭,或脏腑经络阴阳失调,四关闭合,气血不通则逆而为厥。厥证其意有

2种:其一,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大多能逐渐苏醒,如古代文献记载的尸厥、薄厥、气厥、血厥等,相当于现

代医学中的休克、虚脱、昏厥、中暑及神经官能症等病;其二,为四肢寒冷,《伤寒论辨厥阴经脉症并治》中

指出:“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寒邪过盛或热邪炽盛均可引起四肢厥冷,均是由于阴阳失去正常的协调,不能相

互顺接所致。灸或针刺四关穴,有行气理血、协调阴阳之功,以助阴阳之气相互顺接,相互贯通。

此外,四关穴还有疏肝理气、镇静镇痛、祛风散邪、利胆退黄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经前游戏壁纸高清 期紧张综

合征、单纯性甲状腺肿、甲亢、疝气、失眠多梦、头痛、牙痛、胁痛、三叉神经痛、痛经、胁痛、胃脘痛、

面瘫、风疹、荨麻疹、黄疸等病症。

总之,四关穴为针灸临床证治之要穴,其主治广,功效显著,临证中可以根据合谷与太冲一气一血、一阳

一阴、一升一降,以及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为用的关系,使升降协调,阴阳顺接,共奏调理脏腑、平衡阴

阳、通达气血、平肝熄风、祛风止痛之功效。

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失眠110例疗效观察

文章来源:2005-12-1916:11:30

章小平林雪霞2005-12-1313:07:43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5月第状态英语 2卷第5期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四关穴”(合谷、太冲)为主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以四关穴为主,按

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火上扰、胃气不和分型适当配穴,治疗失眠110例。结果临床治愈40例(占

36.4%),显效45例(占40.9%),有效13例(占11.8%),无效12例(占10.9%),总有效率为89.1%。

结论按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的“四关穴”配穴治疗失眠,有其独到的疗效。

关键词失眠针刺四关穴疗效

失眠为临床常见病症,针刺对其有较好疗效,现将笔者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0例患者中,其中男30例,女80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19岁;病程

最长者10年,最短1个月。近1周每晚失眠者达80例(占76.92%)。全部患者都曾服过镇静、安眠

药物,但效果不佳。

1.2诊断标准[1]

1.2.1睡眠障碍包括难于入睡,睡眠不深,睡后易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

不适或疲乏。或诉无思睡。

1.2.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1.2.3引起明显的苦恼,或影响精神活动效率或社会功能。

1.2.4不是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伴发症状。

2治疗方法

四关穴为主穴。辨证参考石学敏主编《当代针灸治疗学》“不寐”的辨证分型加以配穴:心脾两虚

者加神门、三阴交。心肾不交者加神门、太溪;肝火上扰者加神门、肝、胆俞;胃气不和者加足三里、

中脘[2]。用0.35mm40mm或0.35mm25mm毫针。不加电刺激,视病人体质病情变化,以手法补泻

调理针感,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6次为1个疗程。未愈者休息3天,进行第2疗程。如

仍未改善者,可再行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作疗效评价。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考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

关失眠的疗效内容[3]。

3.2治疗结果统计临床治愈40例(占36.4%);显效45例(占40.9%),有效13例(占11.8%),

无效12例(占10.9%),总有效率达89.1%。

3.3典型病例介绍患者,女,50岁。3年前工作压力加大,精神负担加重,饮食不佳,逐渐失眠,

困倦乏力,长期服用安定而效果不佳。近半年来,难以入寐,只能靠药物维持2~3h睡眠。伴眩晕、

眼花。体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淡有齿印,脉缓细。诊断为失眠。辨证分型为心脾两虚。针刺四

关穴加神门、三阴交。经治疗2个疗程,症状消失明显,自诉可睡6h以上,随访3个月后,疗效稳定。

4讨论

4.1《灵枢大惑论》指出:“卫气不得入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

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阐明本病的主要病机就是阴阳失调。

4.2四关穴最早为金元医家窦默(汉卿)提出。以后历代对四关穴何指曾有争议。明代徐凤作

注:“四关者,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太冲、合谷是也。”[4]明确了四关所

指,为以后医家所从。《内经》云:“五脏六腑之有病,皆取其原也。”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太

冲为足厥阴肝经之原穴。二穴相配,为一阴一阳,一上一下,调一身之气血,理阴阳之失调。具有平

肝熄风,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和胃降逆,开窍定志之效。实由二穴相互作用,相得益彰而成,对失

眠的病机,可为一矢中的。再加以配穴及手法运用,故疗效较显著。

4.3现在科学证实,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发生的一个主动过程。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着产生睡

眠的中枢,目前认为,这一睡眠中枢存在于脑干的尾端。当睡眠中枢发放冲动时,可以向上传导,作

用于大脑皮层(此过程称之为上行抑制系统),与保持人体觉醒状态的上行激活系统相对抗,从而调

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就失眠而言,是由于上行抑制系统功能减弱或者上行激活系统亢进,两者

都可以导致失眠的产生,但其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大多数属非器质性病变。研究已发现,针灸

可以使失眠患者的上行激活系统受到抑制,同时使上行抑制系统的功能加强,从而调节这一矛盾双方

的力量平衡,使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得到抑制,产生睡眠。实验已经证明:针灸治疗失眠是通距离产生美作文 过改善神

经递质的释放而实现的[5]。

参考文献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8:20: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35423e82a891ac1ef7d3016e842500da.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阳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阳上.pdf

标签:阳上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