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简介
基本信息
梵净山(MountFanjing)是“贵州第一名山”,“武陵第一峰”,,得名于“梵天净土”,位
于贵州省东北部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三县边境,方圆达六、七百里,原来的正名为“三
山谷”,国务院于1978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年将梵
净山接纳为全球“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成员单位(中国只有五个成员单位)。
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曾先后荣膺2008海豚画法 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
山”,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
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朝拜地——老金顶(梵净山老山)2494米,新金顶(新
山)2336米。梵净山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相对高度达二千米),
它不仅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而且还是横亘于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省(区)的武陵
山脉的最高主峰。
山名沿革
梵净山是中国西南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
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汉武帝皇后 ”,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
梵净山正式载于史册,始于汉代。《汉书地理志》称梵净山为“三山谷”;北魏《水经注》
沿称“三山谷”。唐代《元和郡县志》改称“辰山”。当时,唐政府已在梵净山西麓设立“思邛
县”(唐开元四年<716年>设,今贵州印江县)。宋代《太平寰宇记》称“思邛山”,因唐“思
邛县”而得名,佛教于此时传入梵净山困难的反义词 。
明初,梵净山已是佛教名山,同有数名并称:“九龙山”、“饭甑山”、“梵净山”、“大佛
山”。因其三峰高耸,脉分九支,故称“九龙山”。又因金顶孤峰突起,形如饭甑,故称“饭走进森林 甑
山”。又因明代该山佛教兴盛,寺刹林立,为梵天净土,故名“梵净山”,俗称“大佛山”、“大
灵山”。
清代,梵净山称“月镜山”、“卓山”。因朗月之夜,人影映于老金顶崖壁之上,如镜一般,
称“石镜”或“月镜”;相传八月十五日子时,万国九州之影悉现于石镜中,故称“月镜山”(陈
鼎《黔游记》,康熙十年,1672年)。又因新金顶超然卓立,故又称“卓山”。(康熙年)《贵
州通志》云:“梵净山一名月镜山……皆立梵宇,又有辟支佛迹……黔中胜概,无逾于此;
访之中州名山,亦未多得。”
现在,该山正式名称为“梵净山”,而“饭甑山”、“大佛山”之名仍流传于民间。
佛教传入
梵净山是西南地区著名的千年佛教名山。宋代,佛教已正式传入梵净山。北宋初年,在该山
西麓的思邛,世界最大弥勒金佛供奉梵净山
明初,明朝政府在梵净山地区开采朱砂与金矿,派有官员督办。由于梵净山风光神奇,
佛教于是兴盛起来,成为僧众向往的“梵天净土”,故正式得名“梵净山”,民间则称“大佛山”。
明初在梵净山重修西岩寺外,还修建了天马寺等寺庙。明永乐11年(1413),思南土司、思
州土司为争夺朱砂发生战争,明政府改土归流,在梵净山环山地区设立思南、铜仁、松桃、
石阡四府。同年,贵州行省正式成立。
到两百年后的明万历年间,梵净山因“有古佛道场”而被称为“古迹名山”。贵州巡抚郭子
章(今江西省人)撰《黔记》(1608)载梵净山云:“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可比天台。”
明末浙江诗人谢国梗抗清失败后,隐居梵净山,便自号“天台逸人”。
