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业化背景下本地居民角色扮演的变迁研究——以阳
朔西街为例-旅游管理
旅游商业化背景下本地居民角色扮演的变迁研究——以阳朔西街为例
王昕凤
应用定性研究方法,从纵向维度出发来探讨旅游商业化背景下本地居民角色扮
演的变迁的类型和原因,并发现阳朔西街本地居民角色扮演变迁是由旅游商业化
引起。合理的商业化规模将有利于本地居民角色扮演的变迁,过度的商业化对本
地居民的角色扮演变迁将产生不利影响。
一、研究背景
“角色”(Role)是角色理论的中心概念,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
1935)首次将“角色”一词引用到社会心理。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
哥学派开始系统的运用这一概念,逐渐地形成了角色理论。作为角色理论的重要
子概念,角色扮演(Role-playing)得到人类学、社会学的关注。
米德(Mead)和皮亚杰(Piaget)的著作对人们的影响,出现了对角色扮演
的研究。米德通过对自我的研究发现,自我是通过学习、扮演其他人的角色发展
起来的,是他人对自己看法的总和,是各种角色的总和,代表对占有一定社会地
位的人所期望的行为。英国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曾形象地指出:整个世界是一
个舞台,所有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有上场之时,也有下场之时,一个
人一生中扮演着许多的角。莫雷诺(Morero)对角色扮演进行了早期的论述。
正如莫雷诺所说的,一个人在试图模仿别人的作用时便会出现角色扮演,角色扮
演已经被发现是一种产生期待变化的有效方法,而且也被称颂为社会心理学实验
中的一种用于操作因变量的方。W.库图不仅区分角色采择和角色扮演,而且还
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角色扮演:角色扮演(roleplaying)和扮演角色(playing
therole)。前者指个人在生活中实夏明翰简介 际扮演的角色,后者指暂时扮演某个特定的
角色,如演戏一个演员既扮演着一个演员的专业角色,又在某时扮演某个戏剧角
色。
阳朔旅游业发展的典型性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并被学界冠名以“阳朔现象”
予以研。随着阳朔旅游业的不断发奔跑羽泉 展,阳朔西街的商业化程度也再不断的加强。
外来人员的进入、参与到阳朔旅游发展过程中及本地居民的思想改变,使得本地
居民的所扮演的角色也再发生着变化。从角色扮演的视角对这一变迁的解读,在
学理和现实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案例地选择
桂林阳朔是我国较早开放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县城核心的西街享有1400余年
的历史,是一条长1180m、宽8m的古老街。西街作为中西方文化在阳朔最早
接触和融合地,以洋人街、酒吧街、地球村等头衔成为知名旅游品。由于旅游业
的发展西街不再仅仅局限于一条街道,逐渐的扩展到周边街巷,包括了西街正街、
桂花路、县前街、莲峰巷、府前巷送礼送什么好 等区域。同时阳朔县政府也再不断的努力打造
“大西街”的旅游社区的开发管理模式。
多年来的旅游发展使西街从“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以生意可为耕”的本地居民
的日常生活空间,逐渐的过渡成旅游者的休闲消费的地方。外地投资的进入更对
西街的小微企业带来了冲击,使得本地居民的角色扮演也发生着变化。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由于对旅游商业化背景下本地居民角色扮演的问题讨论属于探索性研究,所以
存在可直接借鉴的理论分析框架不足的问题。而定性研究方法为本文提供了方法
论基础,定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
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为此,笔者在
2014年7月3日至2014年7月15日期间在阳朔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运用
访谈和观察的方法获得了第一手资料。访谈的人群包括:本地居民、本地导游、
客栈老板、游客等四类人群。在文中的二手资料主要来自于学术文献。
三、案例分析
(一)阳朔西街旅游业发展进程概况
依据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情况,
对阳朔旅游业发展进程进行划分,后续的角色扮演变迁的论述也主要依据这个时
间维度。
1、20世纪80年代初期:本地居民的生活区域
在旅游发展的探索期,阳朔只是一个旅游中转站且多接待的是国家领导人,过
境游客也极其少。阳朔的房屋古朴典雅,桂北明清时期的风格,小青瓦、坡屋面、
白粉墙、吊阳台的本土文化景。这一时期的西街只是一条默默无闻的古老街道,
仅仅是本地居民眼中的实实在在、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地方。
2、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外国背包客的天堂
阳朔旅游发展到参与期时,外国背包客发现了阳朔并大量进入阳朔,此时的西
街成为外国背包客的主要栖息场所。由此出现了一些本地居民小规模经营的工艺
品店、餐饮、客栈。并有少量的洋人经营的消费场所。
3、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洋人街”、“地球村”等口号盛行
在阳朔旅游业发展进入发展期时,不断有外地人进入到西街,天麻鱼头 外国人的数量也
在不断增加。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逐渐营造出中西合璧的休闲氛围。“洋人
街”、“地球村”等逐渐成为了阳朔西街的旅游宣传口号。
4、21世纪初期至今
阳朔旅游业在经过探索期和参与期后逐渐进入到发展期并向巩固期进入。
2003年的“非典”过后出现了国内游客激增,国外游客数量和消费水平减少的
趋势。与此同时,大量外资也快速涌入到阳朔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来。这导致了本
地居民的大量外迁,使西街的商业化气息加强。
(二)阳朔西街本地居眼霜的使用方法 民角色扮演的变迁情况分析
1、阳朔西街本地居民角色扮演的类型划分
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土著的本地居民还是外来人员经过10年、20年或几十年
