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的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教师五记
今天想和大家交流的是《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这本书。在范老师
的书中,我能理解她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
美,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我也能感受到她作
为一名数学老师,是如何让学生不仅学习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还帮助
学生赢得所学知识的应用。
范老师说,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热爱数学,热爱教学生数学。
“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吸引着我尝试寻找问题的答案,并成为贯穿我
数学教育的一条主线。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和能力的获得是永
恒的。因此,每个学生的数学教学都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
标。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对上述要求做出了积极
和消极的回应。数学教学已经从传统的“传授知识”模式转变为“以学生
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造和个性发展将受到更
多的关注。数学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广泛的数学能力。
特别欣赏范老师让学生通过“玩”来学习数学。范老师说,在“玩”中
教与学数学,是学生体验和喜欢数学的好方法。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孩
子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让孩子在数学中看到的不仅仅是
一张严肃的脸。在教立体几何之前,张先生给学生布置了做玩具的作
业。制作一个圆柱体、圆锥体、桌子或由圆柱体、圆锥体和桌子组成
的物体。结果老师收到了很多漂亮的立体几何模型和学生自己做的纸
模,比如台灯、压力保温瓶、折纸魔法星星、长颈鹿、飞机、火箭、
古董花瓶、未来汽车等等。这提醒我,其实我们的作业只能停留在读、
写、读上。不能那么机械,让学生接触生活,玩耍。比如我们学校第
一年就要求学生回家根据教学方向和位置设计动物园的平面图。孩子
们交了各种各样的作业,但他们洋溢着学生的智慧和快乐。
范还在书中写道,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郊外的大自然中玩耍,但
我强调,玩耍不是漫无目的的疯狂或愚蠢,而是通过玩耍学习知识和
技能。在这本书里,张老师还介绍了一种让学生喜欢数学,并觉得它
生动有趣的方法。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
学的魅力,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科学探索的精神。最后觉得
没有“捧心无草叶”的大爱,没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正义感,没
有“争第一,争第一”的野心。有什么伟大的教育家吗?
我想也许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我们都是默默付出爱
心的教育家。
自从走上“三尺”这个平台,因为这个职业,我越来越喜欢读书看
报,逐渐涉猎教育书刊,其中我最喜欢小学数学老师的读书笔记《小
学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师》滋养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蓬勃成长,为众多青年
数学教师搭建了成功的桥梁,是培养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非常
简单明了。她的讲堂特别吸引人,有忠实的教学点评,新颖的教案设
计,精致的教学随笔。她贴近教学改革前沿,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
排头兵。
《小学数学教师》倡导尊重学生为“人”;促进学生生命的觉醒和
欣赏;促进基于人格平等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去感受自己的内
心,用生命去点燃自己的生命,用智慧去开启自己的智慧。所以,每
当我尽力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时候,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再次找
到自信的起点。《小学数学教师》每当我在教学中遇到不知道或不懂
的知识,它就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
新时,是《小学数学教师》指引着我,让我创新,发现teac的闪光点
“不劳无获。”我一直相信,如果我多读一些好书,会有很多意想
不到的收获。在我人生的这个黄金时期,我想我会继续读更多的好书,
在书海中扬帆起航。
我一打开《小学数学》这本书,就被它的内容深深吸引。它把小
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分成几个主题。在每一个话题中,通过“案例呈现”,
谜题、谜题、问题、难点一一浮现,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然后,专家
发表意见,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让读者心中的谜团逐渐解开。
每个话题的开头都会出现“核心词”、“教育价值”、“内涵”等词汇,
迫使读者进行强烈的头脑风暴。渐渐地,我也意识到,无论教学内容
是什么,都要考虑它的价值,教学生什么。是能力?是方法?习惯还
是意识?而且,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比如:关于平均教学。他的核心词是什么?在看这本书之前,我
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单纯的认为重点是教学生如何计
算平均值,把意识的培养放在次要位置。研究了书中的分享思路,特
别是看了吴正宪的教学记录,感觉特别深刻:作为平均分教学,要把
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平均分的特点和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并在此基
础上掌握简单平均分的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场景,让学生的要求
均匀。一切都有其必然性。数学也是如此。生成平均值需要平均值。
我们需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况下体验平均数的生成,加深对平均数的
理解。如果简单展示一组踢毽子的数据,让学生判断哪组学生踢得好?