第一次重建
明隆庆年间至明万历中叶(1567--1588),明政府镇压梵净山以东的“腊尔山苗族大起义”
后,在该地区开始修建“南方长城”,并对被破坏的梵净山佛教进行第一次重建:除单位请假条范文 重修西岩
古寺、天马古寺外,另据(道光)《印江县志》载,又新建孝慈寺(今印江县合水镇)、回龙
寺(今印江县木黄镇)、天庆寺(今印江县木黄镇)、天池寺(今印江县永义乡大园子村);
此外还修复了梵净山老金顶的金顶古茶殿,以及新金顶的释迦殿、弥勒殿等,同时拓宽天池
寺——薄刀岭——剪刀峡——金顶古茶殿——新金顶释迦殿、弥勒殿的西朝山大道。万历元
年(1573)金顶《院道碑》详细记载印江知县雷学皋重建情况。《剪刀峡摩崖》也记载了印
江信士杨洪德募修西朝山大道之事。近年护国寺发掘出明代天池寺石雕佛像十余尊,也是万
历年间第一次重建时的重要佛教文物。
此次重建,使梵净山形成了以金顶古茶殿、释迦殿、弥勒殿为中心,沿朝山大道辐射至
西岩古寺、天马古寺的西、北两路的寺庙群。
第二次重建
明万历27年(1599),贵州播州土司(今贵州遵义)杨应龙叛乱,祸及梵净。“既自播
乱之后,传闻四方,往来朝觐人稀,非复日盛”(《敕赐碑》)。万历46年(1618),梵净高僧
妙玄和尚奏请明神宗重建梵净。“以故天哀名山之颓,而赐以钦命僧妙玄重建金顶正殿”(《敕
赐碑》)。神宗皇帝降旨重建梵净山,赐佛经两部,并令妙玄和尚为钦命僧,主持梵净重建事
宜。各级官员亲往督查,北京户部郎中李芝彦撰《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简称《敕赐碑》)。
此次重建五寺六殿:承恩寺、天庆寺、朝天寺、天林寺、天池寺、九皇殿、三清殿、圆通殿、
弥勒殿、释迦殿、通明殿。其中,老金顶古茶殿被敕封为皇庵“敕赐圣旨承恩寺”,又称“金
顶正殿”,寺内供奉皇帝牌位,赐有“镇山之印”。天庆寺、朝天寺、天林寺、天池寺扼四方
朝山大道,称“四大丛林”,也同时被敕封,是为梵净山“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其他六殿分
布于正殿承恩寺左右,拱护正殿,世称“六大脚庵”。此次敕封的寺庙大都带有“天”或“恩”字
样,表示“明朝天子”的“浩荡皇恩”。妙玄和尚被敕为钦命僧,尊为重开山场之祖。他住持金
顶正殿承恩寺,统辖全山朝拜事宜,续传梵净灯火。《敕赐碑》立于通明殿旁,成为梵净山“镇
山之碑”。
此次重建,使梵净山形成了“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六大脚庵,环山四大古寺”的格局。
各寺厘定寺产,招纳僧户,修藏经塔。梵净山因惠沾皇恩,遂名震宇内,香火盛极一时。“尽
自开辟迄今,海内信奉而奔趋,不啻若云而若水,王公大人之钦谒,恒见月异而日新”,“所
谓古梵净鼎而新焉”(《敕赐碑》)。此间,诗人张简臣作《登尖岩望梵净山》,以“邈尔嵩华泰
岱千万重”句赞梵净山雄奇;喻政《登梵净山》,则以“古殿灯燃长白昼,危楼钟动欲黄昏”
志其朝拜之盛。
第三次重建
清初,梵净山成为抗清志士逃禅隐居之地。浙江诗人谢国梗抗清失败后便隐居于此,他
自号“天台逸人”。(道光)《印江县志》载他:“爱梵净山,居焉……印人多就学焉,年九十
余卒”。
清康熙年间,梵净山重新敕封并重建,并将“天”、“恩”字号寺庙改为“国”、“恩”字号,
以示“天朝上国”的“仁慈恩典”。皇庵天池寺被敕名为“护国寺”,成为梵净山最大寺庙。梵净
山佛教重新鼎盛,与西南佛教名山峨眉山、鸡足山成三足鼎立之势。世人争相朝觐,远至川
蜀、湖广、江浙。每朝山,金顶正殿承恩寺人流如潮,山民在此卖食、占卜、出售药材,宛
若市井,故承恩寺附近被称为“老街”。(康熙)陈鼎《黔游记》云:“梵净山(金顶),高数
千仞,有古刹六,春日进香者,日以千计。”(雍正)《新路观音殿碑记》云:“梵净山,自
我朝敕封以来,尤称黔州之佳境也”。徐言《梵净山记》云:“揆溯有明迄今数百年,朝谒者
呼声震天,靡有止息……每朝山,旦暮香风飘渺,散满下界里许……三郡朝谒者岁如蚁聚,
即邻省西蜀、湖南亦络绎不绝。”《金顶摩崖》载康熙年间李光春携妻陈氏同朝山十五年事,
以及湘人“楚南迢递肯相谒,也是前身有此缘”纪游诗等。乾隆年间,印江知县、名剧《歧路
花》作者李海观(今河南省人)“乙丑秋(1769),邑大旱,海观步祷滴水岩,雨立沛,百姓
设筵迎劳……欢如也”。
康乾之世,梵净山除扩建明代“一大正殿、四大皇庵”,另将“六大脚庵”增建至“四十八
