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下问

更新时间:2023-03-23 19:28:17 阅读: 评论:0

狼来了故事图片-何为管理

下问
2023年3月23日发(作者女士发型设计网 :纸藤花)

不耻下问典故_名人不耻下问的例子

不耻下问是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大家清

楚不耻下问有什么典故吗?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不耻下问的典故,希望

大家喜欢。

不耻下问的典故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教师必读的十本书 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

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

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

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

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

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

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

“文”连续观察日记 ,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

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

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

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不耻下问的意思

【拼音】bchxiwn

【释义】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近义词名家散文 】不矜不肥皂剧的英文 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申报税 敏而好学、虚怀若

【反义词】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师心自用

用不耻下问造句

一、虚心求艺,不拘门派,博采众长,不耻下问。

二、在教学态度上,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持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态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的思想。

三、聂先生是常向他上小学的g开头的英文单词 儿子请教的,不耻下问的精神可嘉。

四、一个人要做到时时事事都能够谦虚谨慎并非易焦虑症的特征 事,尤其是要

做到如曾子所说的不耻下问,更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自我修养才有可能

达到的。

五、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

教.

六、而且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可能比教师多,

所以教师还需要放下架子,不耻下问,这对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也是有

好处的。

七、第三,要向现实社会学习,向学生学习,具有不耻下问的学

者之风。

八、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九、到办公室工作后,我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系统学习了有关

业务知识和各级各类文件精神,初步具备了一个文秘人员所必需的业

务知识和政策水平。

十、在学习上应该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切不可不懂装懂。

十一、协作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任何学生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不耻下问,对同学们的提问,要求有问必答,并要求尽可能给出正确

的答案。

十二、在认识论上,主张学而知之,不耻下问,敏而好学,实事

求是。

十三、如我的普通话发音不准,我主动请教发音好的同学,并向

他们学习,虽然,我的发音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但我的谦虚,我

的好学,我的不耻下问,却给同学们起了表率作用,还培养了他们诚

实的品格。

十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好学深思,不

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努力探索问题的精神。

十五、家长要提醒和鼓励孩子不仅要不耻下问,而且还要不羞与

上问。

十六、斯特恩表示他已经意识到末代皇帝溥仪 了别的联赛在这里获得的成功:"

我们将会时刻关注与我们的计划相关的方案。我们会注意每一个好的

创意,并会不不耻下问的借鉴一下。"。

十七、我们学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于并且敢于向别人学习。

十八、作为强势的政治领袖,邓小平不耻下问,不少真实信息通

过各种渠道进入他的耳中,从而保证了在现行制度下作出巨大贡献。

十九、一个人只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就定能日益长进。

二十、不耻下问有利于学习的进步。

本文发布于:2023-03-23 19:28: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3262fda7f3d6d038af612384fb758b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下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下问.pdf

标签:下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