所有学生都考虑方法。如何感受平均需求?吴正宪的老师要求学生参
加球类运动。在矛盾中,他要求平均分,于是提出了平均分。其次,
联系实际,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平均数。我记得在以前的平均教学分数
中,大部分的学习方法都是机械练习。虽然有时会要求学生分析数据,
谈感受,但这只是一个小品。不过吴先生其实选了五个不同的例子来
分析,有些是先估计再谈想法;平均分是实际比赛的组合(不含最高分
和最低分);比较中有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辩论,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还有,学会在游戏中全面分析问题。可以说涵盖了平均分的方方面面,
这让我清醒地认识到,——理解和感受平均分的含义、特点和作用是
我们教学的重点。
比如关于统计,原来的统计方法一直是我教学的重点。看完《小
学数学》,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我现在知道了。说到统计学和
概率的教学,最重要的是与生活一起工作。相联系,使学生明白为什
么要进行统计,在生活中统计有什么用处,使学生意识到统计有用,
自觉进行统计,从而培养统计意识。让学生感受统计的作用必须提出
好的问题。例如:全球水资源的匮乏、塑料袋带来的白色污染、中国
的人口增长与人口控制、以及对学生身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调查
等。统计课还应该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如果只是教学生填写统
计表,计算数据,而不去感受统计的作用,学生怎么会对统计感兴趣
呢?又怎么会产生统计观念呢?同时还应该引领学生多了解统计的作
用,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可以对相关事件做出决策、对随
机事件做出预测、对出现的现象做出分析。
《小学数学》让我从更宽的视角来看教材看课程改革,使我对新
课程的理念、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更正确地理解。看完了《小学数
学》,觉得还意犹未尽,于是打开新思考网,仔细阅读老师们的帖子
和论文,我被她们的文采深深吸引,更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认
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体会到充电的重要性。原来束之高阁的新课标放
在了床头柜上,成了我每晚必看的书;原来只会囫囵吞枣地浏览一些
杂志,现在它们成了我细细品尝的一道道香茗;原来只在教育教学论
坛上作旁观者的我,现在也能参与其中,让自己的思想在与他人的碰
撞中升华。我发现,学习正在渐渐地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感谢《小学数学》,因为它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不断转变和进步,
这种向上的感觉真好。
闲下来,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
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
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
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
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
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还介绍了介绍了小
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
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
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
一个层次。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节,讲的是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
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
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前面四种一般的
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
探究——研讨法等,特别是尝试教学法,它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
——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
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
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
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
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
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
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
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
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
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
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
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
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
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在上课时还有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
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
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
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
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有些教师上课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
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学生一开始就蒙住了,
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
呢?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
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
学习的重要形式。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
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学生
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
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
“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自
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
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
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样学
生自主地看书,收获会很好。
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
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
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了
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关注,广大一线教师逐步褪去了形式上的新颖外
衣,越来越追求课堂教学的“实”与“活”,真正关注学生的收获,思考学
生在哪些方面能够真正有所发展,即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线教师
重点应该做哪些工作呢?为了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刘加霞
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中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对小学
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了较深入地探究:一、把握数学概念本质是
有效教学的根本;二、技能的背后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三、渗透数
学思想方法,打造厚重的小学数学课堂;四、研究学生,了解学生,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加之自己的理解,我对有效教学有几点思
考:数学课以往常常给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觉,使广大师生在实际教
学中缺少足够的兴趣与动力来认真组织、实施。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
改革的逐步推进,原有的教学观念、方式、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新课
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也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为此,数学教师也必
须根据教学形势的实际需要,认真钻研教材,组织教学,同样可以使