大脚庵”,主要有:白云寺、太平寺、钟灵寺、坝梅寺、回香寺、朝阳寺、香山寺、镇江寺、
洞德寺、兴隆寺、印落寺、罗将寺、明月寺、大佛寺、弥陀寺、飞缘寺、九龙寺、举贤寺、
法华庵、观音殿、天王殿、接引殿等。其中,太平寺、坝梅寺、回香寺、钟灵寺闻名遐迩迩。
太平寺,清初思南府副总兵杨光谦、印江乡贤杨国彦募建。太平寺与皇庵天庆寺同扼北朝山
道,寺宇占地900余平米。著名高僧深持和尚、天隐道崇(临济33世)先后主持,传明末
高僧破山大师之临济宗之法脉。坝梅寺,扼南路朝山大道,康熙15年(1676)扩建,该寺
也传临济宗法脉,因有坝溪、梅溪两河谷地带抱鸡婆 大量寺田,收谷颇多,世有“坝梅寺谷子”之称,。
此外,西路的钟灵寺、东路的回香寺,香火也极旺盛。
第四次重建
嘉庆元年(1795),松桃苗民首领石柳邓与湘西吴八月进行“乾嘉起义”,松桃义军开辟
红石梁至梵净山道路,据险周旋。石柳邓死后,义军余部在梵净山地区坚持达12年之久。
道光间,梵净山第四次重建:改接引殿为天恩寺(1822),改通明殿为报恩寺(1832),要求
僧众上报天恩、国恩,下报父母之恩。又扩建孝慈寺(1832),重塑金顶弥勒、观音铜佛像
等。此次重建后,梵净山佛教恢复兴盛。道光17年(1837)《松桃厅志》云:“每岁夏间,
朝礼者远近几万余人,川楚之民咸在焉。”道光21年(1841)《思南府续志》云:“六月中,
远近男妇烧香顶礼者不下万人。”在此期间,曾于鸦片战争中在广州率军抗击英军的湖广提
督、果勇侯杨芳(今贵州松桃县人),也多次登山览胜。
第五次重建
咸丰5年(1855),贵州爆发“咸同大起义”。铜仁“红号军”首领赵子隆打出“真主出生,
弥勒降生”口号,在梵净山三角庄建立根据地,达一万之众,与思南荆竹园“白号军”联成一
气,屡次攻破附近州县。咸丰帝饬令川、黔、湘三路清军“痛加歼洗”。同治9年(1870),
三角庄根据地陷落,红号军全军覆没。
光绪元年(1875),太平天国军余部刘胜乘朝山之机,率20余人假扮清军,持洋枪人入
山,自号“黑地大王”,赶杀僧尼,四出劫掠。光绪5年(1880),梵净山环山五属团练合编
为“松桃协左营练军”,新任贵州巡抚岑毓英亲往率军督剿,在梵净山隆参和尚,以及印江生
员廖凌霄、武举吕嘉会向导下,次年(1881)肃清刘胜。
镇压红号军及刘胜后,梵净山遭到严重破坏,满目疮痍。“寺院及诸菩萨俱为灰烬,尔
时僧众风散云流”(《重修朝阳寺碑》)。“环山居民遭此劫杀,杀绝者不下七百户,杀葬者何
此四千余命”(《镇国寺碑记》)。为加强防范,巡抚岑毓英奏请于皇庵护国寺建“都司衙门”,
称“护国营署”,统领“松桃协练军”分驻环山八汛,对梵净山实行长达30年的军管。粤人吴
月楼为镇军,“镇守此山,号令森严,军民畏服”(田宗润《诗会集韵序》)。清政府又移铜
仁县于大江口,控制铜仁上关码头(后改为江口县)。移思南府安化县于大堡,扼守西朝山
大道(后改为德江县)。“两县一都司”的设立与调整,有效防止祸乱再起,保证了梵净山正
常的朝拜活动。
自光绪6年(1881)起,在严密军管下,岑毓英令隆参和尚主持重建梵净。“于是重新
募化,依旧修建。创修镇国、水源、明珠等寺,复修回香坪、明镜山各庵,新开老金顶,整
新金顶,九皇洞各殿。斯时庙宇辉煌,神像皎洁,较以前尤甚,信善男妇,朝拜士民,比上
年柠檬蜂蜜水的功效 更多。”皇庵承恩寺重修一新,院墙侧门石刻对联云:“烽烟六载平凶曜,香火万家奉福星。”
寺内供奉云贵总督岑毓英“长生福禄牌位”一方。光绪11年(1885),全山又开斋放戒,众僧
公举隆参为方丈。隆参是为梵净山最著名的高僧之一。他主持梵净山30余年,直到民国初
年。
至光绪22年(1896)前后,梵净山第五次重建结束,此时,全山梵宇相望,佛像威严。
全山诸寺以皇庵护国寺最为壮观,其旁建都司衙门,增建校场、武庙、先祠、岑公祠等。护
国寺号令全山,信众功德俱纳于护国寺,世有“护国寺金子”之称。护国寺旁土地平旷,群峰
环绕,世人乐居,衍为村落。新建各寺以水源寺尤为闻名,该寺收容战后无家可归之女子入
寺为尼,故世有“水源寺女子”之称。此次重建,已逾康乾之盛。(光绪)《铜仁府志》载梵净
山朝拜盛况云:“佞佛者朝谒名山,号称进香,往往结党成群,携老扶幼……或百人,或数
十人为一队,导之以旗,每人背黄袱,呜呜唱佛歌,前呼后应,举队若狂。”印江诗人田宗
润《朝山客》云:“为名为利为长生,许愿香客结队行。一步一声山谷应,南无声杂本鱼声。”
四川酉阳州刘华里刻对联于金顶石壁云:“到此间来来往往灭了许多奸雄;由是路口口声声
念不尽的南无。”
弥勒菩萨道场