的阳朔生活固化为本地居民的人,他们都在阳朔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
用,依据他们对阳朔旅游发展的作用进行角色扮演的划分。
(1)景观角色:阳朔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阳朔对游客的吸引力一方面在于它具有优美的山水,另一方面是本地居民那悠
闲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质朴。许多人来到阳朔的目的就是在观赏山水的同时放下
烦恼,享受着这里的宁静与休闲氛围,“这里的山水很好啊,而且很安静,我不
喜欢大城市的生活,太累了,在这里很舒服我可以看看书,
很好”。
(2)双重角色:既是景观,又是服务者。
随着阳朔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外来游客数量也再增加,随之出现了一些为游客
服务的行业。本地居民不蜂蜜水什么时候喝好 再仅仅是游客参观的对象,也成为了游客的服务者,“我
当年是卖包子和酸菜的,那是有老外到我店里买包子我不会说英语,就用手势与
他们交流。他们经常到我店里买包子,我们就很熟悉了。那是我就想我要学英语
和他们交流,之后很多人就是为了看我还特意到我的店里买包子”。
(3)精英角色:阳朔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群体
这一群体涉及餐饮服务业、住宿业、旅行社和政府官员等。他们对阳朔这些行
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因为他的出现使阳朔西街这些行业的质量得到
了保证,维护了阳朔的旅游形象。更重的是他们对阳朔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力
求通过自己和大家的合作来实现阳朔旅游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们要努力
打造一村一品,独具法制宣传月 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中小型酒店转型,满足客人需求,
提高含金量”;“我们要注意处理突发事件和环境质量问题”;“我们应该开展
体验式旅游,完善阳朔的旅游宣传”“今后阳朔旅游的发展要实行联盟的发展策
略”。
(4)边缘角色:对阳朔旅游业的发展不再关心。
这部分人大多只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阳朔旅游业怎样发展与他们无关,他们
的利益有保障就可以,“(为什么不从事一些经营?)我把房子租出去能得到房
租,我可以在家打打牌了、喝喝茶了,日子过得很清闲。再说我自己干一年挣十
几万,不如租出去挣十几万好啊”。还有许多原本就未参加到阳朔旅游业发展中
来的一部分人,“我在这里挺好,挣钱购花,也不焦急 想到那边去开店”。
2、阳朔西街本地居民角色扮演的变迁
由于阳朔西街旅游业的发展,本地居民的角色扮演变迁过程是:“景观角色”
转换为“双重角色”再转化为“精英角色”甚至转换为“边缘角色”。这些角色
的变迁也存在的循求职经历 环往复的规律。
(三)阳朔西街本地居民角色扮演的变迁的原因分析
1、经济利益驱使
阳朔三十年几年的旅游发展极大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也使本地居民看到
了新的收入来源。阳朔旅游发展探查期时的本地居民过着原本的农耕生活,进入
到参与期时本地居民依旧是以其淳朴的方式从事着旅游经营,但到了旅游发展期
由于大量资金的流入使得人们的思想不断的发生改变,改变了本地居民原本的思
想观念,使得他们的角色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变迁。近年来阳朔西街商业化
不断加强的环境下,本地居民的角色扮演的变迁更加突出。
2、情感依附减弱
在阳朔旅游业发展的初期,本地居民对阳朔的情感依附大于对商品经营收入的
依附。但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游客数量增多商业化的范围也就在不断的扩大,
深入到了很多地方,本地居民对情感的需求减弱取而代之是对经济需求的增强。
另外受思想观念的影响,本地居民更愿意轻松的获得收益(如收取房租),不再
想自己参与到阳朔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来,使得本地居民的角色扮演发生了一定
的变迁。
四、结果与讨论
根据定性研究方法,对阳朔西街本地居民角色扮演的变迁进行了类型划分和原
因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本地居民主
要角色扮演是景观角色;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本地居民主要角
色扮演是双重角色;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本地居民主要扮演精英角色,而
本地居民的边缘角色在21世纪初期至今最为突出。同时边缘角色在其他几个时
期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本文角色理论中的角色扮演理论为理论支撑来研究阳朔西街本地居民的角色
扮演变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案例地的实际情况,但是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还需
进一步的检验。本文对角色扮演类型的划分是出于学术研究之用,实际情况要远
比这些复杂。而且阳朔旅游业仍就快速的发展,本地居民的角色扮演也依旧不断
的变迁,这还需要后续的观察研究。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作者简介:王昕凤,1989年9月28日出生,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齐齐
哈尔讷河市长发镇,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2013级旅游管理。
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管理。
本文发布于:2023-03-24 00:13: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zuowen/2ceb4d1898aa9f6654aa95c74948af7e.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桂林阳朔西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桂林阳朔西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