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精彩纷呈。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
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看法。
第一,要做到课前精心备课
在课前全面精心的准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一堂成功的课,
一次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靠课堂内的发挥。课前充分的准备也
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前的备课应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主要包括:资料收集、知识结构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方案、情
况预设等。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有时单纯依靠课本上的教学资源是
不够的,这需要老师针对所教授的知识点从知识的结构、知识延伸、
内容拓展、练习题型方面收集相关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设计
的全面性;数学的知识点都是有梯度性,都是上下联系的,作为教师
必需要将这种联系弄清,并很好的运用在教学设计中;不同的班级不
同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由此我们在上课时一定要进行分析
研究,教学方案的设计必须是基于你所教的学生的设计,这是有效课
堂教学的重要一条;在丰富资料下的支持,根据学生特点、课型特点
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方案,并对课堂教学进行一定预设,对各种情况做
出处理。
第二,要做到课中周密组织,细心指导
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有点像导演,如何组织活动、安排环节、推进
课堂?都要在老师的掌握中。教学组织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课堂能否正
常进行、学生能否快乐有效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像一位导演,
全程组织课堂推进教学,还要像一位朋友一位长辈在孩子们遇到问题
时进行细心的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有时可有
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帮助解决,而有的时候必须要教师进行适时指导。
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在超过能力范围解决不了问题时,在感到沮
丧而想放弃时,在回答问题“卡壳”时,这时老师的指导和提醒就显得
那样的及时而有用。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一定的尺度,不是遇到问题就
帮学生完全解决。纠正学生的思维,拉回正确的方向后让学生独立思
考。恰当的提点,帮学生建立知识联系后自行解决。指导内容要把握,
并不仅仅是教学生正确解题,解决困难,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的
方法指明思考方向。另外,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让学
生感受到自己并不笨,老师是喜欢关心自己的,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
温暖。学生在老师这样的关注下,学习就是有效的。
第三,要做到课中多样学习、适时表扬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导演的这一堂课中主角应该是学生。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而这些
都是要学生自己通过学习才能达到的。课堂教学要做到有效,学生的
学习方式也必须多样而丰富。在数学课堂中比较常用的学习式有:小
组合作、集体讨论、同桌协作、自主学习等。
人只有饱满的热情支持下工作才是最有效率的,同样学生只有一
直保持较高学习热情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表扬是人最需要的一种情
感满足,成长中的学生更加需要;表扬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
段;表扬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扬激励应面向
全体,不要只“照顾”部分优秀学生;表扬要及时准确,这样才能对学
生起到激励;表扬方式要多样,这样才能在“长久”的教学中保持新鲜
感,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四,要做到课后及时反馈
一堂课毕竟只有40分钟,那么如何能将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巩固
和提高,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这也是有效课堂教学必须要做的。
课后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巩固训练
和个别辅导,这也是保证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我们大胆的设计。如何提高小学数
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孩子与课堂快乐地一起飞翔是我们教育界永
恒的话题。我觉得只要我们不断地思索,我们不断地改进,我们的课
堂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学生就一定能学得轻松,学得牢固。
假期看了朱志明老师所著的《让数学课堂更高效》,读了之后受
益匪浅。
数学课往往给学生枯燥的感觉,我在上学的时候就是在老师的强
输硬灌下学习的,自己是真的热爱学习吗?还要打一个问号。现在教
育理念已经发生了改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提倡高效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人。
这本书就是以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故事为载体,一个个鲜活
的例子都是我们会经常遇见的问题。通过看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关于
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所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要注重慎重的
处理教材,精心选取学习材料、恰当运用教学策略都是有效提高课堂
效率的途径和方法,达到高效课堂最佳的教学效果。
比如动手操作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
以在教学中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无论是计算教学,还是空间
与图形的教学,老师们都十分青睐。对教材上有动手操作的内容,如
果不采用似乎就谈不上是一节好课,即使教材中没有,也会绞尽脑汁
地设法去运用,但审视和反思一些动手操作,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书中的一个案例给我印象深刻。这是一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两位数笔算”的教学片段,学生根据数学问题“48个桃子,平均分给2
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几个桃子?”得出了口算方法:40÷2=20(个),
8÷2=4(个),20+4=24(个)后,教师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每份是24
根。用小棒代替桃子来分,学生很快把48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接着
学生探索笔算方法,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学生所呈现的方法均为右边算
式所示。为什么动手操作后,学生还是无法探索笔算的方法呢?根源
在于,在案例中教师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的操作结果是只能把
口算的结果予以呈现,这样数与形严重分离的操作所建立的直观经验
对学生笔算除法的建构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反而对笔算除法的探索起
到了负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可以通过“请同学想想,怎样用摆小棒的
方法来说明口算的计算步骤?”这一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其操作要
领,先摆出4捆小棒和零星的8根,第一步把4根小棒分成2份,每份
是2捆,也可以说每份20根,第二步把剩下的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4根。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要思考小棒的呈现方式以及小棒
的分与合等问题,做到了将摆小棒的操作与口算的算理相结合,这样
的教学才是名副其实的数形结合,它既能为学生探索笔算除法提供经
验,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方法和能力。
可见,在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教学设计算时,万万不可为了操作而操
作,我们要尽量做到形式与实质的统一。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实实在在地完成
教学任务,同时提倡自主创新,张扬个性和合作学习,使课堂教学有
实际的意义,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我们还要时刻进行反思,避免认识
误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07:2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328c0aa89d4d310e51c006cbcf998d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长颈鹿折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长颈鹿折纸.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