明清以来,弥勒与梵净山的传说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古人在新金顶颠峰之上建释迦、
弥勒两殿,作为梵净山佛教的最高象征。明代《敕赐碑》中,对弥勒与梵净山作专门记载,
并称梵净山是“无边法界,极乐天宫”。明万历、清康熙年间,两次敕封梵净山,要求官府保
护梵净山“一大正殿、四大皇庵、48大脚庵”,清末又设“都司衙门”加以保护。
梵净山弥勒道场有神奇的自然景观相印证。在新、老金顶附近,常常可以看见奇妙的“佛
光”和“幻影”,古人认为“佛光”和“幻影”就是“弥勒显像”,莫不虔诚跪拜。此外,从西路朝山
古道的“拜佛台”远看,梵净山就呈现出三座弥勒像并列的景象:老金顶是弥勒坐像,新金顶
是金猴朝拜弥勒像,三大主峰相连则是长达万米的弥勒卧像。贵州已故著名作家张克先生在
梵净山范晔怎么读 采风时,从百余里外的印江县弥陀寺遥望梵净山,同样也发现金顶是一尊巨大的弥勒
像。
有鉴于此,贵州佛教协会会长慧海老和尚重新认定梵净山为弥勒道场。国家宗教局副局
长齐小飞、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亲临梵净山。他们对梵净山在中国佛教史
上的地位给予充分肯定。学诚法师再次肯定梵净山“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并亲题“梵净山
弥勒菩萨道场”碑名。该碑立于印江护国寺,与该寺新出土的十余尊明代佛像同为“镇山之
宝”。
主要景点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生物圈成员、亚热带最完整的生物体系,栖息着黔金丝
猴、珙桐、紫薇等珍稀动植物;是黄河以南地区10多亿年古老的地质台地;是天下众名岳
之宗佛教圣地、全国五大佛教名山之弥勒菩萨道场。
1、棉絮岭
西上梵净山的汽车终点站、西线徒步起点,海拔2000米,正前方新金顶、老金顶、凤
凰山一览无余。
在此可以看到梵净山一大奇观——万米睡佛、又为佛中佛,佛头三个、座佛两尊,寓意
“五福临门”,且长达万米,为世界之最,极像大肚弥勒,千百年来当地百姓把梵净山称作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大
佛山”,山即是一尊佛、佛即是一座山。
2、赐敕碑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奉神宗皇帝圣旨而建,当时的户部郎中李芝彦撰写,对梵
净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胜古迹、历史传说、佛教兴衰等都作了记载。碑文写到梵净
山是“古佛道场”,是“天下众名岳之宗”,是“上之穹隆接天、下之厚重住地”、“崔巍不减五
岳、灵异足播千秋”,是名震南京、北京,倾动十三地方行省,吸引王公大臣、黎民百姓纷
纷涌来朝拜的“极乐天宫”,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红云金顶
山峰直立高达百米,上半部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端。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释
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红云瑞气常绕四周,人称红云金顶,谐“鸿运金顶”。状若飞天游龙,
又似佛手二指禅,更像人类的生命图腾。根据其形而又称“天下第一峰”。
攀铁索而上,四面悬崖峭壁、一路古庙摩崖,主要有明万历元年的《道院》、清康熙52
年的《天桥功德碑》等。中途经过灵官殿、龙头石,到达观音洞。观音洞是绝壁上的一处石
穴,依山悬空建成石屋,石屋下面是万丈深谷,供奉观音菩萨。观音洞又叫做“打儿洞”,传
说长期未生育子女的善男信女向金顶磕三个响头,再带一小石头丢入金顶半腰这个洞中,必
得佛赐子女并健康成长。观音洞外面凭空伸出一块石头—报恩石,上刻有“无德不报”四个大
字。从观音洞往上为“金刀峡”“一线天”。峭壁上有一天然泉眼“定心水”。
4、黔山第一石
西线上梵净山,到达山顶草甸层后,立于山头的一尊奇石,像赞美人而伸出的大拇指:
你是第一!。据说清朝大书法家严寅亮(书写颐和园匾额)书写“黔山第一”也来自它的灵感!
5、万米睡佛
仰卧在梵净山顶,长达万米,为世界之最。千百年来,各地百姓把梵净山当作大佛朝拜,
山即一座佛,佛即一座山。
6、九皇洞
位于梵净老山之下,洞口石墙依石壁而建的九皇洞由石门入门,见一方整齐的在天井,尔后
伸入洞内。扉崖的石墙上,刻有“洞天福地”四个大字,笔锋隽秀。据说这里是明朝万历皇帝
的李皇娘修行的地方。
7、金刀峡
两侧壁立的石壁上,曾开凿有石梯,并有数十处凹穴和铁索链条,便利于登峰者依附攀
登。在老金顶下现存有两块禁山碑。碑高1米,宽0.5米,清代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
十二月由巡抚部院、按察使兼管驿传事麟庆、贵州布政司按察使李文耕为严禁砍伐山林、开
窑烧炭以培护风水而立。
民族民俗
在梵净山麓,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羌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可以领略到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体悟到梵净山区丰富深邃的人文文化。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书法艺术。
。
动植物资源
梵净山植物类型多样,森林是梵净山区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是其生物资源的核
心。它既是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又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枢纽;同时因其特殊的层
次结构,形成了动物、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地。森林类型划分原生性的栲树林、青
冈栎林、珙桐林、黄杨林、高山柏林等以及次生性的响叶杨木、桦初一数学课程 木林、枫香林、枫杨林、
马尾松林、毛竹林等44个森林类型。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森林
活立木蓄积为3378000立方米。植物物种多样性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据不完全统计,植
物种类有277科、795属、1955种,其中,裸子植物有6科14属19种,占全国种类数的
9.5%,种子植物144科460属1155种,占全国种类数的4.6%;苔藓类50科127属245种,
占全国种类数的11.1%;蕨类38科85属183种,占全国种类数的7.0%,大型真菌45科123
属372种,占全国真菌数的4.7%。植物区系分比较复杂,是一个相当丰富和相当古老的温
带、亚热带的植物区系。
动物种类的多样,梵净山区拥有东洋界的华中、华南和西南三个区系成分的动物。梵净
山自然保护区已初步记录在案的动物有800多种,其中兽类8目23科68种,占全国种类数
的13.6%,鸟类16目39科191种,占全国的6.2%;爬行类3目9科41种,占全国的10.9%;
两栖类2目8科34种,占全国的12.2%;鱼类4目9科48种,陆栖寡毛类2科21种;昆
虫18目,目前已知400多种,尚有不断的新属新种报道。除此之外,梵净山尚有众多低等
动物、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研究还未涉及。梵净山有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野
生动物有黔金丝猴、熊猴、猕猴、云豹、林麝、毛冠鹿、苏门羚、穿山甲、鸳鸯、红腹角锥、
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和大鲵等14种。其中最珍贵、最具科学价值的是黔金丝猴,是黔金
丝猴的唯一分布区。
工程建设
梵净山索道主体工程已安装完毕,目前进入试运行,中外技术人员正在对索道的相关设施作
进一步检测、调试。试运行表明,乘坐索道全程运行时间最快需要14分钟,最慢25分钟,
一般20分钟即可到达终点。起于梵净山脚的鱼坳,止于山上万宝岩处,全长3400米,高差
1180米,运载游客量每小时约1000人次。今年五一期间正式运营。
梵净山特产
梵净山茶叶
江口豆腐干
玉石工艺品
猕猴桃
本文发布于:2023-03-17 10:0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34b4f6af02faa0bfe706e83688e638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贵州名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贵州名山.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